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说说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1-11-10 点击:
12月说说篇一
一年级 12月安全教案
12月说说篇二
12月考语文
号学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密{12月说说}.
学
太 原 五 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初 三 语 文
命题、校对:席琴、李春文、程宁芳、郝燕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3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诗经·关雎》) ②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____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同是惆怅,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写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的愁苦之情;晏殊在《浣溪沙》中传达的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 ”的伤春之感。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分)
胆怯.(qiâ) 生机盎.然(àng) 隽.永(juàn) 纤.细(qiān) 言简意赅.(gāi) 婆娑.(suō) 拾.级(shâ) 寸积铢累.(lěi) 滑稽.(jì) 绮.丽(qǐ) 探骊.得珠(1í) 翘.首(qiáo)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分)
揠苗助长 物竟天择 豁然开朗 融会贯通 鞭辟入里 举一反三 踌躇满志 浮光掠影 恬淡纯净 食古不化 错综复杂 一愁莫展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下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岳阳楼的湖光山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C.“语文学习就是学课文”这种思维,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了。 初三语文 第1页, 共8页 D.校庆那天,数百位校友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不能战胜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B.9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为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录制的《开学第一课》。 C.新时代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6、下图是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2014年APEC峰会会徽,请说说这幅会徽的含义。(3分)
【注】①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全球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②会徽中的21条线条是彩色的。
二、综合性学习(7分)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班上将举行“牢记国耻·勿忘
国殇”的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20字左右)(2分)
新华社12月13日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海外华侨华人纷纷举办活动,表达对国家公祭日的支持,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和对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美国南加州百余名华侨华人代表本月早些时候在洛杉矶等地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烛光晚会等纪念活动,用诗歌朗诵、演唱歌曲、话剧表演等方式回忆当年的历史。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13日在悉尼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活动召集人表示,举行纪念活动,就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
初三语文 第2页, 共8页
8、历史往往给我们以启示,你从下面两段材料中得到的思考是什么?(2分)
【资料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
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资料二】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军力的孱弱,国民政府指挥无方,一些国民党部队临阵脱逃,而民众则毫无组织,散沙一盘。更有甚者,充当“带路党”,引领日本侵略者
指认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3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耻笑、羞辱。
9、下面是班上同学写的一段活动感言,请你为这段文字做一点赏析点评。(3分) 一根带着锯齿的长鞭,一鞭就划伤了亿万中国同胞七十七年。面对纪念馆里的冤魂,
我如何写,我该先从哪里着手入笔?从南京内外所有填满尸体的沟渠? 还是从长江一夜间荡满的鲜血? 从上千人上万人被机枪扫射与活埋吗? 还是从一个月内全城两万
起强奸? 从日寇刺刀上还连着母亲肚子里脐带的婴儿? 还是从疯狂屠夫的杀人比赛开始?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初三语文 第3页, 共8页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
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
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
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但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以 为主, 【乙】文以 为主。(3分)
11 、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薄.暮冥冥 ②而或长烟一.
空 ③以尽吾齿 ④则久已病.
矣 1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 永州之野产异.蛇 B.浊浪排空. 而或长烟一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
尽吾齿 D.岁.赋其二 盖一岁.
之犯死者二焉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12月说说}.
14、从选文来看,同为贬谪之人,范仲淹笔下的迁客与被贬永州的柳宗元表现有何不同?(3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初三语文 第4页, 共8页
号学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密
学
谈读书
朱光潜
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由此看来,读不读书不是时间问题,而应成为一种习惯。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
初三语文 第5页, 共8页 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似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15、这篇文章围绕“读书”首先论述了①回答);接着论述了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6、请简述第二段的论证过程。(3分)
17、找出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8、古人云:“开卷有益”,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议论的话,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平时的阅读积累表述你对读书的见解。(不少于80字)(5分)
读书有益于 。
五、写作(40分) 19、岁月匆匆,步入初三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初三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4)不少于600字。
初三语文 第6页, 共8页{12月说说}.{12月说说}.
初三语文 第7页, 共8页 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初三语文答卷纸{12月说说}.
一、1、(1) , (2) (3)

(4) , (5) , ,
(6)
2、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 5、
6、 二、7、 8、
9、 三、10、第一空: 第二空: 第三空: 11、①薄: ② 一 :
③齿 : ④ 病 : 12、
初三语文 第8页, 共8页
13、(1)
(2)
号学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级密班 校密
学
14、
四、15、①
② 16、 17、 18、
初三语文 第9页, 共8页 初三语文 第10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