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来源:快速阅读题目 发布时间:2014-11-15 点击: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篇一

关于本人阅读《万寿寺》的调查报告

关于本人阅读《万寿寺》的调查报告

应用心理学 方少颖

摘要:不同时间段阅读《万寿寺》的“我”,是本文的调查对象。现下的“我”对报告内容作出分析,试图呈现阅读与“我”的关系。

前言:在调查报告这样的一种文体下,选取这个题目与不同时间段的“我”以作调查对象,并不是不通格式。恰恰相反,私以为这也是调查报告的一个很好的方向。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仅仅触及事物的旁枝末节,填写问卷的主体也不能很好阐释自己,这样得来的材料只能分析出特定界限的原理、意义。对调查报告结构的思考,能帮助我们发见更多的可能性。

调查对象:本文的分析材料,不是来自问卷与统计。而仅仅是不同时段阅读《万寿寺》的“我”,当然也是现下“我”对记忆的追索,并与之对话。于是《万寿寺》、不同时间段的“我”和其他事物全都漂浮在空间里,旋转排列,组织出意义。

选取此等对象的原由,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在这本书里,稳静与均衡不再作为一个标准,心灵的活动已完全自给自足,它不需要浮面的装饰,这个心灵能自觉它的每一弱点,并决定揭发。

选取《万寿寺》的原因:《万寿寺》在我而言并不算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也仅仅就是三次。不过它绝对是非常特别的一本,在我而言。我会在不同的时间里思念它,并不同程度的与之对话。走在路上,也会忽然进入书里的某一段。看其他的书,经历事情,全是在阅读《万寿寺》。自然这个想法也是有源头的,虽说这世界上的思想全是无主之物,不过我是从卡尔维诺那拿过来用的。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提及一个概念: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的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他还在文中举了例子:一个出色的艺术史专家、极其广博之人,在他所读的所有著作当中,最爱《匹克威克传》,他在任何讨论期间,都会引用这本书里的片段,并将生命中的每一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于是,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自我认同下,与这本书的面目呈现。

于是本文的原理、意义,尽在《万寿寺》的阅读里。行文的陈述越具体个人、越主观,所反映的就愈加抽象普遍、越客观。

《万寿寺》简介:王小波的书看过有一些,在我以为《青铜时代》是其最杰出的作品,而不是通常人以为的杂文与《黄金时代》。《万寿寺》作为《青铜时代》其中一篇,在叙述技巧上可谓登峰造极。值得一提的是,叙述技巧也是他这本书里主题的一部分,这尤为珍贵!在写作上给予王小波帮助的作家中,卡尔维诺是绕不开的一个。卡尔维诺的志愿是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在《如果冬夜,一个旅人》里,他将十个中断的开头敷衍成一篇文,实在令人叹服。而《万寿寺》不仅仅继承并发展了卡尔维诺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在文中将其推向一个极致),而且与书的主题是一贯的,于是《万寿寺》成了一个既开放又闭合的世界。我相信这本书已经超过《如果冬夜,一个旅人》了。

讲述《万寿寺》是困难的,因为一本复杂的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在此仅浅述:“我”因一场车祸失去记忆,与《暗店街》主角想寻回记忆不同,“我”觉得丧失记忆而不自知是最快乐的时光。失忆后的“我”根据工作证上的地址找到“西郊万寿寺”,翻看自己以前的手稿,后来又不甚满意便开始反复修改(开头改写、结局改写等等,故事蔓枝);后来“我”的记忆也一点点地恢复,沦为

了新的真实,故事结束时“我”与薛嵩(“我”故事里的人物)合为一体。

第一次阅读之“我”的自白: 一四年十二月,第一次翻阅《万寿寺》。翻了约一百多页,作者不停的改写同一句话,换不同叙述氛围,故事成了网状。作者不时从中出来,对作品评价、解释,并进行修改。“我”不断地投身与被驱离,且对作者及作品产生烦腻。也就直接翻到结尾。

其时,正在寝室。我的面前摊开万寿寺的最后一页,不声不响呆坐不动懊悔不已。这本书第一次阅读,通篇而下最好,可我已经用去第一次了。回想之前阅读所遭遇的一切,终于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这一页关键的一句是这么写的: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的走向庸俗。

对于有些书,是无法跳读的,而需要按部就班、逐字逐句。否则是无法领会某些关键,例如登山看风景,抽离了一步步登山的过程,也就失却了顶上看风景的乐趣。

“我”的分析:“我”失落懊悔的缘故在于《万寿寺》通篇都是在为最后一句话增加重量。“我”跳过中间,就无法背负应当的重量,自然也就失却了经验最后一句话的可能。便如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里说的,若不愿背负重量我们是无法理解那个不愿舍弃财产的年轻人,更不提亚伯拉罕献祭以撒。

第二次阅读之“我”的自白:自第一次翻完《万寿寺》后,不时的想起它、思念它。不息的注目它,好似成了我的一个魔咒。于是一五年七月,我找来《万寿寺》预备与之作了断。我耐心的从头至尾一字不落的将之翻完,它的枝干曲折,都有了具体的形状,不再模糊不清。于是,得以脱出它的网罗,这是在我意中的。关于书的主题,又有了新的想法。推迟故事结束,即是推迟死亡的到来。

“我”的分析:卡尔维诺借十个小说的开头,写出开头魅力之所在,即它的模糊性。开头恰是一个世界将生未生的时刻,一切事物都并无位置,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很懂这一点,于是一字不落的翻完,模糊的可能性成为具体的位置,事物有了秩序,魔咒自然也就解除。第二次的“我”说到结束意味着死亡,延展开来就是。创作与阅读都是生命的延展与存在,书的结束意味着无法继续,它成了闭合的东西。“我”被剩下,无法与之融合。

第三次阅读之“我”的自白:一六年三月,第三次打开《万寿寺》。阅读行为断续,历经时间颇长,基本是在吃饭中、打水间隙里翻完。值得一提的是,阅读速度很慢,你要知道我阅读速度还不错,有的书是能一分钟一页的。之所以如此,用卡尔维诺的一句话可以很好概括:阅读就是在密林中行进。因为是第三次看它的缘故,全没有机心,就是细细看作者讲故事。这本书里故事很多,许多。许多都新奇、好看。你可以很开心的将自己放入故事里,又能随时离开。故事常常是一件事衍生很多故事,重复中又有变化,或者推翻再翻新。它们交织成网,宛若一个世界。

“我”的分析:第三次的“我”摆脱了情节、自己的私欲,只是单纯的观看、把玩。《万寿寺》成了审美对象,“我”的搁置、经历也是对它观看的一部分。它于是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所在。在这次阅读以后,“我”随时都能自现实进入《万寿寺》里,读的其他书、经历的事件都是对《万寿寺》的阅读。

结语:因时间与精力的缘故,只能写成这样了。本文的结论,不仅在我所写出的文字里,它还在我所没写出的地方。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篇二

读这七个人的七段话,让你理解王小波的伟大

编者按:曾几何时,全中国的大学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王小波生前两获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在海外华人文学界获得普遍称誉。但当其期望进入内地文坛体制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难。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为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王小波热”成为了一件争议巨大的课题,然后这也让更多人认识了王小波。 现如今,很多人都把王小波杂文中的一些段落当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或是警示语,但对于现在的阅读者来说,王小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希望你能从下面七个人对王小波的评价中,继续寻找自己的答案。 1. 新浪读书:#411王小波祭日#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代表作“时代三部曲”①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②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③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2016-04-11 10:12 来自微博 weibo.com

转发(450) | 收藏 | 评论(92)

林少华:讲真话的王小波

他是个不老实的边缘人,总是对主流怀有戒心,不时旁敲侧击,甚至像个天真烂漫口无遮拦的孩子指出看似西装革履道貌岸然的人其实可能什么也没穿。众所周知,王小波最讨厌假正经、伪善和“精神复制品”,最不甘心俯首帖耳做“沉默的大多数”。他认为,对知识分子来说,知识并不神圣,重要的是讲真话。实际上他的杂文也通篇是真话,不说废话,更不说假话。毋庸讳言,在中国有时候讲真话是多么艰难,而讲假话是多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讲真话就变得尤其重要。也正是讲真话这点,最终使得王小波以非主流的边缘人身份,超越了边缘和主流,从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灵魂震颤和情感共鸣,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平庸生活提供了一缕温暖的光照和一丝会心的微笑。他之所以被人提起和怀念,这点肯定是个主要原因。(摘自广州日报)

高晓松:神一样的王小波

说起王小波,我有千言万语,但是真到了要讲他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个人热爱写作,热爱做音乐,也热爱拍电影。每当看到伟大的作品,我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那样。大部分音乐如果努力,我是能做到的。有些电影我做不到,但我能感觉到差距有多大,就是我可能做到一部分,但是不可能拍出一部那么完整的好电影。但是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完全没办法拿自己去做衡量和比较。很多人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我看不懂卡夫卡原版,但从翻译作品中还是能感觉到卡夫卡头脑中具有很多突破性的臆想。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现在有人自称 “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人”,但跟王小波一比简直是相差得太远了。王小波营造的是一个世界,你明明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但是你又并没有把它当成寓言或者童话去看待。每次读王小波都觉得心在飘浮。读《万寿寺》,每次都像一个信佛的人在读佛经、一个基督徒在读《圣经》一样,发自内心地充满喜悦:白话文原来可以营造出这样的世界、这样的氛围,还有这样的节奏感。节奏感其实是可以学习的,但是王小波营造出的氛围是极为精彩而非人化的,就像神一样。我读许多人的文字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揪心:怎么突然就绷不住了,怎么突然落地上了,怎么突然又控制不住飞到天上去了?但是王小波的作品始终让人特别放心。他一定能保持在离地不高不低的地方,既不接地气,不会成为现实主义,但是也不至于神经兮兮,他始终保持着漂亮的速度和轨迹。(摘自高晓松《鱼羊野史•第2卷》)

冯唐: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

冯唐认为,王小波作品的好处首先是有趣味。“小波的文字,仿佛钻石着光,春花带露,灿烂无比,蛊惑人心。”其次是说真话,因为他觉得“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最后是小波的文字有一种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

在肯定好处的同时,冯唐还谈到了王小波的三点不足。第一,文字寒碜,“我们伟大的汉语完全可以更质感,更丰腴,更灵动。”第二,结构臃肿。冯唐认为即使是王小波最好的小说《黄金时代》,结构也是异常臃肿的。第三,流于趣味,“除了趣味,小波没剩太多。除了《黄金时代》和《绿毛水怪》偶尔真情流露,没有见到大师应有的悲天悯人。”

在《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文章的最后,冯唐说王小波的出现是个奇迹,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还谈不上伟大。(摘自羊城晚报)

叶兆言:读他的作品,就告诉你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

在我眼中,其实他的魅力并非是他的黑色幽默,而是他笔中所反射出的科学。他讲理性、话语中语重心长,读他的作品,就告诉你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苦口婆心地跟你讲道理。他的文学既没有政治功能,也没有商业目的,甚至没有一般的娱乐功能,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来源:金陵晚报)

朱大可:王小波毕生在向自由致敬

在王小波的那里,自由是一种坚固的信念,缠绕于身体的每个部位,最终在头颅的灵魂深处,形成无法摧毁的封印。人们已经发现,这自由的封印,张贴在小波的所有作品之中。顺便说一下,本文的完整标题应该是:他毕生在以“贱爱”向自由致敬。在那个额头上贴满“贱”字的年代,作家笔下的人物,试图在黑暗寻求性爱和思想的尊严和自由,进而捍卫这种自由,让身体和灵魂都获得解放。

陈晓明:对“写作自由”不懈的确认

1997年4月11日,45岁的王小波英年早逝,给中国文坛一个颇为强烈的震动。震动不在于一个作家在默默中突然死去,而在于一个这样的作家,中国文坛居然长时期漠视了他的存在。王小波的亡故与海子有异曲同工之处,海子死前在诗坛也默默无闻,死后声名大振;海子的死引发了对诗人精神信念之类的价值论和知识分子立场的讨论,这是90年代初诗歌界必要的话语表达。王小波生前作为一个自由写作者,与文坛保持着距离,文学圈知道他的人寥寥可数。王小波的死,引起了关于中国体制外写作方式的关注,其内里则是表达了对中国文学体制化的不满。但这样的关注也只是一时的情绪,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反思和检讨。 王小波去世后名满天下,追随者甚众,甚至有追随者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诩,足见王小波如何深得人心。但“深得”也只是一部分青年亚文化群体,并未真正对中国的体制化写作构成批判。无论如何,海子成为一个诗歌时期的象征,王小波也成为一种写作的象征——那就是一种远离中心的写作,一种“民间的”或“边缘的”写作。尽管说“自由的写作”这种说法在中国显得过于浪漫,但王小波标示了一种对“写作自由”不懈的确认。(选自:陈晓明《消极自由的退路:性、区隔与荒——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分析》)

李银河:小波是诗人,走得也像诗人

1996年10月,我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原定时间是一年,可是在做了半年之后,忽一日接到好友林春电话,说小波出事了。虽然当时没有人告诉我出的什么事,只是说病了,但我有了很不好的预感。从接电话开始,一直到登机回国,我的心跳一直很快,心里发虚,全身像要虚脱一样。在从机场回家的路上,沈原说了一句话:“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诗人。”我就一下全明白了。我现在不愿回想,那些日子我是怎样熬过来的。

小波过世之后,我有一天翻检旧物,忽然翻出一个本子,上面是小波给我写的未发出的信,是对我担心他心有旁骛的回应:“„„至于你呢,你给我一种最好的感觉,仿佛是对我的山呼海啸的响应,还有一股让人喜欢的傻气„„你放心,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全搞不到一块,尤其是爱了你以后,对世界上一切女人都没什么好感觉。”

忆起我们横穿美国的旅行;忆起我们共同游历欧洲,饱览人文风光;忆起我们回国后共同游览过的雁荡山、泰山、北戴河,还有我们常常去散步作倾心之谈的颐和园、玲珑园、紫竹院、玉渊潭„„樱花盛开的时节,花丛中有我们相依相恋的身影;秋叶飘零的时节,林间小道上有我们随意徜徉的脚步。我们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共处二十年,竟从未有过沉闷厌倦的感觉。平常懒得做饭时,就去下小饭馆;到了节假日,同亲朋好友欢聚畅谈,其乐也融融。

生活是多么美好,活着是多么好啊。而小波竟然能够忍心离去,实在令人痛惜。我想,唯一可以告慰他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这一切。

我现在想,我的小波他也许在海里,也许在天上,无论在哪里,我知道他是幸福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也不乏艰辛,但他的生命是美好的,他经历了爱情、创作、亲密无间和不计利益得失的夫妻关系,他死后人们终于发现、承认、赞美和惊叹他的天才。我对他的感情是无价的,他对我的感情也是无价的,世上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我们的情感。(选自《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篇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经典语录

篇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经典语录

莫迪

亚诺经典语录

大家都没有变老。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

不足道,对比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

——《青春咖啡馆》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多少事情讳莫如深,必须缄默其口。

——《青春咖啡馆》

——《八月的星期

天》

有时,我们会回想起我们人生的某些片段,我们需要证据来证实我们没有做梦。

——《青春咖啡馆》

虚无主义,——某种程度上就是说,永远不会有结果,陷入无限错误的思想循环,悖论当中。{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青春咖啡馆》

有些人你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但你却有相当清楚的记忆。在这种年龄,任何事都会

使你感到惊讶,是你觉得新鲜„„但是,你遇到的有些男人和女人,已经有了一段人生阅历,

你就无法要求他们唤起跟你一样清楚的回忆。

——《地平线》

“逃逸线”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1925-1995)经常使用的概念,在后期经典之作《千座高原》

中,他详细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线”:坚硬线、柔软线和逃逸线。坚硬线指质量线,透过二元

对立所建构僵化的常态,比方说人在坚硬线的控制下,就会循规蹈矩地完成人生的一个个阶

段,从小学到大学到拿工资生活到退休;柔软线指分子线,搅乱了线性和常态,没有目的和

意向;逃逸线完全脱离质量线,由破裂到断裂,主体则在难以控制的流变多样中成为碎片,

这也是我们的解放之线,只有在这条线上我们才会感觉到自由,感觉到人生,但也是最危险

之线,因为它们最真实。

——《青春咖啡馆》

千千万万的人行进在巴黎的纵横交错的街道上,如同千千万万的小弹子在巨大的电动弹子台

上滚动,有时两个就撞到一起。相撞之后,没有留下一点踪迹,还不如飞过的黄萤,尚能留

下一道闪光。

——《暗店街》

你说得对,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暗店街》

——《暗店街》

他清楚地感到,在确切的事件和熟悉的面孔后面,存在着所有已变成暗物质的东西: 短暂的

相遇,没有赴约的约会,丢失的信件,记在以前一本通讯录里但你已经忘记的人名和电话号

码,以及你以前曾迎面相遇的男男女女,但你却不知道有这回事。如同在天文学上那样,这

种暗物质比你生活中可见的部分更多。这种物质多的无穷无尽。而他只是在自己的记事本上

记下这暗物质中的几个微弱闪光。

——《地平线》

——《地平线》

一些短暂的相遇,巧合和空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比你在一生中其他年龄时更大,这种相

遇没有未来,如同在夜里的一列火车中。{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地平线》

篇二:关于莫迪亚诺的六个关键词

关于

莫迪亚诺的六个关键词

导语: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着实让读者们兴奋了一阵。正如有人说的,他的

获奖属于意外但合理的结果。本文总结了与莫迪亚诺有关的六个关键词。当然,形容莫迪亚

诺用这些关键词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了解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阅读他的作品。

●寻找

在莫迪亚诺的作品

中,“寻找”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有人说,那么多年来,莫迪亚诺其实只写了一本书,一本

关于“寻找”的书。

故事往往是这样发

展的:主人公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某一部分的记忆,或者将一些记忆埋入了心底。后来,

因为某个契机,主人公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不断回忆,又不

断迷失,呈现出对自我身份的迷惑。 莫迪亚诺凸显的是现代人的压力、惶惑、迷茫和不安

全感。社科院《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表示,以莫迪亚诺为首的法国“新寓言派”作家,用

寓言的形式写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了现代人面对自身时所面临的

种种困惑。

●奖项

其实,在诺贝尔文

学奖之前,莫迪亚诺已经是一名“得奖大户”了。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

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尼米埃奖。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

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

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

《暗店街》于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之后,莫迪亚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

在1984年和1996年,莫迪亚诺因他全部作品分别获得彼埃尔·摩纳哥基金会奖和法国国家

文学大奖,这是法国文坛对他辛勤耕耘成果的肯定。2003年,莫迪亚诺的小说《夜半撞车》

也被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之一,这表明他的作品已

逐步受到中国和外国文学界的关注。

2010年他获得了

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可以说,莫迪亚诺是名副其实

的“文学的宠儿”。

●童年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莫迪亚诺创作时,

常常借用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其作品大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莫迪亚诺借给他的叙述者的东

西有时是他本人的年龄,有时是他的出生地,有时是他的职业和家庭状况,以及他生活中经

历的其他细节,譬如童年时父亲的缺失、母亲总在巡回演出不着家、弟弟的早夭等。

莫迪亚诺曾说过:

“我的小说就是一部部臆想的自传。”

从小,莫迪亚诺的

父母就分居了。由于母亲没有生活来源,他只得经常到父亲那里讨钱维持生计。为了接济穷

困潦倒的母亲,莫迪亚诺开始到一些特别的人

家或者图书馆偷书卖给一些书店的老板。有一次,母亲再次打发他到父亲那里去要钱,父亲

并没有帮他,反而向警方告发,说他是“流氓”。

莫迪亚诺在接受媒

体采访时坦承:“我的童年让我感到恐惧,有一些人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并深深地

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可以说,莫迪亚诺动荡不安的青少年时代对他的心灵产生的震撼贯穿

了他的全部作品。

●象征

象征手法是莫迪亚

诺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作者擅长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在《青春咖啡馆》中,

小说开始时写道:“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被人称为黑暗

之门”,“门”在这里就富有象征意义,它既是“窄门”, 代表进入天堂的门;又是“黑暗之

门”,代表地狱之门,这黑暗之门又与雅克林娜的光彩照人形成反差。小说的末尾,雅克林娜

纵身一跃跳窗而去,是去了天堂、地狱,还是地狱的边境呢?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莫迪

亚诺的处女作《星形广场》中所表现的“生活像场梦游”,第二部小说《夜巡》中“我自己不

过是一只惊慌失措的飞蛾,从这个灯火飞向那个灯火”等象征,在《青春咖啡馆》里也得以

延续。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作品以深邃的寓意,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新寓言派

20世纪60到70年

代,法国文坛上有那么几位作家崭露头角,不仅连获各大文学奖,而且在读者中和批评界引

起重大反响,他们中先有米歇尔·图尔尼埃,然后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和让-玛利-居斯塔

夫·勒克莱齐奥。尽管他们创作的题材、形式和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全都特别着力于在形

象描绘中蕴含深邃的寓意,于是,他们在当代法国文坛上就有了“新寓言派”之美称。一些

人认为,“新寓言派”作家为首的是玛格丽特·德·尤瑟纳尔,多米尼克·费尔南德斯与于连·格

拉克也可捎带算上。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由这样几员文坛骁将组成的“新寓言派”就

足以形成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强大阵容。

其实,“新寓言派”

作家并不像超现实主义流派那样有共同的文学宣言、共同的文学创作活动;他们甚至也不像

“新小说派”那样确实形成过一个文学圈。事实上,他们的创作俨然是“各行其是”,只不过

他们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这么一种哲理寓意。

说到小说的哲理寓

意,不禁使人想起18世纪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主义哲理小说,同时也使人想起20世纪萨

特、加缪等哲人作家饱含丰富“存在”寓意的小说(当然还有戏剧)。不过,“新寓言派”小

说家们的哲理与前辈大师的哲理又有不同,他们不像萨特那样有统一的、贯穿于全部作品的

哲学体系(对萨特而言,这一体系便是存在主义),也不像加缪那样有由内在逻辑联系的、首

尾相应的哲理脉络,他们笔下的哲理似乎没有什么系统可言。以图尔尼埃为例,他的各部作

品均追求各自独有的寓意。在《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境》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现代人

难以抑止的向大自然的复归本性;在《桤木王》中,则是人生与万物不可抗拒的命定性;在{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皮埃罗或夜的秘密》中,则是本体意识的醒悟„„总之,一部作品一个寓意,每一本书的

寓意内核都不同。

●王小波

不得不说,很多中国作者第一次知道莫迪亚诺这个人,或许就是从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

中。小说开头便是:“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和《暗店

街》的主人公一样,《万寿寺》的主人公也失去了记忆,而作为一个失忆之人,他接下来的行

为动机便是去寻找自己的过去。正是在莫迪亚诺的启发之下,王小波在他的作品中进行更为

自由和天马行空的探索——在一个不稳定的、寓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

其实,除了王小波

以外,还有很多中国作家也深受莫迪亚诺的影响。王朔就曾公开表明自己受过莫迪亚诺的影

响,他在自述《我看王朔》中甚至说:《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源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暗店

街》。此外,作家邱华栋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自己年轻时的一部中篇小说就是模仿莫迪亚诺

写的,主题也是寻找自我。

篇三:高考素材;人物篇;帕特里克

帕特

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

诺(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

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

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

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

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获奖原因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

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2]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

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1]

人物经历编辑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于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

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

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成长环境让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

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而他因此心里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怀旧情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节。[3]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

文学,十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

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

形广场》,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尼米埃奖。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

城大道》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

本《拉孔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

获书商奖,《暗店街》于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4]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之后,莫迪亚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

《青春狂想曲》(1981),《往事如烟》(1985)和《八月的星期天》(1986)显示出了作者这一

阶段的创作倾向。在九十年代,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发展他原来作品中的一些寓意,

代表作品有:《结婚旅行》(1990)。《来自遗忘的深处》(1996)和《陌生的人们》(1999)。在

1984年和1996年,莫迪亚诺因他全部作品分别获得彼埃尔·摩纳哥基金会奖和法国国家文

学大奖,这是法国文坛对他辛勤耕耘成果的肯定。莫迪亚诺发表的小说《夜半撞车》(2003)

还获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袂主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2003)”,[5]这表明他的作品受到中国和外国文学界的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多部童话,

其中《戴眼镜的小姑娘》最为引人关注。他还曾与著名导演路易·马勒(loui malle)合编

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4),根据该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4]

2010年他获得了

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3]2014

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

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写

作特点 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

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

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

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

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

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

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

诙谐幽默、富有寓意。[

帕特里克·莫迪亚

诺已发表了近20部小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

名作家之一,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虽然莫迪亚诺的名

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尚属陌生,但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曾将其比

肩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7]

颁奖官员称:“诺奖

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的三个关键词是:记忆、身份、历史。他的书大都与记忆有

关,读者可以穿过时间与自己相遇。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只有30-50页左右,语言也非常好懂,

可以下午读一本,晚上再读一本。推荐该作者的一部作品是《missing person》。”[6]

邱华栋:莫迪亚诺

是一个特别好的作家。他在中国的影响也挺大。他跟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是齐

名的,他们和另外一个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合称为“法国当代作家三杰

篇四:2014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万寿寺王小波语录篇四

王小波

王小波门下走狗——第伍波

今天是个好日子,是小波同志诞辰60周年。60年一甲子,所以为了纪念他老人

家,写这篇文章很重要,“重要”二字是之于我,而非大众,喜欢王小波的人有,

讨厌他的人也不少。

这就是传说中的小波同志,你看他小的时候眉清目秀,怎么后来就变成了屌丝模

样?用他的话说就是被社会腐蚀了。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我们都是铁矿石,有些人被练成了铁,有的人被练成了

钢,还有的人被炼成了铁屎。铁屎就是那些批判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叛逆者。

如果我们都是去适应社会,随波逐流,变成了虚伪的驯化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

么意义?进而,社会就像上帝,而我们所有人都是教徒,温驯的教徒。那我们就

相当于被圈养的动物了。

王小波就是当时社会不能容忍的人,每个人都对亩产30万斤的稻谷深信不

疑,当然有些人是被强迫去“深信不疑”的。而他却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粮

食吃不完,必然堆积起来,久而久之,我们将要亡国了,因为一直堆下去,我们

中国将成为新的喜马拉雅山,人们都被粮食所埋。

当年的倡导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当时的口号是:“滚得一身泥,练就一颗红

心。”王小波要被下放了。他辩解:“我不是知识分子,我只读了初一。”辩解无

效,因为当时只要识字就是知识分子。知青插队返回时他总结了口号:“滚得一

身骚,练就了一身病痛!”

王小波的小说中,他一般用“王二”的主人翁来写,王二,确实是很“二”,

王二我觉得有80%以上的王小波成份。看他的照片,长发、边分、马脸„„流氓

味十足,是十足的屌丝青年。

初次看他的《黄金时代》,被他犀利幽默的语言折服,不得不承认他是流氓。

其中写道他去放牛,他全身赤裸,身上只盖着一张芭蕉叶躺在石头上睡着了,醒

来才发现身上已无一物,只剩下勃起的**芭蕉叶早被牛吃掉了。

再者,是王二21岁生日那天,他想结束自己的处男生涯,于是晚上找到了

陈清扬,王二对她说:“我们是不是朋友?”

她:“是。”

王二:“那朋友间是不是存在伟大的友谊?”

她:“是。”

王二:“既然这样,我叫你无论做什么,你是不是会帮我?”

她:“是。”

王二:“好!那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性交活动吧?”

她:“是!”

于是那晚他们爬上了后山坡„„

写这些,我只想说明他是流氓,而不是说他的作品有多么的伟大,但是他的

作品结合那个年代,无疑是伟大的,也是无法取代的,是对那个时代十足的讽刺。

在他的作品《三十而立》中,写到他小的时候,和伙伴们打书包仗,没有一

个人打得过他,因为别人书包里是货真价实的书,而他的书包里装的是板砖,一

书包打过去,别人被甩开2米多远„„书中还写到,他中学和好友做实验,然后

竟然开始研究炸药,王二不小心把一枚雷管引爆了,致使好友脸上被炸进去好几

根试管,10多年后洗脸时手还会被脸上的玻璃渣划伤。

现在穿越作品很多,电视剧、电影、小说„„.已经泛滥成灾了。可是,我

觉得王小波的《万寿寺》是穿越小说中很难超越的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其中

写薛高无不是对现实社会的讽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更是穿越与现实的

完美结合。对于他穿越未来的几部小说《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中以

部分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社会中各种丑恶的嘴脸和怪现状。

王小波的杂文与小说相比确实另一类风格,我觉得形象的比喻是:小说是流

氓,杂文是教授。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有一篇对王朔评论的文章,写到:

“王朔过去的反嘲、反讽风格,使我们能见到深一层的东西。而他改变了原有的

风格,向主流靠拢,倒使我感到忧虑。王朔是个聪明人,根据我的人生经验,假

如他没有遇上车祸,聪明人很不容易变笨。”王朔变笨,那是向钱看了。从一个

功利的角度来看他是变聪明。王朔的作品,我是看了一些,调侃的很是过瘾。《看

上去很美》那是儿童时代回忆中不可多得的。《我是你爸爸》、《顽主》、„„更是

调侃中的极品,当然他更是当代作家中的一朵奇葩!他说“琼瑶的小说没什么了

不起,我随便写一篇都比她好!”我认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确实是难

以逾越。 有的人喜欢王朔的霸气和狂妄以及大放厥词的豪迈,但我觉得他太过于霸气

侧漏了,他说:“余秋雨在文学界真的不入流,写点游记,那叫作家吗?一个小

说没写过,你配称作家吗?散文作家,青春作家,我觉得余秋雨已经是一个不青

春的青春作家了。还来这一套,席慕容他们早搞过了,比你搞得地道多了。”这

句话就说明王朔这人太过于狂妄自大,虽然余秋雨写的是游记,但其中不乏对历

史、文化、社会的思考与反思。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是相当不

错的。而《千年一叹》虽过于粗糙,但也是对世界各地文化遗迹难得的思考。王

朔也骂过郭敬明:“郭敬明,完全一小偷,怎么那么不要脸?他那帮“粉丝”、{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小偷团伙的。郭敬明说,我又有名又有钱。你有什么钱呀?别不要脸了,写那点

东西能挣几个钱呀?那几百万算钱吗?太可笑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在初三的时候我是连夜通宵看完的,但是觉得真他妈的煽情,当时还崇拜过他一

段时间,后来看了庄羽的《圈里圈外》才知道,那是抄袭。抄袭也要有技巧呀,

他也太笨了,或者是太懒了,竟然连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也懒得改,那就是讨贱了。

他的《幻城》、《夏至未至》是青春类小说里甚好的,我看完差点落泪,但《悲伤

逆流成河》、《小时代》,就是一坨狗屎,我特别讨厌《小时代》中那种富二代的

生活描写,当然会有他的粉丝说我是眼红了,因为我是穷鬼。或者可以这样认为

《小时代》是写给富二代们看的。可我真的很贱,不是给我看的,我也看了几本。

我不喜欢,那我为什么要看呢?因为开始不知道,买了几本,看了第一本就后悔

了,但我不能不看啊,因为我是穷人,好不容易买几本书,不看不是浪费钱了么?

这也许是穷人阶级的通病吧。

如果王小波还活着,那他对余秋雨、郭敬明是不是像王朔那样去批判?我想,

他不会。当初贾平凹写《废都》的时候,被当时的所谓文坛批判的淋漓尽致,甚

至有人对贾平凹有这样的评论:“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而别人问及王小波是否

看《废都》时,王小波说:“我不敢看,因为我看了一定会喜欢,然后我将被别

人骂。”《废都》在当时来说是禁书,但放在现代那时再正常不过的书,只不过写

得有点露骨罢了。在当时的社会连沈从文的《边城》都是禁书,禁得有点过了。 那真是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年代,王小波却有超乎前人的开放思想,他的思想

里容得下贾平凹难道还容不下一个郭敬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从而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风格,何必要去恨别人呢?不喜欢可以骂,但是不能恨,你恨我,我

恨你,那当今的作家都变成狗咬狗了。

王小波已逝多年,可当今还有人把他翻出来乱骂一通,那就不对了。他活着

的时候可以骂,因为他可以为自己辩解,而现在只剩下骨头了,还去骂,那他打{万寿寺王小波语录}.

不还手,骂不还口,你骂得有劲吗?连王朔都出来鸣不平:“死一王小波,把人

王小波抬出来供出来,你别招人王小波讨厌了。”

所谓的文坛,文艺圈啊,都是些好事之徒意淫出来的,我没出过书,也没名气,

难到你就不给我写文章的权利么?我想在此借用韩寒的一句话:“什么坛到最后

也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是花圈!”不要说什么王小波与当今文坛格格不入,

其实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个性。王小波说:“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

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和喜欢一个人是两回事,千万不要因为喜欢一个人而爱屋及

乌的喜欢他的作品,更不要因为喜欢一个人的作品而爱屋及乌的喜欢一个人!李

敖的作品那

上一篇:一篇好的高考作文需要什么
下一篇:三年级下册作文培训材料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