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来源:经典幽默语句 发布时间:2016-03-11 点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篇一

经典难对联2016

经典难对联2016

难联:

上联:烟沿艳檐烟燕眼

下联:雾捂鸟屋雾物无

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

下联:俊俏佳人伴伶仃

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

下联:等灯登阁各攻书

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下联: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下联: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上联: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下联: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

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联: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上联: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下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上联:春〃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

下联: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下联: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上联: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拆字联:

上联:闲看门中木

下联:思间心上田

上联:少水沙即现

下联:是土堤方成

上联:蚕为天下虫

下联:鸿是江边鸟

上联:踏破磊桥三块石

下联:分开出路两重山

上联:妙人儿倪少女

下联:大言者诸葛一人

上联:古木枯〃此木成柴

下联:女子好〃少女更妙

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上联: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下联: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下联: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

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上联:三女为奸〃二女皆从一女起

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靠大人遮

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上联: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下联: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上联: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下联: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上联: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下联: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上联: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

下联: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上联: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下联:木门闲可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上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下联: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上联:四维罗〃马各骆〃罗上骆下罗骑骆

下联:言者诸〃豕者猪〃诸前猪後诸牵猪

上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下联: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上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下联: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上联: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下联: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

上联: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下联: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同字异音联:(

上联:行行行行行行行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上联读音:杭行杭行杭杭行。

下联:下联读音:长涨长涨长长涨。

上联:朝朝朝朝朝朝汐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上联:乐乐乐乐乐乐乐

下联:朝朝朝朝朝朝朝

故宫太和殿:

上联:上联读音:骆曰〃骆曰〃骆骆曰。

下联:下联读音:招潮〃招潮〃招招潮。

上联: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下联: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四川朝云庙:

上联:上联读音:朝云潮〃朝朝潮〃朝朝朝退。

下联:下联读音:长水涨〃长长涨〃长涨长流。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

上联: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上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下联: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 (条)〃调整的 (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 (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数字联:

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下联: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篇二

和后语 对联

三、歇后语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俗语、

1、三字 马后炮、门外汉、迷魂汤、开倒车、

耍花招、走过场、钻空子、吹牛皮、碰钉子、

2、五字 八字没一撇、病急乱投医、不打不相识、

防患于未然、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

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无用武之地、

物以稀为贵、先下手为强、小巫见大巫、

依葫芦画瓢、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

空口说白话、快刀斩乱麻、老牛拉破车、

鲤鱼跳龙门、鸟枪换大炮、千里送鹅毛、

一鼻孔出气、一问三不知

3、六字 百闻不如一见、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 不管三七二一、拆东墙补西壁、放长线钓大鱼、 风马牛不相及、恭敬不如从命、挂羊头买狗肉、 过五关斩六将、家丑不可外扬、九牛二虎之力、 明人不做暗事、牛头不对马嘴、英雄所见略同、 有眼不识泰山、冤有头债有主、真金不怕火炼、

4、七字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识庐山真面目、 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地无银三百两、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各人自扫门前雪、横挑鼻子竖挑眼、 今朝有酒今朝醉、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 赔了夫人又折兵、人逢喜事精神爽、无脸见江东父老 无事不登三宝殿、小不忍则乱大谋、知其一不知其二、 宰相肚里好撑船、醉翁之意不在洒

5八字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七、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数字联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三字俗语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 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地头蛇)、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铁公鸡)、 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哈巴狗)、 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替罪羊)、 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井底蛙)、 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孺子牛)、 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千里马)、 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

给动物安家:猪圈、鸟巢、蛇洞、龙潭、虎穴、兔窝、 牛棚、鸡笼、马厩、蚁巢、狗窝、

成语归类: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

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

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

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瓮中捉鳖、兵荒马乱、顺手牵羊、 蝇头微利、噤若寒蝉、悬崖勒马、混水摸鱼、龙盘虎踞、包罗万象、车水马龙、九牛二虎、老态龙钟、虎虎生威、虎头蛇尾、虎口拔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马到功成、鸡犬不宁、狐朋狗友、牛鬼蛇神、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吓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顺手牵羊、人怕出名猪怕壮、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口出不逊、袖手傍观、手无缚鸡之力、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和风细雨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望而生畏、察言观色、一视同仁、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坐井观天、举世瞩目、管中窥豹、左顾右盼

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画龙点睛、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刻舟求剑、鹏程万里、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抱薪救火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暗渡陈仓、按图索骥、程门立雪、班门弄斧、兵不厌诈、三顾茅庐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天外有天、痛定思痛、数不胜数、举不胜举、人外有人、防不胜防、忍无可忍、闻所未闻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鸦雀无声、鹏程万里、一箭双雕、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鹤立鸡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篇三

对联分类

对联分类

2007-01-18 23:36

1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对联的分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得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还没有等到袍笏登场,就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对不起来呀!有一个执事者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三、汉语四声与对联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2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四、对联的词组结构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复组,十一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二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五、对联的起句规则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如:

五言联仄起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五言联平起式: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 ●●●○○

六言联仄起式:

海内文章第一;朝中宰相无双。

●●○○●● ○○●●○○

六言联平起式:

月明别枝惊鹊;风清半夜鸣蝉。

●○●○○● ○○●●○○

七言联平起式: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 ●●○○●●○

-----------------------------------------------------------------------3 对联的分类、规范与创作方法

七言联仄起式:

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 ●○○●●○○

八言联平仄规格,仄起大都是四四断句,或三五断句,如:

梅芯花开,香分座上;

○●○○ ○○●●

兰芽日长,秀毓阶前。

○○●○ ●●○○

回天地,琼田千顷绿;

○○● ○○○●●

漾东风,小苑万花红。

●○○ ●●●○○

八言联平起式: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 ●○●●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 ●●●○

九言联仄起句式: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九言联平起句式:

塞翁失马,又岂知非福;

●○●● ●○○○●

郑人覆鹿,只浑欲是真。

●○●● ●○●●○

十言联大致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 ●●○○●●

阶崇万级,俯临千幛奇观。

○○●● ○○○●○○

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如下文例句的这副对联,除每个断句平仄协调外,上下联每一个字,平仄都很工稳。

此地可停留,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

○ ○ ● ○ ● ●

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 ○ ●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

● ● ○ ● ○ ○

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 ● ○

对联的一些创作手法以及对联格律的一些补充

作者:达之 文章来源:网络

(一)对联的写作与欣赏,除了一些基本格律要求(如六要素、六禁忌等)外,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带变通性质的格律,以及一些比较独特的修辞要求和创作方法,如自对、借对、意对、蹉对、强弱相当、概念相当、嵌字格、回文格、顶针格、集句格、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的标点、对联的书写格式和对联的张贴格式,等等。下面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逐一做个简单的介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1.自对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篇四

对联

1回答首尾呼应的对联 -

问:(1).秀山青雨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

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山东留情人情留东山

山东储备粮备储东山 山东大地数地大东山

山东猛虎山虎猛东山 山西红日落日红西山

山西落日头日落西山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顶针对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

己何所不容。

叠字对联

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上的教书先生为他写春联。这个教书先生却给他写了幅古里古怪的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长长长长

这幅对联一共用了十八个“长”字,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主人家的都要常长常长,生长不止,越长越长,越来越长。这幅对联把汉字的通假、异读等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字面上显得十分别致,又表达了主人家的美好愿望。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书临汉帖瀚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鹦鹉洲洲上舟水推舟流洲不流

洛阳桥桥下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

艳艳红花随落雨

雨落随花红艳艳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处处飞花飞处处

声声笑语笑声声

雪岭吹风吹岭雪

龙潭活水活潭龙

油灯少灯油

火柴当柴火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

蜻蜓轻停青亭倾听琴

蝴蝶互叠胡碟忽跌湖

一代风流,步伐矫健奔四方

二袖清风,聪明机灵办千案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海水潮 朝朝潮 朝潮朝落

浮云长 常常长 常长常消

风风雨雨 暖暖寒寒 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 画画爷爷 卿卿暮暮朝朝。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 高高

上一篇:qq表情说说
下一篇:QQ长版说说思念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