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7-03-05 点击: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一
论社会不和谐现象——碰瓷
和谐中的不和谐
摘要:和谐中我们依旧窥探到了不和谐的身影,碰瓷事件、老人摔倒讹人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深思,诚信危机再次被摆推上了高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并为小朋友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依旧相信爱在人间。
关键词:不和谐社会、碰瓷、道德、诚信、榜样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人类的素质良莠不齐,还是会出现很多的不和谐现象。
和谐的社会是生态、社会和心灵的统一,社会不和谐表现为矛盾、冲突、斗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战争。社会不和谐的表层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社会贫困和人口膨胀,它的深层根源是人的欲望、畏惧和异化。存在的人就是有欲望的人,就是心存畏惧的人,欲望和畏惧始终是人的存在状态。
和谐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具体审视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则能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共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深谋远虑。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社会上的一些不和谐现象。
碰瓷
“碰瓷”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化。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它的花样不断地翻新。一般用“碰瓷”手法的人,均具有吸引路人驻足、与陌生人攀谈的本领。这种招术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其中使用的较多的应当算是“拾金平分”,此外还有“你轧我脚了”、“你剐了我的车”、“你把我撞倒了”等等。现代的“碰瓷”已呈现团伙作案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以此谋生的人,叫“职业碰瓷党”。而作案工具也已经发生了改变,由破瓷碗改成了假手表、手机以及废旧的手提电脑甚至自个儿躺倒车底下。而且团伙作案性质更加恶劣,如敲诈不成,马上会对事主进行殴打或转化成抢劫、抢夺,严重地侵犯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做了好事反被讹 路遇老人扶不扶
现在有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路遇老人扶不扶?
人们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1、以前可能会去,但是现在看了太多的报道,所以不敢去了。
2、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还是要伸个援手的。
3、可能会扶,但是应该是在有其他人的见证下吧。
4、坚决不扶。
当记者问一群小朋友时,有个小朋友是这样说的:“我会找人来扶。”记者接着问:“为什么要找别人来扶?”小朋友的回答是:“还是找警察叔叔来扶比较好。我们懒得赔钱。”听到这样的回答,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了吧。
其实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39010人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8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新闻,20.2%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身边有过老人倒地而得不到帮助的事情发生。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近年来,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出。大家纷纷感慨:“扶个老人的成本好高啊?”对待老人摔倒,究竟是扶还是不扶呢?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0月30日下午放学后,河浦中学高三级的小文(化名)和小玲(化名),在学校附近一条小路看到一名骑电动车路过的老人连人带车摔倒在地。眼看老人遇险,两名学生冲过去将其扶起,并将身上有酒气的老人搀扶回家。没料到,第二天,老人亲属却找到学校,指责两名中学生肇事在先,要求赔偿。一名当事学生家长先行垫付了老人1200多元的医疗检查费用。两名当事学生深觉委屈和不平,遂将此事发帖到网上,以证清白。在短短4天时间,网上点击率超过1万人次。同时两名当事学生也向当地警方报案。当地的玉新派出所、玉新街道燎原村治保会对此甚为重视,进行多番取证调查,最终确认“老人摔倒并非两名学生肇事所致”,使事情真相得以大白。11月13日,老人亲属登门向两名学生及其家长、所在中学道歉并致谢,且退还先前学生家长垫付的医疗费,双方达成和解。
四川达州9岁男孩小华 (化名)和两个小朋友在楼下玩耍,看见一个老太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老太却说是三个孩子将自己撞倒的,赖上了家长。老太痊愈后甚至住到了小华家中,要求赔偿医药费。但家长江先生坚信孩子没有说谎,他
拒绝了三个孩子共支付7500元医药费的司法调解建议,以敲诈勒索为名报警。警方对“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表明,伤者蒋某某是自己摔倒,并非由三个小孩推倒(有3名目击证人证实)。综合调查相关情况,蒋某某、龚某某(蒋某某的儿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行为。警方决定对蒋某某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违法人员蒋某某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同时对龚某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繁发生的背后是生活窘迫还是道德缺失?到底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频繁出现老人讹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道德沦丧令人心寒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人性本善,助人为乐乃快乐之本!做好事者,理应得到肯定和赞赏。
救人本是很轻松、很快乐的事,可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是如此得沉重。这个社会现象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浮躁道德的沦丧问题,着实令国人悲哀。或许我们会为旁观者的冷漠,对于这种举手之劳的帮助都是无动于衷而感到悲凉之外,更多的确实折射出现在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越来越疏远的温情以及道德问题。
“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是整个社会信任缺失的表现。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反映出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与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这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带来巨大成本。本来社会中的人是一种共生、共存关系,这样的案例如果越来越多,人们会越来越偏向于成为一种原始的孤立的个人,就好像人只能依靠自己,严重的还会出现反社会的行为。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案例对年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真的这样下去,几十年之后,可能就没有人再相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种传统的道德追求了。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孩子的爱心经由模仿、潜移默化的引导而形成,有一个由外而内的发展升华过程。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否定阳光的温暖存在。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爱心的培养,小方面是个人的基本道德,大方面指向未来社会的灵魂。
诚信需发扬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所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讲大道理,一个缺乏信任的民族没有希望,一个缺乏信任的国家没有未来。大到社会,小到个人,没有信任,便如大海里的船,看不到航行的标识。中国传统信仰的世俗性与西方信仰的崇高性简单对接,有些人便会远离崇高,随顺世俗。简单的比方,中国人拜佛求得是功成名就钱财富裕,西方求得则是对自己的救赎,对善恶的明辨。
可是为何,这个社会如此的考验着人们的公德心,甚至已经将黑色的魔爪伸向孩子们。人性的冷漠、疏离与隔阂,已严重危及社会诚信及道义,伤害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引发信任的危机!
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一时间是非难分,荣辱莫辨;而信仰、道德教育虽有好的顶层设计却难接地气,在耀眼的金钱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当前信任危机的蔓延,主因是传统的信任在市场经济面前遭遇了尴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字当头,“信”也低头,熙熙攘攘,信任没了!
需立社会的榜样
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的美好。”正是因为社会缺乏这样的风气,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实行社会公德规范。
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小事做起并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在银行、饭堂等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等等。我们为他人做榜样的话,并且得到推广,形成一种氛围,那么将感染到周围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人间温情不息,永远心存感激,美德永不褪色,良知处处闪现是社会之幸是人间之幸。
总结: 请相信爱在人间,不要被这样的不和谐现象所“蒙蔽”,只要我们付出一点点,那么爱就会收获很多很多,世界会更美好,社会会更和谐。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二
论“老太碰瓷”与“坏人变老”
老太碰瓷与坏人变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天笔者经过深圳布吉海关内,看到几个外地人不停地在车流中横穿。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是找机会让车撞,然后索取高额赔偿,俗称碰瓷;因为外地车居多,司机为了赶路,不想惹事,往往会多赔一些钱给被撞者。笔者自此认识了碰瓷一词。
最近十年来,中国居民先后在国内外发生三起影响巨大的老太碰瓷案,令笔者深感悲哀与错愕。
网络出现的讨伐徐老太的图片
首例是发生在2006年的南京徐老太案或者叫南京彭宇案。当年11月20日,在南京公交83路水西门站,下车的年轻乘客彭宇,碰撞了66岁的老太徐寿兰。徐老太倒地受伤,彭宇送她到医院。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13.6万余元。这场民事诉讼的一审于2007年的4月、6月和7月进行了三次庭审。老太碰瓷由此被媒体引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用语。
但是,就在南京中院二审即将开庭之际,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彭宇一次性补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双方撤诉后不再执行鼓楼区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对于调解结果,彭宇其后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他对结果表示满意。(摘引自2012-01-16瞭望新闻周刊《南京官方称彭宇承认与当事人发生碰撞赔偿1万》)
基于错误资讯的老太碰瓷论,一开始就是无稽之谈。{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桂庆英老人被自行车碰撞后现场
其次是今年9月8日发生的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女生袁大宸碰撞69岁老人桂庆英的案件。起初,肇事女生发微博称自己扶跌倒老太遭遇碰瓷讹诈,欲网上寻事件目击者证其清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声讨桂老太碰瓷,甚至有人激愤喊出了坏人变老的谬论。但是,安徽网络电视台9月15日消息报导,已有3名目击证人愿意出来作证,女大学生撞了老太太。案件发生地的龙泉派出所,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应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老太碰瓷论又一次被铁的事实击得粉碎。
9月23日,中国青年网刊发评论《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只有真相没有坏老人》,认为,面对扶摔倒老人,最好的办法是还原真相,用事实说话,我们既要防止被老人讹诈,但更要避免片面误认为‘老人讹诈’。如果一味地认为摔倒的老人都是会讹诈,这是对老人的侮辱,但如果认为扶老人是没有风险的事,这显然也是天真的想法。
中国老人在日碰瓷?错!日方已道歉
其三是国庆黄金周的后半程,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传闻开始在网上流传,始自香港凤凰卫视报导:8月21日,一中国老人在日本被撞后,其实没有真正受伤,但是她仍然纠缠那名日本人,并最终通过家人的恐吓要到了10万日元(人民币5000元)的钱财。日本京都袛园南侧地区协议会(相当于居委会)在没有充分确认事实的情况下,发通告给本社区400户居民,要求警惕中国游客碰瓷。有记者向京都祇园的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确有此事,并表示中国人在国外碰瓷绝不是首例。于是,有网友惊呼中国老人把人丢到国外,甚至有中国网友称这是威胁恐吓,是犯罪。
来自厦门的伤者,是厦门市志愿者,被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伤势后,剧情很快反转:中国老人确实被车撞了,现在脚还肿着。事情真相大白之后,日本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出示了一份《道歉与更正》,承认最初的日文通知有不符事实之处,并表示衷心歉意。
又一桩莫须有的老太碰瓷案。
上述三起著名的老太碰瓷案,最终证实均系子虚乌有。
其实,涉事的中国年轻人闯祸后无理狡辩,把自己装扮成见义勇为者,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笔者就见证了一则真人真事:两年前的某一天,市政府某机关退休女职工扬XX,在大街上被一辆摩托车撞倒。肇事的年轻女车主下车询问伤情,拿出一张百元钞票声称给伤者治疗。谁知,趁扬XX放松警惕之时,这位肇事者迅速收起钞票,骑上摩托车飞驰而去。扬XX记住了车牌号,立即向交警报案。料想不到的是,这位肇事者也向警方报案,声称自己在某街道扶起一位跌倒的老太太。后来,交警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肇事逃逸者仍在狡辩,她的丈夫见事情真相即将败露,就主动拿出500元赔偿给受害人。受害人只受一点皮外伤,也就此了事。
诚然,由于体力和视力的衰退而造成行动不便,在当今社会车辆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老年人成为交通事故受害者的高发人群,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碰瓷者决非只有老年人,其它年龄段的也都有发现,如同笔者篇首看到的那一幕。根据人民日报的一项调查分析,在此前的149起扶老纠纷中,近两年的真相查明率超过了九成,其中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讹人,占56.38%;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占21.48%。笔者在此需要更正和补充的是:其中部分被扶者恩将仇报讹人的老人,是因为受伤倒地后精神恍惚,记不清肇事者的容貌,而发生的误认;真正故意讹人的,应是少数。{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由上观之,坏人变老之说,荒谬绝伦。这其中也曝露出少数中青年厌老情绪或者所谓的代沟。曾有一位中年企业高管对笔者抱怨:现在医院的很多病房被离退休老干部占用,公共汽车也要给老人让座,有的老人摔倒被扶还要讹人,老人还是宝吗?在很多中国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今天,许多80后,甚至70后、90后的媒体人,一见到老人遇车祸的新闻,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太碰瓷,先入为主为肇事者助威吶喊。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非保险公司的支付宝于2015年10月推出的扶老人险的全新保险项目。须知,真正讹人的属于敲诈勒索刑事犯罪,不能淡化为道德层面问题。有网友感慨:如果这种险种都可以允许它出现,说明国民道德沦丧到什么程度!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三
如此碰瓷
如此“碰瓷”
近年来,网络电视等媒体经常有 “碰瓷”的报道,而且“碰瓷”的新招在不断翻新,“碰瓷”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尽管有法律法规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挖空心思,想要不劳而获。而在前些日子,我可真的亲眼见证了“碰瓷”者的“高超技艺”了。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姐姐在购物回家的路上走着,突然一种刺耳的刹车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循声望去,只见一辆奔驰停在十字路口中央,车后面拖着长长的黑色车轮印,一位老人,就倒在离车头还有几米远的地方。红绿灯上,还剩二十几秒的绿色数字在闪烁。
看见这个案发现场,我脑海中反映出的第一个词是“碰瓷”。因为我最近在书籍、网络中经常见到这种场面。
事情的突然,引起来行人的注意。不论走路的行人,还是等红灯的司机,都纷纷涌过来围观。人越聚越多。在十字路口,以那辆奔驰为中心,如潮水般一下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再看躺在地上的那位老奶奶,白色的头发梳的十分整齐,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但眼睛紧闭着。从外形来看,没受到什么伤害。
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里,大家议论纷纷:“唉,估计这车主人应该挺有钱的,但被这老太一讹,那就不好说了。”有的人对车主的遭遇十分同情;“咱就等着看好戏吧!”“也可能这位老人遇上难事了吧,
要不,谁拿性命开玩笑!”有的人在那淡定的围观。熙攘的人群里,说什么的都有,但就没人拿电话打110或120。
这时,车门开了,一位中年男子下了车,他的头发梳得油亮,整整齐齐十分听话地摆成一个很潮的造型,脸是很方正的,身上一件烫得有棱有角的西服,右手手腕上戴着一块金表,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鞋,一看便是位有钱人。
“这老太也真聪明,专讹有钱人。”旁边人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而那位中年男子一脸的凝重,二话不说,把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奶奶抱上车,然后调转车头,向医院方向开去。
围观人又议论起来,对于男子应该做的事而表示怀疑,怀疑男子在作秀。我和姐姐若有所思的走出了这个圈子,随之,围观的人在警察的阻止下,也纷纷地散了。
一路上,我和姐姐一直议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情,也理不出个所以然。但我觉得:这个老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应该给予正面解决,也不能用这个办法啊。
回到家,我立即打开电脑,上网查了有关“碰瓷”的法律知识:碰瓷”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实际就是诈骗违法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都有相关规定 ,对: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都会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对那些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现在,很多人淡化了法律,为了自己的小小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这是很不道德的。被碰瓷后,不帮别人会被说成没良心,帮别人会说成做秀,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是挺可怕的。失去了信任后,人心被碰瓷了,社会也被碰瓷了……社会呼唤正能量,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阳光,让我们真诚相待吧!
姓名:孙俊卿
指导教师:李小兵
地址:诸城市石桥子初中
职务:学生
邮编: 262208
联系电话:13573664295
电子邮箱: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四
碰瓷论文
东华理工大学
关于“碰瓷”案件的行为定性研究
2013年8月13日
摘 要
近年来,“碰瓷”案件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地甚至出现了“职业碰瓷党”。这种行为性质恶劣,对社会公共交通安全构成了很大的损害。然而,这种“碰瓷”行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定性,却很难说清,也很少有人能够认清“碰瓷”行为这个面纱下的真面目。“碰瓷”行为的定性有以下几种: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破坏财产罪,敲诈勒索罪以及抢劫罪,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形成保险诈骗等其他罪名,因此对于“碰瓷”行为,在法律上也很难加以准确的定性;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碰瓷”案件往往形成几个罪的牵连犯,例如形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抢劫罪的牵连犯,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保险诈骗的牵连犯,等等;而根据刑法总论原则和法理学原理,这些行为一般实行从一重罪论处。因此,很多情况下“碰瓷”的法律定性是有由行为人在“碰瓷”以后的行为以及“碰瓷”过程中才去的行为手段决定的。
关键词:“碰瓷”案件 、定性、牵连犯
Englis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uch porcelain" case presents high situation. In Beijing, guangzhou, tianjin, appear even the "professional touch porcelain party". This kind of behavior is
badlyinfluence and it is very dangerous to social public traffic. However, it's hard to dedine this activity by one world in law , and it is also very few people can realize which is the true face of "touch porcelain" .this activity can be defined into following kinds: crimes against public security, robbery, extortion, vandalism and frand; An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often form several sin crime, so according to criminal law general principles and jurisprudence,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 practice behavior from a felony to punish. Therefore, many cases' true nature depend on which behavior does after"touch porcelain" .
Key words:touch porcelain define implicated offender
目 录
一、“碰瓷”一词的由来和“碰瓷”案件的当前态势------------------------------------------------------------5
二、“碰瓷”案件的法律定性问题------------------------------------------------------------------------------------5
1、关于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的讨论---------------------------------------------------5
2、关于是否构成诈骗罪的讨论--------------------------------------------------------------------------------------6
3、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探讨--------------------------------------------------------------------7
4、关于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讨论--------------------------------------------------------------------------------------8
5、关于是否构成抢劫罪的探究--------------------------------------------------------------------------------------9
6、关于是否构成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界定问题-----------------------------------------------------------------9
7、关于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问题------------------------------------------------------------------------10
三、对于“碰瓷”案件的综合分析---------------------------------------------------------------------------------10
四、结语-----------------------------------------------------------------------------------------------------------------12
五、参考文献-----------------------------------------------------------------------------------------------------------13
“碰瓷”的由来和当前态势
碰瓷是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①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现如今,这类倒霉事儿更多则是发生在私家车主身上,在广州、北京等地甚至还出现了团伙作案的“职业碰瓷党”。虽然很多城市的发案率未达到如此猖獗的地步,但随着私家车的逐渐增加,车主被“碰瓷”的事情时有耳闻,案件发生率逐年提升,可见,如何在法律上约束这种行为,杜绝此类“碰瓷”案件的发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碰瓷案件的社会影响非常恶劣:碰瓷案件对公共交通安全形成威胁,因为碰瓷的前提是必须造成交通事故,而造成交通事故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单方事故,这样就会有对方,发生了事故就会有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这样务必会给道路交通增加不稳定因素,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这个行为却很难加以界定,这也造成了当前对“碰瓷”行为的惩治力度不足,因此此类案件越来越呈现出高发的态势。
“碰瓷”案件的案例分析
关于“碰瓷”案件的法律定性问题一直就是学者争论的焦点,“碰瓷”的行为究竟构成哪一个罪名?根据现实中的案例的发生情况,我认为可以做出如下几种划分。
1、关于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讨论
首先,我认为“碰瓷”行为极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采用突然加速,突然刹车等等非正常行驶的车辆的方法,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受当时的路况条件以及车况条件影响,极有可能使被撞击车辆失去控制,进而危及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现实生活中此类事件虽然没有很多的发生,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根据司法解释,公共安全就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结果实现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既无法具体预料也无法加以实际控制行为的危险或者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随时扩大或者增加。而且该罪为危险犯罪,即使没有产生实际后果,也可以构成此罪名。很明显,如果“碰瓷党”① 参见百度百科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五
碰瓷论文
关于社会“碰瓷”现象
六年前,彭宇案的出现让社会开始关注碰瓷现象;三年前的许云鹤案被认为是彭宇案的翻版,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12月,“最牛碰瓷老汉”孙万祥的宣判,更是让人们惊讶一番,一手导演了156起“碰瓷”诈骗案,老人成了危险品,好事不敢轻易做,人们害怕了!但去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社会思考:到底该不该做好人?
碰瓷是什么意思呢?原来“碰瓷”属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说成功的机会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碰瓷的招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现在由碰瓷衍生而来的骗术五花八门,不可尽数
人们对碰瓷的关注是由彭宇案引发的。2006年11月20日,26岁的小伙子彭宇扶起了摔倒在地的徐寿兰老奶奶,并与随后赶到的家人共同送其前往医院治疗,且垫付了200元医疗费。但在事后,也就是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将彭宇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指认他将自己撞伤,并索赔包括医疗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3.6万元。7月4日,彭宇主动打电话给一位网站论坛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诬告,将一个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诉,希望媒体关注此事。9月3日,鼓楼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原、被告相撞事实,依据民法通则按公平责任分担损失的原则,判决被告彭宇承担40%的民事责任,给付原告徐寿兰4.5万元。这件事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无独有偶。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在行驶到红星美凯龙家具装饰广场附近时,恰巧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护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法院判决的理由是,“不能确定小客车与王老太身体有接触,也不能排除小客车与王老太没有接触。被告发现原告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引用)又是一件由好人好事引发的官司,又是一个好人被判决须承担民事责任,是不是碰瓷?敢不敢做好人?公众疑惑了。“老人咱们扶不起”这是我们屡屡受伤后,发出的由衷感叹,但这却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
其实“碰瓷”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国外也有发生。其实好心助人最后被告上法庭的事在美国也是时有发生,但他们为了能使好心人帮助他人的这种美德和行为得到保护,做了好事不至于反而落下惹麻烦上身或被告上法庭的结果,通过了《好撒玛利亚人法》
以上讲的都是做了好事却反而惹来麻烦,那让我们来看看去年的小悦悦案。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
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引用)
因为怕被讹诈,那我们就不做好事了吗?我们以大人的多疑来无视一个小孩单纯的心,眼看着一个稚嫩的生命就从我们的指缝中逝去,而我们的心是在内疚中颤抖,还是在自作聪明的感叹。人情的冷漠,道德的沦丧,是我们在屡屡受伤后披上的一层自我保护的盔甲,还是本就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另一面!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反思。是的!碰瓷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个个好人被判,一个个阴谋的策划者站在黑暗的角落里数钱,这是怎样的悲哀!我们怕,怕了,但我们可以冷漠吗?可以见死不救吗?这样的世界跟冰箱门里的没什么两样,黑暗,冷冰,我们不要!{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其实做好人不难,我们需要讲究一定方法。比如说:开车的朋友如果看到有老人倒在马路上,可以把车停在了离老人距离稍远地方,走路过去搀扶老人。
而根据我们所做的社会调查之中,70%的人们愿意帮助一个无助的老人(不知情情况下),而30%的人们应该是顾虑谨慎的,这应是他们社会见识广泛,阅历丰富,害怕上当,受骗。
24%的人们在了解类似于彭宇案的案例之后仍毅然选择帮助别人。36%的人看清情况再去,16%的人们在别人的带动下去,仅仅10%的人们不相信。
其实人们还是乐善好施的,富有同情心的,不过那些坑骗好人的情况比比皆是,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接近90%的人愿意去看看或许一个人真的需要帮忙,也说明人们不乏善心。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小悦悦事件,80%的人选择报警,20%的人立刻帮忙,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像是怕帮了忙,小悦悦父母却赖在你的头上,又被碰了瓷,这倒不妨为一种假设。
在文尾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提到的彭宇在前不久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事后经法院调解,他对结果表示满意。原来被骗的是我们,而这也必将惹起另一番热议。
对于社会,我们要的是温情,不是算计。我们呼唤,我们渴求,我们努力!
陶涛
2012年2月3日
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篇六
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讲评
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评分细则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一位的哥付世贵。8月27日那天,他拉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了还包先后出了3趟车,因此要求对方按出车里程合计付费120元,经过争吵,最终对方付了65元拿回了自己的包。该乘客把这事以《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发到微信上,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人肉出“黑心司机”的姓名住址,一时间付世贵遭到很多人的谩骂攻击。也有人认为的哥很冤枉,觉得他的行为算不上是敲诈。还有人认为的哥送还失物是做好事,但收车费就变了味。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审题分析
【试题分析】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思路保持一致,为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也是一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充分体现了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溢着强烈时代责任感!本次作文秉承了在选材上贴近现实生活,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等特点。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来源于多个媒体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报道。事件的基本信息是“的哥送还失物索要车费被称敲诈”。作为事实材料,作文题用200余字概括了事件的基本面貌,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和判断。
作为考生而言,写这类型的作文,特别要注意写作的针对性和说理性。
具体分析整个事件有几层推进:第一层是的哥付世贵送还失物索要车费这一核心事件;第二层是乘客以“司机敲诈乘客”为题发文到微信公开此事,使之在网络上发酵;第三层是网友和媒体的加入,使这件事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这就使材料有了不同维度的讨论空间。
围绕核心事件,可讨论的内容有很多。送还失物本是拾金不昧的义举,但是否应该索要车费成了引发争议之处。于司机而言,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送还失物是职业道德,拾金不昧是做好事,因而司机应该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收车费;乘客正是这么想的。于乘客而言,传统的道德观念中也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司机还为送还失物跑了3趟车,因此,乘客给司机车费甚至酬金也是合情合理。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焦点就在于:是司机索要车费,而不是乘客主动给予。这样一来,司机一开始索要120元的车费有没有敲诈之嫌呢?这120元的车费与出租车3趟出车成本是否对等?若司机在送还失物、索要车费之前与乘客做好有关酬金的沟通工作是否能够避免矛盾呢?这些都可引发人们的思考。
此事的另一个观察角度,就是乘客以“司机敲诈乘客”为题发文到微信公开此事。司机索要车费不假,但这是否构成敲诈?乘客发文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无可非议,但以“敲诈”
为名是否侵害了司机的名誉,同时让那些有心送还失物的司机们寒心呢?尤其在“扶不扶老人”“做不做好事”成为人们心中疑虑的今天,乘客此举是不是也放大了“好人难做”的困境,让一些有心做好事的人对“做好事”心生惧意、不管不问了呢?
再有,网友的态度也可构成观察角度,网友的态度可分为三类:一是人肉搜索出司机进行谩骂攻击,二是“认为的哥很冤枉”,三是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这三类态度既反映出公众对此事的不同看法,也让我们来反思当下网友所代表的公众的道德素养,进而让人深思,对于一些引发争议的事件究竟如何处理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向着更文明、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思维方向与角度
1.以付世贵为写作角度:
①认同他的做法。
捡拾乘客物品主动送回,且达三次之多,是热心善举—要求乘客付出车费用虽可商榷但无可厚非,毕竟其为营运车辆,绕道费工耗油,乘客予以补偿也未尝不可—乘客及部分网友的批评之举太过粗暴冷漠,伤害好人心—鼓励付世贵坚持从善,要相信好人有好报,文明社会不会让好人吃亏,善良星火的聚集方能点亮社会,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②批评他的做法。
肯定他拾包送回的善举—中国有“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的传统,再向乘客索要费用让人难以接受—以后遭遇此种情况可以考虑将失物交给出租车公司,或对司机与乘客皆有利。(此方向不应成为主流)
的哥付世贵的角度:{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1.送还失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不应使金钱让美德“变了味”。
2.送还失物是义举,索要合理的车费与报酬是权利;义举与权利两者并不冲突。
(《物权法》第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
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3.送还失物、索要车费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与乘客做好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4.行善不要计较得失。
2.以乘客为写作角度:
①批评他的做法。
丢包是自己责任,司机好心送回,理应表示感谢—司机要求付出车费理所应当,对方为营运车辆,司机养家糊口,赚钱不易—乘客发布微信称司机敲诈实为倒打一耙,既无感恩之心,更是令人心寒,所引发的网络讨伐更严重影响司机的正常生活,侵犯了司机的人身权利,有违法之嫌—此种行为会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在帮助他人时迟疑不决,影响文明社会建设—建议足额付给司机车费,并公开道歉,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部分认可他的做法。
物品遗失在出租车上,司机有责任替乘客保管,并上交公司或联系乘客送回—司机以送包为由讨要车费虽然看似可取,但未必每次都是专程空车送包,乘客不应全额给付—微信是个人网络空间,乘客将此事件在朋友圈中发布实属正常—但由此引发的网友讨论及对司机的人肉搜索则侵犯了付世贵的个人隐私,追根溯源则由乘客微信引起,他应承担相应责任—建议他就网友人肉搜索事件向付世贵道歉,以与人为善的心态解决问
题,否则,丢物事小,丢人事大。
乘客的角度:
1.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司机的送还之举,也是一种美德。{中考作文关于老人碰瓷}.
2.即使心有不满,也要选择合理的途径表达诉求,不能以侵害名誉、扩大事态的方式解决。
3.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司机。
4.善行善心也需要鼓励和回报
网友为写作角度:
网友身份可根据是赞扬或批评付世贵或乘客而确定,对他们的回信可参考收信人为付世贵或乘客进行。对于单纯跟风、无聊叫骂的网友可以批评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建议他们冷静对待此事,不必肆意渲染,将小事闹大,网络空间虽为虚拟但也应文明参与。至于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则需提醒他侵犯公民隐私,对付世贵造成心理伤害,属网络暴力与违法行为,要及时反思并修正自己的错误,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受到法律惩处。
1.人肉谩骂攻击的网友:请尊重每个人的隐私与名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认为的哥很冤枉”的网友/“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赞同这种理性的态度,正是这种辩证看待事情的态度让网络环境能朝着良好文明的方向健康发展。
3. “认为收车费让做好事变了味”的网友:比起一味地“道德绑架”,在当今社会保障做好事者的合法权利,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4. 要对不合理的行善行为说“不”;
5.行善有时也会被人误解;
6.行善也得讲究方法。
另:该题目如若改成“对于以上事情(包括网上争论),你怎么看?请给付世贵、乘客或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则应该注意写书信的几个关键地方:
1.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本身隐含了写作要求:注意对象、针对事情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因此,考生作文完全没有针对对象,或者没有对事情(事情的某一方面)表明意见态度的,内容、发展等级在三等(含)以下评分;作文既没有针对对象,又没有对事情(事情的某一方面)表明意见态度的,内容、表达在三等(含)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即总分在30分以下评分;以上两种情况,在书信格式方面不再单独扣分。
2.体现书信的特点,即有对象意识(口吻态度适当)、问题意识(针对事情发表意见),但称谓、落款、日期等格式有误的,酌情扣1-4分(其中称谓、落款、日期三者全无的,扣4分)。此种情况不影响发展等级评分。
3.题目不作要求。可以自拟,可根据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的一封信”。有题目,无正文,给2分。没有题目,不扣分。
学生例文:
一、支持司机:
既非慈善,何须“无偿”?
高二(0)班 朱师健 50分
看到躺在后座的包,四川的付司机毅然踏上“漫漫还包路”。出了三趟车之后,最终找到
失主,可当付师傅向失主索要车费时,失主却不干了。一句“司机敲诈乘客”激起千层浪,立刻引发了大众的热议。许多网友甚至对司机进行谩骂攻击。对此,我要站出来为付师傅打抱不平了:做好事又不是做慈善,何必强求“无偿”呢? 如此还包,本是好人善举。试想,付师傅本可能等着失主报失,让其自行取回那个包,然而本着好心,他陆续出车了三次,辗转车资需120元的路程,辛辛苦苦将包亲手递给失主。一个出租车司机,一天能挣到几个120元?付师傅提出了付费的请求,完全是合乎情理的,也就不存在什么“敲诈”的问题了。退一步说,要真是敲诈,付师傅为啥要载着个小包跑120元车资的“长途”?还不如载客来得实在。所以,“敲诈”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既是善举,不应“无偿”威胁。付师傅为还包费尽心血,可他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不是慷慨大方的慈善家,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司机。这类善举,出于真心;不是慷慨,也非慈善。如果说,“无偿”的善举是夜晚街上的一盏路灯,那么“有偿”的善举就是普照大地的阳光。前者因为“雪中送炭”、“好事帮到底”而弥足珍贵,但别忘了,后者也一直在给予我们温暖。可这种“有偿”不幸被“道德绑架”着,大多数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我们得明白,也许父母不会向你收“抚养费”,但只要你不是流浪汉,外面的餐馆一样会向你收钱啊!确实,我们在享受善举,那些“有偿”“无偿”,真的值得计较吗?
享受善举,请别利用“善举”。正如“碰瓷”利用“尊老爱幼”一样,许多人也习惯性地利用了“善举”。俗语云:“好事做到底。”大概就是因为这句话,许多人将善举看成了慈善,而更多人,将“要求补偿”看作“绑架”,殊不知他们自己,才是“绑匪”,看似“要求补偿”不算善举,只要一提钱,“失主们”马上就能将“善举”炒作成“敲诈”。这就是一种利用“善举”的恶劣行为。“扶老人”得“拍照留念”,难道做善举也得“自证清白”?谁都不想这样吧! 因此,我们不能挟“无偿”以令“善举”,只有接受这些“有偿”的善举,更多“无偿”的善举才能接连“上市”,当“路灯”聚集得足够多时,“黑夜”将不再孤独,因为善举,是信任与关怀的载体!所以,让我们接受“有偿善举”,让善举洒遍人间吧!
莫冤枉的哥
高二(2)班 万紫娟
四川的的哥付世贵为归还乘客遗落在车上的包先后出了三趟车。因此的哥要求乘客按车里程付费120元,乘客不满并与司机争吵后,只支付了的哥65元,并将此事发到网上引发了网友对的哥的谩骂攻击。看到这则新闻,我手不禁颤了颤,的哥简直比窦娥还冤啊! 还包本是义举。在的哥的工作中本无需亲将包归还给乘客,可以直接给失物招领所。而的哥出于好心,害怕乘客因包中贵重物品丢失而着急不辞辛苦找到失主并还包。乘客粗心将包落在车上,与的哥又有何干?还包无非是铁钉钉的义举。此义举不但没有让乘客知恩图报还引发了网友的谩骂攻击,难道当今社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已不是好事?难道的哥送还失物做好事是不值得提倡的?由此看来,的哥真是冤得很呐! 报酬本是理所当然。的哥在上班时间归还包给失主,耽误了上班时间,没有挣到钱还消耗了油费。有人曾想过的哥也要养家糊口,照顾家人吗?或许的哥的一家人都在等着的哥一天下来开车所挣得的车费来糊口。而如今,的哥出于好心为归还乘客的包没挣到钱,只像乘客按出车里程付费合计120元,却变成了“敲诈”!这个字跟我们并不陌生,但用在的哥身上跟就是实打实的冤枉。俗话说得好,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乘客丝毫没有本点领悟,不知感恩就算了,还与的哥争吵并指责的哥敲诈,难道这样助人为乐的的哥只会被人指责谩骂而不应得到应有的报酬吗? 行善举需要鼓励和回报。乘客将此事以《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发到微信上,网友人肉出司机的姓名与住址进行漫骂,这部分网友一味关注司机收取费用的点
上,却没在意的哥的善举,殊不知社会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出租车司机偷窃乘客物品的案例,而的哥这种拾金不昧的举动,更值得网友们的推广鼓励!对于乘客,的哥不辞辛苦将包归还,理应知恩图报,要了解的哥挣钱不容易,如今却为还包出了三趟车,乘客以三趟车钱做为回报是在不为过啊!
无论是乘客还是网友都不要在冤枉的哥了,善举理应提倡,而应有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哥需要大家的鼓励!而好人好事也并非只有不求回报!将的哥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精神
二、反对司机:
丢了道德,还了钱包又如何
高二(1)班 周安东
近日,四川绵竹一的哥在归还乘客遗失的包后, 要求乘客付车费120元。事件一出,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我看来,的哥的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是不尊重乘客权利的体现。
就是把乘客安全的送到目的地。乘客将包遗落在车上,作为一名司机,他有义务将包归还给乘客。
与此同时,司机也有相应的义务要求他归还乘客的包。众多周知,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司机既然已经履行了自己应尽的义务,那么又何必割断这绝对的一致,不尊重乘客的权利,索要车费呢?再者,这120元车费,对于一个出租车公司来说根本无需计较。就算在意,那么让乘客 打电话沟通一下就好了,何必纠结于这一百来块钱呢。
我们所致力于弘扬的传统美德,司机做到了一半却忽略了对“拾金不昧”的更深刻的理解,既然乐于助人,又何必为那微不足道的车费所计较,变性的“传统美德”并不为现代社会所接受,称道,甚至于弘扬;其次,谁知道司机报出来的车费是真是假,退一万步讲,就算要回车费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司机起码应记录下车子的行进而不是直接毫无证据的强行索要。而且,如果车费不属实,那么扣着乘客的东西不还,并执意索取较高的赔偿费,轻则构成民法上的侵占,重则构成了侵占罪。由此可见,司机的行为是错误的。
如今,大部分的公共设施,交通工具上都印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字样。这些无不提醒着我们,传承几千年留下的传统美德,遵守我国的法律。
本性与初心。在财富与本性的交易中,获益的不应是占据了大部分人内心的财富,而应该是,隐含在人们行为与表现中的难以被发现的人们的本性。
教师试水作文
别冤枉的哥付世贵了
惠东中学 邓仕雄
乘客:
你好!我看了你在微信上发的网文《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不免五味杂陈。这五味里,有庆幸,你的包失而复得,的哥付世贵没有昧着良心不还包;有遗憾,你对一位有良知的普通人不但没有谢意,反而发微信谩骂;有痛心,付世贵做了好事,却没有得道好报,无端地受到人肉攻击,很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