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综述范文
来源:快速阅读题目 发布时间:2018-04-15 点击:
个人综述范文篇一
综述范文
学校代码:
学 号:
毕业论文
题目: 中药抗病毒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 XXX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 XXX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2 关键词„„„„„„„„„„„„„„„„„„„„„„„„„„2 前 言„„„„„„„„„„„„„„„„„„„„„„„„„„2
1 作用机制„„„„„„„„„„„„„„„„„„„„„„„„2 2 常用抗病毒中药„„„„„„„„„„„„„„„„„„„„„2
2.1 金银花„„„„„„„„„„„„„„„„„„„„„„„„2
2.2 黄芪„„„„„„„„„„„„„„„„„„„„„„„„„3
2.3 连翘„„„„„„„„„„„„„„„„„„„„„„„„„3
2.4 黄芩„„„„„„„„„„„„„„„„„„„„„„„„„3 3 临床应用„„„„„„„„„„„„„„„„„„„„„„„„3
3.1 抗肝炎病毒„„„„„„„„„„„„„„„„„„„„„„3
3.2 抗呼吸道病毒„„„„„„„„„„„„„„„„„„„„„4
3.3 抗艾滋病病毒„„„„„„„„„„„„„„„„„„„„„5 4 小结„„„„„„„„„„„„„„„„„„„„„„„„„„6 5 参考文献„„„„„„„„„„„„„„„„„„„„„„„„6 6 致谢„„„„„„„„„„„„„„„„„„„„„„„„„„7
中药抗病毒的研究与应用
XXX
( XXXXXXXX)
摘 要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病的病原体,一旦感染。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抗病毒的研究一直是药学界瞩目的课题之一。目前,已从中药中筛选和寻找到了一些高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发挥着独特的疗效。
为此对中药抗病毒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 中药 抗病毒 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
前 言
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证实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从传统功效看,以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居多,如板蓝根、柴胡、黄芪等;从有效成分看,有生物碱(如黄连、苦参),黄酮(如黄芩),有机酸(如金银花),挥发油(如连翘),多糖类(如红景天)等,尚有含有蛋白质、酚、醛、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证实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1 作用机制
目前据各种资料及临床使用证实,中药抗病毒疗效显著,抗病毒谱广,毒副作用小(主要指全身用药无明显的组织细胞毒性,无致畸、致突变作用,无免疫抑制、骨髓抑制作用),无耐药产生,且大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其抗病毒机制有如下几点:一是直接杀灭抑制病毒;二是抑制和阻止病毒的复制;三是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四是提高宿主机体免疫功能,加强抵抗病毒能力;五是诱生干扰素和加强干扰素诱导作用。
2 常用抗病毒中药
2.1 金银花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主治温病热入气分或营血,身发斑疹,热毒痈肿疮毒。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成分氯原酸等有机酸及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金银花水煎剂(1∶20)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培养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抗炎解热、抗内毒素作用。此外,尚能促进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表明本品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目前,除作汤剂应用外,其主要制剂银翘散、银翘解毒丸、抗病毒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针临床多用,效果显著。
2.2 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1984年候文德等报
道黄芪水煎液对VSV、Sindbis病毒、流感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VSV在鸡胚细胞培养上的繁殖平均可抑制10倍。现代研究认为,黄芪抗流感病毒作用,系能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能力,可促进小鼠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繁殖。易患感冒者,在服用黄芪后,可明显提高白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对提高抗流感病毒能力,减少感冒次数,有一定作用[1]。
2.3 连翘
连翘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治温病初起发热恶寒,热入营血致高热烦躁,及热毒痈肿疮毒等。连翘提取物具抗科萨奇B5、科萨奇B3V及埃可等病毒作用。科萨奇B组病毒是引起心肌炎的原因之一,张炜等[2]比较连翘、寸冬、双花、山豆根4种中药的水煎剂抗科萨奇B组病毒的活性,以连翘为最佳。另外,鸡胚体外试验证明,连翘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鼻病毒17型等也有抑制作用[3]。
2.4 黄芩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其所含黄芩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纯度可>99%。黄芩素具有广泛抗病毒作用,进来研究认为可以抗艾滋病病毒(HIV)[4],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凋亡。黄芩苷在低于细胞毒浓度时可抑制T细胞和艾滋病病毒,在HIV-1被细胞吸附之初,可阻止其复制。 3 临床应用
3.1 抗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高发病,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制剂有用五味子、丹参、灵芝、柴胡等药研制“五灵丸”,由木鸡、核桃皮等组成的“复方木鸡冲剂”等,而已经研制与开发的中药制剂有积雪草、黄芪制成的肝康口服液,由苦参、大黄等经提炼而成的苦黄注射液,由虎杖、手参掌等30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抗乙肝散等临床疗效确切,抗病毒作用强的一系列药物[5] 。朱宇同[6]等提到苦味叶下珠具有明显的抗肝炎病毒的作用,并提出了确定其有效抗乙型肝炎病毒(HBV) 单体以及联合用药以提高抗HBV疗效,可能为乙肝防治发挥更好的作用。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化瘀中药对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调{个人综述范文}.
节机体免疫系统,改善免疫功能,依靠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而达到治疗目的。如人参、党参、灵芝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诱导干扰素的生成增加;香菇中的香菇多糖和猪苓中的猪苓多糖,可激活NK细胞,增强抗体依赖性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生干扰素,并对表面抗体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冬虫夏草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肉桂、仙茅,菟丝子、锁阳等都有增加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活性等作用;玄参、天冬、麦冬等则可延长免疫球蛋白的T1/2;黄芪、柴胡等可影响细胞因子,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活性[7]。
3.2 抗呼吸道病毒 目前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与流感周期性爆发和流行,以及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银翘解毒片、复方银黄口服液、清开灵、双黄连、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口服液、抗腮腺炎针等中成药和复方制剂,经过临床及实验室观察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8],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体外抗病毒实验,表明其对流感病毒和RS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9]。喉肺清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作用,可显著减轻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病变,分别降低流感病毒A1型及A3型的肺指数[10]。
朱宇同[11]等以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筛选出有效防治流感病毒的中草药,对云南省的34种中草药提取物得抗病毒作用进行筛选,发现平盖灵芝提取物对感染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已经分出灵芝菌丝,以备大规模发酵生长,可望对人与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发挥作用。胡克俭[12]等在经过提取的连翘酯苷的抗病毒研究显示对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腺病毒7型、科萨奇B组病毒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石钺[13]等报道银翘散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离得到6种黄酮类成分,提出黄酮类成分可能是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在蟾毒内酯抗病毒的实验研究[14]中显示蟾毒内酯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最强,可能对急性咽喉炎等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3 抗艾滋病病毒
个人综述范文篇二
个人工作情况描述
个人工作情况描述
个人情况说明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表现良好,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受到上级、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在此期间,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此期间,我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6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已确定我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这五年,既是我工作成绩突出的五年,更是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五年。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能力提高很快,已经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胜任本职工作。在此期间,我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先后参加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技术和基本功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我先后参加了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三是自学了有关专业技术、教科研等方面知识。改革了教学模式,探索了新的教学方法,并有了一定的心得。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勤奋地工作,做好教学工作。
几年来,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而落下工作,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也没有迟到早退现象。这几年来,我不仅担负学校语文课教学任务和副班主任工作,还担负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的指导工作。我做一行爱一行,教学工作毫不懈怠,教学教务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领导的表彰。
四、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工作以来,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教育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到校时间不长,却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五年来已经担任了三届毕业班的语文课。在全校青年教师业务考试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所撰写的论文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 当然,我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吃苦精神不够,二是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努力工作,再创佳绩。
个人综述范文篇三
个人能力怎么写
简历个人能力该怎样写呢?个人能力写得高有些夸大,个人能力写的低自己又不舒服。到底该怎样写个人能力呢?有人才网的小编为你整理几点:
首先讲明你的技能和工作态度,有独特的思考和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个人综述范文}.
其次讲明你的技能或者特长 比如你是学计算机的,你非常熟悉:photoshop,firework,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的运用,能解决各种较为复杂图形的设计与规划;熟悉asp,php,java等编程语言,有良好的编写代码的习惯,能够按需求写出程序。你用自己的技能能为公司带来什么。
最后讲明你的人生规划 比如在未来三到五年你打算做到哪个职位,事业有多大成就,对自己的岗位有什么更高的追求等等.
不同的简历给人的印象会相差很多,如何做出彰显个人能力的求职简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分析:
1、个人简历填写完整性。换位思考一下,尽量多的把你的个人综述信息传递给你所应聘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让你发出的简历表格与其标准表格项目吻合,甚至信息量更多。以给人坦诚、认真谨慎的良好印象和做事风格。
2、工作经历填写要有连续性。道理很简单,当你的工作经历出现断层时,一定要特别认真的给出原因。否则,就很有可能被认为一直找不到工作或者身体状况不好,而使你的能力和素质大打折扣。
3、在简历中尽量展示你工作的稳定性。很少有企业喜欢跳来跳去的跳槽一族,一般情况在一家公司工作一年以上会被认为工作稳定性合格。如果一年内换了很多家单位,则被认定为工作稳定性很差,同时也会认为你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
4、是否一直做同一类型职务?如果你频繁跨行业跳槽,则被认定为职业生涯规划茫然、人生定位模糊。因此,连续的同行业的工作经历将为你的个人能力加分。
5、可以省略家庭背景吗?很多应聘者不理解个人简历表上为什么会有家庭背景这个栏目,其实,企业搜集这项信息是想了解你的生活状态和以备应急,可以酌情填写自己的父母、配偶的职业、学历等情况。
6、使你的技能与应聘职位工作职责吻合。容易理解,将那些与应聘职位工作职责最吻合的技能专长、负责项目情况等工作经历,重新按照重要性和关联性编排,要知道hr查看应聘简历一般一扫而过。
7、研究下你的年龄、头衔和薪资是否匹配。这个很有必要,试想快40多岁的中年人刚到中层管理,就会被认为没有多少发展潜力可挖。如果你确有过人之处,则可以以数据说话,以出色的项目证明你不寻常的能力所在。
8、待遇要求有讲究。首先,不可不填;其次,不可随意或随便;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范围,以备面试时进一步详谈。
9、离职原因到底该怎么写?此项填写不可大意,如果,离职原因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可以如实填写,否则,就要运用一些技巧。我并非在宣扬作弊,职场潜规则使然,老实回答说工
资太低、老板脾气太坏&&后果,可想而知。
10、教育背景。我只说顺序,非应届生请将此项放在最后,具体填写时按照学历由高到低填写,一般低至大学(如果你在高中非常出色,填写到高中也是不错的,限应届生)学历。是否获得学位证也要指出。
其实主要工作业绩怎么写呢,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只适合自己的答案。很多朋友因为写了一份适合自己的、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还体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的主要工作业绩,从而得到了同事的钦佩和领导的赏识。大家一定要多多像这样的人学习。
个人综述范文篇四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中美非言语交际的比较
外国语学院10级 专业:英语教育2班 学号:100201057 姓名:李丽真 指导教师:陈秀丽 职称:讲师
引言
人际交往有两种方式: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强有力的交际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很容易忽视人类的非言语交际手段。目前,对言语交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面对面交际中,大量的社交信息是通过非言语形式传递的。这充分说明非言语交际在人类的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研究背景
人类的交流通常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用了大量的时间在非言语交际上面。除此之外,我们通过非言语交际表现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接收别人的情感。
语言学家梅尔贝因探究情感信息的传递,发现多余百分之九十三的情感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传递的。大多数的研究者相信梅尔贝因百分之九十三的数字可能过高,但同时他们也接受非言语交际在情感表达中较高的影响力。另一个数据是伯德惠斯特尔和菲尔波特提出的,他们认为非言语交谈提出的,他们认为非言语交际占我们日常交际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而他们提出的这个数据被广泛接受,并广泛出现在当代非言语交际的书中。
我们相信虽然许多文化拥有着相同意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但是非言语交际因为文化的影响而改变。非言语中文化的差异性会造成人的误解。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对于两种文化的理解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非言语交际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此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对于构建人类和谐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开始于二战后,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肢体学家德沙特发现了肢体语言的表达。二十世纪前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就是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1872年,这部作品开启了人类对于面部表情的现代化研究。他的大多数研究都被其他研究者所认可。但是,非言语交际一直得不到系统的研究。直到1950年,非言语交际才开始踏上系统化研究的舞台。1950年,非言语交际取得了重大进展。伯德惠斯特尔对于身势语的介绍以及195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是非言语交际的两座里程碑。《无声的语言》一书的问世让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意识到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
化教学,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1956年,鲁斯克和凯斯发行了一本以非言语交际命名的书。1960年,非言语交际的的学习研究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姿态语这个特殊的领域有着大量的研究。1980年,语言学家对非言语交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人致力于想出各种各样的非言语方式来完成正常的交流。
正如以上所提到的,对于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历史并不长。伯德惠斯特尔对于身势语的介绍标志着非言语交际的诞生。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始于1980年。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各有建树,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一些教语言的教师在教授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表达时会使用一些肢体语言。但是,那远远不够。教科书上关于交际并没有用大量的篇章来讨论非言语。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培养,大部分国内的学者和教师还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这个层面上,认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非言语交际就够了,并没有对他们在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自然就得不到提高了,在非言语交际中也就无法畅通无阻。首先,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美国文化,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其次,教师无法对中美非言语交际的行为进行完整的解释,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和美国非言语交际进行比较和分析。许多中国人因为对美国的非言语交际文化不了解,闹了很多笑话。而美国人也因为对中国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不了解而感到苦恼。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
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分析,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个人综述范文}.
首先是非言语交际的理解;然后是非言语交际的分类,包括人体动作动作学,副语言学,对象语言学和环境语言学。接着是中国和美国非言语交际的不同,包括手势,站或坐的姿势,以及触碰。最后是影响文化差异性的因素。
1、简要介绍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非言语交际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以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
非言语交际主要包括外貌服饰,身势,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触碰等方面。本文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对中美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2、中美非言语交际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手势 手势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如美国人常用手指接触太阳穴或前额来表示某人聪明、有头脑,而中国人对这一手势的通常理解是“这人脑子有雾”或者是“这人真愚蠢”。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互相传递信息中最重要、最有效且变化最多的一种交际方式。西方人面部表情多,情感外露;而中国人则常常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例如,英美人在说谎时,用手遮住嘴,而中国人则为了防止唾沫和异味外露才捂住嘴,这时英美人就会误以为中国人在说谎。
眼神交流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明通过眼睛及眼神,我们可以观察别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对一的场合,美国文化要求人们在交谈中直视彼此的眼睛,并且认为这是为人诚实的标志,所以美语中有这么一句“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
说到姿态,人们自然就想到站、坐、躺这三种常见的体姿。实际上,学者已发现人体可以保持的姿态多达1000多种。例如美国人一般不用蹲势,认为这一姿势是未开化的人围着火堆时才做的动作,而在中国北方农村人们习惯采用这一姿势。不同文化在姿态动作上的时而明显、时而微妙的差别常常容易导致交往失当,甚至会使交际完全中断。
3、非言语交际的的目标及原则{个人综述范文}.
学习中美非语言交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流。人们要实现成功的交际, 除了要正确地使用非言语交际,即恰当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恰当的场合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由于接受了不同的文化教育,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进行不同国家间的交流时,我们应该增强文化意识,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非言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非言语的行为, 同时还包括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够自觉地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到非言语中。
结束语
本文针对跨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着重从中国和美国非言语交际的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性研究。毫无疑问,这样的研究对中美两国人民国际交流顺利进行,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希望本文能为跨国交流者进一步了解中美差异提供一个平台,也为其更好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Andersen, P.1999.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Forms and Functions. Mountain View,CA: Mayfield.
2. Knnap, M.1997.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
3. Malandro, L. &L. Barker.1989.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nd ed. Newberry Award Records.
4. Samovar, L.A.&R.E.Porter.1981.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elmont CA: Wadsworth Pushing Company.
5. Samovar, L.A.et a1. (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 Galloway, Charles M.Teaching is Communicating Nonverbal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Association for Student Teaching.1970.
7. Samovar, Larry A. et. al 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李杰群:《非语言交际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9..程千山:《身势语与会话含义》 外语学刊第二期
10.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1.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个人综述范文篇五
文献综述范文1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 国际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应用和推广,也是解释国际经济运行机理,以及揭示国际资本剥削关系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国际价值理论也是学界论战较频繁、创新难度较大的经济领域之一。有必要系统地理清国际价值研究脉络和阶段性论战的缘由和焦点,并归纳总结其主要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以便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丰富国际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国际价值实体 国际价值量 国际价值转形
“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马克思,1975:163),这才体现了“真正的价值性质„„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马克思,1974:294),显然,商品价值在世界贸易中具有了更一般的表现形式即国际价值,并由比国内社会劳动更一般的社会劳动即“世界平均的劳动单位”(马克思,2004:614)来决定。国际价值理论则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应用和推广,是解释国际经济运行机理,以及揭示国际资本剥削关系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国际价值理论也是学界论战较频繁、创新难度较大的经济领域之一,比如国际价值实体是否存在,国际价值如何决定,国际价值是否能够实现转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理清国际价值理论的研究脉络和论战焦点,并归纳总结国际价值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以便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丰富国际价值理论体系。
一、国际价值的研究脉络
(一)古典经济学家的国际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最早讨论了国际经济现象的劳动价值原理。比如,亚当·斯密论证了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同样劳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1976)则提出了100人的劳动产品交换80人的劳动产品的所谓国际不等量劳动交换问题。但是,他们的劳动价值基础都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具体来看,斯密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的混合主义,其中,劳动价值论只是适用于“资本积累、土地私有”之前的原始经济社会。李嘉图尽管批判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不彻底性,并将其推广到国内经济的所有状态,尤其是“资本积累、土地私有”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然而,他的劳动价值体系也存在三个主要的逻辑缺陷:一是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只是劳动发挥主要作用,这也被斯蒂格勒形象地称为93%的劳动价值论。二是
没有发现或重视土地资源的垄断性,从而不能区分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同,于是认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价值都是由生产条件最不利的部门或行业的劳动耗费决定。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是由各国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也就是用生产成本论替代了劳动价值论。故李嘉图也不可能提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国际价值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家国际价值理论的分野
为了弥补古典经济学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不足,学界主要形成三条研究路线:一是坚持捍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为代表,提出了国际价值法则,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决定论,一般也称为相互需求论。但是,穆勒(1991)的“国际价值”只是形式上的“价值”,本质上仍然是李嘉图的国际“交换价值”。正如其本人定义的“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一个商品的价值不是物品本身一个内在的实物的本质,而只意味着交换中所能获得的别种东西的数量”(穆勒,2012),简单来说,商品价值是由交换商品的需求数量决定,于是推广到国际贸易就是一个国出口商品的价值由另一个国家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决定。难怪马克思批判其国际价值理论是“毫无生气的混合主义”(马克思,2004:17),“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马克思,2004:18)。二是用价格理论替代劳动价值论。从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论和马尔萨斯的需求决定论,再到新古典主义的贸易供求均衡论和赫克谢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都另辟新径,摒弃了萨缪尔森(Samuelson,1957)批判的“不必要迂回”的劳动价值论,借助机会成本的选择方法,逐渐构建起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体系。虽然,机会成本方法不仅可以规避价值决定问题,而且还可以量化分析除劳动以外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但是,没有价值基础的价格理论体系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从“源头”上深层次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三)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及其发展
马克思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推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出现的重大变化,进而提出国际价值的“超额”和“转移”思想,并指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是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国际资本剥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正逐渐显现出来。遗憾的是,由于国际环境、学科发展及生理健康等条件限制,马克思未能完成国际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留下了诸如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量、国际价值转形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等难解之谜,不可避免地引起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广泛、持久的争论。
自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整理出版之后,马克思国际价值思想的争论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国际推广时期,20
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流时期,以及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国际推广时期。在早期,围绕国际价值问题展开的论战并不激烈,主要是针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比如,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1949)较早发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劳动价值论与第三卷平均利润率规律之间的逻辑悖论,指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他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形式辩证法的基础上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劳动价值论。恩格斯则为了维护马克思《资本论》三卷逻辑的内在一致性,在《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说明和辩护,并且发展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推断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也适用于国际贸易。布哈林、鲍威尔、格罗斯曼和名和统一等学者都支持了恩格斯的结论,并进一步论证了国际利润平均化规律揭示的国际资本剥削关系。需要注意其假定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在世界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一般化了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然而,这正是李嘉图和马克思都非常重视的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国际交换条件。比如,李嘉图发现国际不等量的劳动交换根源于资本流动在世界市场上难以克服地域约束,无奈最终放弃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则始终如一的坚持劳动价值论,并且敏锐地指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性。所以,在世界市场上简单机械推广的马克思价值规律,实际上仍然是国别价值规律,当然会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反对。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国际价值研究进入了分流时期。基于对“资本和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假定的讨论,学界先后出现了法国学派、西德学派、日本学派和中国大陆学派①。法国学派以伊曼纽尔(1988)为代表,在“资本国际自由流动、劳动力国际不自由流动”的假定前提下,利用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规律分析了狭义的和广义的不平等交换,揭示了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国际资本剥削关系。阿明(1990)进一步提出“中心——外围”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论。之后,不平等交换理论被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理论工具分析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但是,也引起了关于不平等交换的国际大论战。比如,劳动力国际不自由流动是否影响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工资差异与不平等交换的因果关系及是否扭曲了马克思的国民工资差异思想等争议。较早提出质疑的是西德学派。该学派以布施(K.Busch)、科尔梅(G.Kohlmey)等为代表,将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研究重点从强调资本和劳动力国际流动自由化的国际生产价格理论转向国际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也就是世界劳动与① 这种根据国别划分国际价值学派的方法借鉴了中川信义的思想。需要说明的是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各地区(法国学派和西德学派所在地区比较明显)都有一个研究的发起者,比如法国学派的伊曼纽尔和西德学派的布施;二是各学派兴起时间上大体是顺接的。再就是,各学派只是代表了该地区关于国际价值研究的主要特征,并不表示所有相关研究都涵盖在内,以及观点的统一性。
国际价值的关系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提出的价值规律“重大变化”的机理。日本学派则进一步将“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自由性”对世界劳动和国际价值影响的论战推向了新高潮,并形成了对立鲜明的诸多流派。比如,以木下悦二、行泽、木原行雄和游仲勋等为代表主张没有劳动力的国际自由流动,就不会形成世界劳动即国际价值实体;以名和统一、松井源、吉村正晴和中川信义等为代表则批判西德学派的世界劳动先验论,强调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在世界劳动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充分肯定国际价值实体的客观存在。除此之外,论题也开始拓展到国际价值的研究对象、研究路线到不平等交换等领域,各流派也是针锋相对。比如,围绕《资本论》研究对象展开的争论:宇野弘藏认为国际价值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商品经济,木下悦二坚持认为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方式和国际交换关系,中川信义(2008)则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的世界市场结构。再比如,关于国际价值的研究路线则是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三卷研究价值的逻辑,即“劳动二重性——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体形成了“世界劳动——国际价值——国际市场价值”的研究结构。诚然,也不难发现日本学派在这一时期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究的学术传统。
比较分析,中国大陆学派也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文本研究,但是,更注重应用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结合“现实具体”的变化,来研究国际价值的基本理论及政策应用。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资本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流动性严重受阻,两类国家之间也还没有正常的国际交换关系,所以,学界没有更多地关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也没有参与到法国学派、西德学派和日本学派的论战中,但是,仍然重视国际剥削关系的研究,并支持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论和辛-普命题两种理论对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批判。到了20世纪80年代,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流动自由性不断提高,商品贸易规模也日渐增加,研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热潮开始兴起。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为导火线,围绕世界劳动、价值规律法则修正和不平等交换等之前法国学派、西德学派和日本学派争论的传统问题再次展开激辩。主要形成了以袁文祺、陈奇伟、寇俊瑞、柯阳、吴晓东等为代表维护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文本解释的正统论,以宋涛、杨西孟等为代表质疑马克思国际价值形成和存在的庸俗论,以及以童书兴、朱乃肖、赵从显等为代表关注“现实具体”变化对国际价值影响的现代论。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国际价值研究主要是回溯到了李嘉图国际贸易理①① “现实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术语,经常应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此处沿用了这种术语,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论的劳动价值论之争,也延续和综合了其他学派的论战焦点,但是,像日本学派一样,流派众多,分歧显著。20世纪90年代,学界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出现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式”之争,也使国际价值研究的分歧达到新的顶点。一方面出现了以李翀、杨圣明、赵战波等为代表的新正统论,综合恩格斯的国际生产价格论和西德学派的世界劳动论来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新趋势;另一方面以童书兴、丛培华、何小峰等为代表的新庸俗论则转向了西方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淡化了国际价值基础研究的理论兴趣,中国大陆学派则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掀起研究国际价值理论的新高潮。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学派在反思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把马克思的价值逻辑在世界市场统一和国际分工深化的条件下推广到国际价值领域,可以称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国际推广时期。主要特征是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资本和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的集中体现,不再过多地争论国际价值形成的强约束条件,由此分歧也明显减少,可以统称为正统的现代派,即在维护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实具体”变化对国际价值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弱化“价值规律修正”的机械论和强化“价值规律修正”的演化论。前者沿袭了恩格斯等早期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把价值规律从国内市场直接推广到世界市场;后者则强调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国际价值的形成更加复杂,需要更系统的深入研究。
二、国际价值的研究焦点
在梳理了国际价值的研究脉络之后,下面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有关马克思国际价值论战的主要问题,即国际价值的决定和转形。
(一)国际价值的决定
1.国际价值的质与量。马克思的价值范畴内涵着“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两个规定,即价值的“质”和“量”。其中,关于价值的质,马克思最早在威廉·配第和富兰克林之后明确指出它是 “„„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马克思,2004:52),是在商品的等价交换中“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的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马克思,2004:65),与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相对。关于价值的量,则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马克思,2004:51)。容易发现,价值的质和量本质上就是劳动和劳动量,把它们统一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它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个人综述范文篇六
文献综述范文
新能源大功率电抗器绕组损耗分析与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大功率光伏逆变器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能够同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通过对大功率电抗器的损耗分析,结合ansoft Maxwell软件的仿真与建模,设计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抗器的参数以减少损耗,提高整机效率,同时减少损耗带来的发热,节约材料成本。
关键词:电抗器 绕组损耗 欧洲效率 铜箔厚度 仿真 建模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能源可能在短时期内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追求低碳社会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太阳能发电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光伏发电的主导市场,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世界光伏发电市场的80%以上。因此,光伏并网发电是大规模发展光伏电力的必然之路。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是衡量并网发电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效率不达标,则不能并网,需重新设计系统参数。因此如何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日渐成为国内外光伏专家研究的热点。
而输出电抗器在大功率光伏逆变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输出电抗器的结构、体积、材料、效率、重量、发热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效率和成本。除了满足磁性元件电气参数的可行性设计外,更关键的是其损耗分析及其成本的优化。如何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优化设计大功率光伏逆变器输出电抗器的参数,如绕组匝数、铜(铝)箔厚度和磁芯材料等,以减少损耗,提高整机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损耗带来的发热,节约材料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磁性元件绕组损耗模型计算分析与设计目前已开展不少工作,也得到了许多成果。
文献[4]通过对平面磁性元件一层绕组的损耗分析,1层厚绕组分为2个相等厚度的薄绕组并联对损耗影响的分析,平面变压器原副边绕组交叉换位技术减少绕组损耗原理的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引起的绕组损耗刚开始时会随着绕组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当绕组厚度等于π个集肤深度时,绕组损耗达到最小值(最大值)。以后随着厚度的增加,绕组损耗缓慢变化,并存在极限;
(2)简单把厚绕组分割为薄绕组的并联,不能减少绕组损耗;
(3)平面变压器利用原副边绕组交叉换位技术不能减少集肤效应产生的绕组损耗,但能减少邻近效应产生的绕组损耗,工作频率越高,利用此技术减少绕组损耗的效果就越明显。
文献[7]通过对气隙在磁芯柱上不同位置对绕组损耗的影响和分布气隙参数对绕组损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气隙设在磁芯窗口的拐角处或其附近,使扩散磁通更容易深入到磁芯窗口内,易导致绕组损耗增加;
(2)采用分布小气隙代替集中的大气隙时,当气隙间的磁柱长度约为5个气隙长度时,气隙之间的影响较小;
(3)采用较多的分布小气隙代替集中气隙时,小气隙的个数应增加到使绕组距气隙的距离大于3个小气隙。但没有必要增加气隙的个数使绕组距气隙距离大于5个小气隙,因为此时再增加气隙个数对绕组损耗影响很小;
(4)分别由漆包线和铜箔构成的绕组,电感气隙位置对磁芯窗口内旁路磁通的影响是不同的,最终导致对电感绕组损耗影响的不同。
文献[9]通过对比变压器绕组结构中电流密度分布与并联绕组均流布置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并通过对6层绕组的情况进行实验验证,推导出在所以偶数层中,利用绕组布置结构上的几何对称性和并联绕组两端电压相等的原理,得到电流在各并联绕组中电流分布一致的更加灵活的绕组布置方法。
直流时,各并联绕组中的电流由各绕组的直流电阻关系来确定,其直流电阻一般来说是一样的,故总电流在各并联绕组中均分。但在高频时,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电流在各并联绕组中通常不再保持均分,使变压器绕组的交流电阻增加。
以下分别为有限元软件仿真得到的变压器绕组结构中电流密度与并联绕组均流布置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图:
P1P2P3P4S1
在此线位置上计
S2S3S4
图1 变压器的结构与绕组中电流密度绕组温度分布图
S1P1P2S2
P1{个人综述范文}.
S1
图2 对称绕组布置图(4层)
S2P2
图
3
对称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图(4层)
图4 对称绕组温度示意图
S1P1P2
P1S1S2
S2S3
P2P3
P3P4S4
S3S4P4
图5
对称绕组布置图(8
层)
图6
对称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图(8
层)
图
7
对称绕组的温度示意图(
8
层)
由以上可以看出,采用对称绕组的电流分布相对于普通变压器并联绕组中的电流分布较均匀,故可保持交流电阻基本一致。
文献[11]提出了计算变压器绕组损耗的Dowell一维模型求解方法,著名学者P.L.Dowell对变压器从DC到10MHz的频率范围内的漏感和电阻进行了计算和测量,提出了从变压器的几何形状出发,对交流电阻和漏感进行计算的方法,并推导出正弦激励下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比值的表达式。
Dowell一维模型中关键的一步是把实际的各种形式的绕组层,转变成等效的铜箔,以便利用相对简单的一维分析方法对磁性元件的损耗进行研究。
Dowell把圆导体转变成铜箔的过程如图8所示:在转变过程中,第一步是把圆导体的截面用相等面积的正方形导体代替;第二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