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12-11 点击: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一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苦练书法的王羲之》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王羲之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人尊称为“书圣”。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秘诀就在于他的刻苦和专注。他为了练书法,不仅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而且,竟然有一次把墨汁当成蒜泥,蘸馒头吃。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如果王羲之没有那样全神贯注地刻苦练习书法,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欣赏他留下来的墨迹了,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而对于王羲之自己来说,如果没有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就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一生,也就不会充实、辉煌,而变得懒散、平淡了。
我还想到了我自己。妈妈经常批评我写错别字,说是由于不专心,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还不服气,觉得那都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现在我明白了,专心,是成功的第一步。还有的时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有很美的愿望,但是就是懒于行动。读完《苦练书法的王羲之》,我明白了,成绩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专心做事,持之以恒的人。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2):
《幸福的鸭子》里面的人物有:麻花儿(鸭子)、阿空(巨人)、拖拖(小狗)、笑猫(会笑的猫)、马小跳、毛超、唐飞、张达、张达的外公。 这本书主要写了笑猫和马小跳他们,暑假来到了张达乡下外婆的家,见到了阿空、拖拖,和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笑猫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扩大。
我很喜欢麻花儿,她虽然长得滑稽,歌唱得也不优美,可她不但乐观向上,而且乐于助人,她用发自内心的快乐带给大家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对未来热切的期望。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人(她的名字保密),她好像从来没有生气的时候,即使别人误会她时,她也是笑脸相对。有一次,她的同桌一支好看的笔丢了,当时她同桌着急地说是她拿的,我的好朋友没有发火,只是平静地说:“不是”,然后默默地帮助同桌寻找,最终在同桌的书本中找到了。她的宽容也打动了同桌,现在他们俩更好了。
我喜欢《幸福的鸭子》这本书,我要做一个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你呢?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3):
《快乐学习的58个秘诀》这本书让我对学习有了很大的信心,觉得学习非常轻松!
相信大家都吃过苹果吧?香甜的苹果要一口一口的吃下去,学习也同样如此!读完这本书有个小故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故事的名字叫“大师的教诲”:张小石到庙里请教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师怎样才能学好更多的东西。大师什么也没说,拿起一个茶壶往杯子里倒茶,已经倒满了他也没停下来而是继续倒,张小石很不理解大师为什么杯子都满了他还往里倒,大师告诉他:这个杯子就像他的大脑,如果你觉得满了,那么你的杯子就不能装更多的东西,只有你不觉得他满你才能不断的去学习,因此要想学更多的东西就永远不能自满!读了这个小故事我才明白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有耐心,要能坚持,以后我要向这个目标努力!
书中这样的小故事很多,我很受教育,我要把这58个秘诀都学会,那我将来一定能学习好,考上一个好大学。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二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龙源期刊网 .cn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作者:蓝武艺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习作教学要重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收集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收到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表达;语文教师;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的束缚,也不受篇章的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少,平时又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他们在写作上常常感到困难重重,一提到写作文就心烦,又迫于教师压力,充斥三言两语便敷衍了事。要改变学生写作难的现状,我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想写、爱写、能写,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平时,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认真上好语文课。学生通过对文质兼美课文的学习,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词汇,为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收到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一、收集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生活素材过于单薄,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积累材料,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我结合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学生捕捉文思,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在亲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三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心得
作文生活化研究心得(二)
叶清香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孩子乘兴而上
兴趣是学写作文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小学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必须在这个阶段唤起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激发起写作文的潜能。我认为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信心。我非常注重三年级
第一节作文课的指导,一定要让孩子们在起点上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事。这就对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充分备好课,做好学生的写前指导。为了写好一次作文,有时需要一周的时间去铺垫,目的是让学生在写前有充分的情感体验,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老师再进行写法指导,自然就“水道渠成”了。但注意第一次作文课千万别和学生谈字数,只需把方法教给他们,接下来就是鼓励他们大胆下笔,而且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去表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不畏惧作文。更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次作文的评改,一定要注意放大学生的优点。我们平时的作文满分是30分,第一次的作文评分我是28分起步,而且告诉孩子们达到28分的给小组加分,这样第一次写作文全班基本上都能加分,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从此乐于动笔。
二.注叠语言积累.让孩子拾级而上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那就得需要丰厚的语言积累,就得引源头活水,及早解决他们“无米下锅”的问题,让他们拾级而上。因此我把作文教学的前期重点放在了引领学生读书上。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我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有时还会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一些短小精悍、启迪智慧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读。空闲时间我会走入学生中间,告诉他们我近期读了什么好书,情节何等曲折,内容何等感人,以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然后推荐学生买书品读,并布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读完书后,及 时召开读书报告会,以便让学生有读书交流的阵地。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读书兴趣,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另 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与课外阅读相配套的就是优美句段的摘抄。三年级伊始,我就号召孩子准备“积累本”,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都写到这个小本上。然后也会找时间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在摘抄的过程中,学生对词句
的理解便会得到升华。我不但让学生读、记,我还要求背。学生必须会背课文中指定的优美片段,甚至整篇课文,背名言警旬,背自己的读书摘抄,背唐诗宋词。背得特别好的同学奖励课外书。在我的坚持下,学生从被迫到习惯再到超额完成任务,逐渐爱上了“背书”。经过这样的逐级训练,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三.坚持砌于练笔,让孩子盘旋而上
俗话说:“勤写笔下生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练多写,不要仅限于每册课本要求的八次写作文训练,要加大训练量,增加练笔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创设就文取材、一箭双雕的“小练笔”,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比如我经常这样傲:精彩段落,仿一仿;动情之处,抒一抒;课文插图,写一写;悬念结尾,续一续。在这样巧妙的练笔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我还会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各种写作契机,比如学校召开金秋体育节、留下美丽的秋天、课间操评比等孩子们喜欢关注的活动,马上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活动经历,这样的写作孩子们有话可说。
四,发挥评价作用。让孩子随评而上
面对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作文,我就着重教给他们自己评改的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自改习惯。首先,大声朗读,读中悟错。每次作文后,我都安排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边读边寻找不对、不妥、不通之处,用铅笔修改错字、错标点和病句,做到作文没有错别字,语句也通顺。其次,轻声慢读,读中选“美”。
自评后还要互评。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相互间用蓝色圆珠笔进行评改。这样,在修改过程中,后进生学到了批改的方法,中等生、优等生在示范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在学生互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到两点:第一,要认真“寻宝”,要多从别人的作文中寻找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第二,要细心“挑刺”,挑出被批改作文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努力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以利于作者修改。
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教师批改。教师批改时,主要看学生文章的整篇布局以及本次写作文的要求,并进行纵向比较,学生是否比上次的作文有进步。评改时注重两个方面:第一,批语激励。不仅评文,也要评人,对作文慢的就求“快”,对性格急的就求“稳”,对懒于观察的就求“勤”,对敢于创新的就求“准”,等等。第二,放大亮点。小学生初学作文,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的做法是用“放大镜”发现学生写作文中的亮点,大力表扬,让学生从中领悟作文的写法。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四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内容摘要: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 习作方法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为了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本学期我做了以下的尝试:踏踏实实地立足于教材,吃透教材,深刻领悟其内涵,突破形式的约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教材稳打稳扎地开展习作教学。
一、立足文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习作方法从哪里来?实验教材注意内容的整合,每个单元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单元的习作也是紧扣专题设计的。所以我们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收获: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以上问题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习作教学的根本前提。学习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到他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笔清楚的账:“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我都要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比如这一学期第二组课文讲的都是名人故事,习作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重点了解了文中事件的过程,知道作者为什么写那件事,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时他们才知道要写值得写的事,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动笔写。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忌讳讲解语言、文学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避“超标”的嫌疑,觉得只要课程标准中没有的,我们都不应该讲。但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机,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不术语化,学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逐渐掌握的。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经典篇章,犹如一座散发着光芒的巨大宝藏,有许多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完全可以不避嫌疑,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并用来帮助自己写好作文。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习作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写起作文来才会游刃有余。{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习作内容从“不自由”到“自由”。
实验教材在习作编排上,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内容上的限制很少,习作内容宽泛。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三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习作方法掌握得少,取舍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在自由确定习作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练习就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突破教材,对一些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拆分,由规定统一内容“不自由”地写,到习得方法之后“自由”地写。第一组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太丰富了,到底写什么?该怎么写呢?刚开始我认为学生肯定很多东西可写,于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喜欢什么课余生活就写什么,学生开始写作时,我作了一翻指导后就让学生自由写,有一位学生写了十分钟,才写了几个字:我的课余生活是钓鱼,一有空我就会和爸爸一起去钓鱼。我巡视了一周回来再看他的时候,他也还是那几个字。我觉得好奇,如果是自己经历过
的肯定有话可写,没可能十分钟过去了,也还是那几个字。于是,我低声问他:“你钓过鱼吗?”他说:“没有。”我说:“没有钓过鱼,你写钓鱼干什么?”除了他,还有几个同学都是凭空想像来写的,都是写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想到这个“自由”有点不可取,于是我重新做了调整,缩小习作范围,要求学生统一以“有趣的课间活动”为题,写一写自己课间活动时最喜欢的游戏,帮助学生找到了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这一下学生有话可说,知道该怎么写了。作文评改后我又布置大家周末做一次家务劳动,以“劳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方法之后,再来进行第三次作文:课余时间我们除了做游戏、参加劳动,还有哪些喜欢的活动或印象深刻的事?请你写一写。
习作内容从“不自由”走向“自由”,不仅让学生更快地学会了表达,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多次练笔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了习作训练,能够更好地达到习作教学上的学段目标。
又如在教学第五组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我发现这一专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决定习作内容,学生虽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但受年龄及阅历的限制,根本无从下笔,结果作文变成了摘抄资料,失去了习作的价值。因此我把习作内容缩小到极小的范围,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这两个节日,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中秋过刚过了不久。在这种情况下,习作内容虽然变得不自由了,但由于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他们也由此发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值得继承和传扬的!
三、走进生活,亲身实践,让习作素材变得更加鲜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素材从生活中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亲身实践,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积累丰富鲜活的习作素材,培养一颗细腻、善感的心。在教学第六组习作“风景优美的地方”时,我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很多学生都亲自去看了增城广场、增城公园、派潭的白水仙瀑、正果的湖心岛……把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实地写出来,虽然谈不上什么文采,但让读者看了,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收获。又如在教学第四组的观察日记时,我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先走进生活,观察自己想观察的、感兴趣的东西。有的学生利用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观察了蜗牛;有的学生观察了小蚂蚁;有的观察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有个学生这样描写自己观察到的小蚂蚁:小蚂蚁真有趣,小小的身体也分成了三部分,头上还有两根有趣的“胡子”。大部分学生都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具体。
四、 想象作文,自由习作的“天堂”。
在教想象作文时,不少教师爱向学生强调“合理地想象”。什么叫合理的想象?三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甚至是离奇的。当然这“离奇”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的,对于孩子而言,只要是他们想得到,一切想象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以“合理地想象”为枷锁,禁锢学生的思维,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三年级教材中有不少想象性作文,如第七组的“编写童话故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地大胆想象,比一比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想象作文写得最有趣、最吸引人。老师的激励打开了学生思想的大门,想象王国变得更加绚丽,异彩纷呈。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写什么龟兔赛跑呀、比本领一些旧的童话,这次有的学生写小猪生病了,小兔子过生日等新的内容的童话。
训练学生获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凑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的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五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体会点滴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三年级则要求:“开始练习习作时,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主要是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强调如实表达,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基于上述要求,我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作为前提,以“引导学生搜集习作素材”为根本任务,最终达到“学生不怕写、爱写、会写、善写”的目标。具体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排除为难情绪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他1.40的个子,足足有50公斤重。锅盖似的头帘下是一张圆圆的脸,把亮晶晶的一双眼睛显得格外小,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缝。因为胖了,所以走路很慢。但跳起绳子来却会变成灵巧的小熊了。”{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样片断让我画出来呢?顿时有许多只小手林立在我的眼前„„
二、 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秋天里校园一角》时,由于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总是熟视无睹,在课间活动时间只会开心地玩耍做游戏,却很少会细心地观察每天都光顾的校园。针对这实际,我先限时间让学生写一写,但不急于评改,而是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习作,跟着我去参观校园每个角落。整整一个小时,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自己曾经忽视的花草树木、楼台花园„„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互相争论争论,再看看自己手中的习作,于是,再写一次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三、 借助动态教学,提高习作效率{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摄像机,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水库风景区,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 利用教材资源,从生活中化来活水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三年级教材里的重要组成,其实也是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的好资源。三年级的学生习作时,常常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
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不能进行细致的描述、前因后果弄不清,有时即使写出来了也觉得别扭,缺乏条理性,让人读来头痛。在指导学生写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课余生活》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结合第3课《爬天都峰》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提示,提前一周让学生观察、搜集自己一周的课余生活,要记下自己一周的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然后在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余生活都做了些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互相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并说一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最后在习作中,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是什么?想一想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难过的事等,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或事在小组里给同学表演一下,选些表演得好的同学在全班示范,边表演边口头描述出来,并请同学们评一评,自己改一改再说,最后再叫学生们把自己刚才说的写下来。让学生在“回忆──表演──描述──再描述──才写下来”过程中,体会到原来习作就这么简单,习作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应该以激趣领路,把积累素材作为基石,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让成功的喜悦伴随学生迅速成长。并使其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
2009、1、10
三年级作文在玩耍中体会到的感受篇六
北京版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一件感受最深的事
大家有什么感受最深的事情留在脑海呢?
北京版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一件感受最深的事
童年,就像多种多样的调料盒,酸,甜,苦,辣,咸,样样都俱全!喜,怒,哀,乐,样样都有!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一件令我感受最深的事吧!~
有一天,我去姥姥家玩,玩完了屋里各种各样的玩具,就玩屋外的鸡鹅鸭狗。玩完屋外的,就觉得没什么可玩的了!
对了,三舅的恒力车还在院子里呢!于是我就坐了进去!钥匙在上面,我非常好奇:当一把司机是什么感觉呢?就把钥匙摇了一下,一下踩油门上了,这可完了,我一定会像出事故那样被抬进医院里去了!怎么办啊?头上绿豆般的汗珠滚了下来。我往后推了一下挡,一下子倒退了。我这时想起老师教过我们的话:遇到什么困难必须冷静下来,千万不要慌。我想起了车是靠钥匙启动的,鼓起勇气,把钥匙摇了回去,拔了下来。这回有停了,吓死人了!
过了一会儿,三舅回来了!他看见车不是停在原位!以为正在屋子里闭目养神的四舅开了呢!用审视的目光看他。四舅说没有啊!这时我脸烫烫的,像发烧了似的!最后用严厉的目光看看了我,然后说:今天真实见鬼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