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少先队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5-09-03 点击: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一
我身边的少先队员的故事
我身边的少先队员的故事
上幼儿园的时候,非常羡慕哥哥姐姐胸前系的红领巾,心想要是我也有一条这样的红领巾该多好啊!所以缠着妈妈给我买一条。后来妈妈解释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等你长大了,你也会有一条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就盼望能快一点儿长大,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
妈妈说带上红领巾就要乐于助人还要敢于对不良现象说不,这句话对年幼的我来说似懂非懂,但几天后在学校门口发生的一幕我明白了妈妈的话语。一天放学有个阿姨在学校门口发放宣传单,有些家长看过以后觉得没有用处就随手丢在了一边。这时,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大姐姐走过来,一边告诉家长垃圾桶的位置,一边捡起被丢在地上的宣传单。家长们看着这个大姐姐都红了脸,一些家长默默的捡起了掉在身边的宣传单。那时,姐姐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在每个城市到处可见飘扬着的红领巾,这些红领巾有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的;也有在公交车上给爷爷奶奶、弟弟妹妹让座的。在我心里,这些红领巾都是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热爱环保、勇敢自信的好学生。在期盼中,我迈进了小学的校门,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我已在队旗下宣誓:“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二
少先队员故事
林浩
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逃离了废墟的小林浩此时却发现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其后,小林浩来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索性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短短几天之内,网络上便出现了大量寻找林浩的帖子,还有热心的网友建立了“九岁小英雄林浩”吧,几日之内发帖便超过了150条,与此同时,京华时报等媒体又对林浩做了更进一步的采访和报导。许多中国人从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们祖国未来一代的希望,他的乐观和勇敢感染了每一个人。据悉,小林浩目前被安置在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他已同其父母取得了联系,目前状况良好,六一还要到北京来参加特别的庆祝活动。
关于林浩的报导:
一、·12地震发生时,映秀镇上一名年仅9岁半的小学生林浩成为了孤胆英雄。他在逃生时,接连将两名昏迷在走廊上的同学救出教学楼,帮助同学安全脱险。但令人惋惜的是,地震发生后,他就与父母失散了,双亲至今仍下落不明。 《央视》供稿石凯峰整理
5月12日那天,映秀镇渔子
溪小学二
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年仅9岁半的林浩,也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在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他与小朋友一起逃出了教室。“逃到走廊上时,我被两名同学压倒了。当我使劲爬了出来后,发现两名同学都昏迷了。我拉出其中一人后,把他背出去。这名同学之后与母亲团聚。”将一名同学救出险境后,林浩又勇敢地折身回到走廊上,再次抱起另一名同学,逃出险境。这期间,身材瘦小的林浩由于力气不足,还不幸弄伤了手臂。
在背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他的妹妹也跟他们在一起。
经过几天的寻找,3个孩子还是没有找到父母,他们开始与映秀镇转移的群众一起朝都江堰走。“我们在路上走了7个多小时,走的全部是小路,桥下面有条小路可以走”,林浩说起艰辛的7个小时显得轻描淡写。
“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给林浩检查的医生昨天告诉记者。一直到昨天,姐妹3人还没有自己父母的消息。
二、废墟下唱歌为大家鼓劲自救后折返拽出俩同学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9岁半的林浩与同学一起被压在了汶川县映秀小学的废墟下。为了鼓励哭泣的女同学,他在废墟下给同学唱歌。后来他爬出废墟,但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废墟,将两名同学拉了出来。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他逃出映秀,后来被安置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听到小林浩的事迹后,中心决定在六一儿童节时,带他到北京来。
废墟中救出两名同学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他在映秀留守了两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
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志愿者都叫他小班长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透露:“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昨天上午,小林浩用泡沫围起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圈,随后把被子和枕头放在里面。
“这是我搭起的新家。”他说。
六一将来京参加活动
儿童中心的崔主任表示,他们已经决定,六一儿童节时带小林浩和另外几名灾区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参加由中国儿童中心、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活动组委会举办的儿童节活动,但这个决定还没告诉小林浩。
儿童节毕竟还有些遥远。昨天14点,小林浩皱着眉,认真地折着小白花。他要在14点28分默哀时,用小白花悼念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
三、“因为我是班长!”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
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纪,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
父亲林大坤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林浩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
救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上。
在映秀留守了两天后,表妹和两个姐姐找到了他,姐弟几个与映秀镇的群众一块,开始往都江堰转移,“我们走了7个小时,走的全部是桥下面的小路,路上只歇了一会儿,一直都在走。”
从都江堰被安排到成都后,林浩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安置在四川儿童活动中心。知道了林浩的事迹后,那里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三
少先队员英雄的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一行人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二小在长城脚下的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
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 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二小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像二小这样许许多多的英烈,是我们少先队员心中的丰碑,我们决心向他们学习,发扬们他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四好少年!少先队员们,就让我们从现在一起行动起来吧!
鸡毛信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海娃,他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海娃的爸爸叫他把一封信马上送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一看上面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很要紧的信,就敢紧揣好信,赶着羊出发了,刚走出不远就碰到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有了主意。他把鸡毛信藏在了那只带头老绵羊的尾巴下面。然后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鬼子,鬼子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结果什么也没搜着。鬼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海娃赶着羊群,回头就跑。没想到鬼子又追了上来,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走。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在!他松了一口气。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鬼子把海娃拉进屋里,把他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
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海娃走进牲口圈抱住那只老绵羊,把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腿就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看,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真混过去了。海娃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啊!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跑回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往回跑,又被鬼子抓住了,叫他回去带路。来到三王庄前,鬼子怕踩上地雷,叫海娃前面带路,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鬼子在后面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海娃把鬼子远远落在了后面。鬼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拼命往前跑,鬼子开枪了,子弹从海娃的耳边呼啸而过。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喊:“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山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枪声,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山上扑去。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哈哈哈哈„„房间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鸡毛信的故事
抗震救灾小英雄莘长林
5月12日14时28分,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300余名师生正在午睡,7岁的莘长林所在的二年级位于教学楼三楼,全班58个孩子正甜甜地睡着,殊不知一场灾难正在降临„„
“地震了!快跑!教室里危险!”迷迷糊糊中莘长林隐隐约约听到班主任苟晓超大声呼喊。
刹那间,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摇晃,门窗玻璃噼啪作响„„终于,教学楼扛不住地震带来的震荡,顶楼砖头、玻璃纷纷向下掉落,轰隆一声,三楼教室坍塌了,幸运的是,教室后面的背墙未完全坍塌,莘长林等几名学生被埋在墙体拐角处,四周一片漆黑,惊叫声、哭喊声响作一片。
一瞬间,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莘长林心里充满恐惧,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惊恐之后,小长林很快恢复镇静:不能就这样困着,要想方设法逃出去。
听到身边的同学们吓得大哭,莘长林压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不停地鼓励他们:“不要哭,我们要想办法逃出去,不要哭,莫哭嘛„„”
一边叫喊,他一边用幼嫩的小手搬开压在同学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将刘青鹏、陈方、王飞3名同学挪移到空隙较大的地方躲着。渐渐地,同学的哭声小了,情绪开始平静下来。莘长林想:“不能老躲在这里,万一房子再垮怎么办?一定要想办法逃出去。”他猫着腰试着在空隙中四处摸爬,寻找能逃出去的路。爬着爬着,他发现一个方向有微弱亮光,便小心地钻爬过去,原来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掩埋的窗户。于是他先爬出去,然后趴在窗外大声喊:“陈方,快些!到这儿来,我拉你们出去!”3名小同学都被拉了出来。
正在校园里救人的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身影,大声喊:“房顶上还有娃娃,快些,快些,想办法救顶楼上的孩子„„”在老师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爬到废墟顶部的4个孩子安全得救了。随后,莘长林又开始和老师一起在废墟中抢救其他被困同学。
莘长林勇救同学的事迹传开后,引起社会轰动。“小宝贝,好样的!”“7岁小孩在灾难面前能有如此表现,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网友们,给他顶起!顶起!”“新生代的曙光,民族的脊梁,未来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网络上好评如潮,众多网民留下感言、评语。
抗震救灾小英雄黄霖
黄霖是四川安县桑枣镇第一小学干柏村教学点的六年级学生。大地震发生那天,他是值日生。学前班的孩子从3岁到6岁都有。当时,黄霖正在学前班教室外帮助老师查看小朋友们的午休情况。
突然,大地剧烈地晃动起来,教室上的瓦片哗啦哗啦往下落。一刹那,房屋开裂声、哭喊声和尖叫声充斥整个校园。
学前班的尹老师正在教室门口和一个同学谈心,意识到发生地震后,尹老师马上组织学生往外跑,前排30多个孩子跑了出来。后排有一些孩子在睡觉,还有的吓得哇哇大哭。黄霖来不及多想,立刻冲进教室,抱起一个熟睡的孩子就往外跑。把孩子抱到教室外面的小操场后,他又一次冲进教室,抱起第二个孩子,送到尹老师手里。一趟、两趟、三趟„„屋顶的瓦片、砖头不停掉落,黄霖顾不上这些,只管往里冲。
教室的屋顶眼看就要坠落,最后一个孩子还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发抖。黄霖又一次冲进去,当他抱着这个孩子踉踉跄跄跑出教室时,累得浑身都瘫了。
学前班52个孩子全部脱险。稍微平静后,他们发现教室的大木梁已经塌了下来,屋顶中央开了“天窗”,师生们唏嘘不已。心急如焚的家长们赶到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不禁抱头大哭。黄霖协助尹老师把孩子们交给家长,最后一个孩子被领走后,他才拖着疲惫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四
少先队员的故事
篇一:少先队员英雄的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
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一行人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二小在长城脚下的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
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 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二小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像二小这样许许多多的英烈,是我们少先队员心中的丰碑,我们决心向他们学习,发扬们他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四好少年!少先队员们,就让我们从现在一起行动起来吧! 鸡毛信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海娃,他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海娃的爸爸叫他把一封信马上送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一看上面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很要紧的信,就敢紧揣好信,赶着羊出发了,刚走出不远就碰到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有了主意。他把鸡毛信藏在了那只带头老绵羊的尾巴下面。然后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鬼子,鬼子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结果什么也没搜着。鬼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海娃赶着羊群,回头就跑。没想到鬼子又追了上来,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走。{与少先队的故事}.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在!他松了一口气。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鬼子把海娃拉进屋里,把他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溜到
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海娃走进牲口圈抱住那只老绵羊,把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腿就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看,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真混过去了。海娃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啊!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跑回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往回跑,又被鬼子抓住了,叫他回去带路。来到三王庄前,鬼子怕踩上地雷,叫海娃前面带路,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鬼子在后面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海娃把鬼子远远落在了后面。鬼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拼命往前跑,鬼子开枪了,子弹从海娃的耳边呼啸而过。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喊:“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山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枪声,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山上扑去。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哈哈哈哈??房间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鸡毛信的故事{与少先队的故事}.
抗震救灾小英雄莘长林
5月12日14时28分,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300余名师生正在午睡,7岁的莘长林所在的二年级位于教学楼三楼,全班58个孩子正甜甜地睡着,殊不知一场灾难正在降临?? “地震了!快跑!教室里危险!”迷迷糊糊中莘长林隐隐约约听到班主任苟晓超大声呼喊。 刹那间,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摇晃,门窗玻璃噼啪作响??终于,教学楼扛不住地震带来的震荡,顶楼砖头、玻璃纷纷向下掉落,轰隆一声,三楼教室坍塌了,幸运的是,教室后面的背墙未完全坍塌,莘长林等几名学生被埋在墙体拐角处,四周一片漆黑,惊叫声、哭喊声响作一片。
一瞬间,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莘长林心里充满恐惧,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惊恐之后,小长林很快恢复镇静:不能就这样困着,要想方设法逃出去。听到身边的同学们吓得大哭,莘长林压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不停地鼓励他们:“不要哭,我们要想办法逃出去,不要哭,莫哭嘛??”
一边叫喊,他一边用幼嫩的小手搬开压在同学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将刘青鹏、陈方、王飞3名同学挪移到空隙较大的地方躲着。渐渐地,同学的哭声小了,情绪开始平静下来。莘长林想:“不能老躲在这里,万一房子再垮怎么办?一定要想办法逃出去。”他猫着腰试着在空隙中四处摸爬,寻找能逃出去的路。爬着爬着,他发现一个方向有微弱亮光,便小心地钻爬过去,原来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掩埋的窗户。于是他先爬出去,然后趴在窗外大声喊:“陈方,快些!到这儿来,我拉你们出去!”3名小同学都被拉了出来。
正在校园里救人的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身影,大声喊:“房顶上还有娃娃,快些,快些,想办法救顶楼上的孩子??”在老师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爬到废墟顶部的4个孩子安全得救了。随后,莘长林又开始和老师一起在废墟中抢救其他被困同学。
莘长林勇救同学的事迹传开后,引起社会轰动。“小宝贝,好样的!”“7岁小孩在灾难面前能有如此表现,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网友们,给他顶起!顶起!”“新生代的曙光,民族的脊梁,未来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网络上好评如潮,众多网民留下感言、评语。
抗震救灾小英雄黄霖
黄霖是四川安县桑枣镇第一小学干柏村教学点的六年级学生。大地震发生那天,他是值日生。学前班的孩子从3岁到6岁都有。当时,黄霖正在学前班教室外帮助老师查看小朋友们的午休情况。
突然,大地剧烈地晃动起来,教室上的瓦片哗啦哗啦往下落。一刹那,房屋开裂声、哭喊声和尖叫声充斥整个校园。
学前班的尹老师正在教室门口和一个同学谈心,意识到发生地震后,尹老师马上组织学生往外跑,前排30多个孩子跑了出来。后排有一些孩子在睡觉,还有的吓得哇哇大哭。黄霖来不及多想,立刻冲进教室,抱起一个熟睡的孩子就往外跑。把孩子抱到教室外面的小操场后,他又一次冲进教室,抱起第二个孩子,送到尹老师手里。一趟、两趟、三趟??屋顶的瓦片、砖头不停掉落,黄霖顾不上这些,只管往里冲。
教室的屋顶眼看就要坠落,最后一个孩子还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发抖。黄霖又一次冲进去,当他抱着这个孩子踉踉跄跄跑出教室时,累得浑身都瘫了。
学前班52个孩子全部脱险。稍微平静后,他们发现教室的大木梁已经塌了下来,屋顶中央开了“天窗”,师生们唏嘘不已。心急如焚的家长们赶到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不禁抱头大哭。黄霖协助尹老师把孩子们交给家长,最后一个孩子被领走后,他才拖着疲惫篇二:优秀少先队员事迹风采共四篇
优秀少先队员事迹风采共四篇
我和少先队的故事
自从一年级加入少先队,我的梦里就经常浮现出他的影子,坚毅又热情,他就是————红领巾。
红领巾是少先队的象征,必须时时系在脖子上,每当微风吹过的时候,那红色的巾在胸前,荡漾成红色的波浪,一圈圈地直通向人的脑海里,让人只想到三个字:少先队。
在第一次去敬老院献爱心时,我心情十分激动,那天的天是那样的蓝,那天的云是那样的白,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花香,沁人心脾,心情仿若阳光般清澈透明。一入敬老院,我们就开始了辛勤的劳动,身体虽然劳累,心境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平静安宁。那一天,我想到了很多,例如少先队的意义,例如少先队的职责,原先都是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的,虽然记着,但却从来没有理解里面的涵义,而那时,所有的字都似乎被赋予了色彩和能量,一下子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加入少先队,并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你明白,这件事你该做,而你做不做却取决于你自己,或者说是取决于你胸前的红领巾,更不如说是取决于你的心,你的心中的责任感。 虽然现在已不是少先队员,但胸前的红领巾还是那么鲜艳,即使大了,但也只是告诉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多了而已。那天晴朗的天空,明亮的阳光,温柔的微风,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仿佛烙印一般不可磨灭。
即使一切都湮灭在时光的长河中,那记忆也只会随着光阴的磨砺越发安静沉稳,光芒内敛。因为,那就是————
我和少先队的故事。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五
少先队员小故事材料
他叫黄文淏,今年10岁,是大冶市新街小学五(3)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学校一名少先队干部。他热情开朗,幽默风趣,希望能把快乐带给身边每一个人。他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希望自己成为勇攀高峰的人。他善良可爱,乐于助人,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直以来,他总是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发奋,他的各学科成绩在班级都是名列前茅。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老师的得力小帮手,作为少先队员和班干部的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尽职尽责。除了每天早早来到学校检查作业,按时收发作业外,还总能及时发现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并需要帮助的一些同学,每次他总会热心地主动上前帮忙,不但非常耐心地讲解难题,还会触类旁通地讲多个习题,直到这位同学真正弄懂为止。有时同学们为了表达谢意,不是递来一块饼干,就是一颗糖,他总是微笑着说道:“不用谢我,同学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更何况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对于一些做作业不认真、学习不积极的同学,他能积极发动班级一对一帮扶活动,主动耐心的为他们温习补课,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他比同学们更高兴。
虽然现在他胸前的红领巾已经变旧了,变皱了,颜色也褪去不少,但是他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助人为乐的品质从不会褪色。
大冶市新街小学五(3)班 黄文淏{与少先队的故事}.
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干部,黄文淏同学不仅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还是少先队的小先锋。他学习优秀,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去年我市积极开展了一次如火如荼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了迎接这次活动,我校积极响应,作为少先队员的他,主人翁意识强烈,为了献出自己的一点心意,他主动找校辅导员老师沟通提出自己的活动创想。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和其他少先队员们义不容辞加入到学校举办的“做环保小卫士,创建文明城市”等各种活动中。他在接受市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慷慨激昂并中肯呼吁全市人民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他还发挥自己的演讲特长,在全市组织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演讲比赛活动中,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呼吁大家加入环保的行动中,他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起码可以改变自己,哪怕是拾起路边一张小纸片,一次善意的让座...... ”,为了实现愿望,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就连在学校国旗下的讲话也号召全校师生们一起行动起来。最终,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市被评为“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这次活动,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合格小市民的幸福感,更有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主人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大冶市新街小学五(3)班 黄文淏
与少先队的故事篇六
少先队的历史
一、少先队的历史: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
中国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发展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了。 中国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
第二阶段: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
第三阶段: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
第四阶段:1945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儿童团和地下少先队
第五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全国统一组织的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二、少先队的章程:
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共17条,1371字
一、我们的队名: 中国少年先锋队
二、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三、我们队的性质: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与少先队的故事}.
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四、我们队的目的: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
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五、我们的队旗、队徽: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
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
命胜利。
1
2、队徽:“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绸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六、我们的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950年4月,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被定为少儿队队歌。
1953年8月21日,由于“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儿队队歌也同步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少先队的故事}.
1978年10月27日,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七、我们的标志:红领巾。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在天气炎热时,经大队委员会决议,除参加少先队集会和活动外,可暂不佩戴红领巾,但应佩戴队徽徽章。
红领巾的佩戴:(1)领巾披上肩衣领立好,将红领巾钝角对准后背脊梁
(2)左尖压右尖两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交叉点靠近领口
(3)右边绕一圈将底角经前拉至右边,另角随之垂直
(4)穿圈掏出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上方拉出底角,向下穿出抽紧领巾披上肩,
口诀:左尖压右尖,右边绕一圈,穿圈掏出尖。
少先队干部的标志:大队长及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中队长及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小队长标志
队干标志的规范:
标志宽六厘米
八、我们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的敬礼:敬队礼、 注目礼、端旗礼。少先队的队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会和日常都要用。 队礼是崇高的、庄严的 。
队礼动作要领:五指并拢,手经胸前,一次到位,高额一拳,手与小臂成直线,手心向着左下前,
2
拇指不留缝隙,胳膊不要挡着脸,敬礼至少敬两秒,“含义”至少想一遍。
少先队员行队礼的场合:少先队员在升国旗时;在队旗出场和退场时;在烈士墓前扫墓时; 在集会前列队、行进、检阅时,由大、中、小队长敬队礼,队员立正或注目致敬。
在其它场合中遇到师长时,队员也要行队礼。
九、我们的呼号: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呼号要领:当“呼号”动令声起,领呼者与队员举起右拳至耳边,拳眼向下、拳心向前,大臂要平肩,小臂要里弯。先由领呼者说:“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回答“时刻准备着!”。 呼号毕,大家自然把右手放下。呼号时,不需要展队旗。
十、我们的作风: 诚实、勇敢、活泼、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