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高三励志 发布时间:2012-05-18 点击:
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16-2017年上学期潍坊市期中高三语文(2016.11)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
2016.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几盏门楼下的挂灯,,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
透射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ZZ1]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顺.
着毗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
一座石桥跨在河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B. 砌(qì)客栈 C.毗(bǐ) 青翠 D. 应(yīng) 水汽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泥石流,很多路连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
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思,联想丰富贴切。 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真切而独特。 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
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适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议叙,加工部侍郎。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②诸苗乘其后。文焜策康东无能为,凯里近肘腋,不制将滋蔓,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文焜巡历云、贵各府州皆遍。十年,遭母忧,上命在任守制。文焜又遣兵击杀臻剖苗酋阿福。疏乞归葬,许给假治丧。三桂请以云南巡抚兼督篆,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
十二年,文焜还本官,适撤藩议起。三桂反,杀巡抚朱国治,遣其党逼贵阳。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本深标兵已受三桂饵,纷溃弗听调。文焜度贵阳不可守,令妾率妇女七人自经死,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十二月朔,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
乱平,贵州巡抚杨雍建以文焜治绩及死事状上闻,予优恤,赠兵部尚书,谥忠果。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笔帖式:满语,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②凯里:地名,在今贵州省。后文“臻剖”亦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按部 按:巡视 B.请听官民输银米 输:运送 C.十年,遭母忧 忧:父母丧事 D.本深已怀贰 贰:叛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之而居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文焜斥廉俸以助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遣其党逼贵阳 其皆出于此乎 D.夺其刀以刎而还之 拔剑切而啗之 A.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B.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C.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D.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A.甘文焜忠于职事。屡次奉旨办事都深合皇上的旨意;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后,曾上奏章B.甘文焜运筹帷幄。面对复杂军情,甘文焜审时度势,使吴三桂的阴谋破产,打击了苗C.甘文焜舍生取义。预计到贵阳防守不住,为避免被俘受辱,命令侧室等七人上吊自杀。D.甘文焜显荣身后。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忠果”。“谥”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检举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这一事情。 族地方武装,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 其本人也于十二月初一自杀殉国。 后加给的具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5分)
(2)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发昌平岛①
(唐)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在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前往贬所途中。②鸣榔,击打船桨,指船出发。③魏阙,代指朝廷。
(1)请简要赏析颈联中“冲”“溢”二字的妙处。(4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是如何表达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2016.11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几盏门楼下的挂灯, ,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透射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ZZ1]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 。顺着毗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一座石桥跨在河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 B. 砌(qì)客栈
C.毗(bǐ) 青翠 D. 应(yīng) 水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泥石流,很多路连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
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适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议叙,加工部侍郎。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②诸苗乘其后。文焜策康东无能为,凯里近肘腋,不制将滋蔓,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文焜巡历云、贵各府州皆遍。十年,遭母忧,上命在任守制。文焜又遣兵击杀臻剖苗酋阿福。疏
乞归葬,许给假治丧。三桂请以云南巡抚兼督篆,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
十二年,文焜还本官,适撤藩议起。三桂反,杀巡抚朱国治,遣其党逼贵阳。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本深标兵已受三桂饵,纷溃弗听调。文焜度贵阳不可守,令妾率妇女七人自经死,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十二月朔,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
乱平,贵州巡抚杨雍建以文焜治绩及死事状上闻,予优恤,赠兵部尚书,谥忠果。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笔帖式:满语,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②凯里:地名,在今贵州省。后文“臻剖”亦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按部 按:巡视
B.请听官民输银米 输:运送
C.十年,遭母忧 忧:父母丧事
D.本深已怀贰 贰:叛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之而居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文焜斥廉俸以助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遣其党逼贵阳 其皆出于此乎
D.夺其刀以刎而还之 拔剑切而啗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B.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C.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D.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文焜忠于职事。屡次奉旨办事都深合皇上的旨意;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后,曾上奏章检举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这一事情。
B.甘文焜运筹帷幄。面对复杂军情,甘文焜审时度势,使吴三桂的阴谋破产,打击了苗族地方武装,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
C.甘文焜舍生取义。预计到贵阳防守不住,为避免被俘受辱,命令侧室等七人上吊自杀。其本人也于十二月初一自杀殉国。
D.甘文焜显荣身后。朝廷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忠果”。“谥”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具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啖之,冀为己用。(5分)
(2)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发昌平岛①
(唐)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在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前往贬所途中。②鸣榔,击打船桨,指船出发。③魏阙,代指朝廷。
(1)请简要赏析颈联中“冲”“溢”二字的妙处。(4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是如何表达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与人类渺小的两句是 “ , ”。。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遥想故国、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是 “ , ”。
(3)《诗经•氓》中, “ , ”。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五、(12分)
16.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简要概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对接过程,不超过60字。(4分)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载人飞船经过多次变轨,到达与天宫二号相同的393公里高的轨道,并于1时11分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对接前,载人飞船共进行了4次停泊——分别为两者相距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时。在30米停靠站,载人飞船的捕获锁伸出,卡在天宫二号的卡板器里。之后,捕获锁往回慢慢收缩,将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拉近,当对接环完全对上时,对接环里的12把钩锁紧紧钩定在一起,完成对接。
17.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4分)
玩具就是用来玩的,不走常规玩法的拆卸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①,小孩子把闹钟弄得七零八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类破坏行为虽然表面上看是损坏东西, ②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的是好奇心的满足。一个孩子如果好奇心得不到滋养, ③难以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④ 谈不上自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
18.下图是某医院门诊儿童接种流程图,请依据本图内容,将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洁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青 檀
李木生
①如果可以以树为友,那我选择青檀。
②在城西四公里处的青檀山上,我和青檀一见如故。山阳揽一脉幽谷,有石径相盘。循径登高,便见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青檀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杂生于山石间。
③青檀山,唐代时还叫云峰山,山有云峰寺,谷称云峰谷。许是辈辈百姓见江山嬗变,世事沧桑,只有青檀模样不变,习性不改,遂约定俗成,称此山为青檀山。于是,谷也呼为青檀谷,寺也喊成青檀寺了。
④山,以树为名,这在世上是少见的。不过青檀长得并不排场,或许还有点儿丑。不高
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潍坊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word版带答案)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
2017.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里是画家蒙克的挪威。
不知此时是什么季节,既使在夏天,这个伸延入北极圈内的国家,太阳依然运行在遥远..
的天位上,把薄淡而吝啬的光线,斜斜地几乎贴着地表照射过来。 ① ,甚至一棵树的阴...
影,依然透出清冷。太阳已经完全(遗忘/遗落)了这块边地,轮番而至的暴风雪、弥漫的..黑昼笼罩着 ② ,长达半年之久。只有靠雪的反光才能(辨别/辨识)这个寒彻的世界。..
雪压脊顶的零落低矮的木房子,萎缩在山根林旁的避风处。灯光,胆怯地透过结着冰花的小..
窗,淡黄而朦胧,似乎为这个存在于地球边缘的人间守望。 ..
(暂且/姑且)断定这是将要日出的早晨,或许远天下黑黢黢的丛山顶巅,隐隐抹上了.
霞光的嫩红,天际灰云的边沿也微微暖紫,然而山谷林莽的夜色依旧沉重,迷漫在冷杉林里..
的云气与夜色混合,还有渊深的湖面包含的黑色,全都沉滞混沌。兽未醒,鸟未鸣,但在某...
处的一幢涂成棕红色的房子里,有人已经起来了。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bó) 既使 吝啬
B.黢(qū) 弥漫 笼罩
C.混(hún) 萎缩 朦胧
D.幢(chuáng) 林莽 混合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落 辨识 暂且
B.遗落 辨别 姑且
C.遗忘 辨识 姑且
D.遗忘 辨别 暂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从山林峡谷中飘出的风 ②险峭的峰峦、山坡的密林和坚冰凝封的峡湾
B.①风从山林峡谷中飘出 ②险峭的峰峦、坚冰凝封的峡湾和山坡的密林
C.①从山林峡谷中飘出的风 ②坚冰凝封的峡湾、险峭的峰峦和山坡的密林
D.①风从山林峡谷中飘出 ②坚冰凝封的峡湾、山坡的密林和险峭的峰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门票的实际售卖价格竟低于票面价值,与开票时近万元高价票“秒没”的现象南辕北辙。 ....
B. 同饮一江水,共担一份责。在当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下,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长江沿线省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
C.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别有用心的发现,揭示了细胞自噬机制在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发....
挥的关键性作用,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好的教育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培养人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引导人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成长为优秀人才。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雾霾天气来临,华北、华东和华中大部分B. 在第六届杭州国际毅行大会上,数万人走过美丽的杭州城,没有留下一片垃圾,我C.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损害了我们的切身利益,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已经成地区已达严重污染程度,各地纷纷制定了应对措施。 们不仅收获了一座城市的人文风采,更收获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D. 在冬至日,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汤团,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承载着对温馨过往的回忆,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法令行则国治
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出自东汉王符《潜夫论》的《述赦》篇。王符是东汉后期有名的政论家,有《潜夫论》36篇存世,多为抨击时政之作。《述赦》篇为了论证‚法令行则国治‛的道理,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东汉孝明帝时,荆州举茂才,明帝召对,问荆州有何异闻,茂才回答说,有剧贼九人,刺史太守屡屡捉拿不果。明帝追问得知,剧贼猖獗之处正是该茂才治下之郡,大为震怒:‚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何以为茂?‛于是将该茂才杖捶数百,免其官并严厉追责刺史太守。十天之内,剧贼伏诛。王符在最后说道:‚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②中国有深远的法治历史与传统。崇尚以法治国的法家自不必说,即便是高扬仁义的儒家也不例外。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是希望有适合的人把文王武王留下的良法善政予以执行和落实。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是强调要把善政良法通过适合的制度与人员,执行出来,落实下去。荀子也说‚有治人,无治法‛,指出要获得适合的人员来实施法律。
③同一时代,在地球的另一端,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说:‚所谓法治,首先意味着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执行和遵守,其次则意味着法律本身应当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要把超越性的法治理念落实于具体的社会生活,首先,已经制定的法律要被执行,即‚行法令‛;其次,要努力获得更好的法律,即‚定良法‛。这是中西先哲的基本共识。
④法律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甚至在很多先哲看来,法律实施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制定良法之先。这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究其实却理所当然。因为,如果法律不能被实施,那么就算制定了最好的法律,最终还是会沦为一纸空文。相反,如果从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实施开始,让法律活在人民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逐步树立法律的信用和权威,一方面逐渐培养人民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就算法律存在某些不足,也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正当程序加以修订完善。如果一定要获得真正的‚良法‛再予以实施的话,那么不仅美好的法治文明会变成海市蜃楼,国家也将危机重重。‚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历史已经给出了经验和教训。
⑤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吴起、李悝,改革内政,厉行法治,令出必行,使魏国很快强大起来,一时称雄列国。然而后世魏国君臣,虽继承文侯时代良法,却不能予以有效实行,于是魏国迅速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李悝一位名叫公孙鞅(商鞅)的学生,带着老师所写的《法经》奔赴秦国,以魏国改旧制行法令的经验为基础,帮助秦孝公改革政事。徙木为
信,有功必赏,很快就树立了法律和政令的权威。秦国迅速强大,最终平定六国。六国都想统一天下,为何秦国成其大功?原因很多,但其中枢纽,无疑在于秦国对法律实施之重要性的一再强调和一贯坚持。
⑥问题在于,秦国既然靠令出必行而强大,那么秦朝为何二世而亡呢?这就涉及法治理念的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追求良法的问题了。所谓良法,虽然有一般性的理念原则,但具体历史生活中的‚良法‛,却不可一成不变,而是要随世损益,以应时需。秦法没有在新的时代满足新的历史需求,反而以举国之力将其强行推行到六国各地,最终引发了激烈反抗,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故而秦国之兴,兴于‚行法令‛;秦朝之亡,亡于其所行之法不再是适合时代需求的‚良法‛,而是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之法。
⑦以史为鉴,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更加适合时代需要之‚良法‛的追求。这样的良法,一定会因扎根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时代需要,活在人民中间,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2日,有删改)
6.关于“法令行则国治”,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令行则国治”是东汉王符在《潜夫论·述赦》篇中提出来的,王符认为,消除盗贼,只能靠严明法令,不能靠屡屡赦免。
B.中国法治传统源远流长,像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些儒家圣贤认为法律必须由合适的人去执行落实,良法善政不会自动发生效力。{2017潍坊政府工作报告}.
C.中西先哲一致认为,社会要长治久安,首先要求人们执行既定法律,其次要制定更好的法律,这两点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D.就算已经制定的法律不太完善,也要付诸实施,这样可以逐步树立起法律的信用和权威,逐渐培养起人们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7.下列关于“行法令”和“定良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先哲认为,实施法律比制定良法更重要,若法律不被实施,即便制定出最好的法律,最终也是一纸空文。
B.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起来,这得益于他徙木为信,厉行法治,并非其老师李悝所著《法经》的功劳。
C.秦国兴亡的历史告诉我们:“行法令”贵在坚持,令出必行;“定良法”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D.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追求良法。良法要适合时代需求,否则便是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之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用较长篇幅写东汉孝明帝杖捶茂才的故事,交代了“法令行则国治”的出处,同时阐明了“法令行则国治”的道理。
B.第②段运用例证法,列举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圣贤的言论,明白透辟地论证了即便是儒家也强调“行法令”更重要的观点。
C.第⑤段借用魏国、秦国通过变法而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正反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树立法令权威、坚持实施法律的重要作用。
D.第⑥段通过分析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揭示秦亡于强推落后之法的历史教训,论证“良法”要“随世损益,以应时需”的观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为天下?‛ ①
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
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
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
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
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
堑而守。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
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臣,邪曲胜直;.②吾观其吏,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
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选自《六韬》,有删改)
【注】①太公:姜子牙,名尚。②大明:旭日。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见其阴 阴:暗地里的活动 .
B. 同好相趋 趋:追求 .
C. 大谋不谋 谋:显现出谋略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