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4-09-16 点击:
三季人的故事篇一
关于“三季人”的故事
关于“三季人”的故事
曾仕强曾讲了一个故事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特别在为人处事上大有裨益。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院内扫地,这时闯进来一人很不客气地问,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弟子答是,来人曰:既是孔老夫子的学生一定很有学问吧,弟子说一般一般。来人说:我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回答,就是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不加思索地回答,一年有四季,来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弟子说四季,你错了,来人说三季,你错了。他们的争吵惊动了孔子,听到孔子的脚步声,来人便对弟子说你看这样好不好,让孔老夫子来判断,谁错了给对方磕三个响头,你看行嘛,弟子理直气壮地说当然可以。孔子出来听完他们的话,什么也没说,只是仔细端详来人,然后对弟子说“一年有三季”你错了,这一句话把弟子惊呆了,傻傻的愣在哪,这时来人说话了,你看你错了,快给我磕三响头,孔子也让弟子给来人磕,弟子磕完头,来人洋洋得意地走了。弟子开始抱怨老师,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你老咋说是三季了呢,孔子说你只知死读书,不看情况,不分来者是什么人,你看来人通身全是绿的,他是蚂蚱变的,蚂蚱春生秋死,只经历三个季节,他是个“三季人”,你给“三季人”讲四季,你能讲清楚?你说你该不该磕头。
曾教授说他知道“三季人”的故事后,一旦遇到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人,便自嘲的一笑,心想又遇到“三季人”了,与他不争不犟,本人也不生气,因为不能与“三季人”一般见识的。生活中不乏有“三季人”,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因为对“三季人”是讲不清四个季节的,就是说白了讲不清道理的,不如和他不要讲了。
三季人的故事篇二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
通信信息所
在孔子的老家曲阜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呀?”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有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读完这则故事,我们每个人从中得到的启示肯定各不相同。我本人领悟到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好“三季人”,努力成为“四季人”。
什么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换位思考有什么作用?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皆不相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标准以及思维模式。也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不同,而人性中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共性,所以现实中在所难免的会有某些不同意见的存在。
生活中也一样,一个矿泉水的瓶子,有人说它是长的,这是对的,因为你从纵向看;有人说它是圆的,也是对的,因为他从瓶底看。还有,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特别是会开车的坐车人经常会为道路行驶问题发生口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意见不统一或分歧的地方需要
争论,这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坚持的观点是否确实有道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下结论。我们院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较多,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的共性较强,但我认为任何观点、方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切不可太较真,得理不让人,也别以为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理解别人,学会包容,才能完善自我。
人非圣贤!人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各自所理解的、学习的知识也很有限,所以不会有完全的圣人与全才产生,因而难免在某些地方处于“三季人”的尴尬境地,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中在所难免会遇到很多“三季人”,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扮演“三季人”。
“三季人”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只能善意地议论他,没有必要对此冷嘲热讽,毕竟有时我们自己免不了也会扮演“三季人”的角色。我们要从“三季人”这个故事里面,吸取到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东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一点谦虚谨慎。我们院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等系统各有各的差异,每个系统内各专业、各阶段又有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成为某一方面的相对全才。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延年益寿!相对来说做一个“三季人”并不可耻,但我们要努力去探索第四季,除了向书本学,更需要我们多跟超越自己的“四季人”沟通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友胜似我,似我不如无”的道理。而此中胜似我的友,并非什么都比我强,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学的优点,只要他身上某一点值得学习,那他就是胜似你的友。我们要努力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四季人”,成为我们院的“四季人”。
很多人笑话“三季人”,不能容忍“三季人”,同时又在极力避免
自己做“三季人”,其实大家都是“三季人”,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三季人”,把自己知道的三季搞清楚,而后虚心学习,努力去认知第四季。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知道学无止境,才会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相对的“四季人”。
三季人的故事篇三
“三季人”故事的启发
“三季人”故事的启发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院子里扫地,远处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年轻人,年轻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
弟子很骄傲地答道:“是啊。”
“那你懂的东西也很多喽?”绿衣人问。
“应该是吧。”弟子虽然有些纳闷,可也不想让人小看。
“那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绿衣人接着问道。
弟子一听这个问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屑地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这谁都知道。”
“不对,是三季。”绿衣人抢白道。
“你才不对,是四季。”弟子也不甘示弱。
“那好,咱俩也别吵,找个人给咱们评评理,如果是三季,你给我磕三个响头,如果是四季,我给你磕三个响头,怎么样?”绿衣人出了个主意。 弟子一听,满口答应道:“行,一言为定。”
恰巧这时孔子出来了,弟子赶紧上前去问老师。
孔子上下打量了绿衣人一下,对弟子说道:“确实是三季,你输了。”
弟子一脸吃惊地望着老师,心里满是疑惑,可是也不敢问,很不情愿地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响头,绿衣人满意地走了。
弟子不甘心,问道:“老师,明明是四季节,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笑道:“你没看到那人一身绿衣吗,他明明就是个蚱蜢,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你对他讲冬天,他能这么痛快地走吗。你呀,就当吃点亏吧。”
至此,有人不禁要说,哈哈,原来孔子也曾教弟子“耍滑头”——“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呢。试想,此话反之,能有效沟通么?你同一个蚱蜢讲四季,无异对牛弹琴。
其实,“三季人”的故事有其符合自然的地方,蚱蜢动物——低级,人也是动物——高级。从动物性说有相同处和不同处,相同的是都有生命,不同的是生存时间、空间和生存方式——适者生存。
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要对懂理的人讲理,才能沟通,对不懂理的人讲理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判断人的本事,是一种人生智慧。如果你没有孔子的本事,最好听听“三季人”的道理。今天的“理解万岁”,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你知道:别人的见解也有别人的道理。我们没有见过的事太多了,了解一下别的人、甚至于别的动物是怎么样生,怎么样活。
“三季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存在,且有相当的数量,不要看不起人,轻视人,学会平等共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待人类破解的悬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理解生活。
“三季人”的故事除了很有风趣,还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人不可偏执,不认同别人,也是自己的偏执,总想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纠正别人,以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和权威是不可取的。
当今世上“三季人”太多了!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与他人生气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了“三季人”却浑然不知。 原文:
一日,孔子门下一弟子正于庭前洒扫,忽遇一客,问之:汝何人?弟子应:吾先生门下弟子。客人曰:既为先生门下,且有一问。弟子欣然应诺。客人问:一岁几季?弟子回:一岁四季。客人摇首:错,一岁三季。弟子欲争,客人曰:若错,行三拜之礼。
适孔子出,弟子请教:一岁几季?孔子即曰:一岁三季。弟子惧,遂向客人行三拜。客人去,弟子不解,问:奈何一岁三季?孔子曰:斯身绿,乃蚱蜢,春生秋灭,何知冬乎?与争,明日不能已也,益乎?
弟子顿悟,春生秋灭之人,岂知有冬乎?斯乃三季人也。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是无法在当时说得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想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妄想,这一点末学在《三季人》的故事中,得到过一些小小的启发。
《三季人》的故事,据说是与孔子的某位弟子的传说有关:相传孔子的这位弟子,平日里最喜欢与人争论,一天他去拜访孔圣人的时候,在圣人家门口遇见一个穿着绿色衣裤的小童,小童拦住他问道:听说你的老师是孔圣人,那么你的学问应该挺好的,我现在想请教你一年有几个季节?回答出来了,我给你磕头,回答错了,你给我磕!
弟子想了一下说:四季。童子说:错了,三季!弟子就奇怪了:明明是四季,怎么到你这就三季了?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孔子出来了,然后童子对圣人说:圣人,你来评评理!一年到底有几季!圣人打量了一下童子:三季。童子高兴的要弟子磕头,然后走了。
弟子不解,遂问师父:师父,您教我们的时候都说是四季,为何今日却说三季呢?圣人回答说:你不见那童子不是人吗,它是一只蚱蜢变的,蚱蜢一年中只活春、夏、秋,它哪里知道冬天这个季节呢,你与它争论是没有结果的。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叩拜师父的教诲。{三季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必与他人争执,每个人的境界不同,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能够理解一个故事的意思,想必就容易理解为何会有“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贤人内求心境,故而能够在内求中净化心灵。愚人外求事相,故而任是非名利玷污灵魂;争罪的人,心境越来越平和宁静;争理的人,心情越来越郁闷烦躁;久而久之,争理的人心烦气躁,从心生病。而争罪的人,心境清宁,身心愉悦。
贤人之贤,乃是明白天地之真理,宇宙之真相,知道“善恶有报如影随行”,明白“天地有司过之神”,不敢欺暗室无人。闻过而欣,欣则乐于改过,淡泊名利则不为名利所累,明白事实真相不因一人、一时不明而消亡。明白即使受不白之冤,必有己过在先,当下坦然喜乐接受。而愚人之愚,多为心中无量,为名利所累,如“三季人”本是自己有无知之处,却偏偏喜与人论高下,颠倒事实,正所谓“任己见昧理真”。
如果遇到“三季人”和“争理之人”,贤者实在是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总是自己心不清宁才会遭遇这样的情景考验。应当如何面对呢?末学以为“忍”为当下第一功夫,《弟子规》说莫揭人短,不道人恶。唯有当下忍了,从内心里
感恩忘怨真正做到“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接下来“退”为转境的第二要点,俗语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母三迁,为换境教子。君子贤者应当常亲近大德,效仿亲善师友,见贤思齐,《弟子规》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 过日少”。
贤人争罪,改过成圣,转迷为悟,转苦为乐。君子患无道,而不患清贫;愚人争理,昧心强求,福转为祸,乐变为苦。纵然璎珞满身,亦难逃愚痴之果。是求清净智慧,还是要名利衣冠?各有其志,无从勉强!
三季人的故事篇四
三季人
三季人
如果参透“三季人”这个道理,我相信可以多活十年。
孔子的大弟子在清扫落叶时,有一个人问其日:“一年有几季?”;孔子的大弟子回答:“一年有四季”;那个人说:“不对,一年有三季”;于是两个人吵的不可开交。最后约定:如果有三季,孔子的大弟子向对方磕三个头;不然,对方向孔子的大弟子磕三个头。孔子的大弟子洋洋得意。
这时正好孔子经过,于是大弟子问孔子:“老师,请问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看说:“一年有三季。”大弟子顿时傻眼了,老师明明教我们一年有四季,怎么现在说有三季呢?无奈,向对方磕了三个头。
等人走后,大弟子又问孔子:“为什么一年是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见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它是蚱蜢,蚱蜢春天出生秋天就死了,从来没有见过冬天。就算你跟他吵到死,他也不会相信有冬天。遇到这种人那你吵什么?吵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对他说一年有三季,磕三个头自己吃点亏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种人被称为“三季人”。你跟他吵到死,永远也没有结果,因为在“三季人”的脑袋里根本没有冬季。自己吃点亏算了。
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三季人”。孔子也说过,只可对 有信用的人讲信用,对不信用的人可以不讲信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不是说人见风使舵,而是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见人当然你得说人话,不然你就鬼话连篇了;假如你真见鬼了,那你得说鬼话,说人话听不懂怎么交流呢? 夏虫不可以语冰。这句话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技巧。好多时候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 ? 因为我们遇到了 “三季人” ,和他吵得不可开交,到最后没有结果,反而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错了,我们和 “三季人” 吵什么?!{三季人的故事}.{三季人的故事}.
所以以后遇到这种人,你可以心里对自己说: “三季人” 。然后一笑了之。你就不会生气,永远心态平和,多活十年。何乐而不为?
孔子说:乐而忘忧。这句话的意思说把所有的忧愁,当做乐趣来看。 读书如果能读懂书本背后的深意,这才是读书最大的乐趣。古人就那么少的几本书 , 但出现了很多的伟大人物;现代人这么多的书,反而碌碌无为。值得深思。古人云,半部《论语》知天下。快哉!
三季人的故事篇五
有感于“三季人”
龙源期刊网 .cn
有感于“三季人”
作者:文雨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3期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三季人”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正在扫院子,来了一个身穿绿衣的人。来人问道:你是孔子的弟子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绿衣人说,既是孔门弟子,应该很有学问,我要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年有几季?子贡回答说,当然是四季了。绿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两人争执不下。恰在此时,孔子走了过来,问明了缘由,看看了绿衣人,便对子贡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错了。绿衣人听后大笑而去。子贡不解地问孔子,一年明明是四季,老师为什么说是我错了呢?孔子说,你没看见刚才的这个人一身绿色吗,分明是个蚱蜢,他春生秋死,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个季节,根本不知道还有冬季,你和他争论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
对这个故事的一般解读是:说话要看对象,否则就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觉得明明白白、本该如此的事,在一些人面前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但现在所面对的情况却比故事中讲的要复杂很多,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对方确实无知,却坚信真理就在自己手中,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和绿衣人一样的地道的“三季人”;一种是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硬把糊涂当作明白的人;还有一种则因利而动,常常是揣着明白当糊涂,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要根据自身的需要,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果一定要给这三种人下个定语的话,第一种属于痴人,第二种属于庸人,第三种则属于奸人。痴人虽然可笑,却没有什么主观恶意,可宽而宥之;庸人虽然可气,但本质上也属可怜之辈,可警而觉之;惟奸人则蒙心昧智,见利忘义,实属可憎,必鞭而笞之。
可以想见,孔老夫子当年如果遇上的是这第三种人,可能就不会那样超脱和惬意了,因为这种人并不是不知道一年有四季,只是为了迎合某个领导或某个利益集团或某种个人的需要,因而提出一年只有三季的违背常识的观点,并千方百计地证明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并不科学,只要把每一季延长一个月,就完全可以把四季简化为三季。通过这样的辩论,很有可能将一个歪理邪说,变成一个学术问题,变成可以广泛讨论的一家之言,堂而皇之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只有让房价涨得更高,穷人才能买得起房子;学术论文与人雷同属于正常“借鉴”;有人意外死亡是因为“躲猫猫”;三聚氰氨没有太高的毒性,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中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电信行业不存在垄断……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固化,各式各样的代言人纷纷粉墨登场,因而也就产生了一批只有利益、没有责任、没有良知、没有是非、违背常识的另类“三季人”,他们都不是“无知小民”,而是所谓的专家学者或官员大亨,他们可以是“三季人”,也可以是“五季人”、“八季人”,成为几季人,完全视情况和利益需求而定。当下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
三季人的故事篇六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
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三季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夏天里的虫子你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三季人的故事}.
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三季人,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标准以及思维模式。也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不同,而人性中好为人师、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拱形,所以现实中在所难免的会些某些不同意见的存在。又因为人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各自所理解的真理也很有限,所以不会有完全的圣人与全才产生,因而难免在某些地方处于三季人的尴尬境地,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中在所难免会遇到很多三季人,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停的扮演三季人。
相对来说做一个三季人并不可耻,但我们要努力去探索第四季,这就需要我们多跟那些超越自己认知限制的四季人沟通学习。而对于相对于我们的三季人,我们则完全没有必要对牛弹琴,对牛弹琴的本身不是牛的错,而是我们的错,不要怪牛不理解,而要怪你根本不了解牛。你偏要幼稚园的小孩子说微积分,这又怎么能怪孩子没兴趣呢?这就是我常说的“交友胜似我,似我不如无”的道理。而此中胜似我的友,并非什么都比我强,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学得优点,并不是说一个博士什么都比老农强,只要他身上某一点值得学习,那他就是胜似你的友。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越是无知没道理的人说话越是大声,因为他自己知道的少,很心虚,所以用声音来掩盖自己的心虚。我在蛮不讲理胡搅蛮缠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很大声,所以我很了解,其实真正有道理的人不需要声音大,他们的辩论也不需要激烈。说到这里想起孔子的另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千百年来这句话都被误解为“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纵观上下文,这句好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对于应该知道的人你跟他说是应该的,而对于不应该知道的人你能装作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这句话跟三季人的典故是一样的,对于很多明白事理的人,我们可以跟他说很多道理,而对于蚱蜢我们不要跟他说还有冬季,对蛤蟆就不要跟他说大海,对夏虫就不要跟他说冰,即便他问你也说不知道,这才是智慧!非要跟三季人争个明明白白,有意义吗?
当一个人把自行车骑到80迈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鼓励他一下,让他再快些,早点撞上汽车呢?对一个喜欢偷针的人,何不满足他以此让他去偷金呢?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无可救药的三季人,我们又何必要苦苦跟他讲道理而弄得自己不舒服呢?到头来就算累死你也说不清楚!你比如某些博客“诗人”,就说自己的诗词可跟杜甫媲美,你还跟他说什么?你就说你早已超越了不就完了?
很多人笑话三季人,不能容忍三季人,同时又在极力避免自己做三季人,其实要我说大家都是三季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三季人,把自己知道的三季搞清楚,而后在虚心的向四季人学习,努力去认知第四季。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知道学无止境,才会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相对的四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