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9-02-03 点击: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一

中国传统节日 作文范例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让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 ,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这……”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隙也没有。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 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

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二

民俗传统节日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 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去扫墓,今年也不例外。那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经过十几分钟的电瓶车颠簸,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爷爷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爸爸就拿出鞭炮,点燃它。鞭炮就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一声声鞭炮是我们对爷爷的问候,一片片纸钱是我们对爷爷的思念。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1

家乡的清明节

又到清明,家乡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明的气息。杜牧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节,人们便会去踏青、插柳、扫墓,以这些方式来祭奠已逝的亲人或朋友。在我的家乡,临近清明节的几天,人们早早就将逝者坟头的野草铲光,并在坟上重新添上一层新土,让逝者生活在干净、舒适的“新屋”之中。 每逢清明节这一天,路上的行人三五成群,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痛,手上都拎满了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去到墓地,为已故的先人扫墓。人们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我家同样如此,来到祖先的坟前,爸爸将祭品摆上,点燃香、烛,袅袅炊烟扶摇而上,家人的目光也随之移动,坟前静默无语。我眼前浮现出奶奶慈祥的笑脸,耳畔响起她那爽朗的笑声,我不由得哽咽起来,任泪水模糊我的双眼,纵声大哭。妈妈连忙过来,用手背擦去我的眼泪,说:“不哭,不然会吵醒奶奶的。”回去的路上,我还看到有些坟头没有焚烧的纸钱,而是栽插了一些鲜花、树苗。

清明节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想:我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幸福。 2

我的家乡在风景优美的安顺农村,我们清明节的风俗是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到山上扫墓祭拜祖先。

“清明时节雨纷纷”,那天虽然下着雨,但阻止不住人们对亲人思念的脚步。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山路往山上走,路上也有很多携老扶幼和我们一样去扫墓的人。经过十几分钟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祖先坟前,坟墓长满了杂草,大人们赶紧拿出锄头和镰刀清理杂草和疏通排水沟,经过大家的努力,祖先的家变得干干净净了。我们拿出饭菜、糖果等供品,点好香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死去的亲人,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好生活。然后全家人来到坟前默默地许愿,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许完愿后我们向祖先深深地鞠躬,表达了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和尊敬。行完所有礼节后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好像告诉已故亲人“我们来看你了”。最后全家人在坟前陪着死去的亲人共同进餐,我闻到山上飘满了香味,能和全家人在野外进餐,我的心情很高兴。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上山扫墓把全家人聚集在了一起,表达了对死去亲人的一种深深怀念。

3

清明节扫墓

今天,我们去了墓场,为我去世多年的奶奶扫墓。

上午七点,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拜祭的祭品,坐着叔叔的小车向奶奶的墓场走去,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就来到了离奶奶坟墓最近的公路边。下了车便朝着奶奶的墓地方向,翻过一座高山,走过一片树林,终于到了奶奶的墓前。

只见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锄头锄草,虽然很累,但爸爸仍坚持着。可见爸爸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奶奶啊!锄完草后,我们就插蜡烛、摆盘果、烧纸钱、放鞭炮。当我还未从鞭炮声中回过神来,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说:“xx,快过来跟奶奶说说自己的心愿吧。”我走到墓前,双腿跪下,两手并合,眼里闪着泪光说:“奶奶,虽然您去世多年,但我们依然牵挂着你,回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奶奶,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快乐!”我用纸巾檫去眼泪,然后把一束鲜花插在奶奶的坟墓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望着这郁郁葱葱的树木,自由自在的小鸟,各式各样的白云,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我轻轻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里。我将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清明节!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我都会想起唐代有名的诗人杜牧。

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去扫墓。在清明的前一天妈妈和婶婶们准备好过节的食品,好在清扫墓的时候用来做祭品。

清明节到了,外面下着毛毛雨。奶奶叫小孩子不要去了,可我们都闹着要去,奶奶也无话可说。我们买好了扫墓要用的东西就出发了。我们先坐车到山下,远远望去,山上热闹极了。我们开始上山,在途中有很多大人们拿祭品、锄头、铲子,小孩子们就跟在大人的后面。我们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长满杂草的祖坟,我们开始忙活起来,有的锄草,有的铲土,有的在一旁站着帮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烧香烛,用12支香和两根蜡烛在坟墓周围插好、点燃,然后开始烧纸钱,等烧完以后,放鞭炮。最后拜三拜,我们就下山去了。

吃饭的时候,要多添一碗饭、一双筷子、一个座位、要夹满菜,这个座位是祖先的。小的时候我不懂事,就在祖先的座位上坐下了,后来爷爷把我叫下来了。 这就是我家乡清明的规矩。

5

我喜欢的节日

——中秋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节,看着朦胧似水,如梦如幻的月色,吃着香甜的月饼,和亲人聊聊天,叙叙旧,什么烦恼、忧愁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中秋节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和家人吃月饼,因为月饼是圆的,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所以,中秋节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月饼的种类很多,我最喜欢的口味是五仁叉烧,里面有很多馅料,有花生、有叉烧肉、有豆子、还有核桃等嗯!好好吃啊!

今年的中秋节我过的很开心,和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提出了一个游戏:大家一起来猜灯谜。虽然没有灯笼,但是大家异口同声地对我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游戏开始了,我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一个灯谜的谜面:“草上施化肥(打一字)。”大家挠挠头皮,想了想,我二姨妈立刻想到了答案,脱口而出,说:“是花字!对不对?”“答对了!恭喜!”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第二题:“一位女子(打一字)。”“我知道!是好字!”哥哥答得好快,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下一题。弯弯的小船在天空。我看见姐姐想了想,然后突然举手说:是月字。……

就这样,我们几个孩子边吃月饼边玩游戏,大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叙旧。我们一大家其乐融融地度过了一个月趣的中秋节。

6

中秋趣事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农村。我们这里过中秋节可有趣了,中秋节又被我们称为“八月半”或“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拜月亮婆婆”;打糍粑,吃月饼,吃瓜果,瓜不用买,而是去“偷”。有的年轻人在当天晚上以偷食别人的瓜果或偷偷摘取别人家栽种的大南瓜为乐。偷得南瓜是一种家族后人兴旺的好彩头。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

每逢中秋之夜圆月升起时,大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草坪上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苹果等果品,准备供奉“月亮婆婆”。

拜过“月亮婆婆”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大人们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我们会更乖,更有福气,更吉利。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中秋节,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亲身体验一下我们家乡的节日气氛。

7

我爱端午节

有关民族传统习俗的节日很多。在此,我想说说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粽子的香味和赛龙舟的热闹里度过的。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粽子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粽子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8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将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已渐渐淡化了这个节日。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吃粽子。上午,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帮忙包粽子,而外婆呢?早就准备好了竹叶、糯米和丝线。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娴熟的动作,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一片竹叶,将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结果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过不去,不听话地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竹叶把它们裹住,可是他们“米多势重”,我只好向“大将军”外婆求助,外婆一来,这个”小兵”就没招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一盆粽子。

要煮粽子了!外婆先将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一个下午。煮好后,一打开锅盖,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仅甜在口里,还甜到了心里!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端午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快乐,我们要将这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9

有趣的端午节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形形色色,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我的家乡端午节还要泡雄黄酒、淹雄黄蒜。雄黄酒入口清香,还有驱邪去病的象征;在房前屋后撒下雄黄蒜可以驱赶蚊虫蛇蚁。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10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三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3000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一)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民间对歌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潇洒??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奠活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三)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

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四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春节

春节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梦系魂萦、铭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庆、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结。这无与伦比的厚重情结,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仿若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连结着百姓的幸福与苦难。

当岁月的脚步声又一次震响于年末岁首之时,年关已倏忽而至。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捡着关于春节的陈年记忆,也在温暖的盘算中寻觅着关于年关的诸多话题,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的思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国门的洞开,各国文化的交流,人们逐渐关注起西方节日来,如圣诞节就早已闪亮登场于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大地。尽管洋节来到中国,却冲击不了中国传统节日,过大年,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泽,挥舞红绸、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狮从来都没被淡漠;红炉围坐、张灯结彩而为除夕守岁的光景总是令人倍觉温馨。{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一个古老悠久的节庆,以其极为强盛的民族性而经年沿袭,绵延不绝,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灭它的存在。即便世间长久流传着年关难过年年过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孩提的过年所向往的欢乐,还是成人的过年关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动摇人们对过年的浪漫憧憬与慎重思谋,这便是春节的无限魅力。

春节文化已由单一变得丰厚,由传统走向新潮。人们从过去的放鞭炮、贴春联、张灯结彩,转向外出旅行,游览名山大川;转向参加主题PARTY庆典活动。同时,人们也开始将传统的阖家团年,转向到饭店包席守岁;即便拜年,许多人早开始用电话问询、手机短信、Call机传呼以及发E-mail等手段,将传统的团拜与逐门逐户的恭贺新禧取而代之。

此外,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朗诵会、音乐会、书画展示会,愈来愈受到人们推崇和青睐。所有这些,不仅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气氛,而且以其日渐浓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特色。

但不变的是春节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无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论是飘泊海外,远涉重洋的游子,还是羁旅他乡、辗转迁陟的儿女;无论是挣扎底层、孤陋寡闻的草民,还是高官厚禄、养尊处优的贵人,心里无不揣着对春节的眷恋,无不怀抱着对过年的珍视。一句每适逢佳节倍思亲的诗,该凝结人们心头几多深情!/zl/转载请保留{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一俟年关迫近,跋涉于迢迢旅程的人们,那种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乡关的殷殷目光,无一不是因春节这根幸福丝带所牵动所濡染。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饱含深情,旷世持久,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无比虔诚,历久弥坚。

春节,是亲情的高度凝炼,又是催生欲望的时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此时此刻,就连铁窗之中的囚徒,也会萌生对大墙之外的家的深深挂念。

在年关,许许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欲望悄然升腾:有的期待时来运转,把忧伤与苦痛抛弃;有的渴望开年大吉,将理想与希冀化为现实;有的畅想宏福齐天,能有贵人保佑平安、万事顺遂。因而久别的希望重逢,分离的希望团聚,贫穷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忧伤的希望和美,农人希望丰收,工人希望上岗,穷人希望发财,我希望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人们似乎把所有人气与运气和机遇一古脑的托付给春节。

哪怕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人们也对春节充满无限的眷恋。因而春节盛满了欲望,春节催生着欲望,人人梦想乘着这不无吉祥的欲望之船抵达美满如意的彼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五

中国传统节日_作文范例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让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 ,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这……”{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隙也没有。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 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 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作文篇六

传统节日作文

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 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大家都欢聚一堂,十分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卖小吃的,猜灯谜的,还有卖棉衣的,应有尽有。电线杆上、店铺的牌子上都挂上了大灯笼,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的灯笼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广场的舞台上正在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妈妈正在家里忙着包汤圆。大家一起吃着团圆饭,我心里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吃完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外婆的手去逛街。我们还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街上的人们也渐渐远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纱布般的夜空和一轮白玉盘似的月亮,还有一些眨着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节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很多的节日!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啊!

我喜爱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地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吃过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艺和那迷人的身姿、动听的歌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夜晚,狂欢的气息川流不息,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

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放完烟花的时候,是我们这群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高兴地玩起了“跳山羊”的游戏。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有一句话叫:“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就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看龙舟。一片欢声笑语汇成了一支歌曲。

有些地方会往汨罗江里投粽子,这就是来源于屈原。屈原是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一次接到一个消息:有一位在楚国的很出名人去世了。屈原知道了,都划船过来打捞他的尸体,可是没有捞到。于是,他们就往汨罗江(汨罗江在湖南省,全长不过253公里,若不是因为屈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条江。)丢入米饭、蛋黄等剩菜,好让那些贪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用碰屈原了。老百姓还在木船上“咚咚咚,咚咚咚”地打鼓,吓走那些蛟龙。端午节的叫法特别多,有二十多种,如有端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蔳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等等。为了纪念屈原,一定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即使不喜欢吃,也不免吃一个吧!

粽子在春秋时期有两种。一种用菰叶(茭白叶)包黍成牛角的形状,叫“角黍”;另一种用竹筒米装米封闭好后烤熟它。这种就叫“筒粽”。我们今天最流行的“火腿粽子”,却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说了这么多,下面该说到我了!我很喜欢吃粽子,特别是爸爸从酒家带回来的。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满手都mì

上一篇:二年级描写城市夜景的作文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上册四单元作文560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