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潍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
来源:高三励志 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
2017潍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篇一
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
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几盏门楼下的挂灯, ,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透射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
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ZZ1】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
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 。顺着毗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一座石桥..
跨在河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 B.砌(qì) 客栈
C.毗(bǐ) 青翠 D.应(yīng) 水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荒辟——荒僻(荒凉偏僻,放纵怪僻)。C项毗(bǐ)——pí。D项应(yīng)——(yì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注意区分形近字,还有一些统读字,要注意分类记忆,毗,pí,(形声。从田,比声。本义:人脐)。应yī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回答, 随,即。应yìng,回答或随声相和,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回响,反响,接受,允许,答应要求。本题的是“回应”,应该念yìng。平时要多观察形近字的区别,扎实掌握。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如本题荒僻(荒凉偏僻,放纵怪僻)。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印:指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此处运用比拟,生动写出月光下树影之美,呼应后文“最美的花纹”。
合龙: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段施工,最后在中间合起。合拢:合到一起,闭合。接合:连接使合在一起,多用于具体事物。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多用于抽象事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本题印:指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此处运用比拟,生动写出月光下树影之美,呼应后文“最美的花纹”。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暖红的光晕”承接前文“挂灯”,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两项。后文句式要与前文“几条红鳞的鱼贴着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基本一致,排除A项,故选B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暖红的光晕”承接前文“挂灯”,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两项。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泥石流,很多路过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退避三舍: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不合语境。B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见解、议论深刻。不能修饰“眼睛”,适用对象不当。D项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褒义词。用于形容“零食代替正餐”,适用对象不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B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见解、议论深刻。不能修饰“眼睛”,适用对象
不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长征沿线各地在„„中”成分残缺;C项“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D项“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D项“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本题C项“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
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
6.A
7.C
8.C
【解析】
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结合文本内容“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可知,“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内容“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可知,“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2017潍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篇二
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
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几盏门楼下的挂灯, ,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透射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
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ZZ1】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
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 。顺着毗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一座石桥..
跨在河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 B.砌(qì) 客栈
C.毗(bǐ) 青翠 D.应(yīng) 水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荒辟——荒僻(荒凉偏僻,放纵怪僻)。C项毗(bǐ)——pí。D项应(yīng)——(yì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注意区分形近字,还有一些统读字,要注意分类记忆,毗,pí,(形声。从田,比声。本义:人脐)。应yī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回答, 随,即。应yìng,回答或随声相和,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回响,反响,接受,允许,答应要求。本题的是“回应”,应该念yìng。平时要多观察形近字的区别,扎实掌握。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如本题荒僻(荒凉偏僻,放纵怪僻)。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印:指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此处运用比拟,生动写出月光下树影之美,呼应后文“最美的花纹”。
合龙: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段施工,最后在中间合起。合拢:合到一起,闭合。接合:连接使合在一起,多用于具体事物。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多用于抽象事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本题印:指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此处运用比拟,生动写出月光下树影之美,呼应后文“最美的花纹”。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暖红的光晕”承接前文“挂灯”,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两项。后文句式要与前文“几条红鳞的鱼贴着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基本一致,排除A项,故选B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暖红的光晕”承接前文“挂灯”,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两项。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泥石流,很多路过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退避三舍: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不合语境。B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见解、议论深刻。不能修饰“眼睛”,适用对象不当。D项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褒义词。用于形容“零食代替正餐”,适用对象不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B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见解、议论深刻。不能修饰“眼睛”,适用对象
不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长征沿线各地在„„中”成分残缺;C项“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D项“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D项“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本题C项“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
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
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是欣赏者的联想。
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独特。
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化为读者更易于接受的具体之意象。
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过程相反,但其目的都是指向抽象的感觉、感情与思想。
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欣赏者的主观感受与思想,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
D.两者在作者与读者间形成的微妙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作品只要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会有强大生命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了欣赏者对同一意象的联想差异,强调了欣赏者的主观联想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
B.本文采用引用、比较等论证方法,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说为例,明确了创作联想与欣赏联想的异同。
C.真正欣赏诗歌作品的人,其针对作品的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应具备两个条件:对作品真有所了解,对作品真有所感受。
D.王国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从前人诗词中生发出“人生境界”这一独特联想,更在于他谦逊的态度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
6.A
7.C
8.C
【解析】
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可知,“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想丰富贴切”错。
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结合文本内容“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可知,“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内容“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可知,“不再受创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意象影响”错。
2017潍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篇三
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潍坊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
2016.11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在入夜的镇子上,满街月光。麻石地面(印\映)着疏疏密密的树影,这是街路上最美的花纹。店家已经打烊,灯影只剩下几点,幽幽地闪在夜天。风也吹得凉,我感觉到了荒辟的气息。看得见...
几盏门楼下的挂灯, ,这是今夜歇宿的客栈。一夜安眠,等到晨阳从窗帘透射..
进来,我才睁眼。推门在廊柱前站定,从四面(合拢\合龙)来的屋檐,为天井镶了宽大的边。天井中央砌出方形的浅池,几条红鳞的鱼在铺着卵石的池底悠闲地游动, 。顺着毗.
连的几道青色瓦脊伸出目光,迎着丛山青翠的远影,走到一片河滩。河里的粼粼流波回应着风的呼唤,河面浮荡着轻薄的晨雾,空气中充溢着湿凉的水汽,心也似乎变得温润起来。一座石桥跨在河..
的上面,河水复制了拱形的桥影,上下(接合\结合),恰是满月的形状,那圆影的清与静,只能是水墨画中才有的光景。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烊(yàng) 荒辟 B. 砌(qì)客栈 C.毗(bǐ) 青翠 D. 应(yīng) 水汽 A.映 合龙 结合 B.映 合拢 接合 C.印 合拢 接合 D.印 合龙 结合 A.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 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B.暖红的光晕把黑黢黢的石阶映亮了 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C.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 在池面的清波上朵朵流云的倩影也花似地绽放 D.黑黢黢的石阶被暖红的光晕映亮了 朵朵流云的倩影也在池面的清波上花似地绽放 A.“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因为墨脱处处是高山、峡谷和沼泽,常发生塌方、泥石B.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C.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D.目前不少中学生营养失衡,这主要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学校里,学生以零食代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流,很多路连当地人都退避三舍。 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替正餐蔚然成风,偏食现象突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B.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下面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所引者为晏殊《蝶恋花》之句,第二种境界所引者为柳永《凤栖梧》之句,第三种境界所引者为辛弃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词观之,则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这些词句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比并而立说,其牵连绾合之一线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之一种普遍现象。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之处。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的联想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简明的例证,其一是李后主《清平乐》词中的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二是秦少游《减字木兰花》词中的二句,“欲见回肠,断尽熏炉小篆香”。自“离恨”到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自“回肠”到熏炉断尽的“篆香”,这当然是联想。而“离恨”和“回肠”是抽象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则是具体的意象,使读者自此具体之意象中,对抽象之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这是创作者之能事。
至于欣赏者的联想,则我们自《人间词话》本书中就可以另外找到两个例证,其一是评南唐中主《摊破浣溪沙》词的话,王氏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其二是评冯延巳《鹊踏枝》词的话,王氏云:“‘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自“菡萏香销翠叶残”到“美人迟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诗人之忧世”当然也是联想,而“菡萏香销”和“百草千花”是具体的意象,“美人迟暮”之感和“诗人忧世”之心则是抽象的感情,自作品具体之意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感情、感觉和思想,这是欣赏者之能事。
这种由彼此之联想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的相互触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变,只要作品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就已经
赋予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这也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以为欣赏单只着重联想,而便可以将作者之原意完全抹煞而不顾,我只是以为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辞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个欣赏诗歌的人,但凭一己之联想,便认定作者确有如此之用心,那么即使他所联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过只是盲人摸象的痴说而已。所以我以为对诗歌之欣赏实在当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之说,当然只是王国维由一己主观之联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贵之处则在他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就在这一段三种境界之说的后面,王氏就曾自作说明道:“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这种说词的方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虽然每个人之所得仍不必尽同,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广,这种触发的提示岂不是极可贵的么?
(节选自叶嘉莹《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有删减)
6. 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引用三位词人的词句喻指三种境界,是因为词人能以习见之物事现其未见之情思,联B.词人以“昨夜西风”等词句形象描写不同情绪;王国维又引用这些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这C.王国维用前人词句来描述三种境界,是他在前人词句感发下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真切而D.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联想赋予了前人词句以更强的生命力,也带给后来的读者更为丰富的联想想丰富贴切。 是欣赏者的联想。 独特。 与感受。
7.下列关于“创作者的联想”和“欣赏者的联想”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运用“比”“兴”“托喻”“象征”等源于联想的手法,将自己的抽B.如果说创作者的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那么欣赏者的联想就是由彼及此的,尽管后者与前者的C.欣赏者的联想由创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意象引发,而联想的过程与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