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领导口才 发布时间:2017-07-09 点击: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团结协作,奋力拼搏, 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回升平稳、后劲增强、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生产总值225 亿元,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33.18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0 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 元,增长11%;节能减排完成省考核目标。

(一)坚持多措并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工业帮扶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帮扶年”活动,制定落实扶持工业企业渡难关的37 条意见,成功举办首届地产品展示展销会,建立市县区单位与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机制,帮助73 户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61 亿元,增长2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1 户。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68 亿元、增长6.6%,粮食总产67.9 万吨、增长3%。农业产业化“563”提升行动加快实施,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28 亿元。“润思祁红”、“雾里青”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十大名茶和特许商品,“富达”大米荣获全国第八届稻博会金奖。成功组团参加首届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新增主城区蔬菜基地2000 亩。50 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霄坑河等6 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全年水利投资4.8 亿元。建成“村村通”等农村公路940 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868 口、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74 个。新型农民培训2.3 万人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三是旅游商贸拉动有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 万人次,增长30%;实现旅游总收入108 亿元, 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 亿元,增长18.9%。花台索道、大王洞索道投入使用,杏花村旅游区和青阳县九子岩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韩(池州·求礼)友好文化旅游节、杏花村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称号。江口物流基地二期、商之都一期、上海物流城一期等项目建成运营,站前区“无赋费区”新增专业市场营业面积9.4万平方米,实现营销额10.3 亿元。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深入实施,每万户购买家电数量居全省前列,争取农机补贴占全省份额的9%。

(二)坚持投入拉动,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60 亿元,增长45%。一是项目谋划争取成绩突出。编制论证亿元以上项目120 个,总投资1460 亿元。新增省“861”项目储备占全省份额11.4%,完成投资增长71.3%。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补助资金4.4 亿元。央企对接协议投资679 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二是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工业投资128 亿元,增长53.5%。贵航特钢一期、中山化工二期、华尔泰12 万吨合成氨扩建、金邦铜业等22 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铜冠60 万吨铅锌、广信农化30 万吨离子膜烧碱、瑞强塑业等35 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池青九快速通道基本建成,九华山机场、宁安城际铁路池州段加快建设,国内风景区首条轻轨-九华山旅游轨道交通项目、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江口港区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东九高速公路即将开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初具开工条件,吉阳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三)坚持创新突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33.5%,比上年提升3.3 个百分点。一是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制定出台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系列政策措施;投入资金1.2 亿元,重点扶持安徽白鹰集团、艾柯蓝节能环保公司、智新生化等

20 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成功举办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26 家企业分别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建九华数控机床研究院等20 家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新增7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加快。制定出台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纲要,铅锌、铜、特钢等八大主导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太阳能、LED 光电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取得突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3.6%。三是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成功跻身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铜池枞先行先试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利用市城投公司历年结存间歇资金4 亿元支持各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15 亿元。九大百亿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新增规模企业占全市80%,主导产业集中度达80%。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挂牌。

(四)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全年新引进项目286 个,其中规模工业项目192 个,竣工投产项目158 个。成功举办“上海·池州对接项目投资说明会”、“广东·池州优势产业推介会”,积极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博会。荣获“2009浙商最佳投资(省外)城市”、“苏商投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二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增值税转型改革顺利实施,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部取消,率先在全省建立村镇供水管理体制,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实施。三是金融支撑作用明显。与省工行签订170 亿元战略授信协议,东至县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运营,九华农商行增资扩股加快推进,组建7 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81 家农村互助基金会,市城投公司首次成功发行

5 亿元企业债券,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0.7 亿元、增长41.3%。四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池州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池州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挂牌运行。全年进出口总额1.8 亿美元,增长65.9%;实际利用外资1.4 亿美元,增长15.7%。与阿根廷弗洛伦西奥巴莱拉市缔结友好城市,与韩国友城求礼郡互建纪念亭落成开放,成功举办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工作会议。

(五)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市城镇化率41.5%。一是主城区建设加快推进。50 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2 亿元。商务大厦、广电大厦等封顶,中建大厦、中环大厦等建筑群加快建设。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加快实施,环齐山平天湖10 大景观工程进展顺利。改建污水管网25 公里。30 项城市绿化、亮化工程以及城市雕塑基本完成。全面落实市区管理事权划分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建设继续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功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二是县城建设取得突破。完成投入5.5亿元。贵池政务新区建设加快,东至县城新区建设全面启动,青阳县城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石台创建“中国旅游强县”通过省级验收,九华山成功进入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行列、荣获“2009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胜地”称号。城东和各县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完工。三是中心镇建设有序发展。完成投入5.3 亿元。编制完成17 个中心集镇总体规划,出台扶持13 个省、市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意见,大渡口新城建设全面推开。池青九快速通道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稳步推进,4 个乡镇、40 个村新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点。

(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池州加快推进。一是民生工程力度加大。32 项民生工程投入

8.6 亿元、增长51.4%,10 件惠民实事投入3.7 亿元、增长85%,惠及90%以上城乡居民。主城区翠柏路和毓秀门农贸市场建成使用。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效,完成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和年度加固改造任务。池州一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三中新校区、城关小学秋浦分校及市特教学校公寓楼、培智楼建成使用。全年教育投入

9.4 亿元,增长23.6%。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型黄梅戏《菊花缘》获省新剧本奖,《昭明文选》、《漫步秋浦》正式出版,全年送戏下基层进社区659 场、送电影9720 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完成12 所乡镇卫生院、80 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甲型H1N1 流感、手足口病得到有效防控。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6‰以内。三是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继续加强。新增就业1.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农民工技能培训1.5 万人次, 建成6 个农民工创业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省下达计划。农村低保提标扩面5.5 万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2.4 万人,“夕阳红”计划新建、扩建敬老院20 座,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超过30%,医疗救助、孤儿救助、困难救济等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廉租住房1690 套,竣工安置房65 万平方米。四是生态建设持续加强。人工造林5.57 万亩;整合减少矿业权50 个,整顿规范工作获国家十部委表彰;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 个。五是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四个县区和九华山全部进入全省平安建设先进行列。顺利完成国庆60 周年安保各项任务,群众安全感97%、社会治安满意率98.6%,连续三年都位居全省第

一。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同时,依法治市工作深入推进,村务公开逐步完善,和谐社区加快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审计、统计、物价、人事、供销、气象、地震、对台、档案、保密、地方志、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有效,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突破。

(七)坚持高效运转,政府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适时向人大和政协报告重要工作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 件、建议93 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54 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定期直接听取各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市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安全生产、地质灾害、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等行政责任追究办法。推行电子行政审批和监察系统,完善“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制度,规范市政重点工程招投标管理。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全市党政机关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 接待费、用电用油用水经费降幅均达到省定目标。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奋力搏击金融危机影响的征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实践昭示我们:践行科学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务必坚持科学发展;弘扬池州精神必须自我加压, 自我加压务必坚持池州精神;维护发展大局必须团结和谐,团结和谐务必坚持大局为重。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就一定能够完成“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池州跨越崛起,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池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池州建设的中央和省驻池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向给予市政府高度信任和倾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项目规模仍然不大,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民生工程保障水平仍然不高,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推进,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倍加清醒、倍加奋进,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逐一加以解决,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2010 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 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铜池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先行先试将加快推进。我市一批工业企业进入产能释放期,一批重大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对此,我们必须准确判断,抢抓机遇,用足政策,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把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保持好、巩固好、发展好。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围绕“稳增、调优、惠民”的要求,突出大投入拉动、大产业支撑、大城镇带动、大民生保障,奋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1.0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全年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切实扩大有效投入规模

坚持以“583”工程重大项目为引领,扎实开展“投资突破年”活动,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 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要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全力加快百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工业投资180 亿元以上。重点推进铜冠有色铅锌冶炼、贵航特钢二期、广信农化30 万吨离子膜烧碱、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富莱茵汽配、金润铜业、TCO 导电膜玻璃等15 个10 亿元大项目建设,力争开工中国恒天专用车、华源10 万锭纺精梳棉、3 万吨金属锰等一批央企对接项目,确保白鹰集团数控机床、富田农化、瑞强塑业、九鼎环保纸等30 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二要狠抓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5 亿元以上。重点加快九华山机场、宁安城际铁路池州段、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九华山旅游轨道交通、江口港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尽快开工东九高速公路、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三要狠抓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吉阳核电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九华发电二期列入电源点建设计划。加快池州至九江城际铁路、阜阳至景德镇铁路池州段、殷汇经石台至祁门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部分项目当年开工。

狠抓重大项目谋划争取。积极谋划重大项目,重点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策划论证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条长的重大项目,确保“十二五”重大项目储备4000 亿元以上,力争今年挤入省“861”项目新增储备400 亿元。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围绕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环保、“三农”、改善民生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加大项目对接和争取力度,确保新增中央投资占全省份额5%以上。

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不断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联动协调、考核督查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建立重大项目用地跟踪责任制,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力争全部挤入省“861”独立选址项目用地笼子。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全过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努力让列入市政府直接调度的重大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自主创新是引领池州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未来一段时期谋划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确保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0 户。

加快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做强,加快主导产业群培育进程。一是培育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铜冠有色为龙头,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群;以贵航特钢为龙头,打造特殊钢材料产业群;以海螺集团、禄思伟和国家级非金属矿产品质检中心等为龙头,打造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群;以香隅特色化工产业园区为支

撑,打造新型化工中间材料循环产业群。二是培育千亿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吉阳核电、光伏产业园为龙头,打造新能源产业群。以白鹰集团数控机床基地为龙头,打造数控机床产业群;以中耀美华、东华船舶、贵池船舶等造船基地为支撑,打造船舶制造和配套产业群;以恒天专用车、昌利锻造为龙头,打造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三是培育千亿元旅游文化创意服务产业集群。以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平天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和旅游骨干企业为依托,打造旅游产业群;以大愿文化园、杏花村历史文化园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九华文化”特色产业群;以中国国际佛文化节、中韩友好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为依托,打造节庆会展产业群;以佛文化影视剧制作、佛文化动漫创作、傩工艺品、九华玉等为支撑,打造创意产业群;以江口物流基地、站前区商贸物流园为支撑,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群。

强力推进自主创新。围绕培育主体、促进一体、夯实载体,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确保省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有核心技术、有研发项目、有市场效益”企业,力争白鹰集团数控机床、艾柯蓝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LED 光电等一批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二要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制定实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意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巩固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成果,推进市政府及26 家企业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协议的落实,确保专利申请和引进数量增幅全省领先,新增市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20 家。三要加快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其它园区高新技术板块建设,努力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示范区。

继续强化工业企业帮扶。巩固“工业企业帮扶年”活动成果,完善帮扶政策措施,安排1 亿元资金予以规范、扶持、引导。继续实施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办好地产品展示展销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产业群进行整合、衔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梯度增值。同时制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结构性减税、企业减负、信贷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倡导创新、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切实促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重大环保节能技术示范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引导使用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二是突出技术改造升级。安排专项资金对技改项目进行贴息补助,完成技改投资65 亿元以上。进一步淘汰小水泥、小煤矿、小化工、小轮窑等落后产能。三是突出关注低碳经济。大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和低碳技术应用。继续坚持“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整合减少50 个矿业权,试行在线监测系统并逐步推广。

(三)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促进农村和谐。

提升现代生态农业水平。一是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启动贵池、东至增粮规划,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563”提升行动。新增10 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20 家市级示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确保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 家,每个县区争取引进2 个投资超亿元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积极培育优质粮油、茶叶、畜禽、名优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建设5 个农产品标准化生

产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超省平均水平。加快九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2万亩。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严格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健全“生产基地-批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一、大事记

一、大事记

2003年大事记

1、2003年1月,代表宿松县迎接省“两基”监测考核验收; 2、2003年2月20日,召开全镇镇村干部大会,传达县“三干会”精神,部署2003年工作;

3、2003年4月2日,全镇镇村干部集中开展“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学习活动;{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4、2003年4月22日,成立“非典”预防控制指挥所,全面部署和全力配合医疗卫生预防抗击“非典”工作;

5、2003年4月,省委书记王太华一行到我镇视察抗“非典”工作;

6、2003年5月28日,石锦华任复兴镇党委书记、原书记李超玉调县工作;

7、2003年6月14日,召开复兴镇第十四届人代会,石甲东作政府工作报告,石甲东任镇长;

8、2003年6月23日,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63个重点中心建制镇之一;

9、2003年8月开始对种粮农户实行补贴;

10、2003年9月2日,选举出席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15

名;

11、2003年9月30日,引资100万元的中棚、老岸大棚蔬

菜基地建立;

12、2003年10月1日起乡财县管;

13、2003年10月20日,投资130万元的孤山自来水厂工

程全面启动试运行;

14、2003年10月31日,部署本年度冬季征兵工作;

15、至年底,年终全县二十二个乡镇综合考评获“先进乡镇铜

牌奖”;

16、完成本年度退耕还林1200亩;

17、本年度引进境外资金1400万元,梁公村民吴少华引进

南京资金88万元,五丰村民田红祥引进无锡资金60万元;

18、至年底,宿复线水泥路在本镇范围内路段全面完工;

19、至年底,投资近百万元,完成复兴路2000米下水道和

3.5公里中心绿化带工程;投资32万元完成孤山西路下水道工程;复兴路全面实行路面柏油化;

20、至年底,投资130万元,完成5.7公里幸福河20万方

清淤工程;

21、至年底,投资70万元,扶助日产3000吨镇自来水厂下

迁工程;

22、至年底,石坝街道投资60万元对润申有限公司进行技

改,全镇对原企业进行技改投资30万元以上的棉业加工厂有10余家;

23、到年底,2001年前的590户移民建镇工程各村(街道)

全面完成。

2004年大事记

1、2004年2月,复兴镇成立村级财务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街道)的财务进行全面清理。为合并村作准备,11月底完成撤并村工作;

2、2004年3月完成复兴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折通发放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3、2004年4月,镇政府首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体检,参检人数131人,其中男101人,女30人;

4、2004年4月,石锦华书记至新加坡、马来西来、泰国考察学习;

5、2004年4月,全县中心小学校长研讨会在我镇隆重召开; 6、2004年6月,全镇进行“一法两条例”集中学习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开展;

7、2004年8月,全县统一部署撤消乡镇教委,成立中心学校;

8、2004年11月,召开复兴镇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选举副镇长一名,石甲东镇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9、2004年11月,复兴镇召开六大班子联席会议,决定由

宿松县网络公司收购复兴、套口有线电视,同年向县网络公司移交;

10、2004年11月,由县统一部署的我镇撤村并村工作全面

结束;

11、至年底,引进原安庆造漆厂孙向群等三名技术骨干投资

85万元创办“安庆市星空化工涂料有限责任公司”,已投产。

12、至年底,引进广东佛山老板孙本堂投资168万元,创办

“恒瑞棉花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投产;

13、至年底,引进福建老板投资70万元,创办“江沁洲娱乐

休闲中心”,现已开业;

14、至年底,引进东至县老板刘珍萍在王营村创办自来水厂,

总投资160万元,近期可望竣工投产;

15、本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杨贤江投资280万元,创办“阳

阳服装厂”,第一期工程实际到位资金70万元,平车60台,已建成投产;

16、至年底,全镇学校改造D类危房5149平米,新建教学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高二上学期12月份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东至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2)

政 治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胡学芳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计50分 )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优美秀丽的山川河流,幽静神秘的原始森林,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B.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有了源远流长的文化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文化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完全不依附于物质

2.在回答记者关于“全民阅读”的问题时,李克强说:“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材料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的过程

B.全民阅读将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

C.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阅读能力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3.《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基于 ( )

①文化决定着国家的软实力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4.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韩剧《太阳的后裔》自开播在中国网络点击量已突破10亿次,引发了“现象级”追剧与话题热潮。虽为偶像剧却没有华服豪车、声色犬马,而是直面家国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理想,而被称为最好的征兵广告和韩国国家形象片。这一现象( )

①反映了信息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②是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渗透的表现

③表明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④要求文化生产要面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8.“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经济意义是( )

①提高人民素质,抵御文化侵略 ②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 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东亚文化之都“五王”大赛是面向群众,在一个平台进行的包括“歌王、舞王、戏王、琴王、秀王”在内五个艺术门类海选的草根达人秀活动。大赛被文化部列入“东亚文化之都·中{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国青岛活动年”主题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五王”大赛成功举办在于( )

①以创新为基础,摒弃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②立足于市场需求,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经济效益

③坚持形式多样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16北京市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于5月开幕。展演剧目不仅为百姓的原创剧,还由百姓演,请百姓免费看。“百姓戏剧展演”活动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材料主要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每个人都是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C.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D.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11.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近日微信朋友圈中一则“济南老家规知道多少”的贴子广为流传,引起了人们对家风的关注。对于这些传统的家风,我们应该( )①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②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摒弃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

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

②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在时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近年来,《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芈月传》等国产优秀电视剧作品,走出国门,在海外热播,这得益于电视剧创作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

A.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华 B.文化既是民族间的也是世界的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取向一致 D.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

14.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 )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集中表达了本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15.“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用“凤凰涅槃”的方式将自己平凡的生命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用爱和责任铸就追求梦想的“路遥精神”,惠泽亿万大众的心灵,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励志向前的动力和精神财富。这体现了 ( )

A.劳动和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B.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18.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号召,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

造出新成果。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往下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由此可见( )

①工匠精神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 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重读抗战家书》收录了32位抗战英烈的家书32封,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该书真实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在现时代,抗战家书(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③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016年1月26日,“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此次活动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每两月聚焦一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让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外城市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开展此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推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促进世界文化逐步同一

③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壮大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

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 )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马当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彭泽县马当镇总体规划 ()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年限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 三、规划年限

说 明 书

江西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彭泽县马当镇人民政府

二零零三年七月

1

第二章 镇域总体规划

一、发展条件分析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三、村镇体系布局规划 四、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章 镇区总体规划

一、镇区性质 二、镇区规模

三、镇区总体布局 第四章 专项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三、电力工程规划 四、电信工程规划 第五章 环保环卫规划

一、环保规划

二、环境卫生规划 第六章 防灾设施规划 第七章 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年限 二、规模

三、发展方向

四、近期建设发展目标 五、近期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年限

一、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江西省重点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01年) 5、<<彭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 6、<<马当镇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

二、规划指导思想

1、构建完善的镇域村镇体系,强化镇区中心职能

2

按整体优化的原则,对镇域村镇发展目标、人口、职能、空间组合、生产基地分布、交通网络组织及基础设施布点等进行系统规划,进一步强化镇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充分发挥镇区的中心职能。 2、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循序渐进,远近结合,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发展弹性,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调整用地功能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突出城镇中心的特色

突出城镇中心作为带动全镇发展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特色,突出城镇中心工业贸易特色,突出城镇中心为全镇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特色。以城镇中心带动中心村、基层村的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现代化村镇。

4、城镇开发与空间环境建设相合

坚持村镇开发与自然条件相结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及环境卫生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和优质生活环境。

三、规划年限

根据国家有关村镇规划规定,兼顾马当镇社会经济发展,本次规划年限为18年,近期2003-2007年,远期2007-2020年。 ּ

第二章 镇域总体规划

一、发展条件分析

1、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

马当镇地处彭泽县北部,长江南岸,沿江呈长条形,长约18公里,宽约3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东与安徽东至县山水毗邻,南临碧波万倾、烟波浩淼的太泊湖,西通县城区,北部紧靠长江黄金水道与安徽省望江县隔江相望,一镇连三县, 号称“江西的北大门”.在经济区位优势上,马当镇上接九江开放港,下邻皖江经济开发带.她既是赣皖边际贸易相互辐射的交汇点;又是赣北大市场具有重要作用的经济触角区;也是九江长江工业带的建材产品基地,是一个辐射面广,集散面宽的区域中心集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物产资源优势

马当镇不仅有优质的粮棉,还有丰富的石灰石山,传统的“ 杠子糖”酥甜松脆,

别具风味;马当矶头的缩颈鳊,肉嫩味鲜;马当鲫鱼,体大身肥,鲜嫩可口,1983年被列入国家水产重点项目.大山里的竹笋和磨菇是餐桌上不可多的山珍。 (3)交通优势

马当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以奇险著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沿长江溯水而上进入江西的第一镇便是马当,俗称“赣北咽喉”,是赣、鄂、苏、皖四省“通衢”。 马当镇连三县,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擦镇而流,3座码头均可停靠长航、内河的货船,上朔九江、南昌、安庆、合肥、南京及全县各地。 (4)工业条件

马当镇工业发展迅速,马当砖瓦厂生的红砖连续九年被评为省优产品,两年被评为部优产品,产品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马当煤矿采石场油脂加工厂等企业生的原煤块石油脂也销路很广。尤其是由海螺集团投资20亿正在兴建的年产300万吨3 水泥厂将为马当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5)基础设施条件

新建面积2900平方米的玻璃钢顶棚的农贸市场一座;完成了过江轮渡迁移码头的基础建设;兴建了4.5万伏变电站;建起了全县第一个乡级汽车客运站;日产4000吨自来水厂正在建设当中。 2、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二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不高,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且十分落后。

(2)居住用地布局分散,表现在成点式分布。

(3)镇区沿交通线发展,镇区建设用地较为零散,未成片发展。

(4)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规划超前,但相应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使集镇建成设

规划落空,主要是因为政府财政制约。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1、产业发展方向

{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马当镇现状第二产业较发达,主要以建材、化工为主;第一产业主要是棉花、水稻、渔业等,其农业产品主要为满足自身需要;第三产业主要为服务业、商业以及运输业等。

规划马当镇仍将工业作为全镇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建材业、化工业以及矿业,使其更具工贸型城镇的特色。第一产业在提高棉花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加快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和特种养殖步伐,建设高效益的生态农业基地;第三产业应利用现有交通条件及工业贸易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化工等工业产品的贸易活动,并辅以一定比例的服务业、商业,使全镇的第三产业能合理、快速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经济水平目标预测

2002年底马当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工业总产值84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农业总产值35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96%,产业结构显示出马当镇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三产业相对不足。未来应在巩固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合理发展第一产业,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根据镇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条件、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马当镇的城镇性质,确定近期(2003~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1%,第二产业增长率为12%,人均收入增长率为5%,远期(2007~2020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8%,第

二产业增长率为10%,人均收入增长率为6%,规划确定近期全镇工农业产值达到 11.2亿元,远期达到35.5亿元,人均收入近期达到3771元,远期达到9000元。 (2)镇域人口预测

2002年底马当镇现状总人口为35577人,镇域人口较长时间在3.5万人左右浮动,这是由于人口机械增长的负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基本持平。随着马当镇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逐渐增大,全镇机械人口减少的情况将明显得到改善,根据江西省的实际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近期取9‰,远期取7‰。机械增长率近期取-400人/年,远期取-200人/年。

近期人口(2007年) Q近=35577 (1+9‰)5-400×5≈36000(人) 远期人口(2020年) Q15远=36000 (1+7‰)-200×13≈39000(人) 各村人口详见村镇体系规划图。 4

3、生产力布局

根据现状产业特点,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及未来发展趋势,依托交通条件,建立“一个中心,二条经济发展轴,三个基地”的生产力布局框架体系。 (1)一个中心

即马当镇镇区。镇区的经济发展对镇域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镇区应重点发展工业和商业,形成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区域性工贸中心。 (2)两条经济发展轴

利用湖牛公路、马当—荆桥—丽山公路的交通条件,积极发展沿线各村的经济,建立沿线经济发展带。镇区处于这两条经济发展轴的结合部,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同时接受来自彭泽县城区的经济辐射,积极发展以工贸为主的二、三产业,推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3)五个基地

根据全镇现有生产力布局,分别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基地、水产养殖基地以及高新农业培育基地、工业生产基地、建材生产基地。

上一篇:乡镇团委工作报告
下一篇:中学植树节活动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