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名言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7-07-11 点击:

中医养生名言篇一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中医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或载于典籍文献内,或流传于医生口头中,数量很多,可谓琳琅满目,是中医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其中许多是关于中医治法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铭,含义很深,语言形象生动。读之发人深省,令人难以遗忘。它起到了规劝警戒的作用,使人闻者足戒,受益非浅。

这些警句,许多都是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创造。如:"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这是张仲景的一句话,虽是讲桂枝汤、承气汤误用致毙的,但却被历代医家引为要严格遵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警句。

"读书无眼,病人无命"。这是喻嘉言戒劝人们在阅读医书时,要抱严肃认真的态度,否则会造成病人无命的后果,可谓简短有力。

这些警句还有许多是口头创造、流传较广的谚语,往往难于找到原始出处,或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却为大家所习诵。

如:"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虽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有论人参滥用致害的专篇,但不及这句谚语那么响亮有力、上口。这句用大黄作比较,鲜明犀利无比,使人难于忘怀。对于滥用补药的庸医,也是一付最好的清醒剂。

过去某种治疗上的时弊,历代医家莫不大声疾呼反对之,就有用警句这种形式的。历史上,服石之风泛滥成灾。东晋时期,仙道术士倡导,食用石英、云母等矿石粉,意图寿如金石,永固不坏。实际上自贵胄,下自贫士,因此而亡者,不胜枚举。

孙思邈晚年目睹其危害,曾大声疾呼反对,其中有一句话,使人难以忘记,就是:"宁食野葛,不服五石"。他还说:"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这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的话,几乎成了当时反对服石恶习的口号,因此对纠正时弊,起了不小的作用。

用药治病,事关性命,故不可不大声疾呼之,使之有动人肝胆肺腑之力量。这些警句既显示了语言的力量,能流传不衰,更重要的,它是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许多人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其价值高于某些个案,或某种具体经验的总结,故值得珍视。

一首有名的中医治法警句:"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李中梓《医宗必读》引应震语。

讲的是,不可以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置方法用药,更不可以"见有是病,既用是药"的汤头,草率行事。

古代行医之人,见此语无不仿抄录之,贴于易见之处,使自己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二、养生保健

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4.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8.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养生名言}.

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0.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11.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3.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14.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15.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1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1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三、防病防变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

5.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8.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清·雷丰《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9.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四、医德医风

1.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5.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6.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7.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8.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9.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0.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1.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2.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13.(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14.(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5.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6.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17.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18.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9.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20.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22.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2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25.(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26.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五、医术要言

1.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2. 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

3.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4.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5.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中医养生名言篇二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1. 食毕当行走。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

2. 无痰则不作眩。 元代医家 朱震亨 《丹溪心法》

3. 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乡党》

4.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5. 养生以少怒为本。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6. 必先岁气,勿伐天和。 《内经》

7.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8.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北宋文学家 苏轼

9.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

10. 心察损神,语多伤气。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1.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

2.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3. 久卧伤气,久坐伤内。《黄帝内经》

4. 广庭于步,养生之道。《黄帝内经》

5.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 清代文学家 梁章钜

6.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宋代诗人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

7.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8.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九日闲居》

9.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北宋文学家 苏轼 《策别十六》

10. 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卫生诀》

11.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12.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13.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1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养生主》

15.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 张从正

16.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清代文学家 梁章矩

17.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18.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19.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

20. 书可益智,书可熏性,书可养生。清代官员 杨名时

21.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22. 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23. 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24.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吕岩

25. 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26. 动也,形气亦动;不动,积滞气郁。东汉末医学家 华陀

27. 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唐代文人 马总

{中医养生名言}.

28. 烟有百弊而无一利,茶有百利而无一弊。 《黄帝内经》

29. 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30. 善养者终之,旁忧者半之,虚用者夭之。三国文学家 曹植

31.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32. 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33.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形势解》

34.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35.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36. 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清代官员 杨名时

37.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38. 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39. 此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传说活了270岁 李庆远 《养

生自述》

40. 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中医养生名言}.

41.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42.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明代医学家 张景岳 《景岳全书》

中医养生名言篇三

中医养生格言{中医养生名言}.

1、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葛洪 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高濂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4、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5、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万全 6、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1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张湛 11、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张湛 12、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13、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14、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1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16、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1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 1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19、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20、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晋葛洪 2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22、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2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24、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2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杨士瀛 2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2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閼,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28、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唐张湛 29、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30、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万全 31、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32、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3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34、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35、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3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 37、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晋葛洪 38、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中医养生名言篇四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

1、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明 高濂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4、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 蒲虔贯

5、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6、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 罗天益

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1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11、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12、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 梁 陶宏景

13、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 梁 陶宏景

14、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 陈梦雷

1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 吕坤

16、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西汉 刘安等

1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 王文禄

1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 孙思邈

19、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20、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晋葛洪

2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 程杏轩

22、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2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24、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清 朱锡绶

2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2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2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閼,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 胡文焕

28、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唐 张湛

29、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 刘安等

30、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31、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

神。―――《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32、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3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 张湛

34、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中医养生名言篇五

中医养生格言

○ 养静为摄生首务。

○ 养生以不伤为本。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

○ 养生之方,首先节欲。

○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饱食损寿)

○ 饱生众疾。

○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

{中医养生名言}.

○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目的也是少摄入热量。)

○ 爽口物多终作疾。(所伤为所爱。)

○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贪求感官享受,身心必受其累。)

○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思虑比运动更最耗损能量。)

○ 人不得夜食。戒晚食为养生善术。

○ 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 夜饱损一日之寿。(负担过重,不得安宁。)

○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

○ 食寝以时,身必无灾。(饮食起居规律,是安身基本条件。) ○ 食不言,寝不语。(理易行难)

○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便怒。(脾胃受损)

○ 不饥,不食;不时,不食。(饮食规律,胃病不起。)

○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吃掉的是健康,睡去的是生命。)

○ 心不求睡者,不得睡;心求睡者,亦不得睡;唯忘睡者,睡斯美矣。(养成规律,自然而然。)

○ 冬寒尤可近火,火在表;夏热必戒纳凉,凉入里也。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文》:“厌,笮也。”意为“压”。粮食不要压的过于精。肉类不要切的过于细。)

○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5—7点为宜)

○ 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食补气,睡补神。过则不利。)

○ 先睡心,后睡眼。(先息心,方安眠)

○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小儿先天精气充足){中医养生名言}.

○ 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心乱则气紊,气紊则病生。)

○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愤怒为自我兴风作浪,警觉自我,起即擦之。){中医养生名言}.

○ 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反于忧。 (德者尚简朴,达者忘喜忧。)

○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一念放下得失,心中无得无失。)

○ 养生尤要内遣三害。三害者,邪念、烦恼、嗔恚也。(内三害猛于外在一切危害。)

○ 欲深折人寿,思苦减天年。(欲望少则苦恼少,私念少则忧患少。)

○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身心安)

○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最亏最愚,莫过于以命博物。)

○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逐物是条不归路,物增则欲长,无休无止。)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修心养性是最根本的防患于未然。)

○ 心劳而气废,疾以之生矣。(人往往都是心先病,身病随之而生。)

○ 心乱则神烦,神烦则欲盛,欲盛则疾且死矣。(静心为要事,)

○ 饥忌浴,谓之腹虚不可令耗气耳。(体弱者尤其注意。)

○ 百病生于气。(怨气怒气郁气危害最重。)

○ 一心疗万病,不假药方多。(心是一切的根本。)

○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怡情忘忧之外在方法。)

○ 三分治病,七分调养。(养心养神,养精养气。)

○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静心是要规。(无心是妙药。)

○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自心是自身的良医。)

○ 寻气如寻病,消愁便消灾。

○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合扁:神医秦和,扁鹊)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六欲皆损气伤身。)

○ 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是人体的能量之泉。真气充足,身自康健。)

○ 人生要适情,无荣何来辱。人生能知足,烦恼即时除。(知足知乐,无足无乐。){中医养生名言}.

○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乱。)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切追求都有代价,不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外物上。)

○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珍贵)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精神超脱,不为物累。)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生长久之计,在于少私少欲。)

○ 省功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心清万事轻,心浊万事重。)

○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之养,在于心。心不养,生不长。)

○ 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矣。(固本培元)

○ 久言笑,则脏腑伤。言谈有节,可以延年。(说话虽不费力但很耗气。)

○ 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

中医养生名言篇六

养生名言俗语

养生名言俗语

俗话说:早饭吃得饱,午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不用大夫瞧。

有关养生名言俗语大全精选

1. 一脉不和,周身不适。

2.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

3.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4. 一颗牙齿痛,满嘴不安宁。

5. 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6.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7.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8. 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画马难画走,画兽难画狗。

9. 一天舞几舞,长命九十五。

10. 一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十日空。 有关养生名言俗语大全

1. 人黄有病,苗黄缺肥。

2.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 冬不蒙首,春不露脊。

4. 饥梳头,饱洗澡。

5. 生瓜梨枣,多吃不好。

6. 白露身子不露,免得着凉泻肚。

7. 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

8. 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肚里硬塞。

9.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10.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1.

12.

13.

14.

15.

瞧。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有病早治,省钱省事。 老怕伤风,少怕痢疾。 老怕冬冷,少怕秋凉。 早饭吃得饱,午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不用大夫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劳。 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改行拿钉耙。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吃了走百步,不用上药铺。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面多喝汤,省得开药方。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穿当时,活到九十。

27. 吃不言,睡不语。

28. 吸不张口,呼不闭口。

29. 先睡心,后睡眼。

30. 先胖不会胖,后胖压塌床。

上一篇:五下语文暑假作业本
下一篇:中考总结作文100字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