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9-04 点击: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一
就业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3年,在学校党委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人文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学生就业工作。现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2013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58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2人,社会工作专业28人,公共事业管理(文秘)专业98人。截止2014年1月,我院共联系20家用人单位来我校参加双选会、为12家用人单位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共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岗位二百余个。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协议就业率为99.37%,全校排名第一。其中录用村官5人、考取研究生2人、苏北计划西部计划1人。
二. 我院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工作责任明确、派遣耐心细致——让学校满意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员参与工程,是“一把手”工程,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党政联席会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7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根据实际对就业工作做出调整。早在2009年我们修订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就业工作在我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就业工作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关系。2012年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为由张元华、华学成共同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了就业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几年来,该《意见》已成为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确保了我院就业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工作的有效延续。
在毕业生离校的最后阶段,我们做到耐心、深入、细致的完成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作用,严谨办理毕业生的档案装寄,就业单位及毕业生信息核对,派遣证及派遣费的发放等离校工作,努力做到按时保质保量,使毕业生能够满意离校。我院毕业生离校期间,秩序井然,无一例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全程就业指导、调整就业心态——让学生满意
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涯导航工程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大学生学(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奖赛”,填写“大学生生涯导航手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备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理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特殊的形势下,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有悲观的,也有盲目乐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
们进行就业情况摸底,及时平衡学生就业心态。对那些立志考研或考公务员的同学,学院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生活条件,多方联系学校的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兄弟学院,克服困难专门商借,安排了考研教室,为学生考研、考公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采取个别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平衡就业心态。
另一方面,学院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专栏、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全面细致的指导。邀请校友回校作创业励志报告,邀请专家教授作成长成才报告,邀请知名企业老总做教育指导报告。学院还通过召开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以及对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介绍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政策和方针,让每一位毕业生知晓与当年的就业情况有关的信息,改善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状,使每个毕业生做到居安思危。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开设专场就业指导讲座4次。由于我们实施了全程就业指导,充分重视对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学生求职面试的方式和技巧进行适时而正确的指导,我院的就业工作进步显著,取得较高就业率。
3、 通畅信息渠道、搭建校企桥梁——让用人单位满意
在新形势下我院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市场。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学院领导班子利用各种机会、场合,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他们取得多方位联系,通过校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宣传、推荐工作。2013年,学院共邀请了20家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12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在原有16家固定就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就业基地1个,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在2013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注重企业回访工作。通过回访一方面了解毕业生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双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建议工作,使招聘单位和学生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并提高了招聘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为确保信息的畅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有专人浏览校招生就业网公布的毕业生详细信息,同时利用教职工个人社会
关系,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并通过飞信等方式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将有关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公布需求岗位数二百多个。同时,对于在外实习的毕业生,我们也通过网络、电话等可行渠道在第一时间内将就业信息传递给他们,既使实习生的就业工作不受影响,又保证其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双困”家庭——让家长满意
学院针对不同毕业生的面试、就业协议签署等工作开展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提高录用率。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帮助促成就业意向。对于那些因就业能力低、成绩不理想,特别是那些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足、与多家用人单位有过面试而未被录用的同学,学院及时跟踪,在帮助减缓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心的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落实工作。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虽然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个人信息,力争将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高位。但就业的困难依然存在,不少毕业生对此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同学对面对考研的困难仍准备不足,一旦落榜就不适应,再去谋职就很困难,很容易丧失就业机会。部分同学不能客观的看待就业单位的性质、规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仍会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2、就业指导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力量分散的情况。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技术、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部分老师对待就业指导工作在思想上仍未足够重视。在部分老师中还存在认为学生就业工作就是学工人员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想法,需要学院进一步动员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思路和举措。
1、坚持生涯规划指导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耦合。{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2、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甄别、筛选,加强校园招聘管理,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就 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的撰写能力,加强求职笔试、面试的能力和技巧训练。创新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等,提升就业指导和教育的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关键还要把握未来。在2014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学院将坚定不移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实务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就业率领先的前提下,狠抓就业质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满意度。
人文学院
2014年2月28日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二
就业工作个人总结
就业工作个人总结
纺织服装学院 白仲廉
我于2014年3月来巴音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工作,同时接手纺织服装学院招生就业课的工作,由于那时我院成立不久就业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因此我积极的向石油化工学院和冶金与资源学院就业科的老师学习,向就业处的老师们请教。经过半个学期的工作逐渐熟悉了就业工作的内容和就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方法。
2014年8月在乌鲁木齐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就业指导师培训,使我对就业指导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对于以后做好本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我院学生人数较少,班主任对于就业工作比较生疏,我院领导安排就业指导和就业政策宣传的工作暂时由我来做。按照学院下发的《就业工作系统化方案》按月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政策宣传的工作,认真准备课程材料,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我院15年共有16名毕业生,他们都是阿克苏柯坪县的两后生(技工),2014年6月15名学生,安排到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进行定岗实习工作,期中一名学生因回家结婚,未能参加实习。实习期工资2000元,实习结束后有6名学生继续在这家企业实习,工资在3500元左右。实习单位稳定就业率在40%。其他学生均会到阿克苏柯坪县在当地的超市及加油站等单位稳定就业。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我院领导及就业科教师,积极下企业,积极与企业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期中与巴州金富特种纱有限公司,彩虹服装厂、尉犁县百家惠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积极跑人才订单,为招生工作打好基础。我院12级15名学生已成功在巴州金富特种纱有限公司实习并且就业。
15年10月下旬,我院迎来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就业工作评估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15年7月份假期开始,我院招生就业科的老师加班加点,牺牲暑假休息的时间在校准备考核材料,为此次我校的迎评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经过此次评估工作使的我院的就业工作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化。我院每月都会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宣传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学生对就业择业观念的认识。
在就业工作的开展中,我得到了院系领导及就业处来师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并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更好的完成工作。
白仲廉
2015年12月22日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三
就业个人总结
篇一:就业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3年,在学校党委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人文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学生就业工作。现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2013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58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2人,社会工作专业28人,公共事业管理(文秘)专业98人。截止2014年1月,我院共联系20家用人单位来我校参加双选会、为12家用人单位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共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岗位二百余个。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协议就业率为99.37%,全校排名第一。其中录用村官5人、考取研究生2人、苏北计划西部计划1人。二. 我院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工作责任明确、派遣耐心细致——让学校满意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员参与工程,是“一把手”工程,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党政联席会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7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根据实际对就业工作做出调整。早在2009年我们修订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就业工作在我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就业工作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关系。2012年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为由张元华、华学成共同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了就业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几年来,该《意见》已成为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确保了我院就业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工作的有效延续。
在毕业生离校的最后阶段,我们做到耐心、深入、细致的完成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作用,严谨办理毕业生的档案装寄,就业单位及毕业生信息核对,派遣证及派遣费的发放等离校工作,努力做到按时保质保量,使毕业生能够满意离校。我院毕业生离校期间,秩序井然,无一例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全程就业指导、调整就业心态——让学生满意
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涯导航工程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大学生学(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奖赛”,填写“大学生生涯导航手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备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理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特殊的形势下,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有悲观的,也有盲目乐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就业情况摸底,及时平衡学生就业心态。对那些立志考研或考公务员的同学,学院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生活条件,多方联系学校的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兄弟学院,克服困难专门商借,安排了考研教室,为学生考研、考公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采取个别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平衡就业心态。
另一方面,学院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专栏、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全面细致的指导。邀请校友回校作创业励志报告,邀请专家教授作成长成才报告,邀请知名企业老总做教育指导报告。学院还通过召开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以及对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介绍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政策和方针,让每一位毕业生知晓与当年的就业情况有关的信息,改善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状,使每个毕业生做到居安思危。2013年,我
院为毕业生开设专场就业指导讲座4次。由于我们实施了全程就业指导,充分重视对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学生求职面试的方式和技巧进行适时而正确的指导,我院的就业工作进步显著,取得较高就业率。
3、 通畅信息渠道、搭建校企桥梁——让用人单位满意
在新形势下我院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市场。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学院领导班子利用各种机会、场合,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他们取得多方位联系,通过校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宣传、推荐工作。2013年,学院共邀请了20家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12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在原有16家固定就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就业基地1个,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在2013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注重企业回访工作。通过回访一方面了解毕业生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双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建议工作,使招聘单位和学生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并提高了招聘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为确保信息的畅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有专人浏览校招生就业网公布的毕业生详细信息,同时利用教职工个人社会关系,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并通过飞信等方式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将有关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公布需求岗位数二百多个。同时,对于在外实习的毕业生,我们也通过网络、电话等可行渠道在第一时间内将就业信息传递给他们,既使实习生的就业工作不受影响,又保证其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双困”家庭——让家长满意
学院针对不同毕业生的面试、就业协议签署等工作开展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提高录用率。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帮助促成就业意向。对于那些因就业能力低、成绩不理想,特别是那些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足、与多家用人单位有过面试而未被录用的同学,学院及时跟踪,在帮助减缓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心的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落实工作。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虽然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个人信息,力争将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高位。但就业的困难依然存在,不少毕业生对此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同学对面对考研的困难仍准备不足,一旦落榜就不适应,再去谋职就很困难,很容易丧失就业机会。部分同学不能客观的看待就业单位的性质、规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仍会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2、就业指导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力量分散的情况。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技术、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部分老师对待就业指导工作在思想上仍未足够重视。在部分老师中还存在认为学生就业工作就是学工人员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想法,需要学院进一步动员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思路和举措。
1、坚持生涯规划指导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耦合。
2、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甄别、筛选,加强校园招聘管理,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就 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的撰写能力,加强求职笔试、面试的能力和技巧训练。创新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等,提升就业指导和教育的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关键还要把握未来。在2014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学院将坚定不移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实务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就业率领先的前提下,狠抓就业质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满意度。
人文学院
2014年2月28日篇二: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3班辅导员,我坚持“与时俱进、服务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在校三年期间,该班多次获得优秀班级及国旗班。关于就业主要事迹如下:
一、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明确就业方向
我把职业规划作为这些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并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好生涯规划,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级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主题班会,不断唤起学生们的就业意识,引导学生先进行实习,例如暑期让他们先去工地实习。
二、加强就业指导,切实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改变学生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针对学生的就业困扰,系统剖析社会就业热点,传授学生就业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
三、关注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了解全国行业发展趋势,做好每个学生就业的咨询工作。并策划就业指导内容,开展了系列就业指导工作,包含历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本届就业形势预测、就业心理准备、个人简历的制作、面试与沟通技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及时了解学生去向,建立学生就业动态档案
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档案上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与联系方式,记录学生的实习单位、面试单位等详细信息,并保持动态更新。毕业生工作情况回馈信息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
先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一定有一份工作,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再次就业的资本。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创业。
六、及时向学生传递就业信息、推荐学生就业。
借助校园万人招聘会的平台,从这200多家企业中,挑取合适的学生进行推荐,并帮助他们完成就业。对于一些能力稍弱的学生,我及时联系单位,进行推销就业。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就和我以前带过的毕业班学生进行联系,他们毕竟出去的时间久了,有的也开公司了,让他们帮忙,这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班总的毕业64人,其中2人出国留学,4人专升本,自主就业31人(含国企事业单位5人),学校推荐就业18人,我个人推荐就业9人。实现了全班就业率100%。现在一年过去了,这批就业学生中,工资全部达到4000元以上,并有3个同学分别自己成立了建筑公司。篇三:2013年就业工作总结
树立服务意识 用实干精神促进大学生就业
——2013年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中心
2012年就业指导中心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就业指导有实效、坚持就业市场三结合、坚持就业服务全方位、坚持就业管理上水平;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人才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2013年中心重点抓了就业创业指导、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工作。
下面就2013年的就业工作做回顾和总结:
一、就业指导工作力求以人为本、全面到位
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能够更好的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统计汇总2013年毕业生生源情况,广泛联系用人单位,获取就业需求信息,编印河套大学2013年毕业生信息宣传彩页。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筹备用人单位招聘会,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核工作。
2、下发《河套学院毕业生推荐表》,要求学生认真、如实填好,做好应聘准备。组织用人单位到校园宣传、招聘活动,做好接待、宣传、会场组织等工作。上报我院2014年毕业生数据,编印2014年毕业生信息宣传彩页。到上级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审核。
3、宣传、推荐河套学院毕业生,以求建立良好、稳定的供求关系,并进行毕业生跟踪调研。继续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宣传、组织小型招聘会。
4、根据实际情况召开各类专场招聘会。针对毕业生意向调研结果,展开针对性就业指导。动员学生利用寒假实习期间积极寻找工作。对学院各教学部、系就业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5、毕业生继续落实就业单位。组织好各类专业校内招聘活动。分析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就业率较低的加大工作力度。
6、收集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接收函(要求必须于4月30日前交回就业指导中心),分三批集中办理毕业生的报到证。做好毕业生派遣前的准备工作。
7、发放2013年毕业生报到证,毕业生离校。分多次办理毕业生就业的调整和改派,办理毕业生的档案邮寄。8、部分2013年毕业生,零散交回的协议书,单独到教育厅办理报到证10次左右。
9、根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就业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收集材料、审核证件、整理数据、上报巴彦淖尔市财政局、人社局,争取做到不遗落一名贫困毕业生的求职补贴(每人1000元)。
2013年我院毕业生2609人,签约人数2189人,签约率83.90%,灵活就业363人,灵活就业率13.91%。以上数据是学院自己统计,教育厅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公布。
二、强化基本技能培训鉴定,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方面
2、 毕业生创业培训方面根据巴彦淖尔市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巴政发[2011]51号)文件精神。为了提高河套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河套学院毕业生职业技能。我中心连续举办了1期毕业生创业培训,共培训毕业生18人,有15人取得s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3、 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在就业指导中心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以方便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逐步完善程序,积极拓展覆盖面,大胆探索新途径,使我中心职业技能报名鉴定工作得到了长效发展。全校学生的持证率也有了大幅提高。今年我院共有443名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鉴定涉及有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10余种职业,其中有319个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考生过关率达到72%。{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4、教师资格证方面
10月初,我科室在全院毕业生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发布办理教师资格证的相关信息,耐心解答毕业生的咨询,形成按期及时认定、符合申报条件的毕业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在10月20日—11月5日,我院符合条件的55名学生完成了网上报名,11月6日—11月8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科的老师完成现场确认,确认52名学生符合申请教师资格证并于
11月12日递交临河区教育局核实并通过认定。
此外,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了32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需求。校内实训基地重在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 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共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194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周边省市,涉及各个领域的就业实习基地网络。仅在巴彦淖尔市就有内蒙古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河套酒业集团、秋林公司、紫金矿业集团等实习实训基地120个。为了更好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与区内外31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如我校医学系与北京、天津、东北等地的50多家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我校的高护专业学生因基本功扎实、工作主动积极、能吃苦耐劳而被这些医院爱称为“河套牌”护士,护理专业学生在京津地区创立了“河套牌护士”品牌受到很高赞誉。
三、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坚持就业指导课有实效、就业服务全方位、坚持就业管理上水平。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四
事业单位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 2014年度 )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五
招生就业处2012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201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招生就业处2012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一年来,本人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处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同事的支持下,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尽职尽责,勤恳做事,在较好地完成组织交予的工作任务同时,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下面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予以总结。
一、思想政治表现
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有关重要内容,并深刻领会其中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始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严格遵守教师法,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坚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摆正位置,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断提高责任感,增强事业心。
二、工作能力表现
我深知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工作态度更加关键。我时刻始终以一颗诚挚的心,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对待我的本职工作。今年三月我校干部换届,我被调到招生就业处工作。在调动工作之前,我负责机械学院学生工作,学生工作非常繁琐,而且工作量非常之大。我始终提醒自己学生工作无小事,一定要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调动后,我分管招生就业处就业工作,就业是学生的一件大事。由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始终提醒自己要顾大局,识大体,抓重点带全面,时刻想着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学生一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专业人才市场、网站和中介机构合作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
6、巩固校园招聘主阵地、积极开拓就业新市场。我处继续坚持校园招聘主阵地,完善校内就业市场。2012年,我处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00余场,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位有6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约4000余个。11月17日,成功举办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双向选择洽谈会暨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参会单位多达106家,提供就业岗位约2500个,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者有1200余人,很好的发挥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南分市场”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水电类分市场”的职能。
7、强化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在校生职业实践环节,让毕业生还未走出校门就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锻炼实践能力,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12年我校新增5个就业实习基地。截至目前,我校的就业实习基地已达61家。大部分毕业生认为,通过这种实践教育,使理论与生产实际有效的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参加工作后,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习活动与企业充分接触,顺利实现就业。
8、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我处积极创造条件,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实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力争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针对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同学,我处与郑州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协商,成立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3届非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试点班”,共计321人报名,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了理论培训。试点班的同学有58人报名测试普通话,除1人未通过考试外,其余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毕业生通过全部考核后,持毕业证领取教师资格证,比非试点班同学提前半年获得教师资格证,无形之中就占得了就业的先机。
9、加大就业调研工作力度。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展现我校就业工作新面貌,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
生就业率,11月份我处到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及商丘工学院三所高校进行就业工作调研,通过调研找到了与兄弟院校存在的差距,向校党委提出了关于就业工作的具体改进建议,争取把下一年度的就业工作做实做好。
10、深入推进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由资深就业工作人员、各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组成的就业指导师,对我校全体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共计有268人次,解决了一部分同学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择业中遇到的问题,获得好评。{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11、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2012年度,我处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省就业办组织的师资培训。先后派出7人次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等师资和创业课程培训、北森职业测评人员培训等,促进我校就业专职人员和就业指导教师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2、积极组织毕业生申请创业证,成效显著。创业证对于毕业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毕业生获得国家和河南省的各种优惠措施。经过动员,我校毕业生共办理223份创业证,在全省各高校排名第三,成绩突出。
13、积极主办各级就业指导报告会,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2012年度,我校共举办学校和学院各级就业指导报告会21场,对全体2012届毕业生和大部分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诸如面试技巧、硕士研究生备考、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等分门别类的就业指导报告会,也对大一、大二的同学进行职业定位等问题的指导,针对性强,效果突出,获得学生好评。
14、快捷有效地完成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对于2012届毕业生派遣工作,在2012年6月至8月期间,我处统一到教育厅办理报到证16批,共3240人次,逐一办理违约手续102人次,办理改派手续186人次,145名学生列入派遣计划,回收1033名升学毕业生的协议书并在调档审批表上逐一签字,集中办理了1120名困难毕业生的人事代理以及档案凭条的发放。 往届毕业生的派遣工作。2012年共派遣2010届毕业生51名、2011届毕业生202名到单位,以及2010届145名待就业毕业生集中派回原籍。
15、认真完成2013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审核、就业数据统计工作。我处为全校2013届5860名毕业生逐个核对生源信息,在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逐个进行修改和输入生源地等信息,工作量非常之大。
对2012届毕业生,我处共办理就业周报20次,教育厅月报10次、年报2次;对2013届毕业生,办理就业周报5次,教育厅月报3次、年报1次。
16、协议书的管理和发放。我处从教育厅购买就业协议书后,按学院统一编号制表,为2013届5860名毕业生发放了就业协议书和推荐表,同时为特殊情况毕业生逐一发放协议近200份。
17、选调生报名工作。
个人就业工作总结篇六
就业工作总结
关于我区就业工作的汇报
自就业大厅启动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在管委会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就业创业政策,围绕年度就业工作重点任务,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开拓,锐意创新,开创我区公共就业服务新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一年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一年来,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22人,登记失业117人;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80人,大学生就业见习70人;就业技能培训620人,创业培训74人;新增创业77人,带动吸纳就业54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笔,扶持带动人数16人,贷款发放额340万元;累计托管人事档案690余份,代缴社会保险70余人;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10余人。{个人就业工作总结}.
(二)完善就业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就业政策宣传。组织开展“春暖行动”、“就业政策下基层”等活动,累计发放各种材料4000余份,现场接待咨询1000余人。二是搭建促进就业平台。建立与周边院校联络平台,先后两次组织区内70余家企业参加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毕业生春、秋季招聘会,接收求职人数1745人。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第八届“海洽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洽谈会”、2014年清华大学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与50余名人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组织多家重点企业参加
了2015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武汉站”人才招聘会、滨州学院201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会等人才招聘会,为企业招贤纳士搭建引才桥梁。三是积极开展就业登记工作。累计为2451人办理了就业登记,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2156本。四是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办理劳动用工备案业务2000余项,备案用人单位433家,其中新开户企业128家。五是做好农民工务工动态监测。及时把握农民工发展变化情况,累计完成农民工动态监测上报数据1万余人。
(三)全面落实创业政策,激发创业活力。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落实各级创业扶持政策,累计为符合条件的26名自主创业者发放各项创业补贴11.8万元,拨付创业岗位开发补贴5500元。积极推动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笔,金额340万元。积极帮助区内园区积极申报市创业示范园区,东营市软件园、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市级创业示范园区”,获得扶持资金200万元。
(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稳步就业。一是实施“基层服务项目计划”。招募11名“三支一扶”人员充实到8个社区,按时为“三支一扶”人员发放工作生活补贴,缴纳五险,及时了解服务期内毕业生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认定山东陆宇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2014年度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招募70名大学生进行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31.5万
元。三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依托东营市人力资源市场大学科技园分市场,组织8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班,大学科技园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五)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加强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管理,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提升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14年3月中旬联合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在管委会报告厅举办全区劳动用工管理培训会,全区300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4月中旬,联合社会事务局、建设局开展为期一个月针对农民工维权的“春暖行动”。以“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紧紧围绕《劳动合同法》、《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采取宣传与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展开,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 79户,累计发放《简易劳动合同范本》510份、《“春暖行动”知识问答》746册、悬挂宣传条幅12条、发放宣传单页1426张,现场接待咨询1000余人。
(六)落实失业人员待遇,强化失业保险保障功能。抓好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提高基金整体保障能力,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截至目前,失业保险累计支出额43.24万元,登记失业人数117人。发放失业金402人次,金额35.88万元;缴纳医疗保险336人次,缴费金额7.36万元。提升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组织23名下岗职工完成计算机操作、会计、收银审核员、维修电工、焊工等培训课程,促进失业人员更好地实现再就业。加强失业动态监测,
按时完成区内20家企业每月失业动态监测数据的上报工作并做好数据分析,为及时、准确分析判断就业和失业形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3002
(七)开展多元化培训,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举办了2期家政服务培训班,85名下岗、待业女性参加培训;举办了1期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班,5家有色金属企业的270余名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参加培训;举办了8期岗前职业培训班,2家企业新入职的393名员工参加培训,进一步实现了我区技能培训与稳定就业的双向发展。
(八)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农民工工作。积极落实省、市农民工3年行动计划,配套出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3项方案,建立了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风行动”,在金水北区等10个社区播放“山东省农民工政策宣传动漫”,发放《农民工政策一本通》200余份,接待咨询1000余人。
(九)主动收集档案材料,规范整理人事档案。开展个性化提醒服务,通过发放“温馨提示”等方式,主动告知企业经办人及个人收集相关入档材料,以便及时更改学历、职称等信息资料,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和个人档案资料专业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实行分类信息化管理,将现存全部档案建立详细的电子台账,每份档案均贴有标签条标注个人基本信息,为各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使用等相关服务。
二、存在的不足
开发区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时间较短,人员都是一些新手,缺乏相关经验,在工作开展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效果不理想、覆盖面不够宽,企业和群众对就业政策理解不够全面,各项业务没有完全铺开,导致部分任务完成较差,年度考核中创业、培训等任务指标完成率较低。二是由于开发区体制原因,就业资金问题还未理顺,上级就业资金未能顺利拨付至开发区,导致就业资金系统无法使用,部分就业资金只能通过市里拨付。三是开发区内没有高中,无法作为生源地,本年度内没有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登记报到。毕业生报到业务开展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力争就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完善政策下基层、政策进社区等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政策宣讲、社区电子信息屏滚动播放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最大限度的提高就业政策知晓率。
(二)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以服务区内企业用工、统筹推动各类群体就业为目标,统一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招聘会进校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以及周边地市高校等联合举办招聘会,搭建政校企间人才对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