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08 点击:

东北农村故事篇一

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题材演变

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题材演变研究

摘 要:新世纪的东北农村正经历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浪潮,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新理念开始全面渗透进北方的乡村,新情况、新面貌孕育出的新故事在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得到鲜明展现。本论文抓住了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题材选取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新特征,从历史记忆题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材、农民工题材等方面,努力探索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题材演进、发展方面的一条红线。

关键词:东北农村题材 历史记忆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工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中国影视市场一直以来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股来自黑土地的“东北风”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在影视题材的开拓与创新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东北农村历史记忆题材的艺术重构

新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剧关于东北的历史记忆主要表现为民间历史的建构,关于东北移民史的文学想象。比如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正是东北移民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在时间跨度上它从清末一直蔓延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叙述视角集中在朱开山一家人身上。朱开山一家之于东北的移民史,建构起一部东北民间历史的传奇,正如编剧高满堂所言:“我们把平民历史和大历史结合,让传奇搭在历史的肩膀上,增强可视性,这样表达的主题精神也就能更好地使观众接受。”[1]这种民间视野关照下的关于东北移民史的历史建

东北农村故事篇二

东北18怪——逐渐消失的东北习俗

东北18怪——逐渐消失的东北习俗

一、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东北地区的气温,特别是最北部的地区和东部的一些地方的气温,和现在相比更加寒冷,冷的程度,不是亲身体验难以想象。

为了取暖,保持室内的温度,又不能让风把窗户纸刮掉,或者因为屋内外的巨大温差将窗户纸弄湿而掉了,一般都把窗户纸糊在木制的小格子窗外面。不论平民百姓的破旧房屋还是富豪大臣的深宅大院,都是如此。

二、苫土房篱笆寨

苫土房篱笆寨是对昔日东北人家的住房和院落的普遍描述。

用从山上或者草甸子割来的草苫房;先是找那些耐腐烂的草,后来也有用稻草等代替的。用黄土与轧碎的草和泥做成坯,晒干之后垒墙盖房,然后在坯垒的房墙外面再抹上混杂着碎草的泥;从附近的山林中砍来细木头截成一人左右高,将房子和空地围起来,形成一个院落。草都是耐雨抗腐烂的,房屋和墙保暖性能好。

现在这样的房屋很少见,土房早换成砖瓦房,墙也是红砖砌成或是都住在楼房里啦!!

三、烟囱贴在山墙外

老东北汉族房屋一般都把烟囱贴在山墙外。

为了让保持热度的烟火给房间内带来更多的热量,一般都把烟囱紧贴着山墙修筑,也有的把烟囱的大部分直接裸露在室内,还把烟囱安上“插板”(通常用铁片)。

四、除病驱邪萨满舞 俗称跳大神

萨满信仰是满族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

萨满沟通人神两界,有着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也叫家萨满;一种是职业萨满,也称野萨满。为崇信者除病驱邪主要是野萨满,萨满行祭时要跳太平神或家神,俗称跳大神。野萨满除病驱邪时也跳神,而且法衣、法器俱全,身带腰铃,手持神鼓敲击。舞蹈模拟各种动物跑动飞翔的姿态,以示各种神灵附体。现在东北城乡连由此变异而来的“装神弄鬼”的都很少见,更别说萨满舞了。

五、火盆上炕烤爷太{东北农村故事}.

火盆和火炕、火墙一样,是过去东北地区冬天取暖的必要设备之一。 除去日常用火之外,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热”的要求。冬天过于寒冷和漫长,所以早晚要烧木头或者玉米“瓤子”之类硬柴,然后将碳火放在“火盆”里取暖。火盆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用黏土做成口大底小呈圆形的器皿。黏土做的火盆不需要什么技艺,大人孩子都会。泥火盆保温效果好,搬动也不烫手,用料一般选黄土,到处都有。后来有铁的、铜的等火盆,但用的不多。家有老

人的,因为身体和寒冷的原因,冬天基本不参加户外活动,就坐在热炕头上,盘腿抽烟袋,烤火,给小孩子讲故事。

火盆的用途除了暖身之外,还用来烧烤一些食物,烧水,热饭等等。中年人和青年人火力旺,家有火盆的都要先让给长辈和年幼的孩子。

现在的东北农村一般采用地炕(相当于楼房的地热)或者电暖气等,铝合金门窗封闭的更严实,废弃虽然暖和,但是翻动时,会让灰尘跑满房间的火盆,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不过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火盆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不是语言能描述的。

六、百褶皮鞋脚上踹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乌拉,东北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种特有的鞋子。

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缝制而成,鞋帮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块皮子,鞋脸儿带褶并缝有穿鞋带的耳子,鞋面可以盖住脚背。鞋里面絮上靰鞡草,穿在脚上松软暖和还结实。靰鞡鞋因为絮靰鞡草得名。这种鞋曾经在东北非常流行,尤其是那些赶大车的车老板更喜欢穿。现在完全看不到了,只在一些民间收藏家或者民俗村里能到真正的百褶皮鞋,也就是靰鞡鞋。

七、双腿没有单腿快

双腿没有单腿快”类似的还有“马拉爬犁比车快”等等,说的都是和东北的冰雪有关的“怪”。

冰雪一直是东北的独特景观,过去交通不便,一到冬天,河流封冻,到处都是积雪,人们便用“马拉爬犁”这样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通行的问题。“双腿没有单腿快”是描述大人们为了帮助孩子们消遣漫长的冬季时光,想出来的冰雪娱乐活动的一种。当时冰上滑具有双腿的小爬犁和单腿的划子,有些地方管划子也叫“单腿驴”,划子和现在的滑冰鞋的构造和原理差不多,只是材料是木头和厚铁片,人的双脚站在上面。划子占地面积小,冰上阻力小,所以在铁钎的支撑辅助下,行进速度比爬犁更快更敏捷更需要技巧。

八、冰上钓鱼单线拽

冬季凿冰捕鱼,在关东有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

有的在冰下撒网捕鱼,有的在冰下放置诱鱼进去的器具,定期砸冰来取。“冰上钓鱼单线拽”是老关东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凿开冰面,和夏季在河边钓鱼一样,将鱼线、鱼钩和鱼饵放到冰面下,但鱼竿和鱼漂儿此时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只能根据每根线的蠕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钓上来的都是大鱼。

九、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生活在东北山林地区的百姓,每年到了收山货的季节,女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进山打山货,摘松籽,采猴头,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登高爬树的本领。 她们的胆量和技能,令男人自愧不如。孩子们都是从小和大人们一起上山的,不分男女。所以在东北,有些地方女孩子爬树玩耍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

其他山区,也应该有这样的现象。

十、大碗白酒轮着喝

过去关东人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者红白事儿,尤其在农村,饭桌上除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一大碗白酒大家轮着喝,喝光再满,尽醉而止。 东北人大碗喝酒的习惯,和过去关东的气候和人的性格有关。尤其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忙碌一天,男人盘腿上炕,烫一壶酒,媳妇给炒几个菜,大口吃肉,和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样,是典型的幸福生活。

十一、嘎啦哈姑娘爱

抓嘎啦哈曾经是东北地区汉、满、蒙等民族比较流行的,具有游猎生活遗风的民间游戏。

嘎啦哈满语发音,是一种用猪、牛、羊的蹄骨和一个布面内装粮食或者沙子的口袋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口袋上抛过程中,以手翻动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时接住下落的口袋为胜负标准,骨头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计标准,花样繁多,几人一起玩,乐趣无穷。过去嘎啦哈不仅仅是大姑娘喜欢,所有人都喜欢,也是进入冬季,北方室内活动中多人参与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十二、女人叼个大烟袋

这样的说法没“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或“小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更吸引人,但更贴近现在的生活实际,只是用烟袋抽烟的人,越来越稀少了。 如今的农村姑娘抽烟的很少,倒是城市里的吸烟女子越来越多了。 十三、养活孩子吊起来

满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女人也要骑马。

妇女生小孩难以携带,为防备野兽对初生婴儿的伤害,就用桦树皮编制成最初的摇车,把孩子放进去,挂在树上。后来生活条件改善,这样的习俗被保存了下来。北方汉族也用这样的方式抚育孩子,只不过悠车挂在房梁上,孩子安全。悠车子摇起来,防苍蝇、蚊虫,有细微的风,孩子睡得舒坦。 十四、年节喜庆吃粘豆包

在东北种植一种作物叫糜子(学名叫黍米),做熟后是很粘的米,也叫黄米。黄米按米粒大小还分大米和小黄米,因米色金黄,故称之为黄米。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蒸上一锅粘豆包祭拜灶王爷,只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为粘豆包是粘的,意为灶王爷汇报工作的时候把嘴粘上,少说坏话。就有了过年要吃粘豆包的习俗。

由于黍米产量比较低,占东北农作物的比重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被江米(即:粘大米)所代替,所以现在的粘豆包都是白色的。

十五、上贴饼子下炖菜

上贴饼子下炖菜这样的烹饪方式,有的地方也叫一锅出。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菜炖在锅底,饼子贴在锅边。

多数一锅出里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块,铁锅的四周贴上玉米面的饼子。

用料十分丰富,味道也一样,豆角绿绿的,绵而不过烂,土豆块已经到了被炖得没有任何棱棱角角的状态,入口即化,而吸收了青菜香味的排骨,味道也不错。当然主菜可以改成鱼、牛肉、排骨、鸡肉等等,也可在锅边贴上一圈白面小花卷,吃起来特别有味道。现在东北这样的烹饪方式在农村见到的不多,反而城里人喜欢。

十六、家家户户有酱缸

东北人的家,特别是农村,过去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酱缸都是附近瓦窑烧制的,酱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盖着,边角系上红布条和螺丝帽,最后用“酱缸帽子”(苇子编制,形状和过去土改地主头上戴的尖顶纸糊帽子一样)盖上,“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大酱在东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干豆腐卷大葱蘸大酱、大酱炖豆腐、大酱炖小鱼、酱炖茄子、酱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酱等等,吃的赞不绝口、津津乐道。

十七、不吃鲜菜吃酸菜

过去东北冬天没什么新鲜的蔬菜,靠地窖这样的储存根本不够吃,因此用淹渍大白菜方法贮存,经发酵变酸,够一家人吃整个冬天。

过去东北城乡几乎家家都有酸菜缸。

十八、南北大炕对脑袋

过去东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来睡觉,吃饭,招待客人,取暖等等。

这是为了节约柴草,保持冬季室内有足够温度的一个办法,有时祖孙好几代都睡在一个屋里的南北大炕上。一般长者都睡在朝阳的南炕,少者在背阴的北炕。晚上睡觉,还要挂上帷幔,一般南炕老人的炕沿外挂蓝色的帷幔,北炕小夫妻的炕沿外挂红色的帷幔。睡觉时,南北炕上的人都是头朝外,所以出现“南北大炕对脑袋”的说法。现在人口越来越少,基本都分家另过,没有一大家子人睡在一个房间里的情形了。火炕还有,但大致都是北炕,南面空出来,放点家具什么的,和城市里的卧室一样。过去取暖,主要靠烧火做饭产生的热量。现在的新房都在地面下也如炕一样搭建,为了干净,灶坑都设置在房子外面。

东北农村故事篇三

东北十八怪{东北农村故事}.

东北十八怪

过去,东北地区的气温,特别是最北部的地区和东部的一些地方的气温,和现在相比更加寒冷,冷的程度,不是亲身体验难以想象。为了取暖,保持室内的温度,又不能让风把窗户纸刮掉,或者因为屋内外的巨大温差将窗户纸弄湿而掉了,一般都把窗户纸糊在木制的小格子窗外面。不论平民百姓的破旧房屋还是富豪大臣的深宅大院,都是如此。

二 草苫土房篱笆寨

草苫土房篱笆寨是对昔日东北人家的住房和院落的普遍描述。用从山上或者草甸子割来的草苫房;先是找那些耐腐烂的草,后来也有用稻草等代替的。用黄土与轧碎的草和泥做成坯,晒干之后垒墙盖房,然后在坯垒的房墙外面再抹上混杂着碎草的泥;从附近的山林中砍来细木头截成一人左右高,将房子和空地围起来,形成一个院落。草都是耐雨抗腐烂的,房屋和墙保暖性能好。现在这样的房屋很少见,土房早换成砖瓦房,墙也是红砖砌成或是都住在楼房里啦!

三 烟囱贴在山墙外

老东北汉族房屋一般都把烟囱贴在山墙外。为了让保持热度的烟火给房间内带来更多的热量,一般都把烟囱紧贴着山墙修筑,也有的把烟囱的大部分直接裸露在室内,还把烟囱安上“插板”(通常用铁片)。

四 除病驱邪萨满舞(俗称跳大神)

{东北农村故事}.

萨满信仰是满族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萨满沟通人神两界,有着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也叫家萨满;一种是职业萨满,也称野萨满。为崇信者除病驱邪主要是野萨满,萨满行祭时要跳太平神或家神,俗称跳大神。野萨满除病驱邪时也跳神,而且法衣、法器俱全,身带腰铃,手持神鼓敲击。舞蹈模拟各种动物跑动飞翔的姿态,以示各

种神灵附体。现在东北城乡连由此变异而来的“装神弄鬼”的都很少见,更别说萨满舞了。

五 火盆上炕烤爷太

火盆和火炕、火墙一样,是过去东北地区冬天取暖的必要设备之一。除去日常用火之外,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热”的要求。冬天过于寒冷和漫长,所以早晚要烧木头或者玉米“瓤子”之类硬柴,然后将碳火放在“火盆”里取暖。火盆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用黏土做成口大底小呈圆形的器皿。黏土做的火盆不需要什么技艺,大人孩子都会。泥火盆保温效果好,搬动也不烫手,用料一般选黄土,到处都有。后来有铁的、铜的等火盆,但用的不多。家有老人的,因为身体和寒冷的原因,冬天基本不参加户外活动,就坐在热炕头上,盘腿抽烟袋,烤火,给小孩子讲故事。火盆的用途除了暖身之外,还用来烧烤一些食物,烧水,热饭等等。中年人和青年人火力旺,家有火盆的都要先让给长辈和年幼的孩子。现在的东北农村一般采用地炕(相当于楼房的地热)或者电暖气等,铝合金门窗封闭的更严实,废弃虽然暖和,但是翻动时,会让灰尘跑满房间的火盆,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不过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火盆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不是语言能描述的。

六 百褶皮鞋脚上踹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乌拉,东北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种特有的鞋子。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缝制而成,鞋帮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块皮子,鞋脸儿带褶并缝有穿鞋带的耳子,鞋面可以盖住脚背。鞋里面絮上靰鞡草,穿在脚上松软暖和还结实。靰鞡鞋因为絮靰鞡草得名。这种鞋曾经在东北非常流行,尤其是那些赶大车的车老板更喜欢穿。现在完全看不到了,只在一些民间收藏家或者民俗村里能到真正的百褶皮鞋,也就是靰鞡鞋。

七 双腿没有单腿快

和“双腿没有单腿快”类似的还有“马拉爬犁比车快”等等,说的都是和东北的冰雪有关的“怪”。冰雪一直是东北的独特景观,过去交通不便,一到冬天,河

流封冻,到处都是积雪,人们便用“马拉爬犁”这样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通行的问题。“双腿没有单腿快”是描述大人们为了帮助孩子们消遣漫长的冬季时光,想出来的冰雪娱乐活动的一种。当时冰上滑具有双腿的小爬犁和单腿的划子,有些地方管划子也叫“单腿驴”,划子和现在的滑冰鞋的构造和原理差不多,只是材料是木头和厚铁片,人的双脚站在上面。划子占地面积小,冰上阻力小,所以在铁钎的支撑辅助下,行进速度比爬犁更快更敏捷更需要技巧。

八 冰上钓鱼单线拽

冬季凿冰捕鱼,在关东有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有的在冰下撒网捕鱼,有的在冰下放置诱鱼进去的器具,定期砸冰来取。“冰上钓鱼单线拽”是老关东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凿开冰面,和夏季在河边钓鱼一样,将鱼线、鱼钩和鱼饵放到冰面下,但鱼竿和鱼漂儿此时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只能根据每根线的蠕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钓上来的都是大鱼。

九 大姑娘上树比猴快

生活在东北山林地区的百姓,每年到了收山货的季节,女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进山打山货,摘松籽,采猴头,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登高爬树的本领。她们的胆量和技能,令男人自愧不如。孩子们都是从小和大人们一起上山的,不分男女。所以在东北,有些地方女孩子爬树玩耍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其他山区,也应该有这样的现象。

十 大碗白酒轮着喝

过去关东人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者红白事儿,尤其在农村,饭桌上除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一大碗白酒大家轮着喝,喝光再满,尽醉而止。东北人大碗喝酒的习惯,和过去关东的气候和人的性格有关。尤其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忙碌一天,男人盘腿上炕,烫一壶酒,媳妇给炒几个菜,大口吃肉,和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样,是典型的幸福生活。

十一 嘎啦哈姑娘爱

抓嘎啦哈曾经是东北地区汉、满、蒙等民族比较流行的,具有游猎生活遗风的民间游戏。嘎啦哈满语发音,是一种用猪、牛、羊的蹄骨和一个布面内装粮食或者沙子的口袋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口袋上抛过程中,以手翻动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时接住下落的口袋为胜负标准,骨头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计标准,花样繁多,几人一起玩,乐趣无穷。过去嘎啦哈不仅仅是大姑娘喜欢,所有人都喜欢,也是进入冬季,北方室内活动中多人参与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十二 女人叼个大烟袋

这样的说法没“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或“小姑娘叼着个大烟袋”更吸引人,但更贴近现在的生活实际,只是用烟袋抽烟的人,越来越稀少了。如今的农村姑娘抽烟的很少,倒是城市里的吸烟女子越来越多了。

十三 养活孩子吊起来

满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女人也要骑马。妇女生小孩难以携带,为防备野兽对初生婴儿的伤害,就用桦树皮编制成最初的摇车,把孩子放进去,挂在树上。后来生活条件改善,这样的习俗被保存了下来。北方汉族也用这样的方式抚育孩子,只不过悠车挂在房梁上,孩子安全。悠车子摇起来,防苍蝇、蚊虫,有细微的风,孩子睡得舒坦。

十四 年节喜庆吃豆包

“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说的就是东北的粘豆包,它外形酷似元宵,大小如鸡蛋,色金黄,有粘度,象征小日子团圆美满,所以过年时家家都要蒸上几锅。粘豆包皮用大黄米(学名糜子)面做成。也有用小黄米和粘玉米面做豆包,但都不如大黄米正宗。

十五 上贴饼子下炖菜

上贴饼子下炖菜这样的烹饪方式,有的地方也叫一锅出。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菜炖在锅底,饼子贴在锅边。多数一锅出里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块,铁锅的四周贴上玉米面的饼子。用料十分丰富,味道也一样,豆角绿绿的,绵而不过烂,土豆块已经到了被炖得没有任何棱棱角角的状态,入口即化,而吸收了青菜香味的排骨,味道也不错。当然主菜

可以改成鱼、牛肉、排骨、鸡肉等等,也可在锅边贴上一圈白面小花卷,吃起来特别有味道。现在东北这样的烹饪方式在农村见到的不多,反而城里人喜欢。 十六 家家户户有酱缸

东北人的家,特别是农村,过去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酱缸都是附近瓦窑烧制的,酱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盖着,边角系上红布条和螺丝帽,最后用“酱缸帽子”(苇子编制,形状和过去土改地主头上戴的尖顶纸糊帽子一样)盖上,

“烀黄豆,摔成方,缸里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调菜汤,捞上一匙油汪汪。”。大酱在东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干豆腐卷大葱蘸大酱、大酱炖豆腐、大酱炖小鱼、酱炖茄子、酱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酱等等,吃的赞不绝口、津津乐道/

十七 不吃鲜菜吃酸菜

过去东北冬天没什么新鲜的蔬菜,靠地窖这样的储存根本不够吃,因此用淹渍大白菜方法贮存,经发酵变酸,够一家人吃整个冬天。过去东北城乡几乎家家都有酸菜缸。

十八 南北大炕对脑袋

过去东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来睡觉,吃饭,招待客人,取暖等等。现在已经逐渐消失。

东北农村故事篇四

东北十大怪

东北民俗十大怪

东北的过去流传着很多民俗说法,对于那些东北的民俗现在在大家的概念中仍有诸多的猜想和新奇,特别是传说中东北有几大怪。俺是纯正的东北人,对过去东北的民俗传说虽然知道一些,但并不系统。有说东北有三大怪的、有说有六大怪的、还有说有八大怪的等等。到底有多少怪,我也非常好奇,所以最近到处找资料,把所有收集来的资料集中整理出来发现有十大怪。在这里一一介绍给朋友们,给大家普及一下我们东北的民俗风采(有些现在还在流传中)。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这是因为东北的冬季非常寒冷,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反差很大,过去窗子没有玻璃,是用纸糊的。因为冬季内热外寒,如果把窗纸糊在室内容易被融化的冰霜浸破,所以要糊在窗户外面的窗棂上,然后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豆油,纸干后,挺阔结实,既不怕雨淋,又不怕风吹,经久耐用。玻璃普及后的现在这种糊窗的方法基本绝迹了。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

烟有防蛇和防蚊虫的作用,在东北的农村,抽烟可以起到防蛇虫的效果。尤其在东北的冬天大多数人都喜欢在家里“猫冬”,由于过去生活单调,大家就会经常聚在一起边抽烟边聊天。过去没有烟卷,只有旱烟,一般都是由女孩要给老人装烟袋,点烟后要吸上几口,确信烟点着了再递给老人,一来二去自己就有了烟瘾,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大姑娘也不列外地争相抽旱烟解闷。现在东北的农村虽然抽烟袋的看不到了,但东北农村姑娘抽烟还是很普遍的。

第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东北摇篮与南方的“悠车”相似,只不过东北的摇篮吊在房梁上。这是北方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习俗,主要是为了预防儿童被动物咬伤,同时妇女可以解放双手做家务活,并方便哺乳。东北的摇篮里放的是米糠口袋,小孩子是手和腿都包的紧紧的睡在上面,即安全舒服又少生病,用东北女人的话说,睡摇篮的孩子长大身材好。本人小时候就睡过这样的摇篮。现在在东北的农村用摇篮养孩子的还有。

第四怪:大缸小缸渍酸菜

东北的天气是冬长夏短,由于过去东北比较落后,蔬菜能保鲜一冬是很难做到的。冬天白菜不易储存,东北人就发明了白菜的腌渍法。把白菜洗净,晾晒几天,放在大缸里,撒上盐,放凉水并漫过白菜,用大块石头压住,缸口用黄泥封住,40天就可食用。用这种方法腌渍的白菜酸味是自然形成的,很是鲜美可口,现在在东北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很多家庭都还保持着这种腌渍白菜的习惯。

第五怪:吉祥喜庆粘豆包

{东北农村故事}.

过去一进腊月,东北的家家户户都包粘豆包,粘豆包是用大黄米做面,把红小豆蒸熟压成豆泥包在里面,有的豆馅里面放些白糖,有的是不放糖蒸熟后蘸白糖吃,耐嚼抗饿。特别是过年一定要吃这种代表着吉祥喜庆的豆包,一般都是从腊月开始包豆包,放在大缸里冻上,过年开始吃,一直吃到出了正月。这已经成为过去东北农村过年的一种习俗。现在在东北的农村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第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

东北的冬天一般都在零下30度左右,风大雪大,风雪交加时,常常刮的人睁不开眼,因此凡是出门在外的人,特别是出远门的人,把皮袄反穿,雪落在毛上自然滑落,不然皮袄就会被雪打湿。东北人的这种反穿皮袄形象,现在在很多反映东北人过去故事的影视作品中时常会看到的。

第七怪:草坯房子篱笆寨

在东北的农村,过去没有砖瓦,盖房子时,墙用草坯,顶用羊草。草坯是一种长满草根的泥土,它可以切成一块一块的用来砌墙;北方生长着一种叫羊草的植物,一米多高,杆径如南方毛竹,是空心的,盖房子时用铡刀切齐根部,一层层拍打在房盖上,草很光滑因此防雨防雪。另外家家都有院子,院墙不是用泥土和石块砌成的,而是用树木围成的栅栏。现在东北的农村草房很少见了,但篱笆院还普遍存在。

第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

由于东北的冬天寒冷无比,过去很多人在户外活动时都戴皮帽子,因为皮帽子是最保暖的,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这两种太贵,老百姓买不起,通常都戴狗皮帽子。狗皮帽子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保暖和防潮性能极佳,几乎家家都有养狗,货源充足,主要是做帽子用。

第九怪:嘎拉哈姑娘爱

所谓的“嘎拉哈”其实是一种动物的膝关节,常见的有猪、羊的嘎拉哈。由于过去东北较穷,小孩根本就没有什么玩具,因此大人在过年屠宰猪、羊时会将四个膝关节部位取下来,留给孩子们玩。主要是给女孩子的玩具,具体玩法多种多样,另外还需要配一个用布缝的口袋,里面装上一些玉米,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我小的时候就玩过这种玩具,现在在东北的农村女孩中还有玩嘎拉哈的。

第十怪:棉乌拉脚上踹

过去在东北,棉乌拉是冬季北方外出必穿的一种鞋。是由秋季收割的玉米皮编制做成的鞋子,俗称为“苞米窝子”。东北的妇女们将这些“苞米窝子”配上自制的鞋底,做出一只只保暖耐穿的棉乌拉,最冷的天气时棉乌拉里还要垫上只有东北才特有的一种细毛草,这种草也叫乌拉草,非常保暖。穿上这种鞋子,再冷的天气也不会把脚冻坏。现在这种鞋子已经绝迹了。

东北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本人希望通过这些可以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东北民间一些不被人知的风俗习惯,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令我骄傲的东北人独特的民俗文化色彩。

东北农村故事篇五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浅议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浅议 ――从《乡村爱情》说开去

近几年来,随着韩剧风靡全国之后,紧接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了新生主力军,迅速刮遍大江南北。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福喜临门》,无不充斥着整个电视剧领域。以《乡村爱情》为例,“据央视索福瑞调查,《乡村爱情》的收视率在黑龙江是20个百分点,辽沈地区是10个百分点,南方是5个百分点,在重庆地区排在各电视剧的收视第一位,已超过当年播出的《刘老根》,创出了一个新高。”[1]那么,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如此热播的理由何在呢?现分析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和人物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1、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话深受观众喜爱

东北话具有直爽的的特点,它缺少南方人柔声、圆润,北京人的温柔。东北方言不将平仄,在运用上有相当大的空间,这就有了游猎民族驰骋林海与种田农民固守田园的差异。东北方言之所以能闻名全国,这要归功于那些小品创作人员和东北二人转,他们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把东北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语言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不管是东北小品还是二人转始终离不开幽默、滑稽,甚至带有的自谑成份,甚至连大受小朋友和成年人喜欢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也出现了东北版,这在时下内容如出一辙的艺术田地中,人们的精神在高度紧张之时,对于幽默的东北方言透漏出浓厚的兴趣。《乡村爱情》中除了“老好了”、“咋这样呢”、“刘英„看你拿的那一把干巴花吧,噶啥去啊‟,”等台词之外,还有让观众捧腹的经典台词―――“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

2、拥有饱满性格的人物特点

东北人民一直以爽朗、幽默,豪迈著称,雪村的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更是把东北人民的豪迈、乐于助人表现出来。《乡村爱情》剧中人物都是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贴近现实的人物的原型,看到他们就像看到邻居家的婶婶、大爷一样亲切。尤其是“谢大脚”这一农村中年妇女形象,人物个性塑造得非常丰满,她的语言、她的一颦一笑都非常真实,最为活灵活现,她婚姻不幸福,但是并不悲观,并且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乐于给村里人作媒,但是决不是不求回报的,她也有小女人的利益追求,即使是帮刘能跑一趟医院去看玉田的伤势,她也丝毫不放过,要30块钱作劳务费。唐鉴军在《乡村爱情》中扮演的谢广坤,人物个性更是鲜明,他爱显摆、势利眼,自己的儿子谢永强大学毕业要去县教委上班的事

还没定下来,就被他宣传的人人皆知,为了能娶上村主任的女儿香秀做儿媳妇,硬是把王小萌和永强拆开,在剧中算是一个反面人物。

二、故事编排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1、新农村题材的故事,具有很大的观众群{东北农村故事}.

中国农村户口和身份的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农村人口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么庞大的观众群,这么有潜力的市场,对于电视制作人来说是决不会错过的,他们选择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但是又不落俗套,紧跟时代的步伐,算是新时期的农村生活,真实地表现了现代农村人的情感、物质生活状况。刘一水算是农村致富的典型代表,开始是养兔子专业户,到后来扩大规模,成立了养殖场,带动了该村经济的发展。玉田从最初只是在院子里养花,扩展到温室大棚栽培,也开辟了一条致富的阳光大道。这些都是岁21世纪新农村的反应,满足了人们了解新农村的要求。

2、二人转演员,演活了东北新农村故事

既然《乡村爱情》是以山东农村为背景的,导演也把东北最负盛名的二人转加进去,在演员的启用上,大多都是演二人转出身,故事赋予了浓郁的东北味,更丰富了剧情。这次赵本山把“表演权”全部交给了弟子们,一群非专业的二人转演员各个出彩,把一台乡村戏演得有声有色。剧中的经典台词层出不穷,如范伟扮演的王木生对他爹赵本山说:“五十五的都光棍,我三十五愁啥!”村主任长贵口头禅:“事就是这么个事,情况就这么个情况!”

谢广坤要把永强从小蒙家叫走,每次必说:“永强,电脑还没关呢啊!”李大国的自我介绍:“李大国,城里人儿,现在在刘一水的养殖场担任一个重要职务——司机。”长贵在谢大脚的小店被人看见,怕被人识破私情,一次次说:“你这个执照该换了。”

3、故事情节幽默、风趣

整部电视剧都贯穿着风趣和幽默,既让观众在紧张的工作中放松心情,也能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剧中刘能跑到谢大脚的小卖部,请她去城里看赵玉田的腿有没有瘸,谢大脚便向刘能要了30元钱作为劳务费,刘能付完钱又顺手拿走一袋方便面,两人谁也不吃亏,真让人啼笑皆非。当刘能要退婚,跟赵玉田他爹赵老四闹翻,10分钟前还是亲家的赵老四马上就讹刘能踩死小鸡要赔30元,也是让人难以不笑;王老七要给赵老四5000块钱,作为赵玉田的医药费,赵老四坚决不要。

{东北农村故事}.

王老七一定要给赵玉田找个媳妇,找不到就要把王小蒙嫁给赵玉田。这些场景又让观众看到了农村人的朴素、善良、厚道,《乡村爱情》写活了农村人,写透了农村老百姓的灵魂。

三、顺应国家政策,符合形势要求

1、发展“三农”,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文化振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乡村爱情》讲述的就是东北新农村的故事,从大学生谢永强大学毕业开始,到刘一水办养殖场,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带来的人们思想的转变。近年东北地区的发展要慢于沿海开放的地区,但文化艺术却是一派繁荣景象。在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村产生的变化以及传统的娱乐方式交融在包括都市人在内的生活中。国家除了要振兴老东北工业,仍然还要抓紧文化振兴,不能把其特色——东北二人转丢掉,也把东北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表现出来,让全国人们不仅关注东北工业,也要关注东北人民。

2、符合现代人们精神要求

“人们一生中经常看电视的原因首先是在于它提供消遣的能力,其次才是它提供的知识性内容”[2]快节奏的生活,加速了人们的精神紧张,为了能在业余时间充分放松自己,人们在晚上时间会挑选具有放松、幽默的节目来看。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质朴、风趣,有民间特色,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并且在轻松、嬉笑之中充满着人生的智慧和哲理,令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回味无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家邴正教授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放松,需要一种轻松、健康的文化节目作为消遣。而东北这些来自民间,内容幽默欢快的文化节目恰恰迎合了人们放松的需求。尽管电视剧剧情也展现了人生的挫折,但剧中人物那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人们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

参考目录:

[1]《乡村爱情》各地收视率创下新高 为啥招人看

[2]《传播学概论》,[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著,陈亮 周立方 李启译,根据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翻印,第178页

东北农村故事篇六

土改故事2{东北农村故事}.

谈谈真实的“周扒皮”{东北农村故事}.

“周扒皮”的原型是个怎样的人呢?我来讲讲真实的“周扒皮”。

“周扒皮”名字叫周春富,是东北黄店屯村人。黄店屯村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的复县(今瓦房店市)。

1947年,黄店屯村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是这年6

月,解放军打回来,村子“二次解放”了;第二是工作队进村,发动大伙搞土改,“平分了土地”;第三则是,村里的大户——老周家的户主周春富死了。

东北光复不久,八路军接收了伪满政权,1945年10月,复县民主政府成立,黄店屯村也随之“解放了”。可没想到,一年之后,国民党军队又打进来。又过了半年,辽东地区东北

民主联军反攻胜利,黄店屯又迎来了“二次解放”。

“二次解放”后,黄店屯最激烈的变化,就是土改工作组进村了。工作队来的时候,是12月,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工作队的人当年大都是兵,还有干部,有从沈阳来的,有从胶东来的。”

也就是在这个月,随着土改的进行,周家的户主

周春富,被当作“阶级敌人”的典型,打死了。

老周家也是闯关东过来的。到了周春富这一辈,并不算富裕,周春富“继承了一些土地,但不多。在周春富看来,那些浮财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土地才是结结实实的保障,地里出一家人的吃喝,子孙也能受益。 于是,这个勤俭、精明的农家子弟,开始一点点地攒钱、置地。

他的勤俭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黄店屯,年长些与周春富有过接触的老人都知道,周春富这人无论吃的还是穿的,都很寒碜,裤腰带都不舍得买,是用破布条搓的。周春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一个流传甚广的细节是,周家吃剩的粉条用筷子捞出来,放到盖子上晒干了日后吃。

周春富从从不闲着,伙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童话动物故事
下一篇:《岁月》语录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