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9-06-26 点击: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一
怀仁四中九年级化学周练习课时作业
10.22
班级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蔗糖溶解
3.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铝 B.冰水混合物、澄清的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盐水 D.水、液氧
5.下列各仪器中,可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集气瓶 C.燃烧匙 D.烧杯
6.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纯净水 D.高锰酸钾
7.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 B.空气是纯净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气体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空气成份示意图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9.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
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10.常温下,将100 mL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
积约为
A. 80 mL
B. 60 mL
C. 40 mL
D. 20 m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C.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废旧金属根本不用回收
1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3.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1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Cl2——氯化镁 B.Ca——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2
1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
2-
2
①H2O2 ②Si ③SO4④ ⑤ Mg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1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
17.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8.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19.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20.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二、填空题(21题5分,22题8分,共13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原子 ,(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8个水分子 ,(4)三氧化二铁 ,(5)两个亚铁离子 。
2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 ; (2)甲烷燃烧 ; (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置换反应
; (4)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 。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
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
可选用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
四、计算题(7分)
24.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S (2)H2O2(3)8H2O(4)Fe2O3 (5)2Fe
—1
2+
22.(1) 2H2O2
(3) CuO + H2
2H2O + O2↑ (2) CH4 + 2O2 CO2 + 2H2O
Cu + H2O (4) Cu SO4 + Fe === Fe SO4 + Cu
三、实验探究题
23.(1)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2)D F或G A 2KMnO2MnO4+MnO2+O2↑
(3)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 (4)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4. (1)催化作用 (2)0.8
(3)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0.8g 6832
X0.8g
X=1.7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7g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二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1
课时作业(一)
1. 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 打造石器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5.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有关铁的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钢铁是怎样制成零件的 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6.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①⑤③②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三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
实验中学2012年国庆假期化学练习(一)(10月1—2日)
一:选择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清洗后放回滴瓶中,②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低部,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④没有容器,在量筒中配制食盐水。其中( )
A.只有②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正确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空气 C.冰水共存物 D.加碘盐 5、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碳酸氢铵固体加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氨气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纯氧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二:填空简答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瓶壁上出现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夏天,把冰棒放在一个玻璃杯里,一会儿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说明空气中含_____ 8.我们学过氧气和二氧化碳后,有的同学讨论时说“氧气对人类更有益而二氧化碳没有益”,你肯定觉得这话不妥当。请填好下表:
1
9.请设计实验来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这三瓶无色无标签的气体(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1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E收集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观察火星是否复燃。也可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学2010年国庆假期化学练习(二)(10月3—4日)
一:选择
1.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5.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人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C.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7.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
8.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其相应的变化或性质: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
3
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 9.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 10、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装置能用于 类物质加热,其中的物质 可能是 或 。 (2).编号中仪器的名称A B C
(3).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 和 。 11.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_______;b______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中学2010年国庆假期化学练习(三)(10月5—8日)
一:选择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水结成冰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矿泉水 C. 白酒 D. 冰水共存物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插入食醋中,无气泡产生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热量
4.
C.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
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 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二:实验
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用C装置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应从_______(填仪器名称)口处注入. 二氧化锰从______ (填仪器名称)口处加入。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四
初三化学课时作业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姓名: 作业评价:
一、 基础知识
1、与化学有关的领域有 、 、 、 、 。
2、天然材料: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物质材料,举例: 、 、 。 人工制造材料:是人们利用科学手段生产出来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举例: 、 、 。
3、化学变化定义: ;
物理变化定义: 。
4、化学变化可能伴随 、 、 、 、 等现象。
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6、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_________,还会伴随着________变化。这种能量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释放或__________。绿色植物是通过化学反应将__________储存起来。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木材、大理石 B木材、橡胶、塑料
C羊毛、玻璃、不锈钢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2.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下列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 B.尽量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3.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1)发明新的药物 (2)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3) 研制新的半导体 (4) 能吸收储存氢的新材料发明
A.(1)(2) B.(1)(3) C.(1)(2)(3) D.(1)(2)(3)(4)
4、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 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5.下列教室里的物品有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
A.粉笔 B.木质桌凳 C.合金黑板 D 塑钢门窗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姓名: 作业评价:
1、 用氧分子、氢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水分子填空:{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2、用“构成”或“组成”填空.
(1)氧气是由氧元素_____ _;氧气是由氧分子______ ;而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_____ .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______ ;水是由分子______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_____ _.
3、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 构成的, 水滴是由大量的 聚集成的,水分子是由 和 按一定的角度排列而成,氢气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结合构成的,供给呼吸的氧气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氧分子是由 结合构成的。
4、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
5、科学探究的环节是 、 、 、 、 、 。
6、一元硬币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了确定该硬币是否为铁质,有同学拿磁铁来吸引,该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 )
A. 观察 B. 实验 C. 假设 D. 推理
6、晓雯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7、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8、某同学在进行镁条燃烧实验时,发现从实验室中取来的镁条表面发黑,对此,学习小组进行了讨论,组长王连说道:“这可能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产生了黑色物质。”王连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C.设计实验 D.交流评价
9、蜡烛刚熄灭时,烛芯会冒白烟,根据你所做实验推测,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石蜡蒸气 D.炭黑固体
10、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
第三节 走进实验室 姓名: 作业评价:
一、填空
1.药品取用
①药品的用量: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 ②固体:粉末状用 或 取用,块状用 夹取。
液体:量少用 量多时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把瓶塞 ,标签 ,倒完后立即盖好瓶塞,标签向外。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__________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
4.使用试管夹时,手握试管夹的_________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1/3处。
姓名: 作业评价:
二、选择
1.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熄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扑灭 D.用嘴吹熄
2.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3.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 B.易使酒精灯熄灭
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过这液体加热
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6.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7.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不要伸入试管口内 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
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再放回原滴瓶 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在别的地方
8.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
①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②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③夹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④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10.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A. 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 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 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 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1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用剩下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B.实验中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迅速用湿抹布扑灭
C.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D.为缩短实验时间,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不需预热
12.小芳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以理睬
C.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姓名: 作业评价:
三、实验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1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实验1改正: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错误:1.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改正: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作业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内)
1.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2.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4.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之四,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5.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
6.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检查装置气密性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加热液体 固体药品的取用
A B C D
7.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8. 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9.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蘸取试液 B.搅拌溶液 C.引流液体 D.研磨固体
10.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11.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
1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湿衣服晾干
13.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木柴燃烧 B. 冰雪融化 C. 白磷自燃 D. 食物变质
14.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维生素
C.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D.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15.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形状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五
2014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堂练习册A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篇六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
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
1.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3.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4.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6.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7.(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21.(5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 ,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3)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