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2-04-20 点击:
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篇一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一:作文的开头技巧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一:作文的开头技巧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一般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如1999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出现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作用。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抒情议论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篇二
2017中考作文:资深老师总结的写好作文绝密诀窍
2017中考作文:资深老师总结的写好作文绝密诀窍
一、写外貌不用“有”{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
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篇三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七:要留下一点空白
2017中考作文写作指南之七:要留下一点空白 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在写作时拿不准的就是不知道不该写什么,惟恐不尽、惟恐不明,结果文章冗长累赘,一览无余。难怪读后索然寡味。怎样才能使文章留下令人回味的余韵呢?讲究一点空白的艺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这方面,中外电影艺术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范例。
曾获日本东京电影节大奖的我国影片《老井》就有一处空白的妙笔。
如果依照原小说,影片的结尾应是表现老井村人得水后喝水的喜悦。可该片导演认为,这样的结尾太直太露,大大削弱了影片的力度。于是,他把结尾处处理成让一块记载着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石碑充满银幕。编导通过这块石碑省去了对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具体叙述,但观众却从这块石碑中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苦难的生存努力。一块石碑使艺术的悲壮美和历史的厚重感融为一体。据日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说,他们真正感受到震动的就是结尾这块石碑。
还有些空白,它留给读者的并不是一种结局或一个结论,它是多维的,这样的空白其意蕴又较之前述更深了一层。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就属于这样的空白。小说围绕着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条线索,描写了主人公玛蒂尔德追求享受所导致的不幸遭遇。作者在写她为了赔偿朋友的一条钻石项链,债台高筑,历尽15年的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后,接着于结尾处点明原来丢失的项链是假的便戛然而终。今后玛蒂尔德是庆幸假项链使自己克服了爱慕虚荣从而更加勤俭朴素,还是用百倍的疯狂去报复生活对她的嘲弄?这些,作者都略而不谈留下空白,让读者的想象去驰骋,这样的结尾给人以悠然不尽的美感。
其实,文章的空白又岂止在结尾,凡是可写可不写或读者可想而知的都在空白之列,有时不写可能比写更有魅力,正所谓此时无“字”胜有“字”,“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即是由此而来。
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篇四
2017中考作文训练题一
2017中考作文训练题一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花园里的小雏菊开出了美丽芳香的花朵,路人惊异于它不同于其他雏菊的独特香味,于是问它原因。小雏菊说:“起初我开出的花平凡无奇、香味也不具特色,但我长期沉浸在玫瑰姐姐美好的芳香之中,接受它的熏陶,慢慢的我就也能开出美丽并具有独特芳香的花了。”
其实人也如此,只有像小雏菊一样,才能开出美丽并更具芳香的花。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义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本题题意即“只有长期接受好的人或事物的熏陶,才能慢慢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思想、品行、习惯上。
扣住“接受好的人或事物的熏陶”、“慢慢”即过程性、“更好成长,提升自己”三点,为一类文,40分以上。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和瘸腿的儿子去参观摄影作品展。站在埃及金字塔的巨幅展品前,儿子被深深地震撼。他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父亲淡淡地回答道:“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
20年后,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正是那座依然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证。
是的,人生不能被保证!别人眼中对我们“不可能”的保证,打破它,我们就会收获自信和快乐。
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联系生活实际,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涉及真实的姓名或者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题意解读:在这句简简单单的话中包含着一种令人感动的人生信念。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在直接和间接地安排着我们的人生。我们被告知可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不可能达到什么目标。于是,我们自觉地被那些所谓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从自己的人生中删除了。然而,当我们克服比别人更多艰难和挫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时候,我们将收获自信和快乐。
文章有三组写作关键词。
(1)别人眼中对我们“不可能”的保证(认定、评价)。要写清楚别人为什么会对我们做出这样的评价。文中儿子是因为瘸腿,父亲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2)打破它。写清楚努力打破的过程。
(3)我们就会收获自信和快乐。
写清三组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2017南京中考作文如何写作}.
3、有一幅漫画,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广告。画面上有四盏灯,从上到下排列着,每盏灯的后面有一段话: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第二盏灯略暗——可以做到吗?试试看吧!第三盏灯昏暗——周围的人都不赞成我去做,很难吧?第四盏灯最暗——那就算了吧!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四盏灯,它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无论平庸还是辉煌,失败还是成功,关键在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七年级刚入学,小明心想,我已经是中学生了,不能消极等待老师分配任务。于是第一天进班,他就抢着帮老师摆桌凳,擦黑板,第二天又主动承办黑板报。正在为寻找合适的班长而苦恼的班主任心头一喜:班长不正需要这样看事做事、积极主动的人吗?自从担任了班长,小明上台演讲、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以及管理组织班级事务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多了,说话办事学习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他的综合素质得到长足发展。
很多人总在抱怨没有发展的机遇,我们为何不从小明的成长中悟出点什么?
请以“主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5、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一小孩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石头,他告诉父亲:我已经拼全力了!父亲答:你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请求我的帮助!——你全力以赴了吗?回头看看身边的资源是否真的全部为你所用!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