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高考作文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2-03-26 点击:

02年高考作文篇一

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心灵的选择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到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生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总理朱镕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话么?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简 评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好一篇当代《资治通鉴》。古人的选择如此坦荡大义,我们今人呢?读罢此文,深受教育,也明了作者的用心。文章开篇点题,处处扣题,并能从所学过的课文中随意引用原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不得不服。做到了材料丰富而不雷同。且语言流畅,句式整齐,有一泻千里之势。实属考场佳作。

选择永恒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02年高考作文}.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骨碎身,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02年高考作文篇二

江苏高考作文题2002-2012

【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历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

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 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005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

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02年高考作文}.

【200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02年高考作文篇三

2002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以“规则”为话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总分60分)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适合,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02年高考作文篇四

2002年高考作文全国卷满分佳作:霸王泪

满分佳作

霸王泪

河南考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

夜已经来临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他散乱的长发,那张刚毅的脸上竟也写满了疲惫,他忆起年少读书时听叔父说的那句话:“为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一个人和为一个人而牺牲千千万万的人同样是不对的,然而,你必须作出选择。”是啊,今晚是要作出选择了。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轻轻地抚摸着身旁马儿的鬃毛,他看见马儿的眼角亮晶晶的,自己的虎目竟也有了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了一边„„

(二){02年高考作文}.

几十个人闷闷地喝酒,往日的喧闹,多了几分悲凉,他也是一言不发,双手捧着酒坛自顾自地喝,直至他将整坛酒喝光,才站起身来从旁拿出一个包袱。他走到酒桌前,从包袱里抓出一锭锭银子,放在几十个人的面前,然后挥挥手,叫他们各自去吧,便将脸别在了一旁,他听到身后一阵的叮当之声,仿佛觉得那被扔到地上的兵刃是砸在自己的心口。良久,他才慢慢转过头来,霎时便惊呆了,那落在地上的哪里是什么兵刃,竟然是一锭锭的银两,泪终于来了„„

(三)

她对他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他便看着她举剑抹向了自己的粉颈,他眼睁睁地看着,酒力发作,他已无能为力。第一次觉得那种颜色竟是如此的刺目,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涌而出,而今竟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混浊的泪水悄无声息地滑落。{02年高考作文}.

(四)

他终于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他们个个使出了自己的全力,然而敌人仍像潮水般压了过来,当他被部将推攘着上了那只救命的小木筏时他虚吼了一声,将自己的战马拉上了木筏,静静地说:“来世,仍是兄弟。”便举起兵刃返身投入“潮水”中,透过层层血污,他看到那只木筏上的乌骓马竟跃进了无底的乌江,看到了身旁的兄弟一个个地倒下,他觉得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他流着泪,含着笑举起了手中的剑„„乌江岸边,洒遍了霸王的眼泪„„

【名师点评】

项羽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这种争议源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哲学观念。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所以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方面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方面又说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能屈能伸大丈夫。一方面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一方面又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项羽陷进去了,我们也陷了进去。

这个考生避开了所有历史的、哲学的、政治的复杂争议,单纯地来塑造一个“失败英雄”的悲壮,塑造一个穷途末路的人的悲愤与豪壮,这本身就是一种聪明的选择。而悲愤与豪壮是人类最具震撼力的一面。成功是令人兴奋的,失败是让人悲哀的,只有在失败中的抗争才是悲壮的,才是震撼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历史。“霸王泪”这个标题也正突出了这样一种悲壮美。但我们不能就此说,文章就缺少了对生活的思考,而应该说文章把对生活的思考,寄寓在了形象的刻画之中。因为悲壮美是人类诞生发展的永远的审美取向。 (李振民)

02年高考作文篇五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余闻

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第五大题第六大题第七大题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由原来的40%和60%调整为30%和70%。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02年高考作文}.

作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也许有人把“心灵的选择”与《诚信》归为同一类话题,即道德层面的话题,这个认识是片面的。“心灵的选择”针对的是人思想和内心活动,在生活中,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我们在心中是怎样思考的?我们又是怎样作出选择的?这里的矛盾冲突可以是道德层面的也可以是非道德层面的。比如在选择高考志愿时,是选择历史还是选择物理,是追寻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还是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个选择也是可以触动心灵的。“心灵的选择”这题目与以往的作文相比更加关注人的感情、思想和精神,同时与学生的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有利于考生施展写作方面的才能。下面就对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具体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有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02年语文试卷中客观类试题的数量比往年有所减少,以前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现改放在第二卷,因此这一大题的内容主要就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块。这部分题目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即辨识错误读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即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恰当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各个小题对命题的意图和试题的正确答案作一些具体分析。

02年高考作文篇六

广东2002-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

{02年高考作文}.

广东2002-2012年高考作文题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探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不一定人人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02年高考作文}.

2003年: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

宋国有一富商,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就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商家的东西被偷不少。富商称赞儿子聪明,反而怀疑东西是邻居偷的。

这是韩非子的一个寓言,直至今日仍有类似的故事,或与之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故事。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的感情的亲疏与认识事物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符合话题范围立意自定、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2004年:语言与沟通

以寓言《郁离子•冯父》改编的一篇100多字的短文,要求写一篇语言与沟通为主题的作文。

材料内容(大意):古代时,东瓯(指浙江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

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2005年:“纪念”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种一颗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6年: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07年: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8年:不要轻易说"不"

除诗歌体裁外文体不限。

2009年:对常识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

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

2010年:与你为邻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1年:回到原点

“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作文,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2年:生活时代材料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2013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以捐助为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篇:10篇英语作文70词初二
下一篇:2017初三英语书第一单元的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