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8-12-15 点击: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篇一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点评

所谓政治思想,不过是这政治或者说王权或君权如何产生,又如何运转的——运转当然是你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还有法律治理或是统治这个国家(天下),说具体一点就是治理或统治这个天下的芸芸众生。就前者而言,就是先分封天下的分封建制,这个政治制度是如何实现的,同时又是如何运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帝国制(皇帝制,秦以后)也就是这郡县制是如何建设的,又是怎样运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这个帝国制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的——儒教立于思想纲常,法律立于国家制度外予以规范。至于到了近代西学东进,一套政治思想(共和、民主、法治)进入中国,冲击中国的政治体制,却引发不断的政治变故,最后还是强权政治那一套管用,中国的政治体制以一套新的意识形态为精神纽带,建立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进而达成了国家的秩序与稳定,而后开始了治国的一些列现代化的经济政策——工业化的生产力加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最后在强权的支配下通过改革开放达成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政策,至于法律那当然是要适应这个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可因为这个党国体制的存在,法律作用的上升十分缓慢,且还要受制于权力的支配。 就那个先秦古代分封制时代,中国基于游牧还有渔猎经济转向,人民确立了因地而居的小农生产方式,这就出现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分封制的治理如何进行的,虽然政治上以分封确立了,但国强与民富如何实现,换之于政治上如何治理了,这时各类治国思想应时而生,什么农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墨家,它们共同回答的问题是,国家如何不打仗,国家如何强盛。 经过春秋、战国大混战,国家统一于帝国政治的秦朝了,这国家这么大如何不乱就是永保秩序与统一,还有这个政治与人民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了,于是废除封建成了历史的选项,这靠法家的思想,但法家太过猛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得天下处理与人民的关系,采取黄老思想无为治国,国力大增,可分封形成的政治紧张出现了,只好在汉武帝时彻底铲除。正好,边患的问题突出了,是安抚还是剿灭,汉武帝有了财力,也有了政治统一,无力剿灭成了既定国策,可过度消费民力,导致社会矛盾异常紧张,他汉武帝晚年不得不反省了。 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庞大的帝国(人多、疆域大)、农耕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与民族关系、如何确保帝国政治行王道、去霸道、有序运行上面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主张了,不过时代的具体背景不同,这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如宋朝商业发达、文化发达,莫不与帝国的开国者赵匡胤扬文息武直接相关,但恰恰又碰到了一个或几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建国与宋对抗,于是如何处理与辽金西夏的关系成为极重要的国策,这个政治思想就要体现了。 至于明清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各自运行了两百多年,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内政,国家的政治思想早已在前人的不断总结中日渐成熟,没有了创新,也就只好支配这个帝国政治与农耕经济互为表里的运行,只有外族更先进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冲击爆发出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了 ——梁木生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篇二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

中国政治思想史

导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了解)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

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系统。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

2.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

社会模式思想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思想,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范围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就先秦情况看,这一类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设计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孔子的“有道”之世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境界,荀子的“王制”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研究和分析社会模式思想和理论,应该是政治思想史重要内容之一。

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国家和法与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我们从先秦政治思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区分,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

4.伦理道德问题

不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这一点在儒家那里表现得十分突出。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内容。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现,这是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比如关于进谏、纳谏、庭议、兼听、独断、考课、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乃以人文化成天下。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

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模式: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1.人际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群体和谐

群体和谐:一是指国家、社会对民负责,以民为本,将爱民、重民、富民作为基本治国方略;二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要树立群体意识、人对群体有责任感、义务感和奉献精神。

3.天人和谐

“以和天人”、“统和天人”。主张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即一种自然和谐。

三大和谐的关系:人际和谐是基础,群体和谐是核心,天人和谐是最高境界。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和。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特点:“儒道传而墨法废”。儒家政治思想逐步成为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汉朝董仲舒、汉武帝;唐朝唐太宗。

传统文化经典:董仲舒《春秋繁露》;五经博士注解五书:《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完善的主要标志:一是宋明理学政治思想。代表人物: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湖北黄皮人)、朱熹、王阳明;二是宋代功利政治思想。代表人物:李觏、政治主张:反思中国政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五)思想转型期(近代历史时期)

特点:形成中西方文化冲撞,传统思想向近代性转变。

政治思想:一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二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洋务派、改革派、戊戌变法思想。

(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终结,出现了辛亥革命政治思想。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

(一)究天人之际

天人之辨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石性的命题。 “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 人的关系。

1.殷周天命观

最早是对神和天的盲目崇拜,周文王打败商纣王,夺去天下,被公认为是天意,是一位天命人物。

思想家们的天命观:天命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是人世间的最高主宰,人世间的军往事奉天之命,代天理政,君权天授。

孔子的天命观:修己而体认天命。

天命观源于殷周之际。认为天命是指上帝的意志和命令,统治者奉天命作为统治的根据。儒家天命观有两个含义:一是继承殷周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上帝意志和命令,君主代天理世,君权神授;二是认为天命是自然界的必然性和自然规律,人可以利用天命为人类造福。

孔子不相信迷信,但继承殷周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强调人事上修己而体认天命,与天为一。

董仲舒的天命观:“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董仲舒继承殷周的天命观。“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天任德教不任刑罚,君主应当行仁政,“天之任德不任刑”。

韩愈认为人命决定于天命,圣人受命于天,天命是有神灵的,能赏善罚恶,主宰人间的善恶祸福,用天命观为儒家仁政道统和封建道统作论证。

司马光认为,天命是人世间最高的主宰,人的富贵寿夭贵贱由天命所决定,圣人承天命制定礼法,有君臣父子之别,设人伦之序。“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

天命观的第二层涵义,以荀子和柳宗元为代表。

荀子认为天命是自然规律。天与人各有职分,人可以胜天,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从而为他的民本观,义利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柳宗元强调天人不相干预。天即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事也有运行的规律,天人各行其是,圣人之道就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利于人,备于事”,而为其民本观进行哲学论证。

小结:天命观是殷周之际的观念。儒家继承了天命观,衍生为两种相反的涵义:一是天命有意志,天主宰一切,君主代天行政,从而以神权为王权作论证。二是修正了殷周天命观的神权性和意志性,视天命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人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性造福人类,为民本观奠定了基础。

2.自然天道观

儒家的天道观,到了荀子手里就变了质,即由有意志的天变为自然的天、物质的天。这中间显然受了道家自然天道观的影响。道家的“道”是指本体而言,那是不可思议并不可言说的,因而是观念的、神秘的。然而,道家的自然史的天道观中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和孔、墨的天道观比起来是进步的。荀子扬弃了道家的神秘的“道”,撷取了其中的自然观点,因此,他所谓的“天”,不是孔、墨的有意志的天,而是自然的天;不是道家的观念的天,而是物质的天。他不但不把天当做人格神看待,翻转来还要把天征服,把天“物畜”起来。

天道观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思想。春秋时期,天道多指天象变化,并含有推算人的吉凶祸福的迷信成分。老子把天道赋予了本体论的含义。本体论方面的抽象思维是老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的突出贡献之一。

儒家提出与人道相联系的天道观。其含义既有指的是神秘的必然性,又有指的是客观规律和法则,不同的思想家,对天道的说明不尽相同,但相同之处就是都以天道与人道相联系,为儒家治国主张进行哲学论证。

孟子主张,以人道上的主观修养,求得与天道的必然性相一致,旨在为仁政观进行论证。

陆贾认为,天道生养万物,圣人效法天道而立人道准则,制定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秩序,天道与人道是合一的;天道运行有规律,圣人贤君应行善政以适应天道。

张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即自然,从民情可体察天道,强调民心可谓,民情之重,主张天与人合而为一,其目的是确立人的地位,从而为其民本观奠定哲学基础。

周敦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运行,阴阳生长万物,圣人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效法天道,以仁义化育万民,从而为儒家仁政观奠定哲学基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小结:儒家天道观从抽象思维角度论证了世界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总体而言,比天命观更加精深了,儒家哲学思想从继承殷周天命观发展到天道观是理论思维的一个飞跃,摆脱了神秘主义天命观的人格神的原始形态,走向了理性思维的道路。儒家讲天道与人道联系在一起,讲天道是为人道立定准则,为儒家治国方略进行哲学论证。

自然天道观摆脱了殷周时期的天道的原始形态,走上了理性思维的道路,讲天道与论证人道结合。

3.理学天理观

天理观是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之前的天理概念多指自然法则,如庄子讲“顺以天理”,韩非讲“不逆天理”,《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理学讲的天理是一种神秘的宇宙本体。通过对天理的论证,把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永恒化,天理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准则。

二程认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天与人是合一的,圣人遵循天理治理天下,“圣人奉天理物之道”,从而为其仁政思想进行哲学论证。

朱熹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主宰,是万物的最高原则,治理天下必须遵循天理的准则。“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的天理观为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陆九渊心学体系下的天理观:心即理。为其仁政观奠定基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阳明的天理观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去人欲,存天理”达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的修养目的,从而修心、成圣、治国平天下。

天理观小结:宋明理学的概念。兼容了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天理观是理学思想体系的宇宙本体论学说。天理观的理性思维程度更高,论证的方法更精

深,是在天理与人理合而为一的理论形态下为儒家修身治国进行哲学论证。

总之,儒家治国方略的哲学论证,以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为核心而展开,从本体论角度为儒家治国方略奠定理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下,论证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论证了人的重要地位和能动性,论证了人事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论证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人理与天理的统一,从而为儒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义利观进行哲学论证。

(二)明修身之道

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1.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论的宗旨:探讨人性本质、来源,由此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先秦的人性论:强调性之修养,以致善界。

孔子的人性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理论:基本观点是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汉唐的人性论:品级层次之分,为了修养,提升层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感情欲望很少,不教而能善。斗筲之性,感情欲望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中民之性,虽有感情欲望,但可以为善为恶。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叫做性。因为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人则是愚昧,不能受教育。

韩愈的性三品:认为中性可为上下。

宋明的人性论:分两种人性,在于强调后天的修养,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张载的两种人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朱熹的两种人性理论:“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也”。

2.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本途径

宗旨:解决如何通过后天修养恢复和保养先天的善性。

孔子提倡内省的修养方法,即“志于道,据于德”两个方面的修养。道之行为规范和准则,德之情感和信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内省方法:“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荀子的修养论为“化性起伪”。化性即教化,起伪即礼仪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修养,用人为的礼仪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3.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境界论的宗旨:解决修养目标、人生理想的道德境界,指明人生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

孔子的“仁”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王守仁的心学境界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篇三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曹德本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A

2007-07-05 17:29

绪论 几个概念及学科定位

一、政治思想内涵(政治学定义)

1、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总称。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

政治心理是表层、感性方面的,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反映,最直接的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愿望、信念等。

政治心理的特征:自发性、个体差异性、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2、政治思想内涵

(1)含义: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和,包含着政治认识、政治判断、政治标准。

(2)特征:是阶级政治的要求;是理性思维的产物;相对独立性。

(3)结构

A内容结构

关于对人的研究:人的本性本质的研究(属性);对人需求的研究(利益需求、精神 需求、自然和社会属性需求);对人的社会过程的研究。

对人存在的政治体系的研究:对政治体系产生的研究(政治生活的起源、政治权力的来源);对政治权力及其组织结构的研究;对政治过程的研究。

对政治发展的研究:政治变迁的原因;政治理想;政治方式、途径。

B思维结构

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

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

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

C理论层次

单一性的政治理论;

专门性的政治理论;

综合性的政治理论。

D政治思想的类型

从政治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发展上,有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

从思维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二、中国政治思想学位定位

1、研究对象

(1)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政治哲学与伦理政治的紧密结合;

(2)研究对象: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理论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治平”学说。{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2、中国政治思想的文化模式:和谐文化模式

(1)人际和谐,三大和谐的基础,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有序、友爱、真诚;

(2)群体和谐,三大和谐的核心,探讨国家、社会对人民的关系,爱民、尊民,人民也要爱国,维护国家的利益等;

(3)天人和谐,三大和谐的最高境界。

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宏扬中华民族精神;

(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四、中国政治思想的文化体系

1、究天人之际: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

2、明修身之道:理论基础,基本途径,思想追求;

3、施治国方略:义利统一(伦理准则),贤者治国(关键环节),民本文化(核心内容)。

4、求天下为公

民本文化、民本主义、君主主义、民主主义

1、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民”本“君”主。

2、民本主仪与君主主义

政治体由(臣)民与君组成,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在这种思想上形成民本主义;从历史的角度,强调“君”及君主品行的重要性,则形成君主主义。

倾向 体现在治国的方略上

重“主”轻本 尊主安国

重“本”轻主 惠民安国{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两者并重 尊君爱民

3、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

民本主义 民主主义

关于君与民关系的起源问题 由上天决定的 契约关系

责任关系 “君”对天负责 统治者对“民”负责

“民”在国家要素中的地位 民是构成政治体的要素 从自然角度,理解为人口、土地、环境 主权在哪里的问题 主权在君 主权在民

第一章 商、西周神佑王权专制思想

第一节 先秦社会特点

一、早期国家制度安排

二、春秋战国时期

宗法分封、世卿世禄——官僚制

第二节 商代神祖崇拜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

一、上帝权威和祖先崇拜

帝作为最高的神,天上有帝、人间有王

帝祖关系:帝祖二元——帝祖合一

二、王权专制

“余一人”承天、继祖、救民

第三节 周公尊天敬德政治思想

一、尊王敬天的政治观念

修正上帝(天)的绝对性,周公以上帝绝对性为精神保护伞面队现实:

1、“惟命不于常”,对上帝理论的修正;

2、依“德”求民主,对天命观的修正;

3、以民情视天命

二、敬德、保民、慎罚(明德慎罚)

以“德”来阐明天意,以“德”的发展情况来说明朝代的更替

1、“德”的主要内容

(1)敬天;(2)敬祖;(3)诚心诚意接受先哲的教诲;(4)对小民要怜惜、怜悯;(5)慎行政,尽心治民;(6)无逸;(7)行教化;(8)做新民;(9)慎刑罚;(10)尊王命。

2、保民的态度

强调治民的态度,以保的手段?(yi)民

3、怎么保民

(1)不要贪图安乐;(2)慎行政;(3)体察民情;(4)把民众当作自己的镜子,以民为镜。{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4、慎罚:以德为本,以罚为补

(1)依成法成典用刑;(2)注意罪者态度;(3)出于善,忌借机肆虐;(4)判刑忌匆忙。

第四节 天子独尊

强化天子的权威

(1)把王说成是上天和天的人格体现,“天之元子,民之父母”;

(2)强化尊祖敬宗的观念;

(3)宣称天子至德。

第五节 两周后期政治思想的修正

一、邵公论弥谤

口之宣言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二、伯阳父(甫)论“和”与“同”

1、周弃“和”取“同”而亡,“同则不继”;

2、和:“以他平他”,事物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政治上要君臣相“和”;

同:事物的单一性

思考:求同存异与“和”的关系。

第二章 以伦理为中心的儒家政治

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1、崇先王之道(尧舜禹);

2、以六艺为法(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3、崇尚礼仪(以礼治国,以礼来区分君臣、等级等);

4、有基本范畴(仁、义、礼、智、忠、孝、信、爱);

5、宗师孔子。

第一节 以仁为中心的孔子政治思想

政治伦理教育,以培养官僚为目的;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一、政治理想与统治者的自我认识

1、政治理想——有道

特点:(1)注重礼制,所有人都该遵循礼制的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2)“分”中注重“仁”、“和”,“礼之用,和为贵;“别”中求“和”,不同中求得和谐。

“仁”的内容,中心思想是忠恕即爱人,体现在政策上就是:(1)富民足君,“使民有时”、“敛从其薄”、“节用”;(2)先德后刑,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先富后教、先惠后使、先教后杀。

2、理想国——尊“五美”、屏“四恶”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恶,慢令期至谓之贼,出纳之吝谓之有习。

二、伦理政治与专制秩序

1、伦理原则

(1)关于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兄弟、朋友;

(2)如何处理上述关系:讲仁、讲义、讲忠、讲恕、讲智、讲勇、讲温、讲良、讲恭、讲俭、讲让;

(3)礼、仁为纲:礼是处理关系的行为准则,仁则是精神指导,包括克己、爱人、复礼。其中的克己又包括以下方式:修己、约束、自戒(色、斗、得)、自讼、自省、自责、慎言、慎行、无争(最彻底的方式)。

2、政治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1)关于道德与刑政的关系,道为主,刑为辅;

(2)把政治的实施过程看作道德教化过程;

(3)君臣关系要以仁、义、礼、智、忠、孝、信、爱来维持;

(4)从事政治的人首先要进行道德训诫。

3、保守边际平衡政治思想

政治思维:(1)中庸、执中,用“中”,即按照一定标准达到事物之间的平衡;

(2)避“过”与“不及”,保证事物的质;

(3)无可与无不可。

“六好”与“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第二节 《中庸》《大学》修身治国思想

把圣贤政治、道德政治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强调个人本位。

一、关于修身之道

基本特点:向内作工夫,有内而外。

向内:(1)顺性,顺着本性而行,即“道”。通过“诚”即强化道德意识、修身而达到顺性。

(2)诚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理由:(1)把己、家、国归为一种系列关系,存在内在统一性,以孝为先、尊祖,孝是中枢;

(2)各种道德关系中修身作为中心环节;

(3)道德与人的关系中,人是道德的体现者;

(4)人在政治实体中是最有活力的主动因素;

(5)只有修身,才能正确处理好德与财的关系。

第三节 孟子仁政思想

一、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1、性(大性)善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四心)

恻隐之心(核心) 仁

羞耻之心 义

辞让之心 礼

是非之心 智

小性: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

2、仁义礼智与人性善(仁是中心)

(1)仁义礼智与人性四心;

(2)仁,突显在行动上,由己及人,由亲及疏,“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人路”,人的行为规范,从兄、敬长、尊君。

礼,也是行为规范,揖让进退之类,仁、义的外在体现。

智,明辨是非。

3、人同类说

一切人都属于同类,圣人与民同类。

(1)含义:人区别于动物,在自然界自成一类;人之所以同类,有重要的统一性,即人性的善。

(2)评价:冲击了原先君臣上下等级严明的观念,提高了一般人的地位;把仁义的地位提高了。

(3)实际与理论差别的原因:由于人性的内在原因引起,大性与小性、本性与欲之间存在冲突,加之外在环境的影响。

如何克服人的“欲”——尽心存心,A保住良心(四心),B与“放心”(欲望压倒良心)作斗争,寡欲。

4、人心分化、等级

以性、道来区别君子与小人、阶级划分、劳心与劳力

二、仁政说(王道、王政、先王之道、尧舜之道)

1、理论前提——性善。

2、内容(通过政策来说明):(1)给民以恒产(措施:制民之产,恢复井田制);

(2)赋税徭役有定制(平均地税,不违农时);

(3)轻刑罚;

(4)救济穷人;

(5)保护工商。

三、君臣、君民关系

1、君权神授、君主品质

王位不能私相禅让;君主要成为道德的楷模和表率,“身正而天下归”,与“匹夫”为友。

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一治一乱”,认为圣王、暴君决定历史。

2、臣的作用与君臣关系

(1)臣的作用:“不用贤则亡”,“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尊杰使能,贤者在位”。

(2)君臣关系:A事君要以道义为基础,不能一味对君主顺从;

B臣要有大丈夫精神,为道义而献身,不为权势而低头;

C反对君主无二。

敬王表现在讲不讲道义,而非一味的顺从、唯唯诺诺;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主可以向臣子学习;权力、道德、知识形成相互制约圈。

3、义利关系与得民之道

(1)对于统治者来讲,先义后利;于民而言,先利后义。

(2)民贵:A民的向背关系国家的兴亡;B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

(3)得民之道:A得其民要得其心,抓住民欲;B考虑民的喜乐,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四、王道、霸道及其统一

1、王是作为统一的君主,而霸则指诸侯;

2、王道即仁政(得民心、行德、服民),霸道即以力取人;

3、战争应该是以仁伐不仁,以仁义为基础。

五、荀子的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篇四

中国政治思想史平时作业四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一 ( 第一至第五章)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ABC 3、ABCD 4、ABC 5、ABC

6、ABCD 7、ABC 8、BCD 9、AB 10、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军事技术 2、评议时政 3、平均主义 4、技术 5、中学为体

6、和戎 7、人性平等 8、自由 9、《革命军》 10、政权问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 为什么说洪仁玕被称为中国近代提出法制观念的第一人?

答:洪仁玕认为,治国必以法制为先,他把健全的法制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足显法制的重要。洪仁玕还强调国家官员带头守法。(4分)

洪仁玕的法制思想有感于当时天国内部任人唯亲、奸佞弄权的吏治现状而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洪仁玕的法制观相比传统论者特别是法家的论述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法制”在洪仁玕《资政新篇》中不再等同于刑法,而主要着眼于建立和健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强调法的遵守,这中间有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法制观转变的迹象,在这个意义上,洪仁玕也被称为中国近代提出法制观念的第一人。(8分)

2、简要评价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变法主张

答: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变法思想,从主观上讲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这是其反动的一面,但事实上,对于当时内外交困的中国社会来说,通过变法求强求富也是唯一出路。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所谓的“同治中兴”。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主张代表了当时中国比较先进的思想。(6分)

但问题在于洋务派只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却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恰恰在于他们所坚持的封建制度。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击碎了李鸿章等人“自强”、“求富”的梦想,也证明了仅仅在器物方面学习西方并不能救中国。(6分)

3、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答: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能显示其所属的阶级特点和所处的时代特征的部分,是近代先进思想家提出的经济纲领中的一个最重要最先进的方案。(2分)

民生主义的内容: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2分)

民生主义是旧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最先进和最完善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也是近代第一个把土地问题和发展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纲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革命派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主义束缚,发展工商业的迫切愿望。(4分)

它的局限性在于,它缺乏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内容,它没有看到,中国的土地革命首先要打倒农村的封建势力,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同时,它还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去争取地主的土地,因此,不可能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民主革命,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魏源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评价。

答:魏源政治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除弊图强的社会改革主张,二是针对外侮的反侵略思想,三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每个要点2分,其余6分视论述酌情给予)

魏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尤其是主张开放、学习西方的思想,在当时成为一种进步的思想。他把目光从古代经史典籍转向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生产技术;从夜郎自大转向向西方学习,这种开放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创榛辟莽,前路先驱”。(5分)

2、如何评价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答: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未来大同世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首先,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按老分配,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3分)

其次,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人人平等。(2分)

最后,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2分)

康有为《大同书》中直接全面地论证叙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所设想的美好的大同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的大同社会只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而且他的这种大同思想也存在矛盾。(4分)

大同思想虽然是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空想,但它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却 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康有为所生活的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这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个别的枝节问题,而是复杂严重的根本问题,要求人们去解决,这使得真正的思想家要重新、独立地思考这个世界,给出自己的答案。第二,《大同书》的内容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的方式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康有为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第三,《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6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篇五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是重在调节?

周公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表现在

①对传统天命观修正;周公根据周初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

1、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不变的。 2,、周公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周公认为,君主是由天选定的,选择的标准是德行。

3、周公主张以民情见天命。即上天的意志可以通过民情表达出来,通过体察民情可以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公的思想代表了早期政治家对于政治兴废,社会变革的规律性认识。

②施政指导思想:“惟命不于常”意味着任何已经得到了天之大命的人都可能失去天命的眷顾,因而当政者要有一定的政治危机。这实际上提出了推行治国的积极政策,以及改善政治状况的必要性。

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等等。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作业}.

保民:就是处理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慎刑罚:意为要刑罚适当。

慎刑罚要点有三:要根据成法成典用刑,不能随心所欲;用刑时要考虑犯罪者态度。施用刑罚根本目的是惩恶扬善,维护正常统治秩序。所以用刑要出于善心,判决罪犯要慎重。

周公根据周初的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提出了德的思想。主张按照德的要求,敬天、敬祖、明德、保民、慎罚,调节处理好统治者与民、与天的关系,以上得天助,下得民和,最终确保周朝统治的长期延续。

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1、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注重的是政治秩序,着眼于从整体上调节社会关系。

总之,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有三个方面:第一,尊崇先王之道。 第二、崇尚礼仪。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治。第三,尊崇孔子。

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为:①礼治与正名。礼治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礼治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的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②仁、仁政。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在理论上阐述忠孝仁义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③德治教化。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针对统治者。

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现实社会政治持批判态度,老子开启其端,庄子继之。态度尤为激进。 1老子从道的本体认识出发,认为道是完美无缺的,对照之下,人类社会政治弊端重重。 2庄子社会批判思想是以其人性自然说为理论依据的。庄子对社会政治政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对政治批判;对心计、知识、智慧批判;对名利欲望批判;对忠孝仁义等道德规范批判。

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礼治使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

述最有特色,作为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等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

1、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所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的尊卑等级,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针。孔子也肯定政、刑的统治作用,但是与礼相比较,暴力和刑罚只能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礼治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民有廉耻之心,能够自觉而诚心地服从统治。所以依照孔子的设想.在治国方针上,礼治是首选。

对个人而言,礼是必须遵行的行为规范。孔于要求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不能超出礼的规定。礼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礼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政治规范,也是孔子建构理想社会的基础。

礼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君主拥有和执掌最高政治权力。孔子向往的“天下有道”正是这样的政治局面。

然而如何进行礼治呢?孔子认为要从“正名”开始。全社会尊卑上下等级名分适宜得当,名实相符,则名正言顺,政事有成效,礼乐振兴,刑罚适中,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实现井然有序的政治局面。从正名开始,到统治秩序的形成,孔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施政思路。

2、荀子认为,礼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世上的物质等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能节制人的欲望,就会导致人与人的争斗,最终引发混乱。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由圣人制定礼,依照等级原则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身份地位与行为,协调利益关系,达成社会政治秩序的平衡与稳定。

然后荀子分析了礼的作用。荀子认为,礼的根本性功能就是分。礼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物以养体,即通过礼义调节人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在物质与人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其二,等级之分。分物并非平

上一篇:为什么语录
下一篇:书法乔迁对联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