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篇一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扫描版)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篇二

语文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1]1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篇三

课后作业(九)

课后作业(九)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济宁模拟)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2.(2013届杭州月考)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3.(2012·唐山一模)《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

A.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C.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4.(2012·珠海模拟)《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全面完整的党纲,恩格斯曾经指出:“一般来说,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虽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具有科学的指导性 B.是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C.具有理论的开创性 D.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

5.(2013届合肥月考)“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6.马克思曾经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

来。“公社的原则”的实质是( )

A.民主自由的原则 B.人人平等的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暴力革命的原则

7.(2012·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8.(2013届安徽屯溪一中月考)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德当时政体相同

B.作者当时受外务部派遣出使法国{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C.作者对原因记述准确

D.记述对研究公社革命有一定参考价值

9.(2013届安徽合肥月考)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C.自由女神像落成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10.(2013届辽宁盘锦月考)“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1.(2013届安徽屯溪一中月考)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

A.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

B.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

12.(2012·马鞍山模拟)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

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

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资本论》第1卷

材料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四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什么思想精神?其作用如何? (8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分)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3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德]诺伊贝尔《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

模式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

(文献与史料)》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列宁《国家与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继承者”的理由。(10分)

(2)材料二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8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解析】 从题干中“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即可判断B项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 B

2.

【解析】 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材料引言的意思。

【答案】 A

3.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答案】 D

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来看,他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性和旗帜性,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虽然也都符合《共产党宣言》的特点,但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5.

【解析】 从“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和“如坐针毡”看,公社委员不愿意搞特殊化,脱离群众;他们廉洁奉公,具有“公仆意识”。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信息与“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无关。

【答案】 B

6.

【解析】 考查巴黎公社的影响。题干中的“公社”是指1871年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的尝试。注意限制词“实质”。

【答案】 C

7.

【解析】 “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说明了权力的制约,“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了民主的作风。

【答案】 A

8.

【解析】 本题使用排除法解答。首先排除A项,因为不符合事实。巴黎公社革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其原因也绝不仅仅是材料所述,故排除C项。B项没有材料依托和相应事实,排除。

【答案】 D

9.

【解析】 材料中“某年3月”“1917”“ 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这可以综合说明,漫画主要是与1917年3月的俄国的大事有关。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答案】 B

10.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这充分说明列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答案】 B

11.

【解析】 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二月革命胜利后”。当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设想通过和平过渡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由此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12.

【解析】 考查对十月革命的理解。“过去的残物”指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政权,故A、B两项错误;“新途径”应是指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

【解析】 本题考查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第(1)问结合相关史实概括作答。第(2)问结合《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和原则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的“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概括措施体现的思想,依据每项措施概括其作用。第(4)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篇四

人教版+六下+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内容+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第一组---第五组 答案

1 文言文两则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孰(shú√ shǔ)为汝(rǔ√ nǚ)多知乎 ..

2、为是其智(zhī zhì√)弗若与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

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① ) .

2、一人虽听之 ( ② )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② )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② ) .

5、送孟浩然之广陵 ( ③ ) .

三、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学 弈

弈秋,通国( 全国 )之善( 擅长 )弈( 下棋 )者也。使弈秋诲( 教导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

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拉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一起 )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 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 ,结果 后一个人的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学习、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二)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原因 )。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热水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 判断 )也。 .

两小儿笑曰:“孰( 谁 )为汝多知乎?” .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

还以为你比我们多知道一些东西呢?

3、从文中 “孔子不能决也” 一句可见所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观察—结论 。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 在理、坚决 。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 不能决断 的态度。

4、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小练笔。

从课文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学弈》这篇古文给我的感触最深,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匆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涔涔( chãn cãn√ ) 伶俐( lín ling√ ) 遮挽( wǎn√ miǎn ) ...

潸潸( lín shān√ ) 徘徊( huí huái √) 尽管( jǐn√ jìn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nuï yí zhēng rïng yïu sī chì luǒ luǒ

( 挪 移 ) ( 蒸 融 ) ( 游 丝 ) ( 赤 裸 裸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眼睛定定地看着的样子。 ( 凝然 )

2、急急忙忙的样子。 ( 匆匆 )

3、的确。 ( 确乎 )

4、遮挡并挽留。 ( 遮挽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匆匆 慢慢 缓缓 渐渐

头涔涔 白花花 黑乎乎 热腾腾

伶伶俐俐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平平安安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读文中画“﹏﹏”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 对时间容易流逝的无奈 的心情。

2、仿照画“—”的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小草枯了,有再长的时候;金钱用了,有再赚的时候;橡皮丢了,有再买的时候。

(二)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跨过 ),从我脚边( 飞去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溜走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 时间易逝,不能挽留 的特点。

2、文中加点的“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

答:“叹息”就是“叹气”的意思。 作者因为时间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残酷的事实, 所以只能无奈叹息。

六、积累与拓展。

1、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3、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请再收集几句类似的名言警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小练笔。

生命是短暂的,那么,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呢?请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

大科学家霍金,虽然不能行走,不能讲话,他不屈服于恶毒的命运,用自己聪明的大脑,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虽然他的时光都是在轮椅上度过,他忍受着身体上巨大痛苦,仍在不懈的努力,他没有虚度光阴,是时代的楷模。

3 桃花心木

一、根据注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yāng 遭( 殃 ) ( 央 )求 ( 秧 )苗{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wěi 枯( 萎 ) ( 委 )员 ( 萎 )缩

duàn 绸( 缎 ) 片( 段 ) ( 锻 )炼

fān 三( 番 )五次 ( 翻 )来覆去

二、看拼音,写词语。

kū wěi chā yāng duàn liàn yī fān

( 枯 萎 ) ( 插 秧 ) ( 锻 炼 ) ( 一 番 )

bï bï shēng jī kuáng fēng bào yǔ

( 勃 勃 生 机 ) ( 狂 风 暴 雨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莫名其妙 )

2、没有任何原因。 ( 无缘无故 )

3、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语重心长 )

4、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 依赖 )

四、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高大 )的树 ( 独立自主 )的心 ( 奇怪 )的人

( 百年 )的基业 ( 笔直 )的树苗 ( 巨大 )的能量{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没数的 。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 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是一种 借物喻人 的写法。

2、联系生活实际,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呢?

答:比如,有一天闹钟没电了,没有按时闹铃,结果„„上学(上班)迟到了;那应该及时检查闹钟;再比如,吃鱼不小心掐鱼刺,弄得上医院看医生„„那应该吸取教训,在下次吃鱼时要小心小心在小心;又比如,电脑被偷,资料全没有了„„那应该准备好移动硬盘,随时给自己的资料做一个备用空间等等。

(二)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 优雅自在 ),显示出( 勃勃生机 )。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从所填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 桃花心木长大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了 。

2、为什么种树人“不再来了”?

答: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了,已经通过了种树人的“考验”,在“不确定”中练就了自己的 本领,即它们的根已经深深扎进土壤里,能自己寻找水分和养料了。

六、拓展阅读。

生活的滋味

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从沙漠中走来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样干渴,没有在烈日当头的中午耕过地,所以他不会觉得那样需要水。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和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读了上面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答: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时后悔也是徒劳了的道理。这,就好比时间一样,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回头。在我们拥有宝贵的时间时,就要懂得珍爱,要懂得与时间赛跑,不在空虚中让时间划过。 的确,每当我们得到某样事物时,要得以珍藏、保存,体会其中的好处,不要等到失去它时才醒悟,不然,这一切将是徒劳。

回顾·拓展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nuï yi zhēng rïng kū wěi jī yâ kuáng fēng bào yǔ

( 挪 移 ) ( 蒸 融 ) (枯 萎 ) (基 业 ) ( 狂 风 暴 雨 )

xìng ěr duàn liàn zhuǎn huà kǎo yàn bï bï shēng jī

( 幸 而 ) ( 锻 炼 ) ( 转 换 ) ( 考 验 ) ( 勃 勃 生 机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专( 心 )致( 志 ) 无( 缘 )无( 故 ) ( 座 )无虚( 席 )

( 语 )重( 心 )长 养( 尊 )处( 优 ) 惊( 天 )动( 地 )

三、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晓后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四、交流平台。

九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篇五

八年级上册_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 阻遏 (2) 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 芦 花 荡1.(1)提 (2) 趴 (3) 疟 (4) 噤 (5) 蹿 (6) 仄 2.(1) 滴 落 (2) 浮 动 (3)飘撒 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 慌慌张张,不 知 怎 么 办 才 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 蜡 烛1.(1)犾ì (2)犼犻à狀 (3)犼ū (4)狕犺狌ó 2.(1) 声 生 (2) 斜 邪 (3) 由 尤 3.(1)精疲力竭 (2)永垂不朽 4.(1)——— (2): 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 老 妇 人 非 常 珍 惜 这 支 蜡 烛,把 它 藏 得 很 深,只 能 用 手 摸 索 着 拿 出 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和神旺气足。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1)振 震 (2) 像 象 (3) 废 费 2. (1) 推 重 (2) 推 让 (3) 推 崇 (4)推荐 3.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4.略(语句通顺,句子连贯,必须用上规定的三个词语。) 5.指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圆明园。 6.示例:笑里藏刀两强盗。 7.运用反语揭露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和洗劫,活画出英法联军虚伪的嘴脸。 8.站在人民的立场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同时表明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9.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如12生肖铜头像。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10月18日、19日,侵华英军头目额尔金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下令米启尔骑兵团3500人在园内四处点燃罪恶的大

火,圆明园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所谈感受能发自肺腑即可。)

5 亲爱的爸爸妈妈1.(1)戮 (2)谬 (3)健 2.(1)计 纪 (2) 题 提 (3) 刻 克 3.如果 甚至/也 那么 4.(1) 刀 (2) 弓 (3) 枪 (4) 剑 5.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没有忘记历史,这又是美丽的。而纳粹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这又是何等荒谬。 6.包含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包 含 着 南 斯 拉 夫 人 对 纳 粹 强 盗 的 控 诉,对 暴 力 的 反 抗,对 自 由 的 执 著。 7.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8.表明善良的南斯拉夫人民心 中 没 有 复仇的欲望,只有正义的呼声;表达了他们希望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的愿望。 9.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即可。)

单元复习1.(1)蹿 蹿 仄 (2) 窖 揣 藏 2.(1) 忠 衷 (2) 安 按 (3) 忌 纪 3.(1)溃退 (2)富丽堂皇 4.(1)“智慧”改为“聪明”。 (2)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3)删去“使”。 5.示例:中国队首场世界杯热身赛战平/中韩足球世界杯热身赛握手言和6.(1)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2)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7.示例:吹散人间的阴霾 春雨 滋润世间的万物 8.①德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②惟一的农舍外是一片田野。9.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一次收留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渴望和平。(意思对即可。) 10.镇定,坚强,善良,勇敢。 11.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险再次到女主人家 避 难;女 主 人 在 丈 夫 因 救 助 安 道 特 而 遭 枪 杀 后,冒 险 再 次 将 他 藏 起 来。 12.(1)向 (2)戏弄 (3) 喜 欢 13. 点 燃 蜡 烛 照 明,与 摸 黑 走 路 相 比,哪 个 更 好 呢? 14.担心自己年纪太大。 15.略(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16.略

第二单元6 阿长与《三海经》1.(1)憎 (2)惶 (3)琐 (4)诘 (5)惮 (6)拙 2.(1)归 规 (2)侧 测(3)霜 孀 3.(1)模拟细碎的说话声。 (2)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4.周树人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为了写明“我”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 经》的。 6. 表 现 了“我”喜 出 望 外 的 心 情。 7.《山 海 经》是“我”天天渴慕而又求之未得的书,又是没有文化的阿长想方设法买来的。 8.示例:长妈妈,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能写出“我”的感激、惊喜即可。) 9.略(想像要符合阿长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环境。)

7 背 影1.(1)差 (2)藉 (3)拭 (4)屑 (5)颓 (6) 箸 2.(1) 得体。 (2) 愚蠢,不懂事。 3.(1)惨淡 (2)嘱托 4.朱自清 春 5.写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同时可与父亲给“我”做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 6.十分精细地刻画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 7.(1)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而不放心。 (2) 见父亲行动不方便,怕父亲摔倒。 8.“等”、“再”表现了“我”一直关注着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深切的依恋之情;父亲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泪,所以“又”不能少。 9.略[提示:写时要注意“细节”两字,突出用

描写(如动作、外貌、语言等)来表现父爱或母爱。]

8 台 阶1.(1)淋 踩 (2)槛 跤 (3)掺 砌 2.(1) 载 栽 (2) 夸 垮 3.(1) 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2)微小得不值得一提。 (3)指人很多的公共场所。 4.(1)宽敞(2)烦躁 5.台阶低,意 味 着 经 济 地 位 低,父 亲 由 此 形 成 了 自 卑 心 理。这 种 自 卑 心 理 长 期 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他反而觉得不习惯,不对劲。 6.“我”去接父亲 的 扁 担,父亲以为“我”觉得他老了,他觉得自己挑担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粗暴地推开了“我”。这反映了他好胜、不服老的性格。 7. 父 亲 干 了 一 辈 子,劳 动 就 是 生 命,在 他 的 精 神 世 界 中,劳 动 是 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会“若有所失”。8.略(可以认为值得,也可以认为不值得,言之有理即可。) 9.略(内容应该真实,抓 住 动 作、表情、语言等来写。)

9 老 王1.(1)僻 (2) 缔 (3) 胀 (4) 滞 (5) 怍 (6) 髅 2. (1) 规 矩,不 惹 事。 (2)为人忠厚诚信。 3.(1) 荒僻 (2) 取缔 (3) 降格 4.杨 绛 围 城 5.不 好。用“镶嵌”能更鲜明地突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6.目的是为了感谢“我们”一家对他多年来的关怀和照顾。说明老王是个知恩图报的善良人。 7.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 幸 者,关 注 他 们 的 命 运,让 他 们 也 过 上 好 日 子,帮 助 改 善 他 们 的 处 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8.略(想像要符合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 9.略(能写出人物的善良和自己的感悟即可。)

10 信 客1.(1)蹋 (2)伎 (3) 灼 (4) 唁 (5) 沛 (6) 誉 2.(1) 淘 啕 (2) 陪 赔 (3)拨 拔 3.(1)形容人谈吐文雅。 (2)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3)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4.余秋雨 文 化 苦 旅 5.“羡 慕”、“嫉 妒”的 是 乡 民 们 从 未 见 过 的 稀 罕 物 品;“轻蔑”、“嘲笑”的是乡民们见多了不以为奇的物品。 6.因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7.四乡外出谋生的人,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的肩上,做信客,即使受再大的委屈,也要为乡亲服务。 8.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宽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真正值得信赖的信客。 9.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 机 在 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 存 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应以救人为先。

单元复习1.(1)诘 (2) 缔 (3) 跚 (4) 怍 (5) 躁 (6) 尴 2.(1) 狼 藉 (2) 惨 淡 (3)颓唐 3.(1)微不足道 (2) 大庭广众 4.(1) 孤帆天际看 平海夕漫漫 (2)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5.示例:某某的实力很强,他本来有条件夺冠,我为他的失误感到惋惜。至于夺冠,是我多年付出的回报,很高兴。(首先要表达对对手的尊敬,然后再表达夺冠后 的喜悦。) 6.示

例:幸 福 是 老 师 一 句 鼓 励 的 话 语/幸 福 是 妈 妈 一 句 温 暖 的 安 慰 (注 意 句 式 应 相同。) 7.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是因为“我”被桂花的风格所感动;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是因为“我们”被老人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动。 8.为下文写人作铺垫。 9.以“暗香”为题,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既赞美了桂花暗暗飘香毫不张扬的品质,更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0.如“应该学会关爱别人”、“做了好事无须张扬”等。(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11.(1) 带兵 (2) 恰逢 (3) 几 乎 (4)常 常 12.C 13.(1)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2)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而且只是这六个字。 14.因为情况在不断变 化,而 他 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15.略

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1)狓犻á狅 (2)犾ì (3)犮犺è狀 (4)狓犻à狅 2.(1)巧妙到没有可以相比的。 (2) 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 十分推重,给以很高的评价。 3.(1) 不但 而且 (2) 不 但 而且 4.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5.不能删。“约”表示大概,说明桥并非正好8米;“几乎”表示估计,说明并非完全与河面平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 个 石 拱 联 成 一 个 整 体。 7. 说 明 卢 沟 桥 在 历 史 上 很 早 就 闻 名 世界。 8.商桥、连心桥、书桥等。其中的“桥”是联结、沟通的意思。

12 桥 之 美1.(1)销 (2) 介 (3) 谱 (4) 驻 (5) 孕 (6) 瞻 2.(1) 破 坏 人 的 兴 致。 (2)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B 4.(1)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2)北宋 张择端 5.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灵隐寺》)/隐隐飞桥隔野烟,石 矶 西 畔 问 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6.乌 镇 石 桥:开 阔。/江 南 乡 间 石桥:诗意。/长桥:有生命。/风雨桥:悠闲。 7.运 用 了 拟 人 的 手 法,把 无 生 命 的 苇 丛 生 命 化、人格化,使苇丛显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同时也突出了石桥给人的美好感受。 8.写出了桥孔之多,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能使人体会酣畅淋漓的满足之感,更具体地说明了长桥之美。 9.写出了画家和摄影师们在桥上极力寻找、争抢好的创作视角的场景,表现了桥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作用。 10.杭州西湖断桥的故事: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断桥,同舟归城,借 伞 定 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13 苏州园林1.(1)狓狌ā狀 (2)犺è (3)犾ò狌 (4)犾狌á狀 (5)犮犺è狀 (6)狕犺ē狀 2.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3.(1)因地制宜 (2) 别具匠心 4.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 收 了 三五斗 5.为了取得一幅画的效果。 6.(1) 具有创造性的成果,有新意,能给人带来 愉 悦的美感 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2)花树因花时相同,而造成有的季节 没 有 任 何 花 树 开 花 的 悲 凉 局 面 7.一 种 是“把 池 沼 作 为 全 园 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则安排小桥,布臵湖石或种花草。 8.(1)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鱼戏莲叶间”。 9.如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

具体景物的安臵是否自然合理等。

14 故宫博物院1.(1)湛 (2) 矫 (3) 磬 (4) 迥 (5) 绚 (6) 銮 2.(1) 矗 立 (2) 接 见 (3)掩映 3.(1)改为:故宫 建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课时作业答案
下一篇:二年级暑假语文作业下载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