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电的对联
来源:经典语录大全 发布时间:2018-09-20 点击:
买家电的对联篇一
关于感恩的对联大全
感恩对联 农房重建春回大地荣万物 新屋落成福临人间泽千秋 横批:不忘党恩 党政同心,福祉同谋,灾后重建襄大业 民生共拓,和谐共建,引来生活领新潮 横批:党恩沐浴 情连灾区润雨露千家旧颜改 全民小康谢党恩万里沐春晖 横批:共产党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横批:春风化雨 大厦落成常念共产党 高楼进住铭记澳门情 横批:大爱无疆 地震无情人有情 乔迁新居谢党恩 横批:共产党万岁 人须报本常思反哺 树若成型叶念归根 横批: 永远感恩 地震无情灾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人间有爱澳门齐心协力千里驰援 横批:感恩澳门。 大爱无疆澳门特区倾力援建 灾后重建灾区群众永志不忘 横批:金莲花开 不遗余力澳门特区对口支援 灾后重建女皇故里逐步恢复 横批:援建情深 澳川手拉手抗震救灾情更浓 川澳心连心重建家园志愈坚 横批:感恩澳门。
党恩护佑民心全向党 天灾肆虐人谋定胜天 横批:一心向党 灾后重建政策好 灾区农家幸福天 横批:感恩祖国 永怀党恩民欢乐 兴业安居村和谐 横批:春风送暖 广告语:澳门援建 大爱无疆 金莲花开 女皇故里 关于感恩的对联精选: 一、 知养育之艰辛; 当发奋以自强。 二、 一片丹心随世古; 千声赞语颂师恩。 三、 永怀党恩民欢乐; 兴业安居村和谐。 横批:春风送暖 四、 人须报本常思反哺;
树若成型叶念归根。 横批: 永远感恩 五、 从教无私,桃李三千承雨露 感恩报国,芝兰四季吐芬芳 六、 农房重建春回大地荣万物; 新屋落成福临人间泽千秋。 横批:不忘党恩 七、 党政同心,福祉同谋,灾后重建襄大业; 民生共拓,和谐共建,引来生活领新潮。 横批:党恩沐浴 八、 志存高远心念同窗情系母校 脚踏实地 放眼未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大展鸿图 九、 上联:李氏导师威名远扬,扬内扬外扬千秋; 下联:大爱育慈恩同再造,造天造地造人才。 十、 上联:时前程回顾 慈母为念 风中白发舍望眼 下联:及后来寻思 老父多累 梦里青春转背身
十一、
上联:今朝二十谢双亲青春潇洒前途无量济济
下联:往日七千感众师辛勤培育恩德有情浓浓
横批:心声流露
十二、
上联: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献五韬六书七藏八卷,发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芬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六艺五经四书三字,抒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培育英才泽披神州。
买家电的对联篇二
献给老师的对联
献给老师的对联
献给老师的对联清风冷月
献给老师的对联
轻舟已过万重山,再回首,恩师鬓斑斑;
煦日普照千堆雪,望前方,桃李已芬芳。
节庆双旬,校生百媚,载舞载歌欢玉局;
龙飞四海,凤纳千祥,立言立德颂恩师。
从教无私,桃李三千承雨露;
感恩报国,芝兰四季吐芬芳。
鳌头荣立时,备念恩师:沥血呕心培学子。曾五更灯火,数载风霜,芳园播爱心,红桃灿放三千树;
鹄志畅抒际,长怀教范:铸魂授业育英才。起九域栋梁,百年事业,绛帐施甘雨,佳节遥呈一瓣香。
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
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
启蒙解惑《声声慢》;
授业传薪《步步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献五韬六书七藏八卷,发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芬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六艺五经四书三字,抒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培育英才泽披神州。
横批:师恩无数
桃李争荣日;
荷兰比利时。
披晨星,戴月露,来去匆匆,风雨无阻,培育华夏万千栋梁;
桃满园,李开花,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喜看国家再度辉煌!
横联:知识无价
执教育人,甘做人梯,以人为本人才俊
从师倡德,常垂德范,立德当先德望高
传道解惑茹苦含辛,似蜡炬春蚕风尚
树人培才鞠躬尽瘁,如苍松翠柏情操
园丁耕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蜡烛燃烧 年华流岁月流金
三尺讲台殷殷之意效园丁作秀爱惜花朵勤浇灌
半生岁月拳拳之心看学子成才奉献烛光总慰欣
一粒种,千滴汗,春播秋收,五谷丰登。
万卷书,百回讲,谈古论今,桃李满园。
春雨润本,春风拂叶,春晖暖新蕾
秋田溢金,秋木流丹,秋果出绿阴。
教诲如涓涓细流点点滴滴终成沧海
引导似步步脚印朝朝暮暮必登顶峰
外语:
会说两国话
培养一代人 横批 里通外国
数学 :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语文 :
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
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理化 :
量杯量桶怎能量老师情谊
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十字联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 点点心血亲育英才泽神州
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作表焉
吸粉尘,铸玉骨,一腔热血耕耘路。
洒浓墨,化忠魂。两袖清风奉献情。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默默无闻育出桃李满天下,{买家电的对联}.
拳拳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
买家电的对联篇三
茶的对联大全
茶 的 对 联 大 全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茶联常悬于茶店,作招徕顾客广告之用。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 “敬香茶”。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买家电的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联云:
爱诗爱文爱画;
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巨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于是将这副联语用良木雕刻,悬挂于店门。据说此联挂出后,大同茶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一联,贴于店门。联曰:
香分花上露;{买家电的对联}.
水吸石中泉。
此联写得很雅致,顾客争先围观,啧啧称赞。酒楼老板见状亦请一秀才给酒楼撰联:
开坛千里醉;
上桌十里香。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有一副独脚联,联云:“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下联至今未有人对上,堪称一绝。
海潮古刹位于城郊西岩山上,唐代兴建,倚山而立,是粤东地区的名刹。寺仙有一泉井,名字叫“问潮井”。独脚茶联就刻在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据说这独脚联出自清代,兴许是某一日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游兴正浓时,喝了用井水冲泡的香茗,乘兴而作的。此后慕名前来应对者不少,却没有一人对上。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联云: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清〃何绍基)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郑板桥笔下的杰作,仿佛看到了山中烹茗煮茶的的张天师,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类比。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买家电的对联篇四
对联的八大禁忌
对联的八大禁忌
在对联的创作或赏析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禁忌需要留意:
1、忌上重下轻
对联忌上联气盛,下联势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例如: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就显得弱了许多。
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
2、忌乱脚
无论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联尾最后一个字若出现平声对平声或仄声对仄声,均为乱脚。是对联大忌。{买家电的对联}.
例如: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其中的深、红同为平声,犯了乱脚的禁忌。
(幻注:对联的韵脚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少数对联反其道而行之,韵脚采用上平下仄,这是因为上下联在表意上前后呈现顺序的需要,以及遣词用字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由于这样的情形在对联中极少出现,这里不再细说。所以真正的乱脚应是同平同仄。)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万事公为先(仄仄平平平)。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声,有时还可通融。(参加比赛当中,最好连此能避免则能避免)
(幻注: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个人认为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完全不必顾忌。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比如连续的三去声,
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4、忌孤平和孤仄
孤平句只出现在句脚是平声字的下联里。同理,孤仄句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
关于何谓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论,下面引用一些老师的话,我觉得足以将本题搞清楚了:
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王力《诗词格律》: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大蒙)
关于“孤仄”一说,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谐,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苏三)
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阳光在线)
孤平是诗律的专有名词.但在联律中,为了提倡音节交替和音律和谐,在提倡马蹄韵的论述中,借用了这一名词并衍生了相对于孤平的"孤仄"的说法.但往往会和诗律混淆而造成不少误区.在联律中确实可以放宽要求,只要音节交替,可以不避所谓的孤平孤仄之说.但要做古体的律诗或律绝,则应遵守诗律.在比赛中,因要区分优劣,当然在联意第一的前提下,符合马蹄韵的得分会更高.故弄明白诗律中孤平的规定还是必要的.
例如: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勿恨人。
这里上下联中的“勿”即不具备特别的强调作用,也不具备不可替代*(可以用“莫”取而代之),那么就属于犯了“同位重字”的禁忌了。
但有两种“同位重字”的情形是例外的,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个别多少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可视为骈句格式在对联中产生的影响而流传下来的一种表现手法。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二是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
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可以随便采用的。
5、忌异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也就是不规则的异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
例如: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此联上联第一字、下联第六字同为“玉”字,属于异位重字,犯忌。
这里要注意犯忌的“异位重字”有别于一种特殊的对联表现格式——换位格: 例如: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与“你”,就是异位互重,属于同字换位。
又如: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这是林森先生挽孙中山先生的联,“一人”与“千古”是属于同词换位。这种类型的换位重字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属于犯忌的类型。
6、忌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部分词语合掌者,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远”对“遥”“夜久”对“更深”等等„„
上下联合掌者,如:“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青波永泄”对“碧水长流”等,表达的均为同种意思,属于合掌。
合掌,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上下联词语同义、句意相近,语意表达上没什么区别,就好象左掌和右掌的形状一样,毫无变化。其所以忌“合掌”是因为对联一般都很短小,要求每个词语都要表达不同的、丰富的内容,内容如果合掌,就会显得字乏意寡。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相似或雷同,若在联中比重很
小,对表达的意境并无伤损的,而采用一些含义相近的词语相对,也未尝不可。
7、忌上下联无关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
例如: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后语,就象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
所谓对而不联: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也叫“隔”。比如:囊无半卷书,心中羞涩;军备几颗弹,国内安宁。这就犯了上下联意隔的大忌。
8、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 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买家电的对联}.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注意:1、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2、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这对自己有好处 :))
(幻注:关于什么叫“失对”这里表达的只是在音律上失对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失对”的全部含义。“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应包含韵律、对仗等关系。总之,对于现在的对联评价,大家不要将“失对”看成仅仅是韵律上的不对应,或者是词性上的不对应。它的含义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
买家电的对联篇五
我收集的春联对联
春联对联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买家电的对联篇六
关于对联的知识
关于对联的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等,是悬挂或粘帖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诗、词的特点,但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也更富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它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也是汉族文学艺术中独有的一大艺术特色。
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作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它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欣赏,也日益为国内外汉学家所重视;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它已流传至许多国家和地区。
对联,一般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的,所以它典雅、精炼、优美。同时,它又是与书法揉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两者互相映衬,更显出一种神彩飞扬、瑰丽典雅的艺术美。
对联讲究练字练意,作者常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以及画龙点睛的手法,为读者创造出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意韵浓郁的各种作品,因而,它能引人入胜,发
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凡思想健康、艺术精巧的联语,更是耐人品赏,永放光彩。
许多联语不但和诗、词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审美意义,而且更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它与诗、词相比,,能赢得更多的读者,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从对联发展史看,它萌发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我国对联的形式,其渊源极为久远。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雏形的对句。
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其说不一。有人认为,最早出现有是五代孟昶的春联。宋张唐英在《蜀☆☆》中记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但这种春联,在当时还只是写在宽约一寸、长约七八寸的桃木板上。又有人认为,后蜀宫廷题联,早已成为习惯,而孟昶不是最早的题联人。到宋代,春节粘贴对联,已成为一种普遍风俗。以后,人们又用纸张代替桃木板写联,这与今天粘贴的春联,并无什么区别。
又据传,把‚桃符‛推广为春联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次除夕前,他传旨:无论公卿士庶,每家门口都要粘帖一副春联。除夕晚上,他还微服出巡,见到五彩缤纷的春联,他非常惬意。当他走到一家庶
民门口时,见没有贴出春联,他很奇怪,一打听,原来这家是以‚阉猪‛为业的,不好意思写出春联贴上。于是朱元璋就精心思索,亲自给这家写出一副对联,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全联并非说出‚阉猪‛二字,但这个‚阉‛字的含义却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而且全联对得工整、确切,曲而不浮。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家门口察看,见门框上仍未贴出对联奉承更觉得奇怪。当询间时,这家主人说:‚因这副对联是皇上的御笔,我贴到神龛上供起来了。‛朱元璋一听大喜,当即赏给这家主人一些银钱。由于皇帝亲自提倡春联,对联这一艺术形式就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不但婚丧、喜庆使用它,一些名胜古迹、驿站茶亭、官署试院、楼台亭阁等处,也都普遍地使用它。
对联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思想健康,艺术性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它绝不是什么小玩艺、小摆设,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特殊艺术形式。它这些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所以,对联会使人获得鉴赏的乐趣,增加各种知识,品味各类书法,同时还能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但要写好一副对联,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还要顾及到对仗和平仄,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和写得好的。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五律、七律)的中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