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来源: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4-05-12 点击: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一

三国演义 成语故事

妄自菲薄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有褒义。

智取陈仓的故事

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七擒七纵的故事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刘备死后,蜀国的南方各个部落先后叛乱,诸葛亮在治丧结束后立即发兵平乱。诸葛亮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在“七擒七纵”的过程中征服地方首领孟获,从而使南方恢复了秩序,得到了长治久安,从而为其北伐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六出祁山的故事

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公里,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条幅气势恢宏,警句炙口,书艺精道。

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又移至兴平县小槐里。诸葛亮亦迁移西县人口1000余家还居汉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2郡仍存,属益州。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亦属武都郡。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 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舌战群儒的故事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单刀赴会的故事

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平驻守在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占领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国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谋,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国的大使,让他到荆州去找关羽。

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孙权大怒:“刘备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鲁肃出了一个主意:请关羽到吴国来吃饭,趁机把他抓起来,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然的话就杀死他。

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关羽乘船来到吴国。鲁肃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只要关羽不答应,马上就把他抓起来。

在酒席上,鲁肃笑嘻嘻的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就说:“我今天是来喝酒的,国家的大事我们不谈”但鲁肃还是一个劲儿地提起荆州。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过了一会儿,关羽站起来拉住鲁肃说:“我有点醉了,荆州的事以后再商量吧。”说完就拉着鲁肃向江边走去。

吴国的士兵怕误伤到鲁肃,不敢对关羽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拉着鲁肃走出去。关羽一直把鲁肃拉到江边才放开手。等吴国军队来追赶时,关羽的船已经开出很远了。

负重致远的故事

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负”是背着;“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庞德公非常赞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所以等他将要西归南郡去的时候,大家都去看望他。连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陆绩、顾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大家在昌门聚会话别,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名士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先评江东着名学者陆绩,他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动但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众名士听了,都说他评到了点上。接着,庞统又评顾劭。他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耐劳的牛,但能够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有人请他评评自己,他颇为自负地说:“为帝王出谋划策,治理天下,我还是可以胜任的。”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二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1、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巾、

空城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 关羽: 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3、 曹操: 曹操献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败走华容道

4、 曹植: 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5、 刘阿斗: 乐不思蜀

6、 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

7、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 刘备: 白帝托孤、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论英雄

9、 赵云: 单骑救主

10、吕蒙: 非吴下阿蒙

11、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三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内容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国把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有一天,魏国的司马昭请刘禅喝酒,给他特意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的人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了今天,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回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来人们用“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不知所云: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于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表达他恳切、激动的心情。安排妥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十里多远。

成语“不知所云”就因此而得名。

万死不辞: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奸臣董卓手中。董卓骄横拔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供他玩乐。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王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到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貂蝉。王允问道:“三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大人把我抚养大,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近来见大人双眉紧皱,知道必定是为国操事,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天又看见大人发愁,因此,也长叹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到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觉不推辞。”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给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善战,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这样才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地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刀下!”王允与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出初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曾三顾茅庐,请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出山当了军师。对此,军中很多人不理解,刘备身边的两员虎将关

羽和张飞尤其如此。张飞不服气地对刘备说:“孔明年纪尚轻,能有多大本事!您对他是不是敬重得过了头······”刘备答道:“我有诸葛亮,犹如鱼儿得到了水。你们绝不可造次。”不久,曹操派夏侯惇带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对刘备构成了强大攻势。寡不敌众,情况危急。刘备立即召集众将商议退兵之计。张飞吹胡子瞪眼说:“哥哥不是辛辛苦苦请来个军师吗,何不让他去带兵御敌?”诸葛亮缓步而出,在刘备身边坐下,手摇羽毛扇道:我是要带兵遣将的,只是恐怕有人不服.”刘备闻听,就把宝剑和帅印交给了诸葛亮,一切由他指挥;不听令者,按军法处置。诸葛亮有了指挥权,便开始发号施令:令关羽带一千人,去博望坡左边的豫山埋伏,曹军来时放过不打,见南面起火再出兵截杀,切断曹军粮草;令张飞领一千人,埋伏在坡右边的山林,望见火起,就向博望城方向猛攻,务必把曹军大本营的粮草全部烧掉;令关平、刘封引五百士卒,备齐放火用具,在博望坡后山谷两翼等候,待曹军的一半进到山谷,立即放火点燃芦苇;令赵云做前锋正面迎击曹军,但只准败不准胜,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又请刘备亲率一支精兵,在博望坡下驻扎,敌军到时就弃营而退,看见火起时再挥军掩杀。号令完毕,诸葛亮走下点将台,众将疑惑不解。张飞说:“把我们都派出去了,军师你干什么呢?“诸葛亮笑道:“我在大营为各位准备庆功酒!”张飞听了,愤愤不平,正想说些什么,关羽劝道:“三弟,咱们姑且照他的计谋行事,若打不赢,回来再跟他算账不迟!”于是,众将遵令而行。这天傍晚,夏侯惇引军前来,远远望见迎面而来的赵云兵马,不禁哈哈大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

人都说诸葛亮善用兵,现在他让赵云这千把人马作前锋,真是以羔羊和虎豹相斗。今天我一定能活捉刘备!”于是他亲自与赵云交战。只几回合,赵云佯装败走,夏侯惇策马紧追。曹将韩浩喊道:“将军,休要急迫,恐有伏兵!”夏侯惇道:“敌军这点兵马,纵有十面埋伏,又能奈我何!”他不听劝告,一直追到博望坡。突然一声炮响,刘备领兵迎战。战了一阵,刘备弃营退走。此时已近深夜,浓云密布,月光灰暗,大风突起。夏侯惇只顾催军追赶,闯进一条山谷,两边都是芦苇。曹将于禁对夏侯惇说:“将军,此处地形险要,我们要防备敌人火攻。”夏侯惇猛醒,急令撤兵。话音未落,背后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曹军顿时乱成一团,烧死的,踩死的不计其数。这时,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各引兵杀回,直杀到天明,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就是诸葛亮出山后指挥的第一个漂亮仗,后人根据以上故事提炼出“初出茅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刚进入社会,缺乏经验;也指刚刚参加工作。

思贤若渴

三国时期,刘备为曹操所破,往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徐庶去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愿不愿见他呢?”刘备说:“你陪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拜访,不能随便把他召来,您应屈尊去看望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方才见到。刘备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形势,并献计说:“您既是皇族的后

代,信用和道义传遍天下,广泛收罗英雄、盼望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连声称好。

后世用“思贤若渴”比喻迫切地想得到有才德的人。

忍辱负重

三国鼎力时期,蜀汉战将关羽率荆州驻军士兵北伐曹魏,没有料到被东吴大将吕蒙钻了空子。吕蒙趁荆州空虚一举袭取荆州成功。关羽见荆州要塞失守,立即回兵援救,不想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慌忙中被东吴的伏兵活捉。堂堂的关羽哪里遭受如此失败,不屈而死。消息传到蜀国京城成都,刘备大为震怒,立即召集起全国六十万精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这时,为东吴夺回荆州的吕蒙已染重病在身,不久便死去了。孙权看到吕蒙死去,便仰天长叹道:“我吴国周瑜死去后有鲁肃,鲁肃死后有吕蒙。现在吕蒙也死了,以后谁还能与我一起分担忧愁呢!”谋士阚泽看孙权如此忧愁,便对他说: “主公不要过于忧伤,陆逊可为大将。前次在攻取荆州就是采用陆逊的计策才获得胜利的。就我们吴国目前而论,没有谁能比他担任大将更为合适了。”孙权认为阚泽的话很有道理,当即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三军与刘备决战。孙权的这一任命引起东吴许多老将,如周泰、韩当、朱然、徐盛、丁奉等人的困惑不解。他们认为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诸方面来衡量,陆逊都没有出任三军统帅的资格。但孙权的命令已经下达,不容更改,他们只好十分委屈地在陆逊帐下听令。陆逊见蜀军兵多将广,士气旺盛,便命令吴军避免正面交锋,凭险固守,任凭蜀国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四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这部书中共有1191个人物。今天,我们就先从人物入手再读三国, 在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当中,你最喜欢哪个英雄人物呢?

评价人物时要有个人的见解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2)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须从原书中寻找有力的事例作为依据 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来评价一个人物,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

1.巢毁卵破:在东汉末年孔子的后代孔融。他自幼聪明知书达理,明礼数。至今还流传着“孔融让梨”的故事。可是这么一个贤人不幸被曹操手下杀害,被灭了全家。那时,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准备南征刘备。孔融提出不同的主张,却遭到曹操的拒绝。孔融不服气,背后讲了愤愤不平的话。曹操知道后,便下令处死孔融全家。

当时孔融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正在家里下棋。突然面临此大祸。横眉冷对上前护住爹爹,孔融请求曹操官兵放过两个小儿,自己愿承受一切惩罚。儿子却高声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宁死而不屈”。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巢倒了翻在地下,怎么还有完好的鸟蛋呢?!“覆巢无完卵”,也成“巢毁卵破”,就是说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

2.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请收到信息后立即叫孩子将以下内容抄写下来并熟

读成诵。

3. 画饼充饥: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4. 老牛舐犊:东汉末年,曹操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驻扎,陷于进退两难境地,部将夏侯淳询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杨修认为是曹操退兵的意思,叫士兵打点行装,曹操借口杀了杨修。后见到骨瘦如柴的杨修父亲杨彪,问为何?杨彪说有舐犊之爱。

5. 出言不逊: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亲率精兵攻打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不听大将张郃的援粮仓守军的建议,采用谋士郭图的取曹大本营的建议,结果兵败,郭图借机诬陷张郃对袁绍出言不逊,造成张郃投奔曹操,助曹统一北方。 6. 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7. 势如破竹: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20多万兵马,分成六路,讨伐吴国。第二年,杜预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将伍延。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闻风丧胆,纷纷开城投降。接着,司马炎下诏,命杜预从水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有人担心吴国立国长久,一下子歼灭它不切实际,主张把战役推迟到冬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如今晋军斗志昂扬,犹如利刀劈竹子,劈过几节后,就迎刃破

裂,灭吴不会再费大的气力了!”在杜预的指挥下,晋军一鼓作气,攻占了吴国国都建业,终于统一了全国。

8. 一身是胆: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追过来的曹军见了,不敢前进一步。只见赵云枪一挥,营里的箭好似飞蝗般射向曹军。赵云和黄忠乘势追杀,获得大胜。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五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1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巾、 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关羽: 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3曹操:曹操献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败走华容道

4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5刘阿斗:乐不思蜀

6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

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刘备:白帝托孤、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青梅煮酒论英雄

9赵云:单骑救主

10吕蒙:非吴下阿蒙

11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篇六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三国演义故事成语}.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为蜀汉江山积劳成疾星陨五丈原。

2.六出祁山

诸葛亮为北伐中原,先后六次在祁山用兵。

3.三顾茅庐

刘备为了在乱世生存,建立自己的功业,虚心纳贤,他听说隆中有个高人,号称卧龙,决心请他,连续两次拜访,可是卧龙诸葛亮都不在,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终于在了,但是在睡觉,刘备没敢打扰, 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形容诚心的请别人办事.

4.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河北,有三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他们分别叫张飞,关羽,刘备,他们不甘心一世平庸,决心匡复乱世,因为彼此性格相投,志向相同,决定结为异性兄弟,恰好张飞有一桃园,三人边入桃园中,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能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就是桃园结义.后来这个成语常常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

上一篇:qq空间说说视频地址
下一篇:三年级综合性学习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