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淡泊年对联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6-09-22 点击:
不过淡泊年对联篇一
山西乔家大院的对联
山西乔家大院的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趣事
2006-11-28 22:44
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
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二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字石夸其
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三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
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四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
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
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
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五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六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
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七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
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
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八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
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
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九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
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
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
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十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
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
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
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
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
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
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
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
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
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
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观众
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李鸿章排行第二,
故称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
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部:“项字何谓?”其女道:“项
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十八 李某为官,巧立名目, 搜刮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其死后有人戏作一联曰:
早死一时天有眼,再留三日地无皮。
十九 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二十 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
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
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
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十一 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
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
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
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二十二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
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
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不过淡泊年对联}.
二十三 汤某与友上街游玩,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字,出对曰:一盏灯,
四个字,酒酒酒酒。时夜已深,报更者出,友曰,我对矣: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二十四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
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学生不能对,问其父,
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
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旭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不过淡泊年对联}.
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
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
生答道:“前唐后汉记提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郝然而退。
二十五 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夜里,有人在其联
下续上二行: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众人看了,无
不发笑。
二十六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
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
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
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二十七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
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二十八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
璋、吕淑湘等人。途是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
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
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
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
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
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 千古绝对(转载)
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算,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 南通舟,北通舟,南北通舟通南北
下联: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不过淡泊年对联}.
上联: 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弋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 你尔人, 袭龙衣, 伪为人, 合手即拿, 魑魅魍魉四小鬼, 鬼鬼居边
上联: 四方桥,桥四方,站在四方桥上望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
下联: 万岁爷, 爷万岁, 跪在万岁爷前喊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 山东落叶松叶落东山
上联: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下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上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
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下联: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
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
醉,诗耶?吏耶?儒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涕下
下联: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
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上联: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下联: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上联: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下联: 赤面映赤心,跨赤兔追风,驰骋间难忘赤帝
上联: 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斩庞德,千秋至德无双
下联: 生蒲州,事豫州,守徐州,战荆州,万古神州有赫
上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下联: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上联: 风入林则徐徐向前
下联: 菊将谢自楚楚留香
不过淡泊年对联篇二
经典对联
经典对联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拆字: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吾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一目不明 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 此身应受八刀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墙上挂珠帘 你说是王家帘 朱家帘
半夜生孩儿 我管他子时乎 亥时乎
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三女为奸 二女皆从一女起 五人共伞 小人全靠大人遮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日在东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间配定好人 乔女自然娇 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 何劳铜铁铸镖锋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
四维罗 马各骆 罗上骆下罗骑骆
言者诸 豕者猪 诸前猪後诸牵猪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 少女更妙!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船漏漏满锅漏干
灯吹吹灭火吹燃
酒客酒楼同醉酒
讨人讨画好吟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玉头起芋头芋头枯 玉头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 和尚忧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例运少有余财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旧三年 补补衲衲又三年
书生书生问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马快 马快马快
蚕作茧茧抽丝 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狼生毫毫扎笔 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高矮子肩长 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
细大嫂寻新 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
东庙阚西厢房 东西两厢 门户相对 方敢并坐
南京河北京城 南北双京 水土并分 可成霸业
同字异音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 (条),调整的 (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 (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行行行行行行行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读音:杭行杭行杭杭行。 下联读音:长涨长涨长长涨。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故宫太和殿
上联读音:骆曰,骆曰,骆骆曰。 下联读音:招潮,招潮,招招潮。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四川朝云庙
上联读音:朝云潮,朝朝潮,朝朝朝退。 下联读音:长水涨,长长涨,长涨长流。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不过淡泊年对联}.
山海关孟姜女庙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酒热不须汤盏汤
厅来无用扇车扇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不过淡泊年对联篇三
对联
《对联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授课方法:互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趣话对联,激发学习兴趣
1、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2、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该联相传为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5、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书生答道:“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联语用析字双关法。“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三、对联的起源
第一,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第二,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第三,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梁章钜在《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由于 “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对联结构的规范化。这一点似乎尚未被人们重视。 有清一代是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对联”。我们认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
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传为美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对联报》,地方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四、对联知识
(一)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分发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二)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上、下联分别叫“出句、对句”。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
(三)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概括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不过淡泊年对联}.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对联的种类
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工对(也称严式对)
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 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对“夜”对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为名词相对,这里的“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为动词相对,“梳”对“润”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
再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解缙)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槛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3、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
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①;
庙拓阳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②。
( ①关羽:壮缪候。②蕲王:南宋名将“韩世宗”的封号。)
联中的“将军报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下联亦然。此种对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用。 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
1)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2)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郭沫若为黄继光牺牲十周年题联)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静;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
这些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种形式的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2、反对
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1)坚持实事求是态度; 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2)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3)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4)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述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亦叫流水对、走马对)
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黄河”,是两句并列写景,意思不是联贯的。“欲穷,更上”两句,意思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