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7-06-06 点击: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篇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说课稿

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说课稿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形圆形卡片、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均分

1、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看的图片,请动手吧图片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卡片分完。

2、各小组观察分配结果,分别汇报。

师总结: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字吗?带着这个疑问,请把课本翻到底8页 出游:糖、面包、橘子、师说:二一班同学要去春游,同学们积极地准备了食品,同学们准备了哪些食品?他们是怎样分配的呢?小组之间观察讨论一下。

总结:同学们把食品分成了3份,每份2颗糖,每份2个面包,每份3个橘子,,每种食品都一样多,通过观察讨论,我们给这种分法,

取个名字叫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齐读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的过程。

师:拿出手里的小棒,每人10个小棒,要求把10个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个小棒?

1、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结果

2、看一看页的做一做,找同学读题,思考后,小组讨论做题。

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拿出手里的学具小棒,要求把15个小棒平均分成5份,该怎么分呢?边分边想,你是怎么分的,用什么方法分的?

1、小组讨论汇报,找同学来黑板前用学具演示平均分的方法。

2、总结分法:第一种方法:把15个苹果先每一个盘子里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分,每份分3个。

第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15个苹果先每一个盘子里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每份分3个。

第三种分法:在每个盘子里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有3个,这样分快些。

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苹果,这就是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

总结平均分的方法,板书:

一个一个的分,几个几个的分。

3、拿出手里的学具,要求吧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

课后作业:练习二1——4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篇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2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2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五)课堂总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去老师家做客—分苹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苹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苹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份两份同样多,通过教师的板演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2个汤圆平均分到4个碗里,你会怎么分?”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练习题的最后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图的意思,再圈,就更好了。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平均分”的事例,学生找的都很好,只是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师应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不是。

4、拓展演练,平均分45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可以留做课下作业。

这节课的设计,没有现代教学设备,有的只是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平均分的分法,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新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篇三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平均分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8~11页,例1、例2及练习二T1、T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2、动手操作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糖果若干、小棒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都是6,班上刚好每小组3人)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分得同样多比较公平)

(4)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5)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4、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有几种分法?

(1)讨论分配方案。

(2)同桌一起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2、分一分: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 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2、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 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练习二第4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五、巩固练习,运用“平均分”

完成练习册和口算心法相关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篇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关键词:

同样多 平均分

教具学具:

演示教具 :12个乒乓球、15枝铅笔、10个纸盒,课件。

学生学具: 每小组10个小纸盒、15个乒乓球、20支

铅笔。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苹果时,每份都同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 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

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 要求:

(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

(2)要像他们分苹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

A、 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B、 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C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1)作业P13 的“做一做”

A 、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B 、动手操作:用10个小纸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

3. 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组先讨论分法,再动手分一分,要求用15个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汇报分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

提问: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4. 独立进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用铅笔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应用,消化提高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作业}.

1. 练习三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圆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用小纸盒代替盘子)。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

2. 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一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2)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评选,谁插得花最漂亮。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

3. 练习三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

(2)集体交流,说清判断的理由。

4.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学反思

-

《平均分》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整个单元的开始部分,在备课时我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评价一下分得对错,教师订正,最后用教具演示,这样学生比较快的认识了平均分。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另一个地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近“平均分”,通过分组讨论分配方案,再按方案进行“平均分”,通过小组交流,自然而然的对学困生进行了帮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困生也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仅让学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为样,学生学习的兴致极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上课特别的积极,上课气氛很活跃。

我感觉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为下一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下册 教师用书)。

上一篇:买菜小学二年级作文
下一篇:中考作文续写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