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演讲稿

来源:演讲 发布时间:2016-12-11 点击: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一

《三国演义》演讲稿

《三国演义》之千古悬案:刘备借刀杀关羽

李晓亮

《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长篇历史小说,在戏剧﹑评书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关羽的艺术形象与他的本来面目有着很大的差距,人们所熟知的关羽、戏台上的关羽和评书艺人中的关羽,而非是那个真实的关羽。

而围绕关羽的一个最大的悬案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意失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遇害,蜀汉的半壁江山就此失去。关羽之所以北伐失败,丢失荆州,是各种内外部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曹军大兵压境,盟友背叛,偷袭荆州,关羽与同僚不和,后勤保障不力„„

但奇怪的是,在他出兵北伐以及后院起火、回师救援的近半年时间里,刘备竟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关羽向邻近的部队求援,对方竟然以种种借口推脱,不肯出兵。在关羽败亡一年多之后,刘备才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出兵讨伐孙权,兵败虢亭。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这个奇怪的现象众说纷坛,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质疑是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章太炎就曾说过:“(关羽)临沮之败,葛氏(诸葛亮)不以一卒往援,眛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

但是问题是,诸葛亮想杀关羽就杀得了吗?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作用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他是刘备的行政首长和后勤部长,但行军作战还是刘备拿主意,而刘备的军事顾问是法正﹑庞统等人。就算他能对刘备施加影响,阻止刘备救援关羽,但真正拿主意的人还是刘备。就像人们咒骂秦桧害死岳飞一样,其实忽略了真正的幕后主使是宋高宗赵构。

刘备有借刀杀关羽的理由吗?史书上说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那是早年的事了,当时刘备遭遇了一起未遂谋杀,需要关羽、张飞二十四小时切身保护。刘备被曹操打败,投靠袁绍,也同于赵云同床眠卧,以保安全;刘备称汉中王后,费诗代表刘备前往荆州,拜关羽为前将军,曾说过;“王与君侯,譬如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同之。”这是费诗安抚关羽的话,这是因为关羽正闹意见,对黄忠封后将军,与自己同列不满。

当然,关羽与刘备一同起兵,共同奋斗三十多年,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情谊,这也是不能否认的。正因为关羽的资历和功劳,刘备才对委以重任,托付半壁江山。另外,关羽重感情、讲忠义,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就亲密无间、铁板一块、牢不可破的。

关羽投靠曹操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给刘备留下心结。因为在曹操的麾下,关羽曾经临阵刺杀袁绍大将颜良(很可能是借投奔刘备的名义,否则在千军万马中靠近和刺杀主将,是非常困难的)而刘备当时就在袁绍军中。刘备随后与文丑一同出战,应该是因为关羽斩杀颜良而受到了袁绍责备和猜忌,所以戴罪立功,表明自己的立场。

结果,在曹操的指挥下,文丑被杀(文丑应该不是关羽所杀,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我认为,这里的刺应该是暗杀的意思 ,“杀的出其不意所以谓之刺也。”颜良很可能是认为关羽是来投诚的所以不加防备被关羽临阵刺杀。

诛文丑史书上并无记载,应该是后人的演绎。颜良、文丑并为名将,如果都是关羽所杀为何史书上只记载斩颜良,而不写诛文丑,显然不合情理。况且,文丑与刘备一同出战,应该不会派关羽与刘备正面交锋。所以文丑应该不是关羽所杀。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猜测。)刘备夺路而逃,为了脱离险境,刘备以骚扰曹操后方为由南下。关羽为了报答曹操而考虑不周,直接造成刘备的处境恶化。虽然他后来为了忠义重回刘备麾下,但不代表刘备就会“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关羽刚强自负、刚愎自用、,因此与绝大部分同僚都有矛盾,与刘备也难免发生冲突。当年,他与刘备在许都的时候因为此前曹操抢了自己喜欢的女人(杜氏,杜风儿),想在射猎时袭杀曹操,遭到了刘备的阻止,后来刘备长坂坡一败涂地,关羽还为当年不让他杀曹操的事埋怨刘备,这就是一例。

{三国演义演讲稿}.

所以,刘备在重用关羽的同时,也常常保留,对关羽的任命往往是代理,而不是正式委派。如代理下邳太守、董督荆州则是代理荆州刺史。这样的目的就是限制关羽的权利和权威,以免他坐大后拥兵自重,无法驾驭。

在荆州的人事安排上,刘备也留了后手。例如让小舅子糜芳但人最重要的南郡太守,荆州的文武百官可以越过关羽直接与他沟通,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当初以“借”荆州为名,武力夺取荆州三郡后,长沙太守就直接跑去向刘备报告,而不是逃往他的顶头上司关羽那里。{三国演义演讲稿}.

关羽镇守荆州多年实力上升难免自我膨胀这是他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个性使然也是实力和地位变化的结果。例如,他远在荆州却插手益州的人事安排,马超归顺刘备后,得到重用,他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人才可与谁相比,诸葛亮只得回信周旋,吹捧关羽。后来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他因为黄忠封后将军,声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不接受拜封,公然抗拒刘备的王命。表面上是藐视黄忠,其实矛头指向刘备。

这一方面是因为关羽心胸狭窄、争强好胜,没有容人之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资历深、功劳大,地位高,现又雄踞一方,有资本这样做。关羽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当初三人一起举兵,打出了现在的地盘,不分彼此,你的就是我的,甚至不自觉地把荆州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试图和刘备平起平坐,拥有同等的发言权。在一定的程度上,刘备控制不了、指挥不动当时的关羽了。这当然是刘备无法接受的现实。{三国演义演讲稿}.

孙权为夺取荆州三郡 ,事先将孙尚香从刘备处接回,两家的联姻关系名存实亡。后来,孙权不是与刘备修复联姻关系,而是提出与 关羽结亲家;遭到关羽的拒绝。 这至少说明,孙权把关羽看成刘备集团中一支相对独立的军队,从而加以拉拢。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关于与孙权结盟,割据荆州,三国的局面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按理说,刘备历时一年多才平定汉中正需要休养生息,不应该休养生息,不应该马上大动干戈、出兵北伐。但同月关羽就进攻襄樊,这很可能是关羽假节钺、获得代天子征伐的权力后,自作主张、一意孤行的结果。

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关羽出兵前请示了刘备,或者刘备被汉中胜利冲昏了头脑,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就命一直在养精蓄锐的荆州军出击。但如果这样,刘备应该会派兵支援,不会坐视关羽败亡而不施以援手。关羽在北伐期间,只是向邻近的房陵、上痡的刘封、孟达、求援而从未直接向刘备求援。也可以证明关羽的北伐并未经刘备的同意,所以无颜要求刘备支援。而没有刘备的命令,邻近部队自然不会出兵。

有人猜测北伐是关羽的一意孤行,但又向刘备作了报道,而刘备却没有重视起来,既没有遥控指挥,又没有给予多少支持。即便当初刘备没有引起重视,但北伐前期的辉煌战果和后期的严峻形势,不可能不引起刘备的重视。不派援兵,显然不是疏忽,而是故意。

如果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不让其他人的功劳超过自己,擅自出兵,就足以触动刘备敏感的神经。刘备不派一兵一卒支援,假他人之手消灭关羽,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关羽身死后,刘备拖延一年多才出兵讨伐趁关羽北伐袭取荆州的孙权,名义上是为关羽报仇,实际上是为争夺荆州。

随着地盘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刘备当时已经在考虑身后事了。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剪除那些“易世所不能欲”,也就是自己身后无人能够驾驭的棘手人物。例如刘备的义

子刘封,“诸葛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以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刘备便借他不救援关羽的名义赐死刘封。刘封个性“刚猛”,与关羽的“刚而自矜”有相似之处,但与雄踞一方、指掌刘备半壁江山的关羽相比,刘封的威胁显然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此看来,刘备借刀杀关羽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刘备假曹操和孙权之手除掉关羽,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是去了一员“万人敌”的虎将,也失去了荆州的半壁江山,但刘备当时已经没有平定天下、匡扶汉室的年头了,他只想割据一方,称王称帝。所以,付出的代价是可以承受的,毕竟消灭内部的威胁更重要。益周是他的立足点,在刘备的战略天平上,荆州的分量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内部的威胁不及时消除,结果就可能是子孙的基业不保,连立足之地都会失去。

关羽的败亡也是有它自身的原因,由于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得罪了荆州同僚,也激怒了盟友。被罚前后他就三次侮辱孙权,一次是拒绝孙权为子求婚,辱骂使者;一次是因为北伐时孙权承诺的援兵迟迟不到,骂孙权是小畜生,还说攻取了襄樊之后要去灭他;另一次是因为军粮不足,夺取孙权储存在湘关的米。

从战略上讲,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的北伐策略有几个要点:跨有荆、益;结好孙权;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当时,益州虽被刘备战据,荆州却被三家瓜分;孙刘达成湘水协议,分割荆州之后,联盟虽然暂时得以维系,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则是危机四伏。关羽又屡次挑衅,激化了矛盾;由于曹操在汉中失利,内部出现了反曹势力并有所动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曹操的统治,算不上“天下有变”;诸葛亮提出刘备出秦川,另一支军队取苑、洛两路出兵,分进合击,而关羽孤军深入,承受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导致惨败。

{三国演义演讲稿}.

但总地来说,如果没有刘备的不作为和孙曹刘三家的联合绞杀,关羽是不会输的那么惨的,至少不会兵败身死。“千古悬案,刘备借刀杀关羽;一腔热血,云长遗恨走麦城。”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二

三国演义演讲稿

《三国演义》演讲稿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占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具备了“天时”。孙权尽掌东吴,具备了“地利”。而刘备就凭着“人和”之势,从一草草布衣,却能划天下 为三而独占其一。由此可见,在这三人中,刘备是最成功的。 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贩买草鞋、织草席为生。刘备宽仁忠厚、乐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喜欢结交豪爽之士。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操行事残暴,时常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而,刘备深得人心。

有一次,刘备战败逃难,与关羽,张飞失散,孙乾赶来。两人决定去许都投靠曹操,再图后计。百姓们都知道刘备的宽仁忠厚,十分爱戴他。途中刘备没有了干粮,周围的百姓纷纷都争着请刘备吃饭。一天,刘备与孙乾到一位猎户家中投宿。猎户听说是刘备来了,赶忙到处去寻找野味给刘备吃。但是,猎户一时间没有找到什么猎物,他竟然杀了自己的妻子,准备给刘备吃。到吃晚饭的时候,刘备问猎户:“这是什么肉?”猎户回答说:“是狼肉。”刘备并没有怀疑,饱餐一顿后,就睡觉了。{三国演义演讲稿}.

到了第二天早上,刘备去后院取马时,忽然看见厨房里有位妇人被杀害了,手臂上的肉都已经割去。刘备惊讶不已,才知道昨天晚上吃的是猎户妻子的肉。刘备很伤感,洒泪上马,道谢

而别。之后刘备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他十分感动,让孙乾送了黄金百两给那个猎户。从这件事中足可以看出,刘备受百姓爱戴之深,真是深得民心。

刘备不仅深得民心,还很机智聪明,应变能力强。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请刘备喝酒,喝得正陶醉的时候,忽然阴云漠漠,好像要下雨了。曹操问刘备当世有哪些英雄豪杰?刘备例举了袁术,袁绍,刘表等人,但曹操认为他们都还不算是英雄,刘备疑惑不解。曹操手指着刘备,然后又指着自己,说当世的英雄只有刘备和自己两人。刘备大吃一惊,不知觉,手中的筷子掉在了地上。这时正好大雨来到,雷声大作。刘备赶快捡起筷子,巧言说道:“是雷的威严吓到了自己,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这才没有引起曹操的怀疑。刘备假借畏雷之过,轻轻掩饰过了。 刘备的谦恭待人,知人善任,任何事情都以民为先,致使刘备的势力逐渐扩大。之后又求得卧龙诸葛亮先生为辅,真是如鱼得水。有了孔明的锦囊妙计,以及其他重情重义的兄弟为他舍身卖命,刘备终于得以划天下为三而独占其一,创立了蜀国。 透过三国的争霸史,我们可以窥出这样一条真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者,就算“天时、地利”占尽,没有“人和”仍然可能功亏一篑;弱者,哪怕只具“人和”,仍然有一争的机会。这对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有句话说“友遍天下,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便是“人和”的积

极意义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三

三国演义演讲稿

三国演义演讲稿 我与桃园英雄的结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寒假时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读完之后,万分感慨。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演变,不禁感叹,这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中国家朝代兴起衰亡,循环往复。在此期间,既有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肱骨之臣,又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骁勇之士,也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世奸雄。《三国演义》描绘了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的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生动的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纳贤的刘备,忠诚的诸葛,重义的关羽,无不各极其态,都给予我心中震撼,精神洗礼。 煮酒论英雄,谦让有理。三让徐州,重情重义。这一系列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胸怀大志,谦逊有加。但他并非尽是伟大,而无半点私心私欲。只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屡败屡战的精神和他礼贤下士的态度。他虽多次寄人篱下,但从未放弃过称霸天下。他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能人义士死心塌地的助他一臂之力,这种向心力,令人叹服,你若重情重义,他人便会不离不弃。在诸多贤者中,诸葛亮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奇人。 他躬耕南阳,隐居茅庐,不问世事,德行兼修,曾以管仲、乐毅自拟。而他的家室,古之传曰:“家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从古至今,有此境界者又有几人?他性格中和,但不愿出仕,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入幕,衷心侍主。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之大计,又向他做出了攻打中原的战略方针。刘备死后,后主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但诸葛亮并未取而代之,仍为汉室尽心尽力。他聪明绝顶,才华横溢,集百家之长,众学之精。他知天文,晓地理,通人情,达奇门遁甲自然兵法,会阴阳,算数,八卦,五行,可谓集尽三韬五略之道。他一生与奸邪斗智斗勇,为战乱时代开拓光明而努力,他怜悯天下苍生疾苦,欲尽早完成统一大业,是以晚年仍不辞艰辛北伐,六出祁山,以致积劳成疾,病逝于定军山五丈原。后人称其:“至圣先师”并引以为智慧忠贞的化身与代表,为其供香立庙!至此,受世人朝拜,万代之传唱。 话说关羽,追随刘备,镇守荆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此人一生义字当头,衷心追随义兄,骁勇善战,不畏艰难,率兵打仗,所向披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使人闻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他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但不幸遭人算计,败走麦城,首级被取,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首安葬洛阳,孙权以诸侯之礼将其身躯安葬当阳,因此后人称之: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后主刘禅追封其为“壮缪侯。”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四

三国演义演讲稿

三国演义演讲稿

高一13班 罗希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赤壁之战打响之时,曹操基本统一了北部中国。因此他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不过曹操是北方人,是个地地道道的旱鸭子,他的士兵也是。结果半路上是上吐下泻,曹操不得已,只好下令把船都连成一条。看到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来到江东,吴国的大臣无不胆战心惊,连周瑜看到漫江都是曹军时也是一口血喷了出来。这时,盟友诸葛亮暗中传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半信半疑:这大冬天的,哪儿来的东南风?没想到,刚到三更,这军旗竟真向西北飘了。

这个时候,黄盖假意投降,开着火船冲进了曹操的大军中,系在一起的战船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曹军慌成一片,溃不成军;曹操也灰头土脸,慌不择路。曹操带着残余的兵马直奔向乌林,被甘宁给挡住了,又奔向葫芦口,曹操一看,放声大笑:“我就知道周瑜和诸葛亮毕竟不聪明,如果是我,就在这里埋伏下人马。”话还没说完,只听一声大吼:“曹贼哪里去?”为首的正是张飞。曹操连铁甲都没来得及穿就上马飞奔。来到华容道,曹操又是一声大笑:“如果是我,我就在这儿也埋伏下人马,那样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只听得一声炮响,关羽走了出来。曹操终于害怕了,对关羽大谈旧情,恳求他放了自己,一向使命必达的关云长也纠结了,最终关羽叹了口气,放走了曹操。

赤壁之战最终以孙刘联盟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诸葛亮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他淡定如常,不慌不忙布置陷阱,甚至连关羽会放走曹操都猜出来了。相反,周瑜的小肚鸡肠就反应出来了。诸葛亮预测的东南风来临之际,周瑜还在因为诸葛亮是个威胁就想除掉他,可见他一点也没为眼前的局势而考虑。至于曹操,不仅南下计划泡汤,自己损兵折将还得意洋洋以为自己聪明,结果两声大笑就让他悲剧了。可以说,三国演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里,有忠良贤臣的正直,有奸人枭雄的奸诈,有谋臣策士的智慧,有忠勇大将的威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千百年后,他们早已化作尘土,但在罗贯中笔下,他们依旧闪耀在文学星空中!

1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五

三国演义讲稿{三国演义演讲稿}.

《三国演义》故事讲稿

东汉末年,黄巾贼起义,天下大乱。有一天,中山靖王的子孙刘备看到招兵告示,看完后忍不住叹气三声。刚好被身后的张飞看到,张飞厉声斥责,“大丈夫不为国家效力,在这里长叹什么?”大家知道刘备长什么样吗?小说中是这样记载的,“生得身长七尺五寸(古代,一尺大概介于23厘米到24厘米之间,按照这样的兑换,刘备也才一米七几),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边念边解释,PPT,文字加图片)一副十足的帝王相。张飞看都不看,直接责骂刘备。那么张飞,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身长八尺(比刘备高,大概一米八几),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边念边解释,PPT,文字加解释)。刘备见张飞相貌不俗,两个人就相互介绍并说出了自己叹息的理由。张飞一听刘备的介绍,觉得这个人出生非凡,两个人越谈越有默契,于是就约了对方一起下馆子准备边聊边吃。两个人吃着聊着的时候,碰巧有一个人在外面嚷着要急切入城投军。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不错,就是关羽。关羽又长什么样呢?“身长九尺(比张飞还高,一米九几),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边念边解释,PPT,文字加解释)。关羽的叫嚷被刘备和张飞听到了,于是刘备就邀请他一起喝酒,三个人越谈越投契,最后就一起去张飞家后的桃园结为异姓兄弟。刘备为老大,关羽为老二,张飞为老三。“念刘备、关羽、张飞,虽为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PPT),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他们兄弟三人一路并肩作战,始终不离不弃,得到天下许多英雄豪杰的称赞,以及各地百姓的拥戴。但因为曹操、袁绍、孙策的势力过大,刘备三人的鸿图一直没有得到展示。终于,在徐庶和司马徽的指点和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深山拜访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天下时局问题,两人相谈甚欢,著名的《隆中对》就出自这里。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草庐求贤纳士的诚心所感,决定出山协助刘备打江山。诸葛亮一出山,就帮助刘备暂时摆脱曹操的追杀,并运用智慧占据了荆州,以此作为刘备政权的根据地。曹操的部队虽然抵不过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智慧,以及关羽、张飞、赵云的骁勇善战。但很快百万大兵到来协助,刘备抵挡不住,这时,诸葛亮请求到孙权的东吴寻求帮助。

{三国演义演讲稿}.

诸葛亮来到东吴,一开始并不受待见。东吴上下谋士一齐刁难诸葛亮,全部都被诸葛亮智慧封得哑口无言,“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来自这里。但是,寻求东吴合作抗曹,毕竟要得到吴王孙权的同意。而孙权在大臣影响下,左右不定,难以下决策。最后想起生前哥哥孙策的嘱咐,外事不懂,问周公瑾,也就是周瑜。小说里面的周瑜阴险狡猾,表面上想抗曹,内心却不想。在诸葛亮的再三激励下,周瑜答应了联合抗曹。

其实周瑜在答应诸葛亮的请求后,就马上意识到自己中计了。诸葛亮怎么使周瑜最后屈服联合抗曹的呢?用的是美人计。东吴有两大美女,一个是大乔,一个是小乔。大乔是前吴王孙策的妻子,小乔正是周瑜的妻子。曹操曾经说过,等到扫平天下,如果能有大乔小乔在铜雀台陪自己安详晚年,该有多好!诸葛亮这是用这点,使得周瑜中计。无奈诸葛亮棋高一着,周瑜暗暗妒忌,心怀恨意,千方百计想杀害诸葛亮。有一天,周瑜灵机一动,想借用制造弓箭一事铲除诸葛亮。他假装客气地请求诸葛亮帮忙造箭,并要求他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按照正常工序,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诸葛亮早就猜透周瑜的计谋,所以立下三天保证完成任务的军令状。周瑜暗自偷喜,认为这是铲除诸葛亮的绝好时机。于是,他又偷偷命令下属不配合诸葛亮的工作,不配齐材料。那么诸葛亮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原来诸葛亮早在前些天算好三天之内就会有大雾将至,趁此机会,他安排好船只,把船仓用特殊布料包裹好,在船上放好稻草人扮演士兵,一路擂鼓呐喊,让曹操认为吴兵前来攻击。因为江雾弥漫,曹操江上看不清对方兵力虚实,只好命令士兵不断地射箭。就这样,诸葛亮满载十五万支箭而归,顺利完成周瑜的任务,气得周瑜无话可说。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草

船借箭》的精彩过程,同学们要认真看哦,很有趣的!(播放《草船借箭》的小视屏) 大家是不是觉得诸葛亮很有智慧呢?诸葛亮的本事还不止,咱们看看孔明借完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曹操百万军,而孙权只有三十几万军,兵力悬殊。若不寻求高明的战略,则难以一举消灭曹操的百万大军。那么,他们是怎么谋划这场策略的呢?周瑜曾经有个同学叫蒋干,他是曹操手下的幕僚,想立功,就请求到东吴,企图借昔日同窗旧情说服周瑜不联合抗曹。周瑜正是利用了这点,在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时,故意泄漏了一封信,说掌控曹军水军训练的两位都督蔡瑁、张允是东吴的底细。蒋干看到这封密函,立马回送曹操,曹操不问原因马上处决了蔡瑁、张允二人。一处决完,曹操知道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无奈已痛失两位水军大将,这也加快曹操的复仇之心。那么曹操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周瑜他们又是怎么应对呢?{三国演义演讲稿}.

周瑜自知吴军抵不过曹操的百万大军,便连夜计谋。终于想到好对策,却无人可施。这时东吴的世代忠臣黄盖请求愿意遭受皮肉苦刑,以瞒过曹操施行诈降计。黄盖在所有东吴的大臣面前规劝周瑜投降曹操,周瑜不肯,黄盖痛骂周瑜是不知世事的黄毛小子,两人争执不下,最后黄盖被周瑜拖出去挨受酷刑。黄盖借此,秘密派人到曹操的军营投降,几番论证后,曹操终于相信黄盖的投降。曹操因为得到东吴一大将而兴高采烈,这为后面计划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从这里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黄盖到底受了多疼痛的鞭打。播放《苦肉计》视频。

但是,要一举消灭曹操的百万大军,单靠黄盖是不行的。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同时都赞成火攻,然而要怎样使得曹操上当中计呢?这时,凤雏先生庞统也假装投降。通过献上连环计,使曹军的战船全部绑在一起,就可以像在陆地上作战那么平稳。因为曹操的士兵很多都来自北方,北方人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曹军已有大部分人因为不适应水战而生病,这样是极不利作战的,曹操也苦思冥想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恰巧庞统这时一言惊醒梦中人,解开曹操的困惑。那为什么曹操会轻易相信庞统的计谋呢?庞统,号凤雏先生。司马徽说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是什么人?庞统是具备和诸葛亮一样聪颖和智慧的高人。庞统深情倾诉自己在东吴大材小用、不被重视的苦闷,曹操招贤若渴的心马上就被激发了,不但接纳庞统的投降,还接纳了庞统的连环计。“火攻”计划的实现已接近成功的一半。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又出来了,他设坛祭奠求风,借了三日三夜的东南大风。夜里将近三更时,东南风果然降临。黄盖借助东南风,依照之前假装投降的约定,携带兵马和粮草投靠曹操。曹操在江的对岸看到黄盖的旗号,不但没有怀疑,反而让士兵好生迎接。谁料,快接近曹营的时候,黄盖把战场全部点燃,趁着东风,这些战场迅速把曹操绑在一起的战船一举破灭。曹操的百万大军顷刻间瓦解,曹操最后也落得狼狈逃命的下场。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以曹操失败、周瑜胜利告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赤壁之战的精彩部分。播放《借东风》、《赤壁之战》的视频。

在这场赤壁之战中,有许多充满智慧的计谋,我们也看到领略众多谋士和勇士的风采,那么,大家听完这几个故事,有没有也别喜欢的人物呢?有同学愿意分享下吗?(适时讨论)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诸葛亮,的确,诸葛亮的恢弘大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我们深深折服。我很开心,同学们能够喜欢诸葛亮,欣赏诸葛亮,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成为一个新时代的诸葛亮。

另外,相信在这场战争中,还有另一个人物,应该也会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周瑜。小说中的周瑜阴险狡猾、嫉妒贤才,千方百计想铲除诸葛亮。他在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但其实,真正历史中的周瑜并不全是这样,他雄姿英发,多才多艺,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将略,年仅24岁就抱得东吴第一美女小乔归。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不要盲目尊崇诸葛亮,而贬低周瑜。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谢谢大家!

三国演义演讲稿篇六

《品三国》演讲稿

好书推荐演讲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大岭小学四年级一班的杨蒙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论英雄 品三国》(伴奏 春江花月夜)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能不懂寂寞?”一首《曹操》掀起了三国热。这时,一位学者跳了出来,在《百家讲坛》他用独特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欢迎,这个人就是易中天。

因为易中天,我终于抵不住诱惑,买下了这本目前最畅销的《品三国》,再次对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前读《三国演义》时,“三国”中的人物给我的感觉是“智勇忠义”交织而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周瑜是何等英姿焕发 ,刘备桃园三结义是何等重情重义。我会为 张翼德单骑 伫立长坂坡,“身张翼德也,谁来共处决”吓破敌胆而拍案叫绝;会为 关羽败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被孙权所害而破涕大哭;会为 周瑜久不得胜,吐血身亡而深感惋惜。。。。.

当时感到陌生是不知易中天教授对我熟悉的人物是何等的评价,当我一口气读完了《品三国》,百感交集,千丝万缕的感慨,犹如喷发的火山,是那么强烈,合拢了书本,平静了心情。在易中天教授的引领下,我犹如梦回三国,曹操的奸雄,孙权的深谋远虑,刘备的深情重义,不但让人触手可及,而且古老的历史已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音乐停止)

古语说:“勿以好恶论断之”。《品三国》中的曹操这个“奸雄”不再是“坏蛋”的代名词,易中天让我更理性的认识到这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耽四州,曹操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拥百万雄师,挟天子以令诸侯,为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势造英雄,这顺应了历史潮流。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辩证统一,“勿以好恶论断之”,《品三国》让我更加理性地去认识这段历史,认识这个世界。

周瑜原本在我心中是小气的。他处处为难诸葛亮,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结果却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也就是所谓的“三气周瑜”)。可是,易中天为什么说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呢?看来那只是小说,那么真正的周瑜才是如此。我不禁改变对他以往的看法,反而多了一些敬佩之情。他不仅风神俊朗,而且文武双全,把仗打的十分漂亮,用易中天教授的话说就是“把战争变成艺术”。我想当时他一定是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在战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真的,周瑜不愧为江东名将!(三国演义 从40秒开始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历史的车辙已经碾过千年的光阴,那些立马横枪,驰骋沙场的英雄们也异化为点点繁星,点缀着浩瀚的历史苍穹,千年之前的是非对错,谁又能说得清楚。(伴奏停止)

静静的秋色,微微地江风,看繁星点点,思索着书中的收获,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再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但你不能让灰尘蒙蔽了双眼。

读一本好书会让你更为理性的认识事物,了解生活,感悟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离开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上一篇:三分钟英语梦想演讲稿
下一篇:与群众演讲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