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8-06-17 点击: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一
作文写作与修改
《在困境中前行
——对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与修改的思考》
宿州三中
李 珍
在困境中前行
——对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与修改的思考
摘要: 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教学俗称为语文课的三大板块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这个板块师生普遍觉得困难,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材料可写”“老师怕教作文,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改”等问题。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与修改的确存在困境,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应该带领同学们在困境中前行。
关键词: 高中 作文教学 困境 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站在这个讲台上已经八年了,如果你问我:“高中语文所有版块的教学,哪个你觉得有难度?”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作文”
对于作文,我作为学生时觉得难学难写,现在作为老师觉得难教难改,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吗?
为找出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与修改存在的问题,我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 找出问题
方式: 问卷调查
问卷的对象:高一 两个班 100名学生 10位语文老师
高二 两个班 100名学生 11位语文老师 高三 两个班 100名学生 9位语文老师 老师的问卷题目及整理:(附件一)
学生的问卷题目及整理:(附件二)
通过对30名老师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这些教师进行的作文教学存在“无序性”。
何为有序?我觉得是有计划有方法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
1、无计划:30名教师中只有11名教师对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有计划。只有一半的老师编写教案。
2、无方法:作文教学亘古不变的一个方法就是学生多积累多练习,但只有8名教师会每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有11人认为自己在“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做好作文中必要素材的积累”中表现一般。这明显是教学上的失误。
作文教学中需不需要师生互动?当然需要。但只有7个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仅仅5个老师会和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老师没有亲笔写,没有把自己的作品和学生交流,怎么谈得上真正的互动?{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批改学生作文,但当面批改的仅仅4人。无怪乎,在学生的问卷中,学生们是那么的希望与老师交流了。
3、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应试?是所谓的“会写作文”?我觉得是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会不会写作文,能不能写好作文,只要学生喜欢上了写作,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现实是,只有2个班级,喜欢写作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70%以上。{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平时缺少练笔。没有写日记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平时练笔少,这不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形成和叙事能力的培养,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没法及时记录下来。
2、缺少必要的知识素材储备。有38%的学生一周看课外书在5次以下,这自然就很少从书中获得必要的写作素材。87%的学生没有素材积累本,自然就不能让自己看过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看过的东西更多也只是转瞬即逝,因而,66%的学生写作文时,最头疼的是没素材。
3、很少观察自然和社会。想写好文章,写有深度的文章,就必须观察自然和社会,而只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过自然和社会,无怪乎很多学生作文套话空话、闭门造车了。
4、作文修改缺少师生间的交流。39%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当面批改自己的文章,26%学生希望老师精批细改,18%学生希望师生共同批改,可见,很多同学在如何写作文上还比较迷茫,无所适从,学生希望能和老师交流,而面对面的当面批改是最好的方式。因而,69%的学生给老师的建议是“多与学生交流”。
以上问卷调查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综合以上调查,同样可以反映出当前在高中作文写作与修改上存在着三个重要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作文写作教学的有序性。{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2)对积累的重视不够。
(3)作文修改的形式虽然多样,但最能便于师生交流的“面批”不受重视。
通过问卷调查,找到问题后,我该如何解决问题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
二、解决问题
(一)作文教学要制定有序性的教学计划,编写适合的教案学案。
“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制定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合乎科学的训练序列。作文训练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
1、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有序性的作文教学计划。
我们宿州市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共5册必修课本,每册都编写了训练写作的“表达交流”部分,根据这5册书的“表达交流”部分,我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有序性的作文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的教学和片段训练。
高一下学期:练好记叙文体;淡化文体不是取消文体;分项训练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
高二上学期:练好议论文体;议论要有理有据、要有条理,有辩证分析;分项训练。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二
中考改卷老师给初中生几个忠告
吴国平:中考改卷老师给初中生几个忠告
吴国平2015-07-06 09:30:00初升高 中考 学生阅读(49129)评论(9)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中考是为高中选拔人才进行一场公平考试,中考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所以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很关心中考成绩。那么中考成绩是怎么出来?中考阅卷老师又可以给后续的学生得到什么样学习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中考改卷启发一、解题过程要抓评分点
中考解答题不是答案对,整道题分数就到手。而是看每个步骤是否正确,按步骤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中考改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
所初中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题格式,答题时,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保持一个良好学习习惯。
中考改卷启发二、卷面整洁、条理清楚、“意外得分”
炎热夏天,中考改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面,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中考改卷启发三、改卷时间紧而凑
中考试卷一般都是一个市的数量,但改卷时间和改卷老师数量有限,那么就要求中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
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除了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层次清楚外,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对中考试题起到导向作用,决定中考试题在课标允许的范围内命题,不出偏题、怪题。不偏离教纲的新颖题型。
从近几年中考改卷来看,失分较多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
②数形结合能力差,不能根据题目得到良好图形,影响解题
③不能正确分析、理解题干
④数学表达和概括能力弱,不能正确表达解题思路
⑤计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⑥解题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试卷
⑦综合题的解题能力非常差
很多人认为中考主要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平时就盲目地做大规模的综合题,其实真正能够区分学生水平的题目估计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道,填空的最后一题,还有一道压轴题,总分值20分左右。所以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压轴题来取胜中考做法不可取。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教材,要立足于教材。尽管近年来中考有许多新题型,但多数题目可在现行教材中找到原型,或者是课本例题或习题的变式题,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延拓的引申题。
平时在学习过程,不要只顾做题,一定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归纳。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三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批改作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批改作文{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1 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2 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四
如何指导初中生修改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指导初中生修改作文
作者:甘艳洁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学生的作文修改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自改中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当将作文修改权交还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指导方式 作文修改 方法习惯 技能提升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与学生在作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精批细改的方法固然是教师批改作文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批改方法如果运用不好,容易由教师包办代替,影响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为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精批细改”并不太在意,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一瞥而置之,使得这部分学生不能好好地去领会和揣摩评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劳心劳力,最终却吃力不讨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为此,我作了尝试探求路子,力求做到有效,最终使教学的效果渐入佳境。我的具体做法总结为五方面,请教同仁。
一、教方法,循渐进
刚开始学习修改作文,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的学生肯定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不管是从哪个年级开始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教师都要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修改符号。如最常用的符号有:删除号、调位号、增补号、分段号、疑问号等。此外,不同文体的写作,应该有不同的评价。衡量一篇文章水平的高低,可以从文章的中心、结构、语言、情感、书写、选材等方面来比较。优秀的文章应该是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在初中学生作文练习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要记叙一件事,学生马上就会想到某一篇现成的文章,或者现成的布局,于是就捏造事实,拼凑成文。即使写自己的切身经历,学生也不惜借用他人的“衣裳”,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尤其是对自己的错事或错误,更是讳莫如深,不着一笔。因此,教师要给予适当指点和正确引导。
1.要正确对待模仿。模仿是学习作文的入门手段,而不是目的。模仿是仿照范文之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经验、真思想、真感情,而不是对范文情感的借用、内容的移植、结构的套用、丽句的拼凑。模仿是临时的拐杖,一旦学会迈步就应果断地抛弃它,自己走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五
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这份研究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缘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与措施、课题实施过程、研究解决办法、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反思及今后研究的设想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和论述。
关键词:背景及缘由、目标和内容、方法与措施、过程及办法、成绩、反思及设想
正文:
由建民办二里九年制学校申报的《初中作文评改创新研究》课题,经汉滨区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为2013年度汉滨区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9月开始正式研究,2014年6月结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近一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缘由: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难题,对此我们教师 在教学中下足功夫可仍然收效不佳。长期以来传统做法是“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 ”三步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段到立意构思等方面逐一批改,这样往往把学生的原创改的面目全非,而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也只是看看老师最后的总评和得分而已,至于老师为什么这样改,自己在这些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无人问津了。我们在教学写作评改的过程中只是充分的发挥了教师地位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作文评改成了贯彻老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那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创造性就会自然的泯灭。这样就成了老师越改越累,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投入到作文评改中来,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的研究》这个题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写作水平。
研究内容:
(1) 如何在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兴趣。
(2) 在作文评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
(3) 在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使写作进入良性循环。
(4)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讲评课模式。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1)教学实践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各自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互相交流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集体商讨,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摸索出具体有效地作文评改教学策略。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3)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要及时总结切实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每个研究者务必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提炼、

概括出与研究目标、内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的经验,来指引今后的作文教学工作。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方面的文献,查阅资料,广泛研究并设计课题。
2、填写申请书,申请课题审批立项。
3、学习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相关要求。
4、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全方位的去搜集资料。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4月)
1、编制问卷调查、发放、收集、整理资料。
2、对准备阶段中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形成阶段性的调查研究报告。
3、组织教师学习作文评改“一套符号、三种用笔、五种评改”。
4、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并尝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总结出有效的方法,然后推行。{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
5、通过调查学生,反馈教与学的情况。
6、课题组成员撰写作文评改方面的教学设计、反思、论文等,相互学习。
(3)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底)
1、收集课题组成员各自撰写出《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的系列资料,如: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料。
2、收集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课堂教学、各类获奖证书等图片。
3、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研究材料,进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资料汇编。
4、汇编二里九年制学校学生优秀习作集《山花》第二期。
5、上报课题结题资料,让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五、研究解决办法:
经课题组成员在一起商讨,结合自身平时教学工作的摸索与总结,我们认为初中作文的评改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结合,以增强作文评改的实效性,有效的提高作文评改效率。即:
1、 作文训练重点与评改重点相结合。
学期初教师制定科学的作文训练计划,要尽量编制得具体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作文的评改标准也要有一个框架,这样就能做到训练有目的,评改有重点。每次训练突出一个训练重点,要循序渐进。评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收益。评改时除字词句的常规评改外,要配合训练重点设计评价表,使训练任务落到实处。

2、自主评改与交叉评改相结合。
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去积累,在评改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还可以借鉴他人优点、弥补自己不足。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3、教师面批面改与信息技术整合相结合。
教师集中讲评,面向全体学生,往往关注的是全面性、普遍性,但却缺乏针对性。面批作文,就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通过面批,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学生的作文情况,加强沟通,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作文当中的共性问题,以便集中讲评时解决。如何集中讲评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作文评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集中讲评学生作文的一种有效手段。便于操作的是利用实物投影仪辅助作文评改。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立即随机抽取学生的作文,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把作文原样投影到大幕布上,让全体学生浏览后,再各自就文章发表自

己的评改意见,教师从旁对各种意见进行点评。也可以在自主评改、交叉评改的基础上集中讲评。这种讲评应侧重在解决作文中的共性问题,也可就好中差分类讲评,强化指导性。
4、评改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很希望老师多下评语。那评语激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评改中长篇的中肯建议可能不抵两句激励的话语。对于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委婉地指出,但这样激励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还可以通过小组评改与推荐激励的方式,把每次作文中的优秀习作推荐出来,上报语文教师,经过点评、修改,然后组织向学校校刊或其他刊物投稿。并在全班集中组织学习,真正让基础差的有所受益,让基础好的奋起直追,让被推荐者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1、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切实提高了写作水平。通过作文评改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写作欲望,通过一次次的评改活动,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喝彩、鼓励与指正中,把同学们的写作兴趣一次次也推向了高潮 „„写作文不再是同学们的一项艰巨而令人头疼的任务,而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学习活动。
2、通过课题实施,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以及平时的教学工作商讨,我们确定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十条具体要求:(1)、文面是否整洁;(2)、格式是否准确;(3)、标点是否正确;(4)、扣题是否紧密;(5)、语句是否通顺;(6)、内容是否充实;(7)、条理是否清晰;(8)、结构是否完整;(9)、选材是否恰当;(10)、中心是否突出。
对于互评作文我们课题组也确定了具体的要求。(1)、看格式是否正确;(2)、看卷面是否整洁;(3)、看错别字有几个;(4)、看共有几处病句;(5)、看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 (7)、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得当;(8)、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9)、看文章的表达是否流畅自如;(10)、看
中考作文老师怎么改篇六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课例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课例
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写作练习中的必要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前有的同学对作文讲评课不感兴趣,认为老师讲的是别人的东西,就是听了也只是白听,也变不成自己写的。但是实施小组作文互评互改之后,学生更乐意上讲评课了。因为课堂再也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大家探讨写作方法的‚阵地‛。 两课时的互评互改课,可以归纳为五个环节。
一、 课前准备,浏览作文定目标。
教师上讲评课前先把所有作文浏览一遍,找出好、中、差三类不同作文,依据写作目标和学生作文实际定出讲评目标,这个目标有较强的可控性、可操作性。
例如一次我讲评《温暖》这篇习作时,这次作文的目标是:①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②写出你自己认为温暖的美好感受。据此定出本次讲评的目标如下:
1、评出达标作文:
(1)能紧抓住这个具有寓意性的文眼——温暖。它不是指天气暖和而是指人们通过具体的事例而能感到的一种美好感受。(2)在记叙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你的议论,抒发你的感情,这样更有利于紧扣主题,突出中心。
2、选出不但达标而且语言运用准确生动、顺序合理的优秀作文。
3、找出不达标作文的主要缺点:
(1)对于作文的题目和要求审题不清。(A)不能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B)不明确题目中要求写作的内容和应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2)没有确立好写作的中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盲目写作。
(3)选择的材料不能够表现中心。在互评互改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严格选材,善于选材,不按‚个人好恶‛标准,要根据中心需要选择材料。在互评互改过程中注意选材的‚三要‛:(A)要选择真实材料,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抒发真情实感,防止胡编乱造,脱离生活;(B)要选择典型材料,典型材料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如《温暖》中写作时可考虑这些例子:组织或集体对某个人的政治上、生活上的关心,使他很快地进步;当一个同学家庭遇到困难,面临辍学时,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C)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而又感受深刻的材料,有独特发现,有新见解的材料,这样才能表现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使人感动。例如评出的这些没有达标的作文,就是取材缺乏新意,用了许多人用滥的材料,使文章没有新意,而觉得乏味,因此要针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多彩生活选取新鲜生动的材料。例如有位不达标的同学的作文写的是同学们对一位家庭富裕、但在各方面都很差的同学的帮助,他在写的过程中只是用了流水账似的记叙,没有阐明‚差‛的原因,如果在记叙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新鲜
材料(即这位差同学在思想、学习、劳动中的优缺点)来写,就可以写得有血有肉,使人感动。
(4)语言不形象,内容不生动。许多同学的作文,语言贫乏、说明枯燥、干巴、不形象、不生动、表达不出真情,针对不达标的作文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去做:A要不断地学习,多方面地吸取信息,不断积累,使词汇丰富。B要认真推敲,精心地选择词语。C要运用恰当形象化的语言,如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
这一环节可使教师对于指导学生评改有的放矢,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展示目标,定尺度。
讲评课上,教师先将已定目标展示给学生,结合选出的三种类型的作文,给学生做必要点拨(点拨这一部分内容在上文中已展示),这样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有本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学生不会写评语或胡乱打分的现象。(约用10分钟)
三、学生评改靠目标。
这是评课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最活跃,热情最高,提高较快的一个环节。学生划分小组,一般以四人(前后桌)小组较为适宜,由小组长具体负责,或个人念个人的文章,或由小组长念他人的文章,不拘一格,然后大伙按本小组制定的目标、尺度进行评改,要求每个人必须对每篇作文作出自己的评价,然后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同学们提高鉴赏能力与综合评价能力。这一环节给
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他们动脑又动手,思想十分活跃。(约用30分钟)
四、班内交流看达标。
由过去老师念优秀作文,改为每一小组选出的优秀或达标作文的作者自己读。虽水平高下不齐,但其中不乏好文章,对于师生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如:一篇作文写道:‚大清早喜鹊就登枝,天特晴朗,村支书赵伯伯、班主任张老师、还有一位美丽的阿姨来了。赵伯伯春风满面,一把攥住我的双手说:‚孩子,有救了!这是省城的公益助学发起人丽姐,她得知你家庭的困难,愿意通过‘丽姐联盟’帮助你,你明天就可去上学,你爸由村里负责照顾。‛我当时一下呆了,像在梦中,可这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的呀!眼望着这位美丽的‚丽姐‛,我热泪连连。病榻上的爸爸硬是翻下床来,跪伏在地上,抱住村支书的双腿泣不成声……这时村里的喇叭响起了‚党啊,党啊,我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扶养大……‛这里所表现的感情到达了顶峰,语句通顺、生动、具有真实性,并且此时响起的音乐正代表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紧扣题意,他读完后搏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这是同学互相学习再次提高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讲评水平的重要环节。(约占30分钟)
五、课后及时修改再现目标。
小组讲评已初步找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听了优秀作文,心中较为有数,回去修改后再交给老师,这次作文讲评的目标已基本达到了,收到一次作文三次(小组评改、班内
交流、自己修改)提高的效果。
对收回的修改作文,老师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有针对性鼓励进步同学,帮助较差同学。
这样的作文讲评课的结果是: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变被动为主动,变强迫写为自愿写,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参与意识,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