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4-07-06 点击:

上海滩的故事篇一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

这一次去采访程乃珊,是约在她富民路上的家里见面。富民路闹中取静,靠近静安寺的中心地带,却是窄窄的一条马路,两旁植物繁盛,光影斑驳,在正午时分特别浓烈的大太阳底下,很有点时光交错的意思。但这些只是序曲,当我坐在程乃珊家的客厅里时,才真正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因为在这间客厅里,无论是那张殷实饱满的橡木餐桌,还是那架朴实低调的褐色钢琴,甚至是钢琴上那座所有的指针都停了脚步的老式座钟„„它们,都实实在在是“百岁高龄”了。而当客厅的女主人程乃珊挽着长围巾坐到我对面的时候,我很肯定,今天的采访会有很多关于老上海的好故事。

一条银行家的庭训

而事实上我们的开场真的是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卖豆腐的老人。在很多年前老人还是青年的时候,他通过卖豆腐起家,一点点从豆腐摊做成了豆腐铺,从小门面做成了连锁店。老上海总是有这么多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但程乃珊说的这一个,重点不在传奇,重点在——“你晓得么,就是这样一个卖豆腐的行当,它们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它们都有自己的行规,口口相传。在这个过程中,小至行业的传统和道德,大至社会的传统和道德都得以存续,而这些所谓庭训、门风、家规、家传、家教、家学、家史……这些文化传承中细小却关键的纽带,我们今天还留下多少呢?”程乃珊略有些无奈地说。

之所以说给我听这个“豆腐行规”的故事,是因为我问到了她最新的写作计划。程乃珊说,她正在写一部纪实体的小说,想以一个大家族中小孩子的成长故事,纪录一个家族里几代人的变迁和经历。是的,这个小说的原型,正是她自己家族的故事。“我的祖父母早已去世多年,我的父母也去世了,而我自己也做了祖母。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们家族的第五代孩子,他们完全不了解自己家族的事情,也根本没有兴趣知道。”这个发现让程乃珊有一点遗憾,但更多的是忽然涌起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作为和祖父母生活最久的孙女,是最了解家族故事的人,更从祖父母那里直接得到了关于家族的很多资料和照片,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写一本家族故事,让后辈们能更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要不然,他们肯定连我们家族的庭训都不知道了。”

好吧,我承认我被震慑了一下,“庭训”这种东西,现在又有几家还有存留呢?“那……你们家族的庭训是?”我真的很好奇。程乃珊不假思索地说:“当你身上有10块钱的时候,你只能表现出5块钱的身家,而且只能花两块钱。”看我听得有点发愣,程乃珊笑着解释道,“这大约与我爷爷从事金融业有关吧。”

是的,关于程乃珊的家族史,那又是另一个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程乃珊的祖父程慕灏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当他只有16岁时就背着一个小包裹,只身从浙江桐乡的乡间小道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谋生。他凭着自己的勤奋、才智和毅力站稳了脚跟,自谋职业进入大清银行做练习生,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银行各种业务,并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得到了上司的器重。他曾担任日本神户中国银

行副主任,上海中国银行国库主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中国保险公司监察人等职。1946年,当他的小孙女程乃珊呱呱坠地时,他已是上海乃至全国金融界的巨子之一。之后,他的事业发展到了香港。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金融界的前辈、原中国银行总行常务董事、香港中国银行原总经理,之后的一生都在为香港的金融界服务,直到晚年仍担任着香港中国银行的顾问。

对此程乃珊曾经说过:“我祖父的一生,是一部历史,也是一部多卷集的长篇小说。我一直在搜集、记录他的传记资料,想好好地写出来。”而程乃珊虽然出生地是上海,两岁的时候她就和父母亲去了香港,在那里度过了她金色的童年,一直读完小学四年级才跟父母一起回到上海,那是1956年,那年她正好10岁。可以说,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两地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社会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她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一间命运里的房子

在程乃珊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虽然在后期已经趋向于纪实写作老上海风情录,她本人也渐渐成为老上海风情人物的一个鲜活符号,成为很多场合里最有资格点评“上海女人”、“上海老克勒”的盛世遗民,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忘记她在文学创作初期写就的那本小说——《蓝屋》。而那间承载着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命运的漂亮建筑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除了屋里那些人的命运让人感慨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间“蓝屋”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它的颜色其实是绿色。

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蓝屋》的原型便是位于北京西路铜仁路拐角的“绿屋”。而这栋昔日曾被誉为“远东第一豪宅”的绿墙圆形建筑背后所承载的沧桑历史和凄美传奇,也一点都不输给小说。“绿屋”是由曾经的“颜料大王”吴同文所建,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他靠开发军绿色颜料起家,绿色自然成了他的幸运色,于是他决定造一座绿色的“城堡”来做自己的家。房子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邬达克为其亲自设计,总共四层并配有电梯,说起来还是上海私人住宅里第一家装电梯的。电梯的门是弧形的,阳台上却没有一根柱子,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型在1930年代的中国是非常独特的。据说,1938年“绿屋”竣工之日,邬达克曾对吴同文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然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我相信她仍不会Out。”

一百年虽还没过,但至少在现在看来,“绿屋”仍然很In,绝不Out。可惜完美的屋子里也不总是演绎完美的故事,文革开始后没多久,吴同文就因经受不住打击而同姨太太一起在房子里牵手自杀了,据说待到被发现时,两个人的手已无法分开。虽然曾经发生过那样的悲剧,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绿屋”的吸引力,程乃珊的童年是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的花园公寓度过,而她每次经过那幢铜仁路上的绿房子,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绿屋”给她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孰能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她结婚之时却忽然发现,原来她所嫁的良人居然就来自这座神奇的老洋房,他便是吴同文的后人,严尔纯。从童年时就爱上绿屋,到后来嫁给绿屋主人的后代,再根据绿屋的故事背景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这部作品又获得了文学奖,让她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颠峰。这一切仿佛一个不真实的故事,让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中的“缘分”二字。

一本记录传奇的笔记

除了“绿屋”,另一处在程乃珊的生命里留下痕迹的屋子,便是伴随了她几十个年头的“花园公寓”。忆及在花园公寓里度过的童年,程乃珊的语气充满欢乐:“我们里弄的孩子从小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也很好。那时候我们女孩子学钢琴、芭蕾,男孩子学小提琴,唱的儿歌里除了沪语童谣外也经常会出现《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样的英文童谣。这样的里弄啊,既是一个多层面的小社会,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家庭。”而如今,这座承载着程乃珊童年记忆的公寓早已物是人非,在曾经动荡的年代里,一些原本的主人被批斗赶了出去,本来一家一户的房子也被塞进了许多层次低杂的新住客,还有一些屋主的后人去了海外定居……童年的伙伴消失在了日新月异的城市中,童年的回忆也越发的无处寄托,这一切都让程乃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她想做点什么,为了自己记忆里的上海,可是又没有头绪。

1990年,由于祖父的原因,程乃珊一度移居去了香港。事实上,香港对于程乃珊而言就仿佛第二故乡,在她心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和感觉,因为那里同上海一样,也曾留下过她难忘的童年回忆。而这一次的返港给她带来了灵感,程乃珊说:“在我看来,香港和上海就像是一对门当户对的恋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仿佛是旧上海繁华如梦的一个延续,一个平移。事实上,解放前夕也确实有大批老上海的名流迁往香港,为香港带去了崭新的资金、理念以及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香港明日经济的繁荣。而这一批老上海人虽然日后都成为了香港的精英代表,可那种深入他们骨髓的老上海格调和情怀却始终没有改变。只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你就能一眼将他们从人群中辨识出来——啊,他是上海人。” 这一点触动了程乃珊,她忽然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海派文化的传承做些什么。于是,从2000年起,程乃珊开始正式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学写作,她深入上海的各个阶层,笔耕不辍,写出了一批有口皆碑的代表之作,如《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等。“我要做的,就是将老上海那些被时间蒙尘的传奇发掘和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且记住。”程乃珊坚定地说。

为了达成这个心愿,程乃珊四处寻找上海老人,听他们讲述关于老上海的故事。她还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就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如今,程乃珊的手头已经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都是老上海各行各业里的见证人,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很大,所以程乃珊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必须要趁他们脑子还清楚的时候,把他们叙述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我知道有人说我总守着老上海,写作没有时代感,但我不怕别人说我写作面窄,”程乃珊坚定地说,“因为,我心中的老上海写也写不完。”

是的,老上海多传奇,某一幢小楼可能就有一个传奇,某一户人家可能也有一个传奇,甚至某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寒来暑往,程乃珊本子里的“传奇”越来越多,而想以一己之身留住一个时代的纵横百态,这样的尝试在别人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传奇呢。

采访部分实录

记者:上海和香港都是你的故乡,所以据说你最怕回答的问题就是这两座城市你到底最爱谁,对么?

程乃珊:呵呵,的确,我最怕就是这种选择题,非此即彼,因为上海和香港对我来说都是渊源深厚。我出生后十六个月就去了香港,然后十二岁回到了上海,1990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作家又去了香港,断断续续生活了十年,又回到上海,所以我觉得上海和香港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生活。不过,我的事业在上海,上海成全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在上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上海感情可能更深了。

记者:你现在大多是写一些随笔或者怀旧类的文章了,尽管你的文章使更多读者了解了许多老上海风情,但这样一味的只回顾不展望,是否有脱离现实之嫌?

程乃珊: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来不认为我的文章是怀旧的,因为怀旧是静止的,近年来市面上是有很多写旧上海的文章和电视剧借怀旧之名过度消费“老上海”,作品中间的许多细节问题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研究过上海的历史。其实老上海除了百乐门的舞女和穿黑褂子的青帮,还有很多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很多政策、理念在当时就是极其先进的,比如我们上海的制造业、服务业、就业、大学的改革……我们上海今天的城市文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们不是无本之木,相对于“只回顾不展望”,我们今天很多“只展望不回顾”的行为对城市发展恐怕更加有害。

记者:你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上海lady》,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你心中的上海女人么?

程乃珊:我一直说,要欣赏上海历史,就看上海女人。女人是城市气质的具体化,犹如灯笼里亮起的那一点火,有了她,整个灯笼就生动起来。比之东京女人的娴静,汉城女人的温顺,香港女人的独立,法国女人的洒脱,我眼中的上海女人就是有点“作”,有点“嗲”,有点“乖”,还有点“煞”。好比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啤酒,“煞克”;或原汁原味的火腿鱼翅鸡汤,色香味齐全,能调动起人的全部

味觉反应,即上海话“鲜得煞爽”。在我看来,无论是名太名媛,还是里弄众生,上海女人在百多年的历史风尘中,婉转穿行,迂回展步,不离不舍,她们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亮点。

上海滩的故事篇二

老上海四大百货巨头的传奇故事

老上海四大百货巨头的传奇故事~[9图] 关注此贴

疼你的人 时间:2013-06-08 11:01 135次点击 | 0 关注

在上海的南京路上,迄今还耸立着四幢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是曾在上个世纪名噪一时的“先施”,“永安”,“大新”,“新新”这四大百货公司的旧址。如今已不再显眼的建筑,当年却是开启中国现代百货业的钥匙。它们的创办人马应彪、郭乐郭泉兄弟、蔡昌、李敏周的发达轨迹也惊人地相似,“彩票”,“礼券”,“摸奖”,“电台广告”都是最先从他们口里蹦出的新名词,他们的商业模式曾一度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乃至审美观念。

20世纪30年代,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并驾齐驱,使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更加热闹

在香蕉上掘得第一桶金

19世纪40年代,华人劳工开始涌入澳大利亚,他们大都是来自中国南部乡村的农民。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消息一传出,世界各地的“淘金者” 蜂拥而至。在来自全世界的淘金者中,华人有4万人左右。到了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金矿日渐枯竭,那些在采金区劳碌的华人劳工只能另谋出路,有的人就来到澳大利亚北部的昆士兰州,拿出他们种地的看家本领,从事蔬菜、果园等种植业。

香蕉当时在澳洲相当畅销,很多侨民便萌发了种香蕉的念头,却苦于没有种子,因为当地人不肯把种子卖给中国人。于是有人想到了家乡的“香牙大蕉”,并在家书中提及此事,数月后,他们收到了来自中山的包裹,里面竟有香蕉种子。昆士兰州的土壤很适合种植中山香蕉,头一年就大获丰收,口味也深受当地人喜爱,因而卖出了好价钱。这时,一批中山华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在悉尼唐人街兴办了一系列经营香蕉批发的“果栏”。因为经营有方,马应彪的“永生果栏”、郭乐的“永安果栏”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后来他们联合了一间“永泰果栏”,各取一个字,叫“生安泰果栏”,垄断了悉尼所有的香蕉生意。不幸的是,这种状况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出台了限制华人种植香蕉的政策。精明的郭乐就在澳大利亚邻近的斐济群岛买地来种植香蕉,然后再进口澳大利亚,但后来,香蕉进口也被限制了。马应彪和郭乐被逼无奈,只好回国。

带着在澳大利亚积累的财富,马应彪回到了香港,郭乐则回到了故乡中山。

马应彪

先施引入环球百货概念

在香港的日子里,马应彪一直酝酿着一个计划。原来,当他还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唐人街附近的一间百货公司让他觉得又新鲜又好奇,于是萌生了开一间百货公司的念头。1900年,马应彪联合了在澳大利亚的几位乡里做股东,兴办了香港“先施”百货公司。

先施公司是香港第一间华资百货公司。马应彪将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融入公司的管理中去,开创了多个第一:先施是第一间“不二价”的公司,就是说卖东西不讲价;也是第一间开发票给购买者的公司,如果商品有什么损坏或者购买者不喜欢的话,可以拿回来换;还是第一家让员工周末轮流休息的公司。当然“先施”最轰动的“第一”就是第一个推出了女售货员。马应彪让妻子霍庆棠和她的几个妹妹出来做销售,这一招吸引了人气,很多人即使不买东西也会来看热闹。

这一次的成功,促使马应彪做出一生中最大的抉择,挥师北上,进军上海滩。当时上海的大百货公司,比如惠罗等等,都是外资外货。因此,马应彪的这个决定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建百货公司,选址很重要。马应彪和他的股东们没有选择外国公司云集的外滩,而是来到南京路一带。他们站在街口计算来往的车辆和人群,最后决定在南京路口盖起一座高六七层的百货大楼。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隆重开张了。它的底层专售日用百货,二楼为服装、绸布柜台,三楼出售珠宝首饰、钟表、珍玩等贵重商品。四楼是大件家具、地毯、皮箱等。屋顶平台建有大型游乐场。这样的柜面设置,成为日后百货公司的常规。就连现在上海的大型百货公司也还是如此。

最引人注目的是,先施首次引入了“环球百货”的概念,派员工去欧洲等地采办最新潮的商品,不经过洋行代办,因而成本低、花色也新颖。上海的时尚人士都知道,要紧跟国际潮流就得去这家百货公司。

{上海滩的故事}.

先施公司

永安最早创建模特队

眼看马应彪的百货事业越做越大,郭乐忍不住将他的传奇经历复制了过来。1907年,郭乐、郭泉兄弟创设了香港永安百货公司,事业很快步入了正轨。在先施百货“攻占”上海之后,永安最终也没能抵挡住诱惑,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落成。

现在,许多商学院教材论及商业选址几乎都会选用这样一个经典案例:郭乐派人站在先施公司门口对面,靠取豌豆来统计南京路南北两侧人流量大小。最后,一座坐南朝北的6层大楼崛起在了先施公司的对门。

郭乐

在先施公司率先推出女售货员后,永安公司不仅紧随其后,还把出众的女店员,比如销售康克令金笔的康克令小姐当作明星一样来宣扬和炒作。而且经常在商场内组织职工进行大型时装表演,并首创企业生活类杂志《永安月刊》来引导消费。另外发行礼券、代客送货、商品操作表演、美容表演、邀请电影明星演唱、赠送奖学金等一系列促销手段都是这一时期具有永安特色的销售方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则成为郭乐管理售货员的原则,直到上个世纪90 年代,国内一些百货公司还在进行“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的启蒙。

永安百货也同样拥有几个第一:第一家有日光灯的百货公司;第一个以天桥连接两幢大楼的建筑,顾客在永安公司购物后,可通过天桥进入旁边的永安新厦娱乐或用餐。

永安公司{上海滩的故事}.

大新成为上海百货之首

大新百货的创始人蔡昌也与先施百货颇有渊源,1891年,14岁的蔡昌从澳洲回国,并于后来进入香港先施公司工作,这一呆就是10年。在这里,蔡昌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营理念,1910年,蔡昌感觉自己羽翼丰满了,计划自创大型环球公司,得到哥哥蔡兴(先施公司原股东)的赞许,二人往返港穗,向华侨及商界游说,集资400万港元,于1912年在香港德辅道闹市区开设了大新公司,并以“旭日”为商标,由蔡昌担任经理。此时香港商贾如云、竞争激烈,邻近的“先施”“永安”已是远近皆知,广东一带的人甚至坐船到此逛商场,一些商人用担子抬货上船,运回去卖。这迫使蔡昌刻苦奋发,事必躬亲,每日4点就起床安排工作,大新公司渐渐后来居上,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蔡昌{上海滩的故事}.

上海滩的故事篇三

上海滩1号车牌故事

上海滩 1号车牌的轶闻 清末,上海是中国第一座行驶汽车的城市。当时有一个英籍医生要回国,便将自备汽车卖给上海房地产巨商周湘云。周有了这辆“奔驰”汽车后,就到工部去申请牌照。但工部局捐务处不知道汽车该归于何类,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暂归在马车项下,征税月付银洋两元。

到了1911年,进入上海的汽车逐渐多了起来,工部局这时才订出章程,给汽车制作牌照,并规定从第1号到500号为私家车号。牌照的式样,私家车为黑底白字,每季度每辆车缴纳税金15两银。周湘云捷足先登,取得了001号车牌。

那时不知有多少人财与势俱有,觊觎着这块全国第1号车牌,千方百计,不惜重资要把它弄到手。

工部局捐务处的承办人,不断受到财大气粗者的人情包围,搞得焦头烂额。当时英籍犹太人哈同也看上了这第1号车牌,他先同周湘云商量,周湘云不肯相让。哈同恼羞成怒,声言要以武力强夺。

过了不久,工部局捐务处为了应付哈同的催逼,便想以周湘云违反规则为借口将001号汽车牌照“吊销”以便收回,但最后却无法得逞。周湘云使了一个绝招,他干脆把001号牌照连车一起锁进车库,从此不再露面,他自己另外又购买了一辆英国名牌“奥斯汀”汽车。

本故事由1号車-带透镜氙气灯整理。

上海滩的故事篇四

喝酒也有故事(十)上海滩的“东风饭店”

上海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啊!如果把上海比作东方的明珠,那美丽的外滩最闪亮、最璀璨。每当天色渐渐暗下,夜幕中的上海外滩就会华灯初上,霎那间成了灯的海洋,巍峨的东风饭店、海关大楼、上海大厦这万国建筑群在五光十色的彩灯和霓虹灯的辉映下,显得是那样的璀璨夺目,散发着浓浓的海派气息。把我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1986年我与陈达文二个人长驻在上海四川南路永安路创新旅社,作为上虞真美日化厂的驻沪办。有一天我们的厂长茅海富和业务厂长王连根来到了上海,为了印刷注册商标为春江月的千里香香片纸,特意宴请上海人民印刷十厂的相关人员。

傍晚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外滩二号的东风饭店,沿着1910年的照片上就能看到的那特有标志雨篷下面的正门大理石台阶走了进去。现在我还能记起的是这一顿饭我喝了三瓶黄酒,而陈达文喝得酒肯定比我还多,大家是一瓶又一瓶地灌着,这是我混在上海滩的第一次醉酒。 东风饭店这个名字,怕是出典于东风压倒西风这一句话吧。用它来命名旧上海总会,实在是有象征意义的,对上海人来说,也很有时代特色。东风饭店,1910年这里是名扬远东的上海总会,是名流富贾聚集之地,拥有当时最长的酒吧吧台;1949年这里被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成了面向波兰、阿尔巴尼亚和香港水手的酒吧,一个海纳百川的社交场所。

1971年大楼改名为东风饭店,向公众开放,设有长吧的一楼酒吧间被改造成为了中餐厅。那里的清炒河虾、松鼠黄鱼、香酥鸭和三鲜汤口味浓重的上海菜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0年代美国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上海后,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也在东风饭店二楼。

东风饭店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建于1910年。大楼框架结构,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也参照了日本帝国大厦。楼高六层(连地下室),占地面积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楼体南北两侧对称,楼顶南北两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顶上石膏镂花多用花环或花草图案。外墙除勒脚、柱为石料外,均为水泥仿石墙面。外观横直线条三段式的处理富有韵律,整幢建筑显得优雅而富于艺术感染力。

内部装饰更为华丽精美,大楼的室内装潢由当时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计,参照了日本帝国饭店装修风格,所以就有了东洋伦敦的别称。大楼内也多次仿英国王宫格调装饰,弹子房就是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王宫中的格调而装饰,棋牌室则用红桃和梅花装饰的天花板,故也有皇家总会之称。

当年大楼的一楼为酒吧间、阅览室,二楼为餐厅、宴会厅,三、四楼则为客房。楼内二层至三层的中段增加的六根贯通两层的爱奥尼亚式的古典立柱,给人一种立体感。大楼所使用的别致的半圆形铁笼式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也是上海滩的第一部西门子电梯,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这里还有一条黑白相间由大石装饰的长达33.7米的酒吧柜台很有特色,当时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闻名于世。在这个酒吧可以喝到当时极为珍贵的洋酒,据说最早的洋酒是英国的红方、黑方和人头马干邑。

东风饭店在上海外滩的建筑群中显得陈旧和矮小并不出众,充满着沧桑感。但她独特的玻璃门廊和巴洛克风格的天花板雕花异常的细腻和精美,还有那些壁炉曾经温暖了多少异乡人的上海冬天,里面的木地板大理石虽然老旧,却能让人找到昔日留下的风花雪月印记。 当我知道今天的东风饭店已摇身变成了上海外滩最奢华的酒店华尔道夫酒店,我有些惊讶。

上海滩的故事篇五

上海简介,地名老故事

欢迎大家来上海旅游。俗话说:“二千年文明在西安,五百年文明在北京,一百年文明在上海”。今天,请大家随我一起尽情领略号称“东方巴黎”的大上海的风采。

陆家嘴

陆家嘴因形状象美人接吻的小嘴一样突出,加上明朝翰林大学士陆深曾住过这里,所以就得名了。清康熙年间,上海的江海关在这里设立导航信号。抗战时,日军在此设集中营关押各国侨民。解放后这里是浦东的工业区。改革开放中,这里成为上海新兴的金融贸易区。

陆家嘴的主要景观是“双龙戏珠”。“双龙”指南浦和杨浦大桥,“珠”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两桥与东方明珠的位置恰好构成三角,而“东方明珠”正好坐落在陆家嘴的嘴上,所以称为“双龙戏珠”。

世纪大道

现在我们已驶入在浦东的世纪大道。上海开埠百余年,浦西在苏州河和延安路之间逐步形成了一条宽千余米东西向的城市发展轴。浦东开发后,浦东的发展轴就是世纪大道。

世纪大道作为浦东的轴线大道,从“东方明珠”到花木广场,横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全长4.2公里,宽100M,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大道设八车道,南侧人行道相当于巴黎的香榭丽大街,北侧的林荫道上有八组用中华植物命名的公园。世纪大道的伟大在于法国人用三百年时间才造好了从卢浮宫到拉德方斯的轴线大道,而聪明的上海人仅仅化了三年的时间就造好了同样富有魅力但更加壮观的世纪大道。

世纪大道犹如一条缎带,将两侧许多高楼大厦联缀起来,形成陆家嘴的黄金地段。这里有世纪贸易广场、汤臣金融中心、安徽裕安大厦、华都大厦、世界广场、通信贸易大厦、保险大厦、期货大厦、产权交易大厦、房产交易大厦、上海证券大厦等。

外高桥

外高桥保税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一片农田中迅速崛起,被称为“上海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它是我国的第一个保税区,外企多,生活成本高

上海老街 黄包车

上海老街是近年来新开辟的一条具有明清风味街道。在那里,你既能体味悠悠岁月的沉积,又能寻觅沧桑变迁的足迹。特别是在“上海民俗展示馆”中,我们将看到百年前上海居民的特色生活用具,如老虎灶、黄包车等。黄包车,又名东洋车。其实真正的发明者是美国传教士果伯,他在日本木匠的帮助下设计了黄包车。后来法国人米拉将它传入中国。黄包车在中国风行了半个世纪,不仅承担了城市运输的任务,而且还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一件小事》等文学作品中留下了不朽的艺术形象。

老街位于原南市区,是上海老县城所在地。那里有许多名胜,但大多没能保存下来,我们只能根据一些地名去纪念。如:小校场路原是小刀会练兵的地方;半淞园路以“剪取吴淞半江水”命名,原是私人花园,毛泽东曾在那里开过会;露香园路原是顾锈和上海水蜜桃的产地、车站前路原是上海南火车南站,等等。可惜昨日黄花,时过而境迁。

没来过上海的人,一定在电视上看过“老庙黄金”的广告。广告里的“老庙”,就是指上海的城隍庙。上海最初的城隍庙叫“淡水庙”,在今永嘉路瑞金路口。明代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金山庙改建为城隍庙。上海的城隍庙因是霍光行祠改建的,所以也兼祀霍光,世俗有“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传说。哪上海的城隍是谁呢?相传是明初的秦裕伯,他是宋代大诗人秦少游的七世孙。因处事贤明又数次拒绝做官,死后就被封为守护上海的城隍了。

城隍庙边上是豫园,它是上海市区唯一的明式园林,素有“东南名园之冠”的美誉。园名出自《诗经》“逸豫无期”。“豫”在古汉语中有“平安”、“安泰”之义,含有“愉悦老亲,颐养天年”的意思。豫园最初的主人是明朝四川布政史潘允端。他为了让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从1559年开始建造,历时28年建成。但这时他的老爸早已去逝,所以他在搏得孝子名声的同时将园子作为自己休闲场所,真可谓一举两得。后来豫园几度易主,历经三次劫难,总算幸存下来。园内主要景点有三穗堂(寓意“一稻三穗,丰收在望”)、 卷雨楼(取自王勃“珠帘暮色西山雨”)、两宜轩(“观山观雨两相宜”)、点春堂(取自苏东坡“翠点春色”)

等。园内有三宝:一是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的玉玲珑,具有皱透瘦漏四大特点,由其构成的玉玲珑石峰与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峰;二是江南地区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黄石假山,由明代著名的叠山高手张南阳设计堆成,是他唯一存世的精品和孤品,被誉为“江南假山之冠”;三是1974年从闸北上海钱业公所搬迁来的古戏台,享有“江南园林第一台”的盛誉。

城隍庙和豫园附近还有上海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书隐楼、上海最早的县学文

外滩:

上海的窗口和象征,解放前号称“东方的华尔街”。它原是一条带状的滩地,原名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一路沿用至今。狭义外滩一般是指从北京路到金陵路之间,全长1.5公里;广义的外滩则从黄浦路到南浦大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外滩。

公园外是外滩广场,耸立着新中国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陈毅塑像。(上海的第一任市长是黄郛)

广场上沿是弧形的防汛江堤,能抗千年一遇的大潮。以前这里是上海有名的“情人墙”,今天逐步变成远眺浦东的“观景墙”。

历史:英国领事和上海道台经过协商以后,划给英国商人经商居住的地段是县城以北的黄浦江西岸,从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现在的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福建路、浙江路、云南路在洋泾浜填河造路之前都是桥

外出旅游,关键要抓住精髓,否则不算真正的玩家。外滩的精髓在哪里呢?外滩的精髓有两个: 一是夜景,外滩的夜景迷人而独特,历来有“夜上海、雾重庆、雨桂林”之称,

二是建筑。上海辟为商埠后,外滩逐步成了外国资本在中国最集中的地方。钱多了就造楼,中外都一样。外滩各式各样的西洋建筑,大多用作银行和夜总会,现存约有52幢。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浓缩。外滩的建筑有古典式、文艺复兴式、近代西方式、折中式等,林林总总,美不胜收,人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外白渡桥:

赵薇版《情深深雨濛濛》、黄晓明版《新上海滩》,建国大业的拍摄基地也在此。

《大灌篮》中,周杰伦从外白渡桥上开始上海之旅。《上海伦巴》中,夏雨和袁泉的爱情最终定格为在外白渡桥前的一个吻

从大桥落成纪念铜牌上的英文桥名“GardenBridge”看,应称之为“公园桥”,然而为何要称之为外白渡桥呢?开埠之初,韦尔斯建桥,因该桥的位置在外摆渡,上海人都习惯地称之为“外摆渡桥”,此桥对中国人收过路费。后在韦尔斯重修时没建好,工部局就在旁边修了一座木桥以方便交通,定名为公园桥,因为过路不收钱,被称为“外白渡桥”,后来拆木桥造铁桥,名字没变。

外滩历史

先看外白渡桥北岸的黄浦公园,又名外滩公园、公家花园,建于1868年,曾因规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引起中国人的公愤。现在里面建造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顶部是三根束状的柱子,分别表示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上海解放三个历史阶段。这种独特的设计,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落后就要挨打。

再看与和平饭店北楼相邻的中国银行大厦。外观是早期现代风格,立面以垂直线条处理,顶部为四方攒尖式。中国银行是国民党的四大官办银行之一,为显实力和外国银行竞争,宋子文等人决定建造34层大厦成为上海最高的建筑。但沙逊不同意,提出高度不能超过沙逊大厦(和平饭店)的金字塔顶。据说官司打到伦敦,最后中国银行被迫让步,将楼层减到17层,顶部还比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顶尖低成60厘米。当然,中国人也不示弱,在楼上竖起旗杆超过了沙逊大厦,把沙逊气得半死却也无可奈何。

再看外白渡桥北岸的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解放前是外滩最高的三座大楼之一。外观是早期现代主义的公寓式,檐部细节处理带有装饰主义风格。抗战中,日本宪兵队特高课设在里面,冈村少佐用掺有阿米巴菌的牛肉饼毒毙李士群的谋杀案就发生在这里。

{上海滩的故事}.

总之,外滩的每幢大楼都是一部历史,既向我们痛陈昨天的不幸,也向我们证明今天的巨变。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坐标原点,百年来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一是从跑马厅变成人民广场,二是由单一功能的广场变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广场。它原是一片水网地带,上海开埠后这里重演了圈地运动变成跑马厅。九十年代进行“大手笔、高起点”改建,建成了开放式的大型绿地广场。中央是国内首创的三层九级下沉式大型旱喷泉,周边是一批标志性建筑。

上海大剧院体量巨大,但因采用透明精致的玻璃幕墙,所以毫无“粗野主义”的笨重之感。设计上矩状体块加弧形拱顶,既有对比又能和谐,给人以水晶般圣洁的感觉。大堂悬挂排萧状的水晶吊灯,地面采用举世罕见的希腊水晶白大理石,花案类似琴键,使人一进入就仿佛置身于音乐的世界。

上海博物馆建成于1996年,是一座既蕴涵传统精神又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化建筑,有“石头史诗”之称。它不同于中外所有同类建筑,既非北京故宫的重复,也不是希腊神庙的翻版,而是经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淬炼后推陈出新的再创造。它的造型是圆顶方基、上浮下坚,暗示着“天圆地方”,强烈凸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和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和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的力量。而“天圆地方”的有机组合,又创造了圆形放射和方形收缩的和谐效果,给人以回眸历史之源、追寻文化之根的联想。立面雕刻纹饰,采用阴阳凹凸对比,经抽象后用现代构图法调整,既象青铜器上的野兽图案,又象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似是而非、若隐若现,十分耐人寻味。总之,上海博物馆的设计是功能与形象的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现在我们先到吴江路休闲街 ,它是本市唯一的人车分流、双层步行的立体休闲街。

上海电视大厦由气势恢宏的L形主楼及具有文化气息的裙楼组成。设计上大胆选用透空钢格栅作为铺道,上下整体通透,给人以天马行空之感。其特色是在标高137M的顶上有直升机停机坪,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上海展览馆是在哈同花园的废墟上建造起来的。哈同花园是英籍犹太人欧爱司*哈同与妻子罗迦陵(字俪 )费时六年兴建的,以两人名字中的一字取名爱俪园,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院内仿照《红楼梦》大观院,所以有“海上大观园”之称。

上海展览馆南京路门前,是上海很有名气的一条风情露吧街。据说,不解风情的人常去那里坐坐就会变得风情万钟。

人民广场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

租界时代,人民公园曾是一个赛马赌博的场所。号称远东第一的“上海跑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跑马厅”的北半部经改建成为目前的人民公园,南半部则改建成人民广场。

从90年代初起,上海市对人民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改造。新的市政府大厦位于广场北侧,上海博物馆新馆在广场南侧;上海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上海大剧院位于广场西北,

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东北侧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广场的地下——香港名店街和迪美地下商场。 相亲角 英语

长春 人民广场 不叫people square

人民广场周围老建筑群

1、大光明电影院:原大光明大戏院,于1933年建成,号称“远东第一影院”。 其立面造型与室内设计均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装饰主义特征,横竖线条交叉组合,西侧耸立的长方形玻璃灯柱和大门口乳白色玻璃雨蓬十分别致,晚上通电后灯火通明,数里之外即能望见,成为大光明电影院的标志。

2、国际饭店:原四行储蓄会大楼,于1934年12月落成,高83.8米。其高度的最高纪录在上海保持了近半个世纪。饭店外貌直线条,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无不反映美国艺术装饰主义摩天大楼的特征。其结构、设备都代表了当时上海甚至远东地区的最高水平。

3、体育大厦:原西侨青年会;大楼于1932年建成,为美式建筑。空中俯瞰为马蹄形,造型简洁,外形及装饰略具古典风格。大楼墙体上饰有工艺美术派式的砖砌墙面。

4、金门大酒店:原华安大楼,由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于1926年建成。 大楼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外观为新古典主义式,采用多种风格的装饰。中央顶部有塔楼,下层柯林斯式环柱,上层塔什干柱,上为馏金穹顶,底层外墙砌花岗石,内部装修华丽。1958年改名华侨饭店。

5、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原大新公司大楼,1936年建造,大楼外观是装饰艺术派风格,平面方形,建筑立面简洁,以竖线条构图为主,顶层以简化的中国式栏杆和挂落作为装饰。

6、沐恩堂: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又名“慕乐堂”。该建筑外观是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砖木结构。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夜光下分外夺目。

7、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原东方饭店,8月10日网络日志已有介绍。

8、大世界游乐中心:原大世界游乐场,原建于1017年,1924年拆除重建。建筑风格比较混杂,主要是仿西文古典式,但仅限于大门、圆柱大厅及剧场等,而内部颇多中国传统形式。 正门入内为圆柱大厅,六角形,厅南侧为哈哈镜,底层中央为露天剧场,现有天棚,屋顶为平台,夏天有露天影剧场。大世界是近代娱乐建筑中有代表性的一处。

9、青年会宾馆:原基督教青年会大楼,8月8日网络日志已有介绍。{上海滩的故事}.

10、上海音乐厅:原南京大戏院,8月12日网络日志已有介绍。

上海

上海平均海拔4米,全市面积6341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面积522平方公里。总人口1800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人。

距今3000年前,嘉定、闵行、奉贤三地的西部大部或局部形成。此时,包括市中心区在内其他区域仍处在海平面之下。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上海最早的文明是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接着是嵩泽文化(据今5500年),然后是良渚文化(距今4200年),它的晚期已经相当发达,以玉器最为著名。马家浜-嵩泽-良诸文化,有着传承的关系。良诸文化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

上海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上海就是他的封地。传说黄歇命人疏通过境大江,这条江就被叫作黄浦江或春申江,这块地方则被称为“申”,这就是上海简称“申”的来历。(黄浦江的源头在浙江安吉县的龙王山)公元三世纪,上海滨海及吴淞口一带的居民多数以打鱼为生。聪明的渔民们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沪”。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于是人门就将这一带称作“沪渎”。渎就是水流入海的意思,所以上海又简称“沪”。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名将陆逊曾被封为华亭侯,是正史第一次出现“华亭”地名,也往往被视为上海地方史的开端。

上海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老上海就是松江。其实,松江原来一直属于江苏,58年才划入上海。那么,真正的老上海在哪里呢?据考证应在“青龙镇”。相传东吴孙权为抵御曹操而建造了许多青龙战舰,于是就将造舰的地方称为“青龙”。唐天宝年间始设青龙镇,宋代划归华亭县,元代归属上海县,明代属于青浦。

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宋大书法家米芾曾在青龙镇做过监官。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

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了中央机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仍然隐藏在公共租界中区闹市的云南路达数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苏区稳固后才迁往那里。

1928年,南京被确定为中华民国首都,原来大批聚集于北京、天津的政客又纷纷南下,其中很多都选择在上海租界中定居。1930年代,大批文化名人聚集在上海。鲁迅从1927年起,定居虹口公园附近(上海公共租界北区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达十年之久,发表许多杂文和翻译作品,与内山完造等一批日本侨民结为好友,直到1936年病逝。此外还有一批左翼作家,多伦路有。

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影片在上海大行其道,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和法租界霞飞路上的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都开设于这一时期,当时中国的电影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周璇、阮玲玉等。当时的著名舞厅集中在静安寺路,包括仙乐斯舞厅(Ciros)、百乐门舞厅(Paramont)等

六四期间上海出版的《世界经济导报》也因为发表激进文章,而被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下令关闭。

松江:

明代人宋应星在著名的《天工开物》中说:“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在芜湖。” 黄道婆把崖州(海南)黎人的织造技术带回松江,元朝,棉纺织业中心

黄道婆的墓在长桥路和龙吴路立交桥交汇处,外环徐浦大桥便道北侧。

松江四腮魲鱼是一种名贵的鱼类,以松江产的最有名。它与普通的鱼一样其实只有两腮,因在腮前各有一个象腮一样的凹陷,所以被误传为四腮。乾隆曾将松江四腮魲鱼题为“江南第一名菜”。

宝山

宝山,因山得名。1412年(明永乐十年),境内海滨,曾用人工堆筑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标志,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皇帝定其名为宝山。此山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坍没于海,但其名仍沿用至今。

石洞口得名

雍正年间,有一次飓风,潮汛猛涨,高至丈余,冲没了大批民房,淹死了无数的人。清乾隆年间知县胡仁济修了石塘,避免宝山迁府到嘉定。现得名胡公塘。

胡公塘将两个港口都堵塞了,水灾缓和,人民丰衣足食。但是嘉庆十九年(1814年)却遇上了罕见的旱灾,土地龟裂,禾苗枯竭,乡民们心急如焚。有人提出在顾泾口江堤上挖个洞,进潮水灌溉;有人认为这样有危险,弄得不好堤毁水淹。有个农民私自在堤上开了一个洞口,潮水顺口而下,缓和了旱情。此事被一位姓姚的知县知道了,他不分青红皂白,以破坏海塘的罪名将这个农民拘捕入狱。乡亲们认为挖洞是为了解除旱情,并不是搞破坏,就联名上书给巡按申诉。巡按体察民情,下令把那农民释放了。大家考虑到土洞时间一长,必然要崩溃。于是,把土洞改成木闸洞,并在闸内挖了一个水池。汛期一到,把江水蓄在池里,这样干旱时就不用愁了。然而潮汛天天不断,久而久之,木洞也抵挡不住。如不及时抢救,势必不可收拾。嘉庆二十年,乡民周久彩等人上书请求修建洞,以为长久之计,经费按田亩均派。巡抚张思诚认为是个好办法,马上批准。乡亲们便派人专程去金山卫采石,垒起了石洞,石洞口从此而得名。石洞建成后,对抗捞防汛发挥了巨大作用。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一次狂风暴雨,昼夜不停,石洞两旁土方冲坍,难以在原处修复。巡抚林则徐亲临宝山视察决定重建石洞,并把建石洞的地方移到通潮港(泾口)。为了加固石洞的结构,防止坍方,决定打木桩3618根,外筑石坝三层。建成后,堤外江水随洞而下,湍急犹如瀑布。堤内大塘微波荡漾,水温适度,成为养鱼的最好场所。到了春节,渔民们“撒遍千里罗纱网,锁住银鱼万千条”。从此,石洞口又以盛产银鱼而闻名。

1960-1986一直在重修加固石洞口水闸。1984年10月,我国最大的港口火力发电厂--石洞口电厂在老石洞附近兴建。

石库门民居。外立面正门形成全封闭式,好象仓库,加之以石框坚固难破,所以称石库门。上海最早的石库门叫“兴仁里”,位于宁波路、河南路和北京路交接处,是玛依巴古于1872年建造的。

上海滩的故事篇六

勇闯上海滩的女黔商和她的公司的传奇故事

引子:

黔商,顾名思义就是贵州的商人,泛指植根于贵州本土的贵州籍企业家、在省外创业发展的贵州籍企业家和进入贵州创业发展的外籍企业家。

翻开浩瀚的商贾之史,贵州之商可谓由来已久,其中不乏商贾大亨、有口皆碑者。 明朝的“赠邓景华南还诗”记载称:“黔商檐为舟,海贾舶作室„„”清道光年间,黔商胡荣命; 600多年前,巨富沈万三;清中后期,以盐业致富、创办机械造纸厂和文通书局、扩建茅台酒厂、支持辛亥革命的华之鸿先生;通过广设商号、长途贩运、将商号打入香港和东南亚的“安顺四大商号”之首的帅灿章先生;此后先后出现的毕节黔商刘熙乙;以创办“群名社”名扬上海商界的蔡衡武;民国名流赖永初等都是黔商代表。

近年来,随着贵州商人不断出现和群体的壮大,“黔商”这一词在商业领域常被提及。“屋里屋外”,黔商精英,层出不穷。国酒茅台领航人季克良、上瑞生物罗小红、神奇药业张芝庭、百灵制药姜伟、“老干妈”淘碧华„„{上海滩的故事}.

黔商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凭借创新、诚实、胆略、合作、责任、学习的特质,完成600百多年来历史沉淀的蜕变,幻化成继晋商、豫商、徽商、赣商、闽商、粤商等几大商帮之后新崛起的又一商帮。黔商对贵州地域经济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发展贵州经济,振兴贵州的引领责任和历史责任,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她从一位高校的教师,到年薪几百万的企业高管,再到中国现代绿色健康产业的杰出领军人物,她为中国飞机内饰走向世界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同时,她,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健康观念,奔走呼叫投入了无数的心血,从央视的《财智人物》到博鳌2010亚洲论坛到贵州卫视的《世博论道》„„

她,就是勇闯上海滩的女黔商,上海上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瑞)的创始人,罗小红女士。

罗小红,作为上瑞【瑞,《说文解字》解释为:“以玉为信也”。上瑞即诚信至上,一直以来,诚信有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上瑞前行的道路。】的CEO,始终奉行诚信至上,爱人如己的企业经营理念。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童,到成长为中国现代绿色健康产业的杰出代表,上瑞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却完成了其它企业需要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凭借着完善的管理团队,以及诚信至上与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上瑞在强手如林,风起云涌的中国健康产业市场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健康的心 健康的事业

事业有道,学无止境,上瑞CEO罗小红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留校任教,工作多年后,赴加拿大百年名校麦克马斯特大学深造,获得MBA学位,回国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不忘提升自己,继续在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商学院总裁班学习。

与其说果敢、睿智的罗小红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如说她是个健康的亲善大使更为适宜。工作上,罗小红处事果断,目光敏锐,曾先后在黛安芬、安利、玫琳凯等外资企业担任高管职务。在加拿大独资公司FNP担任中国区总裁期间,帮助中国飞机内饰走向世界迈出关键性一步,创下不俗业绩。

生活中,罗小红毫不缺乏女性的细腻,对于身边人的健康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改变他们对健康的认识。她更要求员工将环保意识融入到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提倡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手帕代替面纸等,以减少对国家森林资源的消耗。

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层出不穷的健康误区,让世界卫生组织疾呼:多数的人并非{上海滩的故事}.

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些也让罗小红深深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健康误区,2006年罗小红辞去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创了上瑞,开始传健康之道,解健康之惑的创业之路。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罗小红很坦然:“创业和奋斗的路的确很难很难,但充满了意义和快乐。这种快乐源于一种责任。现在实在有太多不健康的人在做健康产业,食品安全问题使中华民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我们愿用健康的心来做一个健康的产业

上一篇:《发现的故事《》
下一篇:三国时期的故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