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头作文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5-07-20 点击: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一
小学一年级作文指导
低年级写话训练可按“练句—连句”的程序进行,即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一年级“练句”,从能写一句话到写好一句话。小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
到一年级下学期则分阶段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1.练写“四素”句。
“四素”句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记叙文的要素的句子(见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使学生认识“四素”句。如:“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王冕学画》)教师将句子作如下分析: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了做什么? 夏天的傍晚 王冕 湖边 放牛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这样,学生一般就能理解什么是“四素”句。老师即可引导他们按照这样的形式写句子。学生会写后,又可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诸如“爸爸吃过午饭后立即赶到医院值班”(人、时、地、事)、“星期天,公园里有许多老人在下棋”(时、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让他们练写。练写“四素”句,其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四素”句要素齐全,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写“10句”。
即“看”“听”“说”“想”“感”“在”“是”“有”“被”“把”句。
例:
我看见一只小鸟落在草坪上。(“看”句)
李奶奶听到一阵敲门声。(“听”句)
李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说”句)
他想:我的笔哪儿去了?(“想”句)
我感到很高兴。(“感”句)
1
我在山坡上放牛。(“在”句)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句)
雨伞被哥哥拿走了。(“被”句)
妈妈把我的书包补好了。(“把”句)
爷爷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有”句)
以上10句的练写,指导<方法也同“四素”句的练习:先认识,后仿写,再以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训练时务必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练写“10句”,优等生便可以逐步进行“连句”训练。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可继续强化练句,到二年级可进入“连句”的训练。
二年级“连句”,从写好一句话到写好一个句群。“<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这是大纲对二年级作文的主要要求。毫无疑问,一年级的“练句”为此已打下良好的基础。“写”的前提是“观察”。“连句”的关键就在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因为“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有了一定顺序的思维也才会有按一定顺序的表达,即意思连贯的表达。
一、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生习作,实际从学说话的那天就已开始了,从说一个字到一个词到一句话,逐步开始表达一件事情,由不清楚到清楚循序发展。进入小学,开始将所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书面语言,即习作的开始。习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就小学段来说,大致经历用词造句、写一段话、写一篇作文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教学实践中,不论是哪个阶段的习作教学,均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空洞,缺乏真情实感;2、记流水账,词语堆砌;3、选材不当,不能很好为中心服务或与中心无关;4、布局谋篇普遍不合理。
以上学生习作中呈现的问题和所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具体如下:一是缺乏观察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头脑里没有东西可写素材,因此空洞。因为参加的实践活动少,缺乏活动情感体验,因此缺乏真情实感;二是学生几乎每天就围绕课本转,读有益的课外书时间不足,读书兴趣不高,因此语文素养低,习作起来没有头绪,仅进行词语堆砌,记流水账;三是因为当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缺乏一个系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习作知识的积累、引导以及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二、习作教学的对策
2
习作教学难,但是难并不等于束手无策,只要有心,只要坚持,只要衔接恰当,提高习作整体质量最终不难。结合我20多年教学的实践与积累,只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习作教学的诸多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
(一)组织观察活动,教会学生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说和写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观察活动,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的教学生观察:1、确定观察顺序和方法,引导学生会巧选看点。观察的方法一般以问题形式来引导,问题的设计根据学龄段确定。观察顺序根据实际来定,从学前儿童开始培养;2、充分调动感觉器官。观察时除了用眼睛看外,根据观察物还可以用鼻子闻、耳朵听、舌头舔、双手摸、张嘴问一问,书上翻一翻等;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我在教学了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天来了》和描写春天的词语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把学生带到学校周边观察春天,让学生用双眼去触摸春天,感受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的样子,回到课堂后,再引导学生加以联想、想象用学过的词语说说自己看到、摸到的春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进行留心课外观察事物,千万不能忽视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无论是那个年级或是哪个学科,课本中都有插图,低年级段更是突出,大多教学内容都是图文并茂的,因此从课内到课外均要重视。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观察插图,看懂图的内容,理解图的含义。
(二)培养说话兴趣,锻炼说话能力。
兴趣本来就是一种写作能力,要让学生对习作有兴趣,开始阶段必须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务必从学前儿童抓起,并且持之以恒抓下去,让他们从不爱说到爱说,不会说到会说,从没有条理到条理清楚。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学前教育就是一个关键的启蒙阶段。如何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其实不难,只要抓住儿童爱表现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说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说,即玩中说、说中玩,要求教儿童用普通话说。例如,2006年我教了一年学前小班,那是4岁至5岁的孩子,刚开始教他们说话时,我就坚持用普通话教他们说,并且每周有计划的进行两次小红花评比,慢慢的再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有如我在教学0至9的十个数字时,教师在数石子、用石子堆数的游戏中,先引导小朋友们初步认识数字的意思后,再引导他们怎样用数字说短语、说句子,最后以开火车(不得重复别人说过的)比一比谁最棒的活动形式开展说短语、说句子比赛。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说话的能力,还初步培养了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不论你是教孩子们认识一个字还是看一幅图画,都要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把它说出来。
另外,培养说话训练,我们要上好口语交际课。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例如我在义教小学语文课程第12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科技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时,3
我开展了一个辩论会:让女生为反方选手,男生为正方选手,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查找资料做好辩论准备。
第二节课时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引导;其次教师要参与其中,认真倾听,适时做好辅导。
(三)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活动过程。
习作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哪里来?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源于自身的亲身经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把实践活动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活动过程,体验活动过程的快乐、艰辛、挫折、成功等感受。需要指出的是:在同一个实践活动中,生生之间的感受一般是不一样的,关键要看学生在活动中角色。例如:我在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比赛》习作教学时,首先组织了一场男生与女生混合的篮球比赛活动,将我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自主推选一个队长,其他的事项由队长与成员自主组织,比如拉拉队、服务组等等。然后提出比赛要求,各队根据要求开团队会议。接下来进行比赛,比赛结束组织活动感受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之后,写出来的习作不在空洞,有事实,有感想,而且不同角色的学生,感受均不一样。
(四)随文练笔,循序渐进,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
作文教学,其实写重于说。学生会观察了,学生有话说了,我们就要培养并维持他们的习作兴趣。学生会观察了,就有了写的素材,学生会说了,也就奠定了将口语变成书面语的基础,而学生还差选材能力、组材能力、表达方法、布局谋篇、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环节的训练,这些环节既是学生习作的难点,也是最易让学生产生厌烦习作的因素,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环节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随文练笔,循序渐进。
具体从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教师要做好引领示范。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引导外,还应养成与学生一起写范文的习惯。如:一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好组词、扩词、用词口头说话关。开始时,学生一定会困难重重,这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反复教学生说,教学生写简单的,时间一长,学生掌握了方法教师轻松了,学生也不怕了,而且也为学生写几句话打下了基础;教学生看图写话时,开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看图的方法,再在黑板上工整板书,教给学生写话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并领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二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从一年级学生的几句话过渡到一小段话,在习作中,教师在指导时,同样要教学生如何遣词造句和习作格式,开始时教师同样要进行小习作板书示范;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过渡到三段式的结构,教学时,对习作方法、作文格式教师都要手把手地示范;四至六年级的习作,对于不同的作文要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教师都应做好示范,待学生写好后与学生的习作一起评议。
4
2、认真批改。批改时了解、掌握学生习作情况的重要环节,批改作文要从六个地方入手、注重两个细节、杜绝一种行为。六个地方:一是基本要求,题目是否写清楚了、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清秀、字词正误情况、语句是否通顺;二是基本结构,段落是否合理;三是基本核心,选材是否恰当、是否服务于基本思想;四是基本思想,立意是否明确;五是基本表达方式是否合理;六是用词造句是否恰当准确精彩。两个细节:一是多就少改。意思就是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尊重小作者的意愿,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改笔一定要惜墨如金,多就少改,不要硬去拔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每篇改动不多,学生打开作文本,所见的是万绿丛中点点红,他们就会对教师的批改、点拨情不自禁的赏析,从而受到熏陶启迪,获得深刻的教益;二是鼓励为主。杜绝一种行为即只写不批。
3、适时评讲,在评讲中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学生作文写好后,教师要进行及时评讲,评讲时每轮流抽出不同等次的作文进行评讲,指出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不足点,并让他们知道,作文只有写真实的事,才能流露出真情实感;只有平时多积累,多读课外书,才会为你的习作披上华丽的外套。作文评讲中坚持多鼓励少批评。评讲作文时,要尊重学生不同层次的习作水平做出不同的等级评语,用闪光点照耀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
4、组织学生习作互读活动,让学生在互读中共同提高,维持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之间互读习作,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找到习作的不足以及写得好的地方,并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读给同伴听。互读时候最好是优生与后进学生互换,这样后进学生可以向优秀学生学习,同时优秀学生通过帮助后进学生修改习作进一步提高优生的习作水平。
(五)开展读书活动,读有益课外书,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教的班级始终坚持做到:每天读书30分钟,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取更多的习作知识、经验、方法以及语文素养,日积月累,为写出精彩的作文奠基。 总而言之,虽然作文难教,但万事难不倒有心人,只要我们找准方法,坚持不懈,重视学生习作兴趣培养,那么我们的作文课堂定会绽放异彩!
语文方面,三年级重点在于识字、字词理解及运用、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而难点在于习作练习。三年级是习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是十分关键的。习作要求明显高于二年级,从几句话的段要写到完整的一篇文章,字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过渡,将直接影响孩子对作文的兴趣,有的孩子甚至从此害怕作文。
5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二
作文(口语交际)一年级
作文(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学校: 孟店小学
年级(班)一年级
姓名:
2014年2月
一、 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口头作文}.
三、教学重点及分析
四、 教学难点及分析
五、 教学措施
六:写作训练安排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三
一年级写作指导方法
一年级写作指导方法
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口头描述
然后再根据要素分点引导
比如说:时间,以放风筝那个图为例。看看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孩子会回答你的问题,并且描述
孩子会说,我看见花开了,鸟在飞,放风筝,等画面的要点。 接下来你就往时间上概括,比如:这是春天,非常没得季节。你觉得那些话会有什么颜色呢?会不会有香味呢?{一年级口头作文}.
像这样层层的剖析下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会变得很强。
做为家长在引导一定注意顺序和层次。哪些先说,哪些后说,自己心里有数,其实就是文字描写的段落分成
孩子在描述的时候,让孩子多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有意识的让他说。不要否认孩子的表达
如果比喻的不恰当,你造一个比喻句,孩子会明白,啊,原来还可以这样说啊
一年级孩子最难的是分段。现在就要要求孩子分段。不能说以后二年级了再说。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很重要
第一段,让孩子介绍时间和环境 比如:春天到了,美丽的花儿开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还有阵阵的花香。天上的白云像„„一样,小鸟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一年级的孩子能描述到这个就很不错了。
第二段,就是人物事件的写作。 星期天,小刚带着自己心爱的风筝来到了小河边。他一边„„一边„„,风筝飞上了南天像„„,小鸟也围着风筝欢笑,好像在欢迎这个新伙伴的到来。看着风筝飞的„„小刚的脸上露出了„„的笑容 。河里的一对大白鹅也仿佛在说:“„„”。
不要问孩子什么叫比喻,什么是拟人,他们没有这个概念的。学校老师也只是简略的说了一下
一般第三段:就是写整个事件主人公或小作者自己的感受:比如,看着窗外的蓝天,这个周末我也要像小刚一样去放风筝。
或者说:放风筝太好玩了/真有意思。我也要„„
越是低年龄的孩子越好锻炼写作。我经常看见什么就问孩子,你看那个是什么颜色?形状啊?像什么啊?她们会说甚多,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她们常常被斗的哈哈大笑。 一年级一班是直接描述。二年级要求描述曲折。三年级要求自己根据题目选材写作文。
孩子写作的时候,描述了,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无法写在本子上。这就要求孩子多练习。描述的时候一定用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
我发现很多孩子,语言表达很强。但是写不下来。一般这样指导练习1个多月,孩子掌握里面的窍门了,后边家长就省心了。基本不用你说了。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四
作文(口语交际)一年级
作文(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学校: 孟店小学
年级(班)一年级
姓名:杜秀珍
2014年2月
一、 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口头作文}.
三、教学重点及分析
四、 教学难点及分析{一年级口头作文}.
五、 教学措施
六:写作训练安排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五
小学一年级作文写作教学几点做法
小学一年级作文写作教学几点做法
读书、写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作文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展现,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在于:低年级与中年级作文要求相分离,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分离,语言与思维相分离,阅读与写作相分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对儿童作文能力的低估,缺乏相关科学性的研究和指导。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1——2年级的“作文”改为“写话”, “写自己想说的话,些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一要求就讲低了低年级写作的门槛,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和过渡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意识的培养很有帮助。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情绪体验是制约低年级儿童写作的重要因素
作文思维是贯穿于作文活动始终的、直接影响作文活动质量和方向的内部心理结构。据上海师大学者研究: “小学低年级作文思维主要包括材料加工、情绪体验和构成监控三个主要心理成分。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思维水平高于一年级,情绪体验在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中最低;低年级作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一年级。”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很多小学一线教师都从一句话日记开始,“我手写我口”,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将其体验和情绪由口语顺利转化为书面语,从小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一句话日记中的几点做法,以便于广大基层工作者交流学习。
二、以情绪体验带动习作创作的做法及其成果
1.我手写我口,激发儿童写作的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加上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很多学生多能够用拼音写出自己的感受兴趣浓厚,我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不对日记内容进行要求,这样不受限制自由表达的氛围形成,对写话的畏惧感消失。每天写日记成为学生自己不成文的作业。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和成人有巨大差异,极具趣味性和想象性。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能利用学生给予适应环境并表达自己的愿望,使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将会对儿童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能力有巨大推动作用,语言能力的提升,将对儿童将口语迁移到书面语作文有极大的促进。我要求学生,“只要你说出身边发生的事情,说出你心中的感受,你都会得到肯定。”一个学期以来,班内有90%的学生已经不局限在一句话的要求,而是成篇的内容。
2.图文并茂,进行写话指导
针对儿童喜欢绘画的特点,我允许学生可以利用图画进行创作,为自己的日记配上插图并可以上色,这样很多学生出于对绘画的热爱开始认真写日记。
让小学生学会写日记,不应拘泥于一些现成的常规。初写日记时,由于识字量的限制,可以让学生画出想表达的图以后,再用语句进行说明和补充,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无形中学生就写出了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把学生喜欢的图画引入日记中,学生兴趣盎然。
在日记中,出现了笑脸符号,红旗符号,小花,星星等符号,有的同学在描写蟹爪兰的时候,在日记后面配上自己画的蟹爪兰的花。有的同学还会自己画上喜欢的小动物。
3.编讲故事,阅读写作相结合
我认为写话教学要与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阅读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班学生除了家长给买的课外书,还通过邮局订阅了《小学生作文》《童话王国》《求知报》等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刊物。平日里,我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并进行指导,并给学生阅读经典童话故事如《三个小猪盖新房》《皇帝的新装》等故事,请学生交流听故事的感想。有的同学会自觉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自己阅读的故事的感受。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内外文章之后,他们在写日记的时候就会借鉴、运用,相应的规范了语言,学会了表达。
4.童心评语,善于赏识评价
日本儿童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才的比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赏识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理念。只有赏识,才能让孩子进步。
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的日记,往往是采用改错的形式,关注点在于句式和词语运用的联系,对于日记中的谋篇构思和情感态度则关注较少。低年级学生的日记
写作,如果有积极的愿望,哪怕只写了几个字,几个拼音,只有一句话,我们都应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写下去。在看过学生的日记后,我都会怀着童心去评价他们的日记,观察仔细的,我称赞他们是“用心的好孩子”;内容感人的,我表扬他们内心细腻;提出问题的,我给予解答;如果写的是关于小鱼的,我就画上几只小鱼;如果内容感人,我就换上一个大拇指;如果写的是关于关心环境的,我就写上几句称赞他“心中有社会”的话„„。学生看到老师的赏识评价,特别愿意通过日记和老师交流、谈心,他们回去书老师有没有在他的评语前面家加上小笑脸,师生之间的缩短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5.交流展示,提供展示平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努力的成果,如果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必定会激发起更进一步的努力。在写话指导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师生共同分享获得成果的快乐。
我经常在班上开展日记交流活动。每天放学前。我都充满激情的朗读学生的日记,并加以适当的点评;有时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日记;有时学生在小组里宣读自己满意的日记进行交流。晚上,在家校通留言,对学生的日记加以肯定。我还将同学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的班级网站上,让家长和校外的同学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仅调动了日记作者的积极性,也激励着其他同学。现在,学生已把写日记看成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写作的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语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习得尤为重要,在一二年级学生打开内心的窗户,说话、写话都是重要的手段。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契机,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阅读来补充自己,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学充满活力和内在感染力。
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童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苛求,不强求,顺应儿童心理发展需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并非每个孩子将来都能成为作家,如果我们能使学生愿意用笔记录属于自己的真实日子、真切体验,那么,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写作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学生要不要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教师思想模糊,至于如何搞,更是缺少研究。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这可以看出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课标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为此,教师须对起步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要寻求操作可行之路。去年九月份,我有幸赶上了新教材,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这一年当中,我在作文教学上,也在摸索和尝试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
一、“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
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帮助他们在说话训练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训练。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训练的基础上,我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但在写之前,我都让每位学生动口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我经常对他们说这么一句话“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反复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乐说。在这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另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几个好词,让他们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练习说,在会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写下来。
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可以从说完整的句子过渡到写完整的句子,在实践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巩固识字,提高学生语言认识和表达能力。
二、“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重视看图说话,训练看图写话。
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
看图说话和写话,可以是一幅图或几幅图;可以是一幅图说一句、写一句,或说几句、写几句;也可以是几幅图写一篇或一幅图写一篇。不管是一幅图或几幅图,还是写一句、几句或一篇,都可以分看、说、写三个阶段。看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写清楚,看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在一年级下学期中,我每个星期抽出四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和写话练习。在
指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为了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胆地练说,我时常鼓励他们,对他们说:“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三言两语,我也会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激励语言:“你真能干!”“你进步真快!”激发学生们想说、愿说、敢说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思维能力不够,还不能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几句话,常犯的毛病是颠三倒四和错用词语,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把几句条理混乱的话,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空间、时间)和几件事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安排前后顺序,使之条理化。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这就为以后开始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现在,我班的学生对看图写话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有时真难以相信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呢!{一年级口头作文}.
三、“看的书多了,你也会模仿了!”——增加阅读量,提倡学一学。
要想写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汇、模拟情境等。新课标下的小学一年级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改变,他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学年下来,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已经能认识1000个字,为他们提早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现在只要拿到一篇文章以后,基本上能流利地读下来。为了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时注意为学生搜集适合他们阅读的儿歌、童话、故事等,把这些文章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阅 读,去理解,去体会,并尝试他们的写作方法,去写一写。“学一学”也可说是模仿,它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在读完了我为他们搜集来的《天上也有动物》这篇文章.以后,学习小作者的写作方法,一口气写下了《我喜欢的动物》,虽然句子不是很优美,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写作发自内心的喜爱,那足以让老师感到欣慰,在学生心中的那根“作弦”终于把他拨动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在班级当中,把“小作家”们的“经典”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带动了好多小朋友,自发地开始阅读,开始学写。同时,我也教育他们,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多鼓舞,少批评,给学生一份自信。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刚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无可非议。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也经常对学生们说:“别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
一年级口头作文篇六
我教一年级女儿作文
我教一年级女儿作文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对自己内心的表达,其创作过程也同出一辙。画家通过勾勒轮廓、进行布局,作家通过构思形成文章框架;画家对色彩、明暗的安排等同于作家对词语的选择。
看到很多孩子在经过多年写作学习后,写文章时依然不知从何下笔,文章内容如同嚼蜡,圈圈觉得很可惜。圈圈希望点点不为写作所困,想帮点点了解如何一点一点写出自己的内心,明白写作其实是一件和说话一样简单的事情,在区别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之后,只要说得出就写得出。
圈圈小学期间,在家所作之文都会被老圈修改。文中若有佳句,老圈就会用红蓝铅笔在下面画上红色波浪线,而这一条条波浪线所荡漾的鼓励令圈圈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渐进萌生。老圈乃是以文见长之士,故经润色的圈文总是在班上被读。当年老圈经常下班很晚,被修改的文章总是由圈圈次日清晨,揉着惺忪睡眼再抄一遍。一次,一亲戚带着很小的孩子来圈圈家,在圈圈早起抄完文章之后去洗脸,回来再看抄写的本子,居然被亲戚的孩子在本子的空档之处画上了星星点点,圈圈只能高呼不幸,咬牙重抄。回想当年老圈以拳拳爱女之心,坚持为圈圈修改稚嫩的文章,令圈圈在行文结构、遣词造句上受益良多,并将舞文弄墨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老圈实在功不可没,但文章被
改完的重抄确是圈圈童年一大痛事。
留德读硕期间,圈圈完成大小论文数篇,令圈圈的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稳步上升。每次写论文,导师会给出选题,学生确定题目后自行查找文献,列出提纲与导师讨论;导师就学生的提纲及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对提纲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就修改内容再自行收集、学习文献,再制定新提纲和导师再谈。如此反复几次,最终确定令双方满意的提纲。在这不断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论文中的要点越发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动笔时只需依据提纲添枝加叶就能写出有内容的论文。
2014年的暑假,点点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师布置假期60天需完成40篇日记,每篇不少于五句话。圈圈开始考虑如何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点点完成。圈圈在比较写完修改再抄之法与通过讨论列出提纲之法后,选择了“列提纲法”。做此选择,一方面是想让点点避免重抄一遍的痛苦,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在于,若由孩子先自己动笔写,这么小的孩子写的内容往往就是“流水账”,如果不通过家长大刀阔斧的修改是不会有好文章的,而完全依据成人的想法去修改,文章就失去童真。而“列提纲法”在口头讨论的过程中圈圈可以发现点点感兴趣的方面,教她如何分清主次、进行取舍,让她突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之所想,让她了解如何去写一篇有内容的文章,这才是“授之以渔”之道。做任何事,只有开始贯彻正确的方法和规则,持之以恒,待养成习惯,家长放手之时,便是孩子独
立之际。
从2014年7月运用“列提纲法”写作始至今2015年3月,按时间段分点点在写作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能力和要求相匹配且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一年级暑假。开始通过“列提纲法”写日记,方法流程如下:
1、 确定日记主题。日记主题由点点自行确定,开始点点不知如何选择主题,而圈圈每日下班回家路上都会给点点打电话,点点总会在电话中叽叽喳喳兴奋地告诉圈圈当日发生的或好或坏的令她有所感的事,于是圈圈告诉点点,电话中她所描述的事就是当日最值得写的内容,可作当日主题。日记并非记惊天动地之事,而是带来喜怒哀乐之感的任何事情。作文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能打动自己的内容,才能打动读者。
2、 围绕主题详尽描述。主题确定之后,由点点口头描述与主题相关内容。写文章重要的是有素材,其来源可以是对生活的观察也可以是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让孩子就主题详尽描述,所述越多越能提取出有益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点点每个主题大概可以说出20句话,主要是以“流水账”的方式不分巨细地描述。有时发生了令点点有感的事,但她不知如何描述,圈圈就启发她从哪些方
面入手。
3、 筛选内容,列出提纲。在这一阶段点点对自己所述内容的辨别能力有限,不会取舍,故由圈圈从点点的描述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可写的五个要点,并告知点点选这五个要点的理由,其它内容为何不值得写。一个要点就是一句话,然后按五点为点点列出提纲。
4、 依据提纲第一遍叙述。圈圈让点点依提纲叙述五句话,同时口头修改点点的措辞。虽是写日记初期,但在点点的描述中几乎每篇都有体现她自己想法的佳句,圈圈会不遗余力地鼓励她,让她记入文中。但也有用词不当之处,圈圈会及时指出,并告知此处应用何词,误用之词可用于何处。在此阶段孩子还不会灵活使用连接词,点点常会问圈圈下一句开头用何词连接,圈圈会给予启发,比如给出几个可选项,让点点自行选择。
5、 依据提纲第二遍叙述。为了减少口头修改后直接写在本子上可能发生的错误,圈圈会在对点点第一遍的口头修改后,要求她再复述一遍,若有瑕疵,口头再改。
6、 写入本中。口头修改完毕,点点便将口头作文写在本子上。通常写出来的内容95%是没有问题的,但会有5%的字句有瑕疵,毕竟
不可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在口头修改后,就能凭记忆全部无误地写下。因为已经工整地写在作文本上了,不好增减,于是我们用替换法。如果一句话没表达清楚,而这句话写了10个字,我们就想办法用另外10个能清楚表达意思的字替换原文。刚开始替换的时候,通常是圈圈想办法,但慢慢地,点点也会有很好的替换想法被采纳。但因是在特定字数限制内的替换,还是要花一点时间,且点点需要局部重写。在这个阶段,通过圈圈的不断分析和说明点点慢慢地学会分清描述内容主次、取舍和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可能。
在讨论每篇文章的过程中,圈圈会对点点好的表达、比喻、联想给予肯定,写完会在文中好的表达下画上波浪线,以对幼小的心灵进行鼓励。语文老师还让家长给孩子的每篇日记评星,最多五颗,若点点在口头描述时能分清主次、文中有好的想法、行文流畅,通常都能得到五颗星。
第二阶段:2014年二年级上学期。这个学期语文老师每个周末会布置一篇看图说话或命题作文。不论形式如何,我们依旧使用“列提纲法”。这段时间我们慢慢开始运用三段式写文章,第一段为开头,
第二段为中心内容,第三段为结尾。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中间部分要求描述具体、生动,尽可能详尽地描述细节、动作等;结尾为总括全文,做到首尾呼应。在这一阶段点点对中心内容的把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