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9-01-23 点击: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篇一

2015年最新新作文素材

1. 十年探月路 托举“中国梦” 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

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飞天奔月的“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

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对月的

想象和幽思寄托于不计其数的美妙诗句,寄托于“后

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而

今,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嫦娥绕月”的梦想

已经成真,“嫦娥落月”的佳音指日可待。

十年探月路,托举“中国梦”。“嫦娥”一小步,

中国一大步。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嫦

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带着全国人

民和海外华人的期许,托举飞天奔月“中国梦”。

如果说“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绕月飞行,只能远远地看几眼嫦娥仙子,那么,“嫦娥”三号落月将是实实在在地前往“广寒”宫登门做客。

如果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拉开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大幕,使中国跻身于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那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就是中国深入探月的进一步行动,并将更多、更好地走向深空。

【热评】人类最早的科技探索,源于对世界的好奇以及随之产生的求知欲望。其中,浩渺的太空,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体现了先民对于太空的向往。想象、向往进而升华成为探索精神、进取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华民族先民“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传说,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登月成功,将生动地在世人面前上演。这意味着,在航天科技这一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各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领域,中华民族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

【应用角度】“科技探索”“进取精神”“综合国力”等。

- 1 -

2. 国家救捞队伍10年挽救3.4万人 被百姓称现代“妈祖” 8月14日,强台风“尤特”在东南沿海登陆,

湛江口龙王湾避风的渔船出现险情,8级大风,28

名渔民命悬一线。接报后,南海救助局“华英397”

救助船仅用35分钟便抵达出事海域,接上渔民返航。

在风中抢救遇险船只、在寒潮中救助落海渔民、

打捞“南海I号”、驰援汶川地震灾区„„10年来,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累计成功救助中外遇险人员

34 000余名,平均每天挽救10条生命;累计救助遇险船舶1 800余艘,平均每两天搭救一艘;打捞船舶近百艘,获救财产价值达840多亿元。这支中国救捞的“国家队”,长年在条件恶劣、事故多发海域全天候值班待命,一次次“将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被沿海百姓称赞为现代“妈祖”。

据统计,10年来,救捞系统在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和抢险打捞等方面体现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约9 242.7亿元。

依据交通运输部部署,我国将全力推进海洋救助船、近海快船、大型巡航救助船建设,加快建造大型溢油回收船、500米深潜水母船、5 000吨起重船、5万吨自航式半潜船等重大装备,力争到建党100周年之际,海上专业救捞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热评】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人民利益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救捞队伍10年来挽救了3.4万人的生命,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写照,他们一次次“将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不愧为现代“妈祖”的称号。

【应用角度】“价值”“职责”等。

- 2 -

3. 男子坚守大桥10年 救助256名轻生者

2013年9月10日,第十个“世界预防自杀日”,陈思记

得清楚,这也是他坚守南京长江大桥救人的十周年纪念日。十

年间,这位来自宿迁的壮实大汉,在大桥上救下了256个轻生

者!

从前两年开始,45岁的陈思越发觉得力不从心,眼睛花了、

血压高居不下,他开始琢磨是否已经到了结束这份“事业”的

时间。

但从桥上走下之前,他想揭开一个埋在心底已经6年的秘

密。陈思说,这也是他十年坚持救人唯一未了的心愿。

2013年6月,因为血压长期在“180/110”的高位(重度

高血压)降不下来,陈思在妻子的催促下到南京鼓楼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血液里的含铅量太高了”,应该是长期在大桥上,吸入太多汽车尾气的原因。

在此前6月9日的一次救人过程中,陈思就明显感觉到身体大不如以前。当天上午10点半,在南京长江大桥南堡西侧,大约200米正桥上,一个中年妇女准备跳桥轻生。生死瞬间,陈思箭步上前死命拉住,但对方执意寻死。

“多谢一对外地游客夫妻,帮忙一块(将她)拉到南堡”,陈思在当天的《大桥日记》里记录。换做几年前,他自信一人就能搞定。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陈思好不容易才将这个轻生者弄到他的“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是陈思在南京大厂新华六村租的一套房子,专门供他救助的对象暂住。在房间里,有陈思特意贴在墙上的标语:“血在内心流,咬着牙吧!我要再撑一撑,看看明天会怎样?”过去的十年,有很多原本抱定必死之心的轻生者,在此短暂过渡后迎来新生。

10年间,在4 500多米长的南京长江大桥上,陈思见过太多这样的轻生者。据媒体报道,这10年,在大桥上有案可查的轻生者就有约2 000人。

【热评】陈思在大桥旁守候了十年,挽救了无数条生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担当起本不该由他自己负起的社会责任,他的善举感天动地,他曾说:“每一个轻生者是多么善良,只有你走近他们才能体会,他们没有感到温暖并不恨这个世界,不报复这个世界,他们仅是伤害了自己。”希望陈思能把生命驿站办得更完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弱者。

【应用角度】“责任”“善良”“坚守”等。

- 3 -

4. “乡村幼儿园计划”公益平台启动

8月8日,由搜狐公益频道、母婴频道联

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

助基金会、互满爱人与人中国等10余家公益机

构共同发起的“乡村幼儿园计划”在搜狐媒体

大厦启动。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作为该公益活

动爱心大使亮相,在这个计划支持下开班的首

个幼儿园聘请著名演员姚橹任名誉园长。今后,

各家公益组织将通过该平台相互合作,共享资

源,解决贫困地区幼儿无“园”可上的现状。

鞠萍担任“乡村幼儿园计划”爱心大使

作为一名从事了近三十年少儿节目工作的著名主持人,鞠萍对幼儿教育有许多独到见解,在当天的活动中,鞠萍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的切身感受。此次受邀担任“乡村幼儿园计划”爱心大使,鞠萍表示,今后,她将身体力行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幼儿,推动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我觉得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归我原来的职业,特别的幸运和骄傲。把我在学校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用在这样一项公益事业当中是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我也期待能够到几所乡村幼儿园中,去给他们举办开学典礼,陪他们上课,陪他们做游戏,带给他们一份爱的温暖。”

演员姚橹担任首位名誉园长

启动仪式上,著名演员姚橹从互满爱人与人中国代表迈克尔•海尔曼手中接过了聘书,正式成为云南镇康县刷布厂村未来希望幼儿班的名誉园长。该幼儿班预计9月正式开班授课,从此解决刷布厂自然村没有幼儿园的状况。“我特别骄傲,我愿意用我的后半生努力做好这件事情。”被授予名誉园长的姚橹表示。

【热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学龄前是孩子意识、认知的形成期,因此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很多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仍是空白。“乡村幼儿园计划”就是在这一现状下应运而生,旨在用媒体的影响力、公益机构的行动力、民众的参与力推动乡村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建设,帮助乡村孩子们构建五彩童年。

【应用角度】“希望”“骄傲”“成长”“乡村教育”等。

- 4 -

5.李炜:公益是做不完的

一、“我从未见过那样的宿舍楼”每个人的小时候都会被人帮助过,被人帮助过的感觉每

个人都会体会到。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的希望,用我一点小

小的影响力,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事情,是我目前要做

的一件事。

我去过贵州一个村庄里的小学校,当我去到那个学校的

时候,我有点被吓到: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宿舍楼是在一

个木制结构的阁楼里面,那边的小朋友就两三个人、三四个人挤一张床,睡在地铺上,而且他们一年四季只有一床被子。那边很冷,他们一年四季没有袜子可以穿。而且房子还在漏水,还在滴雨。那种环境下你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二、“我常常会骑单车坐地铁”

其实我觉得环保每个人都很容易去做,只要对身边的细节稍微注意一些,比如说少用一些一次性的筷子,骑自行车出门。骑自行车出门既可以运动,又可以环保。

其实我自己私底下,有时候通告结束之后都会去骑自行车,有时候比如说要出去买东西,路途不是特别的远,我就骑单车出去。出行的时候如果遇到早晚高峰,我会选择坐地铁,虽然有被人认出来过一两次,但是这没什么。

三、“公益是做不完的”

我觉得公益就是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更需要你去帮助的人,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公益是做不完的,但是如果能够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到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我目前来讲能够做到的。

【热评】李炜从自己做公益的实际出发,讲述那些还生活在困难之中的人们的处境,引起人们的关注。他身体力行,省用一次性筷子,骑自行车出门,倡导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更需要你去帮助的人,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这是李炜的誓言,也是他做公益的原动力。

【应用角度】“爱心”“低碳生活”“原动力”等。

- 5 -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篇二

毛泽东重要文章及中国近代史大事件

毛泽东重要文章及中国近代史大事件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代表作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 2.指出国民问题中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5.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926《国民革命和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民问题乃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2.指出国民问题中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辨证统一)

1930《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中国的革命道路的阐述是“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1937《实践论》、《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战争和战略问题》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作为革命道路正是确立下来的文章

1938《论新阶段》: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938《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分析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1939《<共产党人>发刊词》: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形式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称“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提法 1940《新民主主义论》 这篇文章发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完整形成 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中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

1943年王稼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解放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

瑞金→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懋功会师→过草地→激战腊子口→大会师→延安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 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

发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11月12日 刘少奇逝世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命"结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0年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12日 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底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篇三

2015时新作文素材

1. 十年探月路 托举“中国梦” 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

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飞天奔月的“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

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对月的

想象和幽思寄托于不计其数的美妙诗句,寄托于“后

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而

今,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嫦娥绕月”的梦想

已经成真,“嫦娥落月”的佳音指日可待。

十年探月路,托举“中国梦”。“嫦娥”一小步,

中国一大步。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嫦

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带着全国人

民和海外华人的期许,托举飞天奔月“中国梦”。

如果说“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绕月飞行,只能远远地看几眼嫦娥仙子,那么,“嫦娥”三号落月将是实实在在地前往“广寒”宫登门做客。

如果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拉开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大幕,使中国跻身于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那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就是中国深入探月的进一步行动,并将更多、更好地走向深空。

【热评】人类最早的科技探索,源于对世界的好奇以及随之产生的求知欲望。其中,浩渺的太空,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体现了先民对于太空的向往。想象、向往进而升华成为探索精神、进取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华民族先民“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传说,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登月成功,将生动地在世人面前上演。这意味着,在航天科技这一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各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领域,中华民族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

【应用角度】“科技探索”“进取精神”“综合国力”等。

- 1 -

2. 国家救捞队伍10年挽救3.4万人 被百姓称现代“妈祖”

8月14日,强台风“尤特”在东南沿海登陆,

湛江口龙王湾避风的渔船出现险情,8级大风,28

名渔民命悬一线。接报后,南海救助局“华英397”

救助船仅用35分钟便抵达出事海域,接上渔民返航。

在风中抢救遇险船只、在寒潮中救助落海渔民、

打捞“南海I号”、驰援汶川地震灾区„„10年来,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累计成功救助中外遇险人员

34 000余名,平均每天挽救10条生命;累计救助遇险船舶1 800余艘,平均每两天搭救一艘;打捞船舶近百艘,获救财产价值达840多亿元。这支中国救捞的“国家队”,长年在条件恶劣、事故多发海域全天候值班待命,一次次“将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被沿海百姓称赞为现代“妈祖”。

据统计,10年来,救捞系统在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和抢险打捞等方面体现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约9 242.7亿元。

依据交通运输部部署,我国将全力推进海洋救助船、近海快船、大型巡航救助船建设,加快建造大型溢油回收船、500米深潜水母船、5 000吨起重船、5万吨自航式半潜船等重大装备,力争到建党100周年之际,海上专业救捞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热评】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人民利益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救捞队伍10年来挽救了3.4万人的生命,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写照,他们一次次“将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不愧为现代“妈祖”的称号。

【应用角度】“价值”“职责”等。

3. 男子坚守大桥10年 救助256名轻生者

2013年9月10日,第十个“世界预防自杀日”,陈思记

得清楚,这也是他坚守南京长江大桥救人的十周年纪念日。十

年间,这位来自宿迁的壮实大汉,在大桥上救下了256个轻生{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者!

- 2 -

从前两年开始,45岁的陈思越发觉得力不从心,眼睛花了、血压高居不下,他开始琢磨是否已经到了结束这份“事业”的时间。

但从桥上走下之前,他想揭开一个埋在心底已经6年的秘密。陈思说,这也是他十年坚持救人唯一未了的心愿。

2013年6月,因为血压长期在“180/110”的高位(重度高血压)降不下来,陈思在妻子的催促下到南京鼓楼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血液里的含铅量太高了”,应该是长期在大桥上,吸入太多汽车尾气的原因。

在此前6月9日的一次救人过程中,陈思就明显感觉到身体大不如以前。当天上午10点半,在南京长江大桥南堡西侧,大约200米正桥上,一个中年妇女准备跳桥轻生。生死瞬间,陈思箭步上前死命拉住,但对方执意寻死。

“多谢一对外地游客夫妻,帮忙一块(将她)拉到南堡”,陈思在当天的《大桥日记》里记录。换做几年前,他自信一人就能搞定。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陈思好不容易才将这个轻生者弄到他的“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是陈思在南京大厂新华六村租的一套房子,专门供他救助的对象暂住。在房间里,有陈思特意贴在墙上的标语:“血在内心流,咬着牙吧!我要再撑一撑,看看明天会怎样?”过去的十年,有很多原本抱定必死之心的轻生者,在此短暂过渡后迎来新生。

10年间,在4 500多米长的南京长江大桥上,陈思见过太多这样的轻生者。据媒体报道,这10年,在大桥上有案可查的轻生者就有约2 000人。

【热评】陈思在大桥旁守候了十年,挽救了无数条生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担当起本不该由他自己负起的社会责任,他的善举感天动地,他曾说:“每一个轻生者是多么善良,只有你走近他们才能体会,他们没有感到温暖并不恨这个世界,不报复这个世界,他们仅是伤害了自己。”希望陈思能把生命驿站办得更完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弱者。

【应用角度】“责任”“善良”“坚守”等。

4. “乡村幼儿园计划”公益平台启动

8月8日,由搜狐公益频道、母婴频道联

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

助基金会、互满爱人与人中国等10余家公益机

构共同发起的“乡村幼儿园计划”在搜狐媒体

大厦启动。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作为该公益活

动爱心大使亮相,在这个计划支持下开班的首

- 3 -

个幼儿园聘请著名演员姚橹任名誉园长。今后,各家公益组织将通过该平台相互合作,共享资源,解决贫困地区幼儿无“园”可上的现状。

鞠萍担任“乡村幼儿园计划”爱心大使

作为一名从事了近三十年少儿节目工作的著名主持人,鞠萍对幼儿教育有许多独到见解,在当天的活动中,鞠萍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她的切身感受。此次受邀担任“乡村幼儿园计划”爱心大使,鞠萍表示,今后,她将身体力行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幼儿,推动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我觉得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归我原来的职业,特别的幸运和骄傲。把我在学校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用在这样一项公益事业当中是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我也期待能够到几所乡村幼儿园中,去给他们举办开学典礼,陪他们上课,陪他们做游戏,带给他们一份爱的温暖。”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演员姚橹担任首位名誉园长

启动仪式上,著名演员姚橹从互满爱人与人中国代表迈克尔•海尔曼手中接过了聘书,正式成为云南镇康县刷布厂村未来希望幼儿班的名誉园长。该幼儿班预计9月正式开班授课,从此解决刷布厂自然村没有幼儿园的状况。“我特别骄傲,我愿意用我的后半生努力做好这件事情。”被授予名誉园长的姚橹表示。

【热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学龄前是孩子意识、认知的形成期,因此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很多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仍是空白。“乡村幼儿园计划”就是在这一现状下应运而生,旨在用媒体的影响力、公益机构的行动力、民众的参与力推动乡村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建设,帮助乡村孩子们构建五彩童年。

【应用角度】“希望”“骄傲”“成长”“乡村教育”等。

5.李炜:公益是做不完的

一、“我从未见过那样的宿舍楼”每个人的小时候都会被人帮助过,被人帮助过的感觉每

个人都会体会到。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的希望,用我一点小

小的影响力,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事情,是我目前要做

的一件事。

我去过贵州一个村庄里的小学校,当我去到那个学校的

时候,我有点被吓到: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宿舍楼是在一

个木制结构的阁楼里面,那边的小朋友就两三个人、三四个人挤一张床,睡在地铺上,而且

- 4 -

他们一年四季只有一床被子。那边很冷,他们一年四季没有袜子可以穿。而且房子还在漏水,还在滴雨。那种环境下你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二、“我常常会骑单车坐地铁”

其实我觉得环保每个人都很容易去做,只要对身边的细节稍微注意一些,比如说少用一些一次性的筷子,骑自行车出门。骑自行车出门既可以运动,又可以环保。

其实我自己私底下,有时候通告结束之后都会去骑自行车,有时候比如说要出去买东西,路途不是特别的远,我就骑单车出去。出行的时候如果遇到早晚高峰,我会选择坐地铁,虽然有被人认出来过一两次,但是这没什么。

三、“公益是做不完的”

我觉得公益就是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更需要你去帮助的人,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公益是做不完的,但是如果能够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到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我目前来讲能够做到的。

【热评】李炜从自己做公益的实际出发,讲述那些还生活在困难之中的人们的处境,引起人们的关注。他身体力行,省用一次性筷子,骑自行车出门,倡导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更需要你去帮助的人,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这是李炜的誓言,也是他做公益的原动力。

【应用角度】“爱心”“低碳生活”“原动力”等。

6. “入遗”的珠算更需要传承和发扬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直到20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入遗”以后,意味着珠算将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

富得到全方位的保护,不过对于这样的宝贵财富,居然早在

2001年,就已经从义务教育课程中取消。为什么会取消,

自然是有各种各样貌似合理的因素,比如 “珠算已在生活

中不常用到”,比如“为了给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毋庸置疑,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算确实

“已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但是如果因为不常用到,便要摒弃之,这显然也是功利主义思想

在作祟,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珠算的存在价值,除了古时生活应用之外,它更体现出一种文

- 5 -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篇四

高三材料作文例说2015

【材料作文】

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1.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

自主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表现为“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

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新材料作文,从表达方式上大致分两类;论述类和叙述类。

论述类材料(含名言类)已做部分作文回顾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审题

夜晚——黎明

黑暗——金光(光明)

困境,逆境,挫折,困难,失败的遭遇……——希望,成功,有用的、美好的东西…… (不良体制,强权——理性,智慧,人性的真善美,民主自由)

黑暗是口袋——黑暗给人束缚、局限,带来威压,看不清出路……

黑暗口袋里盛满金光——黑暗中装载、孕育着光明

2、立意

黑暗中孕育着光明

夜晚的黑暗中看到黎明的金光

黑暗可以转化成光明

夜晚过后是黎明

(夜晚黑暗与黎明金光的关系:并存,转化,先后,隐显……不必细究,自圆其说即可) 偏题情况(四类卷)

抓住机遇

透过现象看本质

3、论述

两者搭到,关系论述准确到位,事例恰当、新颖,分析贴切。 一类

鼓励有思想性、 深刻辨证的文章。

两者搭到,但关系分析得比较绕,不太到位,事例合理,有一定分析。 二类

谈及两个概念,事例老旧,事例与观点若即若离,缺少与观点的勾连 三类(基准49分) 论“怎么办”的情况:怎么做才能在黑暗中看到光亮?{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坚持,信念,耐心,勇气,审时度势……

看论述过程中有没有扣住关键词展开,不能撇开黑暗与黎明金光单论上述某一点。{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在同等情况下,能紧扣围绕核心词论述的,分数酌情提高,反之,则酌情下压。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有人说,成大事者当胸怀天下,不拘小节。

一、审题立意

1.对材料的基本理解 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小事做起的”。语出老子《道

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② “细节”和“小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小节”指与原则无关

的琐碎的事情。

{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2.立意参考:

①注重细节,方成大业(伟业);

②成大事者当胸怀天下,不拘小节;

胸怀天下者,既要注重细节,又要不拘小节。

3.偏题

仅谈“胸怀天下”、“积累”、“细心”、“宽容”、“大度”、“眼界”等。{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4.注意点

有的作文题目似乎过于宽泛、不太准确,但行文主体符合立意。应注意酌情扣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审题立意。

审清要求多向辐射:写作要求是“选好角度”,言外之意不止一个角度。名言中的两句话运用“由果溯因”法都可以作为立论的角度,还可以综合分析两句话的意思,得出第三种立论角度。本题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多向辐射法和由果溯因法结合起来运用。

角度一:第一句话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由果溯因立意:因为这样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这是探究的需要,探究事情表面下隐藏的本质;因为这是反思的需要,反思事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进行探究、反思,才能得到提升,获得进步。立意:“主动探究”“善于反思”。

角度二:第二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是“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等。

由果溯因立意:这样能实现梦想,能打破常规,能创新,能开拓进取,能与时俱进等。 角度三:从所提供的材料的两问之间的辩证关系去立意。第一问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问针对“从未发生的事情”,是“梦想”的内容。二者关系:“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勇于追求梦想”,这就是最稳妥的主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秋日,你没有理由沮丧;春天,你也没有理由骄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

1.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

“秋日”“春天”有比喻、象征义,“秋日”喻指历经的一些失败、困难、挫折等不顺的境遇。“春天”喻指历经的一些成功、辉煌等顺利的境遇。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在不顺的境遇不应该沮丧,后一句强调在顺利的境遇不应该骄矜。综合而言,无论顺与不顺,都应积极面对,理性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主体对象不仅仅是“人生”“生命”,也可以是“自然”“文化”“艺术”等其他话题,材料表达的是对各领域诸多事物、要素发展趋势的宏观思考。

3.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

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一话题来确定立意。从“人生”“生命”“社会”“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秋日”“春天”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可就第一句话写:处逆境时,没有理由沮丧,所要做的是乐观思考,积极应对。也可就第二句来写:处顺境时,没有理由骄矜,要清醒认识到成功、辉煌可能只是暂时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辨明方向。也可就两方面来写:无论顺与不顺,均要积极面对、理性思考。如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顺与不顺的变迁或必然兴盛或必然消逝的慨叹。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前后两句话平均用力,造成观点不清、重心不明。同时,不能仅仅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必须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在细腻中挖掘真情,在思辨中显现灼见。

注意:只写心态而不涉及“秋日”、“春天”的比喻义,视为不切题;把“秋日”、“春天”理解为外物,如不因外物影响保持淡然,视为偏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中国大事件的作文}.

1.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

上一篇:二年级有关合作的作文
下一篇:中考英语作文teamwork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