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的对联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

一到十的对联篇一

高中语文——对联

高中语文——对联

一、高考改革新动向

北京市高考最新命题工作布置会提出2014年高考命题的原则: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思考并汲取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的魄力,深化对祖国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发挥文学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作文命题要处理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要鼓励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注意防止套作、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 工作目标:

1、调整形式和内容,体现内容、形式向宽的方向拓展的改革尝试。增加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与与语言情境,在生活中、接触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

2、提升命题精确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

3、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全面考查写作能力。

调整重点:

1、将60分的在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作文,第二题为作文题。

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

① 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② 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③ 改造古诗文默写、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应用。

3、设置差别赋分选项的选择题,不同选项差别赋分,提升区分度。

4、分层设问,以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

导入:

① 从前,一位穷文人贴过这么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该联从一到十个数

字中藏去“一”和“十”两字,影射“缺衣少食”,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②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此联上句隐“八”字,意为“忘八”;下句隐

“耻”字,暗指“无耻”。这是以前人们常用来讽刺奸臣、坏人的对联。

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国民党革命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十分气愤,1935年她给蒋介石寄去了一个邮包,里面装有一条裙子和爱国将领续范亭的一幅对联。联曰: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顽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联中嵌有蒋介石的名字“中正”,且把他喻为“井底之蛙”“厕中顽石”。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蒋的丑恶嘴脸骂的淋漓尽致。

对联例题示范:

[例1]下列诗句,与“安得身如芳草多,相随千里车前绿”的送别情怀最相近的是 ( C )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C.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例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B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例3]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写在横线上。

学问藏今古, 。(“典籍贯中西”或“门窗望海天”)

[例4] 下面是一副春联的上联,请在横线上对出下联。

春风十里,长安两路; 。(秋月千年,永定一桥)

二、走近对联

1、起源: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2、特点:

请大家看几幅对联:

雨 风

飞花雨 撒酒疯{一到十的对联}.

点点飞花雨 回回撒酒疯

檐前点点飞花雨 席上回回撒酒疯

圣皇有道檐前点点飞花雨 祖宗无德席上回回撒酒疯

圣皇有道,大德王檐前点点飞花雨 祖宗无德,程咬金席上回回撒酒风

你们发现对联都有哪些特点了吗???

归纳——对联的主要特征:

① 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② 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 结构相应: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等。

④ 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注:什么叫平仄?它和声调有关。平:第一声、第二声;仄:第三声、第四声。 如对联:雪过三冬春有信;风来二月柳含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此外,大家知道张贴春联的顺序吗?

明确:我们要按照平仄的要求区分出上下联,然后上联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

3、类型:

① 正对: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② 反对:上下两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③ 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发展后的对联已经不单单只有春联了,还包括很多种。

① 从张贴处上说: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② 从用途上说:婚联(结婚)寿联(祝寿)挽联(吊唁)题画联(题画上)交谊联(赠友人)名胜联(风景名胜处)

附注:《对联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4、课堂练习

①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1.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2.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3.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4.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1-B 2-A 3-D 4-C

② 帮我改一改:

(1)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下联应该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2)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应该为: (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

(3) 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到来) ③ 补写对联

(1)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 。

参考答案: 白云罗浮越秀 尽是广东名山{一到十的对联}.

• 故宫天坛长城 均为京都美景

• 勤劳谦虚宽容 全为中华美德

• 南京苏州无锡,同属江左名都

(2)补写对联: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参考答案: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上联: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西游记, 。

答案参考:记唐僧师徒,降妖除魔, 西天取经 。

5、趣味对联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 水 朝,朝 朝 朝,朝 朝 朝 落;

浮 云 长,长 长 长,长 长 长 消。

朝: ( cháo)同“潮”,涨潮;(zhāo)早晨。长: (cháng)同“常” (zhǎng)增多;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这则对联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汉字多音和谐音的使用令人称奇。

6、马年说马,请对出上联或者下联,要求其中至少有一句带“马”

上联:凯歌送旧岁 下联: (骏马迎新春)

上联:三春播喜气 下联: (万马荡雄风)

上联:骏马奔腾春色丽 下联: (艳阳照耀岁华新) 上联:马逢伯乐驰千里 下联: (鹏过高天展万程) 上联:好借春风酬壮志 下联: (快催骏马跃前程) 上联:万缕彩霞映旭日 下联: (千匹骏马迎新年) 上联:鹏举长空九万里 下联: (马驰盛世二千年) 上联:骏马奔腾千里路 下联: (金蛟翻滚九重天)

上联:小龙辞岁,好凭妙手书鹏赋 下联: (骏马迎春,当显雄才唱大风)

一到十的对联篇二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半山居士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点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为“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阅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编修,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一副对联,涉及到文学、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

一到十的对联篇三

赏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赏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羡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文学、历史、古代汉语等方面的十个知识点。下面试简述之。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皆入“唐宋八大家”。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世称“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因这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编修,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一副对联,涉及到文学、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理解、记诵,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

一到十的对联篇四

学 习 对 联

学 习 对 联

对联,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的。所以它典雅、精炼、优美。它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状物写景,或咏物言志,或抒情寓意、或缅古述怀,或扬善抑恶等等。同时,它又是与书法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对联讲究练字练意,它与诗、词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质和审美意义。对联萌发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据说历史上第一个对联是五代时后主孟昶春节时写的“春联”。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的“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说孟昶所写的对联(古时候叫桃符)。

对联四要素: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词性相当 平仄相谐

凡律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的),全诗八句,中间的三、四、五、六都是两幅规范的对偶句,也称对仗句、对联句。在“武侯祠”有杜甫写的《蜀相》,第三四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五六句“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就是两幅很好的对联。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协调、左右对称,意义相似、相连或相反。作对联,一般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形式要美观、整齐、协调;

按汉字平仄声(平、上、去、入)。除了平为平声,上、去、入都为仄声。上下联的字、词,要求平仄相对,一个句子中,平仄交替使用。一般说,在一句对中,一三五字从宽、二四六字从严;

除了平仄相对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即 实词中的动词对 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

无论短联或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对联用字造句,要求鲜明恰当、文雅清新。造句修辞,尽量运用文言。联语对人、对事、对物、对意针对性要强。

对联在两句相对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相对:

各物内部相对:如花木类,梅对菊、桃对李、奇花对异草….其他飞禽类、走兽类、天文地理类等,都是如此;

数字相对:有一到十、百千万、亿、半、只、数 等;

颜色相对:对联往往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广义相对:

即不但相对的范围广泛,而且对时不拘泥一个意义。如天对地、雨对风、山川对海树、日月对苍穹,还可以人与物对、意与景对、鸟与兽对 等等。

对联按含义,分许多种类,主要的有 趣联、春联、婚联、勉志联、寿联、挽联、行业广告联、住宅联、等等。

几个分类别的对联:

趣联: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春联: 风和桃李秀===日暖山河春。

梅花欲待歌前发===兰气先迎酒上春。

婚联: 诗题红叶同心句===酒饮黄花合卺杯。

古色古香配古乐===新年新居迎新人。

勉志联: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无暇人品清于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寿联: 寿同松柏千里碧====品似芝兰一味清。

五色云中三瑞草===九重天上万年松。

挽联: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英灵赴天台,青龙举首,泣杖痛悲二月二 ;

神魂佑子孙,王母赠桃,菩提证果三月三。

宅联:近市声喧,清风明月不用买 ;

贫家客少,鸟语花香自可人。

{一到十的对联}.

梨花院落溶溶雨====春水池塘淡淡风;

山横前榭瓦都绿====日射榴花楼映红。

再说一般上下相对的常用字:

云--雨 雪—风 来鸿—去雁 宿鸟—鸣虫 江风—海雾

牧童—渔翁 穷—富 塞—通 观山—玩水 绿竹—苍松

明—暗 淡—浓 雪花—云叶 绣虎—雕龙 山川—湖海

麟—凤 始—终 六朝—三国 四海—五洲 宫花—御柳

……

前面说过,看上句对下句。出上句也要考虑到下句。比如下面这个联:{一到十的对联}.

雪点寒梅横小院

风吹弱柳覆平桥

风对雪,是名词;吹对点,是动词;弱柳对寒梅,名词;覆(在此作盖讲)对横,是虚词,是象征某种现象的;平桥对小院,是地方名(平、小是虚词,桥、院是实词)。

当然,里面还有些别的含义。上面这个对子,用雪和风、寒梅和弱柳描出了冬、春两个季节,两种景色。里面关键的字是“横”和“覆”用得好。

雅 座 学 联

七巧七把梭,七月七相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

伥然时 坠叶飘香 水在幽微灵秀地=======遥望处 黛湖含烟 山在虚无缥缈间

杏雨赊香迷柳岸========笛声入梦踏梅山

帆舟戏浪山争远========== 木桨淌珠水生音

月引诗心 梅边横笛吹春梦====雨传画意 江上孤舟钓寒雪

风动水活月======== 江清柳钓春

秋波慢起慵妆装,却将青丝随意挽======= ?

诗经三卷,风,雅,颂,卷卷风雅==== 春秋半部, 诗, 词 歌 句句诗歌

山道无人藤剪径====洛河舞艳水留神 山路无人藤剪径=====草庐来客鸟迎宾

泓秋水,欲染青山红叶里=====几只零雁,且栖白芦秋韵中

金沙恋木棉,红颜百媚醉银山,千古愁怨=======苍松伴青山,英雄万志冲凌霄,一世踌躇 卧红楼看三国梦西游窗外雷雨不断=======醉西厢读聊斋忆长恨屋内相思绵绵

春燕初飞娇雨落,红颜扣粉花蕾香。戏鱼弄波柔水唱,妙顶轻弹吹

疏帘钩月,香烛清泪,鸳鸯枕上相思梦。======== 细雨薄云,紫燕清寒,茜纱窗前恋君魂

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思思念念祈祈盼盼====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孤伫陌路空阡,凄落冷月夜夜寒,寄谁思?========独依危楼斜栏,黯淡晚云片片远,托秋心

夜泊秦淮,花清柳媚风月影== 朝至潼关,剑冷刀凌马车形

孤伫陌路空阡,凄落冷月夜夜寒,寄谁思?========独依危楼斜栏,黯淡晚云片片远,托秋心

玉莲XX分乾坤===飞鸿绮月观天河

李白居易水,看五柳三变======林洪咨夔词,读九章八元

缘来缘尽何需风儿留云住=====浪起浪翻还应蛟龙伴帆行

耕笔数载,载载唯求志高雅,管它黄花比瘦 ====戎马四年,年年只盼国太平,不怕战马空肥 花落满怀 暗香盈羞 淡淡喜欢淡淡怨========云游四海 明月含情 幽幽眷恋幽幽语 对月伤感,青苔露珠吐相思===把洒风流。翠羽流苏欲睡眠

伟峰挺拔,青云有路摘星去====深海汹涌.碧波荡漾踏浪来

柳絮沾衣云入袖=====梅香醉墨雪梳

一担重(仲)泥(尼)挡子路=====两行夫子笑颜回

碧水晴空空对月月色撩人————霜天飞花花弄影影像成空

西游三国逛水浒,做红楼梦=====左传四书进聊斋, 写封神榜

书可醉人何必酒===========诗能留客 不须茶

无端细雨云中舞========自在扁舟柳下闲

雨夜赏花花夜雨--梦里回乡乡关情

泰山嵩山华山南衡北恒,同为五岳, 尽显华夏风彩 ====亚洲非洲欧洲南美北美,同此凉热,共求世界大同

霞飞边关,残阳无言垂沙海====== 梦醒灞陵,暮柳含悲伴羌笛

(夜半清香渐浓,风舞蝉呜,高楼愈高迷津,孤影醉卧邀寒星,何年入故里?) 春夏秋冬,春蕾娇媚初绽香,夏风戏水送清凉,秋阳西落红尘客,冬雾凝愁望异乡。 雨浴青山无人知,依稀粉上有泪痕 ===风吹绿水有士晓 仿佛弹开无皱颜

月如水 水如镜 镜中美人插花 明日黄花 花开一季 谢三季——花袭人 人袭月 月上玉兔伴娥 昔年素娥 娥活永世 泪满腮雪落天堂有声乎?天知我不知------------雨沉地狱无还矣,众晓你难晓

请猜字句迷:真心相爱心相连,秋水滔滔话缠绵,奈何傍人尔边站,胆却无能把心迁,声声欢笑又化烟,情义几许留点点!

春几时来,问谁家新燕,软语呢喃===情何日了?观古今旧事,真爱坎坷

洛水元龟初献寿 阴数九 阳数九 九九八十一数 数通乎道 =====隆中卧龙才出计 虚计六 实计六 六六三十六计 计传与国

曙光将晓草俸露======日色欲尽花含烟

落寞梧桐梦里花======单影紫竹魂外情

一缰牵诗赋,文为车,字作马,韵脚踏平仄,风驰上下五千载=====?。

(梦萦雅座只为联,何愁秋水济苍颜,但得诸君同应和,酒醉阳春也心安 思绕联室觅良言,词如金玉铿座间。只缘众友可堪对,茶清雅座梦自安)

新柳方绿,玉阑处,燕儿婉婉南歌子====晚妆初成,鸾镜前,谁再频频念奴娇 谪仙游湖,李白鲤红李谗鲤====?

少君子霭霭春风静姝于岸半隅空谈岁月=========小女人盈盈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笑看人生 夏叠白云随风颂====春皱绿水伴雨歌

淡黄柳 杏花天 暗香 疏影 翠楼吟 齐天乐-----(备注:这六首都是姜夔的代表词)

曾回眸,画堂墨迹未清许,依稀故人锁眉影==== 略得意,粉笺心事尚淡描,朦胧新月映红妆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举杯邀月,风流倜傥唐诗仙

红酥手插碧玉钗照青铜镜,佳人懒梳妆====粉面头低青丝垂飘湖水照,丽人自妖娆

凭栏怀古黄昏雨________登山观日朝晨雾

{一到十的对联}.

映月潭中,月光月色,水似月,长伴水和月=======百花园里 花衣花裳 人如花 不辩人与花. 风吻水愁 波皱天忧 可怜一江秋月 谁能抹平====柳钓鱼欢 枝肥地乐,唯爱满山春花,吾当看尽

红泪凭楼,暖阁双枕,相 思于海内----白云临水,寒亭孤人,停泊在异乡

白水出泉,泉涌波涛滚滚浪====火土成灶,灶炀灰炭灼灼烟

剑挑白云,直入苍穹十万里====书藏青史,贯穿华夏五千年

渔夫钓鱼遇愚妇 ,结为夫妇

风过万竹丛中 翠衫翠袖 风不翠 但觉风已翠===== 月探一酿泉上,醉花醉柳,月不醉,深感月更醉

一树含烟柳叶俏,一枝带雨桃花笑。一树胭脂一树翠,一入江南烟雨遥。

夜寒幽怨梨花瘦=======月冷轻愁桂子闲

沉溺书中岁月,读左传,醉春秋,不过烟云随梦去==========流连笔下山河,看上河,恋梅菊,无非嗔喜惹意来

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鬼谷子子子相传传子孙========== 老妇少妇泼妇荡妇长舌妇妇妇难守守妇道

琴棋诗书画笔墨清雅! ====宫商角徽羽气势磅礴

秋风细细,金叶梧桐黄满地=======微雨慵慵 玉面桃花香敲门

水漫平湖桃叶渡=======帘开画阁杏花天

笔底生风胸间有天地======唇间换盏杯中藏日月

寒草烟光渭水绿======艳花月明九江红。

红筏小字胭脂泪========绿水长天翡翠心

红筏小字胭脂泪========绿水长天翡翠心

空城诸葛抚琴 高山流水=====虚月嫦娥倚桂,低眉思乡

古藤绕木泉声咽======嫩柳拂波舞韵幽

知时雨润千山秀=======失势卒逼九宫寒

暗夜明堂,更阑空对窗外影 ==== 幽塘曲径,晓色初映柳边荷

多情无望西江月======大气难求满江红

自花间袭过,满天风媚雪梅梢 ===

泉隐竹间歌流水=========== 江卧峡中奏天音

满树梅花和我老======= 一蓑烟雨共春眠

空城诸葛抚琴 高山流水====沧海曹操咏怀 平湖秋月

自花间袭过,满天风媚雪梅梢===由云中洗礼,苍穹雨艳彩虹桥

花红柳绿,春江千里缀七彩==== 叶黄霜白,秋波一顾媚三山

茶山茶水茶有道,茶香飘七风===诗篇诗句诗含骨,诗韵传九州

花红柳绿,春江千里缀七彩=======燕喃莺啼 美景四方奏八音

半壁秋烟寒万树=======一弯春水绿千家

百种弦乐筝最响 莺歌燕舞====七色鲜蕊梅独艳,风花雪月,

山过暖风烧青松==水流寒峡冻翠柏

万里河山似锦绣,五湖四海八方客===?

小子偷桃可口可乐=====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渔翁钓鱼遇愚妇,结为夫妇===才子砍柴逢财娘,当做亲娘

望云山望云山云山在望====兴国策兴国策国策正兴

闲观柳絮半池雪==醉饮菊花一掌香

泛舟月下,拂面春风,问舟子逍遥几许========放鹤云间,倚肩山岚,收星辉灿烂半天 泛舟月下,拂面春风,问舟子逍遥几许======驻马云中,宜人境界,邀青山酩酊千杯

金师父满头银发不染铜臭真是一铁汉子————珍姑娘遍身宝器长闪珠光真可谓十足玉人儿

古藤绕木泉声咽============= 老松护花溪水吟{一到十的对联}.

雁不读书,敢在青天写字!==== 船无点墨,却上苍海描图

诗情放,剑气豪,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狂挥墨,网间轻挥豪====== 仕途难,后台无,官前低眉,背后信手,桌间小饮酒,屏上狂发泄

清瘦冷月,月光扫尘尘未动=====憔悴残烛,烛影摇风风不觉

天娇化凤踏霞去===仙客拌鸾驾云来

夜静无人,凭栏总是消魂处====诗吟有心,依窗遥盼撰词人。

竹幽有韵,袂别终归痴情痛====花艳有时,枝连起于缠绵情

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笔墨尽意,月寒盼春逍遥。=====岁月如稠,痴情对月缠绵

聚春圆,院聚春,闲看群芳争百艳.======枕粱梦,梦枕粱,醉哭众人逐一空。

飞雪初歇不见梅,小窗幽记=====华灯初上适逢雨,天方夜谈 。

三更月影书佳句,风执笔=== 千里竹魂赋清词,月描诗

半篱菊梦影千重,掬秋魄=== 两岸柳魂风万里,曳春心

忧欢随意,洒然一笑挽风去=== 聚散因缘,宛然回眸踏月归

奔东海跑西域,闯江湖千里走单骑唯求财色双得=====?

雕栏犹在谁为调朱颜====?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风淡千叶静,天高落日早

风撕云碎,独依玉栏轻垂泪==愁促弦断,静抚瑶琴漫叹息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丹鹤思春,于巢边唤郎唤妾,唤妾唤郎

霹雳撒野雷震天 风雨撒欢云盖地 日月隐蔽===帝王宠恩鬼运财 将相发迹仕添禄 福寿吉祥

鸡冠花下鸡观花==月影池中月盈池

孤山独寺一将军单枪匹马===夹河两岸二渔翁对钓双钩~~

复山叠水 两只蝴蝶对舞双飞 梁祝----经天纬地 一朝文武相辅相成 蔺廉

愁上心头 ,杯换盏转,轻醉误将软榻当舟======梦回小楼,莺鸣燕啾,醒时残灯如豆。 和尚上楼楼梯断,和尚何上?==汉林临书书页残,汉林汗淋

十面埋伏巧运筹,天一面,地一面,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十年寒窗苦用功,诗五年,文五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帝京繁华,当显天子几许才=======世间凄凉,惜叹仲永一时名

十面埋伏巧运筹,天一面,地一面,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六韬谋计妙按排,阴八卦,阳八卦,古今中外三界六合

恩恩爱爱如梦 是是非非似幻 朝朝暮暮皆醉 岁岁年年平淡==来来往往无期,起起落落孰料?好好坏坏任评,坦坦荡荡心安

风争筝.筝争风,风争筝风 ==== 花无影,影无花,花影无花.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皆是人间美景=====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为世上情怀

雾锁关山,请君且听广陵散===云横秦岭,凭谁好梦定西番

一到十的对联篇五

对联中的数字妙用

对联中的数字妙用

对联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构成两句(或两段)音节、字数对等,词性对称,声调平仄协调的联语,有如鸳鸯戏水,又似莲花并蒂,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联非常讲究趣和巧。历史上流传下来历的名联,或巧用镶名,或妙用名字,或化用典故,或借用修辞,信手拈来,妙笔天成。下面就以其中的“妙用数字”分类作一番介绍。

一、春联

春联是人们欢度春节时使用的对联。有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为宋朝吕蒙正所作。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 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写下了这幅对联。这幅对联巧用

“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

春联中最绝的大概要数下面这一幅: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除夕下令“每户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下令后他微服私访,发现

有一家没贴春联,就询问原因,原来那家的主人是阉猪的,还没找到代笔人。小和尚出身的

朱元璋一时高兴,就代为这家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取用数字,既具皇者大气,又

切合阉猪人身份,含蓄而幽默。{一到十的对联}.

二、装饰联

装饰联是指美化环境的对联。游览胜地、名胜古迹、书房卧室等都可以题写装饰性对联。

旧时某地十佛寺有联云: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

上联万、千、百、十逐步递减,下联一、二、三、四逐步递增,同时又巧妙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相生的图画,颇具神韵。

下面成都武侯祠这副对联则更令人拍案叫绝: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上联“遵教受”指诸葛亮逝世后,其既定方针由姜维继续实现,下联“十倍荷褒荣”指

刘备临终称诸葛之才“十倍曹丕”。对联在用数上从一到十皆用,概括地写出了

诸葛一生谨

慎、功盖三国而又“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结局。

题写书房卧室的对联,徐渭(即徐文长)题其青藤书屋的——副可谓无出其右者: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巧用数字方位词点出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又于自我解嘲中透出一股特立独行之高标品

格。

三、专用联

专用联是指专为某一事而题写的对联,常见的有婚联、寿联、挽联等。

1、婚联

婚联是人们对新婚夫妇予以赞颂、祝福的一种对联。梁石编的《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中收有如下一联:

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大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和,全无缺羡鸾和

按《周易》解,“一阳初动”讲的是结婚时间为十——月;“三多”即“多寿多福多男

子”;“四美”古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五世其昌”谓后代子孙昌盛发达;“六礼”指古代成婚的六个程序;“七贤”指主持婚礼的七位贤人;“八音”泛指各种乐器;“九

如”是祝福新婚夫妇健康长寿;“十全”即十全十美。此联全用吉祥语,用数一到十依次排列,堪称古今第一铆昏联。

2.寿联

寿联指为老年人祝寿而作的对联。一则真心实意而祝贺:

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此联为乾隆五十大寿,在离京上泰山前纪晓岚所作。上联从江山(地域)角度立意,下联从时间角度设旨,上下联合为“万岁万寿无疆”之意,且联首联尾重合复沓,颇见匠心。

二则为讥讽而作。据云,明末清初降臣洪承畴做寿时,一书生赠他一副对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人们不解其义,有人测之曰:“首句隐无八,次句隐无耻也”,气得洪承畴暴跳如雷。此联也有一说为人们为卖国贼袁世凯所作。

3.挽联

挽联是用于表示对死者深切哀悼和纪念的对联。黄兴挽黄花岗烈士联云: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上联歌颂七十二烈士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英勇捐躯,下联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对仗工整,辞真意切。

四、交际联

交际联是用于人们交往的对联。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复杂,或褒或贬,或祝或讽,接风赠别,试才斗志,均可用对联这种文学样式。

据《古今趣联拾萃》记载,一知府大人为试神童谢启才学,出了一幅上联: 三位大仙,骑狮、坐象、踏莲花

谢不假思索:

两班衙役,偷鸡、摸狗、摘南瓜

对得又快又巧,令人忍俊不禁。

如果说,谢启的对答还具有孩子气的滑稽的话,前清大才子李调元与众书生的喝酒吟对,则在狂放不羁中带有一股倜傥英姿: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打扮入九十分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三声唱,大乔二乔一齐来 联中用数从一到十顺逆各一遍,活脱脱显出李调元的才华横溢而又醉态可掬。

与李调元这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当数下面这一联:

一叶孤舟,坐着两三位骚客,启动四帆五桨,经过六滩七弯,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四书五经,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这副对联,写尽了众举子苦读诗书与屡次应试的艰辛,又写出了他们的真实心态: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谓形神兼备。

一到十的对联篇六

记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记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

对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个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

下面简略述之。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颜氏家训·免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与天,俯不忤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因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修编,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除夕的感受
下一篇:三年级想象作文苹果历险记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