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2-06-15 点击:
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17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修正版)
2017年省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修正版)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2月6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山东省省长 郭树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埋头苦干,顺利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生产总值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0亿元,同口径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对外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一)“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完成270万吨生铁、270万吨粗钢去产能任务。淘汰煤炭产能196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0.6%。地炼企业拆除落后生产设施194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农产品电
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1.1%。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区间。新增上市公司17家。股票、债券直接融资5794.7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比全国低
1.8个百分点。综合施策为企业减负6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8.7万元,比上年提高3.2万元。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
(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增至710万户,列各省市第二位。企业数量增加27.4%,出口企业增加23.2%。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3%。全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9家,省级技术中心达到1524家。粮食总产940亿斤,46个农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实施,农业“新六产”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京东县级服务站99个、阿里淘宝县62个、村淘服务站2800个。22个工业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工业技改投资1.5万亿元,总量全国第一。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全国获金奖作品9件,其中我省4件。山东企业在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数量最多。教育、研发、文化、信息、金融、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增长18%。旅游消费总额突破80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7.3:45.4:47.3,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实现历史性转变。
(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削减省级权力事项227项,59个省直部门编制公布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0%以上,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领先。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基本完成,省属一级企业全部实现股权多元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
66.6%。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率全国最高。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数量翻了一番以上。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首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全面推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始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新的编制、人事、薪酬管理办法。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基本建立。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违规建购房整改基本完成,收回资金61亿元。律师制度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和社区矫正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增长3.5%,比全国高
4.4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外贸前十省市中位居第一。实际开展出口业务企业新增7833家,创造出口544.3亿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到63.1%。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出口比重达到20.2%,国内增值率达到51.7%。组织企业家、乡村旅游带头人、县市区负责人对标考察,境外精准交流和培训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1110.7亿元,增长9.8%,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63个。实际对外投资862.3亿元,增长1.4倍,其中境外并购中方投资额增长2.8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洲际直航实现零的突破,一年开通5条航线。
(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3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待遇得到落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0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住房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政府服务和监督延伸到乡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垃圾清理、清洁饮水、客运班车基本普及,新建房屋一律按不低于地震烈度7度抗震设防。开工老旧住宅小区整治项目1727个,惠及85万户居民。棚户区改造53
万套,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5.9%。开工改造农村危房5万户。完成401万户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达到原定任务的2倍。拥有取暖设备的农村住户比重提高到83%。散煤清洁燃烧试点取得明显进展。“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德州、聊城、东营、滨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鲁南高铁、潍莱高铁开工建设,济青高铁、石济客专等项目扎实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62公里。全省首条地铁青岛3号线通车运营。
(六)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5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到78.9%。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全省脱贫15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连续第五年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加6.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值下降1.7个点。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产科床位增长20.5%。政府出资为1133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平安山东、食安山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完成6207公里普通国省道和2.95万公里县乡路安全隐患治理。提前一年半完成2929处油气管道隐患整治。
(七)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中小学德育教育全面加强。新建改建学校1830所,新聘教师7.5万人,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学徒制试点进展顺利。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在科研立项、项目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面启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我省。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实质性整合。全省文化产业投资3303.7亿元,增长18%。深化城乡
精神文明创建,乡村文明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5部电视剧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和单项提名奖。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宗教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和扶贫协作重庆等地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补偿制度和城际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建立,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3.2%,可吸入颗粒物下降
8.4%,二氧化硫下降22.2%,二氧化氮下降7.3%。电力装机达到1.0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14.4%。大力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加强。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7%,氨氮平均浓度改善10.8%。平原区地下水位同比上升0.18米。采煤塌陷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扎实开展。完成植树造林196万亩。{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九)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决定9件,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地方金融发展条例、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审议通过省政府规章9件,包括乡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农村住房抗震设防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定、决议,主动加强与政协的民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9件、政协提案787件。支持司法机关关口前移,依法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在征地拆迁、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实施系统举措。89.8%的县(市、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认真开展省直部门
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2017年枣庄市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文学常识有“玄机”
2017年枣庄市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文学常识有“玄机”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作为判断推理中的一种题型,是近几年纳入考试范围的一种题型,但因其考查形式新颖、对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每次考试以5-10题的数量出现。但因其出现时间晚,题型多变,令很多考生感到十分头疼。事业单位考试中的类比推理是要求运用逻辑学中的这种方法,根据给出的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首先要在两组词或者多组词之间“找关系”,然后在选项中找到符合这种关系的词组就可以了。{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从考点上来看,主要分为四大类: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理论常识。在解答逻辑关系和言语关系类的题型时可以从形式上进行排除或选取。经验常识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相对较多,难度则相对较低。
例题1:梵高:《向日葵》
A.河流:树木{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B.鲁迅:《呐喊》
C.尼采:哲学家
D.《八骏图》:齐白石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文学常识,但是在解答时则较容易。即使不知道题干所述内容也可以推出选项。梵高,人名,《向日葵》带有书名号,文章或者绘画,一定是作品。据此可以排除A,A项里面河流和树木是同类不同名的事物;C项哲学家是一种称谓,而不是作品;D项人名和作品的位置顺序不对应,排除D。从而确定选项为B。
考生们在解答的时候对于前两类比较容易把握,而经验常识和理论常识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作为应试者不能预先得知出题者所预设的范围。在考场上不仅要准确还要快速。很多同学在解类比推理题时为了快速而忽略了一些细节,最终选出了一个错误的选项。这些细节里面暗藏着“玄机”,而这个“玄机”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选项或选定正确选项。
例题2:子夜:茅盾
A.德伯家的苔丝:苔丝
B.母亲:高尔基
C.罪与罚:托马斯·哈代
D.聊斋志异:吴承恩
【解析】考生们在拿到这道题时不知道苔丝、罪与罚,于是慌乱了手脚,胡乱的选取选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题干里面,子夜和茅盾之间是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D项中吴承恩可以立即排除;《罪与罚》是俄国作家的作品,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排除C;A项中《德伯家的苔丝》从标题可以看出里面的主要人物就是苔丝,那苔丝一定不是作者,可以排除;选择B项。
例题3:文心雕龙:刘勰
A.哈利波特系列小说:LK罗琳
B.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
C.资治通鉴:司马迁
D.欧·亨利短片小说集:亨利·詹姆斯
【解析】题干刘勰是文心雕龙的作者。B项中福尔摩斯探案集主人公一定是福尔摩斯,而不是作者,排除B;C项资治通鉴为司马光所著,司马迁著作为史记,故排除C;D项欧·亨利小说集,作者一定是欧·亨利,排除D项,确定选项为A。
相信考生们从例题中可以看出,很多选项只要需要关注细节,即可从选项里面推出作者和主要人物。
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1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月18日在枣庄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陈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枣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拼搏进取,攻坚克难,实现了“三个翻番”、“三个优化”、“三个提前”、“三个跨越”,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实现“三个翻番”。2010年,预计全市GDP完成1390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4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1倍,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
——经济结构实现“三个优化”。预计三次产业比例由9.9∶63.8∶26.3调整为8.6∶60.4∶31。三产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为42%,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5.5%、78.9%,比“十五”末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5.7个百分点。
——民生指标实现“三个提前”。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629元、68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9.9亿元,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发展后劲实现“三个跨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28.7亿元,是2005年的3倍;新增存贷比169.5%,比2005年提高86.1个百分点,实现了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的转变。实际到账外资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4倍,总量由全省末位跃居第10位。投资过10亿元的在建大项目34个,是“十五”末的11倍多。
城市转型开创新局面。这五年,“一个战略、三大战役”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转型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获得中央、省扶持资金8.52亿元。煤化工发展取得决定性胜利,已建和在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278.2亿元,是“十五”末的5.6倍,枣庄成为我国产品最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煤化工基地之一。文化旅游发展取得关键性胜利,台儿庄古城重现世人,二日游激活枣庄旅游,服务业迈入大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攻坚战拉开序幕,棚户区改造重塑城市面貌,BRT、“数字枣庄”开启同城化发展新时代,枣庄正由单一的矿区城市向功能完善的鲁南“门户城市”转变。
工业经济再创新优势。以煤化工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工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引进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能源项目,一期投产达效;联想控股投资180亿元的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启动建设;国泰二期、鲁化醋酐、盛隆宏达等项目建成投产。旋窑水泥占全市水泥产能的73%。中小机床跻身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2010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完成820亿元、350亿元和21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倍、2.7倍和3.1倍。五年来,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0.8个百分点,初步摆脱了对煤炭资源
的过度依赖。
服务业发展跨入新阶段。成功走出文化旅游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服务业繁荣。2010年,旅游总收入83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宾馆旅店住宿量213.9万人,是2005年的10.8倍;枣庄成为全省百人以上团队、旅游专列来得最多的城市,由游客输出地变为游客输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功,3A级以上景区达到15个,其中4A级景区8个;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是2005年的2倍多。2010年,预计三产增加值增长18%,三产投资增长33%,分别高于二产增幅7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为42.6%,比2005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引进餐饮名店、星级酒店、商业名店、专业市场60家;开工建设五星级酒店10家,竣工3家。创造了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枣庄实践”,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了富裕农民的新路径。试点合作社168家,规模经营土地11.9万亩,发放贷款5128万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林地确权面积76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193万吨,实现“人均占有千斤粮”;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9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8家。累计发放种粮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补贴3.05亿元,对农民购买家电和汽车、摩托车补贴2.96亿元。完成南水北调截污导流、湖东堤治理、韩庄运河续建等项目建设,对136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村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3.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1倍。建设农村住房14.6万户,改造危房3.5万户。新建标准化农家店1480个,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城市面貌凸显新变化。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打响城市建设攻坚战。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完成拆迁475.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市中新区初具规模。新城城中村搬迁基本完成,教育、医疗、商住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枣庄成为全省第二个开通BRT的城市,“同诚卡”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动车组经停枣庄,区(市)间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创建成功,“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成为城市新名片。五年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4.6亿元,新城建设投资73亿元,交通建设投资172.1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1倍、2.9倍、3.9倍,是枣庄城市建设投资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
重点建设谱写新篇章。坚持打基础、谋长远,启动总投资300亿元的“一城、一库、一电、两院、四条路”九大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3.4亿元。台儿庄古城被确定为国家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2010年山东旅游十佳景区之首。庄里水库、十电2×6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近期将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首批中试项目通过评审。台儿庄复线船闸、枣庄港竣工,运河枣庄段通航能力提升一倍;京沪高铁枣庄段建设实现“山东第一、全线最优”,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枣庄成为鲁南地区的交通新枢纽。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绩。创新“一箱油”理念,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施小水泥、小火电“全国第一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关停小火电容量均居全省前列。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核查取得第一名,水污染防治经验被环保部总结为“枣庄模式”。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治理塌陷地3.4万亩;新建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预计万元GDP能耗和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3%、19.1%、27.3%,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初步建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组建市商业银行,在全省首批设立农村合作银行,在全国首创“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模式。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现零的突破。2010
年,民营经济纳税额是2005年的3.6倍。定点招商成效显著,实现与世界500强合作零的突破。“十一五”时期,引进过亿元项目152个,完成投资603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3.2倍;浙江产业园入园项目总投资达到86.5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2.6亿美元。 民生得到新改善。每年努力办好100件惠民实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5.3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5.7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3.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新农保覆盖率达到71.1%。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2005年提高54%和100%。城乡教师工资基本实现统一标准发放,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文化站改建全面完成,1400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260个农家书屋建成使用。柳琴戏、鲁班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枣庄被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成功承办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女子足球比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7年实现“双下降”,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连续4年为零,创历史最好水平。北川援建任务圆满完成。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行政效能有了新提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抓落实的“三项制度”,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结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2307件。创办“经济与文化发展讲坛”,普及应用电子政务。全面清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68项。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推行政务公开和效能监察,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实践影响深远。有四点体会尤为深刻:一是选准了路子。面对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的严峻现实,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与枣庄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踏上城市转型之路,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保、如何绿色发展等问题,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实践证明,“一个战略、三大战役”,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枣庄实际的正确道路。二是抓住了机遇。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我们超前谋划,积极争取,把握住几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办成了一批打基础、谋长远的大事,城市转型纳入国家战略,九大基础建设顺利实施,抢占了发展的先机。三是创新了理念。面对发展中的难题,我们提升理念,创新思路,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拼基础拼理念,不拼套路拼招数,突破了制约瓶颈,创造了转型发展的枣庄经验、枣庄模式。四是强化了落实。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靠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推动工作,用心用情干事业,夙兴夜寐抓落实,政府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随着城市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干部群众对城市发展的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全市人民再创辉煌的期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今天的枣庄,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枣庄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解放军、武警驻枣官兵和中央、省驻枣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枣庄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资源型产业比重依然较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基础设施、人才技术支撑能力较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城市功能尚不完善,中心城区建设亟待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较为艰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任务尤为繁重;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工作的办法还不够多,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要求
今后五年,枣庄处于城市转型的关键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进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枣庄作为老工业基地,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尤为艰巨。但我们更要看到,枣庄的发展,一赢“天时”,作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将继续获得中央和省的政策、资金扶持;二占“地利”,京沪高铁今年6月开通运营,枣庄将进入高铁时代,更好地融入环渤海、长三角区域发展;三得“人和”,“十一五”打下的坚实基础,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心齐劲足。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把握,完全能够推动“十二五”实现更大发展。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GDP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4.5∶38.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构建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交通、信息网络,各组团基本实现同城化,城镇化率达到55%。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在4%左右。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在发展战略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转型。继续打好“三大战役”,加快转型步伐。推动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植壮大八大工业集群,尽快把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做成主导、机械制造产业做成支柱、新型建材及水泥产业做成骨干、纺织服装产业做出品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做出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规模,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坚持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努力把枣庄打造成为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较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树立鲁南“门户城市”新形象。
(二)在发展路径上,必须正确处理舍与得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转方式、调结构,必然面临舍与得的两难选择。敢舍是一种勇气,会得是一种智慧。自觉把市场作为“试金石”,舍一些落后产能,得更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舍一些过剩产能,得更多新兴产业发展空间;舍一些资源产品,得更多接续产品发展空间;舍一些低端产品,得更多高端产品发展空间;舍一些普通项目的要素配置,得更多产业集群发展空间;舍一些眼前利益,得更多长远发展空间,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枣庄特色的转型之路。{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三)在发展动力上,必须坚持创新求变,增创发展新优势。以改革的手段、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甘吃天下人不愿吃之苦,敢为天下人不敢为之为”的胆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向开放要动力,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千方百计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提升发展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转型,赢得发展主动权。
(四)在发展目的上,必须始终把富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全市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万事民为先。只有发展才能富民,只有以富民为目标的发展才有意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幅,是发展目的的回归。GDP增长再快,如果老百姓的收入不
增加,强市而不富民,不能算是科学发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富民优先,多办富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改善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11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
2011年,是枣庄建市5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GDP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3.66%,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5%、3%、4%和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3%;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一、调整结构稳增长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既是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优先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一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鲁南铁水联运、银海医药物流、鲁南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节点。抓好伦达商贸城、二手车交易中心、滕州机床市场等项目建设,推动专业市场群提档升级。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信息通讯等服务业,提高为生产服务的能力。二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城市,打造7个特色商业街区,引进中高档百货、大型商贸集团和餐饮名店,鼓励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休闲消费,规范物业、家政等便民服务,构建5至8分钟社区便民消费圈;在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建设30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200家日用品和农资连锁超市,建立300个村级“三农网络直销服务超市”,做好家电、建材下乡工作。三是抓好服务业载体建设。依托10个重点园区,扶持20家龙头企业,推进100个“四引、七个一”重点项目,促进服务业集聚化、特色化、网络化发展。鼓励资源型企业向服务业领域延伸,支持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健全统计考核制度,形成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做强工业经济。工业是调结构的战略重点。一是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调整存量。搞好鲁南煤化工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联想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建设,推进神达化工、新能凤凰能源、辰龙创业基地等项目。依托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推动产品向下游延伸,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挥鲁机、威达、鑫泰、华源等骨干企业的作用,提升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能力,打造专业化、功能化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挺起枣庄制造业的“脊梁”。提高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集中度、关联度,促进集群化发展。鼓励枣矿集团发展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在城市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增量。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产业,推进昂立光伏、同兴汽车平台、远东农科、金封焊宝、日普电动车、神工锂电、三九药业等项目,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三是引导产业内涵式发展,激活变量。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提高资产资本运作能力,造就一批有胆识、有见识、有学识的企业家。制定新一轮品牌建设规划,创建一批市场占有率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争创10个中国名牌、10个中国驰名商标。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调结构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稳定优质商品粮基地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火樱桃、马铃薯、长红枣、石榴等特色农产品提质扩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进程,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面积分别新增15万亩、10万亩。推广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粮油储备体系,保障菜篮子、米袋子供给。二是稳步推进农
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2012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张术平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9日在枣庄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张术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个战略、三大战役”,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转型加速、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后劲提升的良好态势,枣庄已经步入了总体进位、全面跨越的历史新阶段。
——转型发展开创新局面。2009年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的发展进入了国家战略;2011年又成功通过国家转型评估,未来五年将享受新一轮政策扶持,为转型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1年,全市GDP预计突破1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分别是2007年的1.7倍、2.2倍、1.6倍和1.6倍。 ——经济结构实现新优化。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预计调整为
8∶58.7∶33.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6.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4.4%,比2007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得到新提升。实施总投资300亿元的九大基础建设,已完成投资239.8亿元;累计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523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大项目76个;2011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74.2亿元、815亿元,其中新增存贷款分别为76.9亿元、88.5亿元,新增存贷比提高到115.2%,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以煤化工为突破口,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已建、在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32.8亿元,中小机床跻身全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旋窑水泥产能占全省的31.3%。2011年,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八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3%;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7年提高5.4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台儿庄古城重建,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台儿庄古城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4A级景区达到8个。我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12亿元,是2007年的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0.6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达到44.4%,比2007年提高6.3个百分点。坚持绿色发展,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178条、产能1790万吨,居全省第1位;关停小火电容量80.6万千瓦,居全省第3位。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流域治污核查取得第一名。2011年,预计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38.6%、13.9%,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二)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打响城市建设攻坚战。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已完成征收改造7.1万户。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55万套。市中新区、峄城新区、薛城新区拉开建设框架。新城城中村搬迁基本完成,道路管网、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开通运营BRT,主线通车里程达到75公里。京沪高铁枣庄站、滕州东站建成启用。“同诚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四年来,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6.8亿元、新城建设投资91亿元、交通建设投资105亿元。累计治理采矿塌陷地2万亩,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9%。我市创建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
(三)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农
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合作社发展到308家,规模经营土地26.8万亩,利用农地抵押贷款1.4亿元,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部完成。优质商品粮、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分别扩大到200万亩和180万亩。累计发放种粮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补贴11.5亿元。完成137座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资26亿元。新建农村住房11.4万户,改造危房4.6万户,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资产保值增值率保持在110%以上。深化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在全国首创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等信贷模式,在全省首批设立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13家中小企业进入股权托管交易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创建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件。坚持定点招商、专业招商,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61个,与21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实现合作。累计到账外资7.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2.4亿美元。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达到57%。
(五)倾力办好民生实事,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每年办好100件惠民实事,2011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54.3%。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6万人。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16.5亿元。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800元,城乡中小学校舍改造累计完成87.2万平方米。完成50所乡镇卫生院、6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400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乡镇文化站改建全面完成,1914个农家书屋建成使用。成功承办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女子足球比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51项,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7‰。“平安枣庄”建设全面推进,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顺利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验收。公共服务和社会和谐指数居全省第五位。北川援建任务圆满完成。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注重创新管理服务,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091件。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建立完善抓落实的“三项制度”,电子政务普及应用。全面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203项。创新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全程监管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四年,枣庄实现的每一步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向解放军、武警驻枣官兵和中央、省驻枣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枣庄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国际上看,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来看,宏观调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速整体回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所难免。从我市来看,资源型产业占比较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功能尚不完善,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改善民生的任务尤为艰巨;政府自身建设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科学应对和解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顺应群众新期盼、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关键期。尽管世情、国情仍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城市转型还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发展的机遇和优势。近年来的转型实践,我们找到了符合枣庄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全市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注重抢抓机遇,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为加快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局面,积累了破解难题的宝贵经验,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高铁经济的辐射带动,国家转型政策的支持,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都将为城市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夺取城市转型的全面胜利。 做好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致力于建设“富庶之乡”,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倾注更大的精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富民强市。更加注重发挥文化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更加注重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转型振兴;更加注重夯实“三农”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未来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培育2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工业产业板块、1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以上。力争到2016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比2011年翻一番,跃居山东省中上游水平,让幸福的“基石”更加稳固。 ——致力于建设“宜居城市”,着力优化城乡环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优化组团城市布局,加快同城化发展,增强“大新城”的承载和辐射能力。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生态枣庄建设,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力争到2016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超过180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BRT覆盖各组团城区,城市公交延伸至乡镇驻地,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化,让城乡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
——致力于建设“文化名城”,全面促进文化繁荣。突出打造运河文化品牌,着力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依托台儿庄古城,培植壮大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枣庄特色
2017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2017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36分)
一、(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民间,柳树历来被视为(降服/降伏)瘟疫的象征。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脓肿,三国神医华伦用柳枝辅助治疗骨折。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也模仿制作成......
柳叶形状,统称‚柳叶刀‛。我国古典小说中南海观音的形象就是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播洒雨露,驱病消灾。柳树, ,在我的传统文化中,还一直被看作柔情的....
象征。‚春风杨柳万千条‛,慢游郊野,绿柳枝条婆娑,仪态万方,展示着春天欣欣向荣的光....
景,把大千世界(装饰/妆饰)得妩媚动人。无怪乎柳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常选的....
对象,《诗经》中就有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白居易的《杨柳枝》有‚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 。‛诗人把绿柳比作风姿绰约、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幅(美妙/美好)的春景图。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疔疮(chuāng) 驱病消灾。B.骨折(zhé) 慢游郊野。
C.模仿(mó) 吟诗作赋。D.绰约(zhuó) 婀娜多情。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降服 装饰 美好。B.降伏 装饰 美妙。
C.降伏 妆饰 美妙。D.降服 妆饰 美好。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但有顽强的生命力 绿丝条弱不胜莺。
B.不但有顽强的生命力 世间谁敢斗轻盈。
C.生命力不但非常顽强 湾柳丝金照眼明。
D.生命力不但非常顽强 柳丝牵我我伤情。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平婉言拒绝了意大利等国家队任女排教练的邀请,表示将执教中国女排,人们对
郎平充满了溢美之词,球迷们无不额手称庆。 ....
B.《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
等词语一时声名鹊起。 ....
C.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受众常常难以判断何种信息对自身有益,在信息丰富的时代,
很多人却痛感有用的信息杳如黄鹤。
D.3D打印机可操作性虽然远没有达到传统打印机那样成熟,但目前市场出现的家用
3D打印机热标志着3D打印机产业方兴未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人格修养、家国情怀与社会关爱等情志教育,不仅会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
响,而且是在阅读与表达教学中需要师生关注的重点。
B.一起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人们就能聆听到自然界的各种天籁
之音,探寻到人类文明在自然中的足迹。
C.古文以其特有的叙事论理、崇经载道、抒情写意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情
感世界的丰富深邃与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D.2016年诺贝尔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举行,文学家得住鲍勃·迪伦因事未
能出席,其获奖感言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朗读。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竹子与中国园林
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尚书〃禹贡》有‚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古人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更早。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进入了发展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据《洛阳伽蓝记》记录,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由唐代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嶽‛由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从他所写《艮嶽记》中可知这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
型。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家园林之盛不言而喻,推动了江南园林的发展。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采用。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李渔《闲情偶寄》等,最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随着诗、书、画及造园艺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能在屋宇内随时欣赏、掌玩的自然风景缩影--盆景。中国盆景的出现,据考证是在唐代,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盆景从宋代的诸多名人画卷上可以见到,到明清年间,‚岁寒三友‛类盆景广为流传。《群芳谱》等对竹子盆景的制作、欣赏进行了介绍。竹子盆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精品,如周瘦鹃先生的《竹趣图》等,还有扬州的《潇湘流水》《翠野图》《东坡遗风》等代表作。它们被称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东西方人民的喜爱。
(节选自关传友《竹子研究汇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