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6-06-19 点击: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在读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多次后,我忍不住再次翻开书本,去细细体味这个陌生女人的真挚感情。刚开始并不了解这位奥地利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篇小说,使我深受感动。
整篇小说就是一封长信,通过这样一封长长的信,我看到一个女人坐在桌前写信,脸上或喜或悲。她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回顾自己与那个“你,我的亲爱的,同我素昧平生的你”的爱情,或者这根本不算是爱情,只是她二十几年无法说出口的暗恋。
这个陌生女人是可怜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她原本可以过着富裕无忧的生活,却因为执念受尽了苦头。后来因为卖淫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也如行尸走肉般,没有灵魂,因为她的一颗心早已给了不值得她爱的人身上。她付出了一切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连上天唯一的恩赐——她的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又是那样可敬,那样勇敢。敢问世间上有多少女人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拿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去爱一个人。少女时,为了他,义无反顾离开自己的家庭,自愿将纯洁的自己献给他;少妇时,为了他,果决地拒绝众多求婚者,离开相处多年的情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不禁要问: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
好的,值得一个女人这样深爱,只是觉得这个女人太傻了。如果是我,我也许就会去追寻舒适安逸的生活,不让自己这样辛苦。当然,也许是我们不懂爱情的缘故。
作家R又是何其有幸,被一个女人死心塌地地爱着;他又是多么令人讨厌,辜负了女人的一腔热情。他多情又薄情,两次亲密接触都没有认出女主角。每一次见面,她都多么希望R作家能认出她来,认出她是领居家的小女孩,认出她是委身于他的纯洁少女。然而他不仅没有认出她来,还把她当作妓女,用金钱来侮辱,这是多么的讽刺!
一直以来,雏菊是我喜欢的花,不仅因为它小巧美丽,也是因为韩国电影《雏菊》,一个凄美的故事赋予了它超出花本身的意义。而这篇小说中,白玫瑰也很有代表性。男主人公生日都会收到来自陌生女人送的白玫瑰,每一年都有,不曾间断过。只是41岁生日时,花瓶不再插着白玫瑰,送到他手里的是这样一封长信,一份一个陌生女人多年的爱。
看过很多电影、小说,没有一个角色给我如此深切的感受,没有一个人付出这样真挚的感情,它是那样强烈、狂热、持久。
在R作家看完信后,他感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二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茨威格用很细腻的笔法讲了一个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并为他生下一子。后来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第一次读的时候,一把眼泪,惊异了很久,一个男人怎能有如女 性化的心理?
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算得上是茨威格的成名之作。作品以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精神恋爱的情愫拉开文章的序幕,一个女人为她所爱的作家,她心灵上深深爱恋的那个放浪形骸的男人付出自己一生。他是她的生命,是她的灵魂,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她为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而她,因为失去他与她的孩子,自杀前用所有对于他的感情写出这封信的时候,作家竟然似乎从来没有想起过,他周围有这样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也许是悲哀的,因为她的付出从来没有得到过作家的觉察,她又是幸福的,因为她为了她所爱的男人守候了自己的一生。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同于其他女人,只是贪图他的名望和地位。在她13岁,他25岁的时候,她就深深的爱恋上了他,为他等待了一辈子。她与他偶遇,相识,一夜情,赠送白玫瑰花,离开,为他生孩子,又相遇,被他当成娼妓。她的孩子死去,这个女人所有的生活都围绕这个本不值得爱的男人,她愚昧、执着,亦或是一厢情愿。他是她的所有,是她用一辈子来爱的人,而她却是他的什么,只是一个曾经和自己有过一段浪漫夜晚的陌生女人,他不需要记住她,或者她根本不可能被他记住。因为,他走进了她的灵魂里,而她只走到了他的肉体中。 我一直去想,为什么陌生女人会有如此悲哀的遭遇,其实上升到人性学说上来看,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个体,但是却都有获得温暖的欲望,而想要获得长久的温暖就必须交出无私的自己,而可以让人变得无私的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信仰,另外一种就是爱情。面对信仰,我们愿意去用一生去追逐,面对爱情,我们也愿意用一生去维持,而爱情和信仰的区别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再执着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信仰是一个人的事情,只要你执着的追求,你就可以达到自己精神的高度,试看几千年来世界的伟人名人,他们大多高尚的行为来源于他们的信仰,而在神圣的爱情面前,每个人都是高尚的,亦或说纯粹的。
在当今中国社会,爱情被物质化,信仰被利益化是件极可悲的事。我们来到社会后,会经历很多事,但是我们所经历的社会现象却显示出它不应该有的本质,一个健全的社会是善恶相连的,一直属于一个善恶相斗的阶段,让每个人感到困苦和无奈,同时又有欣喜和感动,人的追求和生活也应该是积极和消极共存的,压力和非压力共长的,这样才会使得,人在来到社会后就可以追求属于自己喜爱的色彩,而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显然缺少两极的争端,目前只是显得过于残酷和高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看起来是悲剧,但是也源于自己对于爱情的
追求,而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物质与利益的符号必须削减,社会的发展也应该在好与坏,善与恶,物质与精神的交锋中继续前行,而当这个交锋达到一个平衡的时候,那个时代的人们才能感受到属于人自身的魅力,所以我们批判的社会,一直在这个交锋中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黄金分割点,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在社会中的黄金分割点,把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和信仰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我们在生活中所要承受的苦难,都是我们探索中必须要承受的东西。总的来说,有信仰总是好的,有追求才是好的,一个人先要肯定自己的恶,那样才能了解到社会的善良,从而洞察到人性的复杂,每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美和丑陋。
在读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多次后,我忍不住再次翻开书本,去细细体味这个陌生女人的真挚感情。
整篇小说就是一封长信,或许根本无法称之为小说。然而,就是这样一封长长的信,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痴情又悲惨的一生,我仿佛可以看到她坐在桌前写信时的状态,脸上或喜或悲。她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回顾自己与那个“你,我的亲爱的,同我素昧平生的你”的爱情,或者这根本不算是爱情,只是她二十几年无法说出口的暗恋。
这个陌生女人是可怜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世界也无法为她留下印记。她原本可以过着富裕无忧的生活,却因为执念受尽了苦头。后来过上了一种看似优裕的生活,却也如行尸走肉般,没有灵魂,因为她的一颗心早已给了不值得她爱的人身上。她付出了一切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连上天唯一的恩赐——她的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又是那样可敬,那样勇敢。敢问世间上有多少女人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拿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去爱一个人。少女时,为了他,义无反顾离开自己的家庭,自愿将纯洁的自己献给他;少妇时,为了他,果决地拒绝众多求婚者,离开相处多年的情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不禁要问: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 好的,值得一个女人这样深爱,只是觉得这个女人太傻了。如果是我,我也许就会去追寻舒适安逸的生活,不让自己这样辛苦。当然,也许是我们不懂爱情的缘故。
这个作家是何其有幸,被一个女人死心塌地地爱着;然而女人愈是爱他,他便愈是令人生厌。因为他辜负了女人的一腔热情,辜负了她的一生。他多情又薄情,两次亲密接触都没有认出女主角。每一次见面,她都多么希望作家能认出她来,认出她是领居家的小女孩,认出她是委身于他的纯洁少女。然而他不仅没有认出她来,还把她当作妓女,用金钱来侮辱,这是多么的讽刺!
一直以来,雏菊是我喜欢的花,不仅因为它小巧美丽,也是因为韩国电影“雏菊”,一个凄美的故事赋予了它超出花本身的意义。而这篇小说中,白玫瑰也很有代表性。男主人公生日都会收到来自陌生女人送的白玫瑰,每一年都有,不曾间断过。只是41岁生日花瓶不再插着白玫瑰,送到他手里的是这样一封长信,一份一个陌生女人多年的爱。
看过很多电影、小说,没有一个角色给我如此深切的感受,没有一个人付出这样真挚的感情它是那样强烈、狂热、持久。
在作家看完信后,他感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每次拾起这个故事,总免不了感叹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牺牲却一如既往情深,可以如此绝望却仍坚守,那份感动与震撼,多年以后丝毫未减。只是现在,对爱情的思考,多了份深刻的孤独,以及理解之后的无奈。爱情,是痛并快乐着。爱你,我失去了一切,包括可爱的孩子和我的生命,虽然你从未感觉到我的存在,但我
仍然要感谢你。
我这一生都属于你,从未改变对你的爱,相信我的爱还可以在你身上能继续活下去。这简洁的几十字,浓缩了女主人公用青春与生命守护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份爱是如此沉重,又如此孤独,在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敢倾吐,字字句句如此真切朴实,读来却无比凝重和悲伤。这是何等绝望的爱情,偏偏是这份无望的期待,是多年来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
一个女子,从13岁到29岁,用十八年最青春绽放的岁月毫无保留地爱着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甚至记不起她的名和容颜。终其一生守望一个男人,没有回报,没有未来,她却始终坚守着对他的爱。
每一次邂逅,都带来一次深深的伤害,他的一次次遗忘,让她彻底明白,这仅仅是一份她珍惜的爱情,与他无关。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凭如何失望如何悲伤,仍止不住对他深深的爱恋。
爱情该怎么自控?从13岁时她撞入他怀里那一刻起,那份朦胧的情感就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岁月的增长,那份感情早已沉淀在灵魂的最深处,与生命不可分割。在他不在身边的漫长岁月里,她凭心灵的记忆爱着,期待着有一天邂逅把他带回她的身边,就因为他离开前说过“我一回来就去找你”。男人随意抛下这一句承诺,然后轻易地、不着痕迹地遗忘,却不知道有一个女人守着这句承诺,十八年从未忘记,带着他们的孩子,坚强而孤独地活着,只为某一天他记起这份爱情,记起这份承诺。可惜她是要失望的。就连那个白发苍苍的老管家,在多年后偶遇时仍能激动地回忆起她,而这个男人却将她遗忘得如此彻底。就在同一个房间,同样的离别时刻,也许就连那痴情的人自己也迷茫了,是爱上了他,还是爱上了爱情?
也曾看到过这样的评价:“一个女人用自己一生的悲喜成为一个男人几个夜晚的玩物,这种男人本位的思想即使在这样反讽的文章中都显得黑色幽默。这本书与其说是驳斥了一个上层社会的黑暗,不如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一个默默守候,不求回报的女人对一个男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梦呢?”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陌生女人的故事恰恰是很女性的,极端之极。首先,什么的暗恋?这使我想到一段话“暗恋是容易的,甚至是频繁的——无法摆脱的暗恋却有着宿命的味道:爱一个人,就是,坠入深渊,永不超生。”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爱,纯粹如银质子弹,清洁悲怆,它打中的,是那些还在承担着对爱有着精密的纯度要求和山一样负重的内心。暗恋是无法公布和分享的情感,渴慕但无处告知,相思却难以排遣,无边无际的忍受,无法打捞的欢愉,守口如瓶的暗恋有着收敛的高贵。
暗恋是种单向情感,与其说陌生女人把自己的生命献祭给那个男人,不如说她献给了自己。献给了自己所设定的爱情。
因爱慕而爱恋,也许只有这种在最绚烂的时刻凋零的“爱情”才最令人难以割舍吧。因为在她眼中他始终是完美的,这种镜花水月的完美和爱慕,使得小姑娘神魂颠倒,像中了蛊毒、吸了鸦片,使她花了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没能戒掉。{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她每天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倾听着他的细微的声音,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只要还有你的消息。只要知道他的消息,她就满足了。在倾听中,她知道他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不断的带着不同的女人来家里过夜。这种倾听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个远房亲戚主动接触她们,甚至跟她妈妈求婚,就在他们打算搬出去到那个有钱的继父家去的时候,刚知道真相的小姑娘,一下子昏死过去了。 因为她知道,这种倾听他的日再一去不复返了!继父家很有钱,也很爱她,她完
全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可是她非要自食其力。在她的抗争下,她又回到了这个日思夜想的小城,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
每天下班后的夜晚,她都站在自己倾慕的人的窗下,凝视他。后来,他们相遇了,她多想他能想起他来,但他没有!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粉丝,一个美丽年轻的粉丝来对待,友好的邀请她到他的家里去。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心理,姑娘绝对是毫不犹豫的跟随他,因为她太想跟他一起了。她因此有机会跟自己钟情的男人相处三天。这三天里他对她很好,很温存。
后来他说,他要出门旅游了,等回来以后,会给她来信的。她一直等呀等呀,再也没有等到他的召唤。就在那次离开他的家时,他顺便给了她几朵插在桌上花瓶中的白玫瑰。这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每年他的生日,他都会收到一束白色的玫瑰花。
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她忍受着那么多地的痛苦生下这个孩子,抚养这个 孩子,她把对他所有的爱都放在这个可以被她牢牢地抓在手中孩子身上。为了能让孩子过着贵族孩子的生活,她出卖自己的肉体。
这期间,她遇到过一些对他非常好的人,他们养着她们娘俩个,她也经常出入贵族们举办的活动。这期间,也曾遇到过他。有一次,看到这个美丽而又风韵的女人,他忍不住给她使眼色,勾引她,她就随他一起又一次来到了女人那么熟悉、那么魂牵梦绕的地方,仍然是一夜情,第二天早上,他对她说:我打算出门旅游,以后我会跟你联系的。她百感交集的说:我以前爱过的一个人,也喜欢这样说。
她多么希望她能够认出她就是对面的那个小姑娘,就是那个跟他同居三天的少女。可是他没有。他一边对她说,他是不会忘记她的,一边往她的口袋里赛钱,她被击垮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她只不过是风月场中的女人!她狼狈的往外跑着,跟走进来的管家差点撞个满怀。一刹那间。管家认出了这个小姑娘!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她趁他还没回过神来的当口,就把那一叠钱,塞到了管家的口袋里。
再后来,她的儿子惹上了流感死了,写这封信时,女主人也失去了活着的动力。她自己也惹上了病,考虑到她即将不久人世,她再也忍不住了,把自己的脆弱、委屈一股脑写出来,她要告诉她至今仍然深爱着的他,她对他有多么的爱,爱了十几年了,直到临死前还是无悔的爱着,可他一点都不知道。她要告诉他,他们曾经有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也不知道。我的一生都是属于你的,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
可是只有当我死了,你再也不用答复我了。现在我的四肢忽冷忽热,如果这病魔真正意味着我生命的终结。这时我才让你知道我的秘密。假如我能活下来,那我就要把这封信撕掉,并且像过去一样一直把它埋在心里,我将继续保持沉默。 每看悲戚的爱情故事,我们都会找出更多同情弱者的理由,找出更多声讨负心人或不道德者的借口。似乎这样,我们的同情心才有立足之地。我们的价值取向才会得到体现。可是,我们都忘了爱情本就无法用原则去规范,也更无理性可言。因为,一旦爱了便会不顾一切,至死不渝。这便是,“我爱你,与你无关。”不必承诺,不必承担,只是一个人也可以演好这场爱情的戏码。 可是,这么一个不幸却注定要留给世人无限伤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今天看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突然间心底泛起了涟漪。一个女人倾其一生去爱一个男人,不是轰轰烈烈地告白,不是死缠烂打地纠缠,而是默默地、润物无声的眷恋。十六岁的惊鸿一瞥,就注定了一生的等待、一生的付出。三次的交集仍无法成为那个男人心底里的花,每一次短暂的邂逅在那个男人看来都是一次全新的际遇,他怎么可能想到这个第一次看来单纯、幼小的少女,第二次看来知性、成熟的女大学生,第三次看来风尘、妩媚的女子会是同一个一生眷恋着他直至老死的痴情女子?这份爱太美丽又太沉重,在那个陌生女人看来,爱他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事,不需要他为她付出什么,也不需要他为此感动落泪,她要的仅仅是自己能够爱他,不管他是否知道,也无需他知道,只要自己爱着便是对自己最好的恩赐。就是这样的情感,让她一次次地走进男人的世界,又一次次地毫无怨言的走出来。她对他倾其所有,但从未想过让男人也倾其所有的对她,当男人在最后一次邂逅中将花插在她的发髻间的时候,满足的笑意瞬间在脸上荡漾开来。女人如花,她宁愿自己就是让他感到美丽的花,她希望他从后面环拥着插着花的她这一画面可以永远定格,即使在这美丽画面中的两个主角有着不一样的心情。最后,在又一次的对男人付出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悄悄地消失在雾霭蒙蒙的早晨,消失在男人的梦中,仿佛这一切真的就是梦。临终前寄给男人的那一沓厚厚的信,写下的只是女人自己在三次交集中的心境,然而除去这三次短暂的相会,那漫长的独自等待的时光中的煎熬又怎么能简单地与那些文字符号划上等号?情感是厚重的,然而文字确是浅薄的,那积淀了一生的爱恋怎么能用一封信就可以表达?大概女人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会面露笑意,她没有对自己一生的痴迷感到后悔,相反,她觉得是值得的,即使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只有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痴情女子有着怎样的牵绊。生命即将完结,然而充斥于生命中的情感却依旧朝气蓬勃,仿佛女人活着在爱,死了也仍旧在爱,生和死的边界也阻隔不了那份浓浓的痴迷,既然这样,死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至多她不能再创造第四次邂逅的机会了。写完信的女人大概是很开心的,想象着男人看到信后的吃惊,看完信后的沉默,想象其实男人也不必惊讶,爱就爱了,也不过只是一生的时间,划分到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也不过就是一些数也数不清的数字罢了。爱就爱了,何须在将死之时去换取男人的同情和眼泪;爱就爱了,也不过是在自己快要离开的时候告诉男人其实自己眷恋了他一生。女子其实只是
想说:爱就爱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四
经典名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经典名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风采{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有传记文学《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情感的迷惘》和《象棋的故事》;惟一的一部
长篇小说是《爱与同情》。
茨威格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的读者,他的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销行量达数百万册。高尔基称他为“才华出众的”、“真正的艺术
家”。他的著作中享誉最高的是中短篇小说和传记。
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他的小说构思巧妙,对人物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极为细腻,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独具的艺术特色。茨威格是位善于洞察和表现女性内心活动的作家,在刻画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他的6篇故事,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家庭教师》、《夏天的
故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银屏再现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1948年出品。根据奥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同
名小说改编。
本片是一部充满了精巧构思和具有神秘吸引力的场面的作品。例如,在一个沉寂的维也纳夜晚,当年轻的斯蒂芬偷偷摸摸地把一个妓女带进他的寓所时,14岁的丽莎在楼梯平台上可怜地巴结他的场面;她母亲搬走后,她从火车站回来,为的是最后看一眼她所钟情的人或是听一听他的声音的场面;当她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女郎时,她耐心地处理在雪地里希望能得到他顾盼的场面;以及当她离开丈夫时,最后一次去献身于她所爱的惟一爱人时,她为他买了一大把白色花的场面等等,都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化场面,叙事与抒情、表意密不可分地融合
在镜头语言中。
奥菲尔斯相当卓越和独到的导演手法,使两位主角的表演放射出宝石般的光泽,以致含蓄而又层次丰富的表演风格和谐而多变,达到了令人赞赏的完美程度。美工师亚历山大搭制的古老维也纳的街道和内景是那样真实、准确,摄影师弗兰克的摄影机对光与影进行的处理是那样富于创造性,又那样细腻,正是所有这一些工作,才使本片成为浑{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然一体的艺术精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五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事特点的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
我的论文参考文献来自中国知网,论文名称是《概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特点》,作者是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的张武艳和常靖。
她们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从叙事特点的角度来论述茨威格的这部作品。叙事特点又分为三部分,即从叙事内容角度,叙事话语角度以及叙事动作角度。作者分为在这三个角度上加以延伸,又有所侧重。从论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描写了叙事内容和叙事话语。然而, 这也并不意味着两位作者忽略了对叙事动作补充全文作用的忽视。下面,我将详细的从这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作者的论文观点。
首先,从叙事内容上来看,作者用了浓重的笔墨。茨威格的作品主要描述了一个陌生女人爱上一位早已将她望之脑后的男人,陌生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这份虚无缥缈的感情的故事。信的开头以“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只有你,只有你了,而你对我却一无所知”开篇,寥寥数语,已将观众的视线拉回故事本身的神秘和暗含的悲剧结局。作品主要围绕陌生女人忠贞的感情与男子的滥情的矛盾来刻画脑子内心的失望和无奈,读来令人痛心不已。其次,作者从叙事话语的角度来论述,小说中文本时间与虚实实践的不一致。全文整体采用顺序,开始写作家看到一个陌生笔记的信件,接着写信的内容,最后写作家读完信的反应。只有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描述作家的内容文本时间是叙述时间是一致的。详细记述了她的行动过程,仿佛真实再现了那样一个场景。而短短二十页信纸却记述了十几年的光阴,这显然与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的距离是不一致的。这样的安排也使女人和作家的形象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最后,在叙事动作上,作者认为小说的叙述者和作者显然不是同一个人,原作者客观地给我们讲述一个感动的故事,不会让读者把原作者的形象和小说的形象混淆。从一个孩子的初恋到一个成年女人烈火般的爱情,走在作家笔下触目惊心地展开。全文用语简约婉转,通过女主人公的凄凄诉说,勾勒出人物爱和绝望的一生。
这篇论文解决我对于原作中的一些疑问。比如,女主人公为什么不对男子袒露自己的心扉,即使是在多年未见之后,陌生女人仍旧以陌生的形象出现在他的面前。从叙述动作的角度来看,女主人公的内心,品行,音容以及极度的狂喜和比夜还深的绝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陌生女子对痛苦的隐忍和对爱人的无限柔情,都浸透在字里行间。女主人公以书信的形式向男主人公展露心扉,那封信的全部重量浸透了她一辈子的分量。女人拥抱着自己的爱情旋转于荆棘之中,不在乎遍体鳞伤,只在乎爱过一个已将自己遗忘的男人。这种忠贞的爱情态度,女性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用生命做代价的留恋都深深感染了我。
参考文献:
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武艳.常靖《概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的叙事特点》.《青年文学家》.2012.2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篇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从小说到电影
痴狂到平静的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茨威格于1922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马克斯 奥菲尔斯和徐静蕾分别根据这篇小说改编了同名电影。本文主要从斯蒂芬的小说与徐静蕾所改编的电影进行对比,以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法,根据情节发展脉络,着重就“我”在小说中炽热、疯狂、富有张力与表现力的爱,到电影中却是如此平静、稳定、极具内敛的改编变化。分析对比这种变化之中存在的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作者乃至改编者的意图,理解小说文本与电影在叙事等艺术手法上的差异。
小说和电影,在表达“我”对于作家的爱慕和崇拜都是赤裸而直露的。一个女人从童年到生命终结,穷其一生去做一件事:去爱一个从未真正认识她的男人。“你从来就没认识过我,而我从未停止过爱你。”对于这样的不平等,“我”却并不抱有任何的遗憾和报怨,甚至是至死才将一生的追求写给挚爱的人看。只有在人死之时,当事人之一的被爱的作家才不必负任何责任,不必向“我”,也不必向“我们”的儿子。在这样的爱之中,“我”是对作家毫无所求的。
在小说之中,在R先生出现之前,一个十三岁的“我”过着阴郁而模糊的日子,“如同一间地窖,堆满了肮脏,无趣,陈腐的人和事”——对所生活的那个地方没有一点儿感情。“我”甚至遭受着小伙伴怨气的发泄。对于一个新的顶替了酗酒暴力惹人厌的房客的R先生,“我”充满了期待。生活圈子狭窄的人尤其渴望新奇的事物。
在书中,“我们”第一次相遇时,R先生英俊颀长和潇洒的仪表猛烈撞击着一个“我”的心灵。“我”在心里认定R先生是两种人格的结合体:一个热情奔放无忧无虑的年轻人,酷爱体育和冒险。博览群书颇有造诣的R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R先生就是一个富足、奇迹和神秘感的人。在电影之中,“我们”的第一次正面接触是“我”和玩伴们做游戏时,一个潇洒的年轻人把摩托车停在了门口,也把第一印象完美地烙刻在一个懵懵懂懂的孩童的心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中,“我”是阴暗的,是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的,因而在一个新奇的令人感兴趣的有趣的人出现在生活之中之时,所有的孩子都会有钦慕之情,但只有“我”,一个孤独的孩子才会不假思索的直面命运,别的孩子可以转移这种情感,
他们消耗在与同伴交往或者说私房话之上,没有闺中知己和父母之关照的“我”,将这样的情感填满了自己的内心,又不断地将其放大,变成了一份被忽视的爱,变成了无望的、卑微的、坚韧的和热烈的一份浓郁之感。
第二次相遇是出门时俩人几乎相撞,“我”为R先生开门被作家热情、谦和、爱抚的目光所打动,他温柔地朝“我”微笑,然后窃窃私语地对我说了声:“非常感谢。”“我像是经历了一场火浴,并且清楚的记得就是在这一天,这一刻决定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你。”在电影中亦是如此,在相遇之时R先生的眼底抹过一抹温柔。不同的处置是书中有同伴的调侃,而电影之中切掉了这个情节,那种一个姑娘家的羞涩和不好意思被一个低头和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带过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电影之中,大年之夜妈妈让“我”送饺子给R先生时,“我”的拒绝弥补了这样的缺陷,导演通过新加入的这样一个情节将“我”不情愿被别人觉察出来的爱情很好地表达,加之电影所特有的影像的表达手法让这样的羞涩转换成,虽然拒绝但时时刻刻在关注着R先生的任一动向。
书中所描绘的接下来的事情看起来是理所应当的,“我”为心爱的人开始读书练钢琴,在上下楼时总是用书包遮住补丁,投他的爱好并且掩藏自己因为贫穷带来的外部缺陷。“我”透过猫眼偷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下午,甚至一年又一年。“我”了解了一切情况,包括R先生的客人,甚至去亲吻他摸过的门柄,拾起丢弃的香烟头,冲到大街上看爱的人哪个房间的灯是亮着的。电影之中对这一部分的着力不多,更多展现了一个安静的“我”想着一个人、着迷于一个人的状态。
在电影和书中都提起帮仆人搬地毯、怀着敬畏之情和崇拜之情踏进R先生的房间、环视他的世界的特殊的一幕。这个行为是带有某种崇高感的,“我”无比激动地抚摸和感受他家氛围,这里和他每日每夜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
然而在“我”把生命的所有关注都集中在一个男人上的时候,母亲的再嫁让“我”要跟着离开,电影和书中都是用昏倒这一极端的抗争和无奈来表现“我”的绝望。在离开前的一夜,在寒冷和黑暗中“我”等回来的是R先生和一个放浪的女人深夜的归来,这对于还未涉世的“我”来说并不能完全理解,“我”只是抱着全部的爱意和遗憾来在等一个自己一生都在爱着的男人。
电影中对于移家山东的这一部分没有过多交代,然而在小说文本之中我们可
以知道在英斯巴克的“我”过着自虐和隔绝的生活,沉迷于无法见到爱人所受的苦行,而且不让人任何事情分散“我”只为一个人而活的情感。拒绝友情和亲情,拒绝了示好,那几年中生命的所有目的就是回到维也纳,回到R先生生活的那个地方。在这一部分,书中的呈现是非常动人的,在分离之时的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更能感知到这份爱的分量和几近于变态的情感。这个“我”在童年时代不停的纳入情感,却始终不给自己的情感一个合适的出口,就注定了这份感情的纯粹。读者感受到的是辛酸,“我”为爱这样的人和拥有这样的爱感到幸福。
在“我”搬回到原来住处、再次和R先生成为邻居后,两人第一次产生交集,电影中是这样设计的:“我”和同学一块上街游行,恰巧撞入R先生的照相机里,两人间有了几秒的对望。在随即而来的混乱局面里,R先生把面对混乱手足无措的“我”拉进屋子,紧接着两人间又是几秒的眼神交流。但在电影里,这种眼神的交流更多时候流露出的是中国女性特有的含羞美,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疯狂爱着R先生”的“我”,多年后再见到时的激动和欣喜。在小说里,“我”和R先生在路上遇见,“你用一种亲密的眼神看着我,你的表情温和而又略带惊讶,嘴角还泛起一些微笑。”而同时,“我”也渴望和R先生产生交集,“这种期待使我几乎浑身酥软,我的心跳得太厉害,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应你的话。你问我是否愿意和你一起共进晚餐,我同意了,我怎么会拒绝你呢?”短短几句心理描写,加上一句带有强调语气的反问,“着魔似的爱着R先生”的“我”的形象跃然纸上。
故事继续发展着,“我”和R先生聊天,吃饭,去他的寓所,有了肌肤之亲„„有一天R先生告诉“我”他要出差一段日子,电影里只用了一句“我会在学校等你”就把离别后的情绪处理了。而书中的“我”,在留给R先生一个邮局保管寄取的地址后,每天都去询问有无信件,“你没有写信给我,我把我的生命都给你了,可是我从没收到过你的一行字。我等着,绝望地等着。”阅读上述文字,“我”由最初的期盼到逐渐的绝望,因陷入爱恋太深而带来的痛苦惹人怜惜。若不是疯狂地迷恋着,又怎会招致如此绝望的痛苦。
当“我”发现自己有了R先生的孩子,却因为怕R先生怀疑自己的品行而不想让他知道,电影和小说对这种矛盾心理做了不同的处理。这电影中我们看到,“我”选择一个人坐上火车去往他处,打算在同学家生下孩子,再无更多言语上
的表达。透过小说文字,我们可以彻底的窥见到“我”的矛盾内心。“我,一个你偶然间碰到的女人,会一直对你这个用情不专的男人忠贞不渝。你永远也不会毫无疑虑地承认这孩子是你的骨肉。你喜欢无牵无挂、逍遥自在、绝对无拘无束,发现自己,突然之间要对一个孩子的命运负责,你会感动到厌恶的。你会觉得我是你的负担„„”如此失去理智般地爱着R先生,处处从R先生的角度着想,完全不考虑自己艰难的处境,“我”对R先生的迷恋似乎远远超出所谓对疯狂的定义。
多年过去了,“我”期待许久的与R先生的再次相遇终于出现了。电影里把相遇场景选择在舞厅,R先生借着替“我”点烟的机会搭讪并问何时能再见,“我”脸上全然没有欣喜若狂的表情,甚至有些云淡风轻地回答道“随时都可以”。观影到此处,我们似乎会产生一种“多年过去了,我对R先生的迷恋在也不似从前般疯狂”了的错觉。而在小说里,作家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我”是有多么期待R先生能够认出自己,“我浑身颤栗,手抖得厉害,手上的葡萄酒杯几乎掉了下来。我双颊通红,我心不在焉地说着话。我浑身颤抖,就像发高烧时浑身发冷一样。”这些文字,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我”小时候初次见到R先生的场景(浑身酥软,心跳得厉害),若干年后,疯狂迷恋程度丝毫不曾减少。
再次相遇,再次的肌肤之亲后,第二天早晨“我”和R先生一起吃早餐,聊着聊着,R先生似乎快要认出“我”来了。电影里的“我”从始至终脸上一直很平静。然而小说在处理这个场景时,文字上是强有力的。“我突然一股疯劲儿上来。我站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你。‘他要认出我了!他要认出我了!’我整个灵魂因期待而颤抖起来。”年幼时初见R先生欣喜若狂的“我”形象再次出现了读者眼前,从未变过的痴狂迷恋再次让人动容,这种深陷的爱恋绝对不是岁月可以打败的,它是永恒的。小说从头至尾都着力于刻画一个欣喜若狂、爱恋痴迷成疯的“我”,并且这一点从始至终都没有变化。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原著,尤其是从头至尾采用画外音的方式把故事完整地呈现给观众,而这画外音也刚好是小说的声音。但是为何当我们观影时感受不到小说中陌生女人的那份痴狂或是男主人公的气度不凡带给陌生女人的依恋至极呢?我们认为这跟小说和电影在叙事方式上的差异、人物性格形象设定的差异、环境背景与场景编排的本土化移植等有关,下
面就这三个方面着重进行解释。
第一,叙事方式的差异。
首先,在叙事结构上,小说是有内外层结构的设置的。小说的外层结构就是给读者展示的故事,看完比较平淡,不会有太多的情感起伏,而内层结构是女主人公心理的结构,体现出的是爱和痛的交织,具体来说是这样体现的:从四个情感递进的“我的孩子死了”作为开头,每一次的重复和强调都是在增加爱的痴狂与爱的痛苦,由此,读者更能产生波荡起伏的情感共鸣。但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读信这一平淡的画外音来感知“我”情感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却没有痴狂、希望、绝望等镜像的完整连贯体现。
接着,小说文本由于其承载的信息量丰富而电影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个故事进行很好的刻画,两者之间的矛盾带来的结果就是: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只能进行选择性的删减或者采用更合适的影像形式加以妥帖地呈现。因此,徐版电影在对小说原著的改编中不可避免的有了情节上的改动。比如删掉了小说中“我”亲吻门或偷了作家雪茄烟头等狂热的举动。删掉了这些疯狂性的情节让电影呈现出的画面没有小说那样连贯,情感没有那样突出,与此同时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没有像阅读小说那样跌宕起伏。在对“我”怀孕生子那段艰难生活的刻画中,电影也远不及小说丰富。原著中描写地十分具体:那些日子充满了痛苦,烦恼,还有对人性卑鄙的深恶痛绝。“那段日子过得很艰难。临产前的几个月我不能继续工作,因为这样的话,我继父的亲戚就会发觉我身上的变化,并且告知我的家人。我也不能向母亲要钱;这样,快分娩的时候,我靠变卖家产而勉强度日。分娩前的一个星期,我仅剩的几块钱也被房东太太偷走了,我只得住进产院。„„那个地方很可怕。每一件事都很奇怪,很陌生。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相互憎恶,各自躺在自己的孤独里,仅仅出于贫穷和困苦,我们才挤在这拥挤的病房里,空气里弥漫着三氯甲烷和污血的臭味,耳朵里充斥着哭喊声和呻吟声。”1而在电影中,徐静蕾把这部分几乎是一带而过,改成了两三个画面(“我”怀孕走在海边神色自然、烟雾笼罩的四川江面上划过一叶扁舟)的呈现。这样一来,我们通过电影好像感受不到女主人公如小说中怀孕时期的默默忍受以及生产时的悲惨可怜。因此,我们很难只从电影中就找到后面女主人公为了她与作家的儿子不惜不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著 李晨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2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