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8-06-19 点击: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一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一、明确中考作文得分要点

在内容上要题意切合、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要流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

结构要严谨、层次要清晰

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二、考试前的准备

1、按文题分类进行作文考试准备

按照下面的分类准备20个作文题

(1)个人成长类

(2)亲情友情类

(3)社会生活类

(4)吟咏畅想类

要求:细细研究近几年我市中考作文题,准备20个作文题。

(1)这20个作文题,要涵盖中考作文应试的各个基本的生活侧面,涵盖中考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文体的写作(一定要以记叙文为主),涵盖中考作文的各种题型(其中包含各种“导语”的形式)。

(2)这20个文题,有机地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10个题,为必做的作文题,在中考复习期间写成10篇文章,并认真修改。这10个文题中,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偏怪难的题,一定要有一个“写烂”了的平俗题。 另外一部分10个题,要构思出作文提纲并进行反复修改,一旦考试中出现与之相关的题目,心中有备无患。

三、中考作文材料准备

(1) 写“我”训练(写自己)

(2) 写“他”训练(写友人、写亲人、写别人)

(3) 写“事”训练(写小事、写一事、写多事、写事写人)

(4) 写“物”训练(咏物、绘景、抒情、表达感受与感悟)

(5) 写“思”训练(想象类、思辨类作文)

以上各方面的材料要在自己生活经历、阅读过的文章中寻找相关资料,再准备一些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等,熟记于胸,为中考写作做好充足的材料准备。

三、循序渐进,坚持扎实的系列训练

以方案一为例,我们可以分六个点进行系列训练。

中考作文阅卷时,阅卷老师往往依据这几个方面来给试卷分类判分:文章是否切题、中

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怎样、感情是否真挚、语言表达如何等。我们复习时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具体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能力。

下面,我就以切合题意、立意高远、内容充实这三点为例,来谈一谈如何提升学生中考作文写作的能力。

切合题意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失分原因】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偏题离题。比如,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又如2008扬州中考作文“回家”,很多考生重视“家”而忽视命题中的“回”字,如有的文章通篇叙写“家”的意义及“我”怎样“想家”,而只字不提“回”字,造成主题偏离。甚至一些作文基本功较好的考生也难免。 二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提示语以及要求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2008年浙江台州中考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又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作文“开端”一题,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 三是因随意而脱轨。我们许多同学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2008年宁夏卷半命题“窗外”,有篇作文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提升策略】

一、咬文嚼字,读懂题目内涵

2008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就知道了: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长沙)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浙江宁波)

一道风景线(江苏南通) 幸福像花儿一样(福建漳州)

画一扇窗给自己(山东潍坊) 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辽宁沈阳)

这种文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喻体,进而把握文题的本意。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个题目,喻体“花儿”一词,代表着灿烂、鲜艳、芳香、美丽,它带给人快乐、温馨、纯净、

明媚的感觉,因此,文章应表现出轻快、明朗、积极、喜悦的感情基调,才能够突出重点。

同样,上述文题中的“太阳”“风景”“风景线”“窗”“花”这些比喻词,都需要我们在审读文题的过程中去品析它们的本义,完整地把握文题的意蕴。如“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花在这个题目中可以有多种寓意,可以指善良的美德、良好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指自己不为人知的美好愿望及理想,题目要引申出这些美德、习性及愿望理想虽遭受现实的冲击打击,仍要保留在心中的意思!

再看看2007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

“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湖北恩施,话题) “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山东临沂,话题)、“心中有盏红绿灯”(广州市,命题)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南京,命题) 这些题目,有的是题中一个词是喻体(如“钥匙”);有的则是整个短语是喻体,如“每一种草都会开花”。这些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审读的关键是仔细研读并善于发现提示语中的关键语句,善于把形象性强、意义较“虚”的词语与社会生活和自身经历准确地对接,自然地而不是牵强地由“虚”而“实”,确定本体。例如恩施市有位考生先描写家乡河水如何清澈美丽,然后写环保的缺失带来严重的水污染,最后写人们环保意识的回归,展望明天,坚信“水总有澄清的一天”。这位考生完全忽略了话题的比喻义,就水写水,没有从自然现象上升到人生意义,偏离题意。其实该命题的提示语设计得很精致:“在一个缺水的村庄里,村民常用一排大缸接盛屋檐水。由于澄清缸里的水需要两三天,因此妈妈不允许我们玩缸里的水。常有一些恶作剧的孩子,冲进院子把水搅浑,这使我们非常愤怒。妈妈看我们被几缸水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说,各人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这段提示语说故事只是为了引入喻体,“妈妈的教诲”对“我”的启示暗示了题目的比喻意义,那就是:被误解、扭曲、诬陷时,不要颓废失志,只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总有冤情洗刷、真相大白的一天。考生审题时只要静心阅读,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喻义匹配的本体,就不会出现上述失误。

今年这一类的比喻型文题也不少: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心中的风景”(四川成都) “生命需要梦”(福建宁德)

“文学是灯”(江苏无锡) “在学海中游泳”(上海)

“留住生命里的一片绿叶”(辽宁阜新) “路在脚下”(哈尔滨,话题作文) “送你一轮明月”(湖北宜昌) “心灵的阳光”(湖南常德)

如“送你一轮明月”,喻体是“明月”,明月代表着光明,能照亮前进的路,因此,文章可以写父母或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劝告等,让“我”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和情绪的低谷,重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重新获得前行的动力。

2、关注虚词。虚词虽然没有明确的意思,但它在表情达意方面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 如:

其实并不是这样(2007年山东德州)、好想说声对不起(2007年山西课标卷)。

“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文题中,有“其实”和没有“其实”意思大相径庭。“其实”表示事情原本如此,从人对事情的认识来说,“其实”表明了一种思想认识的转折和提升。就是说,人们本来以为事情是这样的,但某一件事情或某一次经历,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真相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有把“其实”这个词理解透彻了,写出了思想认识上的转折,文章才能真正扣题。

“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例如湖北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只能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合要求;广东题“最好的奖赏”规定只写记叙文,“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情感的,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个性心理的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题目中在“好”字前用了副词“最”就暗示了下列要求:避开物质性的“奖赏”,亮出精神、情感或能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虚”为“最”。有的考生忽略这些暗示的信息,写成这样:从小学开始练钢琴,很枯燥,很寂寞;中间有反复,有曲折,最后终于在全市初中组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发奖时,“我”站到台上,举起精致的奖杯——这“最好的奖赏”,坐在台下的爸爸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这篇文章把只是代表一种荣誉的奖杯作为“奖赏”之“最”,偏离了题目的要求,如果在篇末增加一些议论,把练钢琴过程中养成的刻苦精神和良好习惯等抽象的成果作为“奖赏”之“最”,文章就符合题目要求,也有了新意。

今年这样的文题有: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浙江宁波) “我还缺什么”(四川佛山)

“又是一年风起时”(山东济南) “心中早想说一句”(江苏镇江)

“中考后,我最想______”(南充) “今天真好”(南京)

记叙文文题中,有些看似平常但又十分关键的词语,一定要明晰它的含义,不可忽视。比如: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2008年重庆卷)、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2008年河南卷)、 这一天,让我铭记(2008年四川南充卷)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这个文题中,“一幕”是个关键词。“一幕”表明了时间很短,是刹那之间,所以,只有对那一瞬间作浓墨重彩的细致而具体的描写,才叫做突出了“那一幕”这一重点。同样,“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中的“故事”一词,“这一天,让我铭记”中的“这一天”一词都需要在审读文题时细细品咂。

今年这样的文题,如: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2009兰州)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2009深圳) “那一次,我和他都是好样的”(2009义乌) “那一次,我很感动”(2009芜湖) 再如2007年的中考题。说来很巧,江苏南通和黑龙江大庆的命题作文中都出现了“微笑”

一词:前者为“带着微笑出发”,后者为“互相微笑”。南通题目中有一个概念“出发”,相当多的考生忽略了这一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带着微笑”是“出发”的一种姿态、精神、心情,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出发”孤立存在。可是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微笑”,就是没有写到“出发”,结果把命题“带着微笑出发”等同于话题作文“微笑”。大庆题中的限制词“互相”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同样不能忽视。单向“微笑”固然好,但人生的成长之路从来就不是孤单的旅程,“

互相微笑”才能构建一个全社会和谐的境界。可以这样说,“互相微笑”是心愿达成后彼此的欣慰;是冰释前嫌的心灵握手;是心有灵犀的幽幽共鸣;是施与者与接受者的心绪碰撞;是携手创业者逆境中的策励……如果能够仔细搜索,考生记忆中一定不乏这样的“互相”与这样的“微笑”。但有的考生未能重视“互相”这个关键词语,有的考生也许平时写惯了单向的爱意,单向的付出,遇到此类题目不能“转轨”,结果进入误区。例如有位考生写了三次微笑:三年前到初中报到,村口独木桥被洪水冲走,爸爸背着我过河,我望着爸爸吃力的样子,爸爸却朝我一笑;到了新学校,不懂报到手续,一位老师带领我,总是微笑着;到了宿舍铺位安排在上铺,挂蚊帐少绳子,我个子矮又够不到顶,一位陌生的男同学微笑着,拿出绳子帮我挂……看,这位考生自始至终只是“微笑”的接受者,一次都没有做“微笑”的输出者,这样写,题目只能是“感悟微笑”,而不是“互相微笑”,审题有了偏差,立意当然也变得浅薄平淡。这就启示我们:审题不仅要弄清概念内涵还要明确概念之间修饰、限制等各种关系,善于“转轨”变通,变习惯性思维为特定性思维,

以上所述,都是对文题内容的审读。当文题内涵明确之后,下一步,就应该确定文章的写作重点了。

二、条分缕析,把握题目重心

清楚,才能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比如: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2007年浙江湖州卷)

文题中的“变化”是原因,“精彩”是结果,那么在写作时应该通过对“变化”具体详细的描写,来突出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至于结果的“精彩”,也是为了突出“变化”的重要意义而服务的。

再如2007年浙江衢州卷“我拥有,我快乐”(复句形式)。 “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心理情感反映,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文章就不能很好地切合题意。由此可见,关系型文题必须辨明概念间的关系,才能把握文题重心。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今年这样的文题,如:

“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浙江金华) “知道和做到”(山东聊城)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二

中考作文有效性复习策略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谈到作文,一直都是我们最为畏难的教学内容。因为它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技能,它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在考试中的比重也最大。由于中考属于抽查性考试,涉及面窄,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中考作文的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一、中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

1.贴近生活、倾吐真情。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的体现。因此,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和自然,是近年作文命题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感情真实健康是优秀作文的共性,用真心去感受生活,以真情去体验生活,用文章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是考生应该追求的目标。

2.拓展思维、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作文复习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作文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作文的内容、形式和题型日益趋于多样化和开放化,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好文章。

3.不设障碍,淡化文体。为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中考命题多采用二选一的形式,或者半命题,或者话题,都希望学生能解除不必要的绳索,减轻思想负担,轻松应考,考出真实水平。

虽然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作文涌现出一批张扬个性、思想新锐的好作文,但是我们的学生笔下有一些典型的共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当前中学生考场作文的弊病

1.行文格调不高,主题偏颇。

如写男同学的外貌说人家“眼睛长得像煮开了皮的饺子,蒜头鼻子旁边混生着青春痘和雀斑,头发油油的总点缀着白色的皮屑,只有那像女孩似的樱桃小嘴算是标致极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可以反衬人物的高尚品格。过分的夸张与讽刺只能丑化人物,哗众取宠,对人物没有基本的尊重。

2.内容肤浅、形式空泛。

首先,平时不注重观察积累,考试“无材可用”,内容乏善可陈,只能蜻蜓点水或空谈套话。动辄就写:让座;黑夜父亲背我上医院;送点心一抬眼见妈妈头上的白发;考试没考好,老师没有批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其次,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不分析题目只图标新,故意用散文诗、新闻、戏剧等题材吸引眼球,没有实质内容,没有深度。

3.结构简单,缺乏拓展。

我们的考场中,还存在大量“三段式”的文章。记叙则总-分-总,通篇一事,简单平淡,缺乏必要的铺垫烘托和相关的描写或抒情。议论则剪贴式,开头点中心论点,主体举几个名人事件,结尾点题,缺乏分析的逻辑推进过程和必要的迁移拓展。

4.语言表达平平,遣词造句功低不厚。

如:“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是过得非常愉快的,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学到许多知识,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是充满朝气的。我们的三年生活的岁月是多么有趣。”这样的开头在学生作文中并不少见,语汇过于苍白稚嫩,没有修饰没有梯度,或者多次重复,以至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5.“背范文”,生搬硬套。

有的学生考前背诵一些佳作,以备应试时套用,俗称“预制版”;或者一篇文章第三人称大半篇幅讲一个故事,最后勉强扣题,自己置身事外;还有的截取某些文章精彩片段,强记于心,遇到不同的文题,编排一番,组装成文。

这么多典型问题警示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不重视或害怕写作,教学缺乏计划性,忽视针对性,无视个性,初三阶段又感到束手无策、避重就轻,致使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考时就可能出现高分作文太少,低分作文大多数的情况。

其实,写作文需要一些底气,讲究一点才气,提倡一种锐气。虽说这个高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终究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只要我们潜心探索,并勇敢实践,相信结果一定尽如人意。

就目前的状况看,我们距中考还有两个月时间,这正是“磨枪”的阶段,是否能够有效规划有效把握决定着最后的成败。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更严谨、更真切、更成熟、更符合中考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在中考复习阶段所用过的一些自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谨供参考。

三、中考作文的复习策略

首先,要把好写字关。书写训练要立足规范,追求美观。在每个月的过关检测中,要求学生做到“三清”:卷面清、字迹清、笔画清。要做到三不:不写错别字、潦草字、简化字,不乱标标点,不乱写乱画。要做到三适:快慢适可,大小适中,轻重适度。

其次,要进行语言技能训练。课标中对一般的记叙文中语言的要求加了一个“生动”。所以,对学生的语言要求是立足通畅,追求文采。在朴素叙述中融进丰厚底蕴,在行文谋篇中输入情感血液,在遣词造句中加大思想容量,在理性思辩中高扬人文精神,在形象描述中飘逸诗情画意。我们可以在每堂语文复习课前5分钟,学生按老师每周训练的题目,有准备地口头表述。例如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加强对表达方式运用的指导

表达方式能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会记叙会抒情会议论。记叙就要有故事,有中心,有生活的细节。散文的抒情的内容要进行分类。

中学生不擅长于议论,所谓议论就要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和事物间的本质联系。揭示出内在的规律才能显出深刻。举例来说只要具备某一个条件就百分之百地达到某个结果。就像登高就一定能望远。只要是知己,那么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的抒情、议论有时甚至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第四,引导学生仿写。在作文课上,老师或学生先读一篇优秀范文,然后让学生去仿写。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一个能把文章仿个八九不离十的学生,其对该文的结构模式和行文思路应该是基本理解了。

第五,模拟考场作文法。要求限时限地限纸。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们已基本不采用作文本子,而是采用跟中考作文纸一样的作文稿纸。在写作时有规定的时间,形成逼真的考试现场,从而具备了一种严肃的考试气氛。

第六,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素材

语文课标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1、积累生活素材。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严把真实关,一旦发现失之真情的文章就责成其重写,而一有真情的文章尽管立意构思上尚有缺失也应予以鼓励。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来自于身边点滴琐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培养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中做个细心人、有心人,把看到的、听到的事,感受到的情和理,形成文字。如从影视中,了解每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记写情感日记;遇到苦闷的事、喜乐的事、伤感的事要及时写成随笔,还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就当下文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2、积累阅读素材。学生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自于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许多学生认为课本是训练读的材料,课本内容是“阅读鉴赏”的,并没有把课本的材料化为写的源泉,导致读和写分离,脱节,这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典范的文章,感受主题思想、体会写作技巧,并把这种感悟和体会运用到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3、引导学生运用新颖的素材。如写“母爱”,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体会应该更为深刻,大至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小至一句话语,一个动作,基至是一个眼神,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可是我们的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面对作文还是很无奈,总喜欢虚情造文,类似子女生病,妈妈照顾的题材初中就用了三年。写母爱动辄就引用孟效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引用,毫无新意。写农民的辛苦动辄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种耳熟能详的诗句。为什么不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呢?写议论文也是如此,《珍惜时间》、《勤奋》等话题作文写的都是司马迁、马克思、爱恩斯坦等名人名家的例子,就那几个名人的例子,陈旧老套,典型有余,新意不足。阅卷老师改得多了,也不觉得有多么稀奇。

第七,特长训练:立足高远,追求高峰。让学生选择喜欢写、擅长写的方式,写出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才思、才情、才华。如有个性化的构思:如切入角度新,内容挖掘深,文体形式活。更有个性化的语言等。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上述总结志在探索,贵在创新。相信老师们能在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三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中考,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考察内容散落在试卷“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四大版块考题中,借助分数体现学生的素养水平。其中作文占分值40%,有人戏称作文为“语文半壁江山”。“失作文者失天下”,可见作文版块的重要。在复习中,我们要咬定作文不放松,力争有所突破。下面我就对初三作文复习谈一下我的见解:

一、明确《课标》《指导说明》对写作的要求及评分标准,使复习训练目标清晰可见。

(一)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二)评分标准:

一类卷(35—40分)符号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1.内容方面: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丰富充实,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2.语言方面:语言准确、有文采。

3.结构方面:结构合理、严谨,层次清楚。

4.字数、书写方面:600字以上,标点正确,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酌情加1—5分,至满分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3.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4.书写工整、美观。

错别字三个扣一分(不重复计数)。

明确要求和课标精髓,找准作文指导着力点,便于有的放矢,关键在于学生能写出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如何在有限的3个月内有效突破作文水平迅速提升的瓶颈。

二、考场作文几大热点主题

1.成功成长类。谈到成功,不仅仅指成名成家,解决一道数学题,学会炒菜,鼓励他人敢于发言.......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小事,以前不会做,现在会做了,以前做得不熟练,现在熟能生巧了,这些都是成功,俗话说“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不积小河何以成江河”,这些点滴成功能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说到成长,有的着眼于成长中需经受的困难与历练,有的着眼于对成长往事的回望与思考,有的着眼于对未来的憧憬。这些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往事中的酸甜苦辣,思考和总结成长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期望学生能够更乐观、更自信、更成熟地面对今天和明天。如:2013年济宁作文题目《成长的快乐》、临沂话题作文《走在路上》、四川宜宾话题作文《成长的滋味》、湖南益阳《回望来时的路》、2012年福建漳州《成长因为有你》江苏南通《就这样慢慢长大》,2011年湖北荆州《那一刻,我长大了》、安徽《在我们这个年龄》。

2.情感体验类(特别是以幸福、快乐、感动、感恩为主题的作文命题为主) 作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情感培养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我们应该懂得拥有亲情,拥有幸福,珍惜亲情,珍惜幸福的意义,我们应该结交益友,培养亲密的的友情,互相切磋,共同进步,我们应该热爱老师,感恩父母,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积极地、正面的引导,从而养成一种真实的、健康的情感。因此,“情感体验”就成为了中考作文永恒的主题。如2013年四川遂宁《我想握住你的手》湖南梆州《在——的影响下成长》天津《捡拾幸福》湖南娄底《那一刻,我很幸福》。

3.告别往昔类:时间如白驹过隙,它带走了我们天真无邪的童年记忆,也即将带走我们激情浪漫的青春时光,然而时间又是有情有义的,它催促我们成熟,赠送我们智慧,给予我们财富。当离别之时,往日的情谊常常萦绕心头。在这初中毕业将要分别得日子里,我们有说不尽的心中事、同学情、师生缘、父母恩,因此中考命题者也往往以“告别往昔”为主题编制命题,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人、抒真情。如2013青岛以“告别”为内容,广东《那儿,——》为题,2010年济宁《我的初中生活》

4.道德修养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历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作文题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题。其命题点可能有感恩、善良、诚信、宽容、诚信、奉献、自省、谦虚等多个方面。如2013年湖北鄂州《善待他人》河南《让路》四川广安《反省》话题等

5.生命意义类: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生命形态多姿多彩,然而,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尊重万事万物的生命。中考作文常常出现有关探讨生命意义的作文命题。如2013四川内江《生命需要——》为题作文,山东菏泽《写好人生每一页》为题作文。

作文贵在读写结合,重视积累和生活体验,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分析热点主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选取文章阅读可从这些方面着手,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济宁市中考作文考题聚焦 (一)2008年—2013年的中考作文试题2008年:成长的脚印 2009年:难忘的经历 2010年:我的初中生活 2011年: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2012年:微笑着面对生活 2013年:成长的快乐(二)教材写作综合性学习聚焦七上:1.这就是我 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 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 6.追寻人类起源 七下:1.成长的烦恼 2.黄河,母亲河 3.我也追星 4.戏曲大舞台 5.漫话探险 6.马的世界八上: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让世界充满爱 3.说不尽的桥 4.走上辩论台 5.莲文化的魅力 6.怎样收集资料 八下: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足迹 3.科海泛舟 4.到民间采风去 古诗苑漫步 6.背起行囊走四方

九上:1.雨的诉说 2.微笑着面对生活 3.青春随想 4.好读书 读好书 5.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6.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九下: 1.脚踏一方土 2.走进小说天地 3.关注我们的社区 4.乘着音乐的翅膀 5.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6.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对照2008—2013年的中考作文与六册的写作.综合性学习可以看出,中考作文也是与平时的写作密切联系的。2008年《成长的脚印》、2013年《成长的快乐》与七年级下册的《成长的烦恼》相近。2009年《难忘的经历》是成长中的一朵浪花,依然与七年级上册的《成长的烦恼》相近,与“成长”密切相关。2010年的《我的初中生活》就出自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2011年《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是七年

级上册《漫游语文世界》中的一个镜头。2012年《微笑着面对生活》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笑着面对生活》。

我们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内容呈现这样的特点: 以“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写“我”的——生活为侧重点,共同 构成命题作文及其他形式作文的写作区间。

四、预测考题 (一)写作单元题目:七上:1.这就是我 2.感受自然 3.我爱我家 八上:1.让世界充满爱 八下:1.献给母亲的歌 2.背起行囊走四方 九上:1.青春随想 2.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3.好读书,读好书 九下 1.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二)预测作文:1.在体验中成长 2.我长大了 3.记忆中美好的片段 4. ——触动了我的心灵 5.有份感激在心头 6.传递幸福 7.生活的恩赐 8.快乐之旅 9.青春路上,我多了一份—— 10在——的路上 11.——伴我前行

五、应对策略

1.训练作文的几种基本技能:

审题:把握写作指向,从多角度多层次审题。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1.审读材料,把握导向。2.审关键词,把握立意。3.审深层义,提升文章内涵。4.审要求点,抓得分点。如果题意不清,文不对题,偏离题意,被评上二类文都不可能。

构思立意:构思立意触及“文脉”触及“灵魂”,是一篇文章优劣高低的体现。在评分标准中特别提出“构思新颖,有创意。”为1-5分的加分项,可以说“立意深刻,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会倍受阅卷者的青睐。掌握几种构思立意的有效方法:1.以小见大式构思——从“细小之处”切入。2.发散聚合式构思——从“另类意义”切入。3.设问激趣式构思——从联想想象角度切入。

4.线索串珠式构思——从多角度切入,全面诠释主题。5.文题呼应式构思——从侧向切入,选择一个侧面去突破。6.抑扬式构思——“从情节波折角度切入。

开头和结尾:豹头凤尾。开头技巧:1.开门见山,切忌冗长。做到入题快。

2.悬念式开头。引人、思考,三言两语,留下悬念。3.创造典雅的环境。描写环境,营造气氛。结尾技巧:1.前呼后应,首尾圆合。2.画龙点睛,卒章显志。3.巧妙设问,启人深思。4.简单明快,戛然而止。

选材:材料承载主题,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人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平时复习中要求学生“广积累,多搜集,多观察,善思考,细体验”,旧瓶装新酒也好,借鉴运用也罢,掌握选材的一些出彩技巧。1.情景交融,在细节中挖掘

材料的真情。2.情节曲折,在详略中展示材料的魅力。3.内容奇特(思接千载),在联想和想象中追求材料的新意。

结构:有人比喻考场作文为带着镣铐的舞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文章有利于评卷老师对作文的准确判定。1.运用擅长的模式化结构。如:总分总、对比式、并列式、层进式等,使文章的层次清晰。2.将段首句写成主旨句。3.适当分段,5-6段较为适宜。4.上下勾连,注重过渡和照应。5.运用外显的结构方式行文,如小标题、一个词、一句话等来引领。

语言:好的文章往往因语言出彩而引人关注。给语言打上璀璨的光泽,美如奇葩。1.字词典雅,笔墨传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2.美妙修辞,营造语言亮点。

3.诗词入文,底蕴添香,彰显语言魅力。评分标准加分项:2.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3.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书写:强调规范书写及行文格式。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学生重视作文。具体要求是书写规范,以楷体为主,一字一格,标点占格,标点不另起一行开头。每段开头空行两格,一篇文章依内容分5至6段等。训练方式以作文格子纸书写作文,书面分占重的比例。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四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

第一讲:审题和立意

一:训练目的

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

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1: 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三:作文提示{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

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要有创意,如果将文章写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新鲜事。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

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但剧种不限,话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俱到,只能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达看法。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可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秘密

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其中,我一直精心珍藏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我没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粗略估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我在拿通知书之前就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怕她伤心。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哪怕一分钟也好。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啊!”

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要启程了,公共汽车外面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远远地看着我们。妈妈挤在人堆里,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可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

对我有多少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想起妈妈平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回答:“嗯,挺好的。”此时我已泪流满面:“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别担心。”“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哽咽。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瞒?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实情?妈妈呀!

在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苦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一眼看到前来接我的妈妈,我的泪再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谁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回家吧。”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去,畅想着将来。将来,我也许不能做第二个刘亦婷,可我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我会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评语】从审题来看,“秘密”只规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不限定内容。本文选择了母女之间的秘密。妈妈为了让女儿在夏令营玩得开心,珍藏了女儿考得不好的秘密;女儿为了让妈妈能多高兴几天,

也珍藏了这个秘密。习作表现母女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亲情,立意上有创意,颇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第二讲:选材与剪裁

经过审题、立意,明确了“任务”、确立了“主旨”和“方向”。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就是“行动路线”——文章结构的问题了: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文章的主题思想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和品位,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中、从书本中积累材料、作文时又能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主题,文章才能写得好。

一:怎样选材和剪裁呢?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五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邱勇军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 邱勇军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作为普通的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今天能够就自己近年在中考作文复习教学中所悟出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各位探讨深感荣幸!

谈到作文,一直都是我们最为畏难的教学内容。因为它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技能,它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在考试中的比重也最大。由于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涉及面宽,并且受多

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各位把关教师,一定要明确中考作文的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一、中考作文发展的基本趋势

1.贴近生活、倾吐真情。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的体现。因此,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和自然,是近年作文命题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感情真实健康是优秀作文的共性,用真心去感受生活,以真情去体验生活,用文章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是考生应该追求的目标。

2.拓展思维、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作文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作文的内容、形式和

题型日益趋于多样化和开放化,提供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好文章。

3.不设障碍,淡化文体。为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中考命题多采用半命题,希望学生能解除不必要的绳索,减轻思想负担,轻松应考,考出真实水平。

虽然课改背景下的中考作文涌现出一批张扬个性、思想新锐的好文,但是与先进地区比、与社会的企盼比、与师生们工作学习的巨大付出比,我们取得的成果还有一段差距,学生笔下有一些典型的共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 中学生作文弊病

1.行文格调不高,主题偏颇。

如写男同学的外貌说人家“眼睛长得像煮开了皮的饺子,蒜头鼻子旁边混生着青春痘和雀斑,头发油油的总点缀着白色的皮屑,只有那像女孩似的樱桃小嘴算是标致极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可以反衬人物的高尚品格。过分的夸张与讽刺只能丑化人物,哗众取宠,对同学,有基本的尊重吗?

再如写父爱的文章,细致刻画“父亲总是深夜醉醺醺地回家先是和母亲吵架,然后到我房间把我从睡梦中拖起,检查作业,训斥,不停的磨叨”。这样的事对于表现如山般伟岸的父爱有任何作用吗?

2.内容肤浅、形式空泛。

首先,平时不注重观察积累,考试“无材可抖”,内容乏善可陈,只能蜻蜓点水或空谈套话。动辄就写:让座;黑夜父亲背我上医院;送点心一抬眼见妈妈头上的白发;考试没考好,老师没有批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其次,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不分析题目只图标新,故意用散文诗、新闻、戏剧等题材吸引眼球,没有实质内容,没有深度,这种文风一定要禁止的。

3.结构简单,缺乏拓展。

我们的考场中,还存在大量“三段式”的文章。记叙则总-分-总,通篇一事,简单平淡,缺乏必要的铺垫烘托和相关的描写或抒情。议论则剪贴式,开头点中心论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篇六

中考作文备考策略

□桂林市宝贤中学 赵 丽

【关键词】中考作文 备考 专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0117-03

进入初三,老师们都在为中考作文备考绞尽脑汁,希望找到一个耗时少、效率高的作文训练途径。去年,笔者担任初三语文老师,在中考作文备考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在此,笔者对过往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整理出了中考作文备考的8个作文训练专题,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现汇总如下。

一、“生命意义”作文专题

“生命意义”作文专题重在引导学生对生存价值、生存目标等宏观命题进行思考,是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热点。比如,201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目是《人生需要 》,很显然,出题者希望借此考查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再如,201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作文题目是《写好人生每一页》,出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学会关注那些能够谱写精彩人生的动人故事。又如,201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作文题目是《生命,因 而闪光》,这样的题目写作空间很大,考生的视野可以放宽到世间的一切生命。

在这个作文专题中,笔者以《敬畏生命》《生命的力量》等作为作文题目,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立意,完成构思。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生命”可以是人的生命,如那些看似孱弱的人却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比如:风烛残年的爷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伏案工作,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不谙世事的孩童以“大爱”之心善待各种动物;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在去世前的举动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芒;等等。其次,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生命”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蝼蚁蛇虫,花草树木,敬畏生命包含的意思就是众生平等,人类对待世间的一切皆要有悲悯的情怀。比如:自己目睹某种小动物为了生存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奋不顾身的感人举动;荒凉深处的一点绿意给人带来的希望;皑皑白雪中的一朵雪莲带给人的抚慰;等等。教师借助这两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生命的价值,积累关于生命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考场上遇到类似的作文题目时就不至于茫然无措了。

二、“自然景物”作文专题

以抒情的笔调描绘自然风光,要求学生以自然景物为话题进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带写景的
下一篇:五年级体育评论400字作文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