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来源: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6-03-27 点击: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一

聊聊春节

聊聊中国的年俗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说话有次序,努力把话说清楚。

2、力求把话说生动,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3、通过交流,学会倾听,了解春节的习俗。

4、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说话有次序,说清楚,说生动。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教学难点:把事情说具体、生动;培养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情况:经过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学习,学生已经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比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兴趣,敢于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寒假里,我们度过了我国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节”(板书课题),这个“聊”是什么意思?(闲谈,说,随意地说),不仅要说,还要带着一双耳朵认真地听噢!

二、欣赏图片,说出感受。

1、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不错,老师奖励你们欣赏一组有关春节的图片。(播放《春节序曲》和相关图片)

2、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欣赏着优美的图画,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预设:

(1)词语: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美不胜收、喜气洋洋、和和美美、欢声笑语、灯火通明、爆竹声声„„

师评:你们的词汇真丰富!

(2)句子:我想起了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我觉得过年时十分热闹、开心。

多么盼望新的一年快点来呀!

三、讨论交流,将事情有序、清楚地说出来。

1、从你们的脸上、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你们过年时十分开心、高兴。

2、那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交流时要注意将事情有序清楚地说出来,马上我们来汇报。(生交流3分钟后汇报)

3、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小灯笼)想要吗?(想),那我得看谁的发言精彩了。

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并评价。

板书内容: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年„„ 评价:你发言的声音真响亮。

说得真完整。

听出来了,确实很有趣,你真能干。

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一家的其乐融融。

春晚可吸引人了,人们都爱看。

你把空中的烟花说得太美了。

„„

四、回忆最有趣、最开心的事,说生动。

同学们的春节过得真有意思,那你觉得春节时最有趣、最开心的

事是什么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说)

汇报交流:谁来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生共同评价:你把放烟花的动作说得很清楚;你用比喻把烟花说得美极了;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最后评出故事大王、故事能手。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聊春节,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知道大家在春节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今天聊得也很开心。

其实,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年等都是我们这里春节时的习俗。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春节的习俗,老师相信大家以后的春节一定过得更有意义、更开心。

六、课外延伸。

回家继续查找、搜集资料,了解各地春节习俗的不同。

板书设计:

聊聊春节

贴春联

吃年夜饭 有序

习俗 看春晚 清楚

放鞭炮 具体

拜年 生动

„„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二

聊聊春节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历史渊源

起源

春联 春联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发展

古代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虞舜 虞舜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近现代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

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临近春节,人们开始举行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等的热闹活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春节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使春节开始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神话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 寿星图 寿星图 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贴春联、门神{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 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桃符传说

桃符 桃符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风俗习惯

传统民俗

福 福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

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对联 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

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福禄寿 福禄寿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爆竹 爆竹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海外习俗

除海外各国的“唐人街”每年过春节外,据不完全统计,亚洲地区约有8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各国“年”不同

在韩国、朝鲜和越南,农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朝鲜半岛, 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

一些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也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将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华人众多的印尼和菲律宾,2003年和2004年分别将农历新年定为全国公共节日,但菲律宾不放假。 日本曾按旧历(类似农历)过年。从1873年起改用新历后,虽然日本大部分地区不过旧历新年,但是冲绳县、鹿儿岛县的奄美群岛等地区还保留着完整的旧历年俗。

团圆和聚餐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三

《聊聊春节》的教学设计

《聊聊春节》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聊聊春节》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XXX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2.教材分析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教材在第一次专题训练中编排了“聊聊春节”这个话题,渗透了中华的传统文化。通过训练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而且促使他们了解有关春节的习俗,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3.学情分析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次的口语交际活动正好是刚开学前两个星期,学生们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这时候开展聊聊春节的口语交际的活动会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春节的意义以及各种习俗,也让学生有话说,迫不及待的说。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使用相关视频和图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说说本地春节的习俗。

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比赛说说谁知道的春节的传说、故事多。

3.口语训练可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自由练说、小组交流,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春节有关的传说和故事,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评价任务2:通过小组表演、全班交流,用语言打动别人,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善于倾听。

四、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聊聊春节

贴春联

吃年夜饭

贴对联

向长辈拜年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四

聊聊春节

聊聊春节

教学目标:{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说话有次序,努力把话说清楚。

2、力求把话说生动,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3、通过交流,学会倾听,了解春节的习俗。

4、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说话有次序,说清楚,说生动。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教学难点:把事情说具体、生动;培养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情况:经过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学习,学生已经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比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兴趣,敢于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寒假里,我们度过了我国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节”(板书课题),这个“聊”是什么意思?(闲谈,说,随意地说),不仅要说,还要带着一双耳朵认真地听噢!

二、欣赏图片,说出感受。

1、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不错,老师奖励你们欣赏一组有关春节的图片。(播放《春节序曲》和相关图片)

2、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欣赏着优美的图画,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预设:

(1)词语: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美不胜收、喜气洋洋、和和美美、欢声笑语、灯火通明、爆竹声声„„

师评:你们的词汇真丰富!

(2)句子:我想起了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我觉得过年时十分热闹、开心。{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多么盼望新的一年快点来呀!

三、讨论交流,将事情有序、清楚地说出来。

1、从你们的脸上、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你们过年时十分开心、高兴。

2、那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交流时要注意将事情有序清楚地说出来,马上我们来汇报。(生交流3分钟后汇报

3、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小灯笼)想要吗?(想),那我得看谁的发言精彩了。{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并评价。

板书内容: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年„„ 评价:你发言的声音真响亮。

说得真完整。

听出来了,确实很有趣,你真能干。

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一家的其乐融融。

春晚可吸引人了,人们都爱看。

你把空中的烟花说得太美了。

„„

四、回忆最有趣、最开心的事,说生动。

同学们的春节过得真有意思,那你觉得春节时最有趣、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说)

汇报交流:谁来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生共同评价:你把放烟花的动作说得很清楚;你用比喻把烟花说得美极了;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最后评出故事大王、故事能手。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聊春节,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知道大家在春节时吃得开心、玩得开心,今天聊得也很开心。

其实,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年等都是我们这里春节时的习俗。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春节的习俗,老师相信大家以后的春节一定过得更有意义、更开心。

六、课外延伸。

回家继续查找、搜集资料,了解各地春节习俗的不同。

板书设计:

聊聊春节

贴春联

吃年夜饭 有序

习俗 看春晚 清楚

放鞭炮 具体

拜年 生动

„„

[教学反思]

《聊聊春节》是苏教版第六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上这一课,我是借班上课,面对不熟悉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他们敢于表达呢?我设计时就是考虑如何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上课伊始,由我国的传统节日导入揭题,并由“聊”字的字形、字义对他们渗透了要求——随意地说并带着耳朵听。接着,用图片、音乐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让他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感受,由于这两个环节都不难,还让学生感到很有意思,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我的距离。再下来的环节就提高了要求,要求有序、清楚地说说自己是怎么过年的,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让他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还用小灯笼作为奖品,学生说话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加上老师鼓励性的评价,发言是一个比一个精彩。这时,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说自己过年时觉得最有趣、最开心的事,将事情说生动,由于是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说起来更是毫不费力,对故事大王的争夺可谓是异常激烈。

看上去这节课的要求很多,似乎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但由于老师设计的环节,将诸多的要求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五

聊聊春节

聊聊春节

今天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可别小看这对联,它可代表着下一年的福气呢!除夕的晚上,大家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给我印象最深的节目是“小崔说事”,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节目?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其乐融融。

春节每天的晚上,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炮,那些鞭炮噼哩啪啦的声响,点燃一挂挂,足以把人们的耳朵震聋呢!花炮在夜空中显得十分美丽,那些神奇的花炮在空中勾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那些有的像金色的柳树在转动,有的像天空中下下起了流星雨,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紫色菊花十分美丽!

正月十五那一天的晚上,广场上人流如潮,有些人在猜灯谜有些人则站在雪坡上急切的等待着空中的烟花终于,天空中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烟花,有的像神舟六号在空中飞舞,有的像红色的灯笼飘落大地,有的像五彩缤纷的菊花,有的像天女散花,太美了!

我喜欢春节,更喜欢正月十五的烟花!

关于春游的建议

我建议到人民公园去春游。理由如下:

1、那里游玩项目很多。有旋转木马,很多人都喜欢玩这个游玩项目。有森林探险,可刺激了。里面有恐龙、翼龙、老虎等各种各样可怕的动物。到了夏天,水上乐园开放了。只要你上了台阶,可能有一桶水浇到你身上,让你浑身湿透哦!可要小心点。

2、那儿的动物很多。每个动物旁边都有一块牌子,上面有动物的名称和介绍,我们要处处留心,观察生活。鸽子代表着和平,想不想亲手喂和平鸽吃东西呢?那就要看看你来不来了。可爱的小兔子吸引了女孩子们的目光。还有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看看它的红屁股,会觉得它很有趣哦!

3、那里的景色优美。小草生机伯勃勃,探出了脑袋。小花鲜艳无比。闻着那芬芳的气味,真是令人陶醉。柳树姑娘开了嫩芽,那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美丽极了!在蓝天的映衬下,湖水清澈见底。游戏屋旁,有一片阔地,可以在那儿野餐。春天来了,小鸟们在枝头歌唱。有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叫着。有画眉鸟,在“如意、如意”地叫着。 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看看呀?心动不如行动,一起去看看吧!

约请

三(1)中队将举行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于是,三(1)中队派小红去约请音乐老师顾老师替三(1)中队排练。

小红来到艺体组,她看见顾老师正在拉手风琴。 小红说:“顾老师好。我是三(1)中队的黄小红。” 顾老师说:“请问我能帮你吗?” 学会商量 我对好朋友说:“卓越,请问我们可以怎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呢?” 卓越说:“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植树大会,表演节目等。” 我说:“我还要把桌子竖着排,一排俩张,靠边摆。”说完,比划了一下。 卓越着急的: “别忘了再买点水果和饮料给大家吃,再把教室装扮一下哦!” 我笑着说:“知道了,谢谢你提醒我。” 卓越也笑了,说:“应该的。”

小红说:“下周我们班要举行一次主题队会,我想请您替我们班排练。” 顾老师说:“那好,每天下午5点至6点我到你们班排练。” 小红说:“好吧。顾老师再见。” 顾老师说:“再见。”

说说广告

在街上、电视上,找了半天,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则我认为比较好的广告,先给大家说说第一则吧。这是我好不容易在八百伴的对面找到的。那是一家专门卖鞋的专卖店,在店房上用醒目的大字写的:“非”一般的感觉。别看它只有六个子,其实寓意深得很。它的本意就是要告诉人们,穿了他们的鞋,就不是穿普通鞋的感觉,而是异样地舒服,不是一般的感觉。让人一看就觉得想进去试一试,看看到底是怎样不一般的感觉。另外,“非”这个字有个谐音“飞”,想想,“飞”一般的感觉,就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就能让人想向到那种轻盈,想向到穿在脚上,走起路来那种轻松的步伐,仿佛真得能飞起来似的,相信,你看了这个广告词,一定也想去买一双鞋,体验一下舒服、轻松的感觉。接下来,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个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可口可乐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这句广告词大家都很熟悉,可见可口可乐公司也十分谦虚,可口可乐一年比一年好喝,相信这个都是大家公认的,可他们还在广告里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认为它好的第一个理由,其次,这句广告语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句人生格言,是啊,人生并没有十全十美的道路,是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比原来更好的东西。比如说学习,有些人因为临时取得了好成绩,就以为自己永远都是最好的,而不去努力,最终导致成绩直线下降,就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的结果,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乌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它好不容易超过了乌龟却不骄傲,继续追求着“更好”。同学们,不要把暂时的成功当作永远的成功,而要永远地去追求“更好”!这就是我认为较好的两则广告,你觉得呢?

说说你对学校绿化的建议

敬爱的学校领导:

您好!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而人才品格,情操的培养,则很大程度地依赖于校园环境卫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空气清新,环境整洁,楼房林立,绿树环抱",这种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关键.为了给我们学习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通过我们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每个人能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还要不断增强对校园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树立"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思想意识,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起;并且加强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做好平时卫生保持工作.并不断激发师生的爱校荣誉感,促进师生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校园公共设施,能自觉做到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张贴.营造人人爱绿化,讲卫生,人人爱校园的良好氛围,创造宜人环境.为创建一个真正卫生,绿色的校园而努力.

我们现在的校园已初步成形,小竹林,大草坪,樟树林,景点,路灯,桂花区,月季区……这如诗如画般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旷神怡,但我们如果不倍加珍惜和保护,就会使这一切风光不在,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为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学校应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通过班会课,劳动课大力宣传教育,从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入手,从而使学生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习惯,俗话说: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每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一位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学生的表帅,形成一股"人人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风气.

我们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复兴的伟大使命.落实校园卫生建设,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应该自觉行动.我们一直在努力,但爱护环境,美化校园仅仅停留于少数同学的呼吁和个别活动的示范;讲究卫生,举止得体在于一时的情绪,并没有普遍持续的延伸;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大量存在.如男女厕所牌,班级指示牌,消防指示灯,草坪灯经常损坏.我们应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在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方面,是否自发自觉地去努力过 我们要不断地反省,我们至少经过七年多的教育,本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为什么聚焦于我们身上的目光,还包含着如此多的失望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行动起来,在批评吸收的基础上,从新做起,创建校园文明,提高品德修养,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作一名"绅士"型学生

我们要为创建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一个绿色文明的校园,一个意蕴多姿的校园,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一个与时俱进的校园而努力.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为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吧.

我家的一张照片

你知道照片上那个翘起嘴巴的小女孩是谁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吃大王——我! 这张照片可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个来源呢。

三岁的我被爸爸妈妈带到乡下奶奶家玩。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奶奶去外面散步。我的馋隐突如其来,我想吃肯德基了。

我指着我那西瓜般的肚子对妈妈说:“妈妈,宝宝的肚肚想吃肯德基了。”

“宝贝乖乖,奶奶给你做麦芽饼,咱不吃肯德基,好吗?”奶奶笑眯眯地说。

“不嘛,不嘛!”我的小嘴翘得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高。{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

妈妈不甘示弱,要大显身手了,摸着我的小脑袋说:“宝贝,回到吴江妈妈再给你买,好不好?”

我眉开眼笑地答应了。那时的我记性很差,买肯德基的事过了一会,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那张照片是妈妈在我翘起嘴巴时偷偷地拍的。

现在,那张照片已经成了我的“宝贝”,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就会想起那件事情。

三年级作文聊聊春节篇六

快乐的春节作文教案

《快乐的春节》教学设计

李文亭

教学目的:

1、 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 能根据春节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写作。

3、 学会有条理、详略得当地表述。

教学重难点:选择典型材料,有条理、详略得当地表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天导入:

同学们,在所有的节日中你喜欢哪个?(喜欢春节的孩子占多数)和学生随意聊聊春节,然后转入正题,今天我们来写一写快乐的春节。

二、理清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1、写好总体场面

(首选采用问答式,让学生知道整体场面从何写起,写哪些内容)

师:人们从哪一天起准备过春节呀?

师:按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各家各户都做什么迎接春节呀?

生:办年货、打扫卫生、包饺子

师:街上一定很热闹,怎么这么热闹呀?

生:街上人多,都忙着办年货呢

师: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做个手提东西的手势)

生: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赶,有的还在转,想再买别的东西。

师:包里都有什么呀?

生:糖、瓜子、鲤鱼、带鱼、鸡、鸭等

师:大街上是人来人往呀`人们提着年货面无表情、静悄悄地转来转去吗? 生:人们脸上都挂着笑,遇到熟人互相打招呼,问过年好

让学生把刚才的问答连起来,组成一段话,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优美的语言加以赞扬。

2、抓住重点事件,用具体事件表现节日的快乐,注意细节描写。

师:你知道春节我们都有哪些习俗吗?

生答师总结并板书:放鞭炮、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得压岁钱、贴春联、办年货、穿新衣戴新帽等。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这些事排排序

生:办年货、贴春联、穿新衣戴新帽、 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拜年得压岁钱 师:这么多件事,都写进我们的作文中来,行不行?

生:不行,太罗嗦了

师:那该怎么办?

生:选一两件写下来

师:你最喜欢哪一件呢?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拜年得压岁钱,问学生什么时间拜年?(学生竟然答不上来,大年初一早上)自己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压岁钱的过程,然后请一名学生讲一讲。

开始学生不会讲,站起来不知道该从哪说起,还是用问答式引导学生把事表达出来:按照拜年时间(大年初一早上)谁(我和爸爸妈妈)去给谁(爷爷奶奶)拜年,怎么去的(开车、有的骑自行车),怎么拜的年(跪下磕头)谁给的压岁钱`多少(爷爷,给了100)(奶奶100)得到压岁钱之后又干了些什么?(又去给叔叔和姑姑拜年或吃早饭——饺子,然后看电视重播春晚)

学生把拜年经过讲下来之后,让其他学生评,这个同学拜年的过程快乐不快乐?

大部分学生摇头:他讲的一点都不生动,不快乐。

师:刚才这个同学讲的,你们发现问题没有?

学生瞪大眼睛你看我我看你,摇头。

师:这个问题很严重!一过年全家都变成了哑巴,谁也不会说话了,悄悄地来,悄悄地拜年,悄悄地给钱,然后悄悄地溜走。

学生听完大笑,明白了问题出在了哪儿。

师:谁能给他补充?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来到爷爷家,我大声喊道:爷爷,我们给您拜年来了! 爷爷奶奶迎出门,笑着说:“我的乖孙子来了,赶快进屋。”

师:太好了,加上这些就生动多了。那么拜年的时候再补充些什么?

生: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爷爷奶奶春节快乐!

师:真精彩!这些话应该在拜年之前还是拜年之后说?

学生摇头,都不是,应该边拜边说

师点头称赞:非常好,这样的拜年就更精彩了,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又拜年又祝福,心情怎么

样?

生:高兴

师:高兴有什么表现?

生:奶奶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师称赞:这句话太精彩了!“笑成了一朵花”把奶奶心里的美和乐通过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奶奶高兴了,美了,钱也该拿出来了吧?

学生笑:奶奶递给我一张崭新一百元

师:太棒了,一个“崭新”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奶奶的钱哪来的?从空中抓来的吗?还是变魔术一样变出来的?

生笑:从兜里掏出来的

师:这就对了,奶奶可不是刘谦,哪会变魔术呀,接过钱之后,“我”高不高兴?有什么表现? 生:我接过钱,反过来调过去地看,又用手摸摸,看是不是真的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一篇:一班一品策划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