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的说说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1-11-21 点击:

11.11的说说篇一

11-11统筹方法

11、统筹方法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统筹方法”是把数学原理用于工农业生产规划及工程施工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作者把这种方法涉及到的深奥的科学道理和复杂的实践过程写得通俗易懂,既介绍了有关知识,又说明了事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明确“统筹方法”这一科学概念。

3、学习设例、比较和配图表的说明方法。

4、能把统筹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B:学生能理解课文的生词意思,会默写生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

2、体会作者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把深奥、抽象、复杂的科学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放大课文

五、课时安排:

七课时

六、预习要求:

1、在课文中画出生词,并查字典写出词义。

2、朗读课文5遍。

3、完成书后的预习题。

B组学生只需完成第1、2题。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11的说说}.

一、复习:

{11.11的说说}.

回顾9、10课课文的体裁是什么?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今天学习11课,也是一篇说明文。

二、揭示课题:11、统筹方法

1、释题:“统筹”就是统一筹划。

2、简介作者:华罗庚( 1910 — 1985 ),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出生于江苏金坛县。 1956 年起他重视推广统筹方法,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

三、检查预习作业

1、给课文划分段落,说说课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1.11的说说}.

2、把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请生自由回答,师不做评价)

四、新授过程,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2)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3、扫除生字词障碍,逐节朗读,逐节理解字词。

学生板书自己画出的不懂的词语,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集体讨论解决。

统筹:统筹法又称网络计划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

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手语讲解)

废话:没用的话。(举例、表情演示)

一切就绪:一切都准备好了。(举例演示)

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手语讲解)

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复杂纷乱。(手语讲解)

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 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手语讲解)

不无裨益:裨益:好处;不无:不是没有;不无裨益:就是有好处。(手语讲解)

通力合作:全力合作。(手语讲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词,大家理解意思了吗?课文手势会了吗?

六、巩固练习

1、生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统筹 企业 废话 一切就绪 错综复杂 千头万绪 小题大做 不无裨益 通力合作

2、逐节朗读,提出不理解的字词。{11.11的说说}.

七、布置作业

A+B朗读课文,抄写字词。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切就绪 千头万绪 小题大做 不无裨益

2、逐节朗读,理解每节的意思。

二、新授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分段:

2、先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第一段(第 1自然段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并介绍它的应用范围。

第二段(第 2 — 15自然段 ):设例并用图表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第三段(第 16 自然段):指出应用“这种方法”需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3、问:课文中几次分析了“烧水泡茶”这一例子。

(生思考回答)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分段,大家理解了吗?手语会了吗?

四、巩固练习

朗读各段,体会各段意思。

五、布置作业

A朗读课文,试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B朗读课文,默写生词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说说课文每一个节主要讲了什么。

(A组生回答)

二、新授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2、讨论:(1)什么叫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它的实用范围怎样?

因统筹方法实用范围广,所以有研究的必要,这就是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3、讲解:文章开门见山,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在企业管理、基本建设、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提出了什么方法?

(2)“工序”是什么意思?

2、自学第三至十五自然段,思考:

(1)作者用什么例子来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的?

(2)每一次分析所设了什么事例?它有何特点?运用到生产管理中有何优点?

(3)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填表: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比较、图表、数字)

11.11的说说篇二

11第十一章人类和环境

电子课文●第十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本书所讲的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①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例如,人们把荒地改造为良田,把丘陵缓坡改造为梯田,把天然草地改造为人工牧场,把滩涂改造为水产养殖场;或是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地点,创建村落、城市、工矿区、疗养区、风景游览区,等等。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

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 人类同一切生物一样,为了生存和活动,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还必须占据含有煤质(空气、水)的一定空间。同时,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还要具有容纳、清除和改变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所以,人类生活同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3千克空气,进食1.5千克食物(粮食、蔬菜等),吸取2升以上的水。在人体各部分的器官和组织中,含有地壳中所存在的60多种化学元素。

人类与一般动物又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动物只是以自身的存在及其生命活动来改变自然环境,如蚯蚓可以吞食土壤改变土质;或是以改变自己的体形、毛色等来适应环境,如蜥蜴类的变色龙,善于变换皮肤的颜色,适应周围环境,以保护自己。人类却能利用自己创造的工具,通过劳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

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11.11的说说}.

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①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②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例如: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就是当地水、土中缺碘造成的。某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的氟骨症(骨关节僵硬),是当地环境中氟的含量过多引起的。我国北方常见的克山病,是缺少硒造成的。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性的国家,上述的各种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常会出现。严重时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抗灾、防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整治大江大河、建立气象预报台(站)、地震监测网、地方病防治中心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将继续加强。

以下将着重讲述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11.11的说说}.

{11.11的说说}.

(一)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包括:①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②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③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④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以后,不加妥善处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污染环境,等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有的为农作物或鱼类吸收并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三)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四)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例如修建水库大坝未注意生态问题,诱发地震,引起土壤盐碱化,造成某些鱼类绝迹,等等。

总之,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人为原因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每天有100多种,全年有5万种物种灭绝;全世界1/15的人口生活在水荒中,13亿人口几乎与洁净的饮用水无缘;每年有5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氟烃等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出现酸雨、大气增温、保护地球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环境问题。每年有650多万吨垃圾被倾倒进海洋,使得许多渔场逐渐消失,全球渔业资源面临枯竭。

问题和练习

1.举例或联系当地实际,说明某种自然灾害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国家在抗灾、防灾、救灾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2.人类与环境是怎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以人类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说明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3.举例说明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第二节 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从对立的方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生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如果人类认识到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就能趋利避害,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迟或早总要受到环境的惩罚,产生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从统一的方面看,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我们要使人类同环境能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人类同环境的对立统一是人类在发展中产生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作用于环境,从环境中获取为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并改变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环境则在人类发展活动的作用下,不断改变其供应能力,供应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

这里讲的人类的生产,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里所说的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两者的统一,就是要研究人类怎样发展,才能既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就是统一的。凡是能达到这一发展目的的,就是良性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要争取的持续发展方向。反之,既不能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又严重降低环境质量,甚至影响人类生活、危及人类生存。这就是人类同环境关系的对立。这样的发展就是恶性发展,是我们要努力防止出现的局面。还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暂时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需要的发展方式。这种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只顾眼前,不顾将来,杀鸡取卵的做法,对环境和人类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淮河流域大规模的水污染和治理

淮河干流流经豫、皖、苏3省,支流有580条,下游汇聚洪泽湖,取道长江入海。自古以来,淮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谣,说明了它过去的富庶和辉煌。公元1194年,因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其后黄河北徙后,大片良田沙碱化,下游入海水道被淤塞,淮河流域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这是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淮河流域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化害为利,使淮河流域人民脱离贫困走向温饱,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近10多年来,淮河流域各地在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时,环保意识不强,只顾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沿河地区办起了大批的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酿造、小电镀等污染严重的工厂。这些工厂每天将污水注入淮河,日积月累,使淮河支干流严重污染,危害人民生活和生产。当地人民说淮河水质变化的情况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1994年7月,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各支流开闸泄洪,将污水一齐汇入干流,造成淮河干流特大污染带。7月中旬,淮河自淮南市至蚌埠市近百里河段成为“黑河”。污染带流过之处,鱼类大量死亡。市民饮水后出现腹胀、腹泻现象,农作物受污染后无法生长,有些工厂生产也受损失。为了保证淮河流域1.5亿人民安居乐业和持续发展,国务院和豫、皖、苏、鲁4省领导决定大力整治淮河水污染问题,首先对污染严重的190个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对其它污染企业实行限

期治理,并在全流域所有城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要求在1997年使淮河初步变清,2000年让淮河重现碧水丰姿。

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球,虽然环境资源很丰富,环境容量①也很巨大,但毕竟总是有限的。如果盲目地增加人口,盲目地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退化,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损害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②。因此,我们必须把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统一起来考虑,把对提高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进行规划,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

(一)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要进行控制,要在有计划、保证优生的条件下发展。因为人类自身的生产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地理环境、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社会各项事业所需要的劳动人口数量总是一个可以计算出的有限数量。如果劳动年龄的人口多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出现人口过剩的问题。相反,就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生产资料过剩的问题。两者,都会影响生产的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的国家,这个问题最为突出。所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我们在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因为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是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环境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既有政治经济原因和技术原因,也有认识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普及有关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处理好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迫切感,提高对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变化的监测和分析能力,制订出有效的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方案和措施,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以协调好人类与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发展生产是为了人民,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人民,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二)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在我国,协调好人类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就需要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的工作。

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它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场所和生产基地,也就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不仅指一国的土地资源,而是包括国家的全部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①。

11.11的说说篇三

11 十一 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

十一 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自然、真诚、流畅、细腻的描述手笔。

2. 体会作者对灾区孩子的怜爱之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学习自然、真诚、流畅、细腻的描述手笔。

教学难点

化感动为行动,尽己所能,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背景介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当听到大地震消息的时候,你有着怎样的内心感受,如果条件允许,你想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1980年转业回北京,在北京铜厂任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取得硕士学位。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毕淑敏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

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的身份有多重: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处女作《昆仑殇》、《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散文集《婚姻鞋》。

(三)解题

1. 未读文章前,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作哪些联想?

2. 了解了文章内容后,说说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提示:“最缓慢”,从表面来看,是说受伤孩子脸上有伤而不能自如地微笑,从内心来看,他们受到巨大的创伤,不容易忘记恐怖与灾难,难有好的心情,从而微笑来得缓慢。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代表了友好、善意和礼貌,本文小朋友们的微笑表明他们感受到人们的关爱,笑容里带有童真、感激,也有坚强。

二、品读探究

(一)粗读课文,理清层次

1. 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与地点的转移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至“总算把配音这事完工了”,写作者为灾区的伤残小朋友选购儿童节礼物,逐一为礼物录音。

(2)从“5月28日”至“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写作者深入重灾区,到医院探望伤残儿童,送上加有孩子姓名录音的礼物后,孩子们用艰难而缓慢的微笑致谢,令人心动心碎。

(3)从“我就要出发到四川去”至结尾,写作者即将赶赴北川中学进行演讲,继续她的心灵营救之旅。

2. 再读全文,请学生复述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主题

1. 指导学生精读,说说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提示:(1)关爱是一种行动,毕淑敏为了选礼物,与先生商议了很久决定去买玩具;为挑选合适的玩具,老两口跑遍了北京的商场;挑到了合适的礼物后,毕淑敏一遍又一遍地为玩偶配音,用心良苦;到医院后,又忙着收集孩子们的名字,重新录音。为了抚慰孩子们受创的心灵,毕淑敏费尽了心力,这种细腻温暖的母性之爱让人感动。

(2)伤残孩子的自愈能力让人叹服,他们经历生死,身残心碎,而仍能感知他人的关怀,用缓慢的微笑回报人间大爱,这样的孩子让人怜爱和佩服,他们接受了现实,面对了困难,相信能笑对人生。

(三)研读课文,体味情感

1. 毕淑敏从选礼物到录音花了很长时间,说说这其中饱含了她对孩子们怎样的情意。

选礼物时毕淑敏反复考虑,是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他们需要些什么,她运用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进行了理性分析,否决了好几种方案,最后决定去买玩具;而玩具林林总总,又需要思考、挑选,她又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玩具,安全、柔软、有趣,此礼物独具匠心;而录音也花费了好几个小时。在一整天的时间里,毕淑敏心系灾区孩子,与他们无血脉之亲,却爱护有加,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出她对孩子们的怜爱关怀,用情深厚。

2. 研读以下句子,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1)这是我一生所看到的最为缓慢的笑容,无比脆弱„„然而这微笑又如此强韧,一经绽放,它就动人心魄地灿烂起来,携带着抵挡不住的芬芳。

提示: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写法,有一种“笑着哭”的意味,没有去描述渗血的纱布、残缺的肢体、浮肿的伤口,用一个“最缓慢的微笑”,足以让人联想万千,也许这些孩子脸上还有未拆的缝线,他们艰难绽放出的笑容,最能牵扯人的痛感神经,读到这里,不禁让人心痛悲悯。

(2)小姑娘突然改口了,说:我们残疾少年儿童要„„

提示:小姑娘的改口,说明她已经认识和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残疾,孩子运用超过她年龄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灾难和未来的生活,这种意志让人敬佩。

3. 师生共同研读文中其它饱含感情的句子,如以下文段:

这是被苦难之咽凶残嚼碎的天使,又被仁爱之手拼缀起来的残缺的羽毛。

那黑若点漆的眸子,曾见识过最暗无天日的深渊。

那宣纸般柔弱的身躯,曾背负过天崩地裂的塌陷。

那已永远离去的肢体,曾忍受过锥心刺骨的碾磨。

那跳动着的小小心脏,还要粘合多少次才能修复完好如初?

……

当我把录音玩偶拿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闪过光芒。我托起他们的小手,让他们揿动机关,那手指细弱得像一截断筷。当他们听到从玩偶肚子里发出响亮声音时,他们的嘴唇微微地上翘了。当玩偶说出他们的名字时,孩子们无比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当玩偶说出祝福的话语时,孩子们终于静静悄无声息地微笑了。

学生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教师辅助解读。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

5. 课堂活动组织,即完成课后【心灵感悟】。

三、小结升华

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当大地震袭来时,中华儿女四海一心,每个人都尽己所能,为受灾者献上爱心和援助,民族凝聚力迅速增强。仅用三年的时间,灾区基本完成重建,中国,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作家毕淑敏,用自己的行动和心灵带我们深入重灾区,虽然

只是了解了一隅,此文却为我们拉开了大爱兴邦的画轴。

四、布置作业

1. 课内完成练习册上的基础练习。

2. 课后完成练习册上的阅读理解和能力训练。

五、相关资料

现代规模较大的地震有:

●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

规模约8.1级,死亡人数约2000多人。此次地震出现的大断层长度超过400公里,最大水平相对位移达7公尺之多。

●1920年中国甘肃地震

规模8.5级,死亡人数20万人。

●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

震中在相模湾北岸,规模为8.3级。地震引起极严重的火灾、海啸,东京地区有6.8万人死亡,横滨地区死亡人数约3.3万人。

●1960年智利地震

规模约8.5级,为20世纪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所引起的海啸,曾侵袭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岸,其海啸高度高达6公尺,造成1000多人死伤或失踪。

●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

规模7.8级,造成24万2千余人死亡,重伤16万4千余人。

●1985年墨西哥地震

规模8.1级,造成1.2万人死亡。

●1989年美国洛马-普雷塔地震

地震规模为7.1级,造成约62人死亡,超过3700人受伤,使得1.2万人无家可归。 ●1994年美国洛杉矶北岭地震地震规模为6.6级,造成约62人死亡,将近9000人受伤,损失估计约200亿美元。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规模为7.2级。地震还引起火灾以及土壤液化、地盘下陷等。共计有5502人死亡,约41500人受伤,住家房屋全毁将近10万栋,由于火灾而烧毁的房屋数目为7608栋。

●2011年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7级核泄漏事故。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

附:【研读探究】参考答案

一、见本课教参“研读课文,体味情感”1。

二、见本课教参“研读课文,体味情感”2。

上一篇:200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7-2017物理寒假作业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