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思辩
来源: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8-07-03 点击:
中考作文思辩篇一
2010届中考语文历届满分作文解读16
中考满分作文解读第十六章 阳春白雪曲曲新——思辨篇
〖写作启示〗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
味道好,无污染,在国内市场上很畅销。有一年,在苹果成熟的季节,一场冰雹袭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预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看来只有降低处理,自己承担经济损失了。
但是杨格具有出色的应急智能,善于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他拟定了一段广告词,结果使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杨格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清香爽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谨防假冒!”
多么神奇的思维魔力!
〖密码解读〗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辨析,看问题不人云亦云,不囿于成见,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很大关系。让作文闪烁思辨色彩,首先必须解
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既要看到对立又要看到统一。不可片面下结论。二是突出重点又有所补充。中考作文受篇幅限制,往往抓住一个问题力求谈深刻就可以了,切忌面面俱到,蜻蜒点水的浮泛论述。三是既露锋芒又把握分寸。话题作文的立意自由度较大,所选择的话题可正可反,选择哪一方必须确定,选定之后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道理,锋芒毕露地反驳“错误”的观点。但不能说过头话,必须实事求是,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怎样去思辨,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大家看到了这一面,我争取看到那一面。
构思应充满理性的思辨,应讲究匠心独运,应讲究哲理的智慧。要敢于突破思维的定势,大胆求异,或反弹琵琶翻新曲,或超前预测见创意,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构建一种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态。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应该有着“峰回路转”的惊喜,应该有着“留连忘返”的蕴蓄,应该有着“一气呵成”的畅快。如果一篇文章单调呆板,了无新意、浅陋苍白、幼稚粗糙,那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思的“匠心独运”思辨深刻,其实就是思维多向性的具体体现。即我们看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个角度,而应该用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使文思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思想长出翅膀来,这样的文章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二、要辩证地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是辩证思维的精华,掌握了这一思维技巧,我们就能全面正确
地剖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时,要文从己出,富含个性,切忌“假大空”式的思想高调。下面请看一位学生对《爱莲说》一文写的读后感。
没有来自根下的重重淤泥的滋养,何来亭亭玉立的枝干,碧绿青翠的叶片,娇艳可爱的
花朵!可是当莲拼命地吮吸淤泥中丰富的营养,冒出水面之后,反倒嫌弃淤泥的不干净起来,这岂不是忘恩负义吗?古人云:知恩不报非君子。由此可见莲并非君子。
小作者独具慧眼,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而是看清了莲与淤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
得出了新颖深刻的观点,实在难能可贵。我们是不是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透过表面看到本质
优秀的中考作文要善于占据制高点,要精选出好的耐人寻味的立意。面对材料或话题,
我们要尽力摒弃那种肤浅庸常的立意,挖掘出更深一层的文化意蕴。还要将立意放置在富有时代特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脱离生活的源头活水,没有对生活和时代深入地思索和挖掘,文章就会没有生命力。只有根据材料特点、要求,深入分析,才能提炼出新意。即便是陈旧的材料,只要换一下思路,开掘出材料中人们轻易不能觉察的闪光点,我们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能使我们的思想独到深刻、富有哲理,我们的文章也会随之走出肤浅平庸的怪圈,变得新颖深刻,字里行间也将闪烁着真知灼见。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也许你会说:“原来思辨就这么简单呀!”下面有一则材料,你不妨试一试。
有一只蚂蚁,在一堵光滑的瓷面墙壁上向上爬着,它的目标是一米高处的一个黑点。这
是它第七次开始了,前六次都是从半尺高的地方落下,每次落下它都要重新开始。
阅读后你能从中得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吗?
带着思辨的眼光构思行文,你的文章一定会卓尔不群!
〖教你一招〗
反弹琵琶招招绝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旧意翻新,逆向立意,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写作思维方法。
“反弹琵琶”运用得法,另辟蹊径,往往表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给人以全新
的感觉。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并没有从正面入笔叙写父亲的音容笑貌,而是着力于描写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背影,视角独特,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反弹琵琶”大致有三种情况:①逆向立意。向旧的传统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
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②旧意翻新。从原意中翻出与原意不断的观点。这种翻新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③一事多解。此法也可以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形成“琵琶反弹”的个性效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传统的观点往往会有新的见解,只要我们
认真思考,不断地推陈出新,写出的文章自然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中考链接〗
1、考题展示
2004年 河北省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
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考题解析
这则材料蕴涵着富有思辨性的人生意蕴。材料中鹰妈妈教子的方式在我们人类看来也许
过于残忍。但这又何尝不是鹰妈妈爱子情深的表现?试想,一只不会飞翔的鹰能搏击长空吗?面对大自然严峻的生存挑战,不会飞翔的鹰只能被大自然所淘汰,活活被饿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鹰妈妈教子的方式虽然近乎于苛刻,但鹰妈妈的做法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它知道,鹰一旦学会了飞翔的技能,也就掌握了生存的本领。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家长过分地溺爱子女。不注重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将来他们长大了怎么办?他们不可能靠父母生活一辈子。父母总想给孩子一个爱的光环,却不知悲剧不知不觉在爱的光环中萌生了。最好写成议论文,阐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必要性。
3、失误例文
溺爱不是爱
河北考生
据某地爱鸟协会报道: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竟然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
当幼鹰开始坠下谷底时,他们就会拼命的拍打翅膀 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一位记者看到这一报道后,觉得很有趣。第二天,记者慕名采访了一位鹰妈妈。
记者:鹰妈妈你好!我看到有关你的一则报道,说你教子女学飞时,不亲自指点,不做
示范动作,而是把他们赶下山崖„„
鹰妈妈:这你就不懂了,我怎么会不指点它们呢?幼鹰稍大后,一个个张着嘴,瞪着大
眼,看我飞来飞去找食物喂它们,这不是示范动作吗? 当他们长到足够大的 时候,就应该自己去练了,光讲理论没用。
记者:(思有所悟)哦!这同游泳一样,不下水,一辈子也学不会。应该让它们去锻炼,
实践出真知吗!
鹰妈妈:对呀,不过它们的实践活动比起小麻雀啦、杜鹃啦、喜鹊啦等等小鸟的实践活
动更具挑战性、冒险性。
记者:那你就不怕它们万一坠入谷底,永远飞不起来吗?
鹰妈妈: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儿女,我能不心疼吗?
记者:我有一件事不清楚,万一幼鹰一时无法掌握飞翔的本领,坠入谷底,摔个粉身碎
骨,那你不会伤心吗?
鹰妈妈:(笑着说)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我早就在谷底铺了一层厚厚的芦苇,即使掉下去
也不会受伤的,再说,我会把它们带上来,让它们继续练,直到学会为止。
记者:我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正理解了,做父母的什么心都能操到啊!鹰妈妈,我
的采访目的已经达到了,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鹰妈妈,再见!
4、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的构思还是比较新颖的。作者运用采访的形式,叙写鹰妈妈教子的心理感受,
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这篇文章离一类卷还差那么一步,关键在于对鹰妈妈教子方式的内涵挖掘还不够到位,应充分的论证鹰妈妈独特教子方式的意义与价值,有力的阐述培养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必要性。文章的标题也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果改为《对鹰妈妈的访谈录》不仅与下文的内容保持一致,而且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文章的结尾似乎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果能写个采访后记,把文章的中心观点提炼一下 ,并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一下自己对成长的认识,我想文章的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优秀的文章要善于占据制高点,精选出耐人寻味的立意 。面对材料或话题,我们要尽力摒弃那种肤浅庸常的立意,挖掘出更深一层的文化意蕴。带着思辨的眼光构思行文,你的文章一定会卓尔不群。
5、升格佳作
对鹰妈妈的访谈录
河北考生
据某地爱鸟协会报道: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竟然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
当幼鹰开始坠下谷底时,他们就会拼命的拍打翅膀 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一位记者看到这一报道后,觉得很有趣。第二天,记者慕名采访了一位鹰妈妈。
记者:鹰妈妈你好!我看到有关你的一则报道,说你教子女学飞时,不亲自指点,不做
示范动作,而是把他们赶下山崖„„
鹰妈妈:这你就不懂了,我怎么会不指点它们呢?幼鹰稍大后,一个个张着嘴,瞪着大
眼,看我飞来飞去找食物喂它们,这不是示范动作吗? 当他们长到足够大的 时候,就应该自己去练了,光讲理论没用。
记者:(思有所悟)哦!这同游泳一样,不下水,一辈子也学不会。应该让它们去锻炼,
实践出真知吗!
鹰妈妈:对呀,不过它们的实践活动比起小麻雀啦、杜鹃啦、喜鹊啦等等小鸟的实践活
动更具挑战性、冒险性。
记者:那你就不怕它们万一坠入谷底,永远飞不起来吗?
鹰妈妈:(噙着泪水)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儿女,我能不心疼吗?可是如果不这样做,
它们哪能炼得出铮铮铁骨,啥时能翱翔于蓝天呢?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延续生命啊!
记者:都说逆境造就人才,看来这险境也可造就人才,并且是非凡的人才啊!
鹰妈妈:是啊,相信我的心血不会白费,我这样“狠心”,幼鹰长大后会理解我的一番苦
心的。
记者:我有一件事不清楚,万一幼鹰一时无法掌握飞翔的本领,坠入谷底,摔个粉身碎
骨,那你不会伤心吗?
鹰妈妈:(笑着说)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我早就在谷底铺了一层厚厚的芦苇,即使掉下去
也不会受伤的,再说,我会把它们带上来,让它们继续练,直到学会为止。
记者:我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正理解了,做父母的什么心都能操到啊!鹰妈妈,我
的采访目的已经达到了,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鹰妈妈,再见!
采访后语:鹰类为了生存延续生命,竟然让幼鹰在险境中学会飞翔的本领。人类亦然,
生存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在重重磨难面前,不要退缩,不要放弃,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只要不气馁,不畏惧,总可以化险为夷,学会生存的本领,成为生存的强者。
历史已进入21世纪,学会生存就需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技能,身处优胜劣汰的社会,使这
才能够生存。其实学会生存很难,因为要成为优秀的人;学会生存也容易,因为只要适应这个社会。
6、评点
升格后的这篇考场作文,带有极强的逻辑思辨色彩。尤其是对鹰妈妈教子内涵的挖掘
非常深刻。本文采用新颖的表现形式——访谈录来反应生活,表现主题,结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且具有时代特色,很值得大家学习。文末的“采访后语”可以说是醒世名言,议论精当,画龙点睛,有力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发人深思。
〖佳作平台〗
佳作1
痛并快乐着
河北考生
人生难免经受痛苦,也许只有在痛的砥砺后,才会品尝超然的快乐。
——题记 东非大裂谷的一支,山高、水急。四处散发着高原的气息,这气息是流云被烈日投射在大
地上浮动的光影,这气息是湍急的奔流撞击峭壁散落的千堆雪浪,这气息更是到处孕育的生机,是那些给世界增添无限希望的活力。
一声清脆的鸣叫,打破了午间高原的静谧。寻声望去,只见峭拔的岩壁上,偌大的巢穴里有只小鹰刚刚降临,一团水淋淋的,稚嫩的脑袋还不忘在破壳的第一时间倨傲地摇晃。母鹰舒展开庞大的羽翼从远处飞来,轻盈地栖止在巢边,小鹰从母亲口中衔过第一口香甜的美味,眼中有点点幸福流露。就这样,小鹰在母亲朝朝暮暮的关怀下,很快就成长为拥有黑色羽毛、锋利双爪的大鹰了。
这天,鹰子独守巢穴。当它望见远处苍穹中几只雄鹰飞翔盘旋的身影,它的心中猛然升腾起一股冲动,它想飞,它想拥有自己的大地!于是,鹰子悄步踱到巢边,四顾,只见高远的蓝天,峻峭的山岩,葱茏的树丛,飞漱的瀑帘,它对这一切是多么的向往!张开羽翼,它刚要迈出追梦的脚步,却猛地止步了。它怯生生地望着脚下万丈的深渊,幽深的沟涧,它踯躅,它退却,因为它虽然渴望飞翔,但它更害怕死亡。遥望对面山顶一棵无助的野草,它仿佛也读到了相同的命运。
就在这时,只听头顶一声长鸣,鹰子未及举头,便被猛地推下巢穴。伴随着一道悲惨的哀鸣,鹰子划过一道小小的弧便陡然下坠。它的心顿然迷茫,仿佛已然听到死神的召唤。当距离变得模糊,当即将冲破生死的界限,本能地,它用尽全身的精力,抖动起翅膀。就在那一瞬,羽尖在水面勾起一串珍珠,鹰子飞起来了!然而,一切出乎意料,当他回到原来的地方,看见的却是平日里相濡以沫的母亲!
它痛苦,它不能理解母亲的致命一击。然而,当他体会了飞翔的快乐,才真正明白,原来没有生死一线痛苦的考验,就不会有如今搏击长空的快感。没有砥砺,也就没有腾飞!
当雄鹰展翅飞翔的那一刻,我也懂得了,其实人生就是一句话——痛并快乐着。
点评:习作构思新疑,想像奇特,描写细致入微,极富感染力。鹰子是幸运的,因为它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历经劫难,才能得以泅渡。
中考作文思辩篇二
中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
中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
一、话题作文
题目一心灵美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提示】这种观点型话题作文,“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如果写成议论文,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即可,而且材料本身也是写作中的典型论据。材料中已经说明了古人是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的,话题要求我们去写“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审题的重点在动词“守护”上,文章必须体现“守护”:“守护”什么?为什么“守护”?怎样“守护”?“守护”的结果?其次是“心灵”,要突出所守护的是“心灵”的向往追求和价值观。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一观点即可。 题目二向往远方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游,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有自然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对一种梦想,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提示】所谓“距离产生美”,远方因为与我们有距离,所以在我们想象中是神秘的,是美好的,充满诱惑的“远方”象征理想和美好,这反映了人类追求理想,探索新知,开拓未来的愿望。追求美好是一种本能,一种可贵的品质,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世界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但也不能一味好高骛远。人没有近的“现实”不能生存,没有远的“理想”也无法更好地生活。本话题可以议论,阐述“向往远方”的因果、利弊、美学价值等,也可以记叙,讲述一个与“向往远方”有关的故事,表达一个主题。
题目三借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原本柔弱地匍匐手地,却借助枯木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枯木本无美景可言,却借助牵牛花的装饰,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请以“借助”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抄袭。
【提示】(1)从牵牛花或枯木某一单方面“受惠”的角度理解:柔弱的牵牛花借助枯木,使自己变得挺拔;枯木借助牵牛花使自己变得美丽——要善于“借助”外物、外力,实现、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生命变得更美丽、更辉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然物外,独自生存,都需有所凭借才能有所成就。荀子在《劝学》中也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刘邦战胜项羽,就是因为刘邦比项羽更善于借助贤臣良将的能力。
(2)从牵牛花或枯木双方角度理解:牵牛花美丽但柔弱,枯木挺拔但不美丽,双方借助对方、合作互助,实现了双方的美丽又挺拔——要善于合作、相助,取长补短,达到互补共赢的目的。小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之间的合作、相助,大到人类社会中企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莫不如此。
二、命题作文
题目一曲径通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这便是“曲径通幽”。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精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因为“幽”也许就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
请以“曲径通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600字左右。
【提示】首先,这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曲径”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挫折、失败、磨难等,““幽”意味着成功、幸福、坚强、丰富多彩等。这样的题材经常写,只要能扣住题目“曲径通幽”即可。其次,应抓住“幽”和“曲径”的关系(“幽”在“曲径”中)。行文中要特别强调“幽”与“曲径”的关系,就象关系型话题一样,不能偏向一边,或只写“幽”,或只写“曲径”。第三、无论怎样立意,都需要在写作时加强认知的哲理思辩性和主观情感性。如:曲径通幽在生活中指的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自然美、人文美),如何认识它(是生活的必经之路、延长生命的长度)等。
题目二
请以“起早育人”为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可少于600字。
【提示】24岁建立量子力学的海森堡,总记得童年时代妈妈对他讲的一段话:“人生最宝贵的是每个清晨,因为每天清晨上帝都会派来三只鸟:一只是黎明鸟,一只是唱春鸟,一只是布谷鸟┄┄孩子,这三只鸟会给你衔来人生的金穗,错过了黎明,你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这位伟大的外国母亲对儿子的教诲多么智慧啊!可见“清晨起早”,抓住“黎明”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但若仅仅从时间角度写“起早”对于成就自我的价值,显然停留在思维的表面,关键是发掘“清晨起早”的比喻意义、深层意义,在“起早育人”的题目要求之内,言人之未言,写人之未写的人生顿悟和见解,才是达到立意深刻、见解独到的根本所在。 题目三如果没有„„
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地,如果没有„„
请补全“如果没有„„”,然后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写作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在“如果没有„„,将不会(不能,不可)„„”这个话题下,可以写成排比式的散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甚至可以编述故事。
(2)“没有”的内容可以虚实并重,物质的、精神的、道德伦理的均可,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受深切的某一点作为文章主题,要写出新意,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参考拟题:①如果没有合作,②如果没有真善美,③如果没有磨难。
三、材料作文
题目一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读好书能陶冶性情、增长智慧;读坏书会使人误入歧途、走向绝路;不读书将使人愚昧无知、无所作为。提起读书,也许你想记叙亲身经历的有关读书的真人真事,也许你想讲述有关读书的生动故事,也许你想论述有关读书的真知灼见,也许你想介绍有关读书的有效方法,也许你想发表读书后的评论感受,也许你想展开有关读书的神思遐想„„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题。命题人用哲理性的语言阐述了读书的功用,罗列了有关读书的人和事、道与理、方与法,只要认真品读所列材料,明确相关要求,就可以或记叙,或议沦,或说明。
材料中几个“也许”是供你选择的角度,你可以写自已艰辛的读书生涯,也叮以写你周围类似“孔乙已”、“范进”式的读书人的故事,还可以写其它,但适用这类内容的文体是记叙文或小小说;若是你想论述有关读书的真知灼见,适用的文体是议论文;若是从介绍有关读书的方法的角度写,最好是说明文。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年齐白石的关门弟子许麟庐善于模仿老师画虾蟹,惟妙惟肖。齐白石先生对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或“学”或“似”,或“学”一生,或“似”一生,或先“似”后“学”,成就也多种多样。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你根据自己读这段文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学即创造,似是模仿。学,就要加工、改造、融合前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它实际上是个如何借鉴、继承的问题。不囿于成见,开拓进取。似,毫无新意,只能是死路一条。任何物质文明、理论创新等均是学的结果。①先似后学,强调“学”的重要性。②学以致用者生,模仿学步者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的理论、一国两制、农村包围城市等,均是“学”的结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都是“似”的结果。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06年,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特别荣誉奖的李春华,家境极其贫寒。他经常吃的是一元钱的萝卜干拌饭或者九毛钱的方便面。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大家还发现他的抽屉里有一份助学贷款申请,上面区、乡的章都盖了,但他竞没有交上去!他曾这样向父亲解释:“比我苦的同学还多着呢。”他不仅从来没有申请过助学贷款,反而经常将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慷慨借给同学„„
●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人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发自内心厚道,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提示】本题可以围绕“自强与君子之道”来立意;可以围绕“无私与厚道”来立意;也可以围绕“君子”直接加以论述展开。本题的原材料有例子有分析,重在抛砖引玉,要求写作者做到内容充实,在写作中注意有效勾连材料中两段文字的内容,注意辩证思维和现实生活
中人们的主流思维,写出具有一定卓见的文章。(121.17.197.203)
中考作文思辩篇三
中考作文预测话题
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真题预测系列汇总
一、 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真题预测之哲理思辨类
★热点考题链接★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2010·江苏扬州);材料“接电话线”(2010·四川眉山二);他也很重要(2010·江苏苏州);不能没有你(2010·湖南省常德);因为有期望(2010·重庆市二);不该丢失的(2010·山东省临沂);做一个行者(2010·浙江省温州);不会变化的是__________(2010·安徽省);凝聚(2010·北京);人生需要磨练(2010·福建龙岩)。
★写作备考方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是:“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哲理类文章,应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艺术性要强。因此,在立意上要求学生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一、哲理思辨,凸现文化底蕴。哲理思辨类散文天生与文化密切相连,文化孕育着哲思,展现着哲思。所以写作思辨类散文,我们首先应把目光投向文化,凸现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哲理思辨,展示历史情怀。历史也是生发思辨的最佳场所,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的确,若我们徜徉于历史中间,定能有所启迪、有所发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点历史知识,尤其是文化史的知识。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强调知人论世,在写作中我们更需要对相关的史实有所了解,有所分析评价。
三、哲理思辨,关注自然色彩。自然体现着辩证法,它往往和人类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或称象征)。所以自然中也有着丰富的哲理,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提升。如松、菊象征着人的高洁品行,柳、长亭寓含着人们的离愁别绪;一棵树的成长历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一只狼的情感就是人类自身的情感……林林总总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思考。
四、哲理思辨,凝聚社会关爱。社会是哲理思辨类散文创作的最大原料地。光怪陆离的社会处处都展现着哲理。就个体而言,人的进退、荣辱、生死都是哲学命题;就群体而论,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自身的发展甚至人与自然莫不表现着生活的哲理,无不引起人的深入思考。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
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
角度一:剪掉好,还是不剪掉好?
只有懂得选择的人才会终身受益。如果被眼前的诱惑所吸引,则会适得其反。生活要学会选择,必须减去多余的部分,专注才能结出可口的果实。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那只会像没有剪去劣枝的果树一样,虽然个数多,但又小又青。做人也一样,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训斥就如那把剪刀,剪去我们的种种错误。这些看似严厉的举动,其实蕴含了关爱。生活需要一把锋利的剪刀,让它剪去我们的缺点、短处,让我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正是一把把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剪刀,使我们的一生结出丰硕的果实。拟题示例:《剪枝的学问》《成长需要大剪刀》《“剪”出的成功》
角度二:为什么要剪掉?
手中沉实的剪子,是为果树们修理的花剪。岁月,是我们生命中修整的花剪,在这每一段每一段的裁剪中,我们要学会放弃幼稚,放弃固执,放弃冲动,放弃幻想,在生活中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会真正的得到。得到丰硕的果实,得到真正的成功,得到人生的真理。舍弃曾经觉得是最最重要的部分,却换来了别样的、更为深刻的幸福。拟题示例:《做一个“剪枝”能手》《“剪枝”不留痕》《树要剪枝玉要琢磨》
角度三:剪掉有什么好?
剪枝,其实就是在蓄势,在积蓄力量。剪去多余的枝条,既避免病变扩散,影响果园健康,又使得有限的养分集中力量,供养花朵与果子,为果树秋天最终结出好果子打下坚实基础。果树如此,人亦同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不可能完美得没有丝毫毛病,不可能不受到病毒的侵袭,不可能没有失误,不可能没有留下遗憾。人生的毛病缺陷以及失误遗憾,就如同果树的病变枝条和多余枝条,需要毫不留情地剔除剪去。要舍得修去那些多余的枝条,也要懂得只有把有限的养料集中供给,才不致让平均分配造成平庸的花期。拟题示例:《我要“剪枝”》《有一种精神叫剪枝》
角度四:如何理解“剪掉”?
剪枝,就是疏除过密枝、衰老枝和病虫枝,以充分利用光照和营养,大幅度提高坐果率。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若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是否也应该如果树一样,剪剪“枝条”呢。“剪枝”就是对自身的否定与改变,用在人身上该分“自我剪枝”和“他人帮助剪枝”两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剪枝”是对一个人缺点的修正。而一个进步快的人总是一个会自我反思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把抽打自己的鞭子握在自己的手上。拟题示例:《谁来“剪枝”》《给欲望剪枝》《批评如同剪枝》
角度五:小孩子痛惜,爷爷为什么不痛惜?
看眼前,果树枝条茂盛,长势好;看发展,剪掉枝条,会使果实丰硕,所以爷爷毫不吝啬。可见,行动服从于目的,措施受制于宗旨。拟题示例:《由“剪枝”想到的》《果树剪枝的联想》《“剪枝”随想》《剪枝遐想》{中考作文思辩}.
角度六:小孩子为什么有疑问?
小孩拿起一根枝条,也许长得很好,但从整棵果树权衡,它成了分散营养、影响结果数量与质量的冗枝,必须剪掉。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部分服从于整体,局部服从于大局。拟题示例:《削枝为了强干》《学会剪枝》《该出手就出手》
角度七:“傻孩子”,傻在哪里?
傻在只看到一根一根的枝条,忘了它们与整体的联系;只看到它们眼前的长势,忘了它们最能影响的结果。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全树。拟题示例:《剪枝,我们同样需要》《为自己剪枝》《今天我要为你剪枝》
角度八:剪枝是“减法”,“长得更好”是“加法”,加减法不可以互换么?
有失才有得,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更多的获得。“剪枝”顺应的是“树木之道”;“成长之道”“为人之道”“生活之道”都需要“剪枝”的学问。拟题示例:《人生剪枝》《为青春剪枝》《为心灵修枝剪蔓》《给成长之树剪枝》
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儿的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要开花”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写作导引】
1.开什么样的花——“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产生美好的希望,滋生甜美的憧憬,因为理想是人生的根本,是我们实现幸福人生的内驱力。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迷失于大海上的孤舟,早晚会被风浪吞没。身处偏僻山谷的百合之所以能够遗世独立,开成美丽的风景,其实就是因为心存“我有美丽的花”的梦想。“我有美丽的花”,多么美妙的梦想呀!对于一朵花而言,还有什么比开出美
丽的花更使人神往呢?花的美丽就在于花朵的绽放,而相信自己有美丽的花朵,就能够不断地战胜各种挫折,专注地付出努力,实现心中的梦。
2.为什么要开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朵花的庄严使命。”
作为花朵,使命是什么,就是开花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一代一代往下传,这是生命赋予花朵必须的使命,是花朵实现生生不息的庄严使命。那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百合完成使命的方式是开花结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祖国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呢?
3.开花能说明什么——“我要开花,是由于我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她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草,而是一株百合,一株有美丽的花朵的百合,而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百合一样,内心深处都渴望人生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渴望活出不一样的风采,但是我们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呢?我想只有开花!通过开花来证明自己!也就是成长,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中考作文思辩}.
三、题目:与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2)思想健康向上,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本命题在选材上给了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但同时也限制了文章所写的两个方面必须是相关联的,内容上应兼顾两个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只写一方,否则会有偏题之嫌。补充题目时,建议同学们最好运用对比形式,如“好生与差生”“灾与爱”等,这样易于激发读者兴趣。
2.精心选材,灵活补题。要想补好题目,必须要筛选好所写材料,在此基础上再提炼题目,应是考场上比较保险的做法。那么,应怎样选材呢?前提还是要注意选择相关联的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可以构成正反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在选好材料、立好意的基础上再来补题,就不难了。在选材上,无论选择哪个方面,要力争做到新颖:与时俱进,感悟独到,感情冲击力强等。
3.精心构思,成就佳作。考场作文,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必须提前谋篇布局,才能速成佳作。在选好材、拟好题的基础上,可以在材料的组合上,开头、结尾的设计上,点睛妙笔的锤炼上多下功夫,锻造作文亮点。 二、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之想像创新类
★热点考题链接★
远方(2010·四川内江一);拾起心中的珍珠(2010·广西南宁一);阳光灿烂的日子(2010·云
南曲靖一);心中的(彩虹、梦想、烦恼……)(2010·湖南邵阳二);送他人一朵花(2010·湖南长沙一);那天,我拣到了快乐的钥匙(2010·广东);洒进的雨(2010·四川自贡一);听听
的声音(2010·四川成都一)。
★写作备考方略★
想像和创新,是写好作文的两个重要方法,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想像是写作和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手法,创新更是时代的主旋律。高考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规定:想像丰富和有创新的文章,都可以增加发展等级得分10分。由此可见,想像和创新在写作
中的重要性。
一、读写结合,从仿到创。英国一家公司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电视看得越多,人的想像力便越少;而读书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多读那些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作品美,不仅最能打动我们的心,也最能激发我们模仿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当我们为阅读课文中的美而心动而跃跃欲试时,就会将在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和技能运用到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写作实践中来。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像,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变换角度,将其进行延
伸,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
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想象的过程是属于思维范畴的,主要是分析和综合的形式,又是凭借形象来实现的。一个人为了构造出某种新形象,就必须对有关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例如根据音响联想中来写故事,在播放各种音响中进行联想,进行写作。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可以给我们造成种种听觉。听过一组音响之后,我们不仅要对瞬息变化和稍纵即逝的限定数量的音响迅速接受,还要有所触动,有所感受,尤其要体验那些音响所造成的氛围,正确理解,准确判断,合理联想,深入想像,构建画面,编织情节,安排结构。使音响氛围和内心视像有机结合起来,再以语言物化而为文章,全过程都离不开联想、想像。
三、自觉养成创新精神与深度意识。可给自己设定创新意识、深度意识两个标杆,每写出一篇散文,都要用这两点加以衡量。这就要调动想像力、语言、意象等多方面的修养,保证它的实现。比如写假设作文,第一类是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我》、《在大森林迷了路》、《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以及《假如我是………》、《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第二类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中考作文思辩篇四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评析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评析
【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次国际自行车比赛中,信心满满、志在获奖的纳瓦罗始终无法超越技高一筹的埃斯特万,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奋力追赶。正当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埃斯特万自行车爆胎了,只能扛着车跑。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纳瓦罗放缓了车速,紧跟在埃斯特万身后。结果,埃斯特万获得了铜牌,纳瓦罗与奖牌失之交臂,而后来居上的两位选手分获金、银牌。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题目解析】
从2013年开始,潍坊卷作文一直是材料作文,非常稳定,这样,自然是非常便于广大考生备考。
就今年潍坊卷中考作文题而言,可以说,这是一道能够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作文题。也是一道能够引导中学生培养思辨能力的作文题。可以说潍坊中考作文题导向十分正确。
如何审题立意呢?材料说的是国际自行车比赛的事情,其中有两个人物,这就是纳瓦罗与埃斯特万。
从纳瓦罗方面思考,纳瓦罗在埃斯特万自行车爆胎扛着自行车跑的时候,按比赛规则,他完全可以超越埃斯特万,从而获得金牌,可是他并没有,而事实是后来居上的两位选手分获金、银牌。这样,我们可以立意:遵守规则最重要!
超越技高一筹的埃斯特万,获得金牌,是纳瓦罗的梦想,但在纳瓦罗看来,这必须是在埃斯特万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这样,比如埃斯特万的自行车爆胎了,自己就是获得金牌,那么赢得的也是虚名,这样的虚名不要也罢。正因为这样,纳瓦罗才跟在扛着车跑的埃斯特万的后面,而不是超越他。这样,我们可以立意:要名,但不要虚名!
从埃斯特万方面思考,他在比赛途中,自行车爆胎了,按说,他完全可以退出比赛,而事实是他没有,而是扛着爆胎的自行车跑,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学习。这样,我们可以立意:坚持到底,精神可佳。
立意确定后,我们可以结合手头材料的拥有情况及对文体的擅长情况,确定使用的文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就比赛而谈比赛,应该扩展到人生的赛场上去。这样,所写才有深度和广度。
【写作思路】
(1)写议论文,从所给材料写起,然后扩展开去,用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遵守规则最重要”;
(2)写记叙文,用纳瓦罗的口吻写他紧跟在扛着自行车奔跑的埃斯特万后面的心理活动,表现“要名,但不要虚名”的主旨;
(3)写记叙文,构思一个比赛结束后,纳瓦罗、埃斯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