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8-08-11 点击:
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篇一
中考作文备战--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
素材篇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素材的积累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在现实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许多同学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项内容,总想依靠短时间的突击和一些所谓的“典型材料”来完成这一学习过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同学们的作文素材选取越来越单调雷同,运用也越来越肤浅片面,不管文章主题如何,把背诵好的人物或者事例往上一套即可。谈到生活磨炼、努力奋斗,就写一条毛虫如何历尽艰辛最后破茧成蝶,或者一粒种子在贫瘠的土壤中如何努力发芽生长,最后开出鲜艳芬芳的花朵;谈到人的品格风骨,就写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傲视权贵;谈到人生理想与胸怀,就写杜甫忧国忧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然,考虑到同学们课业繁重,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都还有限,阅卷教师对这类作文都是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来评判的,只要与主题相符合或者沾边,都不会过分苛求。但无可否认的是,素材的单一难免使阅卷教师疲劳,从而影响对文章的观感。而从整体来看,作文素材的狭窄单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写作问题,它使得相当一部分作文“先天不足”,难以真正称得上文质俱佳。
那么,如何突破素材的局限,将素材用新、用活?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是多看一看,二是多想一想,尤其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关于生活磨炼和努力奋斗的素材:毛虫破茧成蝶和种子努力生长,都是一个弱小生命在历尽艰辛之后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这种成长变化的过程蕴涵了一种生命之美。那么,这种美仅仅体现在这二者身上吗?你除了从弱小的生命身上去寻找生活的磨炼和奋斗的意义,是否还想过强大的生命个体也可能印证同样的主题呢?比如说狮子和老虎这样的自然界食物链终端,一向被认为是强大的象征,它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接受生活的磨炼,不需要努力奋斗?事实上这些食肉猛兽的捕猎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受伤。而海中霸主鲨鱼,体内没有鱼鳔,它必须时刻不停地游动,否则就会沉到海底。也就是说,生活给予这些强大的生命以另一种磨炼,它们为此也要付出相应的艰苦努力,这些同样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在以历史名人为素材时,同学们要注意,人是有多个侧面的,当大多数人都关注某个侧面时,笔下的历史人物就有可能化作某个空洞的符号,而写作也可能因此成为一种人云亦云的附和。以李白为例,傲视权贵、超凡脱俗的确是他的一个主要侧面,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步入仕途为国效力是所有读书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理想途径,李白同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唐朝,通过权贵名流举荐而获得仕宦机会是一种普遍现象,李白也曾为此付出诸般努力,著名的《与韩荆州书》便是他写给当朝政要以求赏识的作品,一味说他傲视权贵,未免过于简单。假如多翻阅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你会发现,他丰富多彩也崎岖坎坷的一生有着少年豪侠的气概纵横,也有仕途求进的种种波折,还有求仙访道的浪漫追寻,当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傲骨铮铮……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绝佳素材。当你歌颂友情的时候,不妨写一写李白与杜甫的交往——那是最璀璨的星辰在相互照耀、相互温暖,是历史上最伟大最令人神往的友谊;当你在描写李白如何傲视权贵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面对平民时的温情与谦抑(参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诗),写一写他对劳苦大众的真切关心(参见《丁都护歌》《秋浦歌》等诗);当你在写李白傲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潇洒飘逸纵酒狂歌背后的难言苦闷……
具有丰富侧面的人物并非只有诗仙一人,你可以把积累的名人素材回顾整理一番,看看有哪些内涵可供发掘。当你对人物的多角度了解与开发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常见的名人与事例就会在你笔下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你的作文不一定篇篇都与众不同,但至少可以保持一种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独立性。这就好比自己做的饭菜和快餐之间的区别:前者有可能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可能味道不佳,甚至难以下咽,但这个味道是属于你自己的,是有个性的,有着无限的上升空间。而后者只需要简单加工,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
去(但不排除有人极为反感),可是永远都是一个味,谁做出来都一样,没有可供开发的空间。究竟两者之间该怎么选择,全看你对写作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语言篇
一、语言的华美要以主旨和内容为前提
例:从故乡人端庄秀丽的字体和活泼轻快的语调,我看见人们如何面对历史。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流年只在暗中偷换,只有那暗无天日的夜里,才有这座小城的沧桑感。就像秋千上的小姑娘,和风迎面,衣襟飘飞,唯有这里风光无限好。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这里风光无限好”的中考作文,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段。这位同学选取了自己的故乡作为主体素材,以美好的故乡风光来扣文题,这样的行文思路完全可行。从选段来看,小作者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遣词造句流畅自如,而且很有文采。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可是细细一读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选段的三句话美则美矣,读来却不知所云,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语句也缺乏逻辑性。既然说从故乡人的字体和语调中能品味出他们如何面对历史,那么后文应当对此有所解释,或者至少补充一些足以说明问题的描写,比如秀丽飘逸的字体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渊源,故乡出过哪些擅长书法的名人,故乡的方言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等等。小作者却接了一句“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与前一句全无照应,而且内容颇多疑问:难道历史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用得着“似乎”吗?为什么小城的沧桑感只有在“暗无天日的夜里”才能存在?我们形容黑夜应该用“暗无天日”吗?黑夜能有太阳吗?也就是说,语句经不起哪怕一点点推敲,空洞而脆弱。
接下来的第三句单独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一个坐在秋千上玩耍的小姑娘的确可以说是很美的风光,但是与前面一连起来就不是味儿了:前两句虽然明显脱节,但至少都在说小城的历史感,这些历史沧桑怎么突然又化作了一个小姑娘的衣袂飘飘?同学们不妨自行想象一下,你能把这样的一组意象与历史感、沧桑感联系在一起吗?从段末的“这里风光无限好”我们不难看出,小作者对写作技巧还是有所掌握的,加这么一句很明显是要照应主题,只不过欠缺了必要的合理内容与内在逻辑,这句话怎么看都属于生拉硬扯,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考作文大多在500-800字之间,本段占用了100多字的篇幅,却对表达主题没有任何实际效用,难怪本文被阅卷教师评为“华而不实”,最终归入了三类。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文章的语言应以紧扣主旨为前提,以内容充实为前提,如果一味追求语言华美而忽视这两个前提,写作就会步入歧途,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成为上佳之作。
二、语句与主体情境、描写对象的一致
例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世界愈发美好,只因,我们一起走过;曦光灿灿,晨暮漫漫,生活更加多彩,只因,我们一起走过;风声回落,雨丝轻溅,心灵更显澄澈,只因,我们一起走过……
选段来自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是文章的起始部分。利用一组排比句为全文营造特定氛围,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这一组排比属于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且“看上去很美”。然而,同学们要注意,既然排比句能增强文章气势和表达效果,那所写的语句与文章的情境就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不仅难以获得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原本出自禅宗法语,说的是认知事物的禅理,后来大多用于表述男女之间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对应的是无奈、落寞、失意的情绪,
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世界愈发美好”,与所要描绘渲染的情境可谓背道而驰,其效果当然不佳。
那么,这一句如何表述就与情境吻合了呢?其实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现成的佳句可用——《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初见桃花林时看到“落英缤纷”,这景色不就很美吗?“流水无情”也可改为“流水潺湲”,将其中的冷漠去掉。这样一来,落花与流水都成了美好景色的一部分,不再蕴涵那些消极的情绪,与“世界愈发美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
第二个分句其实是一个用优美词语掩盖了的病句:“曦光”就是“晨光”,后面再加“晨暮”就属于语意重复,所以“晨暮”应改为“暮色”,与“曦光”对应。而从考场写作的角度来讲,用曦光与暮色来体现生活的多彩也不够直观,不如选取一些色彩感更强的意象,比如蓝天白云红花碧草,能够更为直观地体现“生活多彩”的意思。
排比句是同学们在写作时较为喜爱也经常运用的,优美的词语和整饬的句式为文章增添了亮色,极易增加阅卷老师的“印象分”。然而,同学们要注意,一切优美都要以正确为前提,修辞手法如果用到词不达意的地步,那可就误入歧途了。除了上面的例句之外,同学们还可以参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说墙》《舞动新春》《师生之间》等文章及相关点评,相信大家对此类问题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例2:我粗略地打量了他一下:满脸风霜,长发飞扬。而最令我吃惊的是,这个男子竟身穿汉朝的官服。只见他轻启朱唇,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不必多加猜想,我是张骞。”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我和张骞一起梦回楼兰”的中考满分作文。小作者编织了一个奇妙的梦,和曾经出使西域的张骞一起回到了早已湮没在风沙中的神秘古国楼兰,在追寻楼兰衰亡原因的过程中凸显了保护环境的主题,其想象力和知识积累都令人称道。可惜的是,这段张骞出场时的描写有着严重的瑕疵。我们知道,一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都应当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及其性格特点。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着重大贡献,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与危险,这样的经历一定使他“满脸风霜”,这一描写符合张骞这一历史人物的特征,说明小作者对于张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可能小作者对汉朝官服还欠缺了解,所以接下来的描写就有些失真:张骞既然身着官服,就不可能“长发飞扬”,因为冠帽是官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普通官员也不会只穿官服而不束发戴冠,张骞这样一个担任过使节的人就更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说服装与长发飞扬的不和谐属于“高级错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轻启朱唇”就是一个笑话了。只要对文学作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男性会做“轻启朱唇”这一动作(少数极具阴柔之美的人物例外),那应该是美女的专利。对于张骞这样一个“满脸风霜”的历史人物来说,“轻启朱唇”这个动作也太柔媚了,简直可以把人“雷”得“外焦里嫩”。这一描写大大损害了张骞的形象,让读者无法感受到人物那厚重的历史感,进而也损害了“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这一主题的严肃性。其实一看后面张骞的话语我们就知道,完全没有必要花费笔墨去描写张骞如何开口,这句话直接写成“只听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即可。“轻启朱唇”这一本来极具美感的描写用在这里,效果要比画蛇添足还糟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追求语言美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当描写与描写对象背离时,再美的语句读起来也不是味。
上面所谈的是2009年作文专号中数量最多、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绝非作文语言问题的全部。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作文的语言问题还包括忽视语体色彩和含义乱用词语,过多不必要的描写削弱文章主题表达,为求富有哲理而使语句拗口晦涩,等等。限于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列举分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报2009年的作文专号来搜寻相关素材并自行探究这些问题。
要使笔下的文章具备真正的语言美绝非一日之功。同学们要在日常学习时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学习结合上下文推敲词句,并且将其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在掌握修辞的基本特性之后,
同学们要注重修辞与文章主题的结合,要学会利用修辞突出你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此外,同学们要积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文章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努力将每一篇文章写得严密、流畅、完整、条理,并将之内化为一种写作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时间紧张、无暇修改的条件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布局篇
一、通盘考虑,合理安排笔墨
经过反复的写作训练之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明白写作前列提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同学在列提纲时只顾思考文章的主题内容,没有对字数安排予以足够重视。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在写作中凭感觉发挥,枝节部分写得太多,甚至比主干还要突出,轻重失衡。比如有一篇文章题为“与青春结缘”,按照正常推断,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与青春结缘”上,但是小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青春的美好,“结缘”却一带而过,因此文章虽然立意昂扬,文笔优美,也只能归入二类之列,殊为可惜。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问题并非仅仅发生在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身上,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多有此类失误。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语文积累较为丰厚,所以下笔时大多有充足的素材,写些优美词句为文章增色也毫不为难。然而考场时间有限,如果在行文之前对全篇没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丰富的素材和细腻的描写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主题表达的“累赘”,上面所举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同学们在为作文设计提纲时,一定要大致勾勒出主体部分的基本轮廓,尽可能在行文时集中笔墨突出主题,避免过多的铺垫和不必要的描写。
顺便再谈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注意一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作家作文和教师作文,就会发现他们的文章普遍较长,多在千字以上,比中考规定的基本作文字数要超出不少。那么同学们在学习借鉴这些作品时就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比如在考场的规定写作时间内,你大概能完成的文章字数是多少,那些让你拍案赞叹的精彩情节或者细腻描写一共花费了多少笔墨,是否符合考场的写作需要,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仔细考虑。
二、文气贯通,注意联系性与一致性
缺乏通篇考虑,可能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前后脱节或者前后矛盾。先看一个例子: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千古英雄;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笑迎风雨,最终大展宏图。诗圣杜甫经历安史之乱,看尽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尝遍官场的明争暗斗和冷眼嘲讽,沉重的坎坷和艰难,使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慨;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被捕,当他漂泊在零丁洋上时,看着国土越来越远,不禁触景生情,悲上心头,感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破之痛,家亡之悲,在千千万万的诗人笔下化作悲怆强劲的诗篇,让我们不禁叹息风雨中的国仇家恨。
选段来自一篇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标题的文章,这一段文字与文章主题脱节比较严重,且有很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段首句的第二个分句“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与后面一句完全没有联系,在后文中也没有一点内容与之照应。推想其中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小作者完全没有考虑这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只是因为这样写显得对仗工整,比较美观;二是小作者最初是想在后文写英雄与佳人两组事例,结果写着写着发
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篇二
中考作文备战
中考作文备战
作文是语文中考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特意邀请了专业作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中考考生以及备考同学一起对历年的中考写作予以回顾总结,并且从各自的视角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题进行了诠释和演绎,尽力从多个方面对同学们的写作给予帮助。
我们在审读并分析大量考场原作时,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历年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仅出现在二、三类作文中,也出现在一类甚至满分作文中。可以这样说,它们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成为了考场作文的局限。因此,我们不再以零散的点评和提示来关注这些问题,而是对它们进行梳理归纳,集中予以展示,希望能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进而突破这些局限,将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素材篇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素材的积累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在现实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许多同学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项内容,总想依靠短时间的突击和一些所谓的“典型材料”来完成这一学习过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同学们的作文素材选取越来越单调雷同,运用也越来越肤浅片面,不管文章主题如何,把背诵好的人物或者事例往上一套即可。谈到生活磨炼、努力奋斗,就写一条毛虫如何历尽艰辛最后破茧成蝶,或者一粒种子在贫瘠的土壤中如何努力发芽生长,最后开出鲜艳芬芳的花朵;谈到人的品格风骨,就写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傲视权贵;谈到人生理想与胸怀,就写杜甫忧国忧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然,考虑到同学们课业繁重,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都还有限,阅卷教师对这类作文都是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来评判的,只要与主题相符合或者沾边,都不会过分苛求。但无可否认的是,素材的单一难免使阅卷教师疲劳,从而影响对文章的观感。而从整体来看,作文素材的狭窄单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写作问题,它使得相当一部分作文“先天不足”,难以真正称得上文质俱佳。
那么,如何突破素材的局限,将素材用新、用活?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是多看一看,二是多想一想,尤其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关于生活磨炼和努力奋斗的素材:毛虫破茧成蝶和种子努力生长,都是一个弱小生命在历尽艰辛之后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这种成长变化的过程蕴涵了一种生命之美。那么,这种美仅仅体现在这二者身上吗?你除了从弱小的生命身上去寻找生活的磨炼和奋斗的意义,是否还想过强大的生命个体也可能印证同样的主题呢?比如说狮子和老虎这样的自然界食物链终端,一向被认为是强大的象征,它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接受生活的磨炼,不需要努力奋斗?事实上这些食肉猛兽的捕猎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受伤。而海中霸主鲨鱼,体内没有鱼鳔,它必须时刻不停地游动,否则就会沉到海底。也就是说,生活给予这些强大的生命以另一种磨炼,它们为此也要付出相应的艰苦努力,这些同样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在以历史名人为素材时,同学们要注意,人是有多个侧面的,当大多数人都关注某个侧面时,笔下的历史人物就有可能化作某个空洞
的符号,而写作也可能因此成为一种人云亦云的附和。以李白为例,傲视权贵、超凡脱俗的确是他的一个主要侧面,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步入仕途为国效力是所有读书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理想途径,李白同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唐朝,通过权贵名流举荐而获得仕宦机会是一种普遍现象,李白也曾为此付出诸般努力,著名的《与韩荆州书》便是他写给当朝政要以求赏识的作品,一味说他傲视权贵,未免过于简单。假如多翻阅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你会发现,他丰富多彩也崎岖坎坷的一生有着少年豪侠的气概纵横,也有仕途求进的种种波折,还有求仙访道的浪漫追寻,当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傲骨铮铮„„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绝佳素材。当你歌颂友情的时候,不妨写一写李白与杜甫的交往——那是最璀璨的星辰在相互照耀、相互温暖,是历史上最伟大最令人神往的友谊;当你在描写李白如何傲视权贵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面对平民时的温情与谦抑(参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诗),写一写他对劳苦大众的真切关心(参见《丁都护歌》《秋浦歌》等诗);当你在写李白傲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潇洒飘逸纵酒狂歌背后的难言苦闷„„
具有丰富侧面的人物并非只有诗仙一人,你可以把积累的名人素材回顾整理一番,看看有哪些内涵可供发掘。当你对人物的多角度了解与开发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常见的名人与事例就会在你笔下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你的作文不一定篇篇都与众不同,但至少可以保持一种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独立性。这就好比自己做的饭菜和快餐之间的区别:前者有可能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可能味道不佳,甚至难以下咽,
但这个味道是属于你自己的,是有个性的,有着无限的上升空间。而后者只需要简单加工,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不排除有人极为反感),可是永远都是一个味,谁做出来都一样,没有可供开发的空间。究竟两者之间该怎么选择,全看你对写作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语言篇
一、语言的华美要以主旨和内容为前提
例:从故乡人端庄秀丽的字体和活泼轻快的语调,我看见人们如何面对历史。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流年只在暗中偷换,只有那暗无天日的夜里,才有这座小城的沧桑感。就像秋千上的小姑娘,和风迎面,衣襟飘飞,唯有这里风光无限好。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这里风光无限好”的中考作文,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段。这位同学选取了自己的故乡作为主体素材,以美好的故乡风光来扣文题,这样的行文思路完全可行。从选段来看,小作者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遣词造句流畅自如,而且很有文采。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可是细细一读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选段的三句话美则美矣,读来却不知所云,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语句也缺乏逻辑性。既然说从故乡人的字体和语调中能品味出他们如何面对历史,那么后文应当对此有所解释,或者至少补充一些足以说明问题的描写,比如秀丽飘逸的字体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渊源,故乡出过哪些擅长书法的名人,故乡的方言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等等。小作者却接了一句“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与前一句全无照应,而且内容颇多疑问:难道历史不是“过去”的而是“未
来”的?用得着“似乎”吗?为什么小城的沧桑感只有在“暗无天日的夜里”才能存在?我们形容黑夜应该用“暗无天日”吗?黑夜能有太阳吗?也就是说,语句经不起哪怕一点点推敲,空洞而脆弱。 接下来的第三句单独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一个坐在秋千上玩耍的小姑娘的确可以说是很美的风光,但是与前面一连起来就不是味儿了:前两句虽然明显脱节,但至少都在说小城的历史感,这些历史沧桑怎么突然又化作了一个小姑娘的衣袂飘飘?同学们不妨自行想象一下,你能把这样的一组意象与历史感、沧桑感联系在一起吗?从段末的“这里风光无限好”我们不难看出,小作者对写作技巧还是有所掌握的,加这么一句很明显是要照应主题,只不过欠缺了必要的合理内容与内在逻辑,这句话怎么看都属于生拉硬扯,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考作文大多在500-800字之间,本段占用了100多字的篇幅,却对表达主题没有任何实际效用,难怪本文被阅卷教师评为“华而不实”,最终归入了三类。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文章的语言应以紧扣主旨为前提,以内容充实为前提,如果一味追求语言华美而忽视这两个前提,写作就会步入歧途,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成为上佳之作。
二、语句与主体情境、描写对象的一致
例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世界愈发美好,只因,我们一起走过;曦光灿灿,晨暮漫漫,生活更加多彩,只因,我们一起走过;风声回落,雨丝轻溅,心灵更显澄澈,只因,我们一起走过„„
选段来自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是文章
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篇三
中考考场语文作文易犯错误及写法全解
考场作文易犯错误
一、审题——若即若离
南京市中考作文命题往往采用“导语+题目”的形式,是命意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叠加,审题其实并不太难,但是很多学生却常常不顾命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重则常常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轻则游离题目附近,隔靴搔痒,乱写一通后再穿靴戴帽,勉强附会。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有关联词的,必须审核其内部逻辑联系。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二、入题——千呼万唤
考场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三、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文题、文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文题"或是"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四、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只是因为那条路》中这样写:"只是因为走上了这样的一条邪路„„"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考场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五、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初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选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六、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中考说明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七、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稿、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的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八、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考场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记事、抒情)三种常见形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九、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十、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考场作文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
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篇四
中考作文备考注意考场作文五原则
中考作文备考注意考场作文五原则
第一部分——文章开头切题,并简短
切题,是指文章在文章首段中出现与本文题目紧密相关的字眼,或者说,是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要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题目里有困难,那么必须在开头将困难二字加进去。{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
文章的开头,除了切题以外还有二个要求。第一是吸引读者,如果做到这一点,这个分数就可以加一些。第二是引出下文。
开头简洁{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
考场文章的开头,只要能够切题,能够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越短越好。
文章开头,短了反而更有优势,有的孩子喜欢在文章开头部分堆字,其实是堆得越多,往往越失败。反而让人觉得主题不明确,存在一句话回绕着说、抒情过多、铺垫过长等问题。
第二部分——引出主要人物、事件或话题
如果是记叙文,用来简洁地引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如果是话题作文,需要亮明观点的。从这两个角度来讲,第二环节在文章里面最多最多起到一个作用,一般情况是过渡或者是铺垫的作用,而且是不能展开的铺垫,只用来交待相关背景、原由或人物上场。
很多写作能力好的学生,在第二个环节失去了太多分数。往往将前期的铺垫要写到第二页,第三页,还没切入到重点。过渡的太慢,展开的太细。而这个部分内容,只有四个字就够了:交待清楚。越简洁明了越好。
第三部分——全文重点,进行具体描写(或要求有具体事例)
考场作文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亲情友情或成长经历类作文中,第三部分都要通过具体的描写来突出中心,而在话题作文中,通常第三部分需要安排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中心。
第四部分:让文章内容变的更丰富,主题更鲜明
通过材料的搭配或表现手法的使用,目的是通过两方面来加以实现:
(1).通过材料的搭配,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具体有四个办法,分别为对比、衬托、铺垫或照应,这个是给我们增分数的。比如说写成长经历类作文,
特别适合用对比,比如写自己在某件事发生之前,一个十分懦弱的人,通过那件事使我变得更加勇敢。
(2)通过运用表现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或主题,比如写令人难忘的一瞬间,一件事,一个人的时候,要把那最难忘的一瞬间展开,把它展开并且加以突出,这时适合用渲染或铺垫的表现手法。
第五部分——结尾独立成段,简明点题
第五部分,它主要指文章的最后一段,要求单独成段,用来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中,是指要把文章的中心集中地表现出来,让阅卷的老师迅速地在文章结尾处看到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防止把文章的主题散在很长的一段话中。
第二、明确,有个文章的结尾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个文章的结尾在于,它只是笼统地说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美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使其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坚持。”{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
第三、严谨,有的同学整篇作文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最后一段中点题时不严谨,使得作文跑题了。
比如有个孩子文章中写到了两件事,一件事写了他的可爱,另一件事是突出这个人的认真。在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我遇到所有的人中对最认真、最谦虚,也是最可爱的人。”也就是加了“谦虚”两个字,却在文章中没有与“可爱”相关的内容,便可以判定为跑题。
中考作文最巧妙与最可惜的考场作文篇五
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考前指导
开头技巧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同样,好的开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
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
强附会。
此外,还有抒情议论议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一、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
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作文创新四法
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这里简介四种方法。
一、“契机”创新。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求异”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
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
四、“巧合”创新。
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当读到那种出乎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这里的“巧”主要指碰巧、凑巧、巧遇、巧合。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正如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在作高考作文考前
指导时说的:情节要巧妙得让人惊叹“亏你想得到”。古代许多作品中就有令人难忘的巧合情节。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间之时。鲁迅更是善于借助于巧合让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必然性的规律。祥林嫂两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鲁四老爷家,当鲁四老爷陈列福礼恭请福神的时候,祥林嫂却怀着疑惑和极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夏四奶奶和华大妈在坟场相遇。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巧合。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去找丈夫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敌人追来时在荷花淀里“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引来敌人送给游击队消灭个彻底,你说巧不巧!曹禺的《雷雨》中,夫妻、父子、父女、母亲、兄弟、兄妹的奇遇与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合理地创设“巧合”。
总之,作文要创新,切忌机械模仿,重复过去,重复别人,必须大胆想象,出奇制胜。以上四法,不妨一试。
记叙文如何兴波澜
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除了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外,还应运用必要的构思技巧,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现谈几种常见的构思方法。
一、 设置悬念法
所谓悬念法,就是通过具体情景,设置谜团,使读者见了生疑,疑而难解,从而引得他急切往下看,以求弄清个中原委。巧设悬念是使结构避免平铺直叙的一种好方法。如《枣核》一文,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写起,开始就设置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另有一篇题为《奶奶辞"职"》(《作文评点报》1999年第4期)的文章,情节构思巧妙,波澜起伏。开篇就说奶奶要辞"职",充满戏剧性,悬念一:家遭水灾,眼看损失惨重又没有投"保",奶奶急得大哭,不料保险公司来询问损失情况,奶奶莫名其妙;悬念二:最后爸爸说出真相,解开悬念,皆大欢喜,奶奶也因此想到辞"职"。整个故事悬念迭起,妙趣横生。
运用悬念法要使悬念合理、新疑,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心理,扣人心弦,最后悬念要解开,不能久悬未决。
二、 造成误会法
写此类文章,作者往往开始设计了误会,然后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误会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