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教案
来源: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9-06-20 点击:
中班故事教案篇一
中班语言教案
教学活动计划
中班 叙述性语言教学
教学目标:
1.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思维的逻辑性、叙述的条理性、用词的恰当性。
2.能乐意并认真、耐心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讲述,并能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3.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能够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春游经历和感受。
2.正确用词、用语。
3.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讲述,并能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
4.感悟和体会春天。
教学难点:
1.能清楚、连贯、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包括连接词、形容词。
教学准备:
1.幼儿经验分析及准备:春天到了,到处一片美丽的景象。利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春游。在春游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亲眼目睹桃花开了、柳枝绿了、小草发芽了。回园后,都还在回味春游的乐趣,相互说着春游的事情。中班儿童正处于语言开始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一般性经验的限制,语言叙述方面还有待提高。
2.教学环境准备:鉴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便于幼儿进入叙述情景 教学物质准备:《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春天的景色挂图、情景图、鸟叫声、春雷声、小河流水的声音。
3.教学场地安排:凳子呈圆弧形面向老师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带小朋友们如教室就坐。
出示春游的照片导入,帮助幼儿回忆并带入情景。
师:小朋友们,大家先来说说春天来了都会有些什么变化啊?
幼:略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春天里的图片(附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们说说看这些图片都是些什么啊,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幼:略(幼儿自由谈论,老师注意发现幼儿叙述中的不足之处,便于{中班故事教案}.
针对性教学)
师:交给幼儿一些形容词和连接词(如:黄黄的、金黄的、粉红色的、
一丛丛、一群群、剪刀般的、轻快的、首先、接着、然后等等)
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是发生在什么季节里的?
听完了这句,现在老师要来问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季节里发生的事
啊?
幼:略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春游的时候,除了刚刚我们在歌曲里听到的,还有没有小朋友记得春游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啊?可以和你旁边的好伙伴说说,然后举手告诉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学过的优美语言,生动的讲述美丽的春天){中班故事教案}.
幼(多位):略
(老师在适当的地方做补充和提问,并引导其他幼儿一同倾听叙述共同感悟。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后,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师:小朋友真是太帮了,用小眼睛和小耳朵一起找出了春天的变化,现在请朋友仔细听老师说说春游那一天老师看了什么玩了什么,好吗?
一边叙述一边进行课件演示(选取一系列的春游照片,有一定的顺序性:进门—参观花草树木—乘坐小船—在草地上野餐—拍照留念—回园)
结束部分:
1.迁移练习:
师:春姐姐还想知道春天里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来分组说说吧。鉴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带领他们走出教室边观赏边叙说。
2.建议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自己的这次春游经历。
自我评价:
1.由幼儿们刚刚进行过的真实实践活动(春游)展开,既可以巩固经验,也可以加深对各事物的认识。
2.加入童话般的情境,赋予教学生动的氛围,激发幼儿兴趣,集中注意。
3.由音乐、图片导入,多种感官调动来增强幼儿对春天的感悟。{中班故事教案}.
4.在基本教学活动开始前,先给幼儿一些丰富的形容词、连接词,为其后的叙述作准备。
5.老师紧接着示范,并加以总结纠正,提升经验认识。
6.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能会出现需要应急处理的教学环节,也会带来新的灵感体验和改进提升。
中班故事教案篇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听听、说说、比比等多种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2、在配对游戏、语言情境中,锻炼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及扩散性思维。
3、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事先和幼儿交谈了解生活中各种物品之间的关系。
2、物质准备:故事中涉及的事物图片及头饰若干;音乐录音“找朋友”、录音机;磁性黑板一块、磁铁若干。
3、动态准备:幼儿分四组成八字为坐,教师坐中间,即便于交流,又便于幼儿动手操作。
活动过程:{中班故事教案}.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和谁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操作,进行童话教学。
1、幼儿操作活动“给图片配对”,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老师今天就要考考小朋友,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没有好朋友?请小朋友看看你们桌上有哪些东西,和你们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2、组织幼儿交流讨论,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好朋友的含义,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组的小朋友是怎么为图片配对的?为什么?”(幼儿讲述时,教师贴上相应图片)
(1) 提问:茶壶和水杯为什么是好朋友?桌子和椅子为什么是好朋
友?钥匙为什么和锁在一起?雨伞和雨鞋为什么是一对好朋友? (启发幼儿小结:它们都是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很快乐)
(2) 讨论:为什么小鸟不愿意和鸟笼在一起?它的好朋友是谁? 你想不想作小鸟的好朋友?那你怎么才能作一个爱鸟的孩子?(激发幼儿 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师小结,欣赏故事。
(1) 师:“小朋友讲的真棒!现在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话,编成一个童话好不好?”
提问:它们是怎么对话的?谁来表演一下?谁来给我们的童话起个好听的名字?
(2) 集体看图讲述故事一遍。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好朋友?
三、音乐游戏“找朋友”,结束活动。
师:“生活中除了小朋友刚刚配对的东西是好朋友,还有许多东西也是好朋友,请你们看看你的小椅子下藏了什么东西,让我们带上它们,在音乐声中找朋友吧!”“小朋友,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到户外去作游戏吧!”
活动延伸:
观察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息息相关。
中班故事教案篇三
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家
1.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花儿、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4.根据内容制作的框架图片。
5.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活动环节
一、引起兴趣
(一 )、出示“家”的背景图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片上都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强调:这是蓝蓝的天空,这是密密的树林。。。。。。
2、刚才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呢?教师边指着图片边说:有蓝蓝的天空,有密密的树林。。。。。。
3、猜猜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会是谁的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散文诗,诗的题目叫做《家》
(二)、朗诵散文诗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框架。
3.看框架,师幼在座位前共同完整朗诵散文诗。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朗诵一遍好吗,会念的小朋友念重一点,不会念的小朋友念轻一点。
4.教师念前半部分,幼儿念后半部分。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
跟我合作来朗诵这首散文诗,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们念后半部分好吗?
5.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上台)师:现在我要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到台上来站成两排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我们比比看,谁念得更好。
6全体幼儿到台上边做动作边朗诵这首散文诗。师:现在我请全体小朋友到台上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念的时候请你配上动作好吗?
(三)、集体创编
1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叫《家》,现在我们要来创编一首新的儿歌,我这里有一些头饰,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呢?谁愿意来表演啊?还差一个小朋友哦。老师这里有好多个家,你看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请你想好最适合自己的家在哪里,不能重复哦。现在我从一数到五,请你快点找到自己的家。现在我们来看看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啊。。。。。。
附散文诗: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同样的头饰,请不同的幼儿来表演找到不同的家。师: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这次你可以去找一找不同的家。谁要来表演啊,我要数数了哦,请你找到自己的家。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只编了诗歌的后半部分,我这里还有很多头饰,我们可以回教室继续去表演创编新的诗歌,我们还可以编编诗歌的前半部分哦。
教学反思:
小猴吃瓜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有表情的复述故事大意。
2、知道遇事要多动脑筋,不骄傲,能虚心听取 别人的检建议。
3、知道不同水果的不同吃法。
活动准备:
1、小猴 、小牛、小驴、喜鹊的头饰,西瓜、香瓜、梨等水果。
2、教学挂图《小猴吃水果》,故事录音带。
3、《语言》上P.10~1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果,引出故事--出示西瓜、香瓜、梨等水果,让幼儿说说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重点说出各种水果的吃法--教师:有一只小猴很调皮也很骄傲,不会做事情又不听别人,劝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吃水果的。
二、欣赏故事--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理解。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小猴吃了哪些瓜果?
怎么吃的?
--出示教学挂图,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讨论:小猴子为什么回多次出错。
三、表演故事--指导幼儿阅读画册《小猴吃瓜果》,复述故事大意。 --播放故事录音,指导幼儿带头饰随录音自编动作表演故事。
四、活动结束
五、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牵牛花
一、活动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和教材特点,我认为该活动应达到如下目标:
1、 借助诵读看图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认识牵牛花的生长特点。
2、 利用挂图,学习理解新词——篱笆。
3、 通过理解诵读儿歌,是幼儿获得快乐,促进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二、重点难点是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能从中得到快乐,达到正确的背诵。
三、准备:为了较好的突破难点重点,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根据本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我准备了一幅教学挂图:牵牛花爬上高楼,树梢,墙头和篱笆的挂图。有一朵躺在地上,拟人化处理,可以移动,必要时再现出,以保证新鲜性,有助于凝聚幼儿的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观察挂图,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好看的画,想看吗? 提出要求:安静地,认真地看,把画记到脑子里。
提问:画上画的是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牵牛花是在什么地方的?牵牛花为什么要爬到这些东西上呢?(随机介绍篱笆)
2、介绍牵牛花的生长特性
蔓细长,软,不能自己直立,必须缠绕着别的物体往上爬。 可是有一朵牵牛花却没有往上爬,她在那呢?(出示活动牵牛花)她为什么躺在地上呢?过渡到下一环节
3、中间部分,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a、示范朗诵,掌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现在知道牵牛花为什么要躺在地上了吧?先来告诉老师 别的牵牛花爬到哪去了?(集体回答:幼儿看挂图,听老师提示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只有这一朵,哪也没爬上去,为什么呢?(幼儿个别回答) 小结: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用儿歌语言找出原因。
b、学习朗诵儿歌
这朵牵牛花既有趣,又可爱,我们来学一下她的儿歌好吗? (用跟学法结合挂图朗诵儿歌)
采用各种方法熟悉儿歌内容,如老师小声说,幼儿大声说;请一幼儿指着挂图领大家说。
c、联系巩固儿歌
连接背诵,老师一句,幼儿一句,激发幼儿兴趣
4、延伸部分,连锁调:小苗圃
谈话:这首儿歌读起来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儿歌叫什么?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这样的儿歌是《小苗圃》。
5、结束部分,背诵《小苗圃》《牵牛花》,体验其相同的地方,即连锁调儿歌的特点。
教学反思:
瓜娃娃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各种瓜类,知道它们的名字。
2、能力目标:能流利的说绕口令,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3、情感目标: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吃过、见过多种瓜类。
2、材料准备:(1)娃娃木偶一个。
(2)冬瓜、西瓜、甜瓜、南瓜、黄瓜、苦瓜、菜瓜、哈密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偶表演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呢?”(请幼儿自由表述,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吃过的、或在菜场、或在水果店里看到过的瓜。)
2、“听听,小娃娃到底买了什么瓜?”(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说一遍绕口令。)
3、“你刚才听到小娃娃买了哪些瓜?你认识这些瓜吗?”(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瓜的图片,要求幼儿能用绕口令里的句子进行回答,
中班故事教案篇四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小兔子开商店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并正确使用量词。
2、通过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四个瓶子、桌子一张、椅子两把、三双袜子、五个帽子 。(以PPT形式演示)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儿歌内容 :
1、白:师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开小铺子,欢迎大家光临。我的铺子里有许多货物,看一看都有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小鸭子(教师扮演)上来买东西,依次说出想买的东西,如说错量词,可停下来引导幼儿纠正。
3、让幼儿想一想都有什么东西被买走了。
二、感受儿歌并运用量词。
1、播放儿歌,让小朋友第一遍感受儿歌。
师:是谁把刚才的东西编成了这么好听的歌曲啊?他到底编的对不对,我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2、第二遍欣赏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
(1)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间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铺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使用量词)
(3)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幼儿学念儿歌
1、放慢速度,幼儿跟教师一起念一遍
2、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大声念,不会念得小朋友轻声念
3、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游戏
1、引出
师:小朋友会念这首儿歌了,那么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啊?
好,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张了,如果你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想要买的东西,你一定会买得到
2、全体幼儿都参与活动。
小兔子:“我的生意真是太好了。我还要开几家分店。请大家来做售货员。”(提醒幼儿注意售货员要有礼貌,别人说对量词才能把东西卖给他。)
幼儿自主游戏,鼓励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活动反思:
中班故事教案篇五
中班语言《绿色的梦》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绿色的梦》{中班故事教案}.
执教者:许凤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尝试朗诵优美的诗句。
2.体会散文诗优美、宁静的意境,表达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PPT、摇篮曲音乐、散文诗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夜晚”图,引出“梦”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时候?(晚上)
对!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在这个特别的晚上,我的朋友们都做了一个特别的梦。我们一起听一听它们做了什么梦。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绿色的梦》
(一)第一遍:初步完整欣赏配乐诗朗诵
1.情感体验。
师: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 (…..优美、宁静)
2.初步回忆散文诗内容,做好梳理的基础。
师:拿从这首诗里,你听到了什么呢? (或:谁做梦了?)
(二)第二遍:结合PPT来欣赏配乐诗《绿色的梦》
1.带着要求去欣赏散文诗。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第二遍,请你听听散文诗里有谁,做梦到了什么?
2. 梳理散文诗的内容,并逐一出示相应图片。
幻灯片一:先出示图“小兔”,后逐一出现图片。
(1)提问:谁听出来,小兔梦到了什么?(草地) 它为什么会梦到草地呢?(喜欢) 这片草地是什么颜色?(绿色的、绿绿的)
(2)学习重点词:有一个好听的绿色词语叫:绿茵茵。一起来学学:绿茵茵!
请你说这个好听的词语:请1-2个小朋友
(3)学习重点句:小兔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
师:大家一起完整的说说小兔梦到了什么:小兔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
幻灯片二:出示图“青蛙”。
(1)提问:青蛙梦到了什么?(荷叶)荷叶是什么颜色的?(绿绿的)——》绿绿的荷叶
(2)学习重点句:青蛙梦到了绿绿地荷叶。
师:一起来说下:青蛙梦到了绿绿地荷叶。田田的荷叶看不到边,青蛙等着他的朋友小金鱼。 幻灯片三:出示图“瓢虫”
(1)提问:再见!咱们赶紧看看瓢虫做了什么梦?梦到了什么?(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
还有这颗晶莹的露珠,晶莹的露珠看上去怎么样?
晶莹的露珠里会有什么呢?
(2)学重点句:连起来说,瓢虫梦到了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幻灯片四:出示图“小溪流”
(1)提问:小溪流又会梦到什么呢?(大山) 什么颜色的大山?(绿绿的大山)。
(2)学重点句:连起来说一下:小溪流梦到了绿绿的大山,它给绿树、绿草淙淙的唱着歌。 幻灯片五:出示图:种子
(1)提问:种子梦到自己怎么样呢?(发芽)
它是怎样发芽的?( )用动作表现一下,学一下; 边学边念。
(2)学重点句:种子梦到自己钻出了土地,长出嫩嫩的绿芽。
因为种子刚发芽,所以非常的嫩,叫嫩嫩的绿芽。
再来朗诵一遍。
幻灯片六:出示图:孩子
(1)提问:你们说孩子梦到了什么?(小岛)
(2)学重点句:连起来说一下:孩子梦见了小岛,蓝蓝的大海里有一个绿色的小岛。
(3)题目:你们说,他们都做了什么颜色的梦?(绿色)
这首做梦的诗就叫作 “绿色的梦”,一起来说说:绿色的梦
(三)第三遍:再次欣赏,尝试跟着音乐和PPT朗诵这首诗。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次听到自己喜欢的梦你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
1.欣赏配乐诗,尝试跟念。
2.念一念自己喜欢的诗句。请2-3人
师:我最喜欢小兔的梦,小兔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你最喜欢谁的梦了?它梦到了什么?
四、生活经验提升。
1.我会做绿色的梦
师:它们梦见的东西都是绿色的,那,假如你也做了一个绿色的梦,你会梦见什么呢?
五、结束
师:我们带着这些绿色的梦去其他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中班故事教案篇六
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圆圆和方方
设计意图: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感觉这是一节以故事为载体的课。应该上成什么样?在哪方面挖掘它的价值呢?我思考再三,觉得侧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科学方面。中班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他们对周围生活中的东西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实际,积极引导。”于是, 我设计了此节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比较中学习,积累经验,引导幼儿运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圆有圆的优点,方有方的长处。
教学目标:
1、愿意关注周围生活,发现和寻找周围生活中方的或圆的物品,了解其主要特征。
2、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圆形和方形各有优点,各有各的功用。
教学准备:
1、圆形和方行图片各一张。
2、各种圆形、方形的物品若干。
3、制作故事《圆圆和方方》的PPT。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形宝宝和方行宝宝的图片,让幼儿给这些物品分类。
“这些东西有圆的,有方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圆的送到圆圆家,把方的送到方方家。”
“如果把圆的东西变成方的行不行?把方的变成圆的呢?”
二、利用PPT讲述故事《圆圆和方方》,懂得其中的寓意:圆有圆的优点,方有方的长处。
师:“圆圆和方方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可是,以前他们也吵过架。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幼儿边观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提问:
1、圆圆和方方为什么要吵架?
2、圆圆做了什么梦?有没有把方方赶走?为什么?
3、方方做了什么梦?有没有把圆圆赶走?为什么?
4、最后圆圆和方方为什么不吵了?它们是怎么合作的?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既有圆的又有方的?
三、说一说、找一找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既有圆形又有方行呢?
把圆的东西变成方的行不行?把方的变成圆的行不行?为什么?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圆的和方的合作的东西。
中班语言:《圆圆和方方》说课反思稿
设计思路:
圆和方的物品都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物品,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及绘本中蕴含的一些信息,设计了这一教案。同时,平常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就会为某个玩具或物品是圆的还是方的争吵,就会又小朋友给老师告状等,对于中班的孩子对圆和方的特征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圆圆和方方》这个故事,通过探索圆形和方形玩具的不同特点,到阅读故事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圆和方的东西。
说课反思: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圆形和方形玩具,引出主题。
我是采用了:直观法和探索法。让孩子发现圆的问题和方的物体的不同之处,了解他们的特征,首先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以看物品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视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我后面的活动服务;然后采用了探索法,通过让幼儿滚一滚,搭一搭,拼一拼,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
二,阅读绘本时我采用了分段欣赏法和提问法。首先采用提问法是因为能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问题让幼儿将听到的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分段欣赏后,老师就会提一个问题引导孩子讲述故事内容,帮组他们理解圆形和方形在生活中的用处,他们各有其优点,在我们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 活动延伸:
幼儿熟悉故事后,老师采用了提升性的问题作为活动结束。
整节课上下来有优点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说说我做的好的地方:首先从老师的教:老师采用了PPT方式很好,整个活动流程是清晰目标明确,每个环节都是有针对性为目标服务。同时,老师的表情和教态都很亲和的,时间是也把握的比较好,并每一个环节都有简单小结。
幼儿在玩圆和方的玩具时很开心,活动开始部分就激发了幼儿兴趣;幼儿同故事也非常认真投入,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幼儿也很积极回答思考,今天中四班幼儿表现很不错。
不足的地方:活动环节二是我的重点解决部分,也 是最能体现“语言课”的核心价值。但是老师抛给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很还解决,对于孩子给出的信息老师也不能很好捕捉,所以在每段故事欣赏完后的提问,小结的不是很到位,每一个问题解决的不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