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说说
来源:文章阅读 发布时间:2014-07-30 点击:
不期而遇说说篇一
武威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武威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语文中考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宵。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碧波荡漾于脚下, ,构成了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⑴根据语境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称( )巅( )浑( )
⑵将文中的划线词语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若原词中有错字,请改正后再抄写。 ⑶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使之与“碧波荡漾于脚下”形成对偶,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薄云在山间缠绕B.山间缠绕着薄云 C.薄云缠绕在山间 D.只因薄云在山间。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英国举行的羽毛球公开赛首轮比赛中,林丹战胜中国香港选手魏楠,闯入男单16强
B.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包括一大批甘肃省在内的8个省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得到认定和发现。
C.我们要加强足球特长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D.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使少年因不当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4.以下是某同学读《西游记》时所做的笔记片段,请你阅读后完成⑴-⑵题。
【甲】石猴为学长生之道,漂洋过海,历尽千辛,寻访十余年才遇到菩提祖师,学到真本领。他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乙】菩提祖师教会了悟空七十二变化和筋头云,他是位好老师;唐僧虽然没教个悟空什么本事,但他指引悟空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最后成了佛,他也是位好老师;如来佛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让悟空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明白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他也是位好老师。我发现,身边的老师也各有特点,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⑴读书爱思考就会有很多收获。从【甲】【乙】两个片段来看,该同学的收获是什么?
⑵你在读我国的古典名著时,脑海中也定然闪过思想的火花,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5.用一话概括下图的主要内容。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6.默写
⑴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⑶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来源:学。科。网]
⑷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⑸“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又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杜牧的《江南春》中“ , ”也是描绘春景的名句。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河西走廊的月亮
黄文山
⑴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⑵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⑶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⑷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⑸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⑹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酒泉也因此得名。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⑺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如今,他要将朝
策付诸军事行动。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⑻在这空旷里,还曾经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雪山、草地乃至四川军阀的猛烈炮火,都未能挡住这支队伍的犀利锋芒。然而,一道河西走廊,却导演了一出悲剧。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就在惨白的月光下被子弹撕成了碎片。也许,正是这毁灭前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长留在幸存者的脑海中,使他们久久地反思着这页沉重得难以翻开的历史。
⑼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赢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⑽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⑾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⑿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⒀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⒁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砺,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⒂于是我们继续西行。(摘自《散文》)
7.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8.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⑴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⑵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赏析加点词)
9.有人认为,选文第3段和第1段交换位置后表达更顺畅,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0.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
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24 版)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1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
1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8.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凡三往,乃见。( ) ⑵先主遂诣亮。(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 )⑷昔武王伐纣。( )
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不期而遇说说篇二
枯竹 阅读答案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它是苏轼,。它是郑板桥,。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1.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
2.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运用了 顺序,作用:
3.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3分)
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原:它是王维,。它是苏轼,。它是郑板桥,。
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
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3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填番号),理由是:
答案:
1.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1分)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1分)
2.插叙(1分)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
3.CAB(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4.(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1分),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1分)(意近即可)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1分){不期而遇说说}.
5.示例:(1)选A(1分),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分),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1分)
(2)选B(1分),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1分)
不期而遇说说篇三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温馨提示:
1. 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啜泣(chuò) 酬和(hè) 贮蓄(zhú) 吹毛求疵(chī) ....
B.挑衅(xìnɡ) 栈桥(jiàn) 朗润(lùn) 深恶痛疾(wù) ....
C.狡黠(jié) 称职(chènɡ) 干涸 (hé) 相形见绌(chù) ....
D.污秽(huì) 馈赠 (kuì) 猝然(cù ) 长吁短叹(xū)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莫钟一是 精巧绝纶 咫尺 褪尽
B.通霄达旦 藏污纳诟 迁徙 狼籍
C.不可名状 不容置疑 繁衍 玷污
D.鳞次栉比 盛气临人 凋零 忐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比赛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二十多位选手不期而遇。 ....
B.“五一”期间,人民群众生活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
C.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
D.春节联欢晚上,刘谦处心积虑表演的近景魔术受到大家的喜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北斗二号“一箭双星”的成功发射,对提高和改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
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B.市交通部门正牵头制订金华市内河水运复兴行动方案,力争在今年基本全部完成前期
工作,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
C.5月4日,共青团金华市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市文化中心开幕,来自全市各地、各行业的
314名青年代表出席了大会。
D.考试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关系很大,因此,考前考生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
①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②这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③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
艳的红花。
④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6.下列句子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甲】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
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2)【乙】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
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3)【丙】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4)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丁】,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
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A.甲:范进 乙:范爱农 丙:藤野先生 丁:韩麦尔先生
B.甲:胡屠户 乙:孔乙己 丙:藤野先生 丁:韩麦尔先生
C.甲:范进 乙:孔乙己 丙:韩麦尔先生 丁:藤野先生
D.甲:胡屠户 乙:范爱农 丙:韩麦尔先生 丁:藤野先生
7.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 (李清照《醉花阴》)
(4)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谈。五月份,学校举办“好读书 读
好书”的读书节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我来分析】读书节组委会对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作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
表,读图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不超过20字)(2分)
(2)[活动二] 【我来命名】学校打算在楼梯的转角处设立一个读书角,摆上一排书架,方
便同学们随时取阅。请你为读书角取一个得体的名字,并简单说说你这样命名的理由。
(2分)
(3)[活动三]【我来拟写】 读书节上,同学们互相赠送自制的小书签,请你拟写一句可以
起到劝勉、激励或怡情作用的句子,写在书签上。(不超过20个字)(2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 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
姜泓冰
“五一”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是宅在家里看“宫斗”连续剧,还是赶在门票继续上涨之前去了某个热门景点去扎堆儿?
每次长假、短假,总有许多人会选择出游。在“黄金周”缩水之后,每每也总有人精心计算、早早在网上发布攻略,怎样利用上双休日和一点带薪休假,让假期延长,以便可以将游程安排得更远,欧美、东南亚、非洲,如今在每个中国的节假日里几乎满眼皆是令当地笑逐颜开的中国观光客们。
“行万里路”,对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渐渐成了现实,甚至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这固然意味着进步,值得激赏。但这一句话的另一半,“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却着实令人忧虑。
几天前的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有一项权威性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显示高达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一般”,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九成国民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这样的调查结果,相信不会是“自谦”,而是现实读书状况的真实反映。环顾我们周遭,甚至就是我们自己,除了在某些特殊时期,为了应对考试或工作之需而紧急“恶补”读书之外,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究竟有多少时间花在了阅读上?还有,有多久没有进书店买过一本书了?
答案恐怕多少有些令人沮丧。原本遍布各大街区的“新华书店”已逐渐收缩远去,即使留下,也大多蜕变成了中小学生教辅书的专卖店;虽然中国国民手机消费世界领先,公共场所专注盯着手机方寸天地的人越来越多,但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除了教导“办公室政治”和人际权谋之外,既逃避现实,又缺乏基本历史常识,更多低俗、不健康内容,这样的网络阅读即便呈上升之势,也不能带来欣悦。
“读书日”一时的热闹已成过去,国民的不读书、浅阅读仍在继续。当我们慨叹一些国民精神世界贫瘠苍白、缺少理性思考能力,身在价值多元、信息混杂的环境中很容易陷入偏激、盲从、冲动时,我们是否想到,它可能正是缺少了静心阅读的结果。
在全社会重新倡扬读书风尚,尤其是重视低端大众性读物的内容质量,将全年都当成读书日而不是某一天,认真策划一些贴近大众的阅读活动,应该被放到关乎民族未来、关乎社会建设根本的高度上去认识和重视。一个民族的精神要由贫瘠入富足,一个社会要重建起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培养阅读习惯,无疑都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这正是当务之急。
没了书香与理性的时代,纵然可以凭着孤勇或幻想暂时“穿越”,终究也只能在现实功利念头里盘桓,行之不远。朋友,在忙着
“行万里路”之余,还请稍读几本书。
(2012年05月02日人民网,略有改动)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0.文章开头例举“五一”小长假的事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中说:“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
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 这句话中的“这种阅读取向”指什
么?(3分)
12.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联系文意,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
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
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新华网)
材料二: “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著
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
(2012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指出:“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
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
影。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2012年1月6日《人民日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 题。(15分)
不让兰花知道
张丽钧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我邂逅了两个天使般的女童。当她们纯净如叮咚山泉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她们身后的一头小象开始陶
醉地随着节奏跳舞。所有的人都被这美妙的画面征服了。当其中一位评委表示要去她们的家——热带雨林做客时,妹妹含泪提醒他说:“你一定要种一颗种子。”在这个舞台上,太多人的梦想都是去某个大会堂开演唱会,只有这两个小女孩,她们的梦想却是种树,是让小象回到它绿色的家。 节目的最后,妈妈也上台了。她黑发如瀑,沉静内敛,浓郁的理想主义气质使她看起来光彩照人。我眼睛一亮——这个女子,
我曾在一份画报上见过!我紧张地盯着屏幕,担心她会怆然泪下。然而,她在笑,始终在笑。
看到她,就想起了那个德国男人——马悠博士。
18岁那年,马悠开始为德国一位环保领袖开车,一颗“绿巨人”的种子,就是在那时播到他的心田的。马悠是一位“天赋籽权”
主义者,他带着宝贵的研究课题来到西双版纳,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西双版纳大片大片的人造橡胶林,在马悠博士的眼里无异于“上帝的诅咒”——在热带,物种单一就意味着灾难。这位雨林再造之父开始焦灼地着手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
马悠博士说,世界上有2万种兰花,西双版纳有500种。珍奇罕见的兰花,多长在雨林的枯树上。马悠每天都要去寻找那些
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兰花,然后,把这些娇贵的植物运回实验室里培植繁衍,两年后,再一株株地绑回到雨林的树上。这样,兰花家族就可以不断壮大。
马悠在一场晚宴上对一个中国女子一见倾情,便送了她一件独特的见面礼——为她弹奏—首钢琴曲。他俩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并且,他的妻子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的所爱。
他们种树。
他们兴奋地掐算着,如果能活到120岁,就可以看到自己手植的树苗成林。他们的—双爱女相继降生。两个女孩赤足奔跑在
森林般的庭院里,琅琅齐诵《道德经》。她们的玩伴是小狗、小猫,以及林中的昆虫。
10年的日子,在痴望绿色、勾勒绿色、培植绿色、守护绿色中迅跑而过。然而,在追梦的路上,马悠却猝然倒—下,将妻子
和两个女儿撇在了雨林中。
亲密战友的抽身离去,把她的心掏了个永难填满的洞。
当被问及是否想退却的时候,她说:“人是有债的,现在,马悠的债在我身上。”现实中,她常面对一个个无奈。比如,有几个
年轻人,晚上回家看不清路,就不假思索地把她和马悠种的几十亩林地点着了——他们把马悠夫妇的肋骨拆下,当火把来烧。
她与荒蛮博弈。
她与愚氓博弈。
沉静的她,带着两个移植了父亲梦想的女儿住在雨林里。3个人一起唱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唱的歌,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
她们不想让兰花知道,那个常在高高的树下奋然救起坠落的兰花的人已然离去。作为马悠的替身,她们一起在雨林里小心翼翼看护着他那个来不及做完的梦。
我想,当枯树上跌落的兰花不再有人爱怜地捧起,那么,人类的跌落,必将成为一件被所有残余物种额手称庆的事。 (《读者》2012年第8期,略有删改)
13.请你说说题目“不让兰花知道”的含义。(3分)
14.文中说:这位雨林再造之父开始焦灼地着手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请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他修复、再造热带雨林的两件事情。(2分)
15.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沉静的她,带着两个移植了父亲梦想的女儿住在雨林里。 ..
(2)他们把马悠夫妇的肋骨拆下,当火把来烧。 .
16.她说:“人是有债的,现在,马悠的债在我身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7.读了本文,马悠博士和他的妻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对他或她说一段话,
表达你阅读后的感悟。(50字左右)(4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10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具答之 ( ▲ ) (2)便要还家( ▲ ) ..
(3)便扶向路( ▲ ) (4)欣然规往( ▲ ) ..
19.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
C.门人弟子填其室 .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6分)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①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②,该③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④世才具。 (节选自《晋书 祖逖列传》)
【注释】①赒:周济,救济。②书记:泛指书籍。③该:广博,完备。④赞:辅佐,帮助。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然轻财好侠( ▲ ) (2)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 ▲ ) ..
2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年 十 四 五 犹 未 知 书 诸 兄 每 忧 之
23.祖逖的故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4分)
暮春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①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24.诗歌一、二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5.“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6.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D 2.C 3. B 4. C 5.D 6.C (每小题2分) 7.(1)再而衰,三而竭 (2)曲径通幽处 (3)人比黄花瘦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句1分,有错字、漏字则该句不得分)
8.(1)(2分)示例:应试和教辅类图书借阅量很大,文学和科普类很小。(意思相符即
可)(2)(2分)略(名称1分,理由1分)(3)(2分)略(符合题意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
9.(3分)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合乎文章内容,也可) 10.(3分)作者用这个事例,具体说明“行万里路”已经渐渐成了现实, 继而引出了作者的忧虑——“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着实令人忧虑,切入本文论题,自然真实,引发读者的思考。 11.(3分)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浅阅读) 12.(3分)略(合乎文意题意,情感健康即可) 示例:阅读有利于个人的精神成长,更有利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培养和一个社会重建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然而中国的国民阅读现实,令人忧虑,培养中国的国民阅读,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正是当务之急。
(二) 13.(3分) 马悠博士已逝,这件事情不想让被救的兰花知道;(1分)同时表明她们将继续他的保护雨林事业,不能因为马博士的去世而影响对自然(兰花)的保护。(2分)
14.(2分)培育从高处跌落的兰花;种树 ;把自己的梦想移植给孩子。(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5.(4分)(1)“移植”原指把播种在苗床的幼苗连根或连土拔起种到田里。这里把环保思想比作幼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德博士对女儿的影响之大,也表现了他对环保事业的意志之坚。(2分)(2)“拆”这个字传神地表现出几个年轻人破坏苗林的行为的恶劣和对马悠夫妇的伤害之大,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行径的厌恶和对马悠夫妇的敬意。(2分) 16.(3分)她把做环保事业当做自己的使命,是理应做的事情,也表明她将继续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情,以自己的努力去继续他的环保事业。 17.(4分)略(称谓1分,表达3分;内容合乎题意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18.(4分(1)详细 (2)通“邀”,邀请(3)从前的,旧的 (4)计划(每小题1分)
19.(2分)C 20.(4分)(1)(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2)这里面的人说:“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起。”(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