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广东
来源:经典幽默语句 发布时间:2013-06-02 点击:
2017高考作文广东篇一
广东省2017年中考作文5大招成就满分作文之四
广东省2017年中考作文5大招成就满分作文之四
第4招 讲究文采
所谓文采,是指语言富有表现力,能给人以美感。无论是优美隽永、汪洋恣肆,还是清新淡雅、凝练质朴,都是有文采的表现。讲究文采,是在语句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等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对作文语言提出的更高要求。
有文采的语言可以给作文增添光彩。但也不要片面追求华丽文风,以至华而不实,因言害意。中学生的作文还是要以朴实自然、生动清新为宜。
♦写作策划
策划方案一:巧用修辞,扮靓语言
策划策略:巧妙运用修辞,对于增强文采有重要作用,常见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写作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策划方案二 变换句式,语言错落
策划策略:作文时,如果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多种句式,如整句和散句相结合,长句和短句相结合,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对称句等句式交替使用,一定会使文章错落多姿,语言活泼流畅。
策划方案三 锤炼词句,传神表达
策划策略:记叙的情感表达,很大程度上需要用心推敲词句。可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声音等;也可通过生动形象的用词和个性化、幽默的语言使整句或整段话闪闪发亮。
策划方案四 引用、化用诗句、名言警句等,增强文化底蕴
策划策略:将一些经典古诗词、警句、熟语等,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能为文章增色不少。最常见的引用方式,就是在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尾段等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结合文章内容引发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2017高考作文广东篇二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2017高考作文广东}.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不为外物所累”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⑴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⑵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⑶标题自拟;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点拨】
根据给定材料写作议论文,要过好审题关。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抓关键句,是一种常用方法。上述材料的关键句是苏格拉底的答语。对于集市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学生们满心艳羡;然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玩味出苏格拉底的人生志趣,他的生活价值观。从这一立意点切入,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中心论点:
(1)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
(2)生活因简单而幸福;
(3)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
(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5)欲壑难填,当思自制;
(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7)富有的是精神;
(8)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
(9)学会放下;
(10)好人生的加减法,等等。{2017高考作文广东}.
【优秀佳作】{2017高考作文广东}.
不为外物所累
苏格拉底逛完集市之后,告诉学生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由此,我想起弘一法师的两句箴言:“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正因为苏格拉底具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宁静、虚空的心境,他才不为外物所累,不让心灵负荷沉重的包袱,而危及他对于真、善、美的哲学的追求。(引言要切中材料本质,本段引弘一法师之语,对材料进行点评,扣合题意。“由此”、“正因为„„才„„”等关联词的使用,使表达更连贯。)
苏格拉底给当下社会那些心为物役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为外物所累,保持一种静虚的心境,才能快乐度人生。(提出中心论点,呼应标题,突出“静虚”这一关键词,挈领下文。)
心为外物所累,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丧失本心。泰戈尔曾说:“飞鸟一旦系上了黄金的
羽翼,就飞不高了。”少年方仲永才思敏捷,指物作诗,斐然成章,令人啧啧称奇,邑人将其父视为宾客接待,有的还花钱求仲永题诗,其父以为有利可图,于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让儿子学习;结果,仲永“泯然众人”。你看,虚名浮利的羁绊之下,仲永之父迷失了身为家长的教育职责,而仲永之才华亦早夭了。家教如此,为官亦然。孔子云:“政者,正也。”反观当下官场中,某些所谓人民公仆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为满足一己私欲,欺上罔下,巧取豪夺。权、钱、美色等外物之诱惑,使之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于是就有了“千夫所指”的陈良宇、薄熙来之流,欲壑难填终至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或许锒铛入狱时,他们才幡然觉悟:心为物役,终将丧失人生的快乐与自由。(本论部分要写好完全段。该段从反面举例论证,按“分论点+引言+例证1+过渡+例证2+小结”的思路展开。摆事实,引名言,讲道理,夹叙夹议,分析深入,紧扣段旨。多用成语,使语言精练、典雅。){2017高考作文广东}.
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才会更加恬淡自在,既享受身心的愉悦,又提升了精神境界。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由此,可见出钱老静虚淡定、泰然自安的心境。无独有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趋之若鹜,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淡定地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正因为莫言有一种豁达超脱的胸襟,有一种洞穿名利虚荣的睿智,才不被盛名高誉所陶醉、所捧杀。因此,拥有超越功利之上的情怀,人生才有余裕畅享平静的闲适。(本段从正面论证,举例典型,叙议结合,突出段旨,首尾呼应。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结合,活泼而充实。)
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静虚、简朴的生活,才能真正摆脱外物的桎梏,抵达高远的理想巅峰。“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其实有许多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让这些身外之物成为我们眼中的“尘垢”,那么我们的视野便会狭隘乃至最终因目迷五色而彷徨失路。而致虚笃静,崇简尚朴之定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修养,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增强抵抗物欲诱惑的能力。当爱因斯坦受到最高年薪16000美元的聘请时,他却说:“3000多元就够了。”面对人们的迷惑不解,他淡然说:“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物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只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这就是简朴生活、静虚心境的力量。(本段深入一层,论述如何不为外物所累,引名言,摆事实,强调静虚、简朴生活之意义。)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金钱名利是生活的枷锁,我们不应为其束缚与奴役。我们应该秉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胸怀,才能让自己的精神苑囿繁花蓊郁,让自己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结尾简要小结,发出呼吁。引用古诗名句,辅之以比喻,使语言典雅凝练,更具情感共鸣力。)
2017高考作文广东篇三
2017高考创新型材料作文专项练习
2017高考创新型材料作文专项练习
命题人:未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抢红包”是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微信群里各类“抢红包”活动争相进行,好不热闹。国人好像与“抢”字颇有缘分。工作学习,要抢先一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要抢在时间前头。抢才能赢得发展机遇,赢得成功。但也有人调侃:“出生抢床位,上学抢学位,工作抢岗位,死后还要抢墓地。”仿佛只有“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7高考作文广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7月,湖南株洲火炬大厦,一位民工师傅在附近小区做事,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将脚上的鞋子脱在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公家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是十分感激了。”
2016年10月,在西安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出现了一幕:一位50岁左右的农民工在进银行门时,脱掉鞋子,保安说,“没事没事,你进去,一会儿我再拖一次。”可农民工说,“我鞋上全是泥,太脏了,会弄脏地面。”然后跪着去ATM机前取款。
沈阳地铁一号线上,三个农民工因衣服脏,怕蹭脏座椅,而面对车厢内的不少空座不坐,全坐在地上。
读完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网络语言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诸如菜鸟(新手)、果酱(过奖)、酱紫(这个样子)、香菇(想哭)之类的网络语言通过学生的作文进入了老师的视野。
中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教育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的一种“语言”。赞成者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汉语发展规律的尊重。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网络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便可享受购物、缴费、挂号等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
材料二:担心日渐衰老的父母看病不方便,一位北漂女孩儿今年中秋节回家探亲时,为父母从手机上下载了看病软件,又手绘了8页示意图,帮助老人熟悉掌握软件操作流程。
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周日,女儿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的,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可是,孩子,你真的确定要一直给别人鼓掌,而自己不需要掌声吗?”我问。
女儿和母亲的对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完成写作任务,表达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网络语言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诸如菜鸟(新手)、果酱(过 奖)、酱紫(这个样子)、香菇(想哭)之类的网络语言通过学生的作文进入了老师的视野。
中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教育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的一种“语言”。赞成者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汉语发展规律的尊重。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7月,青岛胶州一中一位叫做常升的高三考生,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到录取时,没有被录取,而他的同班同学郭某某报考了和他一样的大学,分数比他还要低,则已经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上网一查,才发现自己的志愿竟然被人偷偷篡改了,于是报了警。后经调查,原来是他的同学郭某某改了他的志愿。郭某某与常升在一个电脑上填志愿,等常升离开后,登陆常升的账号,篡改了他的志愿。因为陕西师范大学分配的名额少,郭某某篡改志愿的目的是减少竞争,增加自己录取的希望。郭某某因涉嫌触犯法律,被警方逮捕。据学校反映,郭某某在校表现良好,没想到会做出这样的事。事发后,郭某某的父亲向常升道歉,说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郭某某也十分后悔。此事发到网上后,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也引起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深层思考。
由这件事情,你想到了什么?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3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乘动车到省城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列车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东中山一所学校推出“无声食堂”,倡导在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就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进行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的目的;饭后,同学们有序地整理餐桌,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分类摆放。老师介绍,学生们如需要加菜添饭,可以通过眼神和手势进行交流。比如,手势1代表饭,2代表菜,3代表汤……不需要发出叫喊声。总之,学生从进门到用餐结束都基本在无声中进行活动。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有人赞成,有人质疑。
针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放慢脚步,静待灵魂
印第安谚语有云:“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是啊,走得太快的人反而容易弄丢自己的心。不如停一停,放慢匆匆的脚步。
抢盐,抢醋,抢板蓝根。抢得“轰轰烈烈”。到头来呢?受累,受骗,受嘲讽。不如学学印第安人,在慢中体会人生旅途的风景。
李安十年磨一剑,在长时间的潜心创作后,推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获小金人;宫崎骏厚积而薄发,在清净之中慢慢绘出优秀作品,成为动画史上的巅峰大师。
如果这还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那再看这些人:徐霞客著《霞客行》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20年,司马迁编《史记》26年,恩格斯撰《资本论》39年。
甘于寂寞,远离喧嚣,他们以一颗淡然的心,在时间的宣纸上留下一幅幅惊世的画作,也许他们的作品很多,又或许他们在静待逐渐被人遗忘,可谁又能否认他们那些所谓的“慢“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如今又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在慢走中体会人生的感悟呢?福岛核污染,相比于日本人的沉着应对,中国人都隔着茫茫大海疯狂购盐;QQ与360.淘宝与支付宝,为了一己私利,打着服务用户的旗号,却不知让多少用户左右为难;韩寒,方舟子从争论到开骂,从开骂到开庭,为了抢夺所谓的真实,而导致矛盾深化,让大家一次次感到无奈与失望。
“抢”、“争”成为社会的标签时,我们非但没有阻止,却成为波澜大军中的一员。莎士比亚曾说过:“等待是为了更好的收获。”等待,对自己,孕育成果,提升心境;对社会,蕴藏温情,开拓创新;对国家,积累沉淀,稳进不止。
放慢了脚步,慢等灵魂的到来。对多数人涞水是太多的奢望,但不去尝试又怎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当昏暗的房间被重新打开时,高晓松安静得走了出来,“外面还蹉跎吗?”一句话点明了社会的弊病,也是自己慢下信赖的反思;当再次亮相于赛场时,“老虎”伍兹没有欢呼,面对丑闻,他配合治疗,并投身于慈善事业,让世人重新接受他。
是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让自己的灵魂提升,有的人被撞的头破血流后才会觉悟,而有的人还在彷徨与“争抢”的世界。放慢脚步吧,慢慢地去品味人生这杯回味无穷的苦茶吧。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抢才能赢得发展机遇,赢得成功”,二是“‘出生抢床位,上学抢学位,工作抢岗位,死后还要抢墓地。’仿佛只有‘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相反的两种观点。揣摩命卷者意图,显然不是检测考生能否描述、评判 “抢”这一 社会现象,而是检测考生能否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悟出点什么,能否写出我真切的体验,能否挖掘出“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能否立体地、辨证地看待“抢”,能否给不理智的“抢”开出一剂良方。 命卷者并未将考生的立意角度囿于材料,而是给考生预留下多元的立意空间。 文章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抢”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唯有“抢”,人生才能焕发光彩。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抢”的心态,指出这种“抢”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 (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抢”的人们(民族)。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 “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抢”的不足。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一
些学生谈自己 对“抢”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感悟,如面对“抢”或在“抢”的过程中的一种迷惘,也 是符合题意的。
2、民工脱鞋,非小题大做
民工脱掉鞋子赤脚去上公家的厕所 ,有人质疑,有人感动。那么,此举是否真的小题大做了呢?
个人认为此举并非小题大做。在当代社会,许多报道反映,民工在为公家干活时,滥用公家的水电等各种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一些公家雇佣民工后发现,自己的家当已被扫荡光了。
小现象,却折射出大问题。这反映了在部分人心里,心中的天平更多是倾向于自己,而他人的砝码却相对较少。因而在这部分人的思想或行为方面,更多地优先考虑到自己,而缺乏为他人考虑,进而造成一系列的悲剧。
然而,六十多岁的民工易师傅,脱鞋进公家的厕所,这不仅是他优秀品质的体现,更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基本点,尊重并非要多么崇高,只需着眼于身边的小事。有人质疑此举是否小题大做。那么,试想,一幢高楼大厦里遍地是脚印,高楼大厦与草地又有何区别呢?
因此,民工易师傅的脱鞋之举,并非小题大做,只是在适当的地方,做着少有人能够做到的事。
更进一步说,这是否就是对民工的歧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道德律令,位我心中。‛每一个个体,不管是圣人也好,普通民工也罢,都应留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需求,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或许无法做到百般崇高,但如果每一个如此普通的我们都留意自己该留意的事项,那么,我们的社会离大同社会还会远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我们都留意自己该做的事,明白自己需遵守的道德律令,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光明。成龙是大明星,但他每次上完厕所,都会用纸把座厕周围擦干净,感动的一瞬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只需那一微妙的举动就足矣。
泰戈尔如是说:‚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他们的阴影投射在自己面前。‛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背在自己的身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那么,璀璨灯光照耀下得到的也只是自己的阴影,所有的阴影将笼罩住我们生存的环境。
故而为了营造一个光明的世界,只需每一个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再有‚到此一游‛的标记,只需每一个民工,做好本分,让公家安心,让自己舒心,只需每一个个体做好应尽的事,这并不是小题大做,这只是做到权衡自己心中的天平。
莎士比亚说:我们的罪恶接受我们善行的洗礼‛选择从善,选择从小事做起,我们将会变得更加完善。这是个体层次。在整个社会方面,崔卫平如是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所以,让我们都做好本分,摆好道德律令的天平,当民工脱鞋这举不再有人质疑需要如此感动的时候,也是整个社会更加光明的时候!
【解析】
2017高考作文广东篇四
精心整理版--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10篇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10篇【优秀范文】 预测作文题目一:把握自己,永不言弃
【范文】把握自己,永不言弃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
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把握自己,永不言弃》比较准确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
2.开篇引用材料,简短分析,引出中心。中间三段分论点+引述+举例+论述+结论,段落严谨。
3.结尾再现论点,照应手段,引用名人名言,深化升华了中心。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预测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2015年6月1日凌晨(北京时间),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获得季军。苏炳添就此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赛后苏炳添说:这次赛前,刘翔给我了很大鼓励,要我注意起跑节奏,进入途中跑后也要把握节奏,不要乱。今天比赛我完全是跑自己的,没有看任何人,从起跑到冲刺都是非常专注地在跑。刘翔也激动地表示:“我赛前也跟他说,起跑一定要稳,起跑、途中跑和后程一定要配合好,自己跑自己的,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使用新技术,成绩获突破。去年,外籍教练发现他原来先出右脚的起跑方式不科学合理,于是指导他进行技术改造,采用的是出发先出左脚的新技术,并建立了中途跑过渡自然的技术,更改之后他实现了技术的突破。
预测作文二: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题目】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上的“留白”。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预测作文三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范文三篇】
文一、心系中心,不畏边缘
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总有中心边缘之分。中心与边缘这对关系是辩证存在的,在边缘的映衬下,中心显得更加“高大上”,拥有着更多的便利、机会和认同。因此,中心成了大多数人的向往和追逐的目标,在边缘的人们努力奔向着中心。重要的是,不必在乎自己在边缘的处境,心中要坚信会进入中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勺子,便成为中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边缘眺望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心。你可以现在在边缘,但绝不能抱怨,如果你想成为中心,就一定要心系中心,渴望到中心,甚至成为中心。“重要的不是你是谁,重要的你想成为谁。”心系中心,哪怕身在边缘。唯有此,在边缘的我们会从眺望中心,变为迈入中心。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这样感叹道。诚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目标是人之天性,从边缘想挤进中心也是无可厚非的。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却心系缓解种族矛盾的中心,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27年的牢狱生
活,在边缘的小角落,但不仅没有削弱曼德拉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心系中心是秘诀。
“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巴尔扎克如是思考。是的,心系中心,是保持在边缘却亦能拥有持续追逐中心的希望。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四次被贬谪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亦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高尚节操。虽距皇帝千里之遥,却心系皇帝,永远在心中贴近中心。
心系中心,就不畏身处边缘,无论迈入中心的机会多么渺茫,但那毕竟是心中的希望。那是潘多拉魔盒中人类最后的法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助你迈入那曾经眺望无数次的中心。
文二、花开边缘,不曾凄凉
中心之处,不乏香车宝马,川流不息,更有繁花似锦,碧树银台。只怕庸人忙忙碌碌,迷失在了中心地带的拥塞,似锦的人生最后还是沦为平庸。
边缘之隅,兴许大雪弥漫,星空暗淡,平添彻骨寒意,无限悲凉。只要人心永不沉沦,去探寻那边缘地域的魅力,平凡的生活终究也会流光溢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的确,我们从生活的夹缝中获益良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王位的过程。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梁衡所说:“正常生活中人人可以为王,只是我们不必在意这王国的大小。”无论你身处何方,若是你心笃定,永不沉沦,纵然只是村夫之乐、平民之趣,也可以变成沉甸甸的王冠,在边缘的帷幕前熠熠生辉,闪耀着如中心地带般的光芒。
其实,大多时候,最明亮的中心地带总是最迷惘,最繁华的庙堂之高却总是最凄凉;最冷清的边缘之处不见得没有花开遍野,最寂寥的江湖之远不一定缺失铁血燕然。六朝之后,初唐的社会靡艳娇奢,多少白衣飘飘的诗人,渴望着一赋动帝王,招封至京城。于是,他们于洛阳,吟咏自己安享富贵的闲情逸致;于长安,描写帝王城居的宏丽繁盛来讴歌太平。纵然是身居旖丽的中心,可那满纸的六朝遗风,通篇的靡靡之音,是换不来认可的。
当那份繁华,无缘得触,当他们被迫远离京城,当赴任偏远之地漫游道中。他们才真正的发现,江湖之远的忧患之作,比那庙堂之高的盛世繁华,更有价值。于是,才会有抽离繁华之外的惊警,流芳万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古有忧国忧民的诗人,恣意纵横,一字千钧;今有“走到人生边上”的低调作家,陶陶然专心治学。
2017高考作文广东篇五
修改:从标杆作文看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
从标杆作文看作文备考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一.标杆作文对高考作文备考的意义
下面这张表格,是新课标卷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被人们视为高考作文评分的部颁标准。这表张格对于评分的基本项目以及打分标准,都作出相当细致的分类分层的确定,但是,这个“部颁标准”到了各地高考评分现场,还会再加一个案例式的“地方解读”,主要表现为标杆作文。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阅卷场也拿出了自己的17篇标杆作文。这17篇标杆作文是基于写够800字、能够完成整篇作文而制定的,残篇作文不在此例。这17篇标杆作文最低分10分,最高分58分。
标杆作文的产生,是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研究、商定的结果。首先它体现出“此次”考场写作的现实。标杆作文取样于考卷场中,在一定的取样数量之中选择出多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考卷,以待研究确定。其次,标杆作文均经过多方研究、斟酌,它们获得了充分的、全方位的关注,这种关注是一种高质量的打量,最后确定的标杆是经得起阅卷现场中各位阅卷操作者的质疑、询问和推敲的。第三,标杆作文的高密度细微差异,使它具有可信的标杆意义。和高考语文的分数呈仿锤分布相同,考场作文的现状也大致如此,所以,符合字数要求的考场作文真正的低分应该从35分起算起,至高分58分,标杆作文之间的分差高大为3分,最低为1分。而这分差又具体落实在三个分项打分上,这三个分项打
分是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两项及发展等级的特征一项。
因此,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看这些标杆作文,它更可以被视为一个具体可感的作文备考样板。这个样板包含了一个完整的高考作文从审题到成文各种综合因素,这些因素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对具体的高考作文备考实践有着非常直观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表格中,我们按照平常教学中的惯常做法,把17篇标杆作文大致分为三类:低分作文、中等作文、高分作文。这种分数是以最后的总分为标准的。如果从每篇作文的三项分项打分来看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从标杆作文的写作内容上看,除去有跑题之嫌的几篇外(12-17),绝大多数作文都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中的这组漫画构思巧妙,以对比、变化的角度对所要求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加以展现,简明、形象且有创意,符合学生实际和教育现实。总体而言,这组漫画的内容可以从五个层面予以分析、理解。
1.谈分数问题
学生、家长、教师过于看重分数,学生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若有些许退步,仍会受到埋怨、责难甚至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很低,但若有些许进步,就会赢得鼓励奖赏。尽管两个学生的分数有着极大的差异和一些波动,但受到奖赏和惩罚的核心标准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分数,这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等对分数的超高关注度。标杆作文的2、3、7、8、9、10等几篇倾向于这一个层面。
2.谈教育现状
学生、家长、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其实反映了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片面追求分数,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分数”与“升学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更无法衡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区,各个层面的“唯分数论”既导致了教育误区的形成,也深深地自陷于这一教育沉疴而难以自拔。标杆作文的5、6、10、11、13等几篇倾向于这一个层面。
3.谈理性教育和教育科学问题
由分数问题、教育现状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引申理性教育和科学教育层面的问题:单纯、直接、片面地由分数成绩产生的奖惩赏罚,不应成为家庭或学校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在这种僵化、单一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便会对分数产生依赖与恐惧并存的矛盾心理,这是应试教育的顽疾,是缺乏理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后果,更是素质教育应努力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标杆作文的1、2、10、11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也有涉及。
4.谈心态问题
如果我们挖掘更深一层的含义,认真展开理性思考,跳出分数的小圈子来看依据分数来决定奖惩,就会发现,这还反映了当前社会上人们对进步、退步的态度,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着的攀比竞争、急功近利、贪图眼前成败的浮躁心态。由于浮躁,短期行业似乎更受人关注,眼前利益可能更为人追逐,夸饰之风也许更被人艳羡,使人们无尽分析进步、退步的原因,而这种心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标杆作文的2、5、6、10、13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有所涉及。
5.谈评价问题
漫画中的所谓分数,亦可理解为评价,用分数来代表的评价,往往并非多元化评价,而是以某种的标准为尺度的单一化评价。无论教育还是其他诸多领域,对于人才及其发展能力的评价,都应力求摆脱单一、片面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推进更为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标杆作文的1、3、4、5、9、10等几篇对这一个层面有所涉及。
二.高、中、低三档标杆作文对高考作文备考的启发
我们以总分把17篇标杆作文分为低、中、高三档作文,以“禁飞区”、“生活区”、“风景区”名之,试图从中到得一些高考备考的不为、可为与大有作为的地方。
1.从标杆作文看考场材料作文有哪些“禁区”
从10分至39分的7篇低分作文中,我们大致归纳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四大“误区”:
(1)材料作文话题化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那篇10分的作文。这篇文章属于“偏离题意”。评分细则对“偏离题意”的界定是“离开漫画中所提供的内容与信息,文本内容与“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中提及的内容、信息完全无关,比如空谈“宽容、理解、心理健康”等。这篇考场作文的核心词是“苦难”。这位考生在看到漫画后,可能是没有紧扣漫画的一些要素去做具体的分析,有可能是“苦难”两字非常强烈地闪现于他的大脑,就不顾其它了。这种思维,在写作教学中或者写作的审题过程中,并不少见。但这种“闪念”是凭直觉而生的,而且它不是一种正确的直觉,甚至连“似是而非”都算不上。而考场作文的审题,应该对这样的 “闪念”进行探究、思考,一见钟情式的审题,是相当有风险的。对于这个风险,语文老师应该进行矫正,指导。当然,这篇文章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用事例代替分析,这放到另外一篇标杆作文再作说明。
在学生的高考备考实际中,阅读材料后概括出核心词语,然后仅仅围绕核心词语进行多层论证,而不涉及材料的情况也为数不少。
材料作文的话题化写作,从文体写作特征上看,是对材料作文下的议论文写作认识不清所致;从考场作文的角度看,是对考场作文打击套作的无视所致;从能力的考查角度看,是对考场作文注重分析问题能力与表达分析问题能力的的忽视所致;从备考的角度看,是过于重视话题作文的“点式写作”,过分注重话题素材的积累而缺乏对素材的纵深分析所致;从学生的写作实践角度看,是没有摆脱中考的半命题或概念命题以及过去高考话题作文的影响所致。
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学生对材料作文写作的认知,避免陷入低分作文的泥淖之中。
(2)大论公理说废话
这方面的例子是第13篇标杆作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人无完人”。这个结论,能从材料(漫画)中概括得出来:第一个男孩第一次考了100分,奖“吻痕”一枚,第二次得98分,赐“掌印”一记。赏罚失当,不应该,为什么呀?因为人无完人,不可能永远保持完美的分数(100分)。但是,人无完人,是个 “公理”,就如同“地球是圆的”,虽然曾经不是公理,但现在是了。“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高考题的写作要求上明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人无完人”只能算是个意思,不能算是你这篇文章的立意。因为这个意思不具备“立”的特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立意”的确定不仅要让读者看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管是深刻还是肤浅,更要让读者看出这篇文章的必要性。虽然2016年高考作文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的表述,不如2015年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指向清楚明白,但是,写作文,就是要看出作者的观点、看出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度、思维清晰度和情怀。
在平常的作文备考中,有不少作文是在试图证明“公理”,像“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像“物质决定意识”等等,这些还真的都不能算是“立意”。有这样一则材料:沈阳市政在冬天落叶后的城市道路两旁的树上装上假叶子的做法,引得大家吐槽。有学生写的文章是“顺应自然”,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流派道家的核心思想,当然不能做为文章的观点来论证。
(3)并列结构很僵化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14篇。三段并列的句子,把一篇文章分成四个隔断:个人要前进,社会要前进,民族要前进。个人要前进,塞进去个时髦的屠呦呦;社会要前进,塞进去“老人摔倒如何扶”“青岛天价虾”“旅游宰客”;民族要前进,塞进去“综合国力”。
虽然,评卷者也不能给这种作文过低的分,毕竟它结构完整,它的中心观点“xx,只有前进,方能成其X”也和作文材料(漫画)有点关系。但是,这种并列式的文章结构,是一种僵化的模式,是模板化写作,甚至可以说是套作。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特点时指出,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对作文试题评价主要依据六条标准: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而其中对所谓“防套性”的解说为: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但是,这类僵化的并列式作文,在有些语文老师那里还被视为得分的妙法,当然,他也清楚,这样的作文,也不可能得更高的分,但是,有些老师把这种写法看成是议论文写作低幼水平得以快速提升而不拉低班级均分的办法,这在提升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是一种不作为的做法。
(4)文体特征模糊化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第11篇。这篇得39分的标杆作文,全文总共三段,却显现出两种文体色彩:前两段是记叙文的模样,最后一段是议论文的意思。把三段文字放在一起看,这种先改写再议论式的组合,整篇文章就会给人“文体不明确”不伦不类的感觉,甚至让人怀疑,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确定文体时的游移不定。
“明确文体”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写什么像什么,不能写出“四不像”。它的背后是考生写出的文章,应该有非常突出的文体色彩,这个要求,如同“不得抄袭”“不能套作”一样,也属于考场写作的“底线”。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属性。这种明确的规定性,决定了考生的这篇文章是从什么样的角度、采取什么样的言语形式进行的写作。所以,从考查考生写作基本能力的角度,作文题目还是有必要画一个最基本的“圈”。因此,从过去的“文体不限”到现在的“明确文体”,文体的要求都是作为一个基本要求写入题目之中的。
当然,如果高考作文题目不强烈要求“写篇议论文”,那在文体的选择上,还是有“开
明”一面的,不会是议论文“独霸天下”。但是,选择写什么文体是一种自由,但选择一种文体后,就有了自由选择的“不自由”,写出来的文章,就要有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写作时不能有文体上的左右摇摆,游移不定,要“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而具体的写作实际却是,每年总会有一些考生写出些“四不像”的文章。有些平常阅读到的“心灵鸡汤”多半也是一事一议的,这类文章多出现于《读者》这类通俗类杂志上,有些作家的文章,如台湾作家刘镛,多半也是这样一个模式。但是,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上,这类文体不
推荐内容