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来源:快速阅读题目 发布时间:2014-06-12 点击: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一

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

离散数学作业3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0年11月7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2,3},B{1,2},则P(A)-A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R{x,yxA且yB且x,yAB}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2, 2>,<2, 3>,<3, 2>},<3,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 A到B的二元关系

R={x,yy2x,xA,yB} 那么R-1= {<6,3>,<8,4>}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b>, <b, a>, <b, c>, <c, d>},则R具有的性质是 没有任何性质 .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a >, <b, b>, <b, c>, <c, d>},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c,b>,<d,c>}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 2 个.

8.设A={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x, y>|xA,yA, x+y =10},则R的自反闭包为 {<1,1>,<2,2>} .

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 <1,1>,<2,2>,<3,3> 等元素.

10.设集合A={1, 2},B={a, 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或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若集合A = {1,2,3}上的二元关系R={<1, 1>,<2, 2>,<1, 2>},则 (1) R是自反的关系; (2) R是对称的关系.

(1) 错误。R不具有自反的关系,因为<3,3>不属于R。 (2) 错误。R不具有对称的关系,因为<2,1>不属于R。

2.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11、R1∪R2、R1∩R2是自反的”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成立.

因为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即IAR1,IAR2。 由逆关系定义和IAR1,得IA R1-1;

由IAR1,IAR2,得IA R1∪R2,IA R1R2。

所以,R11、R1∪R2、R1R2是自反的。

-

3.若偏序集<A,R>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

a b e f 图一 c g

h

则集合A的最大元为a,最小元不存在.

解:错误.

集合A的最大元不存在,a是极大元.

4.设集合A={1, 2, 3, 4},B={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是否构成函数f:AB,并说明理由.

(1) f={<1, 4>, <2, 2,>, <4, 6>, <1, 8>}; (2)f={<1, 6>, <3, 4>, <2, 2>}; (3) f={<1, 8>, <2, 6>, <3, 4>, <4, 2,>}.

(1)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3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 (2)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4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 (3)构成函数。因为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有A中唯一的元素相对应。

三、计算题

1.设E{1,2,3,4,5},

A{1,4},B{1,2,5},C{2,4},求:

(1) (AB)~C; (2) (AB)- (BA) (3) P(A)-P(C); (4) AB.

解:(1)(AB)~C={1}{1,3,5}{1,3,5}

(3)P(A)P(C){,{1},{4},{1,4}}{,{2},{4},{2,4}} {{1},{1,4}}

(4)AB =(AB)-(AB)={1,2,4,5}{1}{2,4,5}

(2)={1,2,4,5}-{1}={2,4,5}

2.设A={{1},{2},1,2},B={1,2,{1,2}},试计算

(1)(AB); (2)(A∩B); (3)A×B.

解:(1)AB ={{1},{2}}

(2)A∩B ={1,2} (3)A×B={<{1},1>,<{1},2>,<{1},{1,2}>,<{2},1>,<{2},2>,

<{2},{1,2}>,<1,1>,<1,2>,<1, {1,2}>,<2,1>,<2,2>,

<2, {1,2}>}

3.设A={1,2,3,4,5},R={<x,y>|xA,yA且x+y4},S={<x,y>|xA,yA且x+y<0},试求R,S,RS,SR,R-1,S-1,r(S),s(R).

解:R={<1,1>,<1,2>,<1,3><2,1><2,2><3,1>}

S=空集 R*S=空集 S*R=空集

R-1={<1,1>,<2,1><3,1><1,2><2,2><1,3>}

S-1 =空集

r(S)={<1,1><2,2><3,3><4,4><5,5>}

s(R)={<1,1><1,2><1,3><2,1><2,2><3,1>}

4.设A={1, 2, 3, 4, 5, 6, 7, 8},R是A上的整除关系,B={2, 4, 6}.

(1) 写出关系R的表示式; (2 )画出关系R的哈斯图; (3) 求出集合B的最大元、最小元.

(1)R={<1,1><1,2><1,3><1,4><1,5><1,6><1,7><1,8><2,2><2,4><2,6><2,8><3,3><3,6><4,4><4,8><5,5><6,6><7,7><8,8>}

(3)集合B没有最大元,最小元是2

四、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1.证明:设,若x∈A (BC),则x∈A或x∈BC,

即 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B 且 x∈AC , 即 x∈T=(AB)  (AC),

所以A (BC) (AB)  (AC).

反之,若x∈(AB)  (AC),则x∈AB 且 x∈AC, 即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或x∈BC, 即x∈A (BC),

所以(AB)  (AC) A (BC). 因此.A (BC)=(AB)  (AC).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二

离散数学作业

不足之处请订正。。。。。。

常用符号:x y x y F(x) G(y) H(x,y)

 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没有不能表示成分数的有理数

(2)在北京买菜的人不全是外地人

(3)乌鸦都是黑色的

答:(1)F(x):X能表示成分数 H(x):X能表示有理数 x(F(x)H(x))

()F(X):x是北京卖菜的人 H(X):x是外地人 x(F(x)H(x))

()F(X):x是乌鸦 H(X):x是黑色的X(F(X)H(X))

2.下面哪个公式可以解释成命题(提示,只有闭公式才可以解释为命题)

答:(2)(3)

3.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写出其前束范式

答:x(F(x)yG(y)H(x,y))

前束范式:xy(F(X)(G(y)H(x,y)))

(2) y(G(y)x(F(x)H(x,y)))

(G(y)F(x)H(y, x) yx

(3)y(G(y)x(F(x)H(y,x)))

(yx(G(y)x(F(x)H(y,x)))

(4)y(G(y)x(F(x)H(y,x)))

(yx(G(y)x(F(x)H(y,x)))

4.消去下面公式的量词,D={a,1,2}

(1) xF(x)→yG(y)

(2) xy(F(x)→G(y))

答:(1)(F(a)F(1)F(2))(G(a)G(1)G(2))

(2)(F(a)F(1)F(2))(G(a)G(1)G(2))

5.用自然演绎推理证明下列推论的正确性。

前提 x(F(x)G(x)),x(G(x)H(x)),xH(x) 结论 xF(x)

1 xH(x) 前提引入

2 H(c)

3

4 1UI x(G(x)H(x)) 前提引入 G(c)H(c) 3UI

5 G(c) 2 4析取三段论

6 x(F(x)G(x)) 前提引入

7 F(c)G(c) 6UI

8 F(c) 57拒取式

9 xF(x) 8UG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三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离散数学作业3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0年11月7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2,3},B{1,2},则P(A)-P(B ,A B.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R{x,yxA且yB且x,yAB}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2, 2>,<2, 3>,<3, 2>},<3, 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 A到B的二元关系

R={x,yy2x,xA,yB}

那么R-1={<6,3>,<8,4>}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b>, <b, a>, <b, c>, <c, d>},则R具有的性质是 反自反性,反对称性 .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a >, <b, b>, <b, c>, <c, d>},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c, b>, <d, c>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 2 个.

8.设A={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x, y>|xA,yA, x+y =10},则R的自反闭包为{<1, 1>, <2, 2>} .

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1, 1>, <2, 2>, <3, 3> 等元素.

10.设集合A={1, 2},B={a, 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若集合A = {1,2,3}上的二元关系R={<1, 1>,<2, 2>,<1, 2>},则 (1) R是自反的关系; (2) R是对称的关系. (1) R不是自反关系,因为没有有序对<3,3>. (2) R不是对称关系,因为没有有序对<2,1>

2.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11、R1∪R2、R1∩R2是自反的”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成立.

因为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即IAR1,IAR2。 由逆关系定义和IAR1,得IA R1-1;

由IAR1,IAR2,得IA R1∪R2,IA R1R2。

所以,R1-1、R1∪R2、R1R2是自反的。

3.若偏序集<A,R>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

a b e f 图一 c g

h

则集合A的最大元为a,最小元不存在.

错误.

集合A的最大元不存在,a是极大元.

4.设集合A={1, 2, 3, 4},B={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是否构成函数f:AB,并说明理由.

(1) f={<1, 4>, <2, 2,>, <4, 6>, <1, 8>}; (2)f={<1, 6>, <3, 4>, <2, 2>}; (3) f={<1, 8>, <2, 6>, <3, 4>, <4, 2,>}. 解:(1) f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中的元素3在f中没有出现. (2) f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中的元素4在f中没有出现.

(3) f可以构成函数.

因为f的定义域就是A,且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B中的唯一一个元素与其对应,满足函数定义的条件.

三、计算题

1.设E{1,2,3,4,5},A{1,4},B{1,2,5},C{2,4},求:

(1) (AB)~C; (2) (AB)- (BA) (3) P(A)-P(C); (4) AB. 解:(1)因为A∩B={1,4}∩{1,2,5}={1}, ~C={1,2,3,4,5}-{2,4}={1,3,5} 所以 (A∩B ) ~C={1}{1,3,5}={1,3,5} (2)(AB)- (BA)= {1,2,4,5}-{1}={2,4,5}

(3)因为P(A)={,{1}, {4}, {1,4}} P(C)={,{2},{4},{2,4}}

所以 P(A)-P(C)={ ,{ 1},{ 4},{ 1,4}}-{,{ 2},{ 4},{2,4 }} (4) 因为 AB={ 1,2,4,5}, AB={ 1}

所以 AB=AB-AB={1,2,4,5}-{1}={2,4,5}

2.设A={{1},{2},1,2},B={1,2,{1,2}},试计算

(1)(AB); (2)(A∩B); (3)A×B. (1)AB ={{1},{2}}

(2)A∩B ={1,2} (3)A×B={<{1},1>,<{1},2>,<{1},{1,2}>,<{2},1>,<{2},2>,

<{2},{1,2}>,<1,1>,<1,2>,<1, {1,2}>,<2,1>,<2,2>, <2, {1,2}>}

3.设A={1,2,3,4,5},R={<x,y>|xA,yA且x+y4},S={<x,y>|xA,yA且x+y<0},试求R,S,RS,SR,R-1,S-1,r(S),s(R). 解:

R={<1,1>,<1,2>,<1,3>,<2,1>,<2,2>,<3,1>}, \ R-1={<1,1>,<2,1>,<3,1>,<1,2 >,<2,2>,<1, 3>} S=, S-1 =

r(S)={<1,1>,<2,2>,<3,3>,<4,4>,<5,5>}

s(R)= {<1,1>,<1,2>,<1,3>,<2,1>,<2,2>,<3,1>} RS= SR=

4.设A={1, 2, 3, 4, 5, 6, 7, 8},R是A上的整除关系,B={2, 4, 6}.

(1) 写出关系R的表示式; (2 )画出关系R的哈斯图; (3) 求出集合B的最大元、最小元.

解:

R={<1,1>,<1,2>,<1,3>,<1,4,<1,5>,<1,6>,<1,7>,<1,8>,<2,2>,<2,4>,<2,6>,<2,8>,<3,3>,<3,6>,<4,4>,<4,8>,<5,5>,<6,6>,<7,7>,<8,8>} (2)关系R的哈斯图如图四

(3)集合B没有最大元,最小元是:2 7

图四:关系R的哈

斯图

四、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设,若x∈A (BC),则x∈A或x∈BC, 即 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B 且 x∈AC , 即 x∈T=(AB)  (AC),

所以A (BC) (AB)  (AC).

反之,若x∈(AB)  (AC),则x∈AB 且 x∈AC, 即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或x∈BC, 即x∈A (BC),

所以(AB)  (AC) A (BC). 因此.A (BC)=(AB)  (AC).

2.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设S=A∩(B∪C),T=(A∩B)∪(A∩C), 若x∈S,则x∈A且x∈B∪C,即 x∈A且x∈B 或 x∈A且x∈C,

也即x∈A∩B 或 x∈A∩C ,即 x∈T,所以ST. 反之,若x∈T,则x∈A∩B 或 x∈A∩C, 即x∈A且x∈B 或 x∈A且x∈C

也即x∈A且x∈B∪C,即x∈S,所以TS. 因此T=S.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四

2014离散数学作业3答案

离散数学作业3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1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2,3},B{1,2},则P(A)-P(B A B.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R{x,yxA且yB且x,yAB}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2,2>,<2,3>,<3,2>,<3,3>} .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 A到B的二元关系

R={x,yy2x,xA,yB}

那么R-1={<6,3>,<8,4>}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b>, <b, a>, <b, c>, <c, d>},则R具有的性质是 没有任何性质 .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a >, <b, b>, <b, c>, <c, d>},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c,b>,<d,c>}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 2 个.

8.设A={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x, y>|xA,yA, x+y =10},则R的自反闭包为 {<1,1>,<2,2>} .

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 <1,1>,<2,2>,<3,3> 等元素.

10.设集合A={1, 2},B={a, 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或{<1,b>,<2,a>} .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若集合A = {1,2,3}上的二元关系R={<1, 1>,<2, 2>,<1, 2>},则 (1) R是自反的关系; (2) R是对称的关系. 解:(1)错误。R不具有自反的关系,因为<3,3>不属于R。

(2)错误。R不具有对称的关系,因为<2,1>不属于R。

2.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11、R1∪R2、R1∩R2是自反的”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成立。

因为R1和 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即IAR1,IAR2。 由逆关系定义和IAR1,得IA R1-1;

由IAR1,IAR2,得IA R1∪R2,IA R1R2。

所以,R1-1、R1∪R2、R1R2是自反的。

a 3.若偏序集<A,R>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

b c g

则集合A的最大元为a,最小元不存在. 解:错误。

集合A的最大元不存在,a是极大元。

4.设集合A={1, 2, 3, 4},B={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是否构成函数f:AB,并说明理由.

(1) f={<1, 4>, <2, 2,>, <4, 6>, <1, 8>}; (2)f={<1, 6>, <3, 4>, <2, 2>}; (3) f={<1, 8>, <2, 6>, <3, 4>, <4, 2,>}.

解:(1)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3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

(2)不构成函数。因为对于4属于A,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 (3)构成函数。因为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有A中唯一的元素相对应。

三、计算题

1.设E{1,2,3,4,5},A{1,4},B{1,2,5},C{2,4},求:

(1) (AB)~C; (2) (AB)- (BA) (3) P(A)-P(C); (4) AB.

解:(1)(AB)~C={1}{1,3,5}{1,3,5}

(2)(AB)- (BA)={1,2,4,5}-{1}={2,4,5}

(3)P(A)P(C){,{1},{4},{1,4}}{,{2},{4},{2,4}}{{1},{1,4}} (4)AB =(AB)-(AB)={1,2,4,5}{1}{2,4,5}

2.设A={{1},{2},1,2},B={1,2,{1,2}},试计算

(1)(AB); (2)(A∩B); (3)A×B.

解:(1)AB ={{1},{2}}

(2)A∩B ={1,2} (3)A×B={<{1},1>,<{1},2>,<{1},{1,2}>,<{2},1>,<{2},2>,<{2},{1,2}>,<1,1>,<1,2>,<1, {1,2}>,<2,1>,<2,2>,<2, {1,2}>}

3.设A={1,2,3,4,5},R={<x,y>|xA,yA且x+y4},S={<x,y>|xA,yA且x+y<0},试求R,S,RS,SR,R-1,S-1,r(S),s(R).

解:R={<1,1>,<1,2>,<1,3>,<2,1>,<2,2>,<3,1>}

S=空集 RS=空集 SR=空集

R-1={<1,1>,<2,1>,<3,1>,<1,2>,<2,2>,<1,3>} S-1 =空集

r(S)={<1,1>,<2,2>,<3,3>,<4,4>,<5,5>}

s(R)={<1,1>,<1,2>,<1,3>,<2,1>,<2,2>,<3,1>}

4.设A={1, 2, 3, 4, 5, 6, 7, 8},R是A上的整除关系,B={2, 4, 6}. (1) 写出关系R的表示式; (2 )画出关系R的哈斯图; (3) 求出集合B的最大元、最小元.

(1)R={<1,1>,<1,2>,<1,3>,<1,4>,<1,5>,<1,6>,<1,7>,<1,8>,<2,2>,<2,4>,<2,6>,<2,8>,<3,3>,<3,6>,<4,4>,<4,8>,<5,5>,<6,6>,<7,7>,<8,8>}

(3)集合B没有最大元,最小元是2

四、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设,若x∈A (BC),则x∈A或x∈BC,

即 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B 且 x∈AC , 即 x∈T=(AB)  (AC),

所以A (BC) (AB)  (AC).

反之,若x∈(AB)  (AC),则x∈AB 且 x∈AC, 即x∈A或x∈B 且 x∈A或x∈C,

即x∈A或x∈BC, 即x∈A (BC),

所以(AB)  (AC) A (BC). 因此.A (BC)=(AB)  (AC).

2.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设S=A∩(B∪C),T=(A∩B)∪(A∩C), 若x∈S,则x∈A且x∈B∪C,即 x∈A且x∈B 或 x∈A且x∈C,

也即x∈A∩B 或 x∈A∩C ,即 x∈T,所以ST. 反之,若x∈T,则x∈A∩B 或 x∈A∩C, 即x∈A且x∈B 或 x∈A且x∈C

也即x∈A且x∈B∪C,即x∈S,所以TS. 因此T=S.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五

电大《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及答案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一、填空题

1.命题公式P(QP)的真值是

2.设P:他生病了,Q:他出差了.R: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 则命题“如果他生.

3.含有三个命题变项P,Q,R的命题公式PQ的主析取范式是

(PQR)(PQ.

4.设P(x):x是人,Q(x):x去上课,则命题“有人去上课.” 可符号化为 . 5.设个体域D={a, b},那么谓词公式xA(x)yB(y)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 ( 

6.设个体域D={1, 2, 3},A(x)为“x大于3”,则谓词公式(x)A(x) 的真值为 .

7.谓词命题公式(x)((A(x)B(x)) C(y))中的自由变元为.

8.谓词命题公式(x)(P(x) Q(x) R(x,y))中的约束变元为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设P:今天是晴天。

则P

2.请将语句“小王去旅游,小李也去旅游.”翻译成命题公式.{《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设P:小王去旅游。

Q:小李去旅游。

则PQ{《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3.请将语句“如果明天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翻译成命题公式.

设P:明天下雪。

Q:我去滑雪。

则PQ

4.请将语句“他去旅游,仅当他有时间.”翻译成命题公式. 设P:他去旅游。

Q:他有时间。

则PQ

5.请将语句 “有人不去工作”翻译成谓词公式.{《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设 A(x):x是人

B(x):去工作

x(A(x) B(x))

6.请将语句“所有人都努力工作.”翻译成谓词公式. 设 A(x):x是人

B(x):努力工作

x(A(x) B(x))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命题公式PP的真值是1.

答:错。因为P和P的否不能同时为真。

2.命题公式P(PQ)P为永真式.

答:对。P(PQ)PPP1

《离散数学》书面作业篇六

10秋离散数学书面作业3

离散数学作业3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参考答案)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一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集合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0年11月7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3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

一、填空题

1.设集合A{1,2,3},B{1,2},则P(A)-P(B A B

解 P(A){,{1},{2},{3},{1,2},{1,3},{2,3},{1,2,3}}

P(B){,{1},{2},{1,2}}

答 {{3},{1,3},{2,3},{1,2,3}}{《离散数学》书面作业}.

{<1,1>,<1,2>,<2,1>,<2,2>,<3,1>,<3,2>}

2.设集合A有10个元素,那么A的幂集合P(A)的元素个数为. 答 210

3.设集合A={0, 1, 2, 3},B={2, 3, 4, 5},R是A到B的二元关系,

R{x,yxA且yB且x,yAB}

则R的有序对集合为

答 R={<2,2>,<2,3>,<3,2>,<3,3>}

4.设集合A={1, 2, 3, 4 },B={6, 8, 12}, A到B的二元关系

R={x,yy2x,xA,yB}

那么R1解 R{3,6,4,8}

答 {6,3,8,4}

5.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b>, <b, a>, <b, c>, <c, d>},则R具有的性质是 .

答 反自反

6.设集合A={a, b, c, d},A上的二元关系R={<a, a>, <b, b>, <b, c>, <c, d>},若在R中再增加两个元素 ,则新得到的关系就具有对称性.

答 <c, b>,<d, c>

7.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则R1∪R2,R1∩R2,R1-R2中自反关系有 个.

答 2

8.设A={1, 2}上的二元关系为R={<x, y>|xA,yA, x+y =10},则R的自反闭包为 .

答 {<1,1>,<2,2>}

9.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且1 , 2 , 3是A中的元素,则R中至少包含 等元素.

答 <1,1>,<2,2>,<3,3>

10.设集合A={1, 2},B={a, b},那么集合A到B的双射函数是

答 f{1,a,2,b},g{1,b,2,a}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若集合A = {1,2,3}上的二元关系R={<1, 1>,<2, 2>,<1, 2>},则

(1) R是自反的关系; (2) R是对称的关系.

解 (1)错误.因为<3,3>R.

(2)错误.因为<1,2>R,但<2,1>R.

2.如果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判断结论:“R11、R1∪R2、R1∩R2是自反的”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 成立.

因为R1和R2是A上的自反关系,所以

任意aA,有a,aR1, a,aR2,从而有a,aR11,

a,aR1R2,a,aR1R2.

a b e f

图一 c g h 故R11、R1∪R2、R1∩R2是自反的. 3.若偏序集<A,R>的哈斯图如图一所示, 则集合A的最大元为a,最小元不存在. 解 不正确。 可见a大于等于A中的元素b、c、d、e、f, 但与元素g、h没有关系,所以a不是A的最大元。

没有一个元素小于等于A中的所有元素,所以A没

有最小元。

注:本题中,极大元为a、g,极小元为e、f、h.

4.设集合A={1, 2, 3, 4},B={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是否构成函数f:AB,并说明理由.

(1) f={<1, 4>, <2, 2,>, <4, 6>, <1, 8>}; (2)f={<1, 6>, <3, 4>, <2, 2>};

(3) f={<1, 8>, <2, 6>, <3, 4>, <4, 2,>}.

解 (1)关系f不构成函数.

因为Dom(f)={1, 2, 4}A,不满足函数定义的条件.

(2)关系f不构成函数.

因为Dom(f)={1, 2, 3}A,不满足函数定义的条件.

(3)关系f构成函数.

因为

① 任意aDom(f),都存在唯一的bRan(f),使<a, b>f;

② Dom(f)=A.

即关系f满足函数定义的两个条件,所以关系f构成函数.

三、计算题

1.设E{1,2,3,4,5},A{1,4},B{1,2,5},C{2,4},求:

(1) (AB)~C; (2) (AB)- (BA) (3) P(A)-P(C); (4) AB. 解 (1)(A

(2)(AB)C{1}{1,3,5}{1,3,5}; B)(BA){1,2,4,5}{1}{2,4,5};

(3)P(A)P(C){,{1},{4},{1,4}}{,{2},{4},{2,4}}{{1},{1,4}};

(4)AB(A

2.设A={{1},{2},1,2},B={1,2,{1,2}},试计算

(1)(AB); (2)(A∩B); (3)A×B.

解 (1)AB{{1},{2}};

(2)AB{1,2};

(3)AB{{1},1,{1},2,{1},{1,2},

{2},1,{2},2,{2},{1,2},

1,1,1,2,1,{1,2},

2,1,2,2,2,{1,2}}. B)(AB)(AB)(BA){2,4,5}.

3.设A={1,2,3,4,5},R={<x,y>|xA,yA且x+y4},S={<x,y>|xA,yA且x+y<0},试求R,S,RS,SR,R-1,S-1,r(S),s(R).

解 R{1,1,1,2,1,3,2,1,2,2,3,1},S.

RS,SR,

R1{1,1,1,2,1,3,2,1,2,2,3,1}R,

S1,

r(S)S

s(R)RIAIA{1,1,2,2,3,3,4,4,5,5}, R1R{1,1,1,2,1,3,2,1,2,2,3,1}.

4.设A={1, 2, 3, 4, 5, 6, 7, 8},R是A上的整除关系,B={2, 4, 6}.

(1) 写出关系R的表示式; (2 )画出关系R的哈斯图;

(3) 求出集合B的最大元、最小元.

解 (1)R{1,1,1,2,1,3,1,4,1,5,1,6,1,7,1,8, 2,2,2,4,2,6,2,8,3,3,3,6,4,4,4,8,5,5,

6,6,7,7,8,8}

(2)关系R的哈斯图如下:

(3)集合B={2, 4, 6}无最大元,其最小元是2.

四、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 任意xA(BC),则xA,或xB

若xA,则xA

若xBB, xAC,从而x(AC. B)(AC); C,则xB, xC,xAB, xAC,

从而x(A

所以A(BB)(AC). B)(AC). C)(A

任意x(AB)(AC),则xAB 且 xAC.

由xAB知,xA或xB.

若xA,则xA(BC);

C,进而若xA,则必有xB,由xAC知,也有xC,从而xB

xA(BC).

所以(AB)(AC)A(B

B)C). 故A(BC)(A(AC).

2.试证明集合等式A (BC)=(AB)  (AC).

证明 任意xA(BC),则xA且xBC.

即xA且(xB 或 xC).

即xA且xB,从而xAB,

或xA且xC,从而xAC.

于是有x(AB)(AC),

所以A(BC)(AB)(AC).

任意x(AB)(AC),则xAB 或 xAC.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作文类种
下一篇:《春》作文大全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