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来源: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5-02-07 点击: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一

三年级语文写人篇作文指导

第二讲 写人篇作文指导

【习作要求】

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写作指导】

一、写什么

1、 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2、 要写这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几件事。首先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最好是你亲眼目睹的,然后这件事能够反映他(她)的特点(急性子、细心、唠叨、爱美、活泼、马虎、文静等等。

3、 抓住特点的方法:用五官观察你熟悉的人!然后记住他(她)长相、动作、语言、表情,特别是最喜欢的打扮、最常做的动作、最爱说的话、最多的表情。有时不用刻意突出特点,只要你把在某件事中这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具体地写出来,就能够自然地刻画出他(她)的性格。

例如:

1、可以写写你身边亲人的一件事,比如:你爱美的妹妹、严厉的爸爸、爱唠叨的妈妈、赶时髦的奶奶等等。

2、可以是你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的一件事,比如:你身边的“马虎大王”、爱捣蛋的同桌,书迷、你们班的“电脑高手”、某项体育活动很棒的同学等等、班里一个既安静又听话的同学等等

3、可以是其它熟悉的人一件事,比如:热心的邻居、热情的营业员、严肃的门卫等等

二、怎么写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主要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突出他的特点。在这些事情中,主要选择一件你记得最牢的事情详细的写。先可以简单写一写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高矮胖瘦、发型、脸部的样子等)、衣着打扮(颜色、长短、款式等)。然后把记忆中的一件事写出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件事中出现什么奇怪、或好玩、或有趣、或让人讨厌的、或不开心的事情,仔细写出来。最后写一写结果或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

1、 比如:记爱美的妹妹买裙子的故事。妹妹长什么摸样?高矮胖瘦?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颜色、款式)?喜欢如何打扮(发型、发饰等)?漂亮吗?有一次,妹妹想买什么裙子?(什么花式的?什么样子的?)到什么地方买?(商场、专卖店、街市?)她是如何挑选的?(左看右看,上摸下摸?)试穿了几件?挑选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意外(比如妹妹看中一条不同的裙子,而妈妈不喜欢。为了得到这条裙子,妹妹想了哪些办法?她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当妈妈不同意的时候她的表情如何?又想了些什么办法?)最后终于得到了这条裙子,妹妹开心吗?她又有些什么表现?

2、 比如:严厉的爸爸,爸爸平时对我都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严格吗?你有没有哪一次做错了或者没有达到要求?爸爸当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他说了什么?(说话时声音大吗?语气坚决吗?还是狠狠地训斥?)又做了些什么?你认为有道理吗?后来你是怎么做的?请将其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详细的记录下来。

3、 比如:你班上有个马虎大王,对他做一次采访:早上有没有睡过头的时候?会不会

慌忙中穿错了袜子,出了家门,又想起红领巾没有带;到了学校又发现作业本没有带?晚上回家,又发现自己的作业本没有带,反而将其他同学的作业带回了家里?当他发现的时候他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他的?

三、写作提示

取题目:根据你要写的事情取题,题目要小,要具体。比如《妹妹买裙》、《“健忘”的„„同学》、《让我透不过气的爸爸》,取什么题目?

提纲:

1、 你熟悉的一个人,什么样子的?

2、 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一件什么事?

3、 事情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意外?奇怪的?有趣的?好玩的?值得思考的?)

4、 事情结果如何?或通过这件事对这个熟悉的人的认识?(可爱、严厉、马虎、急躁„„)

【美文欣赏】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爸爸)

提起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当然是我的爸爸。

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哗啦啦„„”,天下起了大雨。“叮零零„„”,放学了。同学们都说“怎么回家呢!”老师说:“同学们不用着急,要沉着冷静,家长会来接你们的。”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接走了四五个同学。我心里想:我的爸爸怎么还不来呢?心里正想着,突然,我的同学说:“宿华栋,你爸爸接你来了。”我提起书包,满心欢喜的跑了出去。

回到家里,我看见爸爸手臂上有个伤口,就问爸爸是怎么弄得,爸爸说:“刚才在路上滑到了。”我真没有想到,爸爸为了接我竟弄出这么大的一块伤口。这块伤口虽然疼在爸爸的身上,但却象疼在我的心上一样。

这件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妈妈)

我的妈妈一米五八高,披着长长的卷发,大大的眼睛。她像一条变色龙,我听话时她像一条温顺的小狗,十分可爱。我不听话时,她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凶巴巴的,搞得我日夜不得安宁。

有一次,妈妈叫我做完作业后要检查,可我做完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早就把妈妈说的话忘得干干净净了。妈妈检查时越往后眉头就皱得越紧,我还不知怎么回事,妈妈的手就重重地落在了我的脸上,狠狠地说:“你错了好多题。”接着,妈妈的巴掌像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打得我鼻青脸肿,让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要检查的好习惯,也让我知道这只母老虎不好惹。

虽然妈妈有时很严厉,但我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我爱我的妈妈!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班长)

她是个能干的小女孩,班上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负责。她中等个子,明亮的眼睛,尖尖的鼻头,下面是一张红红的嘴巴。

她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几天前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天,班上的垃圾桶不见了,她用下课的时间到处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垃圾越堆越多,还发出了臭味。于是,她去王师傅那儿领了一个新垃圾桶。她一回到教室,没有休息,马上拿来了扫把,将堆积如山的垃圾扫到垃圾桶里。扫完,她的头上已经布满汗珠,可是她还没有停下。又马上打来水,把地仔仔细细脱了好几遍。之后,把垃圾桶里的垃

圾倒掉,洗干净,才肯罢休。

你们猜出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就是我们的班长——董晓曦。

“书虫”王丽

她叫王丽,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她有着不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爱说爱笑的嘴,个子不大高。别看她胖乎乎的,脑瓜并不笨,灵着呢!

朋友们给她起了个雅号“书虫”。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呢!

她特别爱看书,整天捧个书啃个不停。有一次,都九点了,她还在看《科学金钥匙》。爸爸再三劝她睡,她不肯,说:“把这篇文章看完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她贪婪地看了第一篇,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第二篇、第三篇„„竟弄得爸爸在她的床边睡着了!

王丽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练一练】

读了别人这么优美的文章,你也动笔写一写你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吧,要写出这个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特点哦!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二

浅谈三年级作文指导

浅谈三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恐怕最难的是作文指导了。如果老师指导得不好,学生也很难写得好。尤其是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就更加困难了。因为小学阶段连段成篇就是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遇到作文就不知从何入手,在此,让我谈谈三年级作文指导中的一些体会。

一、习作的基础是积累好词好句

本人认为三年级作文必须从基础抓起,即要从字、词、句的积累 运用开始抓。如果学生作文不会用好词好句来描写,无论怎样围绕中心去写也不算是一篇好文章。那么学生写作的好词、好句从何而来呢?可以从课本上来,我要求学生多读书,把每课书里的好词好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记下来。这样,学生积累的词、句就会越来越多,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指导学生审题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三年级的写片段逐渐过渡到写完整的作文,这一过程可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一适应过程越短越好。那么,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会写完整的作文,我认为首先要学会审题。小学课本上的作文,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定范围作文。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都必须培养学生审清题目的习惯,如写《记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要求写事的作文,而要写的“事”必须是“难忘”的,事的数量是“一件”,不能写“两件”。整个题目的重点是“难忘”,也就是说写的这件事必须是

令自己难忘的,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事。通过这样分析,学生就会明白题目的意思,写出的作文就不会离题了。

三、指导学生如何选材

还是拿《记一件难忘的事》为例,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说说令自己难忘的事。一开始学生较为沉默,没有几个同学举手发言,并且说的都是平淡无奇的事。于是我启发学生,讲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说:“在我九岁那年,在一次去河里洗澡的时候,发现河岸边的一个大竹坑里(因洪水冲刷竹子被连根拔起后形成的),看到两条细长圆滑的东西,以为是蛇,吓得跑开了,并叫大人来看,而那个大人竟毫不犹豫地抓起就走了,并且说:‘这哪是蛇,这是白鳝,你真是个小傻瓜。’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太无知了,早知道是鱼我就自己来抓了。这件事我到现在还是记得很清楚。”讲完这件事之后,我问:“你们有难忘的事吗?”通过我举这个事例的启发,全班同学活跃起来了,很多小手都举起来了,纷纷说出自己难忘的一件事。这一件件“小事”,道出了同学们的童真,我觉得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然后我要求他们把这些“难忘的事”写下来。{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四、指导学生必须循序渐进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三年级的作文,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本人一般都采用“垫铺式”的指导方法,如写《春天的校园》这篇作文,我先提示学生,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这一类的作文一般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方位顺序来写,也可按时间顺序来写。假如按方位顺序来写的话,就要按顺序把每一种景物用你认为最好的词语去修饰,好像给不

同年龄的男女进行打扮一样,提示完了以后,让成绩好的学生说说写作顺序,也就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写(打算用什么词语来描写)?在提问的过程中,让每位同学都做好笔记,如果自己会描写的就用自己的词语来对每个景点进行描写,不会写的就可以按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说的去写。然后,再让全班同学动笔写在草稿纸上,并让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订正。这样一来,就大大地降低了学生怕写作的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及运用修辞手法

我让学生明白,写作文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小学生作文跟修路工人修路一样,哪里有坑就往哪里填,哪里塌了就往哪里补。有的学生可能是用错形容词的,要帮他修正;有的可能是用错修辞方法的,也要提示其另选修辞方法。用词造句要考究,尽量做到最好。例如,在写《春天的校园》时,为了写校园里树上的小鸟和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学生就写:“树上的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并不停的叫着,校园中央花坛里的花已经开了!”这时我就问:“这样写好不好?还可以怎样写?不可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吗?”另外一个学生就马上举手,我就让他把自己怎样描写的说了出来。他说:“这样写不好,因为太平淡了。应该这样写更好:‘春天到来了,校园里树上的小鸟也换了新衣并愉快地唱歌,校园中央花坛里的花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样一来全班学生也懂得了什么叫拟人句,同时也就明白了:在写作上,同样描写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描写,其效果就不一样了。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三

三年级作文辅导之方法

小学三年级作文辅导入门之方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我认为以下几"多"十分重要。

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对一位爱说话的男生提问:"你给大家讲讲你的妈妈吧。"这位男生先是奇怪,但还是回答了:"我妈妈三十来岁,胖敦敦的,扎着一条大辫子。"我点了点头。他又补充说:"我妈妈会绣花,绣得可好啦!在我的一件新毛衣上还绣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呢!"我满意地笑了。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个同学,效果都不错。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我的妈妈》,然后我又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这样做,学生感到"胸有成竹",写起来比较顺手,学生对作文感到不是太"难",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需要,去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就迈向多读的天地了。

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所以要支持学生们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向导》、《百家作文指导》、《作文大王》等。这样,学生们人人争读课外书籍,人人

摘录优美词语,人人珍藏生动章节,作文时才能运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尝到了阅读课外书籍促进自己习作的甜头。

三、多写

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因此,多练笔就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写,可以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写作时暂时又想不起来、写不出来。那就可以把平时得来的"材料",以写的形式保留下来。如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看到一个动人的场面,发现一种富有特色的神态,或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都可以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很多的练笔机会,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多改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文写完后,要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

在课内,我指导学生作文后,学生做草稿,要求学生用铅笔做稿,写一行空一行,学生草稿完成后,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地把别人作文中在的问题找出来,有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做到多改少批。

这样,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高质量的文章。

五、多鼓励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作文瑕瑜互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谴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中的"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我常把学生习作中的妙词佳句,或别具一格的构思,出在黑板报上,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满意的感觉,对求学发生内在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坚持多说、多读、多写、多改、多鼓励,多多点击,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四

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写好作文呢?我认为:

一、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他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入手。

首先,在低年级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

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东西、事件出发,说说自己最熟悉、最喜爱什么?按顺序说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或者动作、神态等等。可由一个同学先说,然后师生共同补充。再把这些语言用文字写下来。

如:《可爱的》这个题目,题材很广,可以写人、写物。农村学生对于鸡、狗、猪、牛、马等动物非常熟悉,就可写一种动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先说出所写动物的大小、外貌、颜色、用途、以及动作,神态。再让学生动手写,这样,就不会出现提起笔无从入手的情况了。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然后,将自己做这些事的经过、遇到的苦难、解决办法等说出来,并写下来。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寓观察、想象、表达于操作之中,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我学会了---》,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进行动手写。我先让学生回家后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家务劳动,第二天先让学生大家谈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教室进行归纳总结。再让学生动手写。

二、从教材入手,拓展思维空间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名家名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因此,教学这些课文时,特别是精读课文,要扎扎实实组织教学,善于引导学生依托教材,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写?通过熟读、抄录和精选佳段背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语意的清晰,语法的规范,帮助学生了解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如: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五

三年级作文指导手册(定稿)

习作一:看图编故事(一)

习作知识:

本次习作,我们进行看单幅图编故事的练习。单幅图,它呈现的只是故事的一个场面,展示的是“一瞬间”的情景。看单幅图小技巧:先看全图,再看人物,后看景物,回看全图。也就是先整体看图,再看看图上有什么人或动物?接着看看人或动物处于什么环境中?然后通过人物或景物来判断他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回过头来看全图。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想愿因,看结果,将画面外可能发生的情节补充进来,这样就能使画面的意思更丰富。如果你能根据画面上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动作来想像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出来的故事会更加让人喜欢。

习作内容:救小松鼠

习作提示:

1.有步骤地看图。我们先仔细地观察,看一看图上的主要人物。图中有谁?小松鼠在哪里?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松鼠妈妈在哪里?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接着我们再看看景物,图上还有什么?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看,可以明白这幅图的大概意思。

2.前后想象。我们看到的图只是故事中的一个场面,还必须想像

起因、经过、结果,来补充图中没画出来的情节。

(1)往前想。图中“小松鼠掉进河里”这个情节是整个故事的起因部分,它为什么会掉进河里?我们可以根据图上那段树枝来想你。小松鼠掉进河里,它会怎样做?会喊些什么?松鼠妈妈听见了,看到这个情景会有什么反应?

(2)往后想。松鼠妈妈是怎样救小松鼠的?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松鼠最后得救了吗?”这是故事的经过和结果部分,图中没有画出来,需要我们展开想象,往后想下去。岸上的有很多东西,松树妈妈会选哪一样去救小松鼠呢?它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小松鼠又是怎样做的呢?小松鼠被救上岸后,妈妈会对它说些什么?小松鼠又会怎样说?

写作要求:

1.有步骤地看图,弄清图意。

2. 大胆想象,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构思完整,给小松鼠加上生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3.选用“词语宝库”中的好词,不少于3个。

4.写完后,反复地读自己的作品,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词语宝库: 上蹿下跳 不亦乐乎 满不在乎 惊慌失措 拼命挣扎 奋力叫喊 上下扑腾 湿淋淋 后悔莫及

习作二:写观察日记(一)

习作知识:

写观察日记时要注意什么呢?

1.观察日记和一般日记一样,要有一定的格式。每篇日记的第一行在本子的中间要写清楚年、月、日,还要写上星期几及天气情况,以便日后查询,回忆。

2.观察日记需要我们在留心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写下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景物。

3.日记切忌流水账,要有选择地记录对自己有帮助的,感受最深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日记中要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习作内容:学炒_____菜

习作提示:

仔细观察家人炒菜,把整个过程记在心中。注意看清楚炒菜过程具体分几步?观察得越仔细越好。特别要注意菜下锅时的声音、锅中菜的样子和颜色的变化,还有锅里散发出的气味等。

第一步:准备工作。炒菜前肯定要先做准备工作,那就是洗菜、切菜、切肉等。仔细观察家人用什么方法把菜洗干净,又是如何切菜的?

第二步:炒菜。当锅里的油热了以后,在倒进菜的瞬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翻炒的过程中,你又发现肉、菜在颜色上有什么变化?在快要出锅时,又放进了什么调料?{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第三步:品尝佳肴。炒好的菜端上桌,味道很诱人吧,和家人共同品尝菜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呢?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词语宝库: 先、然后、再、接着、最后 切、煮、翻炒、舔一舔嘴巴、啧啧称赞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小心翼翼

范文

看妈妈蒸馒头

3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又到了妈妈蒸馒头的时间了。我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妈妈是怎么蒸馒头的。

妈妈先把面盆和手洗干净,然后,妈妈对了一碗温水倒进面盆里,拿来一袋酵母粉,倒了半袋,用手搅匀;最后,用一个小碗往盆里加面粉,一边加,一加揉。不一会儿功夫,就揉成一个大面团,光光的,就像我的小肚皮,妈妈在面团上盖了一层薄膜,然后加了一个盖子,就把盆放在了太阳底下,发面完成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妈妈揭开盖子。我过去一看,哇!盆里满满的。我发现面团上都是小蜂窝。妈妈说:“这是面发好了,该做馒头了。”妈妈把面团放在面板上,又加了干面,使劲揉,揉成长长的一条,用刀切开,揉成一个个小小的馒头。揉完后,妈妈在馒头上盖了一块毛巾,大约十分钟,妈妈就把它们请到了锅里,放到了煤气灶上,说:“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跟白馒头见面了。”

妈妈熄火后,过了一会儿,揭开锅盖。这时的馒头挤满了锅比生馒头大多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馒头吃起来。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习作要求:{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1.日记格式要正确。

2.仔细观察家人炒菜,把整个过程及发现的细节记在心中。

3.回忆炒这道菜分几步?按照先后顺序把炒菜的过程写清楚、写通顺。

4.写完后,反复地读自己的作品,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地方。{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

习作三:看图编故事(二)

习作知识:

本次习作,我们继续看单幅图编故事,不过本次图中的人物比较多。看图时我们可以用“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中间后两边”的办法来观察图中人物。然后继续用“有步骤地看清图意;边看边往前想、往后想;连起来说整个故事”这三步来完成本次习作。

习作内容:小熊找朋友

小熊要去找朋友,可是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不愿意和它交朋友呢?仔细观察画面,想象大家看到小熊会说些什么?后来小熊找到朋友了吗?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注意写好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词语宝库: 脏兮兮、扭头就走、捂住鼻子 不愿搭理、后退几步、连连摆手 不见踪影、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三年级作文指导步骤篇六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作文

作者:董洪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24期

摘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写简单的作文了,而作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教师不能适时地给学生以启发,他们有可能从此不知该如何作文,教师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进行如下指导:引导学生从熟悉事物入手;创设情境,强化说话、写话训练;及时点拨和鼓励。

关键词:指导;创设情境;点拨和鼓励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48-1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要写简单的作文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何况作文是一项最有创新性的语言思维表达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作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虽然小学生在一二年级就已经接触了说话、写话的训练,但那些训练都是比较简单、零碎、不成系统的。把话写完整,写具体,是三年级小学生作文入门的一项能力。面对新事物,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既要授之以渔,更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不能掌握恰当的方法,他们有可能从此不知该如何作文,甚至害怕作文,更不要说提高作文水平了。根据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进行如下指导:

一、引导学生从熟悉事物入手

只要留心,身边事事皆可作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或事,如:布置学生们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母亲。作文课时,就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形式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如教师可以问:“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她在干什么?怎么干的?”还可以再具体些,如:“妈妈的眉毛长什么样?眼睛、鼻子、嘴巴长什么样?”等等,因为这是学生们通过自己观察而发现和感受到的,所以,他们就有话可说,而且说出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慢慢引导,学生们不会再觉得写作文是什么难事,也不会再认为写作文就是编故事,教师们也不再为小学生的作文入门而发愁了,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教师要学会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

二、创设情境,强化说话、写话训练

上一篇:三年级蜜蜂续写300字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优秀作文人物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