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2-06-09 点击:
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篇一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英国的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伴随电影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摘编自林炜圣《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十余年的准备工作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几天以前上映,首日的票房即大有斩获,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B.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比《大鱼海棠》更早。
C.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经先民口耳相传、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得以保存。
D.上古神话多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经今天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才得以重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众多的神话形象表现出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及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B《大鱼海棠》的人物矛盾的设置凸显了某些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大鱼海棠》的线索、人物、主题、情节及《捉妖记》的矛盾冲突表现方面尚有不足,而《指环王》的叙事、扣题值得学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票房和《捉妖记》大卖看,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进行电影创作.同样可以吸引现代观众。
B.以上古神话为艺术创作源泉,电影创作者要做足功课,创造与神话精神相符并与时代审美相契的艺术形象。
C.改编上古神话题材的电影作品,核心是讲好一个故事,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以细节凸显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让作品风格统一。
D.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
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 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
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E.本文语言平实,选取传主60年人生经历中的典型材料,表现了陈翰伯在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地位及其政治、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5.为什么说陈翰伯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位重要人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6.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失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羡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篇二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革至今,遂成“敬老节”。殊不知,汉代之前,先民一直视农历九月九日为“恶日”,佩戴茱萸、喝菊花酒、郊外登高等都是为了消解灾祸。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曰:“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重合,意味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是不祥的征兆。为避开所谓“恶日”,古人除了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就是通过佩戴消灾除邪的植物或登高野宴等方式消灾避邪。
为“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对“九”这个数字作了全新的注释:“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以“九九”寓意“久久”,将农历九月九日主要内容由“避祸、消灾”改为“祈寿、祈福”。到了唐朝,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载:“九月丙午,诏曰:‘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也就是说,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先代的圣王以此为后人留下了榜样。而武则天选在公元690年的重阳节这天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看重的恐怕就是重九的“久久”寓意。自从重阳节成为“吉日”,文人墨客不断用诗文歌赋为其注入文化元素的同时,老百姓则将流传下来的重阳节俗发扬光大。
于是,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迎来新辉煌。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药。故而,人们不仅把茱萸插在头上,还佩于臂、悬于屋,并将其栽于居所、水井等周围。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北宋,重阳“延寿客”菊花的风头很快盖过茱萸。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介绍了当时开封重阳节盛况。九月重阳,京城人观赏的菊花有数种:其中有像莲房似的叫“万龄菊”,粉红色花蕊的叫“桃花菊”,白色花瓣而浅红色花心的“木香菊”——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而南宋的重阳节已发展成大喜节日。南宋文学家周密史料笔记《武林旧事》卷三“重九”曰:“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以茱萸浮于酒面饮之),簪菊。”至于人们缘何重阳节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喝菊花酒,除了取其谐音近似“九”,菊花也的道家仙方中的“不死草”和一剂中药。
(选自赵柒斤《重阳涵义的演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阳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之前。农历九月农作物丰收时,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佩戴某些植物或登高野宴等以消灾避邪。
B.汉代以前,人们视重阳日为“恶日”,种种习俗均为消解灾祸,源于古人认为“九九”数字为两阳重合,盛极则衰。
C.魏文帝曹丕以“九九”寓意“久久”,将此日风俗内容改为祈寿、祈福,成为给“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
D.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认为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方面,先代圣王是后人的榜样。他确定重阳为正式节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阳节成为“吉日”后,“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迎来了新辉煌,北宋时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很快就超过了茱萸。
B.《东京梦华录》介绍了开封重阳节盛况,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可见重阳节已变为大喜节日。
C.《武林旧事》卷三“重九”记述了皇宫里重阳节盛况:按惯例八日准备,习俗有点菊灯,饮新酒,头插菊花等。{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
D.曹丕、唐太宗、武则天的倡导,文人墨客诗词歌赋文化元素的注入,百姓的节俗传承,使农历九月九日变为“吉日”重阳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人们一般把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安排在农作物丰收之时的农历九月九日进行。
B.唐太宗诏令中“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的提法,为重阳节纳入尊老、重老的新内容,使其含义更丰富。
C.菊花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之一,到北宋更受欢迎,因为它有消灾辟邪、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功效。
D.重阳节经历由“恶日”到“吉日”再到“老年节”的变化过程,显现出我们民族对生存、健康、幸福、长寿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陈寅恪 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曾请教他为何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在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时,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等。
1937年,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转向与抗战有关。北平即将不保,父亲亡故、右眼失明的他携妻将雏,踏上流亡之路。藏书悉数毁于战火,随身携带的书籍大部分被盗。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他以论带史,跟早年做的那种,从语文学到历史学精细的对照,完全不一样。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课题。说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学者,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为写这两部书,他曾躺在床上呻吟,对前来探视的邓广铭先生说:我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给予陈寅恪异乎寻常的褒奖。牛津大学1939年正式聘请他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虚席以待。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陈寅恪的双目失明了。抗战胜利了,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这时他57岁。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陈寅恪的助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他来后,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长袍。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因为生病,陈寅恪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学术转向。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他认为,以前大家以为中国是没有史诗,《再生缘》就是史诗。是中国式的史诗。陈寅恪在病中,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能接任,他却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起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研究学术。他主张“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论再生缘》完成了。受不正常的政治风气影响,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全书结尾处,陈寅恪用自己的两句诗,隐喻心境和志趣。
1958年,陈寅恪竟成了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转为专力著述。他仍然浸润在他所构筑的那个纯粹的学术世界中。他仍强调文责自负,著作里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的,甚至不允许别人改动一个标点。陈寅恪有一部中古史论文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出版社曾要求修改其中的一个词,被他严辞拒绝,为此,这本书竟没能在当时出版。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他79岁的生命历程。
陈寅恪没有遗嘱。
(摘编自默秋同名文章)
【相关链接】
①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日本弘文学院,陈寅恪和鲁迅同住一舍,朝夕相处。后来,鲁迅日记中不时地提到他,而陈寅恪没有只言片语谈到鲁迅。一直到晚年,陈寅恪才透露,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认为自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成为“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摘编自陶方宜《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为何不骂陈寅恪》)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陈寅恪认为没必要没必要纠正关于自己姓名的读音错误,说明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一生,是为学问的一生。
B.为促进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陈寅恪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进行了比较研究,开辟了中国学术一个崭新的领域。
C.陈寅恪和鲁迅曾同住一舍,朝夕相处。但陈寅恪不愿提及这段往事,因为他不愿成为攀附鲁迅以抬高自己名望的无聊之徒。
D.本文语言简洁而内涵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陈寅恪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研究的推崇,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洁人品的敬仰。
5.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方向有怎样的变化?各有怎样的学术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题目中说陈寅恪是“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是否同意对陈寅恪的这个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王保长
章月珍
下午,王保长收到密令,上头命令他务必在深夜带人秘密逮捕一个叫陈隰的村民,然后就地正法!王保长怀里揣着那张密令,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他抽着闷烟,吩咐老婆赶紧杀鸡,煮熟。然后,敞开大门,啃着鸡腿,喝起了闷酒。
王保长的家就在村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路过的村民都闻到了酒肉香。从敞开的大门望进去,只见王保长喝得醉醺醺的。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传来了王保长夫妻俩的吵闹声,夹杂着摔碗筷和扔桌凳的啪啪声。不一会儿,看见王保长把一个包裹扔出屋外,扯着嗓子嚷:“你就是嫌弃我现在穷了!你过不惯,那你赶紧给我滚!最好永远甭回来!”
“滚就滚!这几年要不是我娘家接济,日子早就穷得过不下去!自从你当上了这个破保长,我们是越过越穷,赚不到钱不说,还天天跟着你提心吊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老婆哭哭啼啼抱怨道。邻居来劝架,可王保长却趁着酒性,指着老婆鼻子,叫她滚。老婆终于忍受不了,哭着跑了。
王保长继续喝酒,村民见他不可理喻,也都摇摇头散去了。
村民见他不可理喻,也都摇摇头散去了。
夜深了,王保长估摸着到晚上九点了,焦急地不停向屋外张望。他在等阿毛。阿毛是村子里最有文化的人,在县城读书,从小父亲就死了。这几天,因为母亲病重,他请假回家给母亲煎药,每晚九点他总是拿着一个药罐子,到王保长屋前的马路倒药渣。九点,终于等来了阿毛,王保长赶紧拉他进屋,拿出那张密令给阿毛看。
“阿毛,村里就数你识字最多,你叔我识字不多,只能向你请教!你看看这纸上的陈字后面念啥?他是何许人也?人命关天,你跟叔说说!”
阿毛拿着那张纸,手有点发抖,脸红一阵白一阵,说话也疙里疙瘩的。
“叔,这个„„这个好像是生僻字,我也不认识。要不我回家去查查,然后回来再告诉你!你看行不?”
“好!好!你快去快回!我等你!这密令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要走漏风声!不然你我小命都不保!”王保长嘱咐道。
阿毛答应着,急急地走了,连药罐子都忘了拿。
五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阿毛回来。王保长酒劲上来,犯困,昏昏欲睡。
第二天,王保长是被林专员几个巴掌打醒的。睁开眼,看到林专员气得扭曲的胖脸,两手正抓着自己的前胸。他吓得浑身发抖。
“林„„林专员,您怎么大驾光临鄙人寒舍了?真是蓬荜生„„”
“生什么生!我问你,你的密令呢?”
“密令?在呀!我保管得妥妥的!丢不了!”王保长边说边从怀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纸,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林专员!
“保管个屁啊!谁叫你保管了!是要你办事!你说你办完事了吗?”林专员怒视着王保长。
“啥事啊?我不记得了!昨晚我老婆跟我吵架,跑了,我心情不好,喝闷酒,乡亲们都可作证!”王保长委屈地说。
林专员气得又抽了王保长一个巴掌,把密令扔到他脸上。“我„„我这就带人去抓他!可是,林专员,这个陈字后面念啥?他是谁呀?”王保长颤抖着手,指着密令上陈隰的名字,战战兢兢地问。
林专员气得又给他一巴掌:“你作为一个保长,怎么连自己村的人都不了解!陈隰就是陈九根的儿子!小名叫阿毛!”
“啊!我们村里人只知道他叫阿毛,哪里知道他叫陈隰啊!不信的话你问问他们!”王
保长指着站在堂屋里的十几个人。
“别啰唆了,赶紧去抓!不然让他跑了就完了!”
可惜早已经人去屋空,连他生病的老母亲也不在了。王保长一气之下,命人一把火烧了草屋,回去复命了。
林专员气得连抽了王保长十几个耳光。骂道:“你是猪啊!你有没有脑子,怎么就烧了他房子呢?他是共党分子,里面万一有什么重要情报呢?你他妈的竟然一把火烧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我当时气糊涂了!”王保长摸着火辣辣疼的脸,委屈地说。
“陈隰逃了,你这条命也保不了!我只能如实向上面汇报!”林专员边说边要走。 “等等,林„„林专员,借„„借一步说话!”王保长把林专员引进内屋,关上房门,小心翼翼地从箱子底下双手捧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小小的菩萨雕塑。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凑近林专员耳朵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宝贝„„”
就这样,王保长终于躲过一劫。没过几天,老婆也被他接了回来。
阿毛母子投靠了他们的一个远方亲戚。安顿下来后,阿毛对母亲说:“幸亏保长他识字不多,不然我真是死定了!好险啊!”母亲笑笑,说:“傻啊!孩子,王保长和你爹是结拜兄弟,你的名字还是你王叔起的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保长收到密令,上头命令他抓人杀人,而他却在家敞开大门,啃起鸡腿,喝起了酒,说明王保长没拿上边的命令当回事。
B.王保长借酒撒疯,和老婆吵闹起来,不顾乡民的劝阻,赶走了老婆。对王保长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他对老婆专横跋扈的特点。
C.小说中林专员怒斥王保长延误了抓捕时机,扇他耳光,并指出他烧房的糊涂,说明林专员精明强干,办案有头脑,有力度。
D.小说以王保长活动为线索,以阿毛回乡照顾母亲并逃走、林专员督查为辅线,三线交织于王保长家,情节跌宕,摇曳多姿。
E.小说中两个女人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保长计谋的实施离不开老婆的配合,交代阿毛获救原因要通过其母之口,颇具匠心。
8.小说中的王保长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这篇小说结尾安排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年二十余,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宰相不能尽用之。时仁宗在潜邸,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大德十一年,以结为典牧太监,近侍以俳优进,结言:“昔唐庄宗好此,卒致祸败,殿下方育德春宫,视听宜谨。”仁宗优纳之。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属邑巨鹿沙河有唐魏征、宋璟墓,乃祠二公于学,表其言论风旨,以厉多士。改东昌路,境有黄河故道,而会通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坏民麦禾。结疏为斗门以泄之,民获耕治之利。至治二年,参议中书省事。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几,除吏部尚书,荐名士宋本、韩镛等十余人。
泰定元年春,廷试进士,以结充读卷官。迁集贤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是岁,诏结知经筵,扈从上都。结援引古训,证时政之失,冀帝有所感悟。中宫闻之,亦召结等进讲,结以故事辞。
元统元年,中宫命僧尼于慈福殿作佛事,已而殿灾,结言僧尼亵渎,当坐罪。左丞相疾
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篇三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革至今,遂成“敬老节”。殊不知,汉代之前,先民一直视农历九月九日为“恶日”,佩戴茱萸、喝菊花酒、郊外登高等都是为了消解灾祸。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曰:“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重合,意味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是不祥的征兆。为避开所谓“恶日”,古人除了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就是通过佩戴消灾除邪的植物或登高野宴等方式消灾避邪。
为“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对“九”这个数字作了全新的注释:“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以“九九”寓意“久久”,将农历九月九日主要内容由“避祸、消灾”改为“祈寿、祈福”。到了唐朝,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载:“九月丙午,诏曰:‘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也就是说,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先代的圣王以此为后人留下了榜样。而武则天选在公元690年的重阳节这天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看重的恐怕就是重九的“久久”寓意。自从重阳节成为“吉日”,文人墨客不断用诗文歌赋为其注入文化元素的同时,老百姓则将流传下来的重阳节俗发扬光大。
于是,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迎来新辉煌。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药。故而,人们不仅把茱萸插在头上,还佩于臂、悬于屋,并将其栽于居所、水井等周围。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北宋,重阳“延寿客”菊花的风头很快盖过茱萸。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介绍了当时开封重阳节盛况。九月重阳,京城人观赏的菊花有数种:其中有像莲房似的叫“万龄菊”,粉红色花蕊的叫“桃花菊”,白色花瓣而浅红色花心的“木香菊”——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而南宋的重阳节已发展成大喜节日。南宋文学家周密史料笔记《武林旧事》卷三“重九”曰:“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以
茱萸浮于酒面饮之),簪菊。”至于人们缘何重阳节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喝菊花酒,除了取其谐音近似“九”,菊花也的道家仙方中的“不死草”和一剂中药。
(选自赵柒斤《重阳涵义的演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阳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之前。农历九月农作物丰收时,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佩戴某些植物或登高野宴等以消灾避邪。
B.汉代以前,人们视重阳日为“恶日”,种种习俗均为消解灾祸,源于古人认为“九九”数字为两阳重合,盛极则衰。
C.魏文帝曹丕以“九九”寓意“久久”,将此日风俗内容改为祈寿、祈福,成为给“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
D.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认为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方面,先代圣王是后人的榜样。他确定重阳为正式节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阳节成为“吉日”后,“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迎来了新辉煌,北宋时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很快就超过了茱萸。
B.《东京梦华录》介绍了开封重阳节盛况,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可见重阳节已变为大喜节日。
C.《武林旧事》卷三“重九”记述了皇宫里重阳节盛况:按惯例八日准备,习俗有点菊灯,饮新酒,头插菊花等。
D.曹丕、唐太宗、武则天的倡导,文人墨客诗词歌赋文化元素的注入,百姓的节俗传承,使农历九月九日变为“吉日”重阳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人们一般把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安排在农作物丰收之时的农历九月九日进行。
B.唐太宗诏令中“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的提法,为重阳节纳入尊老、重老的新内容,使其含义更丰富。
C.菊花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之一,到北宋更受欢迎,因为它有消灾辟邪、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功效。
D.重阳节经历由“恶日”到“吉日”再到“老年节”的变化过程,显现出我们民族对生存、健康、幸福、长寿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陈寅恪 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曾请教他为何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在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时,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等。
1937年,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转向与抗战有关。北平即将不保,父亲亡故、右眼失明的他携妻将雏,踏上流亡之路。藏书悉数毁于战火,随身携带的书籍大部分被盗。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他以论带史,跟早年做的那种,从语文学到历史学精细的对照,完全不一样。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课题。说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学者,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为写这两部书,他曾躺在床上呻吟,对前来探视的邓广铭先生说:我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给予陈寅恪异乎寻常的褒奖。牛津大学1939年正式聘请他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虚席以待。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陈寅恪的双目失明了。抗战胜利了,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这时他57岁。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陈寅恪的助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他来后,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长袍。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因为生病,陈寅恪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学术转向。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他认为,以前大家以为中国是没有史诗,《再生缘》就是史诗。是中国式的史诗。陈寅恪在病中,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能接任,他却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起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研究学术。他主张“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论再生缘》完成了。受不正常的政治风气影响,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全书结尾处,陈寅恪用自己的两句诗,隐喻心境和志趣。
1958年,陈寅恪竟成了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转为专力著述。他仍然浸润在他所构筑的那个纯粹的学术世界中。他仍强调文责自负,著作里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的,甚至不允许别人改动一个标点。陈寅恪有一部中古史论文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出版社曾要求修改其中的一个词,被他严辞拒绝,为此,这本书竟没能在当时出版。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他79岁的生命历程。
陈寅恪没有遗嘱。
(摘编自默秋同名文章)
【相关链接】
①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日本弘文学院,陈寅恪和鲁迅同住一舍,朝夕相处。后来,鲁迅日记中不时地提到他,而陈寅恪没有只言片语谈到鲁迅。一直到晚年,陈寅恪才透露,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认为自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成为“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摘编自陶方宜《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为何不骂陈寅恪》)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陈寅恪认为没必要没必要纠正关于自己姓名的读音错误,说明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一生,是为学问的一生。
B.为促进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陈寅恪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进行了比较研究,开辟了中国学术一个崭新的领域。
C.陈寅恪和鲁迅曾同住一舍,朝夕相处。但陈寅恪不愿提及这段往事,因为他不愿成为攀附鲁迅以抬高自己名望的无聊之徒。
D.本文语言简洁而内涵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陈寅恪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研究的推崇,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洁人品的敬仰。
5.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方向有怎样的变化?各有怎样的学术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题目中说陈寅恪是“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是否同意对陈寅恪的这个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王保长
章月珍{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语文作文}.
下午,王保长收到密令,上头命令他务必在深夜带人秘密逮捕一个叫陈隰的村民,然后就地正法!王保长怀里揣着那张密令,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他抽着闷烟,吩咐老婆赶紧杀鸡,煮熟。然后,敞开大门,啃着鸡腿,喝起了闷酒。
王保长的家就在村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路过的村民都闻到了酒肉香。从敞开的大门望进去,只见王保长喝得醉醺醺的。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传来了王保长夫妻俩的吵
闹声,夹杂着摔碗筷和扔桌凳的啪啪声。不一会儿,看见王保长把一个包裹扔出屋外,扯着嗓子嚷:“你就是嫌弃我现在穷了!你过不惯,那你赶紧给我滚!最好永远甭回来!”
“滚就滚!这几年要不是我娘家接济,日子早就穷得过不下去!自从你当上了这个破保长,我们是越过越穷,赚不到钱不说,还天天跟着你提心吊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老婆哭哭啼啼抱怨道。邻居来劝架,可王保长却趁着酒性,指着老婆鼻子,叫她滚。老婆终于忍受不了,哭着跑了。
王保长继续喝酒,村民见他不可理喻,也都摇摇头散去了。
村民见他不可理喻,也都摇摇头散去了。
夜深了,王保长估摸着到晚上九点了,焦急地不停向屋外张望。他在等阿毛。阿毛是村子里最有文化的人,在县城读书,从小父亲就死了。这几天,因为母亲病重,他请假回家给母亲煎药,每晚九点他总是拿着一个药罐子,到王保长屋前的马路倒药渣。九点,终于等来了阿毛,王保长赶紧拉他进屋,拿出那张密令给阿毛看。
“阿毛,村里就数你识字最多,你叔我识字不多,只能向你请教!你看看这纸上的陈字后面念啥?他是何许人也?人命关天,你跟叔说说!”
阿毛拿着那张纸,手有点发抖,脸红一阵白一阵,说话也疙里疙瘩的。
“叔,这个„„这个好像是生僻字,我也不认识。要不我回家去查查,然后回来再告诉你!你看行不?”
“好!好!你快去快回!我等你!这密令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要走漏风声!不然你我小命都不保!”王保长嘱咐道。
阿毛答应着,急急地走了,连药罐子都忘了拿。
五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阿毛回来。王保长酒劲上来,犯困,昏昏欲睡。
第二天,王保长是被林专员几个巴掌打醒的。睁开眼,看到林专员气得扭曲的胖脸,两手正抓着自己的前胸。他吓得浑身发抖。
“林„„林专员,您怎么大驾光临鄙人寒舍了?真是蓬荜生„„”
“生什么生!我问你,你的密令呢?”
“密令?在呀!我保管得妥妥的!丢不了!”王保长边说边从怀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纸,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林专员!
“保管个屁啊!谁叫你保管了!是要你办事!你说你办完事了吗?”林专员怒视着王保长。
“啥事啊?我不记得了!昨晚我老婆跟我吵架,跑了,我心情不好,喝闷酒,乡亲们都可作证!”王保长委屈地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