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2-06-07 点击: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篇一

2017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材料作文《哈佛凌晨4点半》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

2017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高分作文赏析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来又出版成一本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

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今年一测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打分。但是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

一看内容。先看立意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等可以确定为一类或二类,内容偏离中心的可归入三、四类中。

这则材料的参考立意:

首先明确自己的立场:对于《哈佛凌晨4点半》这本“伪书”,你怎么看?对于其风靡一时、迷倒众生的原因,你又如何看?立场可以不同,看法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能联系现实、言之成理:

观点一:这本书自有其价值和流行的理由,无可厚非。理由:①励志、传播正能量。成功需要努力,努力就有可能走向成功,无论其所写内容是事实还是想象,这种通过加倍的努力走向人生成功的思想对莘莘学子具有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②符合中国人崇尚勤学、苦学的传统教育理念,让望子、望生成龙的家长和老师从中找到激励孩子勤苦学习的有力证据;③利用名校效应,使“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经验因“哈佛”之名而更令人信服。

观点二:这本书宣传的凌晨4点半哈佛学子仍在苦读和中国人信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都是只问努力与否,不问身心健康,只问投入多少,不计成本效益的做法,倡导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观。理由:①睡眠太少,精力不济,学习效果不一定好;②长期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③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观点三:《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投射。理由:①渴望成功、崇拜成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②各大书店,“成功学”一类的书籍经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对各种成功学趋之若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③哈佛学子是学业成功的代表,“哈佛经验”也是成功学的一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观点四:《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正是国人易于想当然、易于盲信盲从,缺乏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体现。理由:①社会上各种“伪鸡汤”、伪科学、假消息大行其道,不少网友不辨真伪,胡乱传播,不少市民盲目相信。②只要稍微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别,就知道西方人并不喜欢做“拼命三郎”,“加班文化”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特色,“头悬梁锥刺股”大约会被西方人认为有违人性。因此,哈佛图书馆怎么可能天天凌晨4点半即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对此无人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质疑精神。

观点五:《哈佛凌晨4点半》的流行折射出国人普遍的“名校情结”。理由:①如果把“哈佛”换成一所其名不扬的普通学校,会有这样的畅销效应吗?不会。②无论成绩暂时如何,都有一个“清北”梦想,一些成绩佼佼者甚至宁肯复读也要非清北不上;不问兴趣爱好、

职业理想如何,把考个好大学放在第一位。③用人单位划定高校档次,一些单位无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非“985”“211”不要。

以上立意均“符合题意”。如考生能从第二、三个层面立意,可在“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一项上加分。

三个层面均“符合题意”,但第二、三个层面思辨性更强些,可在“特征”项上加分。 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仅仅光看题目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写的。所以要看全文,否则易误判。

二看表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语言简洁优美或生动形象或富有生活气息或富有感染力,可以在表达上给高分。但不主张只关注语言形式,见到排比比喻就打高分,要看语言自身表情达意的效果及与材料的契合度。如果有五个病句以上,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可归入三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过于潦草,或者病句多得难以认读,可以归入四类卷。

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在构思上有创意,就可以在特征方面打高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

注意事项:①明确文体:考生可自由选取文体,一旦选定文体,就要按所选文体作文。②自拟标题:一定要有标题,没有标题扣2分。③字数:不少于800字。400—800之间的,可根据文章分项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只给总分,不再分项打分。④错别字:每错1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如句号点实点,一逗到底等)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

[存在问题]

本次作文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与近两年高考作文任务驱动的命题趋势相吻合,明确了作文考查方向。这样的命题既有利于善于独立思考分析的学生脱颖而出,也能暴露出在当今考题日益贴近社会、接近现实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考生视野狭窄,不关注现实,欠缺深度思考和理性思维,欠缺议论能力的弱点。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整体把握材料,忽视提示语,审题跑偏。

忽视材料末段提示的思考方向: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学子?一要注意审题关键词“为何”,二要注意事件所指对象“国人”“中国学子”。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才能审准题,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

不少学生审题不清,胡乱找切入点,导致立意跑偏。有的只从材料的第一段入手,哈佛图书馆凌晨4点半灯火通明,写要勤奋、勤奋才能成功、勤能补拙、构建书香校园等;有的只抓

第二段,写不能把想象当真实、实践出真知、亲身调查才有发言权,亲身体验才能知道真假、梦想与现实等。或是理解力不够,与材料若即若离,如《成功源于效率》、《教育的力量》;有的甚至对材料做错误解读,例如:《哈佛凌晨4点半》受捧,误解为崇洋媚外、不自信,或网络时代易受虚假信息蒙蔽,要擦亮眼睛辨真伪,或不迷信权威等。

(2)不明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模式,不会议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侧重就事论事,整篇作文都应围绕所给的任务展开,任务即为写作指令。这篇作文应围绕《哈佛凌晨4点半》为何受国人尤其是中国学子的追捧与欢迎展开议论。不

少学生在开篇提了一下材料后,便又回到以往材料作文事例堆积的老路上去,把任务指令丢在一旁,缺乏议论之笔。即使偶有议论,也易流于牵强附会,或枯燥浅白,缺少深度。

(3)思路混乱,段落之间文脉不清,论述偏离中心。

举例作文《精神的力量》

开头段: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座无虚席的景象,被证明只是一个想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想象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我想这与此事是否真实并无多大关系,而是这其中的精神打动了国人。

第二段:论述中国的大学生四年大学时光在玩乐中度过。哈佛凌晨4点半的故事虽是虚构,但这其中的精神,国人缺少。

接下来三四段偏离中心:

第三段: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虚构的桃花源,是我们需要的一种追求。

第四段:“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我们可以去追求。 最后一段归入正题:哈佛凌晨4点半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其中蕴含的积极学习的精神力量,写出了众多学子对知识的追求。这份努力打动了人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追求。

这种作文在不少考生中存在,不知道紧扣中心展开论述。思路混乱,结构不清。

(4)华而不实,有明显的套作痕迹。开头、结尾无意义的排比,胡乱堆砌各种看似华丽实则毫无意义的词语或语段。

举例作文《鸡汤促学子前进》开头段:

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一本假的心灵鸡汤,便让无数国人学子为之迷倒。由此可见,学子的前进和进步需要心灵上的鼓舞。

开头的排比意义何在?

举例作文《教育的力量》结尾段: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民族崛起而读书。读书,虽然不是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我们通往成功最直接的途径。

所以,请好好读书。知识改变命运。

该结尾不知所云,多余无意。

(5)积累的各种素材太少,找不到最恰切的事例,不善于联系现实生活。

这则作文材料极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从生活现象中选择素材,表达观点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很多考生还是习惯于把生活隔绝在作文以外,找不到恰切的鲜明的事例,素材积累太少。有个学生作文题目《比较》,文中拿哈佛大学和自己的学校做比较,批评自己的爸妈把“我”和其他人做比较,举的例子都是东家邻居西家婆,胡编滥造,没有说服力。

(6)不会拟写题目。

好多就以巜哈佛凌晨4点半》为题,既无新意又无观点。还有题目本身就是病句,如《“假鸡汤”固然可贵》

(7)关于书写,脏乱不清晰。

错别字及涂改情况多见,字句不通顺。例"应试教育"好多写为"硬式",“蒙蔽”写成“蒙弊”等。还有部分学生字写得太小,太乱,看不清楚,影响得分。

对策与建议:

(1)关注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确定合适的立意角度。

淡化立意不等于无立意,胡乱立意,现在比较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仍然要求明确任务指向。所以,平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审题训练仍然是重点,教师应多选择有代表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也可经常选取一些时评类材料,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细致分析材料和抓取议论关键词的能力,提醒学生确定写作对象,明确任务指向,选取有深度的立足点,写出有深度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2)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模式,点拨写作方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以前的材料作文写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等同,相对以前的材料作文而言,它更多的受到材料的限制,就事说理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就事提出或明确自己的观点,关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评析事件的的性质与成因,联系现实,同质例证,即尽量列举同类事件(当然也可列举相反的例子),揭示此类社会现象,补益材料,显示此事件绝非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进而分析此类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意义,最后要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提出要求或者呼吁。

(3)素材积累落到实处,尽量积累现实材料。

针对学生文章中议论不足或议论缺乏深度的问题,多读点说理透辟的时评类好文章。多关注对同一热点的不同评价、观点。有意识地通过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剖析事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力争在作文里表达真实的思考和感悟。每周读背摘抄一篇优秀作文或热点素材有必要。

(4)拟题训练、片断训练、典型结构训练要有计划开展。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作文60分,在语文试卷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作文训练,导致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写作能力日益下降。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中,我们应有意识、有计划的展开作文拟题训练、片断训练和典型结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有可能在考试中占有更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附优秀题目:

《雾迷津渡,焉辨真假》 《假鸡汤?真效应!》 《是真鸡汤,还是假励志?》《善意的鸡汤无需辨真伪》《你若上进,何患鸡汤真与假》 《目光如炬 虚堂镜悬》 《理性思考,且行且珍惜》《摒弃盲目,学会理性》《鸡汤虽好,明辨为妙》 《莫让苦读成盲目》 《苦读至上,可以休矣》 《涓涓细流中的清与浊》 《何必纠正美丽的错误》

[优秀范文]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篇二

2014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附立意提示)

2014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

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等

8.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篇三

2015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附立意提示)

2014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

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等

8.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篇四

2016年最新材料高三作文训练及范文

高三作文训练及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一:

《甘于平凡》

钢琴大师格拉芙曼说:“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是的,中国孩子从识字起便时刻受这种思想熏陶。父母、老师,社会给予孩子们无限的厚望,使孩子们倍感压力!而我觉得人生未必非第一不可,很多时候,我甘于平凡。

中国孩子的童年的确饱受艰辛。从格拉芙曼教琴的感慨可以看出,那些学琴的孩子以第一为目的,为此竭尽全力练习,以此满足被强加的期望。他们有多少是因为兴趣,有多少能从中得到快乐,有多少是为自己而活?屈心而抑志,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让父母高兴。可是,谁又想过他们的难过和辛酸? 2015年,高三的林佳同学在天台把数学作业撕得粉碎,然后纵身跳楼。花一样年纪的女孩说没就没了,其原因也不过学习压力太大,可是压力得多大才会不顾一切选择死亡?我们是拥有高等智慧的人类,何必这么强逼自己,第一,真的那么重要的吗?

我甘于平凡。有时候,静下来看看行人来来往往未尝不美好。格拉芙曼的感慨其实也隐含这一点,她希望弹琴是一种艺术,孩子们可以通过弹琴更加懂得感受生活。东晋陶渊明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野田园,他不与世俗争名抢利,只爱那山花烂漫,他在种豆理荒中找到了自己,哪怕夕露沾衣也不觉可惜,只求一个“愿无违”。正因如此,他的生活过得闲适自在。我甘于平凡,也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清幽。

但平凡不是强调不竞争,而是要以兴趣为基础,努力进取。杨丽萍曾说过:“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这世上,就是看一颗树怎么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她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活出了人生的高度。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凭着天赋,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凭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竞争,为的是让孩子们有一颗上进的心,积极生活的热情,而非争第一不可!像杨女士一样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认真对待生活,未尝不是竞争的完美诠释。

我甘于平凡,努力上进,但我不强求第一。但愿学琴的孩子不再偏执地“被第一”,希望中国的孩子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1

【点评】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用散文的语言来行评论之事,不犀利尖锐,却能如清澈的山泉,缓缓流入人心。笔调细腻温柔,透着淡淡的人文主义气息。

例文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记者问及格拉芙曼关于中国琴童及其家长的印象时,他的本能回答是竞争观念太强、太过于好胜。而我则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纵观整个生物进化史和发展史,再横看当今世界的纷繁多变,我们不免得出结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格拉芙曼称中国琴童及其家长的竞争观念和好胜性强,可能在他看来这对钢琴的学习无益,也并非钢琴学习的初衷和归宿。那么试问一下钢琴从兴起至今,如果没有竞争,它会有额外的创新吗?如果说人内心的激励是内力,那么竞争的氛围就是一股强劲的外力。因为有竞争,后进者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为有竞争,领跑者自发觉得一旦停滞就将被淘汰,故而积极主动地追求更优异、更卓越的境地,以保持领跑的姿态。

竞争不仅让人取得进步、获得发展,更推动竞争关系中事物的发展。我认为中国琴童及其家长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琴童会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去摸索更深层次的内容,家长们为了给予孩子们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会努力进取,不落人后。那么久而久之,琴童们的技艺更加高超,并由学习层面向创造层面进发,家长也会迎来事业上的成功。在这一层面的竞争关系中,竞争双方获得了双赢。

不仅仅是钢琴领域,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需要竞争来推动发展。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竞争,我们的社会应该会是什么样?结果不言而喻——工匠精神荡然无存,创新动力缺失,行业发展停滞不前。毋庸置疑,正是因为竞争,我们的商业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云让电商在中国乃至世界成为一种最前沿的商业模式,创造了传统模式难以实现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正因为竞争,乔布斯让苹果成为最有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产品,至今在全世界畅销无阻,每一新产品的推出更是让世人充满无限的期待。这都是竞争带来的巨大魅力。

适应竞争者将获得生存与发展,不适应竞争者将遭到淘汰,这便是大自然繁衍至今不变的定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说中国琴童及其家长的竞争是必要的、值得的。

【点评】文章围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论点,从“竞争让人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和“竞争促进双赢”正面论述竞争的意义,再从反面假设不竞争会带来的危害,最后以马云、乔布斯的成功事例强调竞争的重要意义。全文逻辑严密,语言富有张力。是一篇不错的课堂作文。

2

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篇五

2017高考创新型材料作文专项练习

2017高考创新型材料作文专项练习

命题人:未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抢红包”是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微信群里各类“抢红包”活动争相进行,好不热闹。国人好像与“抢”字颇有缘分。工作学习,要抢先一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要抢在时间前头。抢才能赢得发展机遇,赢得成功。但也有人调侃:“出生抢床位,上学抢学位,工作抢岗位,死后还要抢墓地。”仿佛只有“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7月,湖南株洲火炬大厦,一位民工师傅在附近小区做事,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将脚上的鞋子脱在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公家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是十分感激了。”

2016年10月,在西安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出现了一幕:一位50岁左右的农民工在进银行门时,脱掉鞋子,保安说,“没事没事,你进去,一会儿我再拖一次。”可农民工说,“我鞋上全是泥,太脏了,会弄脏地面。”然后跪着去ATM机前取款。

沈阳地铁一号线上,三个农民工因衣服脏,怕蹭脏座椅,而面对车厢内的不少空座不坐,全坐在地上。

读完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网络语言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诸如菜鸟(新手)、果酱(过奖)、酱紫(这个样子)、香菇(想哭)之类的网络语言通过学生的作文进入了老师的视野。

中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教育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的一种“语言”。赞成者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汉语发展规律的尊重。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周日,女儿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的,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可是,孩子,你真的确定要一直给别人鼓掌,而自己不需要掌声吗?”我问。

女儿和母亲的对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完成写作任务,表达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17年高三新材料作文经典训练篇目附例文}.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网络语言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诸如菜鸟(新手)、果酱(过 奖)、酱紫(这个样子)、香菇(想哭)之类的网络语言通过学生的作文进入了老师的视野。

中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教育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的一种“语言”。赞成者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汉语发展规律的尊重。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7月,青岛胶州一中一位叫做常升的高三考生,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到录取时,没有被录取,而他的同班同学郭某某报考了和他一样的大学,分数比他还要低,则已经被陕西师范大学录

上一篇:2017戈初一新生暑假作业语文练习一答案
下一篇: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