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6-06-09 点击: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一

三年级学生养成教育专题讲座

三年级学生养成教育专题讲座

张淑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讲养成教育,照我的理解,所谓养成教育就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今天我主要是讲行为习惯对我们的人生的影响,分析行为习惯对我们人生的成长的重要性。

所谓“习惯”是指长时间养成的逐步固定下来的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等。比如早上早起,第一次早起,一般需要作意志上的努力或他人督促,但坚持几个月乃至几年之后,就习以为常。每天清晨,自动早起,不按时起来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不踏实。一个勤劳成习的人,突然让他闲着没事干,他甚至会生病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此可见,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打基础的时期,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又是我们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中学生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我们今后编辑五彩人生打下扎实基础。

我知道,大家最不喜欢听大道理,对吧!现在我结合举例的方法,跟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有报道说: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巨大!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有人对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有过恰当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中学时期是我们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一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性相近”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我们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在工作中经常拖拖拉拉、敷衍塞责的时候,当一个人经常不回家而是坐在酒桌、赌桌

上的时候,当一个人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的时候,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得到了很大的便宜,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就在他们为此而高兴的时候,生命却在一天天的迅速消逝,当他们还在为此而高兴的时候,默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这时回首一生,才知道这些他们当时以为很短暂的习惯却组成了生命的全部,塑造了自己的一生,而这一生并不是他们年轻时代所希望的一生,当他们想重新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所以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那么,不良的行为习惯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呢? 前不久,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他落聘了,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这个年轻人到死也

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诚信是人性一切优点的基础,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并不罕见,但是,才华出众的人就值得信赖吗?只有诚信的人才值得信赖。诚信这种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你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你以力量和耐力。

由此可见,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小到对一个人,大到对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古印度有一句名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同学们,我们在游港中学学习的这一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多高的墙多深的基。否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少年、青年的教育研究,也做过115名死刑犯青年的童年、少年、青年的教育分析,发现他们的最大差异,就在行为习惯与人格品德方面。由此也可以发现,如果在中学时代养成不良习惯,不仅后天补课矫正非常困难,同时还潜藏着种种危险。 许多同学在考试失利之后,总爱狠命发誓:我一定好好学习,一定抓紧时间,一定不再看电视,一定远离网吧,一定要有计划,一定要认真仔细„„,但到下次考试时,许多一定一个也没有落实,上次所犯的错误这次依旧出现。今天李觅老师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感恩不能迟到,孝心不能太晚。我们应该抓住现在。抓

住现在,抓住今天就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必须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对于同学们来说,尤其是对我们一些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同学们来说,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些学习的规章制度,如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并按时上交作业、有节制的看电视等;针对自己明显不足的行为习惯订好明确的整改要求,如见到老师、长辈应主动行礼问好,以示尊重;遇到同学、同辈当然也要互致问候,以示友好;不带与学习无关的用品来学校、自觉维护校园的整洁美观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然后努力使自己自始至终、一丝不苟地去贯彻执行,直至形成一种自觉行为,那我们就可以高兴地说:我们有了一些好习惯了。

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尽快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二

三年级作文讲座第一讲整理稿

轻松作文

主题: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作文←→素材←→生活

大家都知道作文要有素材,素材来自于生活,而从生活中获得素材的途径是观察,观察能力是人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呢,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聪明”这两个字的字形特点,我们先看聪字,左边的耳朵旁提醒我们要用耳朵听;右上是点和撇,像不像你的大眼睛,你可要用他仔细的看周围的事物啊,只有这样你的目光才能越来越敏锐;右半部分的中间是口字,启发你要敢说,而且逐步达到会说、善说;右下是个心字,告诉我们凡事要用心才能干成功。以上四点很重要,但是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才能取得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聪明的明字是怎么写的,前面一个日,后面一个月,而日就可以表示一天,月就可以表示一个月,日和月连在一起我们可以怎么想?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对不对?正是这样,时间久了,只要我们坚持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用心想,养成了习惯就会越来越聪明了。这样也是我们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范文一: 热闹的菜市场

离我家不远的十字路口,有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每天清晨,天刚刚蒙亮,就只见那些挑担的、拉车的卖菜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摆开菜摊,高声叫卖。

顿时,寂静的清晨被吵醒了、沸腾了。尽管这时是严寒的冬季,

而这里却有春天的景象、夏天的繁荣、秋天的收获。青翠的芹菜、碧绿的菠菜、带弯的黄瓜、嫩绿的蒜苗……真是惹人喜爱。

买菜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卖菜的人忙的手脚不停,还不忘吆喝几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菜市场是小作者的观察对象,正是小作者的用心,才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热闹。小作者很会观察,完全是充分地运用了眼睛,看的准、看的细。你看芹菜是什么颜色的?---清脆。菠菜是什么颜色的?---碧绿。黄瓜是什么样的?--带弯的。加上这些颜色和形状后是不是就觉得这些蔬菜特别惹人喜爱?在这里小作者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菜市场热闹的景象全射下来了,多有意思啊。

范文二: 礼 花

嘭、嘭、嘭,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仰头一看,啊,真美啊!童年星在夜空里绽开了花,映的夜空一片火红。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呈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天际挂满了节日的彩灯。轰隆隆,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他们在彩灯里穿梭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这一篇短文和上一篇短文相比,小作者在观察得时候更注重的是什么器官?----用耳朵听。那么他用耳朵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啊?嘭嘭嘭的是什么?噼噼啪啪的是什么?轰隆隆的又是什么啊?小作者的耳朵特别灵就像录音机,把听到的美妙的声音全都录下来了,并且用恰当

得象声词(模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进行了描述,让我们读文章就能想象当时的情景,从而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除了充分的运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外,我们还要们还要去用心去感觉、体会。在多角度的观察基础上,我们在生活中获取的写作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写出的文章必然会生动、形象、具体。

小练习:在原文基础上进行扩充练习,做到语句通顺,内容比较具体。

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地上的小草绿了,树上的花开了,小鸟在枝头不停地叫,春天真美啊!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三

三年级作文教学讲座-你演我猜

游戏名称:〈〈我说你猜〉〉{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游戏规则:

1、请家长和孩子分别组队,组成爸爸队和妈妈队。爸爸队由爸爸和孩子组成,妈妈队由妈妈和孩子组成。

2、各队的队长由爸爸和妈妈担任。3、各队长分别从成语词典中找出五个适合表演的成语。(如:画蛇添足、鸡飞狗跳)写在纸条上。4、表演的时候,请各队派一人从对方队长的手中纸条中抽出一个成语,然后表演。(表演的人一定是抽纸条的人),另一人从队长的表演中猜出成语。猜队多的一队获胜。(比赛规则也可以视家庭成员的人数不同自己设计)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3、说明:比赛前可以让孩子熟读下面的成语,不懂的可以让孩子请教家长。这个家庭游戏,一方面可以激发对成语的兴趣,二也可以融洽家庭气氛,三是放松心情。

适合表演的成语参考

画饼充饥 虎头蛇尾 牛头马面 拔苗助长 泪流满面 捧腹大笑 惊弓之鸟 虎背熊腰 画蛇添足 指手画脚 一手遮天 东张西望 火烧眉毛 狗急跳墙 呼风唤雨 鼠目寸光 羊入虎口 虎口拔牙 狐假虎威. 鸡鸣狗盗. 鸡犬升天. 走马观花,.. 鹤立鸡群.. 胆小如鼠. 引狼入室. 车水马龙. 井底之蛙. 心猿意马. 亡羊补牢. 九牛一毛. 鸦雀无声. 牛鬼蛇神. 龙飞凤舞. 盲人摸象. 指鹿为马. 浑水摸鱼. 对牛弹琴. 惊弓之鸟. 悬崖勒马. 狼狈为奸 调虎离山. 虾兵蟹将. 鬼哭狼嚎. 九牛二虎之力.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四

河北省小学三年级作文讲座系列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第一讲

本课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记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说话→写作的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课前准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开展“我夸小伙伴”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通过游戏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可以结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4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的一个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交流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②用一件事来写;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去年的春游画面

①这次春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春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轻松写作间

◆先给你的文章起个有趣可爱的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

◆开头一定要清楚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还可以写一写同学们开始前的心情。{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接下来写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详细写,把过程说清楚、写完整。可以把整个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来写。要写出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再表现出当时热烈、高兴的气氛。注意,描写人物动作时用词一定要准确。 ◆最后可以写写事情结束后同学们的心情。

五、充值卡

资料锦囊

八字眉 大花脸 圆嘟嘟 瘦猴子 胖呼呼 矮墩墩 兴冲冲 团团转 骨碌碌 笑呵呵 乐悠悠 直瞪瞪 风趣 幽默 机灵 文静 腼腆 洋气 马虎 急躁 潦草 稳重 严厉 潇洒 结实 乐于助人 神采奕奕 细声细气 满条斯文 眉清目秀 口齿伶俐 神气十足 心高气傲 大大咧咧 嬉皮笑脸 宽以待人 拙嘴笨舌 英姿勃勃 亭亭玉立

六、开心加油站

填完整下面成语,看你有什么发现,试试看!

① 口若悬_____ ____腔北调 ②万古长_____ ____枯石烂 ③见多识_____ _____山再起 ④风卷残_____ ____柯一梦

⑤不三不_____ _____流不息 ⑥声东击_____ ____居乐业 ⑦掌上明_____ _____市蜃楼 ⑧一技之_____ ____华秋实

七、芝麻开花——学会用各种标点符号:

,. 、 ; “” 【】 ! ? ......

八、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

小结:(1)要知道小学生作文从内容上,有写人、记事、状物、写景、说明等等;从体裁上,有

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还有想象作文等。

(2)慢慢学着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你的作文更具有光彩。

九、基础练习

1、写一小段精彩的话(字数不限)。 2、课外阅读:积累至少5个没见过的词语或成语,写在作

文练习本上,下节课检查。

学习应用各种感官参与写作,作文要有素材,而素材就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这两个字。 “聪”字的特点:“耳” 可以想到我们的耳朵,耳朵呢是用来听的,

“ˋˊ”我们可以想象眉毛和眼睛,眼睛呢是用来看的,“口”可以想到嘴,嘴呢是用来说话的,“心”可以想到心,心呢是用来记忆东西的,凡事要用心才能做好一件事。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干什么都

要将耳、眼、嘴、心结合起来。但是就这还不够。大家再看→

“明”字的特点:日→表示天,也就是一天,可以说一天又一天 ,月→表示月,一月又一月。也就是说作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好的,它需要我们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的坚持和锻炼。 好,我们今天来学习怎样运用感官参与观察。

我们先来听一篇小文: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菜民们就拉着菜车从菜市场的四面八方赶过来,边走边大声叫卖,顿时静静的清晨被他们吵醒了,沸腾了,尽管这时是他们工作的时候,而这却是春天的景象,夏天的繁荣,秋天的收获。青青的芹菜,碧绿的菠菜,雨后的黄瓜,绿绿的蒜苗,真是惹人喜爱。买菜的人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卖菜的人难免手忙脚乱,还要不时吆喝,招揽顾客,真是热闹非凡。 大家听了这篇小短文有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主要写了小作者看的情景,小作者用眼睛抓住菜市场的特点,将菜市场的情景描写地非常生{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动具体。看得准也看得细。 大家再来看一篇小文:《礼花》

看!看!看!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扭头一看,啊!真美啊!马蹄花再夜空里绽开了花,染得夜空一片火红,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成的降落伞似的火花散漫了夜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夜空挂满了节日的彩灯。轰隆隆,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它们在彩灯群里穿梭着,构成一副美丽的图案。 这一段与上一段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

结论:小作者主要采用听来描写礼花,大家找一下有关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砰砰砰、噼噼啪啪、轰隆隆。。。。。。,读完这篇小文,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练习:听下面一段话,看看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春天到了,小河的水融化了,地上的小草绿了,树上的花儿开了,小鸟在枝头不停地叫,春天

真美啊!

大家觉得这个小短文写得怎么样?观察春天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回去以后将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你的作文可能也是一篇生动美丽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如同生活在一个万花丛中,置身其中,周围的一切常常让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闭上眼睛,你都看见了什么?

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描写要有顺序,观察要细,我们无论是观察人物、景物还是动物,观察都不能面面俱到,要从众多的事物中筛选出自己嘴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比如:在商品琳琅满目的橱窗里有有个小女孩她就爱上了摆在角落里的一个洋娃娃,而跟她同行的妈妈呢却留心观察了家用电器,佳能洗衣机的耐性、功能、价格等。两个人回家后呢,这个小女孩可能会对洋娃娃的样子记忆犹新,却对洗衣机没有什么兴趣。相反,妈妈可能对佳能洗衣机评价出个一二三,根本不知道橱窗里还摆着个洋娃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明确观察对象很重要,无论是从兴趣还是从需求出发,只要你把注意力指向观察对象,你才能对它有所了解,有所预示。在选准观察角度,这一点也需要提出来。选准观察角度,在确定对象之后,要像摄影师一样,选好拍摄的角度,以便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 下面我们想结合三个小短文来分析分析他们各自的角度是什么?

示例1: 美丽的花坛

这个花坛真漂亮呀!上百盆花摆成了一个椭圆形,另外一边是菊花,黄灿灿的,像给花坛镶上了一道金边,再往里看是红艳艳的串红,一盆挨着一盆,花儿朵朵,连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花坛的中间更别致,弯月牙形的高高竖立的花瓣子上摆满了珍珠草,引来人们不住的赞叹。这绿叶呀,实在太美了!

示例2:美丽的花坛

丁丁花园的花坛里摆满了花,五彩缤纷,格外夺目,那花白的别致无暇;黄的似金,在阳光下十分耀眼;红的似火,带给人们一份浓浓的热情,还有那淡淡的粉色,凝重的青色,十分好看。

示例3:美丽的花坛

我家门前有一个方形的花坛,里边长满各式各样的花。菊花的花瓣又细又长,正在伸展开去,最后一个角自然垂下,就像李阿姨烫的十分漂亮的卷发;蝴蝶花的花瓣随风飘动,像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展开了翅膀;串串红更是美如其名,几十朵红艳艳的小花朵在枝上串成了串。真是好看! 这三个小短文都是写美丽的花坛,例1、例2、例3的观察有什么特点?{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分析:例1侧重花坛的造型,从里到外描写,例2侧重色彩,例3侧重花的种类、形状。侧重点不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五

三年级作文教学讲座-做生活的诗人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篇六

三年级作文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ABAC的最小值为( )



1

41B.

23C.

4D.1

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OB,OC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22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由ABAC得,(OBOA)(OCOA),因为



,所以有,OBOAOCOA则OAOBOC1

ABAC(OBOA)(OCOA)

2

OBOCOBOAOAOCOA

OBOC2OBOA1



设OB与OA的夹角为,则OB与OC的夹角为2

11

所以,ABACcos22cos12(cos)2

22

1

即,ABAC的最小值为,故选B。

2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

AB//DC,AB2,BC1,ABC60 ,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1BEBC,DFDC,则AEAF的最小值为.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

运算求AE,AF,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AF,体

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

11

【解析】因为DFDC,DCAB,

92

11919CFDFDCDCDCDCAB,

9918

29 18

{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AEABBEABBC,1919AFABBCCFABBCABABBC,

1818

19192219AEAFABBCABBCABBC1ABBC

181818



2117172919199

 421

cos120

921818181818

21229

当且仅当. 即时AEAF的最小值为

923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F1,0,其准线与x轴的

交点为K,过点K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FAFB

8

,求BDK内切圆M的方程. 9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的方程为ym(x1),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K1,0,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Ax1,y1,Bx2,y2,Dx1,y1, 故

xmy1y1y24m2

整理得,故 y4my402

y4xy1y24

2

y2y1y24

则直线BD的方程为yy2xxx2即yy2

x2x1y2y14

yy

令y0,得x121,所以F1,0在直线BD上.

4

y1y24m2

(Ⅱ)由(Ⅰ)可知,所以x1x2my11my214m2,

y1y24

x1x2my11my111 又FAx11,y1,FBx21,y2

故FAFBx11x21y1y2x1x2x1x2584m,

2

2

则84m





84

,m,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30或3x4y30 93

故直线

BD的方程3x

30或3x30,又KF为BKD的平分线,

3t13t1

,故可设圆心Mt,01t1,Mt,0到直线l及BD的距离分别为54y2y1

-------------10分 由

3t15

3t143t121

 得t或t9(舍去).故圆M的半径为r{三年级小学作文讲座}.

953

2

14

所以圆M的方程为xy2

99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5

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4(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2=4x.

(2)x-y-1=0或x+y-1=0. 【解析】(1)设Q(x0,4),代入

y2=2px,得

x0=,

p

8

8pp8

所以|PQ|,|QF|=x0=+.

p22p

p858

由题设得+=p=-2(舍去)或p=2,

2p4p所以C的方程为y2=4x.

(2)依题意知l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y2=4x,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4m,y1y2=-4.

故线段的AB的中点为D(2m2+1,2m), |AB|m2+1|y1-y2|=4(m2+1).

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2m2+3.

m将上式代入y2=4x,

4

并整理得y2+-4(2m2+3)=0.

m设M(x3,y3),N(x4,y4),

则y3+y4y3y4=-4(2m2+3).

m

4

22

2故线段MN的中点为E22m+3,-,

mm

|MN|=

4(m2+12m2+1

1+2|y3-y4|=.

mm2

1

由于线段MN垂直平分线段AB,

1

故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

211

22从而+|DE|=2,即 444(m2+1)2+

2222

2m++22=

mm

4(m2+1)2(2m2+1)

m4

化简得m2-1=0,解得m=1或m=-1,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我的哥哥
下一篇:三年级作文今天姐姐过生日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