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8-12-28 点击:
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篇一
2014年中考作文审题专项训练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2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
复习目标:
1、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
2、运用审题方法审题,并完成写作。
复习重点:
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并完成写作。
复习难点:
具有比喻义的题目审题,拓展思维。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宋朝绘画之风盛行。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考生作画。画作中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然而,宋子房认为这些画作都很平庸,其原因就是不切题,因为最关键的“藏”字并没表现出来。那“藏”该如何表现呢?(学生尝试作答)
一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就把“深山藏古寺”之“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正抓住了“题眼”,即能集中传达旨趣的关键字——“藏”。审题审得准、立意立得妙。作文如作画。作画要审题,作文更要审好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本节将引领广大考生围绕命题去探究内容确立的诸多可能性,并最终确立自己所要表现的内容。这个过程在考场上不可能很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还需要我们平时长期的思维训练。
二、聚焦瑕疵
不少同学作文时,把老师反复强调要认真审题的要求置于脑后,对作文题目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对题目一“望”即止,便匆匆忙忙动笔为文,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学后我们的2月月考作文题是《升起心中的太阳》,有部分同学集中笔墨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其实就审偏了,审成了《心中的太阳》。
二、原题回放
我们先来了解考场作文命题的几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我们济南市近几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小结:纵观济南市新课改以来的作文命题,大致呈现出逐渐向命题作文集中的特点,可见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个重要题型。因此,可以说,命题作文能否审好,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三、方法导引
1、审清文题中的修饰语
题目中有一些修饰语,对作文有具体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加以注意。如《可喜的变化》,分析:“可喜”二字对 “变化”起了限制的作用,“变化”有两种:好的变化,坏的变化,修饰语规定了必须写好的变化。文中还要用富有表现力的材料写出变化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写变化后的情景,对比中强调后者,才能突出“可喜”之处。另外,文章还应有适当的议论,以便点出“可喜”的深刻内涵。
练习一:《温暖的时刻》,分析:“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2、审清文题中的限定词
题目中有一些限定词,对作文有具体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加以注意。如:《我终于战胜了„》,细心地考生一眼便可见出“终于”二字是题眼,文章的重心不在对象,也不在结果,而是应放在过程上,充分详尽的书写过程,淋漓尽致的表现“终于”才能做到审题“准确”。相反有不少考生用了大量篇幅大书特写自己的弱点,而忽视了战胜弱点的过程,详略不当,事倍功半,有的是幡然悔悟、有的是自我猛省,都是突然战胜弱点,缺少一个足以说服人的过程,其实弱点是不容易战胜的,往往需要一个反复跌宕的步骤,平铺直叙的文章很难上一类。
练习二: 2001天津中考试题《我的另一片天地》,“另一片”应理解为主流生活之外的业余爱好,此外,同学们为了独辟蹊径,不妨在“天地”这个多义词上作作文章,打开视野,展开联想。“天地”可以实指某个地方(篮球场、图书馆、游泳池),也可虚指精神领域心灵世界。这样既审好了题目,又抓住了行文的突破口。
3、审清题目前面的引导词
命题作文前的引导词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引导词?其实,引导词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习作思路的方式,因此,审清引导词,然后和自己所审题所发现的信息互相印证,就能知道,命题作文该写些什么。
如: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 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 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分析: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点示立意角度,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 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练习:(上海07年中考语文作文)“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分析:同学们不仅要从中把握住这一天的特征:“不同寻常”或 “不同凡响”,更可以从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作文可以写一整天发生的事,也可以写这一天中“某一时刻”发生的事,关键是要能借助有效、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真切地反映为什么这一天是“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
4、审清题目中的副词
“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
重视。
例如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只能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和要求。
练习:《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5、审清文题中的有比喻义、引申义的词语
(南京市,全命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分析: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练习:2000年的《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也”,是针对那年阅读文章《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而言,是以读引写;“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6、审清文题中的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我参与,我快乐”,分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练习: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7、审清文题中的谓语
主谓式短语的题目“题眼”主要是谓语,如:《下雨天,真好!》,谓语就是“真好”,它限制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必须紧扣“题眼”选择材料,选择好了材料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的品质,又可以表现一个群体的品格,还可以反映社会的新风尚,更可以反应社会改革的新面貌。在行文中要创设“下雨天”的情景,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有的考生可能会在“下雨”上花较多的笔墨,对“好”却一笔带过,只是在文章的最后点题时有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的内容支撑,“真好!”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样安排详略,显然偏离了题目要求。
练习:
8、需要强调的是: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
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四、作业:(当堂训练)
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五、向同学们介绍一则对写作文十分有用的“口诀”:
题目要求先搞清,标志题眼要辨明;明确题旨和范围,确定体裁和人称;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与环境;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处任你行。
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篇二
2015中考语文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中考记叙文作文审题训练}.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