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套题
来源:提高记忆力 发布时间:2017-12-04 点击:
中考作文如何套题篇一
中考作文如何准确快速审题
中考作文如何准确快速审题 作者:佚名 投稿时间: 2012-12-10 08:59:13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点。如何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重大问题。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中考作文提高十分秘笈”“中考作文绝招”“中考作文技巧训练”等书籍和文章。研读后,我们以为,这些根本不是什么秘笈,更不是什么绝招,技巧对于作文有一定作用,但对作文质量的真正提高无根本性的作用。
相反,通过多次批阅中考试卷,我们发现,学生不是不会技巧,而是弄巧成拙,而是装腔作势,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得到高分,甚至基本分都没有得到。今年我们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作文中,很多同学受到老师“巧用小标题”的引导,结果造成了部分同学死搬硬套,作文分数不及格,只注重了所谓的形式,并没有在内容与内涵上做文章,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未能达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中考作文质量,使中考作文不拖后腿呢?我以为,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正确而快速地进行审题。下面试以一篇中考作文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成长的路途上,你尊敬的人的一声夸奖,会让你精神振奋;你爱戴的人的一次鼓励,会使你更加坚强;你敬仰的人的一点欣赏,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期盼别人的肯定,期盼别人的赏识。这是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心灵的呼唤……
请以“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考场作文结果:
1、参加考试的学生数800人;
2、扣12分以内的32人;
3、扣超过24分的232人;
4、绝大多数学生扣分在14-20分之间。
剖析:
照理说,这是一篇比较简单的作文题。可为什么分数不高,不及格的学生竟然达到29%呢?难道是批改作文的要求特高吗?否。我是自始至终参加阅卷的,我以为,其根本原因是,未能真正领会题目所蕴含的意思,这些学生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未能达到。
那么,题目“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蕴含着哪些内容呢?
1、写人,非写物。其原因是:(1)题目开头的引语“在成长的路途上”、“这是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等告诉我们,是写人,不能写成物。(2)是命题作文,非话题作文。从“请以„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看出。既然如此,那就不能随便写,只能写成记叙类的文章,写成写人的文章。
2、只能以第一人称写,只能写成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的文章。从文题前的提示和题目“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中“你的”可见,所以,如果写成第一人称对第三人称的文章,就不符合要求。这就要求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称的合理运用,“你”的表达方式一定要准确。相比较而言,用书信体的形式行文较能符合此要求。
3、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行文中占有分量。从题目“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中的“想”可见。只有心理描写到位了,“想”才能表现;而且,心理描写还非一处描写,可以多处,这样“好”才能突出,“好”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
4、只能是写一个人,而非一类人。从题目“好想得到你的___________”中“你的”可见。“你”是第二人称单数,非复数。如果文中写了许多老师,既写父亲,又写母亲,写了好几个同学等,都应该判为不符合题目要求。另外,在行文过程中,“你”这个人物形象必须保持统一,不能中途“换人”;感情必须有一条合理的线索,不能中途“离情”。
5、横线上所填内容必须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反映,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从提示语可以看出,从作文的基本要求——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可以看出。如“爱”“宽容”“理解”“鼓励”。所填词语绝对不能空洞,如“眼光”,眼光包含希望的眼光、失望的眼光,肯定的眼光、否定的眼光,鼓励的眼光、打击的眼光等等,内涵不清晰,比较含混。再如“同学的吻”,这样的文章就不够积极。如改成“妈妈的吻”,就境界大不一样。
6、行文应有起伏,要突出重点。线索要清晰:未得到——想得到——努力做——仍未得到——再努力做——最终未得到,到现在为止,还未得到——好想得到。只有这样行文,“好”字才能突出。如果只是“未得到——想得到”的行为,内涵就浅,“好”字就表现不出,情感也不会得到强化。
当然,这是从这篇文章题目的剖析得出的结论。因作文具有共性的要求,所以,作文要做好,还必须符合一般作文普遍的共性要求:
1、书写工整、美观、大方;
2、立意向上、积极、深刻;
3、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4、语言表现力强,突出题旨,突出中心。
结论:
作文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我以为一定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融合。只有满足作文的基本要求,同时更符合作文的个性化的要求,做到作文不离题,紧扣题。作文时,切忌只有基本要求,切忌只注重所谓的技巧,切忌只注重大的方面,而忽视题目的个性要求,忽视细节内容,忽视那些内在的关键性的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题目的内部,用放大镜去寻找暗示点,去挖掘内在意,去探究个中味,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生动感人的文章来,才能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考场上千忙万忙,审题一定要不慌不忙。花上五分钟审题,精心、静心、净心地审题,不离题、扣紧题的目标就能实现,得基本分、得高分的目标就能实现,这样的审题是标准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
以哲理将中考作文深刻到底 作者:佚名 投稿时间: 2012-11-24 06:11:40
哲理是智慧的火花。许多名篇佳作常以至理名言撞击人们的心扉,点燃人们思维的火花,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凡优秀作品,往往离不开哲理名句的支撑。哲理句内涵丰厚,点题明旨,精辟蕴藉,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令人遐思迩想、回味无穷。哲理句在文章中可起到阐释内容、卒章显旨的作用。在作文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一些哲理句,文章就会有闪光点、动人处,也能使人咀嚼品味,称赞不已。运用哲理句的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景物悟哲理
神奇的大自然景物会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着面包,那是在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其实,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位哲理老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总能找出激励自己的哲理。例如:
春天,我要将感恩之心献给大地。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有绿叶的生机;没有春风的轻拂,哪有花朵的艳丽?有春天无私的奉献,才有秋天累累的硕果。朋友,漫步在春意盎然的大地上的时候,请带上自己的感恩之心,有了这种心态,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贵州中考满分作文《留住感恩》)
作者由自然景物“春雨”与“绿叶”、“春风”与“花朵”等所蕴含的感恩哲理,引出人也应该感恩的观点。又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是一株小草,当我在泥土中萌发的时候,呢喃的燕子唤醒了我的生命,淅沥的春雨浇开了我的眼睛,温柔的春风轻抚着我的脸庞。我感谢她们,但我更感谢大地母亲。没有大地的承载,我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泥土的扶持,我将难以经受狂风暴雨。我与我的无数兄弟,手拉手,肩并肩,以油油的绿意装点春风,以勃勃生机去回报大地。(中考满分作文《得到之后,不要忘记回报》)
作者由自然景物“野草”蓬勃的生命力是大地母亲赋予的体悟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生存,要学会感恩。父母,朋友,同窗,都有值得我们感激的地方。
二、用名言讲哲理
“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朱自清《论标语口号》)名言是著名人物在人生实践中的经典感悟,本身就蕴含哲理,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一些名言,就可直接说出我们要表达的哲理。例如:
悠悠读书情,方正人生路。从书中我知道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刚正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不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豪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和蔑视……于是,我明白了:只有拥有方正气节方得真正人生!(高宏《悠悠读书情》)
作者在这段话中引用了多句名言诗句,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使得所写文字充满哲理。又如:
读书之趣,二在治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女词人的慷慨陈词,激励我做人当胸怀大志,敢为天下先。“先天下之忧而·比,后天下之乐而乐”,范老夫子又勉励我先人后己,才是仁者风范。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呐喊,更激发我肩负民族兴衰重任,奋勇前进。因为读书,我的心灵渐渐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人生新的高峰。(中考满分作文《读书三趣》)
作者在这里旁征博引,引用了多处名言诗句,发挥灵动而富有弹性的语言,把青云之大志,把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文字的把握,散落在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用语洗练,读书之趣充满哲理。
三、以修辞阐述哲理
利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一段能引出文章内容的“兴”。此“兴”本身所含的哲理,为引出下文内容作好了铺垫。在写作文时,如果我们能恰当使用这种手法,就能使我们所写的文字充满哲理。例如:
成熟的秋叶会拒绝虬枝的庇护,悠然飘零化作春泥;坚强的云朵会拒绝哭泣的雨滴,拭干泪水露出虹霓;而真正的男儿,会拒绝父母的溺爱,挺起胸膛独自走过风雨荆棘。(中考作文《第一次对母亲说“不”》)
作者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叶”与“虬枝”、“云朵”与“雨滴”巧妙连接起来,形成满含哲理的文字,自然也引出“男儿”与“父母”间应该保持的关系,从而说明拒绝溺爱的重要性。又如:
因为责任,你的生命之舟才满载星辉;因为责任,你的人生之树才根深叶茂;因为责任,你才能在上下求索中引吭高歌;因为责任,你才能稳步前行,踏响生活节奏的音符。是的,请不要摒弃责任这个神圣的背囊。(中考满分作文《成长需要责任》)
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由自然事物中蕴含的哲理引出人生的哲理,发人深思,引人重视。
四、以事例讲哲理
这是一种推导的方法,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所说的话本身可信度较低。为了解决论据没有说服力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从这个故事或这件事中推导出所含的哲理。这样,我们写出的话,就蕴含了哲理。例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为世俗所累;李白淡泊名利留下千古佳话。而反思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了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者,其生命也将黯淡无光。(中考满分作文《关在路上》)
作者通过引用大量古人的事例,显示出其中蕴含的哲理,突出这些美的情操需要善待。又如:
从那以后,每当我走在十字街头,现实生活中的或是人生道路上的,当红灯无情地在闪烁时,我总会想起爸爸,想起他的话。我开始学会耐心等待。当灯由红转绿的那一刹那,我满怀着自信与自豪,怀着一片坦然与平静走在通向远处的道路上……(中考满分作文《我因爸爸而自豪》)
作者通过父亲用在十字路口主动等待这件事教育我,告诉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学会等待。用了一件本来平凡的小事却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正是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
五、用故事释哲理
一般的故事都包含着哲理,如果先讲一则故事,把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当成我们要证明的观点或论据,那么,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就会带有哲理。例如:
197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开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由此可见,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
作者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感言的故事阐释道理,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提出好的习惯能铸就辉煌人生的深刻哲理。又如:
中考作文如何套题篇二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教案
荔城三中 温小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3、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以2012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导入。
题目一: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2年广州中考题)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白云区一模题)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渐改变自己;
也许,不知什么改变了你。改变,或许是一个过程,改变,或许是一个结果,有人喜欢外
在的改变,有人注重内在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改变。
请你以“改变”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师:题目二难度不大,写出“改变”的内容,基本不会离题。题目一看上去容易,实
际难,因为多了限制性词语“一点点”,什么才算一点点,改变不能大,要写细节,审题
要仔细才会高分。
作文审题就是揣摩作文命题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文章该写成什么文体
(期中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料,该怎样安排详略
等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作文前只
有全面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全面而准确
是作文审题的总体要求,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法则是关键。
二、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那么,如何在作文时做到不偏离题意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建议同学们可以运
用“抓文眼,明题旨”、 “定范围,知内容”、“辨显隐,拓思路”、“添因素,定角度”等
方法和途径来审清题意。
技法1:抓文眼,明题旨
所谓“抓文眼”,就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明题旨就是明确命题的题旨所在。
要审清命题的题旨。所谓题旨,就是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文中应予表达的思想、感
情。
题眼就是显示作文题目基本内涵和写作重点的词语。抓题眼可以运用“句子抓谓语,
短语扣修饰(限制)”的方法。如果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其谓语往往就是题眼;如果题
目是一个短语,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另外,题目中出现的一些虚词不容忽视,它往往也是作文题目的题眼所在,如连词“和”“与”,副词“也”“更”“又”“原来”“依
然”“其实”等等,应狠下功夫进行推敲和斟酌。
例如: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题眼是“又”,写作的重点在于告
诉考生要写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味。
技法2:定范围,知内容
所谓“定范围”,就是审明写作范围,了解命题的范围要求,明确写作内容。
我们知道,写作是有范围要求的。过程的长短、地域的广狭、事件的繁简、人物的多
少、议论的深浅、说明的详略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审题而予以明确。“难忘的一天”你
却写了三天的事,就失之过泛;“我们的学校”你仅写了所在的班级,就失之过窄。“又见
枝头吐新芽”,“又”点出了次数不止一次,“枝头”“新芽”点明写的内容和树木有关等。
练习2:(1)“改变”与“改变一点点”这两道题目中,“改变”所写的“改变”的程
度范围较广 ,“改变一点点”中所写的“改变”的程度范围较小 。
(2)在“惊喜的瞬间”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这两题中,“惊喜的瞬间”所要写的过程历时很短,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所要写的过程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
(3)在“陋室小记”和“在广阔的地平线上”这两题中,“陋室小记”只须写“陋室”,至多简略地写一下“陋室”的环境,所写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则是纵横万里,广袤无垠,凡是地球上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你的文章。
(4)在“我的同桌”和“我与水”这两题中,“我的同桌”所写的人或一个,或几个,涉及的人比较少;而“我与水”所写的是“我”与“水”之间发生的故事。
只有准确把握命题要求的写作范围,才有可能写出教好的文章。
技法3:辨显隐,拓思路
辨显隐,拓思路。有些作文题目,如“路”、“灯”、“落叶”、“浪花”、“春色”等,往
往不是叫大家就物写物、就景写景,而是另有一番“企图”,它常常需要大家借助某一事
物的外在特殊,寄寓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
例如:《又见枝头吐新芽》,“枝头吐新芽”字面上的意思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实
包含也是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希望总是存在的。“新芽”既可以理解为“树上的叶芽”,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或是一种认识。
对这样的作文题目,就不能局限于理解其显性意义(题目字面本身的意义),更重要的
是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辨识其隐形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即题目寄寓的象征意义、比喻
意义或蕴含的哲理意义),进而突破思维局限,拓宽构思空间。
练习3:(1)如果要你以“路”为题写作,你想怎么样理解这一题目的涵义?
字面上的意思:往来通行的地方。 路、爱心之路、出路、退路
(2)如果作文题目是“我也是富翁”,你又会如何理解呢?(国外一位年老的亿万富翁望
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真是羡慕你们,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买回青春!”)
“富翁”字面上的意思:拥有大量财产的老翁。亦泛指广积财产的人。 等。
技法4:添因素,定角度
添因素,定角度。对于一些半命题作文和题目简短的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时、
地、人、情感等)为题目添加一些因素,使文章的写作范围、内容更加具体、清晰。值得
注意的是,在添加因素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自己熟悉而又不容易与别人雷同的材料。
我们之前写的作文“节日”,因为是临近国庆节,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到国庆节、中
秋节,没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其实,我们可以添加因素,使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如“爸
爸的节日”。
练习4:如果作文题目是“游戏”,你觉得可以添加那些因素,使文章的写作角度更加
具体?赶快动手把它们写下来,并确定一个你准备添加的因素,看看谁添加得又快又好。
例如:冬天的游戏、家乡的游戏、父亲的游戏、快乐的游戏、悲伤的游戏
三、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原则
1、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一般从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
饰词、关键词等方面进行限制,或明或暗对写作提出具体要求。
2、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标题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或隐含义。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
四、小结
拿到题目,一定要在审题上多花些心思来研究,切忌心思浮躁。有的同学匆匆一看题目便与记忆中的某人某事挂起钩来,提笔就写,不去考虑这个“钩”挂得上挂不上,挂得是否牢靠妥当,就难免失误。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心中所想的内容确实和题目挂得上了,才可认为审题完成,才可构思文章。
五、作文训练
作文题目:参考《九上学案》P19
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审题:首先明确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把前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宛如一首
歌。(可以用技巧4)
其次,“歌”是比喻美好的事物——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出最能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来写作。比如:友情是歌、母爱是歌、得意是歌、失意是歌,生命中必然会哼唱的歌;花是歌,、树是歌,一年四季都是歌„„明确“歌”的比喻义,找到最能表现其特质的本体。
例文1: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
又见枝头吐新芽
穿过马路,一阵寒风迎面扑来,不禁全身打了个寒战。身边冷不防飘来一片枯叶,我迎起头,只见一株大树的叶子早已变黄,孤苦无依的随风飘荡,无可避免地等着被风卷走的一瞬间。62分卷子,依然在我书包里。啊!我是否就像这棵树,伫立在寒冷中遥望春天?
小时候——
拥有清脆嗓音的我被老师相中,参加朗诵比赛。我过五关斩六将杀进总决赛,却在比赛前3天发烧了。在昏昏沉沉中,我似乎听到老师和家长的紧张的议论:发烧了,喉咙哑了,怎么朗诵?怎么比赛?时间不等人,比赛一点点临近。在总决赛前一天晚上,我不甘心就这样退出比赛。硬撑着发热的身体,我扶着墙,踉踉跄跄地走进爸爸妈妈房间,放开已沙哑的喉咙,练习了一遍。那一遍下来,我便头晕脑胀,觉得天旋地转了。“扑”,我倒在床上,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熟睡过去。第二天,我仍然参加比赛,带着父母老师“有志者事竟成”的鼓励,我充满感情地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完成了表演—最终竟获得铜奖!我抱着奖杯,我觉得眼前一片碧绿,在深夜,我宛如一棵小树,苏醒发芽了。
长大些——
市游泳比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我也怀着放手搏一搏的心情报名参加了。谁知集训时,跟我一起训练的人都是市里的高手,我自然总是被他们甩开一大截。所以,他们看我的眼神,也都是傲慢的、盛气凌人的。在区里还算佼佼者的我,忽然一下没了信心,跌落进无边的寒冬中。就在我打算收拾东西,离开训练队时,教练找我谈话—相信自己,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我带着一丝信心,重新投入到刻苦的训练中,脸上没忘记多挂一缕微笑。“苦心人,天不负”,我在拼搏之后,奇迹般地获得市全能第五!捧着证书,我的眼前又出现一片绿色:春天,回来了。
而现在——
书包里的试卷打灭了我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可中考已经日益迫近!我抬起头,抑制住想流泪的欲望。就在这时,大树中一抹很淡很淡的嫩绿闯入我的视线:“今天立春了。”我听见旁边有人说着。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错,现在的我虽然身处冬天,但我可以努力地展望、迎向春天,再染新绿呀!我一定可以的!
是的,花开不只在春天。我只要拼搏、奋斗,定能迎来我的春天!我这棵树的新芽,又会重现。到那时,我再来与大树会面,告诉它我走过的路,也告诉它:冬天是春天的征兆。只要能在寒风中不倒,必然会“又见枝头吐新芽!”
问:请快速阅读例文,划出能体现题意的句子。
例文2:宛如一首歌
古往今来,多少鲜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天空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有的壮美,有的凄惨,有的黯然无声。站在星空的旁侧,静下心来聆听,原来流星一闪便是一首歌,甚至曾经过往的失败,也是一首歌,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是项羽英雄末路的悲歌,楚汉相争,霸王穷途末路,兵败垓下,已是深秋,凉风吹得军帐中烛火摇曳,怀中的虞姬低泣吟唱:“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歌罢,香消玉殒,手中的蝴蝶杯落地,碎了,连同那颗曾经踌躇满志的心„„
项羽败了,只是他至死也未曾低下头颅!项王的豪迈刎乌江,是一曲悲壮的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是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愁歌!七夕之夜,他的生日,粉装的宫娥敲着红牙子,一遍又一遍的《虞美人》他的心也随着那一江春水回了故国“四千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那令他魂萦梦绕的故土„„一杯毒酒映着明月,他一饮而尽„„
李煜败了,亡了国,做了阶下之囚,可他却用家仇和国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永不褪色的深情之歌!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是陆游与唐婉爱情失败后的哀歌,曾经十六岁的她和十八岁的陆游情投意合,曾经二人吟诗作对,幸福快乐„„只是这般的浪漫怎能在封建礼教下长久,陆游的母亲不许,就这样,唐婉改嫁赵士诚,陆游只身漂泊,十年后的沈园相遇,却奈何“人成各,今非昨!”于是两首《钗头凤》流传了千秋万代!于是两个人的两颗心,永远地拥抱在一起。
陆游和唐婉败了,然而他们却演绎了悲剧的绝美,他们的歌,句句断肠,却是美的华章!
听------
失败宛如一首歌!苏轼仕途失意,却唱出“一萧烟雨任平生!”
失败宛如一首歌,柳永科场落第却吟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失败宛如一首歌,文天祥抗战失败却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浑之音。
失败宛如一首歌,这歌中悲壮与凄惨,婉约与豪放,都是历史的天空中永恒的光芒!
中考作文如何套题篇三
中考作文审题技巧
中考作文审题技巧
作文的第一要素,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 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打个比方:当本校300多名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违背游戏规则了,你“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 审题的大忌,是匆匆扫描考题。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譬如这么默读:以——珍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如此咬文嚼字,是力图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如有的作文题中,多次出现了“你”(“你是怎样的呢”、“你的情况”、“关于自己”、“你的经历、体验”等),可见考生必须写自己。但有许多人高度“忘我”,只写“他人”! 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题目----写下你初中生活中最值得珍惜的五样东西,一位同学经过几番思考之后在纸上写下了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接着老师又要求在写下的五样东西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权衡之后,只好首先放弃了对纯真的留恋。可老师又一次次几近残忍的要求在剩下的几样当中再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于是他不得不又一次忍痛划去了苦难、书、友谊。最后偌大的一张纸上就残存下来一样----爱。 假如你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准备最后留下的是什么?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如果没有“只要围绕所选的中心写作即可”这一句,则应进行如下分析。 具体解读“关键词” : 第一:一个题目 第二:你 第三:初中生活 第四:最值得珍惜 第五: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 第六:划去 残存下来 爱。 第七:习作中心。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 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首先应确定写作中心,其次还应考虑“你”和“初中生活”。 实际写作中心应为:“珍惜+_______” 不过有一点须注意:“这样的问题”具体指什么应搞清楚。 可以理解为: 1、写下五样东西,然后作出取舍。 2、已知五样东西,从中作出取舍。 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在考场上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办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拿一橡皮擦去。(或摘录在草稿纸上)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可供采用。 切记:静心慢读,圈画关键。
1
中考作文怎样审题
请记住,考场作文,审清题目要求,永远是你的第一要务。那么,考场作文临场审题该如何作文呢? 步骤一:审清关键词语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大致仍然保持三种命题方式,即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无论何种方式,其命题均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请看下面三个文题。
题目一:2003年江苏南通市中考题
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题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目二:2003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题目:————的我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诚实的我,幸福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否则扣分。
题目三: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友善,是一个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的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真实姓名。
以上三个文题代表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三个文题尽管形式各异,但在临场审题时都必须抓住关键词。题一的关键词是“兴趣”,这里要考虑“兴趣”的含义是什么,“兴趣”的范围有多大。题二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则需要你自己选择,进行补充,“我”意味着写作时应围绕自己来写,切不可写他人。而需要补充的词语正是文章写作的中心,你若选填“幸福”,就要写出幸福的体会。你要选填“诚实”就要写出你是怎样诚实的。
步骤二:用好信息提示
从以上文题可以看出,中考作文文题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提示语。一般来说,提示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出选材范围,明示构思范例。如题一中明确指出“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给你划定了选材的范围,写作要以“我”为中心选材,突出“我的兴趣”,切不可写成大家的兴趣,同学的兴趣。在题二、题三中信息提示则给我们明示了构思范例。考生可以从中任意选用。
步骤三:化大为小
考场作文的命题范围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中考的对象是广大的初中毕业生,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命题必须适合大多数考生的要求。所以,不管以何种形式命题,范围要足够大。要让考生要啥可写,同时,这种命题也要求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大范围里再次定位,如果说题目范围是“面”的话,考生写作时就必须在这个面上确定一个“点”。这个过程就是化大为小。以上面所举河南题为例,“友善”这个题目内容宽泛,范围较大,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可以从材料提示中选择一个仔细考虑, 2
材料“小”到何种程度呢?要小到叙事只叙一件事,议论只议一种现象,抒情只针对一种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叙好、论透。比如可从材料中截取这一句话:“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构思,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困难,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人帮助过你?有,好了,就把这件事写好,写出对方的友善,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情。如果不想这样写,再反向想一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他人吗?你有过友善的举动吗?有,可以写,没有,也能写。
中考作文立意的技巧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场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2、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例?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就是这样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写成了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人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3、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馍,立意虽然正确,可是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是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还有许多考生的思考方式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项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知反向思维,只知眼前“山穷水尽疑无路”却不知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作文怎能获得高分?殊不知,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所以,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的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2003年 3
广东省作文以《——的我》为题目,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克隆的我》,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的思路,走出了自己的新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篇满分作文则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之极,很有新意。
4、学习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要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2003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中考作文如何套题}.
(5)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是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从08年中考满分作文学开头技巧
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第一段,开头段写好,才能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中考作文如何套题}.
开头要新颖夺目、展示你的丰富积累、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向心性。开头应与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小巧动人,醒人眼目。
请看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4
“小蚂蚁壮壮是蚂蚁王国的大力士,这可是蚂蚁国王亲口说的。可是那一天小蚂蚁壮壮遇到一件怪事——它的力气消失了。”
(选自2008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消失的力量》)
【技巧点拨】:这个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小蚂蚁的力气消失了。读者会想,它是怎么消失的,得了什么病还是有其他古怪?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效果很好。
【技巧二】、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余余落辉,我爱一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片最清;回顾走过的树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毅者无疆的坚强。
(选自2008年徐州市中考满分文《成长回眸》)
【技巧点拨】:追忆式文题,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个开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余晖,潺水,树林,由“我”的独恋枫叶联想,使“我”回忆成长的足迹。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中考作文如何套题}.
【技巧三】、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我心中流淌着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桥,走到尽头,我便能抵达母爱的彼岸,而河对岸的父亲,却与我隔开了十五年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中考作文如何套题}.
(选自2008年河北省中考满分文《那一刻,我们跨过了那条河》)
【技巧点拨】:写作记叙文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吸引人。这个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阅读兴趣。小作者把自己与父母的感情比作一座桥,这个比喻是富有韵味的。然而开头就把自己与父亲的情感矛盾揭示出来,令人生疑。
【技巧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如果人生是一支“凌寒独自开”的梅,坚守自我就是那默默浮动的暗香,只要你耐得住苦寒和寂寞,你的人生就会香远益清。如果人生是一只小小的鸟,坚守自我就是那“精卫填海”的执著,只要你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永不言败,你的人生就会张扬出瑰丽的彩虹。
(选自2008年湖南省考生中考满分文《在坚守中成就自我》)
【技巧点拨】: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运用常能为文章增添许多风采。上面的开头用排比构架,句式整齐;再用诗词与典故充实,让这个开头熠熠生辉。
【技巧五】: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里有一股扑鼻的香味,总以为是同学们身上的香水味,可仔细嗅了一番,却都不是,恍然大悟的我跑到室外花坛之处,果然,通红的鸡冠花静谧的伫立着,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但无张扬之意。(选自2008年河北省中考满分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例子,文章从写花起笔,由花及人,烘托了一种香远益清的氛围,歌颂了生活中出处充满关爱的主题。
【技巧六】: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看到作文考题,我想起这首歌。半年来,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里总有惶惶的感觉。歌声让我想起父母,想起一包泥土。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选自2008年江西鹰潭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5
中考作文如何套题篇四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教案_8
中考作文指导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教案
荔城三中 温小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3、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以2012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导入。
题目一: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2年广州中考题)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白云区一模题)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渐改变自己;也许,不知什么改变了你。改变,或许是一个过程,改变,或许是一个结果,有人喜欢外在的改变,有人注重内在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