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8-14 点击: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一
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工作总结
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情况工作总结
土右旗历来高度重视支持以人民调解为主体的民间调解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针对近年来我国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性、旗域性、行业性等发展变化和特点,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富有土右特色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新路子。现将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6月份,我旗已建立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8个,其中有专业调解小组4个,分别是物业劳务纠纷调解小组、合同债务纠纷调解小组、土地权属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小组、婚姻邻里纠纷调解小组;有行业性调解小组2个,分别是道路交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有对接调解委员会2个,分别是诉调对接调解委员会和公调对接调解委员会,共有43名调解委员。今年以来,全旗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52件,涉及金额358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34件,涉及金额达356万元;诉调对接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16件,涉及金额8500元;专业调解小组在5月份成立以来调解纠纷2件,涉及金额10000元。各专业和行业调解委员会为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上半年,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利民在司法局视察人民调解工作时肯定我局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抓到点、抓到位、有创新、有突破”。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政法委带领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和昆区政法委带领昆区司法行政系统干警来我旗视察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对交调委和诉调对接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紧扣区域实际,注重组建培养。旗司法局将人民调解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立足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探索在相关行业和专业领域,培育建立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旗委旗政府旗政法委坚持将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将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融入“大调解”体系建设项目。旗政法委在社会管理创新有关要求中明确旗司法局为落实此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我旗几套班子中分管领导多次到诉调对接调委会、公调对接调委会、交调委调委会进行调研走访,同调解人员座谈交流,协调各方力量,有力地推动行业性调委会的发展。
二是坚持按需设立。根据我旗是农业旗县并且各地调解员人员配置不平衡的特点,我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整
合干警资源,成立四个专业性调解小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成立了诉调对接调解委员会和公调对接调解委员会;抓住城市管理的热点问题、重点部位,组建“土右旗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和“土右旗医疗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后培育建立了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逐步形成“乡村内纠纷乡村内解决、社区内矛盾社区内化解、行业内问题行业内摆平”“自疗自愈型”的纠纷化解模式。
三是联手合力打造。依托“大调解”工作平台,建立起由旗综治、司法、公安、信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处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遇到的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为调委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乡镇人民调委员会与行业调委会之间,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专业调解人才资源共用,及时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二)紧抓机制建设,促进规范发展。
为确保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充分履行职能、有效开展工作,我们从提升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战斗力、保障力、公信力入手,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选好配齐调委会人选是确保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我们一方面以基层司法干警作为调委会主体,同时选聘专业性的人员充实个调委会,保证行业
性调解组织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建立由资深律师和法官组成的专家库,接受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咨询或应邀参与调解。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保障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根据“谁设立谁负责”的原则,要求设立部门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提供保证调委会正常运转的工作经费,配备满足调解工作需要的办公设施。并按照“统一调解标识、统一调解徽章,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文书格式、统一调解法律工具书”配备工作设施,落实“五项制度”,设立“五簿”、“二册”,根据《人民调解法》的要求建立了各项工作机制,保证行业性人民调解的规范运作。
三是加强“内引外联”提升公信力。为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公信力,我们建立起“内引外联”机制。如:旗交调委下设调解室、法律援助室、司法鉴定室,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所、律师所、保险公司和司法鉴定机构都派员入驻,受理案件、接受咨询、调解纠纷,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在一个平台上为当事人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与交警、法庭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构建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三调”对接工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三)紧贴工作大局,保障社会稳定
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拓展人民调解的领域。几年来,我旗积极探索行业调委会工作新机制,加强研究重点领域、重点商圈、重点行业调委会作用的发挥,提前预防、主动介入、及时化解、定纷止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于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把群众满意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好调委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透过调委会这一平台,广大群众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信息、表达诉求。对一些发生在交通、医疗、行业领域涉及面广、有重大影响的纠纷,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托调委会,迅速介入调处,有效平息事态。
二是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体系,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三调联动,形成社会各方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进一步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发挥了人民调解作用,扩大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
土右旗司法局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二
2014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2014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阳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春红
一年来,我们以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阳城教育发展战略总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服务课改和规范办学为重点。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业务培训,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做到了“五个到位”。{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认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对我们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就是要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真正发挥进修学校服务基层的作用;就是要切实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让全体教职工轻装上阵。 二是学习教育到位。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专题学习讨论了党章、中央八项规定、《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重要论述。我还专门为全体教职工讲了党课,进行廉政警示教育。
三是聚焦目标到位。我认为:反对形式主义,就是要着重解决工作不认真,工作随心愿,愿干就干,不愿干就软圪顶的问题;解决上班不遵守作息时间,迟到早退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着重解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来的问题;解决职业倦怠感,缺乏创新和争先意识的问题;解决专业意识不强,对教师进修工作不学
习、不思考、挑不起担子,独当不了一面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着重解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问题。反对奢靡之风,着重解决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的问题。
四是作风整改到位。按照自己找、群众提、领导帮找出的问题,自己逐条逐项梳理,列出了整改清单、拟定了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积极整改、确保到位。严格了上下班签到签退制度、出差下乡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上班工作制度,强化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和监管。 五是解决问题到位。通过整改着力解决了五个问题:即作风不良的问题,纪律不严的问题,责任不明的问题,服务意识不强和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加强教师业务进修,组织了“六项培训”
1、组织了中小学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今年全县共4017名教师参加培训,其中高中769人,初中1342人,小学1649 人,幼儿教师257人。总人数比去年增加 540 人。该项培训于6月10日开始网上注册、学习。进修校教师全部承担继续教育辅导任务。
2、组织了“初、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014年5月20日至7月25日组织全县2054人参加了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其中参加初级培训的有324人,培训对象为所有初级培训不合格和未参加该项培训的教师。参加中级培训的有1731人,培训对象是已完成初级培训的教师。其中高中 230 人;初中 454 人;小学 662人。
3、组织了远程培训辅导员培训。共选派了两批骨干参加。第一批是
继续教育培训者培训。2014年 6 月 23 日—6月28日,我们从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中选派了12名骨干教师,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参加了2014年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培训者培训。他们在培训中,熟悉了培训方案,学习了相关知识,掌握了操作平台,回来后全部做了网上培训辅导员。第二批是是国培计划培训项目辅导员培训。选拔我县5名优秀教师于6月28日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参加培训。
4、组织了师德师风培训和书法骨干培训。2014年8月25日,在阳城一中报告厅组织召开了全县师德师风培训会。全县1052名中小学教师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一是听取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友作的“办做好的学校,做最好的老师”的报告,二是听去了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卫建国作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报告。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有了很大震动。8月26日,组织全县756名书法骨干教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专场书法培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顾问,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友先生作了题为“书法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讲座幽默风趣,深受书法爱好者好评。
5、组织了国培项目(2014)两项培训。一是山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者培训,全县109人参加。二是山西省农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全县212人参加培训。
6、组织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实践培训。为让全县中小学教师把远程培训学到的技能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教学中,高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我们要求全县中小学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教师,包括学校领
导全员参加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实践培训。培训内容共四个模块:网络应用操作,Word 文字处理,音、图、视频采集与制作,电子白板备讲二合一软件应用。培训于2014年7月至11月进行,12月考核。培训模式以县局指导考核为引领,以校本强化监督为手段,以教师岗位实践应用为方式,开展实用性培训。
三、加强教师业务管理,进行了“三项考核”
一是对2010-2012年新聘教师岗位培训考核进行了补考。 2014年 5月23 日,我们对去年考核不合格学员的不合格科目进行了对应性补考,补考科目含简笔画、毛笔字、钢笔字。应参加62人,实参加58人(4人已离岗),54人合格,不合格4人,经强化训练后再进行补考全部合格。
二是对省市级特级教师的示范讲学进行了考核。2014年4月28、29日,我们组织11名省市级特级教师分赴我县高中、小学、幼儿9个教学点,进行了示范讲学,各示范点周边学校的教师共1200名教师进行了观摩。活动发挥了级特级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反响良好。
三是对2013年新聘的教师进行了岗位实践考核。2014年7月7日,我们对新聘教师的“教学理论与业务知识技能、简笔画、钢笔字”三项内容进行了书面测试。2014年10月至11月,我们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分组深入全县31所中小学、幼儿园,对156名新聘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技能和粉笔字基本功考核。通过考核促进了新教师的迅速成长。
四、加强师生能力提升,开展了“六项活动”
第一,为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开展了优先案例征集活动。前半年,我们共征集国家级信息技术案例4份,省级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案例160份。
第二,为了促进骨干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开展了教育技术岗位训练题编写活动。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岗位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组织进修校教师和部分中学骨干教师自编了“网络操作、音图视频收集、Word、Excel、PPT、Frontpage、教学白板”七个模块, 200道训练习题。
第三,为了促进学生汉字听写能力提升,开展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活动。根据省教育厅、语委关于参赛队伍选拔工作的通知,我们在校级初赛的基础上,2月20日组织了县级初赛, 2月28日组织了县级决赛。最终阳城三中夺冠并代表我县参加市级选拔赛获得二等奖。
第四,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经典诵读的能力提升,开展了“2014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44支参赛队行了评审。阳城一中、阳城四中、芹池中心学校分别获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第一名,他们于9月赴市参加现场决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第五,为了促进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开展了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语委办与县书协取得了联系,把我县的书法协会会员与已经取得“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 “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校”的学校挂起钩来,率先在实验小学、阳城二小、阳城三小、阳城三中、阳城四中、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三
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中国教育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会员登记表
注:请提供本人两寸证件照两张(电子版亦可),以便为您制作会员证使用。会员费用标准为100元/年,一次性交纳3年。 篇三: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与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培训班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
关 于 举 办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与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培训班
通 知
教机学字[2010]16号 各地有关教育局 各级有关教师培训部门
各地中小学(含民办学校、中职校):
为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及《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工作”的精神,帮助广大一线班主任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和迎接新挑战、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切实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会决定于5月21日-23日在郑州举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与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培训班”。本次培训将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及班级管理经验,帮助参加培训的学员解决日常班级管理中的疑难问题、提升班主任实际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请各地教育局、教育学会、德育教研部门、学校等收文单位转发此通知,并积极组织学校骨干班主任及优秀青年教师参加。
一、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 二、目标宗旨
培训内容与一线教师工作紧密结合,紧贴班主任日常工作环节,围绕班主任工作经常遇到的疑难和困惑,邀请全国知名班主任介绍工作方法及班级管理经验,并现场解答疑难困惑问题。
具体主讲内容如下:
1、剖析当前班级管理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 2、班主任专业能力培养与动力激发;
3、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成功轨迹; 4、成功的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 5、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教育活动;
6、帮助班主任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7、帮助班主任解决每次活动的如何策划、组织和实施问题; 8、帮助班主任掌握与每个学生和家长的有效沟通途径和策略; 9、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0、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11、改变中差生思想、智力的做法; 1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三、面向对象
1、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班主任及青年优秀教师;
2、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等;
3、欢迎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并组团和带队。
1
注:本次活动将邀请以上3-5位专家作经验交流报告,如有特殊情况作出调整,组委会有权安排
五、时间、地点、发证
时间:2010年5月21日--23日 地点:郑州(具体地点会前一周通知) 发证:学习结束,全程参加的学员,由主办单位签发相关培训证书(16学时)
建议:各地教育部门或学校,把参会人员在本次活动学习的时间,计入教师、校长必须
完
成的培训课时中累计。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四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为加快我校省级示范校建设步伐,打造建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推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本专业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聘请专家,充实“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建设的三年时间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后,指导和监督了本专业示范校建设期间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发展状况;同时专业指导委员会也对本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的就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建设目标及任务
第一年,聘请高校、企业专家组建“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委员会制度,履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指导专业建设、评审成果性材料。第二年,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参与教材编写、指导教学改革、评审建设成果,积极参与专业改革和示范建设。
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第一年:
(一)指导行业、企业调研工作;
(二)对第一年示范建设成果性材料进行评审;
(三)帮助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第二年:
(一)全面参与专业建设;
(二)对第二年示范建设成果性材料进行评审;
(三)指导成果提炼、总结提升;
(四)全面评审建设工作及成果材料。
二、建设过程及完成情况
三年示范建设期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召开四次工作会议,对示范建设的各种成果行材料进行了多次评审,对我专业企业调研、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多方面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完全履行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指导企业调研
企业调研时专业改革和示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3年12月我
专业邀请了行业专家和高校著名教授成立了首届专业指导委员会,一共有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程龙飞,云阳县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孔凡志,云阳国梁建设(集团)总经理聂金培等8位委员。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指导、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在委员会的帮助下,我专业在2013年相继与重庆国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阳江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共建了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与12
家建筑公司签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三)召开工作会
1.2013年12月,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会上宣布了委员会工作制度,听取了行业企业调研的工作汇报,对“行业分析调研报告”、“典型工作任务报告”、“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报告进行了初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2014年12月,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材料”、“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五环四步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方案”、“评价模式”、“专业学部内部管理手段的方案”进行了评审。并对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也进行了商讨,初步形成高校、企业、学校公共培养人才的多元机制。
第二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
3.2015年2月,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工作会。会上,全面总结了示范建设工作,对示范期间各种成果材料进行了评审。肯定了专业建设的各项成果,对典型案例、总结报告的提升提出了有效建议。
(四)全面指导示范建设工作
委员会成立以来,除了召开的四次集中工作会,委员会各成员随时都在关注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各成员之间常常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对示范建设和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建设成果与成效
(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
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具有指导和顾问性质的专家机构,对该专业改革和建设起指导和监督作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应积极为专业的建设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推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一步优化,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以这些为总则,本专业制定了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通过三年的工作和交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日趋完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参与面也逐渐扩大,委员会工作步入了良性轨道。
(二)成果评审促进示范建设
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各项成果进行了多次评审,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改革意见,对示范校建设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指导校企合作渐现成效
在专业委员会帮助下,分别与云阳中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阳风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加深了与国梁建司、诚信建司、联宜建司、江峡建司的校企合作深度,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整合资源、多元化培养人才
委员会的成立加大了专业与高校、企业的联系,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效利用了企业和高校资源,同时挖掘了自身潜力,形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四、总结与反思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伴随着示范建设而生的,但是,它不能伴随示范建设工作的完成而消失。在三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也走了不少弯路,很多工作还可以做出更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指导专业建设,为职业教育、企业发展探索更多、更好的道路。
(一)进一步拓展成员多元化
委员会成员现有高校1人、企业3人、学校3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元素加入,比如行业、人力资源公司等。不同元素的加入将更好的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专业人才。
(二)进一步提升工作灵活性
现阶段,委员会工作主要以专业为主,企业、高校人员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被动的开展工作。在专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委员会工作机制可以更加灵活,高校、企业也可以主动召开工作、共享信息,为多方共同发展提供资源和机遇。
(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委员会工作受地域和时间诸多条件限制,只能定期开展工作会。我们可以改进会议方式,让专家可以随时沟通,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五
专业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黄军,女,无党派人士,生于1969年8月29日,1988年9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1990年7月毕业,1990年12月参加工作,于南陵县广播电台从事技术工作。2007年5月担任南陵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并主持工作,2010年3月担任南陵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分管技术工作。2013年3月当选安徽省第三届科技委无线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12月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聘期从2005年5月至今。二十四年来,我一直在技术岗位一线从事设备维护工作,并在学习、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在实践中奋力开拓,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下面将我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勤奋学习、自觉锤炼,提升业务能力。作为技术业务骨干,我主要负责
台内设备整体系统设计和调试维护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刻苦钻研技术,通过专业培训、技术书籍和网络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全面细致地学习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实施细则,积极参加省市主管单位的技术培训,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动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设备维护经验,耐心指导新同志工作。
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播出。在任职管理工作后,我认真学习广播电
视各项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根据规定要求制定了技术部机房管理制度、值班人员交接班制度、消防制度和电力保障制度等。特别是“十八大”期间,我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本台的安全播出工作做了全新的部署:对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重新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进
一步强化安全播出工作,切实做好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再细化、再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能力和值班人员应急水平;要求部门主要负责人带班、靠前指挥;实行重点岗位双人双岗和零报告制度。由于措施得力,多年来无重大安全播出事故发生。
三、在实践中努力开创,做好设备维护工作。进入单位工作后,我一直从事
技术工作。 2003年单位搬迁至新大楼,我主持完成了电台整体设备的规划、搬迁和安装。 广播、电视合并后,我除了分管技术工作,还独自承担7部发射设备的维护工作。每年梅雨季节前我都对设备接地系统、发射机天线作检测、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每三年或大风过后对发射铁塔进行检查、维护。2010年3月,我将发射机房重新布局,增加了5KW制冷空调一台、给发射机安装了排热风管道、优化了机房环境,使发射机在运行质量可靠性、增效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2011年6月,我台18频道发射机出现故障:经常无报警自动停机,经检查发现是因该设备功放模块检测控制系统老化造成,而此控制系统检测板已停止生产,于是我和厂方协商采用一套全新的检测控制系统,5个功放模块用了三天时间改造调试,改造完成后此发射机运行正常。同年,该发射机风冷控制系统也出现故障,于是我从功放电源上取一电流来控制风扇运行,此举效果显著,省去了更换风冷控制系统费用。今年9月,10频道发射机出现第一功放模块过温和第二功放模块过载故障,经检查发现第一功放模块输出端微带断裂,焊接后,发射机过温现象消除,但过载故障仍在,于是检查第二功放模块输出接口、功放合成器和天线及天线接口,无异样,最后用扫描仪检测发现此故障是由第一功放模块断裂微带焊接{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不好造成,重新焊接完好后,故障消除,发射机运行正常。2012年9月,我主持完成了台内制播网络一体化改造工程,配置了10KVA延续6小时的UPS电源,此工程中播出系统为数字高标清TS流数字码流硬盘播出系统,它采用TS码流视频服务器加播出控制机方式实现自动播出,该系统构造简洁灵活,操作方便快捷,便于维护,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及高自动化、智能化,此播出系统获省局2013年度科技创新奖三等奖。2013年根据《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中央、省级广电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加强广电发射台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要求,我台决定新建一个发射台。我带领技术人员根据新建发射台整体设想、充分征求省、市广播电视台有关专家意见,编制了《南陵县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建设方案》,该方案已通过省广电局、省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台审定。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是加大我县广播电视公共覆盖面积,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四、主要论文及业务获奖。
1. 论文:独著- -《南陵县广播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实施方案》于2014
年2月(下)在《电子世界》(总第422期)第274页--学术交流栏目刊出。
2. 业务获奖:
2011年获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三等奖;
2011年获芜湖市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一等奖;{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2年获省县级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录制技术奖(语言)三等奖;
2013年获省县级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录制技术奖(语言)三等奖; “数字高标清TS流数字码流硬盘播出系统”获2013年安徽省广播影视
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获芜湖市2010-2013年度全市“三电”安全保护先进个人三等功。
多年来,本人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各种事件,不管多辛苦也毫无怨言。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广电事业奉献青春。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篇六
学部工作局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学部工作局在院党组、院领导的领导下,在院各有关专业委员会、各学部常委会的指导下及院各部门的支持下,2005年我局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通过局内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借调的同志)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七次院士大会有关工作
本次院士大会恰逢建院10周年,按照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学部参与、配合、服务和组织完成的工作有:
配合办公厅等部门做好院庆及院士大会的相关工作。向全体院士发出会议通知,并逐一落实;认真为参会院士服务,保障院士在大会期间按时、顺利地参加各项活动。
与国际合作局共同组织院学术报告会。根据当今世界工程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有关热点问题,邀请郑健超院士、钟南山院士、石元春院士、李文华院士、汪成为院士5位院士,同时还邀请了瑞典工程院院长莱娜.托瑞、英国皇家工程院副院长彼得.萨里嘉、美国工程院外务秘书乔治.巴格列瑞洛3位著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会前编印了学术报告文集,会后制作了光盘。
学部学术活动。8个学部办公室根据本学部所涉及专业范围也组织了形式不同的学术活动,共有39位院士在本学部作了学术报告。为便于交流,有的学部办公室将学术报告编印成册,有的学部办公室将学术报告会办成了沙龙形式。各学部办公室协助学部主任起草完成了各学部工作报告。
学部常委会换届工作。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认真准备学部新常委会成员候选人介绍材料及组织投票等工作,顺利完成各学部常委会换届的服务工作。
会前,组织编印了《十载征程、百年伟业》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诗文书画集。另外,还邀请了部分省市区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本次院士大会,加强了沟通、促进了合作交流。 以上各项工作得到了院领导和与会院士们的好评。
二、2005年院士增选准备工作
按照院常务会议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有关工作,主要有:
在院士增选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修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该办法进一步强调了院士在提名候选人时应负的责任;对部门遴选委员会的组成、候选人报送名额以及第二轮评审全面实行候选人自我介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参与组织并完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课题研究,经主席团会议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在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开始施行。起草了2005年度院士增选有关文件,2005年12月10日印发全体院士、科协、各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增选工作意见反馈专门记事本,将各方面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上报和解答。
在科学道德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从完善制度、社会监督、弘扬楷模、加强自律等方面为院士队伍的科学道德建设做了服务性工作。2005年还受理若干封投诉信,目前还有2封正在调查之中。
三、咨询工作
按照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在院咨询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各项目组组长的指挥下,我们参与了组织、安排、协调、服务等工作(个别同志参与了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期间,参与组织了3次院咨询工作委员会会议、参与修订了《中国工程院咨询管理办法》、参与组织了2005年度院咨询项目安排及经费预算等工作。主要工作有:
1、咨询研究工作
2005年我院咨询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质量高。共完成咨询研究项目24项,比2003年多完成13项。其中主动咨询项目11项,比去年增加4项;委托咨询项目共完成10项,比去年增加6项。完成有关部门征求意见15 余项次,较去年多11项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咨
询研究项目5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500多位院士、1000多位专家参加了我院的咨询研究工作(其中有些院士和专家同时参与了多个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报告报出之后,基本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和正面的回复,大部分的内容被采纳。主要特点有:
国家财政支持增加。国家财政支持的重大专项研究课题数量增加、经费支持力度加大(新批准立项专项咨询研究3项,比去年增加1项;经费比去年增加1070万)。
重大专项研究更具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院士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温总理和国务院有关领导分别听取了徐院长关于《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王副院长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侯祥麟院士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等研究工作汇报各一次;温总理还在我院有关咨询项目汇报稿及《院士建议》上作重要批示各1次。其中:
● 由徐院长担任组长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专题研究,组织了46名院士和260多名专家参加了专题研究,并圆满完成了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温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专门听取了汇报。{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由王淀佐院士负责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课题,28位院士和270 余位专家参加。今年10月,专题向温家宝总理及国家有关领导人汇报,得到总理和大家的高度评价,并被认为可作为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 由侯祥麟院士负责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课题, 31位院士和120名专家参加。今年6月,专题向温家宝总理及国家有关领导人汇报,得到温总理和大家的高度评价,并被认为可作为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8月,该课题还专门在国务院第四次学习讲座上介绍情况。该课题后续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研究内容是2020年—2050年我国油气资源发展和对策。
● 温总理还在我院《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请示报告和《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采有关问题的建议》上做了非常肯定的重要批示。
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集全院之力,圆满完成受托的重大咨询任务。主要有:对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20个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评议;完成了发改委委托的“十一五”计划中若干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共 8个领域)等,受到了受托方的高度评价。如:受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的委托,5-6月间,对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20个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评议。我院集全院之力,按照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对咨询评议工作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组织了院士163位、专家107位进行集中咨询评议。在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期间,又将20个专题报告分送给参加院士大会的几乎所有院士进行咨询评议。期间还专门听取了在京资深院士对战略规划研究、各专题的评议意见、总体评价、需要关注的共性问题的意见等。圆满完成了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交办的任务。
主动咨询和委托咨询量大面广,工作量超过以往各年。其中接受大型企业集团的委托咨询,开创了工程院面向企业开展战略咨询的新局面。除完成以上咨询研究项目外,还完成了: ● 主动咨询研究。《中国航空发动机试验设施建设研究》《发展我国大型锻压装备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及水质控制对策研究》、《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研究》、《我国制造业焊接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活动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对策研究》、《工程院学科分类标准研究》、《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调查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研究》等9项。
● 委托咨询。《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可行性论证》(信息产业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则咨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咨询》(发改委高技术司)、《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执行情况评估》(发改委高技术司)、《汽车能源咨询第一阶段研究》(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实施金属矿业资源全球战略保障国民经济的{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可持续发展》(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发改委高技术司)等7项。
临时应急任务要求高、质量要求高、时间要求紧、工作量大。在个别征求意见稿中,今天接到,昨天就要交。但大部分都在10天左右时间就要送出去。如:发改委《关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时间要求紧(6天),为能够高质量完成,徐院长亲自主持有关院士参加的征求意见会,会上,徐院长及有关院士们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发改委的采纳。后来在曾培炎同志主持的征求意见会上(邬副院长参加),工程院的意见得到肯定。总之,国家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稿之多,要求之高,是我局工作前所未遇的,增加了相当的工作量。主要有:
● 《关于义务教育法(修订稿)》、《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工经联关于商务部“三个技术目录”》、《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及说明》、《完善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方案》、《自然基金管理条例》、《关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
总的来说,工程院为承担社会责任,从领导、有关院士和专家到工作人员大都超负荷工作。
2、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
本项活动是我院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2005年重点是紧密围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共组织了7次。主要形式是:针对企业需求,在预调研基础上,参与组织院士、专家考察调研有关企业、作有关技术报告、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咨询评议、就具体技术问题进行座谈、签订有关技术协议等。在企业申报、提出需求的基础上,先后针对哈电集团、吉化集团、吉林石化公司、一汽集团、吉林盛华轿车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汽车制动器厂、吉林华润全氏玉米深加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春大成生化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兰州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宏福集团、贵州开阳磷矿集团和辽宁镁质材料行业等13家企业和1个行业开展了院士行活动,共有39位院士、58位专家参加,举办5场技术报告会(42个报告,听众1000多人),与企业签订技术协议19项,提出咨询意见建议100多条,圆满完成年度计划。
“院士行”活动的主要作用是向企业干部和科技人员介绍行业最新科技成就和发展方向;分析企业的薄弱环节,介绍相应的新、高科技内容;对企业的技术方案进行咨询研究,帮助企业选准技术改造的正确方案;帮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院士学科带头人和培养年轻一代科技骨干的作用(传、帮、带);架设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促进院士、专家及所在单位与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向国家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宏观调控和重点支持的建议等,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
四、学术工作
我局参与组织和服务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工程科技论坛和各学部组织的有关专题学术活动。工程科技论坛的主题是由各学部常委会提出,院领导批准后开展的。各学部主办的学术活动主题由各学部常委会确定。一年来,各学部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行业共性技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题等问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共几十次。
工程科技论坛。2005年我院工程科技论坛有:现代生物医学、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摩擦学-润滑应用技术、地下空间开发与施工技术、动物生殖生物学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网络计算机NC产业化、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等9个主题,共举办了10场(较去年增加了7 场),7个学部分别在青岛、深圳、上海、北京、呼和浩特、西安等6个城市主办,24位院士、68位专家作报告,听众约2000多人。
有关学部还在北京等城市举办了14场其它学术活动,40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参加。这些学术活动从参与方式上,始终贯彻工程院组织和院士个人组织两种学术活动并重的方针;从组织方式上,除单独主办的学术活动以外,还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或协办了大量的学术活动;从内容上,不仅包括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专题论坛,还扩展到技术交流、产品与成果展览等;从参加人员上,有工程院院士,科学院的院士、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参加。其中摩擦学工程前沿论坛在研究室的帮助和支持下,在香山成功举办。
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合作局的帮助下,我们参与组织了中日环境材料、循环产业与环境经营研讨会、第二届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大会、工程管理国际研讨会、昆明国际市长论坛、农业机械化高级论坛(与联合国亚太地区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合办)等6次国际学术会议,使我们在筹备国际会议和举办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经验的获取。教育委员会工作。在院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参与组织了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年会;参与组织了国际工程教育研讨会;继续依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作为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会刊,开展宣传出版工作;服务并落实年会纪要中的各项任务等,受到了院领导的好评。
另外,在办公厅和国际合作局的帮助下,在网上开展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 论坛,首次取得了网上论坛的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为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创造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中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学术平台,扩大了工程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受到普遍的欢迎。
五、与地方合作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有关学部常委会的领导下,2005年工程院与地方及空军的合作工作更加注重实效,工程院的作用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是参与组织和服务,主要是:
地方合作。继续与山东省、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合作,主要内容有:参与主办国际博览会、院士论坛、技术成果推介会、技术报告会,并针对地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组织开展了技术咨询、技术合作、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另外,受有些省市的邀请,有关学部还组织院士和专家开展了技术咨询与学术活动。如:受广西自治区政府邀请,组织了18位院士赴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相关活动;应广东顺德邀请,组织了13位院士开展了机械装备制造业院士咨询活动等,为在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院士中心。2005年,有的省市还相继建立了院士中心,在为当地院士服务的同时,组织院士进行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学术活动、合作交流等活动,有效整合和运用了院士智力资源,密切了工程院与地方的关系。
六、学部自身建设
按照院领导对我局工作的有关要求,在自身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局务会议和有关工作制度的建立。2005 年3月起实施了局务会议制度,共召开13次,编印会议纪要13期;4月我局向局内各处室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院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提出了公文处理和因公出差的补充规定,并在工作中逐步落实。在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工作程序的规范上做了一些工作。
有关处室领导的轮岗工作。2005年10月完成了党组对我局有关处室领导的轮岗工作。轮岗的同志能够顾全大局、大家积极配合、协作,较快地进入了新的角色,没有耽误任何工作,有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编发《学部工作局工作简报》。2005年 11月起,为及时向院领导、学部主任报告及与其它部门的沟通,编发《学部工作局工作简报》3期,受到院领导、学部主任等的好评。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当前有些院士承担了我院多项的咨询研究课题和学术活动,如何协助他们既能够完成好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又能使他们减少负
担已成为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咨询项目的结题工作进展不够理想;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十分饱满,甚至有些同志在超负荷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放松等不利于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松懈思想。
七、结束语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党组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院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我局在缺员的情况下,虽然学部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临时性应急任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工作人员的出差和外出开会越来越频繁,但我们没有怨言,仍以能够为院士服务而感到自豪。我们通过自身的建设,开阔了思路、锻炼了能力,为院士服务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各处室之间加强了沟通与合作,增进了相互理解与协作,营造了团结、积极的工作氛围。
从2005年的工作情况看,保守估计,我局平均每天组织咨询会议(或学术等活动)2次左右,其中大部分活动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汇报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例举我们做的所有工作(特别是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工作中出现的许多动人的事迹),但我们感到我局2005年的工作量超过了以往各年。
借此机会,我们要感谢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