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来源:记忆力测试 发布时间:2012-01-13 点击: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一
2017学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练习与测试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基础练习】
一、ànɡ jǐ dǎi 装 疆 壁 魄 奋 蜜
二、桂林山水——广西
茅台酒——贵州
景德镇陶瓷——江西
杭州西湖——浙江
布达拉宫——西藏
【发展练习】
一、1. 山东泰安 2. 安徽宣城 3. 江苏南京
二、2. 提示:模仿材料中七、八、九自然段句式,由人物联想到精神。 2 郑 成 功
【基础练习】
一、1. 度—渡 嘹—瞭 2. 梨—犁 3. 住—驻 已—以
二、1. 强占 奴役 恨透
2. 喜出望外 慰劳 特地 赠送 载歌载舞
3. 充分周密的准备,严格刻苦的训练,英勇顽强的作风,科学合理的方案
4. 生产 教育
三、1. 高大坚固 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 乱作一团
2. 奋不顾身 威风凛凛 气壮山河
3. 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
4. 示例:敌人听到我军靠近,一个个心惊胆战,闻风丧胆,甚至不战而逃。很快就败下阵来,鬼哭狼嚎的就像一群丧家之犬。
【发展练习】
一、1.铁人军头戴铁盔……披挂重达三十斤。 铁人军装备齐全、坚固,具有良好的防御作用
2. 清军将士听到铁人军来了,都不敢应战。
3. 纪律严明,作战勇猛。
二、1. 劝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郑 成功提供台湾地图,在与荷兰的谈判中担任翻译。
2. 示例: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国;戚继光:扫平倭
寇。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基础练习】
一、1. chénɡ qīnɡ shì kuànɡ qǔ zhènɡ
二、消失 奔驰 优秀 肖像 松弛 忧虑
三、辞:告别。 绝:气息中止;死亡。 际:时候。 疾:急速;猛烈。 亡:灭亡。 腔: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
四、1. 肖邦如果留在国内,必然遭受迫害,而如果他离开祖国,在国外他可以用音乐作为武器,鼓动大家向侵略者宣战!
2. 这个比喻说的是肖邦的钢琴曲给人带来的感觉。“花丛”是说他的音乐优美动听,聆听着犹如身临花海,“大炮”则是说他的作品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令人震撼。
3. 二者都非常优美,具有韵律的特点,都可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4. 冼星海 聂耳
【发展练习】
一、2. 示例:阿炳的《二泉映月》;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二、因为它对在外的游子来说,象征着遥远的祖国母亲,它经历了中华民族的跌荡起伏,是海外华人心的港湾。
4 古 诗 两 首
【基础练习】
一、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收复。 眼泪。 美丽的春天。 立即。 穿过。 然后。
2. ① 3. 漫卷 放歌 纵酒
4. 诗圣 诗史
二、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告诉。 祖国。 统一。 南宋军队。 不要。 你们的。
2. 这样是为了表达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期盼。
【发展练习】
一、1. 古诗不但很美,而且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2. 6
5 负 荆 请 罪
【基础练习】
一、若有所悟 昏庸 廉洁 毫不惧怕 宽恕 嘴唇
二、错 度 庸 枪 剑 顾全 明 义
1. 宽容大度 唇枪舌剑 顾全大局 深明大义
2. 知错就改 老迈昏庸
三、1. 史记 2. B
3. 顾全大局、深明大义
四、韩勃为蔺相如生气 蔺相如为韩勃说明道理 廉颇负荆请罪
蔺相如和廉颇重归于好
【发展练习】
一、1. 智慧过人、拥有勇气
二、示例: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海市蜃楼 四面楚歌 一诺千金
6 最后的姿势
【基础练习】
一、zhèn shì yōu shù
二、示例:1. 一眨眼 霎时 立即
2. 霎时,整个会场一片沉默。
三、1. 关爱家人,热爱工作
2. 工作出色,为人亲切,受到学生的喜爱
3. 热爱学生,恪尽职守,舍己为人 谭老师是一位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胸怀无私大爱的优秀老师。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二
2017学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练习与测试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与测试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1 师 恩 难 忘
【基础练习】
一、 滋味 炊烟 念叨 拐杖
慈祥 吹风 切菜 打仗
恍如 醒来
担忧 猩猩
二、1. 惊醒 2. 警醒 3. 清醒
三、1. 示例:搓搓手、揉揉肩、眨眨眼、聊聊天
2. 示例:整整齐齐、坦坦荡荡、清清楚楚、大大咧咧
3. 示例:秋风习习、神采奕奕、人才济济、热气腾腾
四、1.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2. 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五、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发展练习】
二、② ③ ③ ① ④ ①
三、1. 诲人不倦 2. 润物细无声
3. 蜡炬成灰泪始干
4.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示例: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 陶校长的演讲
【基础练习】
一、1. 炼 练 念 2. 须 需 虚 3. 厉 励 厉
二、1. 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
2. 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3. 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4. 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三、1.(1)保持长久
(2)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
(3)养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等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

2.(1)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 全神贯注
(2)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下定决心不动摇
(3)学习要认准目标、静下心来,仔细钻研,不畏惧困难,努力去探索
3.(1)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件事情
(2)学习 上课 读书
4.(1)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2)诚实 守信
【发展练习】
一、1. 眼界 天地 群书 视野
阅历 才干 情操 标本
实践
2. 博览群书,扩大眼界 掌握知识,学有所成 看书的眼界狭小,局限在某一类书上
3. 提示: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话。
4.“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这句话教导我们读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更应该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锻炼学习。
3 古 诗 两 首
【基础练习】
二、偶 偶然 遇 遇见
椅 椅子 骑 骑马
振 振作 晨 晨曦
辅 辅导 捕 抓捕
三、1. 唐 贾岛 寻隐者 不遇 淡泊名利,品质高洁
2. 清 袁枚 悠然自得 骑牛唱歌 闭口立 意欲捕鸣蝉 鸣蝉
3. 竹子 梅花
四、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发展练习】
一、示例:牧童停止了唱歌,慢慢地从牛背上滑了下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树前,默默地注视了一会儿蝉,仿佛在思考怎样捉住蝉,他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悄悄爬上了树,趁蝉不注意,一下子抓住了正在鸣叫的蝉,重新骑上牛背,放歌而去。
二、1. 杜甫 2. 诸葛亮 3. 文天祥 4. 李白 5. 蒲松龄
三、1. xiānɡ cánɡ
2. 村里的儿童见不惯官员的车马,都纷纷跑到芦花池深处藏了起来。
3. 笑 走入芦花深处藏
4. 示例:《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基础练习】
一、1. 翠竹 空气 早晨 色彩
2. 满怀 奔向 显示 打开
二、1. 示例:奔流吧,流向那广阔的大海,尽显惊涛拍岸的壮阔! 翱翔吧,飞向那遥远的地方,饱览异域奇特的风光!
2. 示例:带来阵阵鸟鸣,给你们带来春天的消息 张开宽大的枝叶臂膀,给你们带来夏日的一丝清凉
三、1.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篇末是全诗的升华,也是对全诗的总结。
2. 这些词语颠倒了词语的顺序,更加突出了大自然色彩绚丽的美好图景。 示例:青山的延绵 河流的奔腾
3. 常用“明媚”来形容“阳光”,用“愉快”来形容“心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常生活的乐趣。
【发展练习】
一、1. √ 2. × 3. √
二、示例:不要踩我,我是你们的绿化者。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基础练习】
二、1.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2.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3. 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突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和热爱
三、1. 纺织娘 动听 对纺织娘的喜爱
2. 放进 包上 装进 对昆虫的喜爱
3. 丝毫 兴致勃勃 背着大人 引用 对昆虫的迷恋
【发展练习】
一、1. 着迷、迷恋、痴迷 责备、责怪、责骂
二、 2. 窝 3. 洞 4. 栏(圈)5. 厩 6. 穴
三、8. 一清二白 9. 礼轻情意重
10. 示例: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6 变 色 龙
【基础练习】
一、1. 震 振 阵 2. 距 拒 聚 3. 蕉 郊 焦 娇 骄 浇
二、1. 端详 窥探 注视 观望
2. 绘声绘色 凶相毕露 指手画脚
3. 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三、1. 变色龙的确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 示例:她单纯善良, 待人诚恳,是名副其实的三 好学生。
2. 发现 端详 放回 端详变色龙
3. 示例:变色龙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四、③ ⑤ ④ ③ ② ① ①
【发展练习】
一、变色龙身体的颜色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色,椭圆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来,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
二、1.“端详”是指仔细看。它的近义词是“注视”。
2. 作者是从身体颜色、形状、背部、腹部、脚等各个器官和它捕食时的动作来端详“变色龙”
的。
3. 示例:壁虎外貌像蜥蜴。个头小,多数都是夜行性爬行动物。皮肤柔软,身体短而结实。头大,肢体细小,足趾大都伸展且有吸盘。多数壁虎体长大约在3—15厘米之间,包括占去身体一半的尾巴。
三、2. 笑面 3. 地头 4. 铁公 5. 哈巴 6. 替罪 7. 井底 8. 千里
四、第四自然段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7 金 蝉 脱 壳
【基础练习】
二、蝉尾出壳 抖动着 伸着 腾空向后仰去 敏捷 扑来 抓住 一抽 又白又嫩 出来了 灰白色的 只有一点点 奇迹般 又小又嫩 两把扇子 不停 由浅而深 深绿 棕黑 排列整齐 图案精巧
三、示例:甜言蜜语→蜜语甜言→ 甜蜜言语→语言甜蜜
【发展练习】
二、黄牛——任劳任怨
海鸥——搏击风浪
鸽子——和平友谊
百合——百年好合
荷花——出污不染
梅花——品格高洁
骆驼——任重道远
春蚕——奉献到死
喜鹊——吉祥如意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三
最新精编2016-2017年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含答案
高一语文 暑假作业1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估计 桎梏 痼疾 故弄玄虚 余勇可贾
B.负疚 针灸 马厩 既往不咎 鸠占鹊巢
C.慰藉 押解 告诫 戒骄戒躁 心存芥蒂
D.喧嚣 发酵 枭雄 惟妙惟肖 响彻云霄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四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业练习册
第八单元
识字8
一、词语接龙。
父亲—( )—( )—( )—( )—( )—( ) 看见—( )—( )—( )—( )—( )—( )
二、填填记记
1、__羿射 精___填 ___补天
__造卫星 _____母舰 ___飞船
第30课 我是什么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组词
冲( ) 晒( ) 池( ) 浮( ) 灾( ) 害( ) 黑( ) 器( )
第二课时
一、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 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 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1课 回 声{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组词
岸( ) 纹( ) 洞( ) 影( ) 倒( ) 游( ) 圆( ) 围(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中心——( ) 著名——( ) 特别——( ) 高兴——( ) 仔细——( )
第二课时
一、对比组词
文( ) 到( ) 同( ) 景( )
纹( ) 倒( ) 洞( ) 影( )
二、我来填
呱呱地( ) 慢慢地( ) 牢牢地( )
轻轻地( ) 稳稳地( ) 狠狠地( )
第32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
第一课时
一、选字组词
漂 飘 ( )浮 ( )亮 ( )扬
到 倒 ( )处 ( )影 ( )立
住 注 居( ) ( )意 ( )人
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进——( ) 快——( ) 买——( ) 正——( ) 美——( ) 爱——( ) 贫——( ) 冷——( ) 真诚—( ) 冷漠—( ) 安全—( ) 复杂—( )
第33课 活化石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组词
历( ) 史( ) 灭( ) 克( ) 化( ) 代( ) 孙( ) 植( ) 第二课时
一、我会填合适的词。
一( )银杏树 一( )扇子 一( )化石 一( )大嘴 一( )古生物 一( )大熊猫一( )大鱼 一( )竹林
第34课 农业的变化真大
第一课时
一、对比组词
厂( ) 枝( ) 介( ) 识( ) 产( ) 技( ) 个( ) 织( )
第二课时
一、填填记记
___勃勃 ___注目 科学 盛开 飘香 茁壮
___气爽 ___丰登 ___秋实 ___为家 ___怪状 ___成阴
___无际 ___无踪 ___及待 ___为乐 ___送炭 ___连天
语文园地八
一、填空
各种___ 金光____ 秀丽____ 四海___ 无影____ 川流___ 迫不____ 叫苦___ 自言___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三、选词填空
飘浮 飘扬
1、云在空中( ),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2、彩旗迎风( ),广场上显得更加美丽。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五
2017高一寒假作业语文(二) Word版含答案
寒假作业(二)
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秩序/旗帜 瘟疫/战役 着陆/着想 ......
B、经营/均匀 河畔/叛逆 松柏/柏油 ......
C、亩产/计谋 侥幸/矫健 关卡/卡壳 ......
D、奴隶/颤栗 奈何/按捺 呜咽/哽咽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家具 赝品 喜洋洋 水乳交融
B、国萃 输赢 并发症 旁征搏引
C、惭怍 诟病 火剑炮 呕心沥血
D、细腻 箫索 首日封 百舸争流
3、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杨振宁始终认为,科学研究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撑,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收获成功。
(2)巴西世界杯开幕在即,但仍有个别场馆还未完工。对此,国际足联表示将_______,同巴西政府一起,确保场馆按时交付使用,为全世界球迷奉上一场足球盛宴!
(3)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凭借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以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非常突出,给观众带来了_______的审美感受。
A、纵然 鼎力相助 耳目一新
B、固然 竭尽全力 耳目一新
C、纵然 竭尽全力 焕然一新
D、固然 鼎力相助 焕然一新
4、把下面各句子组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比如对高尔基、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 ②它们实际上是经过了不同时代的读者主观“阐释”而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 ③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读者的品质。 ④换句话说,大师思想的流动毕竟是相对的,而时代与读者的流动却是绝对的。
⑤被某一代人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
⑥因而我们才会说,大师与经典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
A、③④⑤①⑥②
B、⑤④②⑥①③
C、⑤⑥②③④①
D、③⑥④②①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C、今年南方强降雨使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D、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6、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官员说,中国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今后还会有上千万人成为感染者。
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
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
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休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 权 留 史 馆 修 撰 以 下 之 休 烈 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

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答案】选A 【解析】 A项的读音分别是zhì、yì、zhuó,B项的读音分别是yíng/yún、pàn、bǎi ,C项的读音分别是mǔ/móu、jiǎo、qiǎ,
D项的读音分别是lì、nài/nà、yè。
2、【答案】选A 【解析】 B项,萃——粹 ,搏——博;C项,剑——箭;
D项,箫——萧
3、【答案】选B 【解析】“纵然”,“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固然”表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据句意应用“固然”。“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来形容“国际足联”自己表态。“焕然一新”强调某事物经过改变,展现出新面貌,用来形容审美感受不恰当;“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4、【答案】选A 【解析】 整个文段的核心谈的是“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故第③句应作为首句;第④句是对第③句的诠释;第⑤句和第①句是观点和例证的关系,其顺序应是⑤①;第②句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第⑥句的“大师与经典”,因此其顺序应是⑥②
5、【答案】选A 【解析】 B句语序不当,句中“下一批”不应限制在“湖北”前,应放在中心词“直航点”才合句意表达要求;C句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D句照应不周,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
6、【答案】选B 【解析】 A、成分赘余。“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义重复;C、语序不当,改为“不仅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而且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D、“成败与否”不合逻辑,应是成功与否。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9、【答案】选C【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10、【答案】选D 【解析】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句中的“国子祭酒”“休烈”等专有名词、“之”“以”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11、【答案】选A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解析】A项“谨遵职业操守”无中生有。
12、(1)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记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译出大意给3分;“罪己”“规过”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连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译出大意给2分;“亲贤”“推毂”“曾”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天性忠诚,机警聪慧。自幼好学,善做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
2017八上语文作业本答案篇六
重点中学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8
高二语文 寒假作业8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声音稚嫩而甜美。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国土一统,四海归心。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诗甚至成了名片,拿一首诗就可以晋谒王公大人,不必担心吃闭门羹。唐僖宗时,宰相郑畋的女儿因为喜爱罗隐的诗,害相思病了。郑畋不但不嫌贫爱富,反而给女儿安排了一次窥视相面的机会,结果是相门千金嫌罗隐丑,此后连罗隐的诗都厌恶了。郎才女貌未成佳话,唐时风气却扑面而来。杜甫作《饮中八仙歌》,“八仙”中有王爷、宰相,也有布衣、和尚;有诗仙、草圣,也有名士、狂士。他们既是豪饮者,又是善歌者,都有诗篇佳作留世。李白本布衣,仅以诗名,便出入朝廷,“天子呼来不上船”,历朝历代除了大唐,再无第二例。唐开元年间,诗人祖咏赶赴首都长安应试。按照规定,他应该作一首五言排律,要求六韵十二句,他却一笔挥就两韵四句诗一首:“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罢走人。过后有人问故,他朗然答:“意尽矣!”或谓之轻狂,或谓之潇洒,要非生在唐朝,考生安敢如此放肆?唐诗多讽喻,皇帝老子都被娱乐、被开涮,《长恨歌》就是一例。唐代揭露阴暗面的诗比比皆是,罕见有诗人吃不了兜着走的。唐诗人只要“郁郁不得志”,便要吟愤世嫉俗诗,结果是顶多不让做官,不会真有人兴师问罪。世人能背《长恨歌》,却鲜有人知杨贵妃也能诗,《全唐诗》里就收有她的一首《赠张云容》,写得鲜活生动:“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美人如诗,诗如美人,读之,春心不荡漾,魂魄也悠悠。
今人张口大唐,闭口大唐,不读唐诗,如何能理解大唐?
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历史上,与诗歌同呼吸、共命运的,只有唐朝。开元盛世,出了诗仙、诗圣。天宝往后,国走下坡路,诗也走下坡路了。唐中叶诗人白居易虽然与李、杜比肩,却毕竟不能同年而语,国运使然,不得不然也。如果说中国是诗国,那么只有唐代才配享此誉。然而,唐诗已成绝唱。李白、杜甫、白居易,古风、格律、叙事诗,都“绝”了。最“绝”的是“绝句”,五言、七言四句,常常令人拍案叫绝!“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圣不愧为诗圣,一首绝句,两副绝对,四幅让人拍案叫绝的图画。如果把诗比作山,唐诗就是山之巅:“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把诗比作树,唐诗就是参天大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如果把诗比作花,唐诗就是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代虽然富可比唐,但雄风不再,于诗之上先少了胸襟开阔的底气和霸气。元朝短命,汉民压抑,哪里还挺得起唐人的那种腰杆?哪里还有心情吟风弄月?明清以降,八股文取士,人的诗性非但不能培育,反而备受压抑摧残。文字狱无孔不入,诗是罹祸之首,谁还敢“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呢?
咦!大唐去矣,唐诗也就当然成了永远的绝唱了。
1.下列对“绝配”与“绝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朝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人以诗抒怀、借诗言志,解胸中块垒,给了唐诗充分生存发展的空间,诗歌创作达到最高的造诣。
B.唐朝以诗取士,写诗蔚然成风,也只有唐代才配诗国之美誉。从诗人到体裁,都极具鲜明特点,令人叫绝。
C.唐代以降,虽富可比唐。但雄风不再,其诗就少了唐代胸襟开阔的底气和霸气,诗歌创作已经很难达到唐诗的高度。
D.明清八股取士,人的诗性备受压抑摧残,文字狱无孔不入,诗人们压抑了尽情挥洒的勇气,这时期诗歌无法同唐代相提并论。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对唐诗太熟悉了,他们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
B.国土一统,四海归心,政治宽松,社会开明,加之开科举,以诗取士,皇帝带头写诗,唐朝这种土壤培育了唐诗。
C.诗可以抒怀、可以言志,加上唐代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今人要理解大唐,就得读唐诗。
D.唐朝不管是祭祀大典,还是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所以诗歌拉近了贫富贵贱的人之间的距离。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统治者带头写诗,使诗人的地位大大提高,无形之中鼓励了文人从事诗歌的创作,促进唐诗的兴盛。
B.国力的强盛、思想的解放、灵魂的自由、写作范围的扩大,使唐诗步入了一个空前鼎盛的黄金时代。
C.唐代有许多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诗歌,但是诗人不会因诗歌而罢官,因此唐朝诗人只要内心不得志,愤世嫉俗,就写诗歌诉苦言志,却不会害怕有人兴师问罪。
D.诗成为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写诗成为求取功名的途径,写诗蔚然成风,使唐代诗歌的成就空前突出。
二、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 。
(3) ,惟有幽人自来去。
(4)我欲因之梦吴越, 。
(5)千岩万转路不定, 。
(6) ,栗深林兮惊层巅。
寒假作业8
一.现代文阅读
1.【C】C项对象失当,错在“唐朝以降,虽富可比唐”一句,原文是说“宋代富可比唐”,其他朝代很难说“富可比唐”。
2.【D】D项强加因果,“祭祀大典,还是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是说在唐代写诗读诗很普遍,“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的意思也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写诗读诗,与上文不构成因果关系。
3.【C】C项曲解文意,与“结果是顶多不让做官,不会真有人兴师问罪”内容抵触,因此错误。
二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岩扉松径长寂寥(4)一夜飞度镜湖月
(5)迷花倚石忽已暝(6)熊咆龙吟殷岩泉 (7)吴楚东南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