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6-05 点击: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一
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的报告
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的报告
夷陵区教育局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评议要求,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部署迎评工作,全面总结了近三年来教育工作情况。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三年来,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严格监督与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本着依法治教、履职创新、廉政勤政的工作思路,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大力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为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年来,区教育局先后被省、市、区表彰为“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先进县市区”、“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最佳满意机关”、“最佳服务窗口”、“文明单位”、“平安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保育寄宿制、“四维一体”评价改革、后勤保障、校安工程、“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工作在省、市作经验交流。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10多家媒体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了报道。国务院妇儿工委、教育部、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等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相继考察了我区教育工作。副省长郭生练专题调研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全省60多个县市区教育考察团先后来参观考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1、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出台《夷陵区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夷陵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夷陵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规划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办园行为,强化办园水平等级评估,区直机关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已申报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全区学前教育逐步
走上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之路。2012年投入940万元改造5所农村闲置校舍举办幼儿园,增加学位720个。目前,民办幼儿园达60所,全区学前教育入园率达86%以上,高于全国2015年入园率70%目标。
2、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出台了《夷陵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夷陵区2011-2013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取得突破,建立全覆盖质量监测与管理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10%,初升高比例为99.08%,各项指标位居省、市前列。启动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方案和年度创建规划表。2012年7月,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标准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验收,受到评估组的高度评价。
3、高中办学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投入1800多万元,分别维修东湖高中、小溪塔高中教学楼、办公楼、运动场,三所高中全部建成通用技术实验室和“班班通”,东湖高中高标准接受并通过市级示范学校复评,小溪塔高中正在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全区高中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高考成绩不断提升,在全区报考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高考一本、二本及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大幅度增长。2012年,文理一本上线276人,比去年增加49人,创五年来最好水平,全区本科上线率53.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05个百分点。三所高中均获市高中教学质量奖。高考整体水平,特别是文科走在了周边县市前列。
(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干部、教师管理机制,全区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
1、建立教师培训评审制度。在保证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外,区教育局不断增加培训经费,2012年投入专项培训经费265万元,比上一年增加近百万元。出台《夷陵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培训项目、培训经费
评审验收制度和以奖代补制度,为全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才,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作用。区实验初中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教师跟岗培训基地学校”。
2、创新教师“四维一体”评价。为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出台了《夷陵区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区教师实行“四维一体”综合考核评价,即实行学生评教、同行互评、质量考核和学校评价。评价办法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实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与评先表模、职称晋升等挂钩。“四维一体”综合考核评价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专业成长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区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氛围逐步形成。今年8月,《中国教育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专门采访报道了我区教师“四维一体”评价改革,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
3、强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全区出台《夷陵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办法》,建立了对口帮扶、任教交流、名师带徒、名师讲学四种模式,规定了交流比例、交流学科、考核评价以及交流教师待遇等。全区15所城区学校与23所乡镇学校结对,116名城区名师与农村教师结对。每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0%的专任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高中学校5%的教师也必须交流。目前已覆盖所有学段、学科教师及财会人员。2010-2011年,全区城乡交流教师799人。强力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农村教育活力不断显现。全区教师交流经验被省教育厅推介。
4、强化校长队伍管理。加强校长队伍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我区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校长队伍活力,提高校长管理水平。一是出台了《夷陵区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对全区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和交流制。全区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留任的,必须进行了异地任职交流。近两年,全区95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进行了任职交流。二是加大校长培训力度。先后组织100名农村学校校长到上海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校长“四维一体”综合评价考核,即实行教师满意度、个人履职、学校教育质量和个人教学业绩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与任职、评先表模等挂钩。{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四是实行城区学校校长考核与农村结对学校发展挂钩,落实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共同发展责任。
5、建立“访万家”长效机制。把深入开展“访万家”活动作为师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必须深入学生家庭集中家访和定期回访,撰写家访手记,召开走访演讲,落实特殊学生帮扶,并对教师“访万家”活动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教师年度考核。三年里,万余名教师走访学生12万人次,撰写家访手记万余篇,涌现出了家访典型付先荣等教师,湖北卫视、三峡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
(三)高效课堂全面推进,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区以创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教育质量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1、全面强化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校园集体舞被《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刊发。区实验小学代表宜昌市参加全省“大家唱大家跳”比赛,获全能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发挥学校在文明创建中的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突出抓好行为示范教育,为创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贡献。以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认真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示范家长学校、体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受到教育部关工委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好评,三峡高中等5所学校成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小溪塔二小、三小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区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第六届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首届全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
2、深入打造高效课堂。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010年出台了《关于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意见》,全区课堂教学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2012年,全区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改革,大
力开展校长赛课、专题研讨、课堂督查、考核验收等活动,全员、全科、全程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143人获区竞赛一等奖,34人被推荐到宜昌市参加比赛。通过规范管理、强化督查、创新评价等措施,开创了教学新局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意识进一步增强,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校园文化有力推进,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区委书记刘洪福、宣传部长杨燕、市教育局相关领导走进课堂后,对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刚结束的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中,省专家认为我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具有示范性,先后有20多个区外单位前来观摩学习我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
3、科学评价教育质量。出台并完善《夷陵区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全学段、全学科、全方位全覆盖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行地域分类与学校分层相结合评价,并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办学条件根本改善
坚持教育“第一投入”思想,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近三年,教育建设项目投入达3.7亿元。优化投入结构,大力实施校点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学校建成具有城市一流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1、科学调整校点布局。我们科学调整鸦鹊岭、太平溪、下堡坪、樟村坪、乐天溪等乡镇校点,使这五个乡镇的校点布局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规模效益更加明显。投资4000万元的乐天溪中小学今年秋季即可投入使用。根据龙泉镇土门片区“两园”建设需要,及时启动了土门初中迁建工作。科学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为全区教育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全面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一是全力实施校安工程建设,加强薄弱学校危房改造。我区校安工程三年规划目标,即三年投入1.8亿元,加固和重建校舍139栋20万平米,已全部完成,代表湖北省接受了全国校安办检查,受到好评。二是扎实抓好“五改”工程。三年来,投入近5000万元,对28所中小学的厕所、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二
卫计局人大评议汇报
在区人大常委会对卫计局工作评议会上的报告
凝心聚力 团结奋进
努力做东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xxxx局 xx
(xxx年xxx月xxx日)
尊敬的xxx主任、各位评议组成员:
区人大常委会对卫计局开展工作评议,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局对照评议的5项内容积极进行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提高认识,把握重点,努力做好人大评议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对卫生计生工作进行评议,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支持帮助,更是促进我区医疗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大好机遇。为此,我局从“服务群众,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这一中心工作入手,强化认识,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卫计局成立了人大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工作评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先后2次召开局党委会、局务会,研究部署人大评议工作确保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对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进行责任分解,明确整改的工作标准和时间要求,全面推进评议工作。二是营造良好氛围。8月12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评议工作动员大会后,区卫计局立即全面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医疗卫生特点,
层层发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东区政府网、宣传栏、电子屏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宣传,为评议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抓好工作结合。为确保评议工作取得实效,将人大评议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治理“四风”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与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相结合,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与“三好一满意”、行风评议等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查纠并举转作风。我们紧紧围绕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遵章守纪和自身要求五个方面,扎实开展了“五查五看”活动。在自查过程中,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负责人带头进行自查自纠,对近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回顾,利用局机关工作会议的机会,举办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专题讲座。还通过座谈会深入剖析自身问题,分门别类梳理原因,切实制定整改措施。 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卫生计生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卫,全面贯彻实施卫生法律法规
近三年来,我局严格按照卫生计生和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把卫生执法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途径加以实施。一是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LED、宣传栏、横幅、宣传册、宣传标示、公示牌等宣传工具,以“世界卫生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爱国卫生月、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近三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册,张贴各类宣传标示2万余份,各基层医疗单位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法律法规、健康知识等)近10万余份;培训各类涉卫行业从业人员1.5万余人次,举办餐饮、公共场所负责人“食
品安全”培训班6期,1000余名负责人接受了培训。二是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管理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审批制度。2010年起行政许可项目纳入行政审批中心,实现卫生许可审批全部“一站式服务”。对4类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和内容依法进行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审批时限至10个工作日以内。三年来,共受理办结各类许可3000余件,各类许可、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全面构建全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认真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我局在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协管服务办公室,并依托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0个村卫生室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室,形成以区卫生监督所为龙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管室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协管员为基础的城乡卫生监督执法网络。畅通群众监督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了投诉举报电话,2014年共受理投诉举报56余起,并按规定时限进行处理,现已全部结案。三是突出重点,推进卫生综合执法。每年组织开展五小行业、非法行医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1.5万余人次,取缔无证经营240余户次,责令限期整改600余户次,较好地改善了“五小”行业的面貌。医疗机构整顿围绕“打击无证、规范有证”开展工作。检查医疗机构1200余户次,依法注销不符合规定的厂矿医务室11户,社区卫生服务站3户,取缔非法行医30户次。检查公共场所4000余户次,联合公安、消防规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500余户次,取缔无证经营90余户次。四是贯彻实施卫生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依法管理和防治各类传染病。认真
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本地儿童计免建卡率、“五苗”接种率均分别达100%和98%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分别为95%和98%。新入学儿童持证率为96.17%,新入托儿童持证率为98.67%。以手足口病、麻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播,三年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三年来,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4500人次,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6%以上。三年来共行政处罚370件,罚金达30余万元,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二)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医改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一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使群众享受到了医改的惠民政策。二是认真落实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保支付方式等各项医保政策,严格执行医保诊疗项目、药品目录、服务设施标准目录和125种单病种住院医药费用限额付费价格,控制医药费用。三是积极落实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截止到12月底,上转病人3523名,下转0人。四是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坚持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党和政府分忧作为根本。坚持低价、高效、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发展模式,落实惠民政策,对残疾人、低保对象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来院就诊时,减免部分医疗费用,今年减免各项费用达69238元,11488人次,有993名患者享受到了“先住院、后结算”的惠民利民的优惠政策。{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2、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区所有政府举办的
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全部实行720种基本药物制度(含省级增补品种),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均达到100%。同时,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100种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区政府对区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给予了100万元的零差率销售补助。区属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次均门诊费用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由78.53元下降至75.23元,下降3.3%。
3、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一是建立了用人新机制。按照“人员总量控制,合理配置,动态调整”的原则,健全了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体系,加大了对基层卫生单位的绩效考核力度。2014年4月,我局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签订了聘任协议,聘任省xxx医院外xxx同志为院长,为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配齐领导班子。今年,我局通过组织考察为7家医疗卫生单位配齐了领导班子,为医疗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科、中藏药房建设。打造中医诊疗精品“国医堂” 3家,在xxx、xxx卫生院和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行政村卫生室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展了重点人群中藏医治未病服务。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我局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新建了xxx和xxx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新划分了公共卫生服务人口和预防接种点。使设置更合理,执业行为更规范;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今年共申请验收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三
司法局长在人大评议会上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于**年*月到司法局担任局长职务。本次市人大常委会议对我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审议,这是对我工作的监督和支持,也是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我将真诚地接受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对我的述职报告的审议,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写任职以来单位取得的成绩)。
一、政治思想学习和廉洁自律情况
我深知作为司法局局长,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大,工作千头万绪,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两年来,本人时刻注意加强自身法律意识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时时刻刻都以法规、纪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忠实履行职能。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自觉加强自己热爱工作的意识,维护职业尊严,保持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
二、坚持履行职责,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自我到司法局工作后,结合司法局实际情况,及时召开
了专题党组会议,明确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前进方向,并在今后工作中做到:继承和发扬司法局的优良传统,忠于职守,不负重任,开拓进取,勇创佳绩,做大做强司法行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大力实施法律服务工程
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周末大舞台、“18”法律夜市、“与农民工同行”和重要节日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还组织专门人员对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逐案回访,了解群众满意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三年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余件,接受法律咨询近**人次,从而间接避免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上访事件发生。二是积极整顿法律服务市场。多次与市人大、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联系,并召开意见听取会,研究了当前法律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规范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民担任代理人辩护人参与诉讼活动的相关规定,有力地净化了我市法律服务市场。三是大力开展律师“进乡镇、进社区”活动。指派律师每周到包联社区、乡镇开展服务,进行法制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做到24小时开机接听群众咨询电话,热情、耐心地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努力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三年来,进社区、进乡镇*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余人次,参与法制讲座*余场次,调解矛盾纠纷*件。
四是不断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市、乡镇(街道)、村(居)、村(居)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积极推进了新型调解组织建设,先后设立了**、**等七个以调解员姓名命名的“个人调解室”和“**”等调解室。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的职能优势,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全市各调解组织三年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件,合计发放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余万元。五是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提高公证人员的办事效率,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切实为群众着想,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城市拆迁、公租房摇号等工作,努力为政府排忧解难。对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公民实行上门服务、免费公证等实际行动,获得了良好社会口碑,业务收入位居**市第二名。
(二)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加强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按照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着力加强了全市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市司法信访大楼一楼大厅建成了市级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居)建立了司法行政工作站、工作室,基本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居)
三级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实体平台体系,为服务人民群众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现了小窗口大服务。**市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还在我市召开,省司法厅、**市等领导,都对我市服务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二是着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具有**特色的“18”夜市法律宣传活动,“18”夜市演出还受到了**市媒体的积极关注,**日报社、**电视台、颍州晚报、**新闻网、**法制报社记者都对演出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创新载体,开通“法治**”手机报,以覆盖广、及时、快捷、权威的优势,扩大“六五”普法教育覆盖面;积极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法治讲座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在**社区建立普法形象墙,并定时更新;大力开展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宣传活动,并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局协办,在**电视台开办了依法治国访谈专题节目;购置了《宪法》解读本,将《宪法》书籍送给市政府每位领导,方便他们学法;利用市一小外围墙栅栏打造法治“文化墙”,集中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摘要,同时还宣传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大市法治广场投资建设,购置20余块草坪石,增添法治元素,增设高规格的阅报栏4个,1个大型电子屏;改建**广场为法治广场,强化了法治教育功能;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建设社区法治文化长廊、小巷20多条,
使之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法治学校”;建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工业园区法制教育展厅,目前项目在公开招标筹备中。三是加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市各司法所建立社区矫正宣告室,进一步规范了宣告程序,严肃了宣告纪律;为加强教育监管,我局还在**镇、**社区建立了社区矫正中心,中心涵盖报到登记、教育学习、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公益劳动、临时性宿食等功能,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在加强市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同时,建立了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站,延伸了社区矫正执法阵地;坚持矫正人员报到刷证(身份证)、脸谱考勤制度,保证了矫正人员能够“月月有报到”,司法所工作人员能够“月月见其人”;完善定位手机管理使用情况,确保每所定位手机配备比率不低于在矫人员的30%;分批组织被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前往**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积极接受教育管理的服刑意识。
(三)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责任化、分值化,努力打造一支激情干事、用心干事的队伍;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认真贯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四
人大对市人事局进行评议的情况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根据市人大一届五次会议工作报告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12月5日开始组织市人大代表和内司委委员对市人事局进行了述职评议。现将此次评议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 一、对市人事局和市人事局局长全年工作的评价 (一)围绕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大了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1、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中心的服务功能。人事局经过多方面的筹集资金于今年4月25日建成了绥化市人才中心并投入使用。人才中心在每月的8、18、28日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举办人才招聘洽谈会。到今年年底,人才中心已累计举办人才交流会38次,接待用人单位195个,求职人员2033人次,达成了意向性协议542个。 2、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事局在人才政策、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完善和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营造了培养使用人才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首先,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绥化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制定了《绥化市2004一2010年促进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养规划》,为我市工业人才的长远发展和培养做出了指导和规划。其次,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绥化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引进高层急需的人才为重点;以加强人才政策、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政府引导为动力;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的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工作思路。为加大我市的人才集聚力度,盘活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思想保障。 3、建立新型引智机制,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人事局采取特事特办的超常规措施进行招才引智,不断提高引智工作水平。今年9月人事局根据省外专局的要求,组织了55个单位,156名人员参加了由省外专局组织的“海外专家龙江行”活动,签定了14个对接项目。到今年年末,全市共达成引智项目8个(已执行4个),聘请外国专家8人。 4、认真落实人才政策,加强对专业人才的管理和服务。一是拓宽多种就业渠道,全面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今年,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和“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制定了《绥化市2003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对本地生源的本科生和师范类毕业生继续实行指今性分配政策。并且根据我市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向我市的13家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100余人。同时,为了方便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协调有关部门对毕业生需要办理的手续进行了简化和规范。目前,已经为市第一医院、中医院等单位的30多名毕业生办理了上岗手续。二是深化专业人才的管理,加大乡土人才开发力度。在年初对全市乡土人才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为全市乡土人才建立了考核档案,选送了具有示范引带作用的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并从中选拔了487名乡土人才担任村屯级领导。同时,根据我市乡土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推荐了黑龙江省苏萌园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苏艳霞等3名同志为国家及省级表彰人选。 (二)围绕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凡进必考”为原则,完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人事局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按照上级的工作安排,组织了2003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全市共招考录用了7个职位9名人员。今年还在全市范围内为绥棱、明水两县公安局公开招录24名人民警察,现工作已完成。 2、以培训和继续教育为手段,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市人事局在今年工作中建立实施了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备案制度,实现了培训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了进一步使全市公务员掌握WTO知识和依法行政知识,先后组织了WTO知识专家和省法制处的同志对市直机关公务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对市直机关的2268人进行了WTO知识测试。 3、以先进典型人物为带动,促进公务员廉政勤政建设。今年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评选活动要求,市人事局认真组织了推荐工作。市人事局与宣传部门配合,开展了“十佳公仆”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积极开展对以绥棱信访办、明水县林业局为代表的先进集体和以兰西县统计局局长张毅为代表的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宣传活动,通过树立这些正面典型人物和{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集体,扩大了公务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全市公务员树立了榜样,提高了全市公务员廉政勤政建设水平。 (三)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各项改革的进程 1、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通过部门自我清理申报、审核小组审核审定,在全市625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了295项审批项目,超过了省里要求减少40%的目标。为了保证行政审批中心投入运行,市人事局严格对47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进行了筛选后,最后确定27家的144项审批事项进入“行政审批中心”。二是针对人大、政协的实际情况,在尊重人大、政协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人大、政协的机构改革工作。根据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市委办好34件实事的实施意见,针对精减乡镇编制和人员分流工作的目标,对事业单位编制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对乡镇人员编制的测算工作,为开展好明年工作奠定了基础。 2、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为目标,深化事业单位配套改革。市人事局针对我市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年初对市直现有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清理整顿,对全市事业单位逐一进行统计,掌握了事业单位总体结构及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为我市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市人事局在研究了国家、省有关的政策文件后起草了《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暂行办法》,并指导各个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深化了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实现了深化改革,扩大了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起运行良好、形式多样的内部分配体制。市人事局今年还确定了中医院、保健院、口腔医院和红十字血站四家事业单位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工作,并相应地成立了三个推进落实工作组,从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三个方面重点予以指导。 (四)围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人事部门的综合素质 1、抓思想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市人事局始终坚持狠抓人事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局领导带头大兴学习理论之风,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的日制度和党课教育活动作为学习主要方式和内容,有计划地请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有经验的同志,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思想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业务知识的辅导和培训。通过这些活动,使人事局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2、抓依法行政建设,强化法律意识。人事局在局机关广泛开展了学法、知法、守法活动,要求人事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邀请人大监督,对今年收到的袁旭成等人大代表提出的六项关于人事人才方面建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答复。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对市人事局的答复普遍表示满意。 3、抓工作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市人事局以“两风”建设为契机,认真组织了“两风”建设知识测试,在思想上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对“两风”建设的认识,增强了人事局全体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抓业务能力建设,强化竞争意识。市人事局今年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全体干部举办业务知识讲座和现代化办公技能培训,为人事干部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市人事局还在全局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出5名副科级干部。 二、对市人事局局长的工作评价 在评议谈话中市人事局的绝大多数同志反映,朱锦山同志能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人事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履行市委、市政府赋予人事局的各项职责,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在组织人事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熟悉人事工作,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较强,工作思路清晰。 一是坚持原则、勤政敬业。人事局干部职工反映朱锦山同志在工作中的最大特点是,早来晚走,敢于负责,不怕触及方方面面的矛盾。尤其是在我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中,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工作方面,能认真调查研究,尊重各单位意见,使全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平稳进行,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也圆满结束。在日常工作中思路清晰,作风深入,工作务实,抓基础管理和规范管理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任市人事局局长期间内,为加强对局机关的管理,通过多方面的协调,把原来分散在多处办公的科室集中到院内办公,方便了外来办事人员。将市人事局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人员姓名、职务等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关心同志,不搞亲疏。不大
吃大喝,在招待上级领导方面也很“抠”,尽量到小吃部,少花费。不主张,也不搞请客送礼。私事不用公车。工作中不为熟人谋私讲情。 三是严格要求,廉洁自律。他无论是对班子成员还是一般干部,都一视同仁,在工作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对市人事局中层干部的培养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平、公开、公正选拔,把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提拨到了领导岗位。 在票评中,市人事局50名干部职工参加投票,满意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1、市人事局整体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工作效率方面。据座谈反映,在外单位人员到市人事局办理审批事宜或其它工作中,本应一次办结的事情,常常因为人事局工作人员忙于自身业务或其它原因,而不能一次性办结,导致外单位办事人员有时要跑几次才能办结,客观上形成了工作效率低,办事不顺畅。 二是在服务意识方面。根据相关部门的反映,在外单位人员(尤其是事业单位人员)到市人事局办理相关业务时,市人事局少数同志还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个别工作人员对外来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个别人的行为影响了市人事局的整体形象。 三是在收取费用方面。一些单位对培训费用等收费项目的收取标准过高、收取的依据不足等方面有意见。 四是在协调方面。在外部协调方面,如在事业单位的政工职称工资兑现上,有些单位已经批准的政工职称在上报到市人事局兑现工资时,由于市人事局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等方面的原因,上报一年,迟迟没有结果。在内部协调方面,人事局的一些班子成员因各种原因长期不能开展工作时,没有及时做出调整,使有些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或延误。 2、市人事局局长个人的不足 在评议中,根据个别谈话和座谈会所反映的情况,市人事局长朱锦山同志在抓重点工作、协调上下级关系创新意识和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意见和建议
1、对市人事局整体工作的建议 一是设立外来单位办事工作日制度。为了进一步促进人事局工作效率的提高,方便外来单位人员到人事局办理业务。建议市人事局的各个对外职能科室明确每周对外办理业务的时间并形成制度,在此期间内保证工作人员到位率和对外来单位的办事效率,以达到方便外来办事人员和提高人事局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公仆意识。要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简化办事程序和工作环节,深入开展“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简化审批程序,确定审批时限。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强化服务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 三是加强自身的监督力度。在外部监督方面,聘请行风建设监督员,经常向他们汇报人事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收集监督员对人事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处理,对解决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回访。同时开展内部督察自纠活动,建立暗访工作制度,采用跟踪办事过程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各科室、各岗位办事的真实情况。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考试和培训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透明度。建议市人事局定期将相关单位反映意见较大的培训收费的标准、收取的依据和收费的去向等问题,通过报纸、电视等传媒途径向社会进行公开。 五是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工作。在对外协调方面,定期与人事工作有关单位通过召开联系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和协调,减少矛盾,提高效率。在内部协调上,分管领导因客观原因长期不能参加工作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安排,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市人事局长的个人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注意个人努力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其他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要发挥分管领导熟悉业务的优势,要发挥好领导班子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
整合现有人才资源,为干部职工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的空间。 以上报告请审议。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五
市民政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报告
保山市民政局2006年以来的
工作报告
尊敬的杨副主任、评议组的各位领导:{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根据保山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监督工作的安排,我代表保山市民政局,就2006年以来的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06年以来,保山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指导帮助下,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履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核心理念,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各项民政工作得到了有力加强和较快发展。
一、取得的成绩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月保障标准从2006年的的166元每人
每月(五县区)提至2010年的213元每人每月(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和228元每人每月(腾冲县)。截止2011年6月全市有28555户43651人进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其中:隆阳区18509人,施甸县7727人,腾冲县5861人,龙陵县5255人,昌宁县6299人),月发放保障金707.37万元,1至6月累计发放26.1785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4242.74万元,人均月补助162.07元。农村低保。2007年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对象从2007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2.41万人,人均月补助水平从30元增加到现在的70元。2010年共支出农村低保金17192.41万元,2011年 1-6月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9261.82万元。
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得到推进。全市 7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符合《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条件的五保对象18629户21099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0.95%。目前,全市五县(区)农村五保供养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350元至550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9所,现有床位1047张,集中供养906人,还有10所敬老院正在建设之中。
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按每人30元的参合标准,对全市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2个边境县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边境一线农村群众新农合个人缴纳的参合资金给予全额补助,并资助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
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隆阳区2006年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试点,2008年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2010年10月,隆阳区开展老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手工操作模式)试点工作。农村医疗救助。到2010年农村医疗救助达292483人次,累计支出救助资金4595.37万元,2011年上半年救助15512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375.92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到2010年城市医疗救助困难群众4039人次,支出资金1126.51万元,2011年上半年救助1402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280.86万元。
四是启动城乡临时救助制度。2008年,启动了城乡临时救助制度,对困难群众出现的特殊问题,给予了必要的临时救助。2011年上半年临时救助共救助了10955人,共支出救助资金876.4万元,充分保障了城乡低保边缘群众的基本生活,整体发挥城乡社会救助效能。
(二)完成了繁重艰巨的救灾任务,救灾工作成效明显。 2006年至今,全市累计拨发救灾款17890万元,其中生活救济款11302万元,救济灾民近150多万人次;拨发灾民建房款6588万元。及时履行了腾冲2007年“7.19”年特大大泥石流灾害、2009年腾冲森林火灾、2010年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和2010年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9.01”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灾害的各项救灾任务,保证了灾民基本生活。全面完成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2010年旱灾的接受捐赠工作。全面实施农村民房灾害保险工作,从2010年1月1日开始,
政府投入资金510多万元,为全市51万多户农村居民开展民房灾害保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是村民自治不断完善。2007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两次表彰命名了一批村民自治模范乡镇、村民自治模范村和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2010年又命名表彰了70名优秀村干部。同时,全市还涌显出了一批全国和全省的民主法治示范村,隆阳区板桥镇世科村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13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10年全市70个乡镇的872个村圆满完成了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各项任务。通过换届选举,新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4552人。选出村民小组长10869人,登记选民总数为1580313人,参选率达94.6%。积极稳妥地推进“一肩挑”和“交叉任职”, 511个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高了妇女任职比例,共选出女性村“两委”成员1520名。
二是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切实把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保山的基础工程,有力推进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 1月,我市隆阳区黉学社区、腾冲县秀峰社区荣获“省和谐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同年10月黉学社区又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荣誉。
(四)社会福利和社会专项事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
一是城乡社会福利工作保持了较快发展。开展了“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疝气手术康复计划”、“义肢助残”活动等项目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工作。保山市儿童福利院、保山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预计 2011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保山市民政精神病医院和腾冲县安定医院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二是社会组织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到2010年末,全市社会组织共300个(市级95个),较2005年增长75%。其中社会团体由2005年的142个增加到2010年10月的24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由2005年的29个增加到2010年10月的53个。分布在各个领域,形成了门类繁多,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殡葬改革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市委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市纪委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保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隆阳区、腾冲县先后制定了殡葬改革实施细则,腾冲县出台了遗体火化奖励暂行办法。2006年至2010年隆阳区、腾冲县共火化遗体 3995具。新建昌宁、施甸两县殡仪馆。2008年4月配发给昌宁、施甸、龙陵县3辆殡仪服务车,为推进殡葬改革创造了条件。
四是区划地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完成了涉及29 个乡镇、减少13个乡镇、减幅15.85%
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篇六
接受县人大工作评议自评报告
国土资源局接受人大评议自评报告
国土局长 李天云
尊敬的陈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安排,国土局被列为今年工作评议对象,我认为这既是对国土资源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体现县人大常委会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关爱,同时,更是对我们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种激励和鞭策。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真诚欢迎并虚心接受县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进行评议、检查、指导和监督。下面,我按照评议工作要求,将我局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请予评议。
一、近三年来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贯彻落实基本国策为主线,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己任,以“保增长保红线”为动力,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积极主动服务,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准确掌握全县项目用地数量、结构,摸清用地需求底数,做好项目用地计划,科学配置,统筹安排,按“有保有{r人大评议工作报告}.
压、保障重点”的原则,全力确保全县各项经济建设用地和重要民生项目用地需求。近三年,我们共组织多个批次用地报批:其中08年上报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3个批次1000亩,上报市政府批准的2个批次313亩;单独选址上报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2个批次4412亩;09年共申报2个批次和4个单独选址的建设用地3373.083亩;2010年上半年经省市批准的4宗用地3301亩,已上报待批的4宗用地304.6亩,正在征用的建设用地3宗493.8亩。通过用地报批,为我县经济建设拓展了用地空间,保障了用地需求。
(二)守护生命红线,着实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工作
为确保全县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我们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以建设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耕地占补平衡“双赢”目标。 一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把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作为年终目标考核责任指标落实到各乡(镇、场、区),把耕地保护责任制延伸到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明确了责任,并在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修建固定标示牌。保护标示牌上标示保护区范围、“五不准”规定、保护区责任人及举报电话。同时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监察巡查制度,由局执法监察大队、法规监察股及各乡(镇)国土所对各保护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行为。通过各项措施地完善、责任地强化,全县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5万亩。
二是抓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的总体要求,相继完成了铁铃乡土地开发项目,并通过省市专家验收报备,为我县新增了耕地1486.959亩;下一步正积极做好大头镇等4个乡(镇)8个村(分场)土地开发项目验收工作。今年上报的天台乡李村等5乡(镇)土地开发项目已于3月19日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办公会审批,该项目建设规模2212.2亩,预算投资715万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1972.8亩。通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平衡。
(三)彰显资源价值,着重提升土地市场配置功效
一是始终坚持招拍挂出让制度。为保证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一级垄断,实现土地资产效益最优化。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2008年以来,全县共招拍挂出让土地61宗,出让面积2935.469亩,收缴土地出让金4.2058亿。土地出让收益已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是继续做好土地储备文章。为强化用地保障,超前谋划土地政府储备,及时化解土地供应和以地融资难题,我们积极推行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提高土地供应调控能力。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收储县一中西侧李村、红旗铁路西面东风村、华西村、城防路南侧李塘村及收购工业园东城区天翔实业公司等土地1783.4亩,用活了储备土地使用权,为政府融资,并为我县今后项目供地提供了后续资源保障。
(四)宣传执法并进,不断改善国土资源执法环境
一是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为契机,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及召开座谈会、设立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主动创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间,我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万人健步行”国土资源法规宣传活动,共接待群众咨询524人次,解答疑难问题98件,发放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单近万余份,制作横标12条,有效地宣传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营造了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珍惜爱地、依法用地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加大执法动态巡查力度。针对在县城边和公路沿线乱占乱用土地、未批先建、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占地时有发生的情况,我局加大了巡查力度,建立了执法监察分片包干和动态巡查责任制,实行分片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县城区内每天巡查一次,县城内交通主干道两侧每月不少于4次。坚持预防与查处相结合,对违法案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竭力把各种违法案件解决在萌芽阶段,有效的遏制了土地、矿政违法行为。近三年共开展土地巡查左215次,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32份,立案查处非法占地案件10余起,依法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3宗。同时,依法开展矿政巡查,并会同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在城门乡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组织力量依法拆除了中塘矿山排土场周边非法淘洗海绵铜洗铜池及其设施。严厉打击了非法违规开采行为,为我县矿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拓展环境。
(五)严格矿政管理,不断规范矿业权管理行为
一是规范矿业权管理。健全了矿业权管理制度和机制,落实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矿政管理的规费征收,做到应收尽收,并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和法定用途管理使用。去年,
为加强矿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